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西药药物分析: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曲线
执业药师2015年《药学专业知识(一)》历年试题及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历年试题及答案1、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药物具有吸收特性的电磁波范围是A.800nm~402μmB.200~760nmC.400μm~1mmD.400~800nmE.10~400nm题型:A-E:单选答案:B2、平氏黏度计适于测定A.牛顿流体黏度B.非牛顿流体黏度C.高聚物的黏度D.混悬液的黏度E.表面活性剂的黏度题型:A-E:单选答案:A3、对《中国药典》中所用名词(例:试药,计量单位,温度等)作出解释的属药典哪一部分内容A.附录B.凡例C.制剂通则D.正文E.一般鉴别试验题型:A-E:单选答案:B4、标定高氯酸滴定液采用的指示剂及基准物质是A.酚酞、邻苯二甲酸氢钾B.酚酞、重铬酸钾C.淀粉、邻苯二甲酸氢钾D.结晶紫、邻苯二甲酸氢钾E.结晶紫、重铬酸钾题型:A-E:单选答案:D5、用酸度计法测定溶液pH值时,需用标准缓冲液对酸度计进行定位A.定位后,更换玻璃电极,测量中不会产生较大误差B.定位后,测量中定位钮不能再变动C.定位后,变动定位钮对测量无影响D.定位后,只要不变动定位钮,可以使用数天E.酸度计测量的准确度只与标准缓冲液的准确度有关题型:A-E:单选答案:B6、《中国药典》采用的法定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中。
体积为A.mmB.mlC.PaD.cm-1E.kg/m3题型:A-E:单选答案:B7、现行版《中国药典》(2005年版)是什么时候开始正式执行的A.2005年6月10日B.2005年1月1日C.2005年4月1日D.2005年7月1日E.2005年5月1日题型:A-E:单选答案:D8、X射线衍射的布拉格方程中,d(hkl)为A.某一点阵面的晶面间距B.X射线的波长C.衍射角D.衍射强度E.晶格中相邻的两质点之间的距离题型:A-E:单选答案:AX射线粉末衍射法中的布拉格方程为d(hkl)=nλ/2sinθ,d(hkl)为某一点阵面的晶面距离。
9、《中国药典》收载的药品的中文名称为A.商品名B.法定名C.化学名D.英译名E.学名题型:A-E:单选答案:B《中国药典》收载的药品中文名称为法定名称。
滴定曲线(ph曲线)分析

滴定曲线(ph曲线)分析1.图示强酸与强碱滴定过程中pH曲线(以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盐酸为例) 2.强酸(碱)滴定弱碱(酸)pH曲线比较氢氧化钠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醋酸的滴定曲线盐酸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氨水的滴定曲线曲线起点不同:强碱滴定强酸、弱酸的曲线,强酸起点低;强酸滴定强碱、弱碱的曲线,强碱起点高突跃点变化范围不同:强碱与强酸反应(强酸与强碱反应)的突跃点变化范围大于强碱与弱酸反应(强酸与弱碱反应)特别提醒恰好中和=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滴定终点≠溶液呈中性。
典例分析1.常温下,用0.10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 mol·L-1 HCl溶液和20.00 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2是滴定盐酸的曲线B.a与b的关系是a<bC.E点对应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可能为[CH3COO-]>[Na+]>[H+]>[OH-]D.这两次滴定都可以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答案C解析如果酸为强酸,则0.10 mol·L-1酸的pH为1,根据酸的初始pH知,图1为盐酸的滴定曲线,故A错误;根据图1知,a点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20.00 mL,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恰好反应生成强酸强碱盐,其溶液呈中性;醋酸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醋酸钠溶液呈碱性,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小于20.00 mL,a>b,故B错误;E点溶液的成分为醋酸钠和醋酸,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钠的水解程度,盐类水解程度较小,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为[CH3COO-]>[Na+]>[H+]>[OH-],故C正确;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反应呈中性,可以选择甲基橙或酚酞;氢氧化钠和醋酸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呈碱性,只能选择酚酞,故D错误。
弱酸滴定强碱及强酸滴定弱碱 滴定曲线

