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脱硫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烟气脱硫除尘可课程设计

烟气脱硫除尘可课程设计

烟气脱硫除尘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烟气脱硫除尘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及主要工艺流程。

2. 学生能描述烟气中硫氧化物和尘粒的危害,了解烟气脱硫除尘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3. 学生能掌握烟气脱硫除尘设备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烟气脱硫除尘工程案例,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烟气脱硫除尘设备的使用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利用图表和数据,对烟气脱硫除尘效果进行简单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烟气脱硫除尘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学生通过学习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激发对化学和环境保护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步提高的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烟气脱硫除尘基本概念:硫氧化物的产生与危害、尘粒的分类及危害、烟气脱硫除尘技术的定义及分类。

2. 烟气脱硫除尘原理:干法脱硫、湿法脱硫、电除尘、袋除尘等主要工艺原理。

3. 烟气脱硫除尘工艺流程:以典型工艺为例,介绍烟气脱硫除尘系统的组成、工作流程及操作要点。

4. 烟气脱硫除尘设备结构与功能:重点介绍脱硫塔、除尘器等关键设备结构及其在工艺中的作用。

5. 烟气脱硫除尘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了解烟气脱硫除尘技术的应用及优化。

6.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烟气脱硫除尘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7. 烟气脱硫除尘效果评估:学习利用图表和数据,对烟气脱硫除尘效果进行简单评估。

石膏法烟气脱硫课程设计

石膏法烟气脱硫课程设计

石膏法烟气脱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石膏法烟气脱硫的基本原理,理解其化学反应过程;2. 使学生了解石膏法烟气脱硫在环境保护和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3. 引导学生掌握与石膏法烟气脱硫相关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解读,掌握烟气脱硫过程中关键参数的测定方法;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和整理与石膏法烟气脱硫相关的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树立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中化学学科,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石膏法烟气脱硫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观念。

为实现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石膏法烟气脱硫原理- 化学反应过程及机理- 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 课本章节:第二章第二节2. 环境保护与石膏法烟气脱硫- 环境污染与防治策略- 石膏法烟气脱硫在环保中的应用- 课本章节:第二章第三节3.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 烟气脱硫实验操作流程- 关键参数测定方法-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课本章节:第三章4. 现代信息技术在石膏法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资料收集与整理- 数据分析软件操作- 课本章节:第四章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环境伦理与绿色化学- 可持续发展战略- 课本章节:第五章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讲解。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各部分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确保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符合教学实际。

焦炉煤气脱硫工艺wq

焦炉煤气脱硫工艺wq
度愈高,转入焦炉煤气中的H2S就愈多。焦炉煤气中含H2S一般为3-12g/m3。
2.2 脱硫的必要性
➢ 1、煤气脱除H2S的危害性:焦炉煤气中H2S严重腐蚀化产回收设备及 煤气储存输送设施,污染厂区环境。用作炼钢、轧钢等工业热源,煤 气中H2S会降低钢材产品的质量,腐蚀加热设备。用作城市燃气, H2S及燃烧生产的SO2、HCN及其燃烧生成的NxOy均有毒,会严重影 响环境卫生、人们身体健康。
3 脱硫工艺主要设备
3.1、脱硫塔:
➢ 构造:分为填料塔、空喷塔和板式塔等形式,常用的是填料 塔。由圆同形塔体和堆放在塔内对传质起关键作用的填料等组成,内有喷淋、捕雾 等装置。常用的填料有木格栅、钢板网和塑料花形填料等。
➢ 脱硫原理:焦炉煤气和吸收液分别从塔底和塔顶进入塔内,气液两相逆流接触传质, 脱去硫化氢和氰化氢的煤气从塔顶排出,带反应物的脱硫液从塔底排出。
2.氢解: COS+H2 = H2S+CO CS2+4H2 = 2H2S+CH4 CH3SH+H2 = H2S+CH4 CH3SCH3+H2 = H2S+C2H6
3.吸收硫化氢: H2S+MnO = MnS+H2O H2S+ZnO = ZnS+H2O 3H2S+Fe3O4+H2 = 3FeS+4H2O
4 设计选用的脱硫工艺简介
4.2 H.P.F法
4.2.1 原理阐述
➢ 以氨为碱源、H.P.F(对苯二酚、PDS-酞菁钴磺酸盐、 FeSO4)为催化剂(复合型)的湿式氧化脱硫脱氰工艺。 用H.P.F催化剂脱硫脱氰是一种液相催化氧化反应,与其 它催化剂相比,它不仅对脱硫脱氰过程而且对再生过程均 有催化作用(脱硫脱氰过程为全过程的控制步骤)。因此 H.P.F具有活性高、流动性好等明显优势(从而减缓了设 备和管道的堵塞)。

