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
石灰石_石膏湿法脱硫真空皮带脱水机常见问题探讨及处理方法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真空皮带脱水机常见问题探讨及处理方法发布时间:2021-07-20T10:54:09.863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9期作者:刘彬[导读] 真空皮带脱水机主要是依靠真空吸力在石膏浆液中对水进行刘彬大唐滨州发电有限公司山东滨州 256600摘要:真空皮带脱水机主要是依靠真空吸力在石膏浆液中对水进行抽吸,使固液分离。
真空脱水机适合应用在粒度小、不容易沉淀的物料,其滤料厚度能够达到3mm以上,具有液面自动控制和滤布自动调偏的特征,脱水性能良好。
但因为脱硫工艺系统非常复杂,真空皮带脱水机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就对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真空皮带脱水机的常见问题以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真空皮带脱水机;常见问题;处理方法;脱硫工艺前言真空皮带脱水机主要由结构支架、主动轮、从动轮、驱动装置、橡胶皮带、皮带支撑、真空箱、皮带浮动板、滤布、滤布的纠偏、滤布冲洗、轴承、加料器和滤饼清洗装置等构成。
在具体工作流程中,石灰石浆液与塔内进行吸收并同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硫酸钙和亚硫酸钙,再在氧化风的氧化下产生二水硫酸钙,二水硫酸钙是石膏的主要成分。
真空皮带脱水机的目的就是依靠真空吸力在石膏浆液中对水进行抽吸,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虽然真空皮带脱水机的脱水性能较好,在工艺流程中,经过脱水,可以形成含水量小于15%的石膏产品,可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很多问题。
本文主要针对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真空皮带脱水机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真空皮带脱水机的常见问题以及处理方法1.1滤布跑偏通常真空皮带脱水机都会设置滤布跑偏报警装置和自动纠偏装置,一旦滤布跑偏,就会发生警报,以此提醒工作人员。
自动纠偏装置有电动和气动两种方式,气动自动纠偏装置由传感器、调节气囊和气源分配器构成,当滤布出现跑偏情况,气源分配器会按照滤布跑偏的方向向两个调节气囊分配压缩空气,调整辊筒角度,及时纠正滤布走向,让滤布回到正确位置。
脱硫系统运行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脱硫系统运行中常见问题及处理1 引言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是目前较为成熟的脱硫工艺,被广泛应用于火电厂烟气净化处理系统中,我公司三四期脱硫系统陆续投入运行,在调试及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是其它电厂经常遇到的问题。
2 吸收塔溢流问题2.1 吸收塔溢流现象调试及运行中吸收塔会发生浆液溢流现象,而且此现象很普遍。
溢流现象不是连续的,而且有一定的规律性,表面现象来看,很不好解释。
例如我公司#5吸收塔溢流管线标高为11150mm,溢流排水管线位置13110mm,上面呼吸孔标高为14000mm。
系统停运时液位正常,运行中液位显示10000mm时溢流口开始间歇性溢流,并从呼吸孔排出泡沫。
对液位计、溢流口几何高度进行校验,没有发现问题。
当液位降低到8.5米左右,烟气会从塔体溢流口冒出,造成浆液从呼吸孔喷出。
2.2 原因分析DCS显示的液位是根据差压变送器测得的差压与吸收塔内浆液密度计算得来的值,而不是吸收塔内真实液位。
由于循环泵、氧化风机的运行,而且水中杂质(有机物,盐类等)、氧量较大,而引起浆液中含有大量气泡、或泡沫,从而造成吸收塔内浆液的不均匀性,由于浆液密度表计取样来自吸收塔底部,底部浆液密度大于氧化区上部浆液密度,造成仪表显示偏低。
