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导引图复原记

合集下载

练神阙意识流引元神归窍-马王堆导引催眠功

练神阙意识流引元神归窍-马王堆导引催眠功

练神阙意识流引元神归窍-马王堆导引催眠功“马王堆导引催眠功”(以下简称“催眠功”,是我根据一九七三年中国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彩色帛图《导引图》和《却谷食气篇》等为基础,并参阅古今导引术整理创编的又一导引行气法。

《催眠功》之所以产生催眠态,主要是“开窍导引”起了主导作用,即意念导引一股气血由祖窍至神阙穴,如能在子时午时行此开窍导引,则效果更佳。

在正确指导下行此导引术,约两周左右就能产生程度不同的神阙意识流(以下简称“神意流”)。

这种神意流一经流注全身,便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气血畅通,阴阳平衡,天地人融为一体,进入一种心神安定,心旷神怡,蝉躁林静,怡然自得的超静觉,使大脑皮层得到充分地休息和调节,从而使“元神”储存的生命信息充分地活跃起来。

本功共分为六个步骤,现分别介绍如下。

预备导引:练功前排尽二便,切忌在练功前打闹嘻戏,更不要吸烟,喝浓茶和咖啡。

用意念使大脑皮层尽量放松,促使心身轻松愉快,凝神不乱思。

当基本上做到心如止水的意境后,便开始按以意领气,气随意行,形助潜能的要诀去办;当导引行气至一定火候,才开始行去浊存清导引法。

其方法是将真气由百会导引至涌泉穴,再由涌泉穴导引至地心深处以排除真气中之浊气,同时使真气中之清气上聚于两眼之间的祖窍穴。

这时就可能出现程度不同的觉明现象,表现为恬淡自然,若置身太虚,心归无极。

也就是《黄庭经(清静经》中所说的:“内观其心,心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的色空一体的超然意境。

然后才徐徐地开始演练“催眠功”,视环境和体质情况,可自由选择。

第一步:天衣无缝导引序列:演练经过预备导引之后,双手掌心向上,从体侧平升,一直升到头顶。

先行百会贯顶导引,然后按前至脚尖,后至脚跟,再从耳后、颈部,作虚胸实腹导引至神阙、会阴、最后导引入地心。

导引九次。

导引要点:着重意念导引,适当配合一些形体导引。

意想自身工作、劳动、学习之余,一丝不挂地置身于一个温度适宜的浴室里,沐浴身心。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全)

马王堆汉墓陈列导览词谈起马王堆汉墓文物,总有说不完的话,因为这里蕴藏着太多神奇的传说与故事。

驻足于这批精美绝伦的文物中,我相信愉悦的不仅是眼睛,还有心灵。

下面就请跟我一道,步入这与艺术的殿堂,去追寻2100年前中国文明的神奇与辉煌!前言--------略(墓坑模型处)马王堆共有三座墓,按发现的次序的先后,分别编为一、二、三号墓。

