多糖的研究应用与发展
多糖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多糖的合成及应用研究多糖是由许多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它们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包括植物、细菌、动物等生物体内。
多糖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因此在医药、食品、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多糖的合成方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
一、多糖的合成方法目前,多糖的合成主要有两种方法: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
1. 化学合成:化学合成多糖是通过有机合成方法,在实验室中人工合成出来的。
这种方法可以精确控制多糖的结构和功能,但合成过程复杂、成本较高。
2. 生物合成:生物合成多糖是利用生物体内的酶或微生物等生物催化剂来合成多糖。
这种方法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等特点,但难以控制多糖的结构和功能。
二、多糖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多糖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在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药物传递:多糖可以用作药物的载体,通过调控多糖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实现药物的控释和靶向释放,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2. 组织工程:多糖可以作为组织工程材料,用于修复和再生受损组织。
例如,海藻酸盐可以用于软骨修复,壳聚糖可以用于皮肤再生。
3. 免疫调节:多糖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一些多糖可以作为免疫佐剂,用于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三、多糖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多糖在食品领域具有多种功能和应用。
1. 美味添加剂:多糖可以增加食品的口感和风味,改善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例如,果胶可以用作果酱和果冻的增稠剂。
2. 健康食品:一些多糖具有益生菌功效,可以促进肠道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力。
例如,低聚果糖可以用作益生元,促进肠道菌群平衡。
3. 食品包装:多糖可以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潮性和保鲜性能。
例如,淀粉基膜可以用于包装蔬果和肉类等食品,延长其保鲜期。
四、多糖在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多糖不仅在医药和食品领域有应用,还在材料领域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
1. 生物降解材料:多糖可以用于制备生物降解材料,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
植物多糖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植物多糖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一、植物多糖的概念植物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也称为植物糖类或植物黏液,其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甘露糖、麦芽糖等多种单糖及其缩合物。
它是一种具有平衡、调节免疫、抗肿瘤、抗氧化、促进再生、防止血栓等多种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因此受到了医药领域的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二、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植物多糖的提取方式主要包括水浸提法、酸提法、酶解法、超声波法、微波法等多种方法。
其中,水浸提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操作简单、成本低、提取速度较快,并且得到的产量比较高。
但是,不同植物多糖的化学特性和分子结构不同,提取方法需要根据其特点进行选择,以达到最好的提取效果。
三、植物多糖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1、抗肿瘤作用植物多糖具有调节免疫、促进氧化还原平衡、保护细胞等多种作用,因此在肿瘤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植物多糖能够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从而起到了抗肿瘤的作用。
同时,植物多糖还能够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减少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2、保护肝脏植物多糖在保护肝脏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多糖能够抑制肝脏细胞损伤和坏死等病理反应,提高肝脏代谢活力,增强细胞的再生能力。
此外,植物多糖还能够减轻肝脏毒性药物的损伤,并且能够促进肝脏的修复和再生,从而起到了保护肝脏的作用。
3、调节免疫系统植物多糖在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方面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植物多糖能够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力,促进免疫系统对抗感染、肿瘤等病理反应,减少不必要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4、抗氧化作用植物多糖在医药领域中的另一个应用方向是抗氧化。
植物多糖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从而保护细胞的健康。
此外,植物多糖还能够促进身体的代谢活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从而减少机体对有害物质的损伤。
四、结语总的来说,植物多糖在肿瘤治疗、保护肝脏、调节免疫系统和抗氧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植物多糖的研究现状的研究报告

植物多糖的研究现状的研究报告植物多糖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多糖,是一种有机大分子物质,具有高度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植物多糖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植物多糖的种类很多,在不同的植物中含量和种类也会有所不同。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植物多糖被发现和提取出来。