我公司脱硫用水采自机组循环水排污水,水质较差,有机物较高可达30~40,CL-含量超过1100 mg/l。
此时吸收塔内液位超过了表计显示液位,此时塔内液位已经达到了溢流口的高度,再加上脉冲扰动、氧化空气鼓入、浆液的喷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引起的液位波动,并且浆液液面随时发生变化,导致吸收塔间歇性溢流。
2.3 处理方案2.3.1 确定合理液位调试期间确定合理的运行液位,根据现场运行条件,人为降低运行控制液位计显示液位,使塔内实际液位仅高于塔体溢流口高度,防止烟气泄露。
修正吸收塔浆液密度来提高液位计显示液位,控制液位在塔体溢流口至溢流排水口标高之间。
2.3.2 加入消泡剂尽管确定液位仅高于塔体溢流口高度,也难免吸收塔浆液泡沫从呼吸孔冒出。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发布时间:2021-07-23T03:29:18.706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7期作者:付强[导读] 浆液循环泵在运行中会对吸收塔内的浆液进大幅扰动,产生起泡现象,如果烟气中含有大量油污,杂质等会加剧起泡,浆液起泡会形成虚假液位,导致我们对吸收塔液位的误判,无法进行有效的调整,轻则造成吸收塔溢流,重则造成浆液品质恶化,直接影响脱硫效率,浆液起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四川中电福溪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四川省宜宾市 645152摘要: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是一种非常成熟的烟气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吸收剂易获取,副产物可以再利用等众多优点被各大电厂广泛采用,其脱硫效率可达95%以上,且工艺相对简单。
但在我们实际运行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异常情况,本文针对某发电公司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中所常见的一些问题,以及可采用的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浆液起泡;浆液恶化;应对措施常见问题一:吸收塔浆液起泡浆液循环泵在运行中会对吸收塔内的浆液进大幅扰动,产生起泡现象,如果烟气中含有大量油污,杂质等会加剧起泡,浆液起泡会形成虚假液位,导致我们对吸收塔液位的误判,无法进行有效的调整,轻则造成吸收塔溢流,重则造成浆液品质恶化,直接影响脱硫效率,浆液起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机组启动时,因为锅炉投油和燃烧不完全,电除尘电场也投入较少,烟气中带有大量的油和飞灰等杂质进入吸收塔,导致浆液品质变差,在浆液循环泵大量扰动下液面产生大量气泡,形成虚假液位,此时如果按照DCS系统显示的液位运行,极有可能造成吸收塔溢流。
减少吸收塔浆液气泡的措施:1.尽量减少锅炉投油时间,油枪投入时间越长,对电除尘器和吸收塔内浆液造成直接影响越大。
2.脱硫系统启动前向吸收塔注入一定液位的清水,不要将事故浆液箱储存的浆液全部入吸收塔,使用原浆会加剧浆液起泡现象,为加快吸收塔内浆液结晶速度,可以倒入少量原浆,吸收塔上水液位不宜过高。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脱水系统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脱水系统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在石灰石/石膏濕法脱硫中,用真空皮带脱水机对石膏浆液进行脱水。
本文简单介绍了真空皮带脱水系统的工作原理。
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归纳了真空皮带脱水系统常见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标签:湿法脱硫;真空;脱水一、脱水系统概述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中,用真空皮带脱水机对石膏浆液进行脱水。
