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肠道菌群与糖代谢异常相关性研究进展

经验交流71肠道菌群与糖代谢异常相关性研究进展张琳,姬新才 (西安医学院,陕西西安 710000)摘要:肠道菌群失调和糖代谢疾病具有密切关系。
肠道菌群失调和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肠道菌群失调引发2型糖尿病的主要机制为产生短链脂肪酸,在释放肠道激素的同时能够减轻肠道免疫系统的破坏,并调节胆汁代谢。
肠道菌群、肠促胰素之间具有一定影响关系。
肠促胰素降糖药物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占有一定地位。
本文通过对糖代谢异常、肠道菌群二者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肠道菌群;糖代谢异常;研究进展肠道菌群包含病菌、细菌、真菌以及原生动物。
有研究表明,人体肠道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平衡的微生物群体。
目前2型糖尿病(T2DM ) 人数不断增多,伴随的并发症相比之前更为严重,加速人体血管以及微血管出现病变。
糖尿病防控工作的难度相比之前也明显增加,因此需要找到高效、安全的预防策略。
1肠道菌群和T2DM糖尿病作为当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症,主要是受血糖代谢异常的影响,从而导致出现身体异常。
从病因上可以分为1型、2型糖尿病。
根据近50年的调查数据,糖尿病发生率呈现明显升高。
1型糖尿病的增长人群在6岁以下,肥胖儿童相比之前明显增加。
当前人体肠道内存在约1000种菌群,这些菌群具有调节肠道淋巴系统、营养吸收等作用,同时与人体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明显相关。
人体的隐形器官即为肠道微生物,在疾病中发挥中重要作用 [1]。
肠道微生物失调和肥胖、糖尿病具有密切关系,主要以2型糖尿病为代表。
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整体菌群浓度相对较高,在功能、结构上和正常人存在一定差异。
人肠道菌群中的大肠埃希菌、加氏乳杆菌、变形链球菌均为致病菌群。
肠道微生物影响糖代谢主要是通过脂肪代谢、调控能量从而产生激素调节相关机制。
2018年的研究表明,通过肠道菌群影响代谢的新机制—丙酸咪唑的作用,从而阻断胰岛素的影响 [2]。
经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的改变和糖尿病的早期发病具有明显关系。
食用菌多糖调控肠道菌群研究进展

食用菌多糖调控肠道菌群研究进展程孟雅; 杨亚兰; 杨桥; 冯路路; 黄仁贵; 郑鹭飞; 任佳丽【期刊名称】《《食品与机械》》【年(卷),期】2019(035)010【总页数】5页(P145-149)【关键词】食用菌; 多糖; 肠道菌群; 人体健康【作者】程孟雅; 杨亚兰; 杨桥; 冯路路; 黄仁贵; 郑鹭飞; 任佳丽【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 41000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1【正文语种】中文多糖是食用菌菌丝体或子实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时也是食用菌的重要活性成分。
已有许多研究[1-3]表明,不同来源的食用菌多糖普遍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
食用菌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多糖的结构联系紧密。
食用菌多糖的组成各不相同,但大部分都由β-葡聚糖组成,主链为β-(1→3)糖苷键组成,侧链分支处由β-(1→6)糖苷键连接[4-6]。
试验[7-8]表明,高相对分子质量的(1→3)-β-D-葡聚糖的三股螺旋结构对免疫调节作用至关重要,无三股螺旋结构的低分子量真菌多糖无抗肿瘤活性。
随着“肠道菌群”研究的兴起,不少研究者[9-11]发现许多食用菌多糖也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稳态的作用。
食用菌多糖可以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必需的营养素,糖类被微生物降解后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以调节肠道pH和给机体提供能量,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多种食用菌来源的多糖被证明对动物肠道菌群结构具有极显著影响,可以改善抗生素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衡,高脂饮食引起的高血脂、高血糖症状[12-13]。
文章介绍了食用菌多糖的生理活性价值与结构的关系,并着重阐述了人体肠道菌群的组成、分布以及食用菌多糖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来影响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对食用菌多糖的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1 人体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分布人体肠道内定植着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系,它们是人体完成正常物质代谢,维持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食用菌中包含的多糖物质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食用菌中包含的多糖物质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当人们提到食用菌的时候,可能会想到它们的美味和营养价值。
但是,除了人们所知的营养成分外,食用菌还含有一种重要的成分——多糖物质。
这些多糖物质对于维持我们的健康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尤其是对于肠道菌群的影响尤为明显。
1.肠道菌群与健康肠道菌群是在肠道内生存的微生物的总称,它们的数量非常庞大,约为人体细胞数的10倍。
它们能够发挥很多重要的作用,如有利于食物消化,合成营养物质,调节免疫系统等。
因此,肠道菌群的平衡和稳定对于维持人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如经常食用含有抗生素的食品、食用过多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等。
这些会导致肠道菌群中的有益菌数量减少,有害菌数量增加,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如何调节和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是当今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2.食用菌中的多糖物质多糖物质是一种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糖分子组成的长链状大分子,具有很多重要的功能。
食用菌中的多糖物质是一种天然的多糖类物质,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
其中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食用菌中的多糖物质主要包括β-葡聚糖、多糖肽、甘露聚糖、谷固糖等。