其中一、二号墓东西方向平行并列,三号墓在一号墓南侧。

一号墓三号墓形制相同,都是墓口呈方形,下面为斗形墓坑,是典型的西汉墓葬形式。

二号墓墓口和中部为圆形,下面3米处为方形。

马王堆汉墓的地理位置: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部地区五里牌,距市中心约4公里。

它建在浏阳河二级阶地一个高约十五米的台地上,四周为开阔的平原。

站在马王堆上环顾四周有一种四面临风兀然而立的感觉。

古人在选择墓地时讲究“风水”,有“信八字望走好运,信风水望坟山贯气”的说法。

如此看来,马王堆这地方确实是挺有“贯气”,“风水”蛮不错的。

马王堆的传说:马王堆究竟是哪位达官贵人的墓地?历史上说法也不一样。

据北宋《太平寰宇记----长沙县》的记载,马王堆坟高七尺,是西汉初年长沙王刘发(刘发---汉景帝的儿子)埋葬他母亲唐姬及其程姬的墓地,叫做“双女冢”。

其后的《大清一统志》、《长沙县志》、《湖南通志》都沿袭这种说法。

《湖南通志》还引用了《汉书----长沙王传》中的一个故事来证明“双女冢”说法是正确的。

故事的大意是:唐姬是汉景帝爱妃程姬的侍女,长得异常漂亮。

一天,汉景帝召程姬侍寝,而此时恰巧程姬身体不适,于是就叫侍女唐儿冒名入侍。

当夜汉景帝因酒醉不辩真伪,(而宠幸了唐儿,(仅此一次宠幸过)唐儿因此怀上了景帝的“龙种”,被封为妃子。

随后,唐儿生一皇子,取名刘发,被封为长沙王。

景帝死后,刘发将程、唐二姬接到长沙国奉养。

二姬死后,就葬在了马王堆这一带。

此为一说。

马王堆的命名:清嘉庆《长沙县志》:而清嘉庆年间所修《长沙县志》却认为,马王堆与唐末五代时楚王马殷父子有关(公元852—930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编年纪》是睡虎地发现的秦简之一,它以年份为线索,完整地记录了主人公“喜”的一生。

根据下面的材料,“喜”参加的战争()A.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B.使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C.推翻了秦朝的封建统治D.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2.《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这些措施() A.因征服越族而制B.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巩固了国家统一D.在灭六国过程中实施3.某校七年级学生进行了情景剧表演,部分台词如下。

该情景剧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牧野之战B.楚汉之争C.大泽乡起义D.黄巾起义4.陈胜、吴广是农民,他们的观点却跟墨子的“非命”说是一致的。

陈胜、吴广从思想上解除了“天命”的枷锁,在革命实践中批判了天命观。

这说明陈胜、吴广所领导的起义()A.受到墨家学派的影响B.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C.深刻批判了秦的暴政D.掀起了秦末农民大规模起义5.“汉并天下”瓦当出土于西汉长安城遗址,是西汉的建筑材料。

西汉制作和使用“汉并天下”瓦当,是为纪念()A.汉高祖统一全国,建立汉朝B.汉文帝以德化民,勤俭治国C.汉景帝实行削藩,平定叛乱D.汉武帝北击匈奴,南征南越6.西汉初年“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到汉武帝时期,“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而民莫不骑乘”。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西汉()A.社会政治清明B.经济恢复发展C.中央集权加强D.农民负担沉重7.观察下图,秦始皇陵兵马俑和汉景帝的阳陵陶俑虽然都是陶俑,但有很大的区别。

秦兵马俑的面部表情都很严肃,而汉代陶俑的表情比较柔和、安详。

这说明“文景之治”时期()A.人民贪图享乐B.人民生活奢侈C.人民信奉道教D.人民生活安定8.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 西汉的建立标志着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王朝建立B 刺史制度的确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 推恩令开始实施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D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结束了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9.汉武帝在长安为太常博士的弟子兴建太学,使他们在太学中随博士受业,经考试后,按等第录用。

马王堆天书揭秘部分记载比史记更详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马王堆天书揭秘部分记载比史记更详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马王堆“天书”揭秘部分记载比“史记”更详细2008-10-16新华网来源:中国网----------------------------------------------------------------------------------------------------------------------44个不同姿态的男女,模仿动物进行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和器械运动。

这是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导引图》描绘的画面。

《导引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养生文献,它认为通过呼吸吐纳等方法,可起到强身健体作用。

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20余万字的帛书、竹简,目前大部分内容已解读完毕,其中有我国最古老的天文书、医书,还记载了养生方、房中术等,堪称“百科全书”。

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彗星图。

图/湖南省博物馆但凡美丽的地方,不是诱惑于距离,就是诱惑于内容。

长沙东郊,马王堆汉墓,一处诱惑之所。

“一眠千年”辛追老人,以其不老的传奇震动世界。

同时出土的举世瑰宝——马王堆帛书、竹简,更以其博大玄奥的内涵,吸引海内外众多学者流连忘返,著述无数。

这里,珍藏有我国已发现的最古老医书、天文书;这里,记载有世界已知最古老的彗星图,记载有我国古老的养生方、房中术;这里出土的相关资料,为《史记》勘误……历经35年研究,帛书、竹简内容现已全面揭密。

