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地理优质课纬度位置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南极科考为例(很好!很精彩!)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南极洲PPT优秀课件

七年级地理南极洲PPT优秀课件

3
国际南极科学委员会与科研合作 促进各国在南极科学考察和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 作。
05
南极洲旅游资源与开发
壮丽的自然风光与旅游资源
冰雪覆盖的大陆
南极洲被冰雪覆盖,形成了独特的冰雪景观,如巨大的冰山、壮 丽的冰架和广袤的雪地。
丰富的野生动植物
南极洲是企鹅、海豹、海鸟等野生动物的家园,这些动物为南极 旅游增添了无限生机和趣味。
限制旅游人数和活动范围
为了保护南极环境,对旅游人数和活动范围进行限制,避免过度开 发和破坏。
南极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
个性化旅游体验
随着游客需求的多样化, 南极旅游将更加注重提供 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体 验。
科技助力旅游
科技的发展将为南极旅游 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如 无人机航拍、虚拟现实技 术等。
深化国际合作
冰盖的厚度可以达到数千米,包含了 大量的冰川。冰川是从冰盖向海洋延 伸的巨大冰块,它们在南极洲的地形 地貌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海岸线与岛屿
南极洲的海岸线非常曲折,形成了许多深入内陆的峡湾和半岛。这些海岸线地貌是 由于冰川和海洋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沿着海岸线分布着许多岛屿,其中一些岛屿是由于冰川侵蚀而形成的。这些岛屿通 常被冰雪覆盖,成为南极洲独特的景观。
长城站和中山站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开展南极环境综合监测与评估、生物多样性 保护等研究。
南极巡天望远镜
在南极高原地区观测宇宙,为天文学研究提供独特视角。
南极条约体系与国际合作
1 2
《南极条约》的签订与主要内容 规定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 核爆炸。
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与缔约国责任 通过协商会议,各缔约国共同管理南极事务,保 护南极环境。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下册第7章第5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下册第7章第5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1.运用地图,认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和地理位置特点。 2.学会在极地投影图中判别方向,认识极地在空中交通上的重要意义。 3.知道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分析其形成原因。 4.了解两极地区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现状,认识到保护两极地区 生态和资源的重要性。 5.了解人类对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的现状,感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 的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如果学校为35'N, 到北极的真实距离为多少?
北极的气候
• 1、极地气候:寒冷(冰原气候和苔原气候)——纬度高
北极的居民
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和拉普人,都是黄色人种。 驯养爱斯基摩狗或者驯鹿。北极人口大约300万。
北冰洋的特点
夏季的冰山
是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水深最浅,最冷, 跨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极 1.北极地区 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北极熊

黄河站


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

无人定居
地 区
2.南极地区
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淡水资源最丰富 企鹅
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
板书设计
极地地区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终年冰封,气温高于南极地区 北极熊的故乡
冰雪高原——地球上最冷的地方 白色沙漠——降水稀少,多年平均降水量

• 4、北冰洋的特点:

• 5、北极地区的常住居民:
人种

• 6、南极洲的特点:
无定居人口。
• 7、极地气候特点:

• 地球上的淡水主要以
形式
存在。
• 8、去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
原因:

• 9、考察的船行驶途中最害怕的是: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优质课课件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优质课课件

南极比北极更冷,
为什么?
提示: 可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考虑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严寒的原因: 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绝大部分是海洋 南极地区海拔高 南极地区地表被冰雪覆盖,冰雪对阳光的反射率高。“雪盲症”
请将下列南极地区发生的现象与对应的自然环境特征连线。
A、科考站主要建筑物都用粗绳连在一起
问题二: 我们该做哪些准备?
2.独特的自然环境
南极地区
这里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年平均气温-50℃。南极大 陆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 冰层,平均厚度2 000多米。 南极地区还被称为地球上 的“白色荒漠”,年平均 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 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 南极地区也被称为地球上 的“风库”, 年平均风速 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 可达100米/秒。
科考期间南极白昼时间较长,获得太阳辐射较多,处于暖季, 这些都有利于科学考察的进行。
考察时间:去两极地区分别什么时候最合适?
南极:北半球的冬季(每年11月~次年3月), 南极的暖季合适
北极:北半球的夏季,即每年6月~8月份最合适
雪龙号 是我国最大的 极地考察船, 足迹遍布各个 大洋,创下了 中国航海史上 多项新纪录。
环境遭到破坏 冰川融化
环境保护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
1959 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 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 条约》。 国际上于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
与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相望,其中, 南美洲距南极大陆最近。
唯一无人定居的大洲。
标一标: 在图中指出南极 洲相邻的大洲和 大洋