其中β-葡聚糖是研究较多的一种多糖物质。
其主要存在于青菜、蘑菇、木耳等食用菌中。
β-葡聚糖不仅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还能够对肠道菌群产生重要的影响。
3.多糖物质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多项研究表明,食用菌中的多糖物质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
具体表现为增加有益菌的数量,减少有害菌的数量,从而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首先,多糖物质能够增加有益菌的数量。
例如,β-葡聚糖能够刺激肠道中有益菌的生长。
研究发现,β-葡聚糖能够刺激干酪乳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从而增加它们的数量。
这些有益菌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
其次,多糖物质能够减少有害菌的数量。
例如,β-葡聚糖能够抑制肠道中有害菌的生长。
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一、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机制1. 多糖的降解与利用多糖是一类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包括淀粉、纤维素、半乳糖等。
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其中包括多种能够降解多糖的菌群。
这些菌群能够分解多糖,产生短链脂肪酸、气体等代谢产物,同时也为宿主提供能量和其他营养物质。
多糖的降解与利用是肠道菌群与多糖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
2. 多糖的调节作用多糖不仅可以作为肠道菌群的营养物质,也能够通过调节菌群的代谢活动来影响菌群的结构和功能。
一些研究发现,多糖可以通过改变肠道酸碱平衡、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促进有益菌群的繁殖等途径来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而对肠道菌群产生影响。
二、影响多糖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因素1. 多糖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多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有所不同。
淀粉类多糖易于被肠道菌群降解利用,而纤维素类多糖对有些菌群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多糖的类型是影响其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宿主个体差异不同宿主个体对多糖的吸收利用能力不同,这也会影响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肥胖者与非肥胖者对多糖的降解和利用能力存在差异,这也会导致宿主个体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有所不同。
3. 肠道环境肠道环境对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也有重要影响。
肠道pH值、氧化还原状态、有机酸和酶等因素,都会影响多糖在肠道中的降解和利用情况,从而影响其与菌群的相互作用。
三、多糖与肠道菌群在健康与疾病中的作用1. 对健康的影响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对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强化肠道黏膜屏障、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一些研究发现,多糖可以促进有益菌群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从而维持良好的肠道菌群平衡,对维持肠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2. 对疾病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还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失衡与炎症性肠病、肥胖等疾病的发生有关,而多糖的降解利用与调节作用对肠道菌群的平衡具有一定的影响。
中药多糖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31-32.[15] 龚年金,梁欢.越婢加术汤加减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7,32(9):1609-1612.[16] 何春凝.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的疗效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2):82,85.[17] 王建军.加味千金苇茎汤对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临床价值[J].光明中医,2016,31(23):3453-3454.[18] 罗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合玉屏风散联合西药治疗慢阻肺缓解期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8):82-84.[19] 倪烨,王丽新.加味小青龙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机理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9):136-138.[20] 赵婧彤.加味苓甘五味姜辛汤合肾气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寒饮停肺,脾肾阳虚)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21] 高振,李风森,徐丹,等.小青龙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2016年更新版)[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2):721-730.[22] 余白桦,张丹芳,陈瑞发,等.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6,36(5):768-770.[23] 夏自银.加味麻辛附子汤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肺肾阳虚型)患者SAA、hsCRP及PCT干预的临床观察[D].云南中医学院,2017.[24] 马力群,王琦.王琦教授运用消癥通络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证经验[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9):11896-11897.[25] 柯诗文,朱伟,刘良徛.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温清并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浅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5):1965-1967.[26] 王燕青,王宁,胡海波,等.真武汤合麻杏甘石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2):256-257.[27] 满国玉.真武汤合麻杏甘石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2):129,132.[28] 罗红涛,漆成军.和解少阳法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141-142.[收稿日期]2019-10-30多糖又称多聚糖,是中药重要成分,也是中药的有效成分[1],随着深入研究,已有300多种多糖被提取出来。
