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穿孔

消化性溃疡穿孔
消化性溃疡穿孔

消化性溃疡穿孔

【概述】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变向深度发展,胃肠壁变薄,或加上胃肠腔内压突然增加,可向腹腔穿破,胃和(或)肠内容物流人腹腔,称为急性穿孔(游离穿孔),其后果是产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为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发生穿孔

者高3~10倍,前者平均年龄33岁,后者平均年龄46岁。该病发病急,变化快,若不及时诊治,会因腹膜炎的发展而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

溃疡穿孔临床表现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1.初期

(1)穿孔时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疼痛为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常起始于右上腹或中上腹,迅速蔓延至脐周以至全腹。

(2)常能说清楚发作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况。疼痛可向肩背部射。

(3)胃穿孔时,疼痛常向左肩部放射,十二指肠穿孔时,疼痛常向右肩部放射。约50%患者伴发恶心、呕吐。

(4)腹痛常因翻身、咳嗽等动作而加剧,故患者常静卧不愿动,并常呈卷曲体位。

(5)体检发现腹肌高度紧张,甚至呈板状腹,中上腹与右下腹、甚至全腹压痛

明显,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则提示有气腹存在。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可抽出胃肠内容物。此阶段患者可出现休克。

2.反应期

(1)穿孔后1~5小时,部分患者由于腹腔渗出液增多,流人腹腔的胃肠内容

物被稀释,腹痛可暂时减轻,患者自觉好转,脉搏、血压、面色与呼吸亦稍恢复常态。

(2)但患者仍不能作牵涉腹肌的动作,腹肌紧张、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急性腹膜刺激征象仍继续存在.

3.腹膜炎期

(1)在穿孔8~12小时后,多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引

起的腹膜炎相似。

(2)患者呈急性重病容,发热、口干、乏力、呼吸、脉搏加快。

(3)腹胀、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4)腹腔穿刺可抽出白色或黄色混浊液体。病情严重,抢救不及时者常因麻痹性肠梗阻、脓毒血症或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诊断要点】

1.根据有溃疡病史,突然发生的持续性上腹剧烈疼痛,并很快转为全腹,

体检有腹膜刺激征。

2.X线检查约75%~80%的病例在立位或坐位可观察到膈下有游离气体,呈新月形透亮区。

3.对高度怀疑游离穿孔,而未观察到气腹者,可停留胃管,抽尽胃内容物后注入空气150~300ml,作站立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

4.此外,X线摄平片,还能看出有无麻痹性肠梗阻等征象。

5.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白细胞增多,血细胞比容增加。

【治疗方案及原则】

1.溃疡穿孔在治疗原则上应尽快行外科手术治疗。治疗延迟,尤其是超过

24小时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住院时间延长。

2.病情轻,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或诊断尚未明确时,可先行非手术治疗密切观察。即使有手术指征也应先行一般处理,做好术前准备。

3.禁食、胃肠减压,半坐卧位。

4.输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5.应用抗生素和抑酸剂。

6.手术治疗指征包括:饱食后穿孔,顽固性溃疡穿孔,伴有幽门梗阻或出血者;年老,全身情况差或疑有癌变者。经非手术治疗6~8小时后症状体征无好转反而加重者。手术方式有胃大部切除术和单纯穿孔修补术。

(完整版)消化性溃疡病历

消化性溃疡病历 病例1 男,24岁,5年来经常于餐后3-4小时出现上腹部烧灼痛,严重时夜间疼醒,伴返酸烧心,多于冬秋季复发,每次持续一周左右。自服甲氰咪胍或进食后症状可缓解。4天前因过劳,上述症状加重,且伴恶心、呕吐少许当日食物水,无胆汁。为确诊来院。查体:一般状态佳,巩黄(-),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上腹偏右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3次/分。 病例2 王某某,男,29岁,司机. 自述有胃病史6年,冬秋季节易复发,每次发作多于饭后3小时,出现上腹部隐痛,进食或服小苏打可缓解,有时夜间疼醒,常伴反酸、灼心。近两周来又因过劳上腹痛加重,饥饿疼,恶心,呕吐当日食物、水,无胆汁及血液,但仍能进少量饮食,近三天上腹胀疼,呈持续性,进食加重,每日呕吐5-6次,呕吐物有酸酵味并伴不消化食物及隔日食,周身乏力,见瘦来诊。 查体:Bp 110/70mmHg,神清但较萎糜,皮肤弹性差,巩膜无黄染,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心率94次/分,律齐,无杂音,肺(-),上腹膨隆,可见胃形,震水音(+),上腹轻压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浊音(-),肠鸣音活跃。 病例3 男,60岁,9年来间断出现餐后1小时左右心窝部隐痛,饱胀,嗳气,无反酸,多于秋冬季节复发,每次持续10天左右,自服胃药(不详)可缓解。近2个月又复发,上腹持续性疼痛加重,服药无效,并出现食欲不振,乏力,消瘦,体重下降6Kg,间断黑便,每次30g,未介意,近半月自觉头晕,活动后心悸气短,为明确诊断而入院。 查体:P80次/分,一般状态欠佳,贫血貌,双肺无异常,心律整,心尖可闻Ⅱ级收缩期杂音,腹平软,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肠鸣音5次/分,移动浊音(-)。 病例5 男,32岁,3年来每于冬季出现右上腹疼痛,并向背部放射,尤以夜间为甚,伴反酸烧心,先后出现3次柏油便,曾行胃镜及X线钡餐检查,胃及十二指肠球部均未见溃疡,今冬又复发,持续性后背痛,继之发现尿黄,为明确诊断来院。 查体:一般状态佳,巩黄(+),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肝区触痛(-),上腹偏右压痛(+),无反跳痛,胆囊区触痛(-),Murphy’s (-),肠鸣音4次/分,移动浊音(-)。 病例6 王某某,男,28岁. 主诉:上腹隐痛2年,晕厥半小时 现病史:患者以上腹隐痛、饱胀、嗳气2年为主诉在消化病房住院已2天。今日早餐后自觉上腹疼痛缓解,但出现乏力、头晕,有便意去厕所排出黄色软便,排便后起身时,突然晕倒在地,医务人员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周身冷汗,无二便失禁,神志很快恢复,被抬至床上 既往史:无同样发作史. 查体:T 36.5℃,P 120次/分,Bp 85/65mmHg,神清,精神萎糜,结膜