常温烟气脱硫课程设计

常温烟气脱硫课程设计

常温烟气脱硫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温烟气脱硫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提高他们在环保领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常温烟气脱硫技术的原理、方法和优点,熟悉脱硫剂的选择、脱硫过程的优化等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常温烟气脱硫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设计脱硫方案、评估脱硫效果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环保、珍惜资源、倡导绿色生产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常温烟气脱硫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常温烟气脱硫技术的原理,让学生了解其工作过程和脱硫效果。

2.脱硫剂的选择与使用:讲解脱硫剂的种类、性质和选择原则,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脱硫剂。

3.脱硫过程的优化:介绍脱硫过程的优化方法,如调整烟气流量、改变脱硫剂添加方式等,培养学生优化脱硫过程的能力。

4.常温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分析常温烟气脱硫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在环保领域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常温烟气脱硫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2.讨论法:学生针对脱硫过程中的优化方法和实际应用案例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脱硫案例,使学生了解常温烟气脱硫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脱硫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常温烟气脱硫技术的相关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仪器,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践活动。

燃煤锅炉烟气的除尘脱硫工艺的设计说明书

燃煤锅炉烟气的除尘脱硫工艺的设计说明书

题目: 20t/h(蒸发量)燃煤锅炉烟气的除尘脱硫工艺设计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目录前言 (4)1设计任务书1.1课程设计题目1.2 设计原始材料 (6)2. 设计方案的选择确定 (7)2.1 除尘系统的论证选择 (7)2.1.1.2 旋风除尘器的结构设计及选用| (8)2.1.1 预除尘设备的论证选择 (8)2.1.1.1 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应用及特点 (8)2.1.1.2 旋风除尘器的结构设计及选用 (8)2.1.1.3 旋风除尘器分割粒径、分级效率和总效率的计算 (10)2.1.2 二级除尘设备的论证选择 (10)2.1.2.1二级除尘设备的工作原理、应用及特点 (15)2.1.2.2 二级除尘的结构设计 (17)2.1.3 除尘系统效果分析 (17)2.2 锅炉烟气脱硫工艺的论证选择 (17)2.3 风机和泵的选用及节能设备 (24)2.4 投资估算和经济分析 (24)2.5 设计结果综合评价 (25)3 附图1 旋风除尘器结构图附图2 烟气净化系统图我国大气治理概况我国大气污染严重,污染废气排放总量处于较高水平。

为控制和整治大气污染,“九五”以来,我国在污染排放控制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开发工作,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大气污染的防治也取得重要进展。

在“八五”、“九五”期间,国家辟出专款开展全球气候变化预测、影响和对策研究,在温室气体排放和温室效应机理、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的影响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近年来,我国环境监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和管理体系,环境监测工作的进展明显。

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环保科技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我国早期的环境科学偏重单纯研究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现在扩展到全面研究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保护和全球性环境问题;特别是污染防治,由工业“三废”治理技术,扩展到综合防治技术,由点源的治理技术,扩展到区域性综合防治技术,并研究开发了无废少废的清洁生产工艺、废物资源化技术等。

火电厂烟气脱硫课程设计报告

火电厂烟气脱硫课程设计报告

1×200MW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参数设计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题设计进一步巩固本课程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湿法烟气脱硫设计的初步能力,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通过本次设计,应了解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使学生具有调研技术资料,自行确定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并绘制设备结构图、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课题的内容与要求(1)根据给定的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查阅相关资料,确定自选参数,进行工艺参数的计算;(2)根据设计指导书及相关资料,计算系统工艺参数及主要设备设备尺寸;(3)编写设计说明书;(4)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

