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胞外多糖生理功能研究报告进展

合集下载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结构及功能特性研究进展_田政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结构及功能特性研究进展_田政

第4卷 第3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Vol. 4 No. 32013年6月Journal of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Jun. , 2013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项目(19000550012)Fund: Supported by Beijing Municipal Commission of Education (19000550012)*通讯作者: 杨贞耐,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乳品加工及交叉学科的理论和应用。

E-mail: yangzhennai@*Corresponding author: YANG Zhen-Nai, Professor,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No.11, Fuche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48, China. E-mail: yangzhennai@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结构及功能特性研究进展田 政1, 王 辑2, 郑 喆1, 杨贞耐1*(1.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 北京 100048; 2.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长春 130025)摘 要: 乳酸菌胞外多糖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聚合物, 具有诸多功能特性, 如改善发酵乳的质构特性及对人体的多种健康作用等。

许多学者对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及其构效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本文综述了有关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种类、化学组成、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乳酸菌胞外多糖及相关功能食品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乳酸菌; 胞外多糖; 结构; 功能Research advances 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exopolysaccharides produced by lactic acid bacteriaTIAN Zheng 1, WANG Ji 2, ZHENG Zhe 1, YANG Zhen-Nai 1*(1. School of Food Science ,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48, China ; 2. 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 Jilin University , Changchun 130025, China )ABSTRACT: The exopolysaccharides (EPSs) produced by lactic acid bacteria were natural biological poly-mers with many special functions such as improvement of tex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fermented dairy products and beneficial health effects for human beings. EPSs of lactic bacteria had been extensively and thoroughly studied with respects to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advances on the EPS types, chemical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foods related to the EPS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KEY WORDS: lactic acid bacteria; exopolysaccharides; structure; function1 引 言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 EPS)是细菌和微藻类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壁外的粘液或荚膜多糖[1]。

乳酸菌产胞外多糖的研究

乳酸菌产胞外多糖的研究

乳酸菌产胞外多糖的研究以公鸡肠道、西红柿和乳制品为研究对象,经乳酸菌分离鉴定的BCP平板反复划线分离和筛选,最后经革兰氏染色,得到七十二株革兰氏阳性产酸菌株的纯培养。

用苯酚一硫酸法和乙醇沉淀法检测这些菌株的透析后发酵液中是否有多糖,进一步筛选出产胞外多糖的五株菌株Z<sub>222</sub>,Z<sub>581</sub>,X<sub>1121</sub>,H<sub>6</sub>和D<sub>121</sub>。

分别对它们进行纯度检查,菌落和个体形态观察:产乳酸测定、过氧化氢酶和水解淀粉试验、运动检查、菌种的培养特性和常规的生理生化试验鉴定,综合上述数据并结合《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和《乳酸菌分类鉴定》,鉴定Z<sub>222</sub>、X<sub>1121</sub>、D<sub>121</sub>菌株属于肠球菌属,Z<sub>581</sub>属于片球菌属,H<sub>6</sub>菌株属于明串珠菌属。

对五株菌株中产EPS较好的Z<sub>222</sub>菌株进行了16Sr DNA序列分析,所得序列在GenBank中用Blast进行基因同源性查询的结果是该菌株与肠球菌属的坚强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的同源性为99%,故该菌株与坚强肠球菌的亲缘关系最近,可以认为Z<sub>222</sub>是一株坚强肠球菌,命名为Enterococcus durans Z<sub>222</sub>。

薄层层析(TLC)分析表明该菌株确实具有产EPS的特性,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证明该菌不是致病菌株,因此,作为发酵产胞外多糖研究的出发菌株是安全的。

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方法的研究研究背景:胞外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学应用价值,例如抗肿瘤、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菌等。

乳酸菌是一类重要的益生菌,常被用作发酵食品中的菌种。

研究胞外多糖乳酸菌的培养和优化方法,有助于提高其胞外多糖的产量和生产效率。

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筛选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菌株,优化其培养基的组成,以提高胞外多糖的产量。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通过筛选和鉴定,选择出能够高效合成胞外多糖的乳酸菌菌株。

2. 优化胞外多糖乳酸菌的培养基,包括选定最优的碳源、氮源和微量元素等。

3. 研究培养条件对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如pH值、温度和培养时间等。

4. 对优化后的培养基进行验证以确定其优化效果,包括胞外多糖的产量、质量特性和生物活性等。

预期研究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能够筛选出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菌株,并优化其培养基,从而提高胞外多糖的产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本研究还将对胞外多糖的质量特性和生物活性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其在药物和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乳酸菌菌株筛选和鉴定:从发酵食品或其他环境样品中筛选出乳酸菌,并进行基本鉴定。