湖南省博物馆将与相关机构合作,出版《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让这部“大百科全书”首次全面展现在世人面前。

2200年前的光阴,唾手可得;2200年前的秘密,近在咫尺。

今天,本报提前揭密天书,带你感受那个时代的魅力,洞悉泱泱中华文化的诱惑。

1973年12月,湖南长沙。

考苦学家打开马王堆三号墓。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利苍儿子的墓穴,竟然有一个“壮观的图书馆”——一个漆盒里,整齐的排列着28种、共20余万字的帛书、竹简。

这个埋藏地下两千多年的文化宝藏,一经面世,就在国际学术领域引起轰动。

《马王堆汉墓医书》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马王堆汉墓医书》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马王堆汉墓医书》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马王堆汉墓医书》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导语】:马王堆汉墓医书是出土古医书。

马王堆

马王堆

1972—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三座汉墓,是20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墓中出土三千多件珍贵文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

其中,光亮如新的漆器,代表了汉初髹漆业的最高水平;华丽轻柔的丝绸,展示了纺织技术的惊人成就;浪漫神奇的帛画,叙述了神秘的天国幻想与永生渴望;翰墨飘香的帛书,传承了先哲的学识与智慧;千年不朽的女尸,是人类防腐史上的奇迹……本陈列展示的284件(组)文物,是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的精华,它将引领您穿越历史时空,感悟汉代文明的神奇与瑰丽。

考古大发现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长沙马王堆一、二、三号汉墓,墓主人分别为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和夫人辛追及其儿子。

出土珍贵文物3000余件,为研究汉初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丰富了人们对汉代文明的认识,也为汉初考古确立了年代标尺。

马王堆汉墓外景照片一号墓发掘现场照片1972年1月16日至4月28日,发掘了一号墓。

出土漆木器、纺织品、帛画、竹简等珍贵文物1000多件及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

二号墓发掘现场照片1973年12月18日—1974年1月13日,发掘了二号墓。

由于墓室密封不严,曾多次被盗,椁(guǒ)室已朽塌,仅残留印章、漆器、玉器、铜器等200多件器物。

三号墓发掘现场照片1973年11月19日至12月13日,发掘了三号墓。

出土帛书帛画、简牍、漆木器、纺织品等珍贵文物1000多件。

纪年木牍长30厘米三号墓出土释文:“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奋移主 (藏)郎中,移 (藏)物一编,书到先质,具奏主(藏)君”。

经考证,“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是汉文帝十二年(前168) 二月二十四日,为该墓下葬日期。

它是推断三号墓年代的主要依据。

铁刃木锸(chā)长139.5厘米三号墓出土墓坑填土中发现的筑墓工具。

走进轪侯家马王堆是西汉轪侯家族墓地。

第一代轪侯利苍、利苍夫人辛追和他们的一个儿子长眠于此。

墓中出土大量珍贵文物,真实再现了轪侯家锦衣玉食、歌舞升平的生活;同时也反映出汉初农业、手工业的卓越成就,领先的科学技术和灿烂的文化艺术。

马王堆出土帛书四十四种“导引术”云波释义一

马王堆出土帛书四十四种“导引术”云波释义一

马王堆出土帛书四十四种“导引术”云波释义一马王堆出土帛书四十四种“导引术”云波释义一:《导引图》是一幅在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上彩绘的导引练功图式。

此帛画在出土后已大部破损,经过专家多方缀合拼复共有44幅小型全身导引图,分为上下四层排列,每层各绘11幅小图。

原缺书名,也无文字解说。

其中44幅小图原各有其图名标题,但这些标题和人形动作多已残缺不全。

现仅按照原图第一至第四行的先后及自右向左的顺序依次编号,并逐条进行考释。

(由于缺失太多,我根据1984年初湖北江陵(今荆州市)张家山西汉初年汉墓,出土的汉代竹简《引书》相互参照翻译)其中马王堆《导引图》被修复,但出土竹简导引缺失篇如下:【原文】一,四,五,七,九,十一,十二,十六,十七,十九,二十一,二十六,三十三,三十八,四十三,(均缺失)。