1.已知参数:(1)校核煤质:%64=ar C ,%5=ar H ,%6.6=ar O ,%1=ar N ,%4.0=ar S ,%8=ar W ,%16=ar A ,%15=ar V(2)环境温度:-1℃(3)除尘器出口排烟温度:135℃(4)烟气密度(标准状态):1.34)/(3m kg(5)空气过剩系数:3.1=α(6)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组分的比例:16%(7)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8)当地大气压力:97.86kPa(9)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0.01293)/(3m kg(10)基准氧含量:6%(11)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烟尘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30)/(3m mg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200)/(3m mg三.脱硫系统各部分设计计算1.热值与燃料量的计算热值计算%64=ar C ,%5=ar H ,%6.6=ar O ,%1=ar N ,%4.0=ar S ,%8=ar W ,%16=ar A ,%15=ar V换算成干燥无灰基的元素含量%2.84=daf C ,%6.6=daf H ,%7.8=daf O ,%5.0=daf S)(1091030339,d a f d a f d a f d a f n e t d a f S O H C Q --+==34.4)/(kg MJ换算成低位收到基发热量10076,,⨯=net daf net ar Q Q =25.8)/(kg MJ全厂效率为38%,含硫量为0.4%燃烧计算: m u el coal H P ⋅⋅=η600.3 m )/(4.732580038.0600.3200h t coal =⋅⋅= 2.标准状况下理论空气量)7.07.056.5867.1(76.4Y Y Y Y aO S H C Q -++=' ='aQ 6.80)/(3kg m 3.标准状况下理论烟气量(空气含湿量为12.933/m g )Y a Y Y Y Y sN Q Q W H S C Q 8.079.0016.024.12.11)375.0(867.1+'+++++=' ='sQ 7.35)/(3kg m 4.标准状况下实际烟气量a ss Q Q Q '-+'=)1(016.1α=s Q 9.4)/(3kg m注意:标准状况下烟气流量Q 以h m /3计,因此,⨯=s Q Q 设计耗煤量5. 标准状况下烟气含尘浓度sYsh Q A d C ⨯= =C 2.586)/(1033m kg -⨯6.标准状况下烟气中2SO 浓度61022⨯=sY SO Q S C =2SO C 862)/(3m mg2SO 浓度的校准基准氧含量为6%%6,,%6.4,,%6,%6.4,222222O a i r O O a i r O at SO at SO C C C C C C --⋅= =%6,2at SO C 862)/(3m mg 6216.421-- =%6,2at SO C 942)/(3m mg除硫效率为%77862200862=- 7.标准状况下2SO 燃烧产量)/(59.04.73%4.022h t M M m S SO SO =⨯⨯=2SO 的脱除量)/(45.0%7722,h t m m SO rem oval SO =⨯=8.烟气中水蒸气密度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RT n PV water water =RTPV n water water =w a t e rw a t e r w a t e r M m n = 100015.272314.81897860⨯⨯⨯===RT PM V m water water water ρ )/(78.03Nm kg =ρ9.烟气体积流量f l u eg ac o a l w e t f l u e g a s V m V ⋅=, )/(690000)/(4.9)/(7340033,h Nm kg Nm h kg V wet fluegas =⨯=)/(633000)083.01(6900003,h Nm V dry fluegas =-⨯=)/(570003h Nm V water =10.烟气质量流量d r y f l ue g a ed r y d r y f l ue g a s V m ,,ρ⋅= =d r yf l u eg a sm ,633000)/(848000)/(34.1)/(33h kg m kg h Nm =⨯ w a t e rd r y f l ue g a s w e tf l u eg a s m m m +=,, )/(89200044460848000,h kg m wet fluegas =+=)/(44460)/(78.0)/(570003h kg Nm kg h kg m water =⨯=11.吸收塔饱和温度计算假定电除尘器出口温度为135℃GGH 出口温度为108℃干烟气水含量dry fluegas water m m x ,1=052.0848000444601==x 在h,x 图上,108℃和0.052的交点的焓h=248(kJ/kg)。