弱酸滴定强碱及强酸滴定弱碱滴定曲线滴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在滴定过程中,通过反应物溶液滴加到待测物溶液中,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其中包括弱酸滴定强碱和强酸滴定弱碱两种常见的滴定方法。
弱酸滴定强碱是指在滴定过程中,将一种弱酸溶液滴加至待测的强碱溶液中,以确定强碱溶液的浓度。
这种滴定方法的滴定曲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起始阶段、中间阶段、转折点和终点。
起始阶段:在起始阶段,弱酸溶液被快速加入强碱溶液中,反应迅速进行。
在此过程中,强碱快速与弱酸反应生成水和盐。
由于酸性物质的存在,溶液呈酸性pH值,通常在2-4之间。
中间阶段:当酸性物质被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值开始增加。
这是因为在此阶段,盐已经完全溶解,并且水分子中的H+离子逐渐减少,从而导致溶液的酸性减弱。
此时,滴定曲线的斜率较缓,pH值从4逐渐增加到7左右。
转折点:转折点是指滴定曲线上的一个重要特征点,也是弱酸滴定强碱的指示剂的变色点。
在转折点之前,溶液呈酸性,且pH值低于7;而在转折点之后,溶液呈弱碱性,pH值高于7。
在转折点附近,溶液的酸碱性质发生突变,指示剂也会发生颜色变化。
终点:终点是滴定曲线的最后一个特征点,也是滴定过程中的目标点。
在终点,弱酸与强碱的摩尔比例为1:1,也就是说,弱酸溶液完全中和了强碱溶液。
此时,滴定曲线的斜率变为水平状态,pH值达到7,溶液呈中性。
强酸滴定弱碱是指将一种强酸溶液滴加至待测的弱碱溶液中,以确定弱碱溶液的浓度。
与弱酸滴定强碱相比,强酸滴定弱碱的滴定曲线略有不同。
滴定曲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始阶段、中间阶段和终点。
起始阶段:在起始阶段,强酸溶液被滴加到弱碱溶液中,快速发生中和反应。
在此过程中,强酸与弱碱反应生成水和盐。
由于酸性物质的存在,溶液呈酸性pH值,通常在2-4之间。
中间阶段:当强酸与弱碱反应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值开始增加。
这是因为在此阶段,盐已经完全溶解,并且水分子中的H+离子逐渐减少,从而导致溶液的酸性减弱。
什么是酸碱滴定曲线如何解读曲线

什么是酸碱滴定曲线如何解读曲线酸碱滴定曲线是一种实验手段,用于测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滴定曲线可以通过测量溶液的pH值随滴定剂滴加量的变化来记录。
在酸碱滴定实验中,酸碱滴定曲线通常以滴加剂的体积(毫升)为横坐标,pH值为纵坐标。
这种曲线通常呈现特定的形状,对于不同的滴定反应有不同的特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酸碱滴定曲线形状以及它们的解读。
1. 酸滴定强碱曲线(例如:硫酸与氢氧化钠滴定)这种曲线的特点是起始pH值较低,随着酸溶液中碱的滴加,pH值迅速上升。
当酸溶液与碱溶液完全反应时,pH值会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接近中性。
这个稳定的pH值称为滴定终点,标志着酸与碱反应已经发生完全。
酸滴定强碱曲线的起点和终点对于酸碱指示剂的选择至关重要,以确保终点的准确测定。
2. 弱酸滴定强碱曲线(例如:乙酸与氢氧化钠滴定)这种曲线的特点是起始pH值较高,在滴加碱的过程中,pH值缓慢上升。
在滴定终点之前,pH值会迅速上升,然后趋于平缓。
这是因为弱酸的离子化程度较低,所以pH值的变化在滴定终点附近较为剧烈。
对于弱酸滴定强碱曲线的解读,需要注意终点前的pH值变化较为缓慢。
3. 强酸滴定弱碱曲线(例如:盐酸与氨水滴定)这种曲线的特点与弱酸滴定强碱曲线相似,但是反应终点的pH值较低。
在反应终点之前,pH值的变化会较为平缓,而终点之后则会迅速上升。
在滴定强酸与弱碱的反应中,最重要的是确保终点的准确测定,以便确定滴定终点和等当点的位置。
酸碱滴定曲线的解读可以提供以下信息:1. 酸或碱的初始浓度:通过起始pH值可以初步判断酸或碱的浓度范围;2. 滴定终点和等当点:滴定终点是酸碱反应完全发生的标志,而等当点是滴定剂与被滴定物质化学计量比例相等的点。
这两个点的位置对于滴定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3. 滴定反应的性质:根据滴定曲线的形状,可以初步判断滴定反应是强酸强碱、强酸弱碱还是弱酸强碱。
总之,酸碱滴定曲线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手段,可以提供关于溶液中酸碱物质浓度和反应特性的信息。
酸碱滴定曲线