【原文】二,三,十,三十三。

(均损坏严重难辨)。

(由于年代久远,本文系作者根据武术与导引相配合体悟理解,不当之处望指正)【原文六】:折阴。

引:据张家山出土汉简《引书》【原文二十二】亦作“折阴”。

其原文是:“折阴者,前一足,错手,俯而反钩之。

”而在其原文“引阴”又有不同。

注:《战国策·秦策》:“腹折颐。

”《广雅·释诂一》:“折,曲也。

”折字的引申义又有按摩之义。

如《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肢)。

”赵注:“折枝,按摩折手节罢枝也。

”刘注:“折枝,若今之案(按)摩也。

”阴字与阳为相对的称谓。

推测大意是:第一种:按《导引图》中图画,进右脚,同时举右手,当迈左脚时,右手往地上插。

(左亦同此)第二种方法(引书):双脚并列,弯腰下俯的同时双手抱住双腿(在瑜伽中,如把手放到脚的两侧或者抱脚跟,叫前屈;把双脚稍分开就叫鸵鸟式;如用手指勾住脚趾,两脚稍分开,叫放气式。

)也类似易经筋之“吊尾式”。

第三种方法就是,弓步站立,腰下俯的同时双手抱住膝盖至大腿部位,然后在伸直腰的同时松开双手。

(这个动作不但可以拉伸腰,胸,尾椎部位会有强烈感觉往外顶,这是其它锻炼方式不能锻炼到的地方,我之所以公布出来,希望大家引起注意)【原文八】:螳螂引:《引书》【原文四十五】的原文是:“螳螂(度狼)者,两手各抚腋下,旋膺。

马王堆帛画《导引图》与健身运动

马王堆帛画《导引图》与健身运动

马王堆帛画《导引图》与健⾝运动马王堆帛画《导引图》与健⾝运动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的《导引图》是现存最早的⼀卷保健运动的彩⾊⼯笔画,这是公元前3世纪末的作品。

图中描绘了不同年龄⼈群的导引动作44个,其中男性与⼥性的数量⼤致各半,旁边还附有简单的⽂字说明。

《导引图》是导引与健⾝运动最早的图形资料,不仅年代久远,⽽且内容丰富,为研究导引演进变化和发展状况,提供了可贵的线索,同时也对深⼊研究四种健⾝⽓功的历史渊源,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我的收藏《⽼⼦》【珍贵】《导引术》真传《内功经》《易筋经》⼀、《导引图》概况“导引”或作“道引”。

道⽓令和,引体令柔之意。

《⼀切经意义》中说:“凡⼈⾃摩⾃捏,伸缩⼿⾜除劳去烦,名为导引”。

帛画《导引图》⽤彩⾊描绘44种形态各异的健⾝运动图形。

“锦”是各种运动图形的美称。

因此,该图也可称之谓44段锦。

《导引图》全长140厘⽶,⾼50厘⽶。

图前书写《却⾕⾷⽓》与《阴阳⼗⼀脉灸经》。

其中绘有⼈物的部分宽100厘⽶,⾼50厘⽶。

⼈物图形上下共四层,每层11幅⼩图,共44幅图像。

每幅图⾼9~12厘⽶不等,每图均绘⼀个运动姿态各异的⼈物。

图形附近书写有说明⽂字。

因为实物残缺,实际能看出⽂字的只有31处。

从图像的形态和服饰来看,图中⼈物主要是庶民阶层,画像⼤多着褶(⾳它)侉(裤)式戎装(即⼀种⽆絮的短袍),有的着禅襦式⾐裳(即单层的连⾐连裙服装)或短侉(裤)、短裳(裙)。