植物多糖在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抗癌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药用效果,因此对植物多糖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很大的意义。
目前,关于植物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提取和纯化方法的改进植物多糖在植物中的含量通常很低,而杂质又很多,因此要提取出纯度高的植物多糖是一项技术难点。
目前,以超声波辅助提取、离子液体等为代表的新型提取技术正在逐步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多糖的提取率和纯度。
2.药用活性成分的研究植物多糖的药用效果主要与其分子结构、分子量、空间构象等有关。
因此,通过分析不同来源植物多糖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功能,在深入研究其机制的基础上,努力筛选和开发具有高药用活性的植物多糖成分。
3.多糖药物的开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植物多糖被用于研制药物,如多糖肽药物、多糖胶束等。
多糖药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高效性等优点,可望成为新型药物的重要领域。
总之,植物多糖的研究在不断深入,为我们了解植物多糖的药用价值、开发新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深化对植物多糖的研究,可以挖掘出更多的药用活性成分和制备更先进、更有效的多糖药物,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植物多糖的相关数据:1. 提取率和纯度:在以超声波法提取 Artemisia annua 中polysaccharide 的研究中,可以实现的最大提取率为26.71%,最高纯度为74.34%。
2. 含量:植物多糖的含量因植物种类和部位不同而异。
如在当归中,多糖含量为8.08%,而在灵芝中为1.96%-8.19%。
3. 药用效果:植物多糖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和药用效果,如提高免疫力、抗氧化、调节血糖、抗癌等。
生物多糖研究

生物多糖研究生物多糖是一类具有多个单糖分子组成的巨大分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多样的生物活性。
它们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就生物多糖的特点、分类和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生物多糖的特点生物多糖是由许多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它们通常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多样性:生物多糖种类繁多,包括淀粉、纤维素、壳聚糖、甘露聚糖等。
它们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各不相同,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需求。
2. 天然来源:生物多糖主要存在于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天然材料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对环境几乎无害。
3. 生物活性:生物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
这些活性使得生物多糖在医药和健康食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生物多糖的分类根据单糖单位的不同组成和连接方式,生物多糖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生物多糖分类:1. 多糖类多糖类是由相同的单糖分子组成的多糖体,例如葡萄糖、果糖等。
多糖类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复杂的结构,广泛存在于淀粉、纤维素等天然物质中。
2. 多糖酯类多糖酯类是由多糖与酸类结合形成的酯键。
常见的多糖酯类有果胶酯、半乳糖酸酯等。
多糖酯类具有溶解性好、稳定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物领域。
3. 多糖胶类多糖胶类是由多糖与胶原蛋白等蛋白质结合而形成的复合物。
多糖胶具有载药能力强、稳定性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制备缓释药物和生物材料。
三、生物多糖的研究进展生物多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近年来,人们对生物多糖的活性成分、结构特点和应用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1. 活性成分的研究通过分离和纯化等技术手段,研究人员成功提取了生物多糖的活性成分,并对其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活性进行了评估。
这些研究为生物多糖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 结构特点的研究生物多糖的结构特点对其性质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研究人员对生物多糖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分子结构以及与其他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多糖利用位点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药理研究中的应用

多糖利用位点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药理研究中的应用
多糖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在中药中广泛存在并发挥着重要的药理作用。
在过去的研究中,多糖的药理作用主要通过对其整体结构进行分析来研究。
然而,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多糖的利用位点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利用位点是多糖中能够与靶分子结合的特定位点,是多糖发挥生物活性的关键。
近年来,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模拟、X射线晶体学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对多糖与靶分子的结合位点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表明,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利用位点的数量、位置和结构有关。
因此,通过研究多糖的利用位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药理作用机制,并为新药开发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策略。
在中药药理研究中,多糖的利用位点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黄芪多糖为例,研究人员通过利用位点研究发现其可以结合到Toll 样受体4(TLR4)上,从而抑制炎症反应。
此外,利用位点研究还可以探究多糖与受体的结合机制,深入分析中药的药理作用。
综上所述,多糖利用位点研究是当前中药药理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研究成果将为中药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更多的突破口。