大气污染脱硫除尘课程设计

大气污染脱硫除尘课程设计

大气污染脱硫除尘课程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目录第一章绪论 0第二章设计概述 (1)设计任务 (1)相关排放标准 (1)设计依据 (2)第三章工艺设计概述 (3)方案比选与确定 (3)除尘方案的比选与确定 (3)脱硫方案比选和确定 (4)工艺流程介绍 (9)第四章工艺系统说明 (10)袋式除尘系统 (10)袋式除尘器的种类 (10)滤料的选择 (10)脱硫系统 (10)石灰石-石膏法 (10)石灰石、石灰浆液制备系统 (11)脱硫液循环系统 (11)固液分离系统 (11)第五章主要设备设计 (11)袋式除尘器设计计算 (11)过滤气速的选择 (11)过滤面积A (12)滤袋袋数确定n (12)除尘室的尺寸 (12)灰斗的计算 (12)滤袋清灰时间的计算 (13)脱硫设计计算 (13)浆液制备系统主要设备 (13)脱硫塔设计 (13)浆液制备中所需石灰的量 (14)浆液制备中所需水的量 (14)浆液制备所需乙二酸的量 (14)脱硫液循环槽(浆液槽)体积计算 (14)石灰贮仓体积计算 (15)第一章绪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燃煤锅炉排放的二氧化硫严重的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由于中国燃料以煤为主的特点,致使中国目前大气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其中尘和酸雨危害最大。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焦化厂脱硫工艺急需完善。

焦化厂焦炉煤气中SO2及其粉尘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甚至影响到我国焦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焦炉煤气进行脱硫除尘的净化处理势在必行。

炼焦技术是将煤配合好装入炼焦炉的炭化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通过两侧燃烧室加热干馏,经过一段时间后形成焦炭。

由此可以看出,在炼焦过程中将产生大量含有二氧化硫和粉尘的烟气,该废气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大气中,不仅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极大影响,而且导致了原物料的浪费,同时有损企业的形象,所以必须进行脱硫除尘处理。

因此将从炼焦炉出来的烟气经过管道收集,通过风机将其引入到脱硫除尘系统中去。

火电厂烟气脱硫课程设计

火电厂烟气脱硫课程设计

火电厂烟气脱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火电厂烟气脱硫的基本原理,掌握脱硫技术的种类及各自优缺点。

2. 学生能描述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控制排放的重要性。

3. 学生能掌握火电厂烟气脱硫的主要工艺流程及其操作要点。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能够分析不同脱硫技术的效率及其适用范围。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火电厂的脱硫系统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和优化建议。

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烟气脱硫实验方案,并实施以验证脱硫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意识,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环保中的重要作用。

2. 激发学生对能源科学领域的兴趣,鼓励其探索和解决现实环境问题。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高中化学与环境科学领域,结合当前环保政策和能源发展趋势,旨在提高学生对火电厂污染控制的认识。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和实验能力,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环境科学问题,并具有一定的探究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加强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的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原理:- 煤的燃烧与二氧化硫生成过程- 烟气脱硫技术分类及其基本原理(如湿法、干法、半干法等)2. 环境影响与排放控制:- 二氧化硫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我国火电厂排放标准及政策要求3. 脱硫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 湿法脱硫工艺流程及关键设备- 干法脱硫工艺流程及关键设备- 不同工艺流程的操作要点和优化措施4. 脱硫技术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火电厂脱硫技术应用案例- 案例分析:脱硫效率、运行成本、环境影响等5. 实验教学:- 设计简单的烟气脱硫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与脱硫效果分析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原理及分类第二课时:二氧化硫的环境影响与排放控制第三课时:脱硫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第四课时:脱硫技术案例分析及实验方案设计第五课时:实验操作与脱硫效果分析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 《化学》教材中环境化学相关章节- 《环境保护》教材中大气污染控制相关章节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有序安排教学进度,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火电厂烟气脱硫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气脱硫课程设计1 绪 论1.1概述 粗煤气中硫化物按其化合态可分为两类:无机硫化物,主要是硫化氢(H 2S ),有机硫化物,如二硫化碳(2CS ),硫氧化碳(COS ),硫醇(25C H SH )和噻吩(44C H S )等。