消化性溃疡穿孔治疗策略

消化性溃疡穿孔治疗策 云南省xxx人民医院外科—xxx [摘要]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并腹膜炎的外科治疗。结果手术证实为胃溃疡穿孔28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5例。行胃大部切除术38例,其中毕Ⅰ式11例,毕Ⅱ式27例。行单纯性穿孔修补术加腹腔冲洗引流术25例,其中2例术后并发腹腔残余脓肿。本组无死亡病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行单纯穿孔修补术或胃大部切除术的选择: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超过12小时以上不宜行胃大部切除术的界限应打破,应根据病人的一般情况,术中的探查情况和术者的技术、经验等决定。 在1991年至2010年间。我院外科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126例,其中63例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并全腹膜炎而行急诊手术,本文就该组病例的治疗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总结。 1、临床资料 63例中男性43例,女性20例,其中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21岁,平均年龄42.7岁,病程最长的为4天,最短的为6小时,平均为43.2小时。术前均经迅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后施行手术,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术中探查证实胃溃疡穿孔28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5例。行胃大部切除术38例,(其中毕Ⅰ式11例,毕Ⅱ式27例)。行单纯性穿孔修补术加腹腔冲洗引流术25例,其中2例术后并发腹腔残余脓肿,经保守治疗痊愈。本组无死亡病例,全部治愈出院。 2、体会 2.1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或胃大部切除手术的选择:任何手术必须以保障病人生命安全为首要条件[1]。单纯修补手术的优点有:操作简便易行,手术时间短,危险性较小[2];尤其在山区农村,即使在设备简陋的情况下,也可施行手术。缺点是:术后约有2/3的病人,以后因溃疡未愈而需行第二次手术。溃疡穿孔行急诊胃大部切除术虽手术复杂,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等危险因素,但几乎均治愈。临床上遇到胃十二指肠溃疡穿病人时,究竟选择何种术式?作者认为有以下情况者适宜采用单纯穿孔修补术:(1)急性溃疡穿孔,年龄在65岁以上者[4];(2)病人一般情况差,有中毒休克者;(3)有心、肺、肝、肾功能障

胃肠疾病病例分析

胃肠疾病的病例分析01 病史摘要:患者,男,61岁,工人。因上腹隐痛一年余,加重伴头昏、乏力4月,黑便3周入院。疼痛与进食无关,曾在院外服中药治疗效果不佳,疼痛加重,并进行性消瘦。 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70mmHg。消瘦,严重贫血貌。腹部稍丰满,上腹软,明显压痛,未扪及包块。肝在肋下2cm。余无异常发现。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1.92×1012/L,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4.1×109/L,嗜中性粒细胞0.88,淋巴0.10,单核细胞0.02。粪:隐血试验阳性。X线钡餐:胃内有大小不等充盈缺损及龛影。考虑:胃小弯有溃疡。 入院后给予止血、抗感染、输血、输液及其它对症处理,病情无好转。入院第五天反复呕吐咖啡色液体并出现巩膜黄染,贫血加重,意识模糊,病情继续恶化,终因全身衰竭死亡。 尸检摘要死者发育正常,营养欠佳,全身皮肤、黏膜、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下肢踝部有凹陷性水肿。腹腔积草黄色澄清液体约2000ml,胸腔积少量草黄色澄清液。各内脏检查主要发现如下: 胃胃小弯距幽门2cm处,黏膜面有一个形态不规则的巨形溃疡,面积约6cm×5cm。溃疡深达肌层,底部凹凸不平,边缘隆起呈结节状。溃疡周围胃壁增厚、变硬。病变向胃窦、幽门及括约肌蔓延。镜检:溃疡的边缘及底部有大量异常细胞,该细胞体积较大,呈柱状,胞浆丰富,核大透亮,核仁清楚,核分裂象较多见。这些异常细胞多排列成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腺腔,被数量不等的纤维组织所分隔,少数则作片状浸润,同时肌层被破坏。另外异常细胞区域周围胃黏膜及其它部胃黏膜与腺体均有肠上皮化生,尤以靠近细胞团边缘部分为明显。 十二指肠上部及降部肠壁增厚,黏膜隆起,表面呈颗粒状。镜检:肠壁各层均见与胃内形态相同的异常细胞浸润,尤以黏膜下层及肌层为重。有处见肌层完全被异常细胞所破坏,并侵及浆膜,累及胰腺。 胃小弯及幽门下淋巴结肿大,体积约黄豆至蚕豆大,有的互相融合,切面灰黄色。镜检:淋巴结内有大量上述的异常细胞。 胰腺胰头体积增大,质较硬,切面胰腺实质内有灰白色斑点和条纹散在。镜检:胰头实质内有上述异常细胞浸润,其它部位未见异常。 胆道胆总管及乏特氏壶腹内肿块形成,呈灰白色,部分表面染有胆汁。肿块几乎将管腔完全堵塞。镜检:肿块由上述异常细胞组成,其形态与胃内所见者相一致。 肝脏重1300g,表面光滑,呈浅黄绿色,有多个圆形的结节,切面颜色与表面相同,结节为灰白色,周界清楚。镜检:肝细胞浆及毛细胆管和小胆管内有较多的胆汁淤积。胆汁淤积明显区域,肝细胞显变性坏死。结节为上述异常细胞。 门静脉血管内有巨大血栓形成,管腔几乎被完全堵塞,其长度上至肝门,下至肠系膜上静脉约0.5cm,肠系膜下静脉约1cm。血栓部分区域与管壁粘连。镜检:大体上所见血栓于镜下见为混合血栓,其中未见杂有上述异常细胞。 胆总管周围及肝门周围淋巴结肿大,体积约玉米至蚕豆大。镜检:淋巴结组织被破坏,有大量上述异常细胞。 讨论:

2010消化性溃疡诊疗常规

消化性溃疡西医诊疗常规 (2010年版) 【诊断依据】 一、临床表现 本病患者临床表现不一,多数表现为中上腹反复发作性节律性疼痛,少数患者无症状,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作为首次症状。 (一)疼痛大多数患者以中上腹疼痛为主要症状。少部分患者无疼痛表现,特别是老年人溃疡、维持治疗中复发性溃疡和NSAID相关性溃疡。 1.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位于中上腹部,或在脐上方偏右处;胃溃疡疼痛多位于中上腹稍偏高处,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胃或十二指肠后壁溃疡,特别是穿透性溃疡可放射至背部。 2.疼痛程度和性质多呈隐痛、钝痛、刺痛、灼痛或饥饿痛,同一般较轻而耐受,偶尔也有疼痛较重者。 3.疼痛节律性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在二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可发生半夜疼痛。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出上述节律。 4.疼痛周期性反复周期性发作是消化性溃疡特征之一,尤其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甚至更长,继以较长的间的缓解。全年都有可能发作,但以秋末至春初较冷的季节更为常见。 5.影响因素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回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用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原因而减轻或缓解。 (二)其他症状烧心、反胃、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上消化道症状。食欲多保持正常,但偶尔可因食后疼痛发作而畏食,以致体重减轻,也有少数因进食使疼痛暂时减轻而频繁进食而使体重增加。 (三)体征溃疡发作期,中上腹部可有局限性压痛,程度不重,其他部位多与溃疡的位置基本相符。少数患者可有贫血和营养不良的体征。

胃-人体的胃的解剖图

胃-人体的胃的解剖图 胃stomach,gaster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其大小和形态因胃充盈程度、体位以及体型等状况而不同。成年人胃在中等度充盈时,平均长度(胃底至胃大弯下端)为25~30cm,胃容量约1500ml。 一、胃的形态和分部 胃分上下口,大小2弯和前后2壁,并可分为4部。 胃的上口称贲门 cardia,接食管。下口称幽门 pylorus 通十二指肠。胃小弯lesser cur- vature of stomach,相当于胃的右上缘,自贲门延伸到幽门。胃钡餐造影时,在胃小弯的最低处,可明显见到一切迹,称角切迹angular incisure,它是胃体与幽门部在胃小s弯的分界。胃大弯greater curvature of stomachg始于贲门切迹cardisc incisure,此切迹为食左缘与胃大弯起始处所构成的锐角。胃大弯从起始处呈弧形凸向左上方,形成胃底的上界,此后胃大弯弧形凸向左,继而凸向前下方,直至第10肋软骨平面。经防腐剂固定过的空虚的胃,其前壁与后壁十分明确,充盈的胃就不存在明显的

前后二壁。 胃的4部即:贲门部、胃底、胃体与幽门部。贲门部cardiac part指胃贲门周围的部分,与胃的其它部分无肉眼可见的界限。通过组织学的方法可以确定,因贲门部的胃粘膜内含有贲门腺,有别于胃其它部的膝体。胃底fundus of stomach指贲门切迹平面以上的部分,亦称回穹窿fornix of stomach,其中含有咽下的空气(约50ml),X线摄片上可见此气泡,放射学中称之为胃泡。胃体body of stomach上方与胃底相续,下界在胃小弯为角切迹,在胃大弯无明显界标,一般以胃大弯开始转为近于横向行走处为界,此处与角切迹之连线为胃体与幽门部的分界线。幽门部pyloric part居胃体下界与幽门之问。幽门的左侧份较为扩大,称幽门窦 pyloric antrum;右侧份呈长管状,管腔变窄,称幽门管pylonc canal。幽门塞通常居胃的最低部,幽门管长约2~3cm。胃溃疡和胃癌多发生于胃的幽门窦近胃小弯处,临床上所称的“胃窦”即幽门窦,或是包括幽门窦在内的幽门部。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胃的前壁在右侧与肝左叶贴近,在左侧与膈相邻,为左助弓所掩盖。介于肝左叶与左肋弓之间的胃前壁,直接与腹前壁相贴。胃后壁与胰、横结肠、左肾和左肾上腺相邻,胃底与膈和脾相邻。贲门与幽门的位置比较固定,贲门位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在第1腰椎右侧附近。胃大弯的位置较低,其最低点一般在脐平面。 胃的位置因体型、体位、胃的虚盈等情况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矮肥体型者的胃位置较高,瘦长型者胃的位置较低。胃壁肌张力低、饱食后站立时,胃大弯最低点向下可达髂嵴水平。 胃,居于膈下,腹腔上部,中医将其分为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位;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与脾相表里。

最新消化性溃疡的住院病历(建议收藏)

消化性溃疡的住院病历 姓名: 陈元波性别:男 年龄: 45岁婚姻:已婚 民族:汉职业:技术工 籍贯:南安现住址:南安官桥 入院日期:2011.10.03 8am 记录日期:2011.10.03 病史叙述者:患者本人可靠程度:可靠 病史 主诉:腹痛2天。 现病史: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痛,位于右上腹部,呈阵发性,无他处放射痛,有恶心,无呕吐,无排气、排便,无腹泻,无反酸、嗳气,无呕血、黑便,无肤黄、尿黄,无畏寒、发热等。曾就诊,诊断为“胃炎”,给予抗炎、护胃解痉止痛等治疗效果不佳。为进一步治疗,来诊,查血常规:WBC4.6*10^9/L,N79.4%,Hgb138g/L,淀粉酶:60.1 门诊拟“腹痛待查”收入院。......感谢聆听 既往史:既往“胃溃疡”5年,未系统治疗。无“高血压”病史,无"糖尿病"及"冠心病"史,无"肝炎、结核"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感谢聆听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既往无喉痛,无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气促、盗汗等症状。 循环系统:既住无心悸、气促,无心前区疼痛、水肿、咳嗽,咳痰、咯血,头昏、头痛、失眠,上腹胀、尿少等症状。......感谢聆听 消化系统:既往无食欲减退或异常,常有恶心,呕吐、暧气、返酸,腹痛、无腹泻,呕血、便血、黄疸、吞咽困难等症状。......感谢聆听 泌尿生殖系统:既往无尿急、尿频、尿痛,尿少、夜尿、血尿,水肿、腰痛,性机能紊乱等症状。 血液系统:既往无头昏、眼花、耳鸣、心悸、气促、出血、发热,骨骼疼痛,淋巴结肿大,痞块等症状。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既往无食欲异常、多饮、多尿、肌肉震颤、性格改变,智力发育,性器官及性欲改变等症状。