地理位置特征及意义专题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地理位置特征及意义专题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1)描述海南岛旳地理位置。(6分)
答.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域 (2分);我国南海中旳岛屿 (2分);北隔(琼州)海峡与 大陆相望;邻近东南亚(或与 越南、菲律宾等国隔海相望) (2分)。
变式应用 读右图,简述B岛旳地理位置。(6分)
答.位于东半球、南半球;南回归线穿过岛屿南部,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域; 位于印度洋西部,非洲东岸。(6分)
[探究1](2023.四川卷)结合图文材料,简述甲国旳地理位置。(6分) [探究2]根据甲国旳地理位置特点,阐明其优越性。(6分)
答案
[探究1] 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处北美洲南部(2 分);位于低纬度地域(或位于热带)(2分);东临加勒 比海,西濒太平洋;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2 分)。
位于某地什么方位
小试牛刀
据图简述乍得湖旳地理位置特征。 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处非洲中北部内陆,周围有乍得、喀麦 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四个国家。
迁移应用
.根据图文材料,完毕下列问题。
材料一:泰国(Thailand),有“微笑国度”、“千佛之国”、“白象之国”等美 称,是世界最闻名旳旅游胜地之一。
材料二:东南亚地域图 (1)结合材料,描述泰国旳地理位置。(6分)
交通位置
陆上交通 海Biblioteka 交通运费、大物流、转口 贸易、商贸、腹地
经济位置
吸引资金、技术引进 科研,技术发展;国际协作和分工
政治位置
政治中心 区域行政中心
案例学习
尼加拉瓜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Nicaragua),国名释义源于印第安酋长尼加鲁 旳姓氏,别称为“湖泊和火山之国”。 材料一:图1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主要旳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 都B城是该国主要旳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纬度变化对气候和生态的影响

纬度变化对气候和生态的影响

纬度变化对气候和生态的影响在地球上,纬度变化对气候和生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纬度是指沿着地球表面的一条完整的弧线,通过纬度的变化,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地区气候的差异,并了解生态系统的不同特征。

在此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纬度变化对气候和生态的影响,并且展示一些具体的例子。

首先,纬度变化对气候的影响是明显的。

随着纬度的增加,地球的热量分布也会发生变化。

赤道附近的地区通常会更加炎热,因为太阳辐射的热量更为直接。

然而,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辐射的角度也会变得更斜,导致该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少。

这就是为什么极地地区温度较低的原因之一。

此外,由于纬度变化,不同地区的季节也会发生改变。

赤道地区几乎没有季节变化,而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则会经历四季的循环。

这些季节变化对植物生长和动物迁徙等生态系统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纬度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不同纬度,不同地区的生物群落和物种组成会发生变化。

以热带雨林为例,它们通常位于纬度较低的地区,因为热带地区的气候温暖而湿润,适宜大量植被的生长。

相比之下,位于纬度较高的地区,如温带和寒带,由于气候更冷,适宜植物生长的条件相对较差。

因此,这些地区的植物物种和生物群落也会有所不同。

纬度变化还会影响动物的迁徙和繁殖模式。

例如,大象和斑马等动物倾向于在赤道附近栖息,而北极熊和企鹅则生活在高纬度地区。

除了气候和生态方面的影响,纬度变化还对人类活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纬度,人类可以利用不同的资源,发展不同的经济产业。

例如,热带地区由于气候条件适宜,有利于发展农业和种植业。

而位于中纬度的地区则更适合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

这些不同的经济活动对于当地居民的生计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旅游业也受纬度变化的影响,人们通常会选择前往不同纬度的地方以体验不同的气候和生态系统。

综上所述,纬度变化对气候和生态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它不仅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和季节变化,也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特征和物种组成。

南极洲的自然环境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南极洲的自然环境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南极洲的自然环境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南极洲,这片位于地球最南端的神秘大陆,宛如一个巨大的自然实验室,充满了无尽的奥秘和独特的魅力。