有机硫化物再 温度下进行变换时,几乎全部转化为硫化氢。

所以煤气中硫化氢所含的硫约占煤气中硫总量的90%以上,因此,煤气脱硫主要是指脱除煤气中的硫化氢。

焦炉煤气中含硫化氢6~8g/m 3,此外,含0.5~1.5g/m 3氰化氢。

硫化氢再常温下是一种带刺鼻臭味的无色气体,其密度为1.539kg/nm 3。

硫化氢及其燃烧产物二氧化硫(2SO )对人体均有毒性,再空气中含有0.1%的硫化氢就能致命。

煤气中硫化氢的存在会严重腐蚀输气管道和设备。

如果将煤气用做各种化工原料气,如合成氨原料气时,往往硫化物会使催化剂中毒,增加液态溶剂的黏度,影响产品的质量等。

因此,必须进行煤气的脱硫。

1.2文献综述1.2.1半水煤气净化的现状煤气的脱硫方法从总体上来分有两种:热煤气脱硫和冷煤气脱硫。

在我国,热煤气脱硫现在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而冷煤气脱硫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其脱硫方法也很多。

冷煤气脱硫大体上可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种方法,干法脱硫以氧化铁法和活性炭法应用较广,而湿法脱硫以砷碱法、ADA 、改良ADA 和栲胶法颇具代表性。

煤气干法脱硫技术应用较早,最早应用于煤气的干法脱硫技术是以沼铁矿为脱硫剂的氧化铁脱硫技术,之后,随着煤气脱硫活性炭的研究成功及其生产成本的相对降低,活性炭脱硫技术也开始被广泛应用。

干法脱硫既可以脱除无机硫,又可以脱除有机硫,而且能脱至极精细的程度,但脱硫剂再生较困难,需周期性生产,设备庞大,不宜用于含硫较高的煤气,一般与湿法脱硫相配合,作为第二级脱硫使用。

湿法脱硫可以处理含硫量高的煤气,脱硫剂是便于输送的液体物料,可以再生,且可以回收有价值的元素硫,从而构成一个连续脱硫循环系统。

现在工艺上应用较多的湿法脱硫有氨水催化法、改良蒽醌二磺酸法(A.D.A 法)及有机胺法。

其中改良蒽醌二磺酸法的脱除效率高,应用更为广泛。

但此法在操作中易发生堵塞,而且药品价格昂贵,近几年来,在改良A.D.A 的基础上开发的栲胶法克服了这两项缺点。

它是以纯碱作为吸收剂,以栲胶为载氧体,以2NaVO 为氧化剂。

基于此,在合成氨脱硫工艺的设计中我采用湿式栲胶法脱硫工艺。

1.2.2栲胶的认识栲胶是由植物的皮,果,茎及叶的萃取液熬制而成的。

气主要成分为丹宁,约占66%。

以栲胶来配制脱硫液效果最佳。

栲胶的主要成分为多种水解丹宁,是有许多结构相似的酚类衍生物所组成的多酚基化合物,由于其含有窘多叫活泼的烃基,所以具有很强的吸氧能力,再脱硫过程中起着载氧的作用。

碱性栲胶脱硫液是由栲胶,碳酸钠及偏钒酸钠灯主要成分构成的水溶液。

栲胶水溶液再空气中易被氧化,即丹宁中较活泼的羟基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生成醌态化合物。

特别是当溶液的PH 值大于9的时候,丹宁的氧化特别显著。

由于栲胶水溶液在较高浓度时成为典型的胶体溶液,并且在较低温度时容易出现3NaVO 及3NaHCO 沉淀,因此在配制脱硫液前必须对栲胶谁溶液进行熟化预处理。

即将含栲胶20~33g/l 3,Na2CO 380~133g/l 的栲胶谁溶液直接通蒸汽与空气,再80~90°C 的条件下氧化10~24h ,破坏其胶性。

然后加3NaVO 及软水或稀氨水,配制成含栲胶11g/l 3,Na2CO 10g/l ,3NaHCO 54.5G/L, 3NaVO 6.5g/ld 脱硫液,送入脱硫液储存槽,稀释后使用。

脱硫过程中,酚类物质经空气再生氧化成醌态,因其具有较高电位,故能将低价钒氧化成高价钒,进而使吸收在溶液中的硫氢根氧化、析出单质硫。

同时丹宁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如钒、铬、铝等)形成水溶性络合物;在碱性溶液中丹宁能用与铁、铜反应并在其材料表面形成丹宁酸性薄膜,因而具有防腐蚀作用。