一级脱水系统主要是旋流器,经过旋流器后的石膏浆液一般含水量在50%左右,不能够直接排放,必须经过二级脱水系统,将含水量降至10%以下后,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原材料出售。
常见的石膏脱水工艺系统的流程图如下:如上图所示,在整个脱水系统中,旋流器、真空皮带脱水机分别是整个脱水系统的两个核心。
其作用原理为:石膏浆液经过旋流器后的一级脱水后,将其含水量控制在50%左右,然后通过真空泵抽真空的二级脱水作用,在滤饼上及滤布下表面形成压力差,并以此来“挤”出水分,达到脱水的目的。
在通常情况下,对石膏滤饼的Cl‐含量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脱水的同时使用滤饼冲洗水对滤饼进行冲洗,以达到冲洗Cl‐的效果。
二、脱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皮带跑偏。
皮带跑偏是真空皮带机常见、最难解决的问题。
为了保护系统,一般都会在皮带两边设置皮带跑偏的传感器。
当皮带跑偏后,传感器就会发送信号到DCS,发出皮带跑偏报警信号,皮带逐渐偏离中心,真空度明显上升且滤饼含水量增大。
当皮带跑偏达到一定程度后,出于保护系统的目的,系统会自动紧急停车。
皮带跑偏主要是由皮带驱动辊和皮带张紧辊所引起。
可能的原因,一是皮带驱动辊和皮带张紧辊不平行;二是皮带张紧辊和皮带驱动辊虽然平行,但是却没有对中,也即辊的轴线和真空室不垂直。
还有一种原因是皮带对接有问题。
出现这种问题,除了更换新的皮带,无法采取其他的方法消除这个误差。
一般在皮带对接时,应该多选择几个点进行测量,以保证皮带对接正确。
(二)皮带裙边脱落皮带裙边脱落是皮带裙边粘接的工艺和质量问题,检修施工过程中虽严格按照皮带粘接工艺进行,但在其现场工作情况下,一旦发生开胶脱落现象,这个故障就无法根治,为设备的正常运行埋下隐患。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问题及脱硫效率探讨

4脱硫系统的结垢堵塞与解决办法
4.1结垢堵塞机理
①石膏终产物浓度超过了浆液的吸收极限石膏就会以晶体的形式开始沉积肖相对饱和浓度达到一定值时石膏晶体将在悬浮液中已有的石膏晶体表面进行生长肖饱和度达到更高值时就会形成晶核同时晶体也会在其它各种物体表面上生长导致吸收塔内壁结垢。
②在系统的氧化程度低下基至无氧化发生的条件下可生成一种反应物为Ca(503)08(504)021/ZHZO称为CSS一软垢使系统发生结垢甚至堵塞。
2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中常见的问题
2.1系统的结垢和堵塞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结垢和堵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而严重的结垢将会导致压损增大和设备的堵塞,是造成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结垢的主要类型包括湿干结垢和结晶结垢,在吸收塔烟气入口与第一层喷嘴之间及最后一层喷嘴与烟气出口之间,由于浆液中含有飞灰及其他物质,因黏度较大而产生附壁沉积,容易形成湿干结垢,采用及时冲洗能较好地控制这种结垢及所引起的堵塞现象,为了避免硬垢或软垢的生成,就应保持一个合适的pH值。一般将pH控制在5~6之间就能较好地避免堵塞,脱硫运行前应向液相注入足够的晶种以利于石膏结晶,防止结垢。
3.4石灰石粒度与纯度为了保证反应高效、彻底地进行,应该控制石灰石颗粒大小,使其达到较细状态,提高其吸收速率,细度为:90%以上的石灰石可以流经325目筛,纯度也要达到90%以上。
燃煤电厂石灰石 - 石膏湿法脱硫典型问题论述

燃煤电厂石灰石 - 石膏湿法脱硫典型问题论述摘要:石灰石 - 石膏湿法脱硫是目前燃煤电厂广泛采用的方式,在运行过程中,诸如脱硫系统结垢,浆液起泡,浆液指标恶化等问题,导致脱硫效率下降,影响脱硫系统安全。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其危害、原因和采取的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供同类型脱硫系统参考借鉴。