100.0
100.1
7.00
9.70
pH 14
12
10 8 6 4 2 0 酸缓冲区 0
碱缓冲区
B
突跃区
化学计量点
A
强 +0.1% 碱 滴 滴 定 定 突 强 跃 酸 -0.1% 曲 线
40
80
120
160
200
滴定百分数%
2. 指示剂的选择
pH 14
12 10 8 6
B
酚酞
化学计量点
4
2
A
甲基红
滴定的可行性判断
c1K b,1 110 K b,1 / K b,2 10
-8
4
第一级解离能被准确、分步滴定
c2 K b,2 110
-8
第二级解离不能被准确滴定,在允许误差较 大的情况下,认为可滴定。
(1)第一级CO32-被完全滴定后,溶液为 NaHCO3 两性物质
cr,e (H ) K a,1K a,2 4.8 10
依据 V1≠0, V2=0
样品 NaOH
V1=0, V2≠0
V1=V2≠0 V1>V2>0
NaHCO3
Na2CO3 NaHCO3+Na2CO3
V2>V1>0
Na2CO3+NaHCO3
酸度对酸碱溶液中各存在型体的 影响和滴定误差
酸碱平衡体系中某种存在型体的平衡浓度 占总浓度(各种存在型体的总浓度,也叫分 析浓度。)的分数,称为“分布分数”,以α 表示。
第一级解离能被准确、分步滴定
8
8
4
c2 Ka,2 110 ,Ka,2 / Ka,3 10 c3Ka,3 110
8
强酸滴定弱碱滴定曲线-分析化学

◆学习目的⊙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进入章节学习请点这里第1节
第 2节 第 3节 第 4节 第 5节
1
◆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各种 不同类型酸碱滴定曲线的特点及滴定条件,非水溶 液酸碱滴定法的特点及条件等有关知识,理解酸碱 滴定法的特点及规律,达到学会正确选择溶剂、指
浓度较大的那种物质的颜色。
11
第一节 酸碱指示剂
理论变色点
pH = pKHIn pH = pKHIn±1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12
第一节 酸碱指示剂
在一定温度下不同指示剂的 pKHIn 不同,所以各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也不同。根据理论推算,其为 两个 pH 单位。但实验测得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并不都是两个 pH 单位,而是略有上下,这是由
酸色 碱色
红 黄 红 黄 红 黄 黄 紫 黄 蓝 红 黄 黄 蓝 红 黄橙 黄 红 无 红 无 蓝
pKHIn 1.65 3.25 3.45 4.10 4.90 5.10 7.30 7.40 8.00 9.10 10.0
浓 度 0.1%的20%乙醇溶液 0.1%的90%乙醇溶液 0.05%的水溶液 0.1%的+20%乙醇溶液或其钠盐的水溶液 0.1%的乙醇溶液 0.1%的60%乙醇溶液或其钠盐的水溶液 0.1%的20%乙醇溶液或其钠盐的水溶液 0.1%的60%乙醇溶液 0.1%的60%乙醇溶液或其钠盐的水溶液 0.5%的90%乙醇溶液 0.1%的90%乙醇溶液
示剂及其滴定方式的目的。通过学习“滴定突跃”
,培养学生树立“量变到质变”辨证唯物主义科学 观,加深对“准确量”概念的认识,为学习后续各 种滴定分析方法和学习药物分析、药物分离检测技 术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强碱滴弱酸 不同浓度滴定曲线