它那极端的自然环境和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正吸引着全球科学家的目光。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平均气温常年在零下 25 摄氏度左右,冬季甚至能达到零下 80 多摄氏度。

这种极度寒冷的环境塑造了南极洲独特的生态系统和地貌特征。

在这里,大部分地区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冰层的平均厚度达到了约 2000 米,最厚处甚至超过了4000 米。

这些冰层不仅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储存库,也记录着地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漫长历史。

南极洲的气候极为干燥,降水稀少。

由于寒冷的气温,水分大多以固态形式存在,使得南极洲成为了一片广袤的“白色沙漠”。

然而,就是在这样看似荒芜的环境中,生命依然以顽强的姿态存在着。

一些特殊的微生物、藻类和极地动物,如企鹅、海豹等,适应了这里极端的条件,形成了独特的生态链。

南极洲的地形复杂多样,有高耸的山脉、深邃的冰裂隙和广阔的冰架。

其中,南极山脉是南极洲的重要地理特征,它们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历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冰川侵蚀。

而冰架则像是延伸到海洋中的巨大冰舌,它们的稳定性对于全球海平面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南极洲的自然环境对于科学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

首先,它是研究地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域。

冰层中的气泡和冰层本身的结构,包含着过去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的气候信息。

通过对这些冰层的钻探和分析,科学家们能够了解到地球大气的成分变化、温度波动以及温室气体的浓度演变。

这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其次,南极洲是研究宇宙和太阳活动的理想场所。

由于南极洲的高纬度位置和清澈的大气,使得这里的天文观测条件得天独厚。

科学家们可以在这里观测到宇宙射线、太阳风等现象,研究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宇宙的结构和演化。

再者,南极洲的生态系统为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样本。

纬度对比的例子

纬度对比的例子

纬度对比的例子纬度是地理学中用来划分地球表面的重要标准之一,它是指地球表面某点与赤道面之间的角度。

纬度的变化会影响气候、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差异。

下面将以纬度对比的例子为题,列举10个不同纬度下的特点和区别。

一、赤道地区(0°)赤道是地球上纬度最为特殊的地区之一。

这个地区的平均温度较高,气候湿热,日照时间长,年降水量多。

由于气候条件适宜,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发达,拥有丰富的物种和生物多样性。

此外,赤道地区还是热带水果和咖啡等农作物的重要产区。

二、亚热带地区(20°-40°)亚热带地区位于赤道地区和副极地地区之间,气候温和多样,四季分明。

这个地区的温度适宜,降水量适中,适合各类农作物的生长。

亚热带地区的农业发达,大量生产水果、蔬菜和茶叶等农产品。

此外,亚热带地区还是葡萄、橄榄和柑橘等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

三、温带地区(40°-60°)温带地区的气候较为温和,四季分明,夏季相对较短而冬季较长。

温带地区的降水量适中,适合各类农作物的生长。

这个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同时也是葡萄、苹果和樱桃等水果的主要产区。

此外,温带地区的森林资源丰富,木材产业发达。

副极地地区位于地球的两极,气候寒冷,冰雪覆盖,年平均温度极低。

这个地区几乎没有植被覆盖,生物资源非常有限。

由于极寒的气候条件,副极地地区几乎没有人类居住,只有少量的科考站点和探险队驻扎。

五、热带地区(20°南纬-20°北纬)热带地区位于赤道以南20°和赤道以北20°之间,气候炎热,日照时间长,年降水量大。

热带地区的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同时还是香蕉、菠萝和椰子等水果的主要产区。

此外,热带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六、北极地区(66.5°-90°北纬)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北,气候极寒,终年被冰雪覆盖。

初中地理南极纬度教案

初中地理南极纬度教案

初中地理南极纬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及其特点;2. 掌握南极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及其对生物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2. 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3. 南极地区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南极地区的纬度特点;2. 南极地区的气候形成原因;3. 南极地区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地图;2. 南极地区的图片资料;3. 南极地区的气候数据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或地图,找出南极地区的位置;2. 提问: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哪个纬度位置?二、讲解南极地区的纬度特点(15分钟)1. 讲解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指出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2. 解释南极地区的纬度特点,如高纬度、极昼极夜现象等;3. 引导学生观察南极地区的图片,感受其独特的地理环境。