关键词:燃煤电厂;脱硫;结垢;起泡;氯离子;措施一、引言燃煤电厂煤粉燃烧后产生的烟气通过脱硝、除尘设施后,进入脱硫系统,脱硫浆液通过循环泵被喷入吸收塔中,形成雾化喷淋,浆液雾滴中的钙离子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钙等物质,得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浓度。
产生的亚硫酸钙通过氧化空气氧化,饱和结晶生成二水硫酸钙(石膏),通过真空皮带脱水系统,排出系统,由具备处置资质的固废单位进行处置。
石灰石 - 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在正常运行中普遍存在结垢、浆液起泡、浆液品质间断性恶化等问题,影响脱硫系统运行效率,严重时可能导致脱硫系统停运,造成环保事件。
湿法脱硫系统根据不同的烟气工况情况,建造设计存在不同的布置形式,如:单塔单循环、单塔双循环、双塔双循环等,本文以单塔双循环,主吸收塔与副吸收塔“3+2”共计五层喷淋系统为例,简要对浆液起泡、脱硫系统结垢以及浆液氯离子浓度高等问题作出论述。
二、脱硫浆液起泡原因、危害、及控制措施2.1脱硫浆液起泡原因2.1.1脱硫浆液中重金属离子过高。
重金属升高的主要原因来自锅炉烟气中烟粉尘含量超标,这些物质会导致浆液中有机物含量身高,导致浆液表面张力增加,形成泡沫层,造成起泡严重。
2.1.2浆液中镁离子含量增高。
随着石灰石粉及锅炉烟气中带来的氧化镁、碳酸镁等含镁化合物增多,导致浆液中镁离子含量升高,而镁离子与浆液中亚硫酸根离子相遇产生络合物极易导致浆液起泡。
2.1.3氧化风机设计选型不合理。
当燃煤硫份高于系统设计值将导致脱硫反应的加剧,造成氧化风量不足,亚硫酸盐含量超标,与浆液中金属离子反应起泡。
2.1.4废水系统不能正常投运。
浅谈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浅谈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摘要: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由于其技术成熟、运行可靠性高、脱硫效率高、适用煤种范围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大型火力发电厂中,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有其优化运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石灰石-石膏;结垢;腐蚀;磨损一、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概述1 脱硫原理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属弱酸强碱盐,难溶于水。
石灰石作为脱硫剂的循环浆液与含SO2 的烟气充分接触,SO2 等酸性气体被水吸收,并溶解于水,产生的H+促进难溶于水的石灰石溶解,产生Ca2+和CO2,,CO2 在酸性条件下逸出, Ca2+ 与生成的SO32-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CaSO3·1/2H2O。
CaSO3·1/2H2O 属于中间产品,不稳定,不宜露天堆放,须对其强制氧化,使之转化为稳定的CaSO4·2H20,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2 工艺流程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工艺流程见图1-1。
火力发电机组锅炉排放的高温烟气经除尘器后,进入脱硫系统。
经烟气加热器(GGH)净化的湿烟气冷却后,进入吸收塔,与含有CaCO3 的循环浆液逆流接触充分反应,烟气中的绝大部分S02 溶解于循环浆液并被吸收,同时烟气中的灰尘也被洗涤,进入循环液中。
烟气经吸收塔上部的气液分离器后出吸收塔,经烟气加热器加热后,从烟囱排出。
循环浆液中的水溶解吸收S02 后,产生H+、HSO3-和SO32-,PH 值下降,促使其中的CaCO3 离解,生成Ca2+ 和CO32-。
在酸性条件下,CO32-将转化为HCO3-,随着H+浓度的增加,HCO3-进一步转化为H2CO3,H2CO3不稳定,分解产生CO2 气体逸出。
Ca2+与HSO3-及SO32-生成不稳定的亚硫酸氢盐和亚硫酸盐。