- 1 -。
多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和应用

多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和应用多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与应用氧化过程是人体或者生物体代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也是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
噪音、污染物、电磁波等人为因素也能够加速氧化过程的发生。
多糖在抗氧化方面的优势,在现代药理学的发展中逐渐被发现和利用。
一、多糖对人体的影响1、免疫调节作用:人体免疫系统是正常生理现象,维护人身健康的基本保障。
多糖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力,防止感染。
近期的研究表明,多糖能够刺激B细胞造血,增强人体天然Killer细胞活性,增强造血干细胞等免疫细胞功能。
2、降血糖作用:多糖还能够强化胰岛素的分泌作用,并改善丙氨酸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因此多糖对于糖尿病人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
在一项中国人群研究发现,养殖业中经常使用的雷公藤、可可、中南巫芝等多糖物质,能够明显改善人体代谢情况。
3、美容养颜作用:多糖有助于男女保持一定的自然美颜和美体。
多糖对肌肤有抗老、抗氧化、促进组织修复等多重养护效果。
部分国内美容化妆品厂家也开始在他们的护肤产品中使用多糖的这种美容养颜效果。
二、多糖的抗氧化作用氧化是一种自然现象,氧化使得人体内的化学反应发现产生“自由基”等有害物质,进而对人体细胞造成伤害甚至加速衰老。
因此我们需要适当地采用抗氧化保健品来阻止自由基代谢和氧化反应的发生。
而多糖便具备细胞抗氧化能力。
多糖这种保健品的抗氧化能力在国际上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因为多糖虽然属于一种天然有机物,但它在植物、菌物体内含有非常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物质。
此外,多糖不同于人造保健品,具有安全性和长期的效果。
三、多糖的应用领域1、孕婴产品:多糖在一般的食品及保健品中具有显著效果,但多糖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
较早的多糖研究表明,人乳成分中含有多糖物质并进而启发了多糖领域的开发和应用。
随着多糖研究逐渐深入,多糖在孕婴产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欢迎。
2、医药领域:多糖与医学领域的结合最早出现在免疫调节方面,而后目光逐渐延伸到其他方面。
黄芪多糖的研究及应用

黄芪多糖的研究及应用黄芪多糖是一种从黄芪中提取的植物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它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功效,因此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从黄芪多糖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方面来详细介绍。
黄芪多糖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黄芪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结构解析以及药理学研究等方面。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通过不同的方法提取黄芪多糖,如高温水提取法、酶解法、超声波辅助法等,从而得到不同纯度和分子量的黄芪多糖。
研究表明,黄芪多糖的分子量和纯度与其药理活性密切相关。
此外,利用色谱、质谱、核磁等技术手段可以对黄芪多糖的结构进行分析和解析,揭示其分子结构和构象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黄芪多糖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等单糖单元组成,具有多糖特有的多级分支结构。
黄芪多糖的药理学研究表明,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首先,黄芪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等氧化损伤。
其次,黄芪多糖具有抗炎活性,能够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和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起到抗炎作用。
此外,黄芪多糖还具有免疫调节活性,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并调节免疫应答,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此外,黄芪多糖还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基于黄芪多糖的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它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黄芪多糖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和抗炎剂,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保健品和化妆品等方面。
其次,黄芪多糖可以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用于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和提高康复能力。
此外,黄芪多糖还可以用作抗肿瘤药物的辅助治疗剂,能够增加肿瘤患者对化疗和放疗的耐受性,减轻其毒副作用,并提高疗效。
总之,黄芪多糖作为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它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用于治疗氧化应激、炎症、免疫缺陷和肿瘤等多种疾病。
随着对黄芪多糖的深入研究,相信它的应用领域会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多糖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糖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多糖是指由多种单糖分子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葡聚糖、木聚糖、海藻酸等,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大分子。