2. 胞外多糖提取和分析:采用合适的胞外多糖提取方法,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波谱(NMR)等手段对提取的胞外多糖样品进行分析和鉴定。

3. 培养基优化和胞外多糖产量测定:通过选用不同的碳源、氮源和微量元素等优化培养基的组成,同时调控培养条件,以提高胞外多糖的产量。

测量胞外多糖的产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4. 胞外多糖的质量特性和生物活性评估:对优化后的胞外多糖样品进行质量特性分析和生物活性评估,包括分子量、甲基化程度、抗氧化活性和抗菌活性等。

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将提高胞外多糖乳酸菌的产量和生产效率,并研究其质量特性和生物活性等,为其在药物和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高级微生物学综述

高级微生物学综述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研究贾俊伟(XX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工程)摘要:本文主要从产胞外多糖的菌株的筛选,生理功能,分离纯化的方法,测定方法四个方面论述了关于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研究进展。

目的在于为乳酸菌胞外多糖以后的研究和应用奠定理论支持。

关键词:乳酸菌胞外多糖;生理功能;分离纯化;Advances in exopolysaccharides produced by lactic acid bacteria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screening of strains of exopolysaccharide production,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methods, four aspects discusses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xopolysaccharide produced by lactic acid bacteria.Aims to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application to lay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later research.Key words: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of lactic acid bacteria;Physiological function;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乳酸菌是一类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可以将糖类发酵成乳酸的、无芽孢的的益生菌,是安全的、可食用的微生物。

LAB EPS是指在生长过程中,LAB分泌到细胞壁外的、不与细胞表面永久粘附的、在培养基中渗透的一类功能性生物大分子。

乳酸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与遗传调控研究进展

乳酸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与遗传调控研究进展
' i r ce p o i e e i w o P is n h t ah a s g n t e u ain, n h s a c r g e so oy a e a i e p o / sa t l rvd sa r ve f S b o y tei p t w y , e ei r g lt ' h i E c c o a d t e r e r h p r s fp ls e h rd r — e o
2T cn l yC ne f r h D i n odC . t.Sa ga 20 3 , hn ) .eh o g e t o Bi t ar a dF o o, d,hn hi 0 4 6 C ia o r g y L
Ab ta t L ci cdb ce a ( AB)aeg n rl eo nzda ae Moev retaellrp ls ch r e ( S)p sr c : a t a i a tr c i L r e eal rc g ie ssf. roe xre l a oyae ai y u d EP m—
d c d b AB h v x eln h sc l r p r e n il gc l c ii , ih a ie e p e swie e n e n T e eo et e s d u e y L a ee c l t y ia o e t sa d b oo i a a t t whc rs sp o l ’ d o c r . h r fr h t y e p p i vy u
o oy a e a i e b o y t ei ah y n u e a a oim r e s flt mp o e t e p o u t n a d sr cu e o P . fp ls e h r i s n h t p twa sa d s g rc tb l d c s wee v r u eu o i rv h r d ci n tu t r fE S y o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研究进展 - 资料中心 - 生物在线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研究进展 - 资料中心 - 生物在线

第27卷 第2期 中 国 乳 品 工 业Vol 127,No 12 1999年 4月 CHINA DA IR Y INDU STR YApr.1999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研究进展Advance in Exopolysaccharide R esearch by Lactic Acid B acterium 顾瑞霞Gu Ruixia 骆承庠Luo Chengxiang 张 文Zhang Wen (东北农业大学畜产品加工研究所・哈尔滨150030) (呼伦贝尔盟招商局・海拉尔市021008) (Institute of Animal Food Processing ,Northeast Agri.Univ.)(Hulunbeir League Investment Attract Bureau )摘 要 介绍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生物合成、分离、提纯及结构分析,生物功能特性及其应用。

关键词 乳酸菌 胞外多糖 评述Abstract This paper is aimed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 he synt hesis conditions ,extraction met hods and structure analysis ,bi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 heir ap 2plications of exopolysaccharides production by lactic acid bacterium.K ey w ords lactic acid bacterium EPS review0 引 言 蛋白质、核酸和多(寡)糖是最重要的3种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在生命现象中的重要性为世人所知。