由于栲胶水溶液是胶体溶液,在将其配制成脱硫液之前,必须对其进行预处理,以消除共胶体性和发泡性,并使其由酚态结构氧化成醌态结构,这样脱硫溶液才具有活性。

在栲胶溶液氧化过程中,伴随着吸光性能的变化。

当溶液充分氧化后,其消光值则会稳定在某一数值附近,这种溶液就能满足脱硫要求。

通常制备栲胶溶液的预处理条件列举在表1中:表1 制备栲胶溶液的与处理条件将纯碱溶液用蒸汽加热,通入空气氧化,并维持温度80~90℃,恒温10h 以上,让丹宁物质发生降解反应,大分子变小,表面活性物质变成非表面活性物质,达到预处理目的。

栲胶法脱硫工艺,将碱性栲胶溶液打入溶液循环槽,自循环槽出来,经过滤加压后进入系统的裂脱塔,吸收气体中的H2S,由裂脱塔出来的溶液进入裂脱再生塔,再生好的溶液由塔底流到溶液循环槽,经过滤加压循环使用;脱硫溶液从循环槽出来后经过滤加压送到变脱塔,吸收气体中的H2S,由变脱塔出来的溶液进入变脱溶液再生塔,再生好的溶液由变脱再生塔出来,进入变脱溶液循环槽,再经过滤加压,如此循环使用。

1.2.3 栲胶法脱硫的优缺点1. 1.2.3.1优点栲胶法脱硫是目前工业化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湿式脱硫方法,它本身有许多优越之处,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栲胶是聚酚类(丹宁)物质,可替代ADA作为载氧体,价格低廉,栲胶本身还是良好的络合剂,不需要添加酒石酸钾钠的络合剂。

此法的吸收效果与ADA相近,且具有补容易堵塞脱硫塔填料,栲胶资源丰富,价格便宜以及脱硫液活性好,性能稳定,腐蚀性小等优点。

此外,脱硫效率大于98℅,所析出的硫容易浮选和分离。

栲胶法脱硫整个脱硫和再生过程为连续在线过程,脱硫与再生同时进行,不需要设置备用脱硫塔。

煤气脱硫净化程度可以根据企业需要,通过调整溶液配比调整,适时加以控制,净化后煤气中H2S含量稳定。

(1)栲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无毒性、脱硫溶液成本低,因而操作费用要改良ADA法低。

(2)脱硫溶液的活性好、性能稳定、腐蚀性小。

栲胶本身既是氧化剂,又是钒的络合剂,脱硫溶液的组成比改良ADA法简单,且脱硫过程没有硫磺堵塔问题。

(3)脱硫效率大于98℅,所析出的硫容易浮选和分离。

(4)栲胶法脱硫整个脱硫和再生过程为连续在线过程,脱硫与再生同时进行,不需要设置备用脱硫塔。

(5)煤气脱硫净化程度可以根据企业需要,通过调整溶液配比调整,适时加以控制,净化后煤气中H2S含量稳定。

1.2.3.2缺点(1)配制脱硫液和往系统中补加时都要经过加热溶化制备过程。

(2)设备较多,工艺操作也较复杂,设备投资较大。

1.2.3.3硫化物对合成氨生产工艺过程有何危害?(1)对催化剂的危害硫使甲烷化催化剂,高(中)温变换催化剂,甲醇合成催化剂何氨合成催化剂的主要毒物之一,能使它们的活性和寿命降低;(2)对产品质量的危害碳铵生产过程中,当变换气中硫化氢含量高时,在碳化母液中积累增高。

使母液粘度增大,碳铵结晶变油,不仅造成分离困难,同时,由于生成FeS沉淀致使碳铵颜色变黑;(3)在尿素生产过程中,硫化氢进入尿素合成塔时会生成硫脲,污染尿素产品,降低产品质量;(4)对铜洗操作的危害铜氨液吸收硫化氢生成C uS沉淀,这种沉淀物颗粒很细,悬浮在溶液中导致溶液粘度增大,发泡性增强,铜耗上升,破坏铜洗系统的正常运行;(5)对金属腐蚀硫化氢能使碳钢设备及管线发生失重腐蚀,应力腐蚀,氢脆和氢鼓泡,使设备及管线寿命减短;(6)对人体的毒害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接触人的呼吸道粘膜后,即分解成Na2S,加之本身的酸性对人体的呼吸道粘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硫化氢经呼吸系统进入血液中来不及氧化时就会引起会全身中毒反应,随硫化氢浓度的增加会造成呼吸麻痹,窒息以致停止呼吸而死亡。