多糖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功能,在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一、多糖对免疫系统的调节多糖能够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通过多种途径,多糖可以调节脾和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在免疫应答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六胺多糖是一种具有高免疫调节活性的多糖,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和杀伤活性,促进迟发性超敏反应的发生,从而加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二、多糖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多糖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多糖具有调节血脂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功能,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例如,海藻酸钠作为一种天然多糖,能够降低血浆中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减轻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并能通过调节心肌细胞的胶原代谢,抑制心脏纤维化,对心血管系统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三、多糖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多糖在肿瘤治疗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多糖可以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提高肿瘤细胞的敏感性等多种途径,发挥良好的抗肿瘤效应。
例如,灵芝多糖是一种抗肿瘤活性较强的多糖。
它可以刺激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的抗肿瘤能力,并能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增殖,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肿瘤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四、多糖在其他医学领域中的应用除了在免疫、心血管和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多糖在其他医学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多糖还可以用于防治酒精性肝病和肝硬化、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改善肠道微生物组成,调节肠道功能等。
总之,多糖作为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在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多糖不仅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功能,而且具有广泛的来源和良好的安全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多糖在医学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糖的研究应用与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多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应用及日常保健提供帮助。
多糖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防辐射、抗菌、抗寄生虫等作用,对治疗肝脏、肾脏、胃肠道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疗效显著。
多糖在中国有丰富的资源,发展潜力极大。
[关键词]多糖;药理作用;发展
1.前言
糖类是自然界中蕴藏最多,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一类化合物。
多糖又称多聚糖,有的是构成动植物骨架的组成成分,有的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还有的具有储存和转化食物能量的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多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包括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病毒、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防辐射、抗菌、抗寄生虫、抗风湿性关节炎等作用。
现将对近些年来多糖的功能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多糖的功能做基础,为人类的健康保健提供帮助。
2.多糖的药理作用
2.1免疫调节功能
有的活性多糖能促进T细胞、B细胞增殖,激活LAK细胞,提高巨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某些活性多糖(如茯苓多糖、酵母多糖、当归多糖等)还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激活补体系统,这是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1]。
张庭廷[2]等研究黄精多糖的生物活性时发现,其可促进小鼠溶血素的生成,增强体液免疫功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促进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陈冠敏[3]等研究发现龙眼多糖口服液能够提高正常小鼠的机体免疫功能,积极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行,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免疫保健品食用。
2.2抗肿瘤作用
多糖主要通过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改变肿瘤细胞膜的生长特性,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影响癌基因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分化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等途径表达抗肿瘤作用。
姬松茸多糖(AB01-P)[4]可极显著地提高S180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有一定的诱导MG/63细胞凋亡作用,抗肿瘤作用显著。
陈留勇[5]等从黄桃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HTP1和HTP2,在提高免疫力、清除自由基、抗肿瘤方面有显著作用。
在治疗肿瘤疾病方面还用人参多糖、灵芝多糖、蘑菇多糖、补骨脂多糖、怀牛膝多糖、海洋生物多糖等等。
2.3抗病毒作用
人们很早就已经认识到多糖的抗病毒作用,应用于药物中。
王学兵[6]等研究发现板蓝根多糖体外对PRRSV具有较好的阻断和抑制作用。
盐藻多糖[7]具有良好的抗副流感病毒的作用,其不仅能阻止病毒的吸附与穿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灭活病毒。
多种海洋贝类中含有大量结构新颖的活性多糖,这些多糖也有望成为新的抗病毒药物[8]。
2.4降血糖作用
目前用于降血糖多糖有黄芪多糖、桑黄菌丝体多糖、茶多糖、人参多糖、茉莉花渣多糖、苦瓜多糖、青钱柳多糖等等,但是各种多糖的降血糖机理有所不同。
百合多糖[9]通过降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强分泌胰岛素和促进肝脏血糖转化为糖元来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
2.5降血脂作用