消化性溃疡习题

1 消化性溃疡的命名是由于 A 溃疡位于消化道 B溃疡局限于胃和十二指肠 C溃疡影响消化于吸收功能 D溃疡的形成由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消化作用引起 E 溃疡由消化道功能紊乱引起 2 一患者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在送往医院途中,患者体位应为 A 平卧位 B 左侧卧位 C 俯卧位 D 右侧卧位 E 半卧位 3 胃溃疡发病的最主要因素是 A 胃酸分泌增高 B 胃黏膜屏障减弱 C 遗传因素 D 免疫因素 E 饮食不节 4 胃溃疡的好发部位是 A 幽门管 B 胃底 C 胃小弯 D 胃大弯 E 胃体 5 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是 A 十二指肠乳头处 B 十二指肠球部前壁 C 十二指肠水平部 D 十二指肠升部 E 十二指肠降部 6 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的好发部位在 A 胃大弯或十二指肠后壁 B 胃小弯或十二指肠后壁 C 胃大弯或十二指肠前壁 D 胃小弯或十二指肠前壁 E 胃体 7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所谓损伤因素主要是指 A 粗糙食物的损害作用 B 胃酸、胃蛋白酶原的消化作用 C 反流的胆汁、胰酶的侵袭作用 D 神经、精神因素的长期作用 E HP感染 8 促使溃疡病发生、发展的因素中,属于胃肠黏膜保护因素的是 A 幽门螺杆菌感染

B 胃酸和胃蛋白酶 C 前列腺素 D 阿司匹林 E 胰酶 9 壁细胞总数增加与下述何种疾病有关 A 胃溃疡 B 十二指肠球溃疡 C 胃癌 D 慢性萎缩性胃炎 E 反流性食管炎 10 消化性溃疡最突出的临床症状为 A 嗳气、反酸 B 上腹痛 C 缺铁性贫血 D 营养不良 E 出血 11 消化性溃疡疼痛的周期性发作多在 A 初秋至次年早春 B 早春至初夏 C 夏秋之交 D 秋冬之交 E 冬季 12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疼痛规律是 A 疼痛-进食-疼痛 B 疼痛-进食-缓解 C 进食-疼痛持续不缓解 D 进食-疼痛-缓解 E 无规律 13 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急性穿孔 B 幽门梗阻 C 上消化道出血 D 癌变 E 穿孔 14 关于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不正确的是 A 幽门梗阻 B 穿孔 C 上消化道出血 D 癌变 E 肝性脑病 15 消化性溃疡发病人有家族聚集现象是由于 A 全家饮食高热量 B 全家都饮酒 C 全家都吸烟

消化性溃疡的住院病历

消化性溃疡的住院病历 主诉:腹痛2天 现病史: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痛,位于右上腹部,呈阵发性,无 他处放射痛,有恶心,无呕吐,无排气、排便,无腹泻,无反酸、暧气,无呕血、黑 便,无肤黄、尿黄, 无畏寒、发热等。曾就诊,诊断为“胃炎”,给予抗炎、护胃解痉 止痛等治疗效果不佳。为进一步治疗,来诊,查血常规: WBC4.6*10A 9/L ,N79.4% Hgb138g/L,淀粉酶:60.1门诊拟“腹痛待查”收入院。 既往史:既往“胃溃疡” 5年,未系统治疗。无“高血压”病史,无"糖尿病" 及"冠心病"史, 无"肝炎、结核"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既往无喉痛,无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气促、盗汗等 症状。 循环系统:既住无心悸、气促,无心前区疼痛、水肿、咳嗽,咳痰、 咯血,头昏、头痛、失眠,上腹胀、尿少等症状。 消化系统:既往无食欲减退或异常,常有恶心,呕吐、暧气、返酸, 腹痛、无 腹泻,呕血、便血、黄疸、吞咽困难等症状。 泌尿生殖系统:既往无尿急、尿频、尿痛,尿少、夜尿、血尿,水肿、 腰痛, 性机能紊乱等症状。 血液系统:既往无头昏、眼花、耳鸣、心悸、气促、出血、发热,骨 骼疼痛, 淋巴结肿大,痞块等症状。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既往无食欲异常、多饮、多尿、肌肉震颤、性格改 变,智力 发育,性器官及性欲改变等症状。 姓名:陈元波 年龄:45 岁 民族:汉 籍贯: 南安 入院日期:2011.10.03 8am 病史叙述者:患者本人 性别:男 婚姻:已婚 职业:技术工 现住址:南安官桥 记录日期:2011.10.03 可靠程度:可靠 病史