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肠道菌群是人体内微生物的总称,它们在人体内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多糖则是一类常见的营养物质,它们在人体内也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多糖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且相互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一、多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多糖是一类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碳水化合物,它们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营养功能。
多糖可以被肠道菌群利用作为它们的营养来源,从而影响肠道菌群的种群结构和代谢功能。
研究表明,多糖的摄入量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多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膳食纤维中的果胶可以促进肠道益生菌的生长,而糖类食物的摄入过量则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肠道疾病。
多糖还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来影响人体健康。
研究发现,多糖可以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的生成和分泌,从而调节肠道黏膜的健康状态,减少炎症反应,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多糖与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它们共同影响着人体健康的状况。
除了多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之外,肠道菌群本身也对多糖的代谢具有重要的影响。
肠道菌群是人体内最主要的消化道微生物群,它们可以分解多糖,促进多糖的消化和吸收。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中的某些菌种具有特定的多糖酶产生能力,可以分解人体无法消化吸收的多糖,为人体提供额外的能量来源。
肠道菌群中的部分细菌还可以发酵多糖,产生有益的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等。
这些代谢产物不仅可以为肠道细胞提供能量,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维护肠道的健康状态。
肠道菌群对多糖的代谢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共同参与了人体对多糖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维持了人体在健康状态下对多糖的正常代谢。
肠道菌群对多糖的代谢也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1. 引言1.1 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也越来越重视。
多糖是一类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如纤维素、半乳甘露聚糖等。
而肠道菌群是指寄生于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多糖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的研究表明,多糖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涉及多方面的机制。
多糖的消化与吸收、肠道菌群的功能及影响因素、多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肠道菌群对多糖代谢的影响以及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机制等方面都是研究热点。
通过深入探讨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有望揭示其在健康与疾病中的意义,为营养学和临床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临床应用前景。
正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值得我们深入探索与研究。
2. 正文2.1 多糖的消化与吸收多糖是一类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结合而成的碳水化合物,在人体消化过程中,多糖的消化与吸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多糖一般需要在口腔和胃中被淀粉酶等消化酶降解成较小的多糖或者单糖,然后在小肠中进一步被葡萄糖酶等酶类分解成单糖,最终被小肠绒毛吸收。
多糖的消化和吸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多糖结构的不同、消化酶的活性、胃肠道内环境等。
一些植物多糖如纤维素和果胶在人体消化系统中不能被人体内的消化酶降解,而被认为是益生元,对肠道菌群有促进作用。
多糖的消化与吸收过程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中的一些菌群能够分解多糖,提供更多的碳源和能量。
多糖对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定类型的多糖可以促进有益菌群的生长,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从而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多糖的消化与吸收不仅仅是人体本身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过程,同时也是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重要环节。
2.2 肠道菌群的功能及影响因素肠道菌群是人体内共生微生物的总称,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
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一直是肠道生态系统研究中的热点。