因此,为了提高企业最终产品质量和保持人们优良的生存环境,对半水煤气进行脱硫使非常必要的。

1.2.3.4半水煤气脱硫系统的正常开车操作要点是:(1)检查各设备,管道,阀门,分析取样及电器,仪表等,必须正常完好。

(2)检查系统内所有阀门的开关位置,应符合开车要求;(3)与供水,供电,供气部门及造气,压缩工段联系,作好开车准备;(4)将脱硫液成分调整在工艺指标范围内。

(5)氨规程进行系统吹净,清洗,试漏和置换工作(系统未经检修处于保压状况下对的开车,不进行该项工作)(6)调净气柜出口水封积水;(7)开启各气体冷却塔和清洗塔进水阀,并调节好水量及各塔液位;(8)开启贫液泵进口阀,启动贫液泵,向脱硫塔打入脱硫液,并调节好液位;(9)开启富液泵进口阀,启动富液泵,向再生槽送液;(10)根据脱硫液循环量和再生液槽液位,调节好贫液泵,富液泵的打液量。

并控制好贫液槽,富液槽液位计流量;(11)开启罗茨鼓风机,并调节好半水煤气流量;(12)根据半水煤气流量大小,调节好液气比。

适当开启清洗塔,放空阀,半水煤气脱硫合格后,与压缩工段联系,并关闭放空阀,向压缩机一段送气;(13)根据再生槽的硫泡沫形成情况,调节液位调节器,保持硫泡沫的正常溢流;(14)分析半水煤气中氧含量合格后,开启静电除焦油塔。

1.2.3.5脱硫后硫化氢含量高的主要原因是:(1)进入系统的半水煤气中硫化氢含量过高,或进塔半水煤气气量过大;(2)脱硫液循环量小;(3)脱硫液成分不当;(4)脱硫液再生效率低或悬浮硫含量高;(5)进脱硫塔的半水煤气或贫液温度高;(6)脱硫塔内气液偏流,影响脱硫效率;1.2.3.6脱硫后硫化氢含量高的处理方法:(1)联系造气工段更换含硫量低的煤炭,降低进脱硫系统半水煤气中的硫化氢含量或适当减少半水煤气气量;(2)适当加大脱硫液循环量;(3)把脱硫液成分调整扫工艺指标要求范围内;(4)检修喷射再生器或适当提高溶液进再生器的压力,增加自吸空气量,提高溶液的再生凶案绿;检修离心机滤网,减少漏泡沫量,增加再生槽硫泡沫的溢流量,减少溶液中悬浮硫含量;(5)加大气体冷却器的冷却水,降低进系统半水煤气温度;(6)检查清理脱硫塔喷头及填料,确定气液分布均匀。

1.3设计任务的依据工艺参数:半水煤气中H2S,C1=0.16%净化气中H2S,C2=0.003%入吸收塔半水煤气量,G0 = 55000m3/h入冷却塔半水煤气温度,t1=50 ℃出冷却塔入吸收塔半水煤气温度,t2=35 ℃入吸收塔半水煤气压力,0.05MPa(表)设计目标:半水煤气中H2S浓度≤0.005%2 生产流程或生产方案的确定焦炉煤气的净化主要是要脱除煤气中的H2S,脱硫的方法有两种:干法脱硫、湿法脱硫。

干法脱硫既可以脱除无机硫,又可以脱除有机硫,而且能脱至极精细的程度,但脱硫剂再生较困难,需周期性生产,设备庞大,不宜用于含硫较高的煤气,一般与湿法脱硫相配合,作为第二级脱硫使用。

湿法脱硫可以处理含硫量高的煤气,脱硫剂是便于输送的液体物料,可以再生,且可以回收有价值的元素硫,从而构成一个连续脱硫循环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