关节及运动系统:既往无关节痛、红肿、发热及畸形、关节四肢活动灵活,无肌肉萎缩,震颤等症状。 神经系统:既往无经常头痛、视力障碍、意识障碍、昏迷、抽搐、瘫痪、性格改变等症状。 个人史:出生生长于原籍,未到过其他地方,嗜好酒,不吸烟,亦无长期用药历史,喜爱自己的职业,能胜任工作。 家族史:父母,爱人及两个儿子皆健在,无结核病等传染病史,亦无本病类似之疾患。 婚姻生育史:已婚,生育两个男孩 体格检查 体温37.8 0C,脉搏76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135/74mmHg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意识清楚,急性痛苦病容,膝胸位,面颊微红,唇无发绀。 皮肤:无皮疹,毛发正常,皮肤弹性好,无出血点及淤斑,无浮肿。 淋巴结:全身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部:头颅无畸形,无压痛、无肿痛,无瘢痕。 眼:无突出。无眼球震颤、眼球运动自如、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应及调节反应正常,巩膜无黄染、结合膜无充血,角膜无翳斑,视力大致正常。 耳:无流脓,乳突无压痛,听力正常。 鼻:有鼻翼煽动、无流脓,无阻塞、鼻中隔无偏曲。 口腔:齿干燥,无龋齿,齿龈无色素沉着及齿槽流脓、口腔粘膜无出血点及溃疡。,舌伸出无偏斜及震颤,,扁桃体不大,咽喉无充血。 颈部: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无震颤、颈静脉不充盈、颈部无异常搏动。 胸部:胸部形态正常、呼吸运动两侧对称,无异常搏动、无局部红肿,无静脉曲张 肺部:视诊:呼吸正常、21次/分,双肺呼吸运动平稳 触诊:双侧语颤正常,无摩擦感,无压痛。 叩诊:叩诊清音。

胃脘痛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胃脘痛 郝某,男性,49岁。主诉:胃脘胀满、疼10余年。患者10余年前因饮食无规律而致胃脘满、疼痛,伴胃脘嘈杂、烧灼,食欲不振,大便时秘结。曾经某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合十二指肠球炎”。口服丽珠得乐、三九胃泰等药,无明显效果,舌淡暗,苔少而黄腻,脉濡细。诊为胃脘痛、证属湿热中阻,气阴不足,治以升清降浊、理气通腑。方用柴平饮加减: 党参15g 、柴胡10g黄芩9 半夏10 g,枳壳14 g旋复花12 g,延胡索15g,苍术15g陈皮15g厚朴10g,枳实14,吴茱萸9g,黄连6 g,炒大黄30 g患者服药5剂后,大便调畅,诸症稍轻。以上方加减用药2个多月,而获痊愈。15g,12g,15g,、为佐药;槟榔15g,焦山楂15g,神曲15g,炒麦芽15g,助消和胃为使药。患者服药5剂后,大便调畅,诸症稍轻。以上方加减用药2个多月,而获痊愈。 按:“腑以通为补”,大便正常是胃腑保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浊气在上,则生嗔胀”,说明浊气不能通降会直接影响胃腑功能;同时胃腑功能正常与否,又决定着大便是否正常,《内经》中“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的记载就说明这一点。胃病伴腹泻或便秘,若采用升清降浊、宽中下气之辛味药为君药,并以燥湿坚胃、通腑宽中之苦味药为臣药,共达调畅通腑之效,则胃病诸多症状常随之消失。《灵枢·平人绝谷》载

“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又进一步说明调畅通腑与顾护胃肠对全身气机条达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可以认为调畅通腑是保持正常升清降浊生理功能的基础。 指导老师批阅意见(不少于100字): 签名: 年月日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消化性溃疡

嗳气(ǎi qì)中医名词。俗称“打饱嗝”、“饱嗝”,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反流xing食管炎、慢xing胃炎、消化xing溃疡和功能xing消化不良,多伴有嗳气症状。嗳气,在中医讲,属于“气机上逆”。嗳气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古代称为噫气。亦属胃气失和而上逆的一种表现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疾病,会时好时坏、反复发作。患者初期可能只感到消化不良,如胃胀、食欲不振、嗳气及恶心等。病发时,上腹部位置会感到间歇性痛楚,若用手按压,痛楚会更加明显。严重时,会有胃出血,,令大便呈黑色或吐血。 引致「消化性溃疡」的原因有多种,而以下六种是最常见的主因: 精神紧张、心理压力等,会刺激神经系统,令胃液分泌增加。 不良饮食习惯如食无定时,餐包餐饿,暴饮暴食或常吃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如酸、辣及浓味食物、浓茶、咖啡和酒精等,都会令胃酸分泌增加。 吸烟可引起胃幽门括约肌松弛和胆汁返流到胃部,令胃黏膜及十二指肠受损。药物如亚士匹灵、风湿止痛药等,除了会刺激分泌外,还会伤害胃黏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先天性胃酸过多。 此外,「消化性溃疡」亦会引至溃疡出血、腹膜炎、溃疡恶变,包括胃癌及溃疡纤维化等并发症。虽然「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只要及时治疗,便可减低并发症的出现。 抗酸药: MgO NaHCO3 Al(OH)3 三硅酸镁CaCO3 H2-R(-) :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哌仑西平: M-R(-) 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奥美拉唑胃壁细胞H+抑制剂 治疗:

抑制胃酸作用最强,抑制幽门螺杆菌,胃、十二指肠溃疡(首),反流性食管炎 硫糖铝 治疗: 糜烂性胃炎(首)☆,胃、十二指肠溃疡不与抗菌药合用 米索前列醇(PG) 治疗:阿司匹林引起的消化性溃疡(首)子宫收缩→孕妇禁用 枸橼酸铋钾 治疗:抗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不与抗酸药、牛奶同服 抗幽门螺杆菌药:大庆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 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于球部,而胃溃疡多发生于胃角和胃窦小弯,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还可以混合发生,胃溃疡的直径比十二指肠大,>2cm的胃溃疡称巨大溃疡与胃癌鉴别。 溃疡边缘光整,底部为肉芽组织(干净)或覆盖有黄色纤维渗出物,浅者累及肌层,深者累及至浆膜层,溃破血管可出