多糖是指由20个以上单糖组成的糖类化合物,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多糖。

根据糖类组成不同,又可分为同多糖和杂多糖。

多(寡)糖的结构常因单糖的构型(L 或D 型,α或β型)、糖基化方式(五或六环)、有无分支、糖中多个羟基是否被取代(如氨基、硫酸基、磷酸基、酰基)、相邻单糖基糖苷的位置等的不同而不同。

乳酸菌胞外多糖肠道黏附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乳酸菌胞外多糖肠道黏附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乳酸菌胞外多糖肠道黏附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李 超,王春凤,杨桂连*(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省动物微生态制剂工程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13 0118)摘 要:乳酸菌作为公认的食品级益生菌,在医学、食品科学及人类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

乳酸菌的胞外多糖作为其主要的细胞外分泌物与其相应生物学 功能的发 挥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从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理化特性和分 子结构方面入手探究 其调节免疫的机制,并总结乳酸菌胞外多糖在调节胃肠道功能和进入体内后的 免疫调节等方面的特性。

以期为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研究和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乳酸菌;胞外多糖;黏附;免疫调节Progress in Intestinal Adhension and Immunoregulatory Effect of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LI Chao, W ANG Chun-feng, Y ANG Gui-lian *(Jilin Provinci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Animal Probiotics,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8, China)Abstract: Lactic acid bacteria are acknowledged as one kind of food-grade probiotic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edical science, food science and many other fields of life science.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as the extracellular secretion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immune regulation mechanism,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 from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summarizes their gastrointestinal and immune regulatory effects. We expect that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exopolysaccharides from lactic acid bacteria.Key words: lactic acid bacteria;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adhesion; immunoregulation 中图分类号:Q939.1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4)11-0314-05doi:10.7506/spkx1002-6630-201411061收稿日期:2013-06-17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3AA102806;2011AA10A2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272541;31272552;8117035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 -10-0175);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1816;20080104)作者简介:李超(1987—),男,硕士,研究方向为动物微生态与分子生物学。

乳酸杆菌的研究进展

乳酸杆菌的研究进展

乳酸杆菌的研究进展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乳酸杆菌的研究进展)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乳酸杆菌的研究进展的全部内容。

乳酸杆菌的研究进展摘要乳酸杆菌是一类近年来研究较多的益生素,大量试验结果表明,乳酸杆菌中的一部分菌种对人和动物的保健和疾病治疗有效果。

本文主要介绍了乳酸杆菌的分离与鉴定,菌种的保藏,代谢产物,生理功能及应用研究,是一种前景广阔的微生态制剂。

乳酸杆菌乳酸杆菌,是一类能使糖类发酵产生乳酸的细菌,是一群生活在机体内益于宿主健康的微生物。

乳酸杆菌存在广泛,其生长温度在20~53℃ ,最适温度为30~40 ℃;嗜酸性,最适合pH5.5~6.0,在pH3.0~4.5中仍然能生存,在无芽胞杆菌中其耐酸力最强。

乳酸杆菌是一群杆状或球状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不形成芽孢,触媒阴性,细胞色素缺失,其DNA中G+C含量少于55%。

乳酸杆菌绝大多数是厌氧菌或者兼性厌氧的化能营养菌,生长繁殖于厌氧或微好氧、矿物质和有机营养物丰富的微酸性环境中。

在污水、发酵生产(如青贮饲料、果酒啤酒、泡菜、酱油、酸奶、干酪)培养物、动物消化道等中乳酸杆菌含量较高。

乳酸菌不仅已广泛应用于畜牧业、食品加工业, 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在一些疾病治疗中得以应用,用于增强患者的免疫、营养、生长刺激等。

乳酸杆菌的分离与鉴定1 乳酸杆菌的分离从不同的基质中分离乳酸杆菌时,根据乳酸杆菌所在生长环境的不同以及是否为优势菌可选择不同组分的培养基。

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的培养基[1]:(1) MRS 培养基当乳酸杆菌是待分离区系的优势菌时,常用MRS 培养基对其进行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酸菌胞外多糖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摘要:食品级乳酸菌分泌的胞外多糖是近年来乳品科学的研究热点。

概述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来源、分类及生理功能,重点介绍了有关乳酸菌胞外多糖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的相关研究,展望了其在发酵制品、保健品和医药等领域研究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乳酸菌;胞外多糖;生理功能;免疫活性;抗肿瘤Advancements on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LAB exopolysaccharidesAbstract:Exopolysaccharide produced by lactic acid bacteria (LAB> have been the focus of dairy researchin recent year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source, classification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LAB exopolysaccharides, introduces immunomodulatory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exopolysaccharides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prospects of exopolysaccharides in fermented products, health products andmedicine in many fields.Key words:lactic acid bacteria (LAB>。

exopolysaccharide (EPS>。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immuno-modulatory。

antitumor1 乳酸菌及其胞外多糖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是能够发酵碳水化合物并产生大量乳酸的微生物总称,是具有悠久历史的食品工业生产菌株,被广泛应用于发酵制品、肉类制品及医药保健品等领域。