由于烟气中含有O2,部分亚硫酸盐被氧化为硫酸盐,但氧化率很小,而且容易在设备、喷咀及管道内表面结垢,因此,为避免二次污染和结垢的发生,必须将其强制氧化,将不稳定的亚硫酸盐转变为稳定的硫酸盐。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原理及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处理方法_百度概要

阐述了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原理及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处理方法, 并对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
当前脱硫技术在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大型燃煤工矿企业,特别是燃煤电厂正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而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是技术最成熟、适合我国国情且国内应用最多的高效脱硫工艺,但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不能针对具体情况正确处理结垢、堵塞、腐蚀等的技术问题,将达不到预期的脱硫效果。
本文就该法的工艺原理、实践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处理方法及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做如下简要探讨。
1.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及脱硫原理从电除尘器出来的烟气通过增压风机 BUF 进入换热器 GGH ,烟气被冷却后进入吸收塔 Abs ,并与石灰石浆液相混合。
浆液中的部分水份蒸发掉,烟气进一步冷却。
烟气经循环石灰石稀浆的洗涤,可将烟气中 95%以上的硫脱除。
同时还能将烟气中近 100%的氯化氢除去。
在吸收器的顶部,烟道气穿过除雾器 Me ,除去悬浮水滴。
离开吸收塔以后,在进入烟囱之前,烟气再次穿过换热器,进行升温。
吸收塔出口温度一般为 50-70℃, 这主要取决于燃烧的燃料类型。
烟囱的最低气体温度常常按国家排放标准规定下来。
在我国, 有 GGH 的脱硫, 烟囱的最低气温一般是 80℃, 无GGH 的脱硫,其温度在 50℃左右。
大部分脱硫烟道都配备有旁路挡板(正常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
在紧急情况下或启动时, 旁路挡板打开, 以使烟道气绕过二氧化硫脱除装置,直接排入烟囱。
石灰石—石膏稀浆从吸收塔沉淀槽中泵入安装在塔顶部的喷嘴集管中。
在石灰石—石膏稀浆沿喷雾塔下落过程中它与上升的烟气接触。
烟气中的 SO2溶入水溶液中, 并被其中的碱性物质中和,从而使烟气中的硫脱除。
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二氧化硫和氧(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并最终生成石膏,这些石膏在沉淀槽中从溶液中析出。
石膏稀浆由吸收塔沉淀槽中抽出,经浓缩、脱水和洗涤后先储存起来,然后再从当地运走。
2. 脱硫系统的结垢、堵塞与解决办法2. 1结垢、堵塞机理1 石膏终产物浓度超过了浆液的吸收极限,石膏就会以晶体的形式开始沉积,当相对饱和浓度达到一定值时,石膏晶体将在悬浮液中已有的石膏晶体表面进行生长, 当饱和度达到更高值时,就会形成晶核,同时,晶体也会在其它各种物体表面上生长,导致吸收塔内壁结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解决办法
1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工艺流程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采用石灰石作为SO2吸收剂,用球磨机将石灰石磨制成粉与水混合制成石灰石浆液。
烟气经除尘器后,从引风机出口排出进入吸收塔,烟气中的SO2被石灰石浆液所吸收,被净化后的烟气经除雾器除雾后离开吸收塔,由烟道进入烟囱排入大气中,同时生成可以利用的副产物石膏。