消化性溃疡教材

消化性溃疡 一、进行本案例学习,学生应具备的背景知识 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病原微生物学,诊断学,内科学,药理学 二、预期学习目标 1、胃酸的分泌及调节机制 2、胃粘膜的保护机制(细胞保护作用及胃粘膜屏障) 3、胃黏膜保护药物的作用靶点 4、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5、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6、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及其发生机制 7、失血性休克的机制及防治原则 8、消化性溃疡的防治原则 9、与病人沟通的方式与技巧 三、参考资料 1、房静远主编。《消化性溃疡》,科学出版社,2010年。 2、王建枝,殷莲华主编。《病理生理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4、葛均波,徐永健主编。《内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5、杨宝峰主编。《药理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第一幕中上腹痛 2013年3月21日,阴天。 林女士,45岁,某中学教师。3年前开始空腹时中上腹闷痛,多于精神紧张及季节变化时发作,范围约巴掌大小,像“饥饿”或者“烧灼”的感觉,有时下半夜发作,进食及饮水后可缓解,程度尚可忍受,伴嗳气、反酸,与排便、体位无明显关系。曾就诊于当地医院,服用“奥美拉唑”可以缓解症状。1年前开始担任高三毕业班班主任,工作压力、精神压力加大,常常加班不能准时吃晚餐,上述症状再发、且发作较频繁,进食后亦不能缓解,不规则服用“法莫替丁”、“铝碳酸镁片”等可缓解症状。2天前症状再发,服用上述药物效果不好,前来就诊。患病后精神状态和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无消瘦。 近5年来常有头痛,当地诊断为“偏头痛”,不规则服用“芬必得”可以止疼。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生活起居尚规律,无化学物质、放射物质、有毒物质接触史,无吸毒史,无吸烟、饮酒史。无胃癌等家族史。 医生查体:体型偏瘦,无贫血表现,左右锁骨上等处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体检无明显异常;腹平、软,中上腹轻压痛外,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未触及包块。 医生处置: 1、注意休息、生活和饮食要规律、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2、建议进行必要的检查,如:电子胃镜+病理学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查。但林女士因工作太忙,请求医生先开药服用,等有时间再来预约胃镜等检查。 3、医生处方药物,继续服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尽量避免NSAIDS(非甾体抗炎药),如芬必得等。 4、交代患者及时复诊。 学习重点 1、胃酸的分泌及调节机制 2、胃粘膜的保护机制 3、胃黏膜保护药物的作用靶点

胃炎大病历

卢爱丽 女 30岁 汉族 病区: 出生地: 住址: 入院日 期: 内科病区 河南省商丘市张集镇 河南省虞城县张集镇 2017-05-26 09:00 已婚 记录日期: 2017-05-26 15:30 农民 病史陈述者: 患者本人 第1次入院 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婚姻: 职业: 主诉:上腹部不适 2天。 现病史:2天前患者饮食不当后出现上腹部不适,伴纳差, 无返酸,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胸 闷、胸痛,无发热,无头痛,在当地诊所,口服药物治疗, 具体不详,效果欠佳,今为进一步诊 治,遂来我院就诊,门诊给予完善胃彩超示:胃壁增厚,胃蠕动差,门诊拟以“胃炎”收住我科。 自发病来,神志清,精神可,饮食欠佳,睡眠一般,大小便基本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既往患“慢性胃炎”病史,具体不详。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病史, 无乙肝、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输血、献血史。预防接种 个人史: 生长于原籍,未到外地长期居住史,未到过疫区,预防接种史不详,无不良特殊嗜好史。 婚育史: 适龄结婚,配偶及子女,体健。 家族史: 否认家族遗传病、传染病史。 体格检查 T:36.4 °C P:64 次 / 分 R : 16 次 / 分 BP : 110/70mmHg 精神可,神志清,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水肿,巩膜及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球结膜无水肿,双 侧瞳孔正大等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睑结膜无苍白。双侧鼻孔通气良好,无脓性及血性分泌物 随社会进行。

口唇无紫绀,伸舌居中。齿龈无出血,无溢脓。口腔粘膜无出血点,无溃疡,咽无充血,扁桃体 正常。颈软对称,无颈静脉怒张,无异常搏动,甲状腺正常,气管居中。胸廓两侧对称,无局部突出,无凹陷,无胸壁静脉曲张。两侧呼吸动度相等,肋间隙无增宽,无变窄。两侧语音震颤相等,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音清,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触诊无震颤,心浊音界相等,心率64次/分,心律整齐,心脏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腹平坦,全腹柔软,对称,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无振水音。肝脏未触及,脾脏未触及,双肾未触及。肝浊音界存在,肝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无血管杂音,外生殖器未查,肛门未查。脊柱弯曲度正常,无畸形,活动自如。无压痛,无叩击痛。四肢其余各关节无红肿,无肌肉萎缩,活动正常。无水肿,两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巴 氏征(-),指鼻试验准,腱反射(++)。 辅助检查 胃彩超(2017-05-26本院)示:胃壁增厚,胃蠕动差。 大便常规(2017-05-26本院)示:软便,潜血(一),镜检:脓球(++),红细胞(一)初步诊断: 慢性胃炎 住院医师:申倩倩科主任:杨 绪广

消化性溃疡穿孔

消化性溃疡穿孔 【概述】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变向深度发展,胃肠壁变薄,或加上胃肠腔内压突然增加,可向腹腔穿破,胃和(或)肠内容物流人腹腔,称为急性穿孔(游离穿孔),其后果是产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为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发生穿孔 者高3~10倍,前者平均年龄33岁,后者平均年龄46岁。该病发病急,变化快,若不及时诊治,会因腹膜炎的发展而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 溃疡穿孔临床表现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1.初期 (1)穿孔时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疼痛为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常起始于右上腹或中上腹,迅速蔓延至脐周以至全腹。 (2)常能说清楚发作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况。疼痛可向肩背部射。 (3)胃穿孔时,疼痛常向左肩部放射,十二指肠穿孔时,疼痛常向右肩部放射。约50%患者伴发恶心、呕吐。 (4)腹痛常因翻身、咳嗽等动作而加剧,故患者常静卧不愿动,并常呈卷曲体位。 (5)体检发现腹肌高度紧张,甚至呈板状腹,中上腹与右下腹、甚至全腹压痛 明显,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则提示有气腹存在。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可抽出胃肠内容物。此阶段患者可出现休克。 2.反应期 (1)穿孔后1~5小时,部分患者由于腹腔渗出液增多,流人腹腔的胃肠内容 物被稀释,腹痛可暂时减轻,患者自觉好转,脉搏、血压、面色与呼吸亦稍恢复常态。