特别是在干酪和酸奶等发酵乳制品的生产中,乳酸菌对产品质构、口感、风味及提高营养价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功能特性的改善主要由乳酸菌分泌的次级代谢产物如胞外多糖来实现[1]。

乳酸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是乳酸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发酵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壁外的一种水溶性长链多糖[2],分子量在4.0×104~6.0×106u范围之间。

它不仅具有改善发酵食品质构、口感、流变性、稳定性、持水性和提高乳酸菌对肠道表面的非特异性黏附作用等独特的理化特性[3]。

同时还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多糖,具有抑菌、抗诱变、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胆固醇及调节胃肠道功能等多种保健作用[4-6],且无毒副作用,来源可靠。

近年来,食品级乳酸菌产生的EPS成为了开发和研究的热门领域。

2 乳酸菌EPS的分类乳酸菌分泌到菌体外的EPS,根据所在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向细胞壁外分泌到培养基中的黏液多糖(Slime Polysaccharides,SPS>;黏附菌体表面形成的荚膜多糖(Capsularpolysccharides,CPS>[7]。

按照其合成位点及合成模式的不同,EPS又可进一步分为:生物合成过程在细胞壁外进行的同型多糖(homopolysaccharides>,是由一种单糖构成,如甘露聚糖、葡聚糖、果聚糖等;生物合成过程在细胞膜内进行的杂型多糖(heteropolysaccharides>,是由多种结构相同的糖单元构成,并且每个糖单元中含有两种以上的单糖,大多数糖单元上都有支链[7]。

多数的乳酸菌都产生杂型多糖,这种多糖有助于改善乳制品的口感、质构及流变学等特性。

3 乳酸菌EPS的生理功能3.1 乳酸菌EPS的工艺学特性近年来,乳酸菌因具有益生作用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发酵乳制品等食品加工领域中,其中包括: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青春双歧杆菌(B.adolescentis>、干酪乳杆菌(L.casei>、瑞士乳杆菌(L.helveticus>及发酵乳杆菌(L.fermentium>等。

众所周知,这些乳酸菌株都属于产EPS的菌属[3],因而在食品工业中广泛使用。

乳酸菌EPS作为一种绿色、天然、安全无公害的添加剂可以取代工业添加剂,防止添加剂超标带来危害。

目前,一些欧美的国家已普遍使用乳酸菌EPS作为一种新型天然的食品添加剂。

乳酸菌EPS的食品工艺学特性如下:3.1.1 改善发酵制品的质地和组织状态乳酸菌产生的EPS能够提高低脂Mozzarella干酪的持水性及产率[3];Rawsom等人的研究结果发现嗜热乳酸菌产生的EPS在发酵乳制品的加工生产中,能够防止乳清析出,改善产品的质地和组织状态,使产品不需要再添加任何的稳定剂,增强了食品安全性和营养价值,并延长了产品的货架期。

3.1.2 改善流变学特性乳酸菌产生的EPS是天然的增稠剂,可以使酸奶制品口感滑润、黏度增加、提高抗剪切能力,改善发酵乳制品的流变学特性。

较低浓度的乳酸菌EPS能够增加黏滞性,且不会形成凝胶;很小的切变力就能够增大其流动性,当切变力消除后,黏度能够很快恢复。

对发酵乳制品的感官特性以及内在质量具有重要的改善作用。

3.2 乳酸菌EPS的生物学特性乳酸菌EPS具有保护菌体并促进菌体对肠黏膜的黏附,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预防腹泻和抗氧化等作用。

3.2.1 对菌体的保护作用乳酸菌EPS对菌体细胞的保护作用主要包括:(1>EPS能够螯合金属离子,并抑制溶菌酶和防御噬菌体的侵袭,防止对菌体细胞造成伤害。

(2>EPS能够提供高氧张力并且形成亲水性表面,使菌体表面保持适当的水分,防止菌体细胞干裂,保证菌体耐受低湿度环境。

3.2.2 黏附作用膳食中的多糖作为益生素不仅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同时也促进益生菌在肠道内的定植。