燃煤烟气湿法脱硫系统包括吸收剂制备系统、烟气系统、吸收及氧化系统、副产品脱水系统、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工艺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等子系统。
吸收塔中涉及到复杂的化学反应,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所述:SO2的吸收:
SO2+H2O→H2SO3
H2SO3→H++HSO3-(低pH时)
H2SO3→2H++SO32-(高pH时)
石灰石的溶解与中和:
CaCO3(固)→CaCO3(液)
CaCO3(液)→Ca2++ CO32-
CO32-+ H+→HCO3-
HCO3-+ H+→CO2(液)+H2O
CO2(液)→CO2(气)
亚硫酸盐的氧化:
SO32-+H+→HSO3-
HSO3-+1/2 O2→H++SO42-
SO42-+H+→ HSO4-
Ca2++HSO3-→Ca(HSO3)2
Ca2++ SO42-→CaSO4(固)
石膏结晶:
Ca2++SO42-+2H2O→CaSO4·2H2O(固)
总反应式:
SO2(气)+CaCO3(固)+1/2 O2(气)+2H2O→CaSO4·2H2O (固)+CO2(气)
2 脱硫系统常见问题
2.1 脱硫效率低
脱硫系统效率低下主要有石灰石活性不足,石灰石杂质过高,吸收浆液pH过低,Ca/S低,有效液气比低,石灰石浆液在吸收塔中的停留时间短,脱硫塔入口烟气温度过高,脱硫塔入口烟气含尘量大等原因[3]。
本文主要介绍各种离子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2.1.1 Cl-的影响
CaCO3的分解式是:CaCO3+H++HSO3-→Ca2++ SO32-+H2O+CO2↑,若浆液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会形成氯化钙,氯化钙会电离生成
Ca2+,由于同离子效应导致液相的离子强度增大,抑制H+的扩散,会造成上述反应向左移动,使CaCO3分解速率下降,降低系统脱硫效率;浆液中含氯离子的量过高,会增大石膏脱水的难以程度,改变石膏晶型,使石膏晶格发生畸形改变;另外,氯离子可与多种金属离子,如Fe3+、Al、Zn形成络合物,这些络合物会包裹在CaCO3颗粒表面,使参与反应的CaCO3减少,进而影响系统脱硫效率。
2.1.2 SO32-的影响
氧化空气量不足会导致浆液中SO32-含量过高,当其超过一定值时,由于同离子效应CaCO3溶解度降低,造成“石灰石屏蔽现象”,使脱硫效率下降;另外,石灰石浆液吸收SO2可用双模理论解释,当液相主体中SO32-含量过高,液相传质阻力会很大,降低总传质系数,使脱硫效率降低。
2.1.3 F-、Al3+的影响
脱硫塔入口烟气HF、铝盐中含量过高,会导致石灰石浆液中F-、Al3+含量高。
烟气中的HF溶解于浆液后,会与浆液中的Ca2+生成难溶性CaF2,CaF2会包裹吸收剂,阻止CaCO3进一步溶解,影响了吸收剂的利用率,降低脱硫效率;烟气中的Al3+也会与Ca 结合生成络合物AlFx,也能影响CaCO3的离子化,使浆液中的pH 降低,影响SO2的吸收。
2.2 石膏脱水困难
2.2.1脱硫系统石膏脱水真空皮带机异常
设备运行故障可导致真空度下降,石膏脱水动力不足,进而导致石膏含水率升高。
其原因有:①真空泵故障;②摩擦带有损坏;③真空系统不严密;④皮带机运行轨迹不平;⑤真空箱密封水失控;⑤皮带与真空箱之间有空隙:⑦滤布破损。
2.2.2除尘设备运行效果不好
若除尘器运行效果不好,会造成大量飞灰进入脱硫系统浆液中,这些飞灰会包裹未被氧化的CaSO3·1/2H2O,使其氧化受阻。
CaSO3·1/2H2O为胶体物质,透气性差,若其进入真空皮带机,即使增加真空泵的出力也未必达到很好的脱水效果,根据实际运行经验可知,若滤饼含水率较高、粘度较大,可初步判定CaSO3·1/2H2O含量较高,飞灰含量对脱硫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2.2.3 Cl-含量过高
由图1可知,石膏含水率随着石灰石浆液中氯离子含量的升高而升高,可以表明随着石灰石浆液中氯离子含量的升高,石膏脱水性能越差。
由于浆液中存在大量的氯离子,石膏在结晶的过程中会包裹氯离子,被包裹的氯离子会与浆液中的钙离子结合,从而生成含有6个结晶水的化合物,使石膏含水率增加,脱水效果变差;另外,氯离子的大量存在会影响石膏结晶的过程,使石膏晶体发生晶变,产生更多种类的晶核,不利于石膏脱水。
图1石膏含水率随石膏浆液中氯离子变化