(2)但患者仍不能作牵涉腹肌的动作,腹肌紧张、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急性腹膜刺激征象仍继续存在. 3.腹膜炎期 (1)在穿孔8~12小时后,多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引 起的腹膜炎相似。 (2)患者呈急性重病容,发热、口干、乏力、呼吸、脉搏加快。 (3)腹胀、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4)腹腔穿刺可抽出白色或黄色混浊液体。病情严重,抢救不及时者常因麻痹性肠梗阻、脓毒血症或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诊断要点】 1.根据有溃疡病史,突然发生的持续性上腹剧烈疼痛,并很快转为全腹, 体检有腹膜刺激征。 2.X线检查约75%~80%的病例在立位或坐位可观察到膈下有游离气体,呈新月形透亮区。 3.对高度怀疑游离穿孔,而未观察到气腹者,可停留胃管,抽尽胃内容物后注入空气150~300ml,作站立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 4.此外,X线摄平片,还能看出有无麻痹性肠梗阻等征象。 5.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白细胞增多,血细胞比容增加。 【治疗方案及原则】 1.溃疡穿孔在治疗原则上应尽快行外科手术治疗。治疗延迟,尤其是超过 24小时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住院时间延长。

胃溃疡病历模板演示教学

胃溃疡病历模板

精品文档 患者王英,男性,30岁,汉族,已婚,农民,主因:反复上腹部疼痛3年,加重伴黑便2天。于2017/03/05 15:21以“胃溃疡”收住我院。 一、病例特点: 1.病史:患者于入院前3年前,遇饥饿时偶感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缓解。曾在临洮县人们医院做胃镜检查示:胃溃疡。经住院治疗,给予对症治疗(集体药物及剂量不详)后症状有所好转。入院前2天开始,上述症状较为频繁、灼痛为主,多以辛辣刺激及不良饮食为诱因,伴泛酸及嗳气,并伴有黑便,糊状,共3次,每次约250g左右,同时伴有呕心,遂来我院住院治疗,经查体后以“胃溃疡”收住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头晕及头痛,有呕心无呕吐,无胸闷及心慌,无咳嗽及咳痰,无腹泻,体重未见明显增减。 2.查体:T:36.2 ℃ P:84次/分 R:20次 BP:11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慢性病容,痛苦貌,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对答切题。全身皮肤温度、湿度正常,弹性可,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皮疹及瘀点、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无畸形,无包块,无压痛,巩膜无黄染,结膜无充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居中,直径约0.3cm,对光反射灵敏。双耳听力正常,外耳道无溢液,乳突无压痛。鼻外观无畸形,无鼻阻鼻扇,鼻腔通畅,无分泌物,副鼻窦区无压痛,口唇红润,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颈静脉无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无畸形,肋间隙无增宽及变窄,双肺呼吸动度一致,胸式呼吸为主,无胸膜摩擦音及皮下捻发感,语颤无增强及减弱,叩诊呈清音,肺下界和肝浊音界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1厘米处,未扪及震颤,心率8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见异常周围血管征。腹平,未见腹壁静脉显露及肠型蠕动波,全腹软,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扪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5次/分。脊柱四肢未见畸形,四肢活动自如。肛门直肠外生殖器未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3.专科情况:T:36.2 ℃ P:84次/分 R:20次/分 BP:11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慢性病容,痛苦貌,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对答切题。腹平,未见腹壁静脉显露及肠型蠕动波,全腹软,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扪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5次/分。脊柱四肢未见畸形,四肢活动自如。肛门直肠外生殖器未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胃穿孔的护理

胃穿孔的中医护理常规 一、概述:胃穿孔是溃疡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胃穿孔主要是在胃溃疡的基础上暴饮暴食所致,暴饮暴食能引起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加,很容易诱发胃穿孔。患者突然发生剧烈腹痛,疼痛最初开始于上腹部或穿孔的部位,常呈刀割或烧灼样痛,一般为持续性,疼痛很快扩散至全腹部。 二、病因:胃穿孔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胃溃疡穿孔好发于胃小弯,由于溃疡不断加深,穿透肌层,浆膜层,最后穿透胃或十二指肠壁而发生穿孔。穿孔后可发生几种不同后果。如慢性穿孔,少数病例可有胃结肠瘘,大多发生在胃、十二指肠后壁溃疡穿孔,如溃疡穿孔后迅速与大网膜或附近脏器发生粘连,则可形成穿孔周围脓疡。 三、临床表现 1.腹痛:突然发生剧烈腹痛,疼痛最初开始于上腹部或穿孔的部位,常呈刀割或烧灼样痛,一般为持续性,但也可以有阵发性加重。疼痛很快扩散至全腹部,可扩散到肩部呈刺痛或酸痛感觉。 2.休克症状:病情发展至细菌性腹膜炎和肠麻痹,病人可出现中毒性休克。 3.恶心、呕吐:有部分病人可以有恶心、呕吐,并不剧烈,肠麻痹时呕吐加重,同时有腹胀、便秘等症状。 4.其他症状:发热、脉快,但一般都在穿孔后数小时出现。