强碱滴弱酸不同浓度滴定曲线深入探讨强碱和弱酸不同浓度滴定曲线在化学领域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强碱与弱酸之间的滴定反应。
这些反应在实验室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确定物质的浓度、反应平衡的研究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强碱滴弱酸不同浓度滴定曲线的特点和规律,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了解和指导。
1. 强碱与弱酸的本质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强碱和弱酸的概念。
强碱是指在水溶液中完全解离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NaOH);而弱酸则是指在水溶液中只部分解离产生氢离子(H+)的化合物,如乙酸(CH3COOH)。
由于其化学本质的不同,强碱与弱酸在滴定过程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滴定曲线。
2. 不同浓度滴定曲线的特点在进行强碱滴弱酸反应时,当强碱的滴定量恰好等于弱酸的滴定量时,称为终点,此时反应达到化学当量。
不同浓度的强碱与弱酸之间的滴定曲线有着明显的差异。
2.1 低浓度滴定曲线的特点当强碱与低浓度弱酸进行滴定时,滴定曲线呈现出一个明显的pH跃变点。
在滴定开始时,弱酸的质子含量远远大于碱的氢氧根离子,溶液的pH值较低;随着强碱的逐渐滴入,溶液的pH值出现迅速上升,直至终点处pH跃升至中性。
因此低浓度滴定曲线呈现出陡峭的S形曲线。
2.2 高浓度滴定曲线的特点而在强碱与高浓度弱酸进行滴定时,滴定曲线则显得柔和平缓。
由于高浓度的弱酸使得溶液的pH值一开始就较低,因此强碱的滴入并不会引起明显的pH跃变。
相比之下,高浓度滴定曲线更为平缓,终点处pH的变化也相对缓慢。
3.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强碱滴弱酸反应是化学中一项重要而有趣的实验。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浓度滴定曲线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动态平衡,从而为实验设计和结果解读提供更多的思路和依据。
总结:通过对强碱滴弱酸不同浓度滴定曲线的全面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动态的变化,并为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提供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指导。
了解滴定曲线的特点和规律,对于化学实验的设计和结果解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酸碱滴定曲线-强酸强碱的滴定PPT课件

0.00 1.0×10-1
1.00
1.0×10-2
2.00
浓1108度..0000减小35..一33××11个00--23数量级12..42,88 突跃范围35..33××前1100后--34 各少23一..4288个pH单位
19.80 5.0×10-4
3.30
5.0×10-5
4.30
19.98 5.0×10-5
2.3
0.120.0019.980.00005 20.0019.98
3.3
4.3 pH=-lg[H+]=-lg0.00005=4.3
7
刚好中和,溶液pH=7.0
9.7 10.7
[OH
]
CNaO
H
0.1
20.02 20.02
20.00 20.00
0.00005
11.7
pOH lg0.00005 4.3
3.0×10-13 12.5 -
5
滴定 %
0 50 90 99 99.9 100
100.1
101 110 200
VNaOH/ mL
0.00 10.00 18.00 19.80 19.98
20
20.02
20.2 22 40
1.计算各点溶液的pH
pH [H+]
1.0×10-1 1 3.3×10-2 1.5 5.3×10-3 2.3 5.0×10-4 3.3 5.0×10-5 4.3 1.0×10-7 7
30
40
V HCl
26
pH
pH
pH
2.曲线形状
14
12
10
14
8
12
10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图4-2可以看出:(1)滴定突跃范围较小,pH值范在7.75~9.70之间。
(2)计量点的pH值不是7而是8.72,计量点落在碱性范围内。
这是因为滴定产物醋酸钠为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碱弱酸盐。
水解后显碱性。
(3)本滴定宜选择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如酚酞或百里酚酞等。
(4)影响突跃范围的因素①Ka:当浓度一定时,Ka 愈大,突跃范围愈大。
当Ka<10-8时,已没有明显突跃,无法用指示剂来确定终点。
②浓度:当Ka一定时,酸的浓度愈大,突跃范围也愈大。
根据滴定误差应<0.1%的要求,一般来说,当C·Ka>10-8时,才能以强碱直接滴定弱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