益生菌对肠黏膜的吸附作用首先是非特异性的,主要是由菌体的结构特异性决定;然后是在非特异性结合的基础上,菌体特异性的配体与宿主细胞相应受体的特异性结合,EPS能够提高各类菌株对肠道表面的非特异性黏附作用。

乳酸菌产生的荚膜多糖不仅能够提高益生菌对肠黏膜表面的黏附作用,同时还能促进菌体更好的定植于肠道。

除此之外,EPS还能够增加食品的黏度,从而延长其在胃肠道停留的时间,促进机体更好的吸收营养物质,增强发酵乳制品中益生菌在肠道内的黏附与定植,进而调节并优化了肠道菌群的平衡。

3.3 乳酸菌EPS的免疫调节作用随着对乳酸菌EPS多种生物学活性功能的逐食品科技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提取物与应用· 155 ·2018年第 38卷第 09期渐了解,以及急/慢性炎症和肿瘤的高发病率,人们开始把目光关注到乳酸菌EPS生理功能分子机制的研究。

乳酸菌EPS的生理功能如图1所示。

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且又不会引起免疫过度而造成机体损伤。

3.4 乳酸菌EPS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证实,乳酸菌EPS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力,并且在癌症的治疗中,具有抑瘤效果好、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优点。

1982年Shiomi等人[17]首次报道了乳酸菌产生的EPS具有抗肿瘤作用。

从此,乳酸菌EPS的抗肿瘤活性功能及对人体健康的益生作用成为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热点。

Oda等人[18]确定了Lb.helveticus ssp.jugurti EPS具有抗肿瘤活性,并认为其抗肿瘤机制主要是通过宿主介导的免疫应答而实现的。

Patricia等人[1]报道通过向荷肉瘤小鼠体内注射KVS20 EPS,发现产生了抗癌作用,而注射仅含KVS20的小鼠体内并未发现有此效果。

这表明该菌株是通过改善免疫活性来实现抗肿瘤作用的。

Vinderola等人[19]发现Lactobacilluskefiranofaciens具有抗菌、促进伤口愈合以及抑制肿瘤生长等作用。

顾笑梅等人[20]研究发现乳酸菌Z222所产EPS能够促进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对荷肉瘤S180小鼠免疫器官的质量、脾细胞抗体的形成以及迟发型超敏反应均有显著性的影响。

因此认为EPS具有抗肿瘤的辅助功能。

随后张筠等人[4]报道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OLL1073R-1 EPS显示出抗肿瘤活性,并指出对宿主的免疫调节机制与激活其免疫细胞有关。

3.5 乳酸菌EPS对肠道炎症和癌症的预防作用乳酸菌EPS不仅可以作为结肠共生菌群的碳源,还可以调节结肠共生菌群的生长和代谢的激活,从而维持结肠的稳态平衡。

同时乳酸菌EPS在肠道中又可以被一些微生物降解,其中的降解产物短链脂肪酸可以被肠上皮细胞吸收,降低结肠的pH环境使肠道内容物的溶解度增加,并抑制二次胆酸的形成和减少不必要病原体的扩散。

与此同时,它们还可以作为结肠的能量底物,增强将要产生病变细胞的免疫能力,使突变的肿瘤细胞凋亡或者向正常的细胞转变,并抑制致癌基因的表达,对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癌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有些乳酸菌EPS不能被肠道内的微生物降解,那么这样的EPS就会刺激肠壁,加快肠蠕动,有利于排便,降低致癌物质和结肠接触的机会,发挥了预防结肠癌的作用。

通过上述的研究报道,我们发现乳酸菌EPS具有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的生理功能可能的解图1 乳酸菌EPS生物活性功能目前国外对乳酸菌EPS免疫调节活性功能的研究有:Kitazawa等人[8]研究发现,保加利亚乳杆菌OLL 1073R-1产生的中性和酸性多糖组成的EPS,其中酸性多糖对幼鼠B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具有促进作用,随后他们又发现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sp bulgaricus EPS在体外可以诱导小鼠脾的巨噬细胞分泌IFN-γ和IL-1α以及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9]。

Bleau等人[10]又发现了L.rhamnosus RW-9595M EPS也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诱导产生TNF-α和IL-6。

随后Amrouche等人[11]报道从新生儿粪便中分离的3株Bificobacterial RBL64、RBL81和RBL82产生的EPS通过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IL-10和IFN-γ的含量或者竞争性拮抗免疫抑制因子来提高免疫活性。

这些说明了EPS能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力来实现其免疫调节功能。

Gueimonde等人[12]报道Bifidobacterium strains EPS促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