王会堂[10]等研究表明五味子多糖具有降低大鼠血脂的作用,其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对高脂血症的脂代谢紊乱亦有恢复作用。
翟蓉[11]等观察何首乌多糖给药小鼠的TC、TG、HDL-C、LPL、HL、IA变化以及肝脏体重比、心脏体重比、肾脏体重比,结果表明能何首乌多糖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
白何首乌多糖也具有降血脂功能,对高血脂症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6防辐射作用
杨睿悦[12]等研究发现海洋蛋白肽及其与灵芝多糖配伍剂具有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
孙元琳[13]等从构效关系方面对当归多糖抗辐射功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归多糖ASP3通过毛发区的中性糖支链表达并通过半乳糖醛酸聚糖主链调节,不同的空间构象的多糖抗辐射功能也不一样。
2.7抑菌作用
包怡红,秦蕾[14]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对沙棘叶多糖进行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
除此以外,葎草多糖、忽地笑多糖、蕨多糖都有很好的抑菌作用,但是某些多糖在体外没有抑菌活性如黄连多糖[15]。
2.8抑制中枢作用
赖芸[16]等人研究结果表明荞麦多糖有明显地抑制小鼠自发性活动的作用,可加快小鼠的入睡时间和延长睡眠时间,增加小鼠的入睡的动物只数,这说明荞麦多糖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
2.9保护肝脏
葱白多糖除了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酒精肝预防作用[17]。
黄培池,王娟[18]研究发现枸杞多糖对CCl4引起的小白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人参多糖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肝脏微循环,达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2.10改善胃肠道功能
贺永惠[19]等研究了小麦可溶性非淀粉多糖对大鼠肠道形态与功能的影响,发现小麦可溶性NSP可大鼠肠道形态发生改变、多胺的含量线性提高,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杜娟[20]等通过对玉米须多糖的研究,发现它能够升高血浆中胆囊收缩素,促进小鼠小肠的蠕动,明显加快小鼠排便时间和增加小鼠排便粒数,并且抑制胃排空,延长了胃消化运动周期,使亢进的食欲下降。
3.多糖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生物活性多糖[21]具有美白保湿、延缓衰老、血管美容、抗粉刺及修复皮肤组织等护肤性能,透明质酸、肝素、甲壳素、纤维素硫酸酯等已作为功效型添加剂在化妆品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含芦荟多糖的化妆品不仅保湿性好,而且能够抵挡紫外线,对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米糠多糖制成的化妆品有嫩肤,修护和去屑的作用比如冷霜、花露水、头皮去屑剂等等。
有些植物多糖如淀粉、果胶、纤维素,本来就是我们日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多糖的各种功能越来越明朗,各种多糖保健食品用品也应广大需求而悄然出现。
4.发展展望
多糖的生物活性和保健功效正在逐渐被人们认知,随着对多糖研究的深入,它的作用机理、应用领域会更加地明确。
由于多糖本身的结构复杂、功效多样,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
我国多糖资源丰富,加之生物学家、药理学家以及化学家的不断研究探索,我们相信多糖在提高人类身体素质、消除疾病过程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利平,熊正俊,赵国华.活性多糖增强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1年12月第22卷增刊:23.
[2]张庭廷等.黄精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7):42-45.
[3]陈冠敏等.龙眼多糖口服液免疫调节功能的实验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22(1):123-125.
[4]郑亚凤等.姬松茸多糖的抗肿瘤活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9(4):409-412.
[5]陈留勇等.黄桃水溶性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清除自由基、提高免疫活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4,25(2):167-170.
[6]王学兵等.板蓝根多糖对PRRSV的体外抗病毒实验[J].西北农业学报,2009,18(1):198-200.
[7]朱红红,尹鸿萍.盐藻多糖抗病毒实验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310-312.
[8]向维,姜玉新,李朝品.海洋贝类多糖的抗病毒作用[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0,37(1):57-60.
[9]刘成梅等.百合多糖降血糖功能研究[J].食品科学,2002,23(6):113-114.
[10]王会堂等.五味子多糖提取物的降血脂功能试验[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4):622-624.
[11]翟蓉,吕丽爽,金邦荃.何首乌多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0,26(5):87-90.
[12]杨睿悦等.海洋蛋白肽及其与灵芝多糖配伍的防辐射作用实验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5):1-5.
[13]孙元琳等.当归多糖抗辐射功能的构效关系探讨[J].中国食品学报,2009,9(3):33-36.
[14]包怡红,秦蕾.沙棘叶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及抑菌作用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36(5):161-166.
[15]姜延伟等.黄连多糖抑菌活性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48-49.
[16]赖芸,肖海,黄真.荞麦多糖对小鼠睡眠功能和自发活动的影响[J].甘南医学院学报,2009,29(1):5-6.
[17]张英等.葱白多糖的降血脂功能及对酒精肝预防作用的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0,29(4):521-525.
[18]黄培池,王娟.枸杞多糖对小白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海峡药学,2009,21(10):29-31.
[19]贺永惠等.小麦可溶性非淀粉多糖对大鼠肠道形态与功能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0,31(17):13-15.
[20]杜娟等.玉米须多糖对实验动物胃肠运动的作用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2):1203-1206.
[21]王兆梅等.生物活性多糖在化妆品中的应用[J].日用化学工业,2004,34(4):24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