三、讲解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15分钟)1. 讲解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如酷寒、干燥、风大等;2. 分析南极地区气候形成的原因,如纬度位置、大陆轮廓等;3. 引导学生分析南极地区气候对生物的影响。

四、讲解南极地区对生物的影响(10分钟)1. 讲解南极地区生物的适应特点,如抗寒、抗旱等;2. 分析南极地区生物的生存环境,如冰川、海洋等;3. 引导学生思考南极地区生物的保护意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南极地区的纬度特点、气候特点及其对生物的影响;2. 强调南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绘制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2. 请学生总结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3. 请学生思考南极地区生物的适应特点及其保护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南极地区的纬度特点、气候特点及其对生物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了南极地区的独特地理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南极地区的图片和数据,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极地科考,实现民族复兴。
我国第35次南极考察
30° 0°
30° 60°
2018年11月2日, 上海(31°N)
2018年11月9日, 印度尼西亚赤道附近(0°)
2018年11月18日, 澳大利亚霍巴特(42°S)
2018年11月30日, 南极中山站(69°S)
航程篇:1.指图说说考察船经过的四地附近地区的植被景观。
上海,31°N
1.这里是格陵兰岛
2.这里是我国 北部的黑龙江
3.这里是我国 南部的长江
有一种纯真从未曾溶解 有一种梦境从未曾醒来 在南方之南世界的尽头 有一个名字闪耀着光芒 有一些故事刻进了冰雪 有一些青春温暖了寒冷 在南方之南世界的尽头 那是我心中最美的远方 南极 我多想飞奔向你 就算跨越千里万里 哪怕风雪呼啸孤独侵袭 做一粒希望的种子 南极 就让我陪伴着你 用我生命智慧和勇气 探索一片未知的领域 给世界一个动人的奇迹
这里储存着全球 90%的冰
这些固体淡水资源可供 人类用7500多年可供人
类用7500多年。
铁矿可供世界开发 利用200年。
世界上最大的煤田,储 藏量约达5000亿吨。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提供天然实验室。
纬度位置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南极科考为例
学习目标
1.现象感知:随科考船之旅,说明南北半球自然(气候 ,植被等)和人文(服装,民居等)差异。 2.深度解读:通过分析气候差异产生的地理原因(纬度 ,海陆,地形等),懂得尊重并学会运用自然地理规律 。 3.追根溯源:运用地球运动等知识,解释纬度不同对生 产生活的影响,懂得人类顺应自然规律的必然性。
A
B
C
3.自西向东说出亚欧大陆北纬45°穿过的气候类型。 4.ABC三种气候的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排序、影响因素。
A
B
C
45°N
5.对比纬度相近的拉萨和重庆的气温特点及影响因素。
拉萨
重庆
6.对比地球表面纬度不同的1、2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75°
60° 45° 2
30°
15°
1

B
A
当堂检测: 1.指图说说图中三个地区河流水文特征。 2.从纬度位置和气候方面说明水文特征差 异的原因。
b 甲a
太 阳 光 c

d
6.指图说说考察船经过三地附近的主要农作物。
上海 印度尼西亚 澳大利亚
7.结合极地环境特点,指图说说南极温室为蔬菜生长提供 的条件(光热水土)。
长城站的“南极温室”实验室外景
澳大利亚凯西站蔬菜培育暖房
中山站温室
原理篇:1.指图说说西海岸从北向南的气候类型。 2.图中ABC三种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影响因素。
印度尼西亚,0°
中山站,69°S
澳大利亚,42°S
2.参考AB两地,说说C、D两地植被景观。
温带落叶阔叶林
C 北纬42°
D 北纬70°
冰原景观
冰原景观
B 南纬42° 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纬70°A
3.指图说说科考队员经过四地时服装特点。
11月2日,上海,31°N
11月9日,印尼,0°
11月30日,中山站,69°S
11月18日,澳大利亚,42°S
南北带与热带的服装特点。
4.指图说说南北温带同一时间服装差异及原因。
7月我国
1月我国
3月21日
北温带夏季
南温带冬季 6月22日 7月澳大利亚
北温带冬季
南温带夏季 12月22日 1月澳大利亚
9月23日
世界特色民居
冰屋
茅草屋
墙厚窗小
高脚屋
5.指图说说我国和澳大利亚民居窗户位置和朝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