2.3.4浆液品质恶化
石膏浆液中的杂质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①煤燃烧后烟气中的灰分;②石灰石中所含的杂质;③来自其他系统中,综合利用的补充水中所含杂质。
这些杂质在石灰石浆液中不参加任何的反应,一般都是通过废水系统排除,表1为某电厂石膏-石灰石湿法脱硫系统中石膏的成分,由表1可知:随着石膏中杂质含量越高,石膏脱水性能越差。
表1不同杂质下石膏含水率
2.3 结垢问题
FGD系统中出现严重的积浆结垢现象,会引起管道堵塞、磨损、腐蚀,引起局部或整体坍塌等一系列问题,其中除雾器的积浆结垢现象更为常见。
2.3.1除雾器结垢原因分析
(1)脱硫系统中水平衡出现问题很多设备的冷却水、密封水全部进入系统,而在低负荷时,烟气量较少,烟气对水分的携带量减少,使得吸收塔中浆液液位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位,致使除雾器冲洗次数减少,甚至运行人员只能停止除雾器的冲洗,才能防止吸收塔溢流。
在锅炉低负荷运行(60%)时,吸收塔的液位就很难维持,根本无法进行除雾器清洗,基本上一周冲洗一次。
(2)冲洗水压力不足一般情况下,除雾器冲洗水头的压力一般要求是:冲洗时入口母管压力大于0.2MPa,但由于阀门安装不严密、阀门定位不准确、内漏量较大,造成冲洗压力减少,冲洗压力达不到设计值,冲洗效果达不到保证。
(3)浆液密度较大在脱硫系统运行过程中,运行人员为追求脱硫效率,实现达标排放或者满足超低排放,向吸收塔中加入石灰石浆液远超设计值,烟气与浆液接触后携带固体颗粒量大大增加,与除雾器碰撞后部分附着在除雾器表面,逐渐形成垢物。
(4)除尘器运行效果不好若除尘器的运行效果不好,大量的飞灰会在除雾器表面沉积,由于飞灰中含有的金属氧化物粘附性很强,一旦沉积结垢,不易冲洗。
2.3.2吸收塔内部结垢
吸收塔系统结垢主要发生在浆液循环泵喷嘴、浆液循环泵进口滤网、吸收塔进出口烟道、吸收塔底部及支撑梁处。
由于浆液中含有CaSO4、CaSO3、CaCO3及硅、铝等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较大的粘度,当浆液碰到吸收塔壁时,浆液中部分物质会粘附在吸
收塔壁上;同时,由于烟气具有较高的温度,会加快沉积层中水分的蒸发,使沉积层结垢更加致密。
2.4 石膏雨问题
“石膏雨”中的其他物质主要由烟气在吸收塔中未被除去的物质、净烟气携带者的浆液和烟气因温度降低而形成的冷凝水组成。
造成“石膏雨”的主要原因有:①出口烟温低;②吸收塔除雾器性能低下;③烟囱中“二次夹带”。
2.4.1出口烟温低
若净烟气烟温过低,饱和的湿烟气经过烟囱飘向大气,在此过程中会冷凝成水,形成石膏雨。
烟气经过喷淋洗涤后,尽管经过除雾器除雾,但是净烟气仍然是饱和的湿烟气,饱和湿烟气中水蒸气会凝结成水滴,假设烟气在除雾器出口时温度为51℃,而到烟囱出口处温度为50℃,烟气析出冷凝水的量约为5g/Nm3。
为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提高烟囱出口烟气温度,一般脱硫系统之后会安装GGH或者MGGH。
2.4.2除雾器性能降低
石膏浆液雾化后,雾滴的直径一般在920μm,雾滴与雾滴发生碰撞会产生少量15μm左右的更小液滴,99.99%的22μm以上的雾滴以及50%的15-22μm的雾滴能够被除雾器除去,但仍有部分液滴会进入烟囱。
通过安装屋脊型和防水滴型管式除雾器可提高除雾器的流通面积,提高除雾器的效率,可以使除雾器后的烟气中的雾滴含量小于50mg/Nm3,可以改善“石膏雨”中的现象改
进除雾器。
2.4.3烟囱中“二次夹带”
经脱硫塔后的净烟气处于湿饱和状态,在通过烟囱时,会在烟囱内壁产生冷凝水,单炉单塔600MW机组冷凝水约为15t/h,单炉单塔1000MW机组冷凝水约为20t/h,一部分会在烟囱中冷凝,在烟囱中冷凝的冷凝水部分会顺着烟囱内壁留下来,而另一部分会由于烟道内壁的不光滑性及烟气流速较高等原因,使烟囱中部分的冷凝水再次进入烟气中,重新被带出的液滴直径通常为100-500μm,烟气进入大气易形成“石膏雨”。
脱硫系统运行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腐蚀与磨损问题、堵塞问题、塔内流场均匀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着脱硫装置的投入与良好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