5.体格检查:腹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炎症状,表现为板状腹,肝浊音区缩小或消失。 四、检查 1.腹腔穿刺抽出脓性液体,有利于诊断。 2.X线检查,尤其是立位腹平片,通常可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 3.B超,CT检查,有助确诊。 五、诊断:根据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 六:并发症 1.休克穿孔后剧烈的化学性刺激可引起休克症状。病人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浅促、脉快、血压不稳等表现。随着腹痛程度的减轻,情况可趋稳定。此后,随着细菌性腹膜炎加重,病情又趋恶化,严重者可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 2.急性腹膜炎全腹肌紧张如板状,压痛显著,拒按,反跳痛。 七、处理原则 1、非手术治疗 (1)适应症①一般情况良好,症状及体征较轻的空腹状态下胃穿孔;②穿孔超过24小时,腹膜炎已局限;③胃十二指肠造影显示穿孔已封闭;④无出血、幽门梗阻及恶变等并发症者。 (2)治疗措施 1)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2)输液和营养支持:予以静脉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同时给予营养支持,保证热量的供给。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 授课老师:黄更新 授课时间:2011-9-26 一、定义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指胃肠道粘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自身消化而发生的溃疡,其深度达到或穿透粘膜肌层,直径多大于5mm。溃疡好发于胃和十二指肠,也可发生在食管下段、小肠、胃肠吻合口及其附近的肠拌,以及异位的胃粘膜,如位于肠道的Mecke1憩室。胃溃疡(gastric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ulcer,DU)是最常见的消化性溃疡。 二、临床表现 本病患者临床表现不一,多数表现为中上腹反复发作性节律性疼痛,少数患者无症状,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作为首次症状。 (一)疼痛 大多数患者以中上腹疼痛为主要症状。少部分患者无疼痛表现,特别是老年人溃疡、维持治疗中复发性溃疡和NSAID相关性溃疡。疼痛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食物或制酸药能稀释或中和胃酸,呕吐或抽出胃液能去除胃内酸性胃液的刺激,均可使疼痛缓解,提示疼痛的发生与胃酸有关。推测疼痛可能机制是:①胃酸刺激溃疡面;②胃酸作用于溃疡,引起化学性炎症反应,以致溃疡壁和基底部神经末梢的痛阈降低;③病变区肌张力增强或痉挛,对痛觉敏感的溃疡患者有加重疼痛的作用。 1.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位于中上腹部,或在脐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胃溃疡疼痛多位于中上腹稍偏高处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胃或十二指肠后壁溃疡,特别是穿透性溃疡可放射至背部。疼痛范围约数厘米直径大小。因为空腔内脏疼痛在体表上的定位一般不十分确切,所以疼痛的部位不一定准确反映溃疡所在的解剖位置。 2.疼痛程度和性质多呈隐痛、钝痛、刺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较轻而能耐受,偶尔也有疼痛较重者。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 3.疼痛节律性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在二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由于夜间的胃酸较高,尤其在睡前曾进餐者,可发生半夜疼痛。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出现上述节律。 4.疼痛周期性反复周期性发作是消化性溃疡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全年都可发作,但以秋末至春初较冷的季节更为常见。有些患者经过反复发作进入慢性病程后,可失去疼痛的节律性和周期性特征。 5.影响因素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原因而减轻或缓解。(二)其他症状 本病除中上腹疼痛外,尚可有唾液分泌增多、烧心、反胃、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但这些症状均缺乏特异性。食欲多保持正常,但偶可因食后疼痛发作而畏食,以致体重减轻。也有少数因进食使疼痛暂时减轻而频繁进食使体重增加。 (三)体征 溃疡发作期,中上腹部可有局限性压痛,程度不重,其压痛部位多与溃疡的位置基本相符。少数患者可有一贫血和营养不良的体征。 三、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粘膜的Meckel憩室。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 本病确诊后一般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包括内科基本治疗、药物治疗、并发症的治疗和外科治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目的在于:①缓解临床症状;②促进溃疡愈合;③防止溃疡复发;④减少并发症。但目前现有的各种疗法尚不能改变消化性溃疡的自然病程和彻底根治溃疡。 在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理中,胃酸分泌过多起重要作用。“无酸就无溃疡”的论点对十二指肠溃疡是符合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胃酸基础分泌量(BAO)和最大分泌量(MAO)均明显高于常人;十二指肠溃疡绝不发生于无胃酸分泌或分泌很少的人。 胃溃疡在病程的长期性、反复性,并发症的性质,以及在胃酸减少的条件下溃疡趋向愈合等方面,均提示其发病机理与十二指肠溃疡有相似之处。但是,胃溃疡病人的BAO和MAO 均与正常人相似,甚至低于正常;一些胃粘膜保护药物(非抗酸药)虽无减少胃酸的作用,却可以促进溃疡的愈合;一些损伤胃粘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可引起胃溃疡,以及在实验动物不断从胃腔吸去粘液可导致胃溃疡等事实,均提示胃溃疡的发生起因于胃粘膜的局部。由于胃粘膜保护屏障的破坏,不能有效地对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和消化作用,而致溃疡发生。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在HP粘附的上皮细胞可见微绒毛减少,细胞间连接丧失,细胞肿胀、表面不规则,细胞内粘液颗粒耗竭,空泡样变,细菌与细胞间形成粘着蒂和浅杯样结构。 (二)胃粘膜保护作用正常情况下,各种食物的理化因素和酸性胃液的消化作用均不能损伤胃粘膜而导致溃疡形成,乃是由于正常胃粘膜具有保护功能,包括粘液分泌、胃粘膜屏障完整性、丰富的粘膜血流和上皮细胞的再生等。 (三)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溃疡病时胃窦和幽门区域的这种退行性变可使胃窦收缩失效,从而影响食糜的向前推进。胃排空延缓可能是胃溃疡病发病机理中的一个因素。 (四)胃肠肽的作用已知许多胃肠肽可以影响胃酸分泌,但只有胃泌素与消化性溃疡关系的研究较多。关于胃泌素在寻常的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中所起的作用,尚不清楚。 (五)遗传因素现已一致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具有遗传素质,而且证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病系单独遗传,互不相干。胃溃疡患者的家族中,胃溃疡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3倍;而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家族中,较多发生的是十二指肠溃疡而非胃溃疡。 (六)药物因素某些解热镇痛药、抗癌药等,如消炎痛、保泰松、阿司匹林、肾上腺皮质激素,氟尿嘧啶、氨甲喋呤等曾被列为致溃疡因素。在上述药物中,对阿司匹林的研究比较多,结果表明规律性应用阿司匹林的人容易发生胃溃疡病。有人指出,规律性应用阿司匹林者较之不用阿司匹林者胃溃疡病的患病率约高3倍。 (七)环境因素吸烟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一般比不吸烟者可增加91.5%;吸烟可引起血管收缩,并抑制胰液和胆汁的分泌而减弱其在十二指肠内中和胃酸的能力,导致十二指肠持续酸化;烟草中烟碱可使幽门括约肌张力减低,影响其关闭功能而导致胆汁反流,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