肠道菌群是人体内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多糖是一类在食物中广存在的碳水化合物,对于促进肠道菌群的生长和代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目前多糖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多糖作为肠道菌群的重要能源供应物,可以促进益生菌的生长。
研究发现,多糖可以被肠道菌群中的一部分菌种利用,产生丰富的短链脂肪酸(SCFAs),如乙酸、丙酸和丁酸等。
这些SCFAs对肠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调节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提高肠道免疫功能。
SCFAs还可以提供能量供应,维持肠道黏膜细胞的正常代谢,促进益生菌的生长繁殖。
多糖还可以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
研究表明,多糖可以改变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增加益生菌的比例,降低致病菌的数量。
一些寡糖比如菊粉、低聚果糖等,可以促进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等益生菌的生长。
而另一些多糖比如甘露寡糖、木聚糖等,可以抑制镰刀菌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的生长。
通过摄入适量的多糖,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提高肠道健康状态。
多糖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影响肠道炎症反应。
研究发现,多糖可以通过激活肠道免疫细胞,增加肠道黏膜屏障的免疫防御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一些研究还表明,多糖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产物,如SCFAs等,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减轻肠道炎症反应。
目前研究还发现,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还存在个体差异。
不同的人群可能对多糖的代谢和利用有差异,从而导致不同的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
个体差异是多糖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可以影响肠道健康和免疫功能。
多糖可以促进肠道菌群的生长和代谢,改变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调节肠道炎症反应。
目前对于多糖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深入探究它们之间的机制和应用价值,为肠道微生物调控和肠道健康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一、多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多糖是一类碳水化合物,在人类的饮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多糖主要存在于食物中,如大米、小麦、红薯、果蔬等,而人体无法直接消化吸收多糖,需要通过肠道菌群的代谢来发挥其营养功能。
研究表明,多糖的摄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
多糖可以被肠道菌群中的一些菌种发酵代谢,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如丙酸、乙酸和丁酸等。
这些SCFAs对肠道黏膜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有助于降低肠黏膜的PH值,促进有益菌群的生长。
SCFAs还有抗炎、抗氧化和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有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和人体的健康。
多糖的摄入还能够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丰度。
一些研究表明,高纤维饮食(富含多糖)有利于提高菌群的多样性,并且对一些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有着促进作用。
多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代谢产物的生成上,更体现在对菌群结构和丰度的影响。
肠道菌群是一种能够协助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多糖的微生物群落。
在肠道菌群中,有些菌种具有多糖水解酶的活性,能够分解各种多糖,如纤维素、半乳聚糖、果聚糖等,释放出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
肠道菌群还参与了多糖的降解和吸收过程。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多糖的降解和吸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一些不能被人体自身酶解的多糖,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才能够被有效的分解和吸收。
肠道菌群对多糖的代谢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多糖的利用效率,从而更好地维护人体的健康。
三、多糖与肠道健康的关系
多糖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对肠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适当摄入多糖有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减少有害菌的生长,提高有益菌的丰度,从而对肠道健康有益。
在肠道菌群失衡的情况下,常常会导致肠道屏障功能受损、炎症反应增加,并进一步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和代谢状态。
而适量摄入多糖能够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增加SCFAs的产生,从而有助于维持肠道免疫和营养状态。
多糖还对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SCFAs的产生。
这些SCFAs 对肠道黏膜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能够促进肠道屏障功能的恢复,对预防和治疗某些肠道疾病有积极的作用。
过多的多糖摄入也可能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引发一系列的肠道问题。
过多的多糖可能导致肠道内的有害菌群生长过度,增加有害代谢产物的生成,从而影响肠道的健康。
研究还发现,多糖还对肠道免疫有重要的影响。
适量的多糖可以促进肠道免疫抑制产物的生成,对维持肠道免疫平衡有益。
而高糖饮食则可能会引起肠道免疫反应异常,增加患上炎症性肠病和肠道肿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