男⼥均绾发或戴⼱帻(类似现在的便帽),穿尖⾓形鞋履,或⾚⾜。

亦有裸上⾝的。

这与四川成都凤凰⼭出⼟汉代画像中收割的农民所穿的服饰相同。

⼆、《导引图》健⾝运动的主要特点从导引图中的图形、⽂字说明和运动姿态来看。

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吐故纳新,熊径鸟伸”。

“摇筋⾻,动⽀节”等等。

(⼀)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庄⼦·刻意篇》就有“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伸),为寿⽽已”的记载。

庄⼦(约前369-前286年)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说明早在2300年前,有关“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的呼吸运动,与“熊径鸟伸”摹仿禽兽姿态的健⾝运动,已经成为⼴⼤⼈民群众习练健⾝功法的基本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王堆汉墓导引图复原记
马王堆汉墓导引图复原记–气功协会–体总网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特别是体育、医学界为之震惊。

导引图出土至今已35年,如今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学者在继承中国古代传统健身术的基础上,挖掘整理马王堆导引术健身方法。

作为亲身经历长沙马王堆帛书发掘、整理、复原的考古工作者,我感到非常欣慰。

下面我把参与整理复原汉代马王堆出土导引图的经历记录下来,以飨读者。

导引图的出土
马王堆导引图出自马王堆三号汉墓东边椁箱北端的一个长方形盝顶式黑褐
色漆盒内(图一),与其它大批漆盘、漆卮、漆耳杯等生活用器放在一起。

漆盒内分为五小格,其中有长条形格一个——此格的上层放置竹简,其内容包括《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和《天下至道谈》;下层放置帛书,整幅帛高50厘米,长140厘米。

其中导引图长100厘米,图的前段长40厘米处是两种古佚书——《却谷食器》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其他四格呈长方形,分别放置其他帛书(包括文学、地理、哲学等)和牡蛎(图二)。

导引图的整理与复原
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容十分丰富,需要及时整理,公之于众。

为此,1974年3月,国家文物局决定抽调有关专家和考古发掘者组成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

其中有古文字学家唐兰、张政烺和李学勤等,医疗学家马继兴,笔者作为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者加入了这一行列。

帛书整理小组开始设在北京沙滩红楼,即文物出版社的四楼,与银雀山竹简整理小组联合办公。

当时竹简整理小组的朱德熙、裘锡圭等先生也参加马王堆帛书的整理研究,由于红楼容纳不了那么多人,后来只好搬迁到故宫内办公。

1975年秋天,帛书小组负责人韩中民对我说:“现在有一件很重要的任务请你帮忙。

”我说:“什么大事,这么神秘。

”他说:“中央领导同志听说马王堆出了一幅养生康复的气功图(即导引图),很重视,想看一看~”我连夜加班把导引图仔细订正绘制出来,送中央领导同志审阅。

很快得到有关中央领导指示,充分肯定我们前期的工作,还希望有关单位能研究出成果来,以便更好的为广大群众的健康服务。

此后,我一直没有放弃对导引图的研究。

1977年5月30日,我在《体育报》发表了题为《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的文章,副标题是“两千一百年前,我国已经把体育锻炼用于防治疾病”。

接着新华社也发了消息报道,在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区引起了强烈反响。

不少外国大使馆的人听说马王堆出土了一幅养生康复的导引图,陆续来到国家文物局找王冶秋局长索取导引图的全部图形和解说文字。

因为报上发表的只是个别图形,而未见导引图的庐山真面目。

见此情景,王冶秋局长便加紧督促文物出版社提前出版《马王堆导引图》专集。

为了出版导引图专集,李学勤先生建议我绘一副彩色复原图,按帛画原图尺寸大小出版。

我是用细绢彩绘的该图,并请大书法家启功题名。

为了复原导引图和研究其与古代导引术的渊源关系,我曾到原国家体委资料室、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室、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中山医学院等许多地方去寻访,所到之处都为我大开绿灯,我查到了与导引图相关的善本书、孤本书乃至禁书。

为了用图形说明与导引图的渊源关系,我把大量收集到的资料绘成一幅大型《导引源流图》。

为了感谢原国家体委的大力支持,我将大型《导引源流图》复制了一份,送给了原国家体委资料室。

导引图拼接复原的原则
参加导引图整理研究和图形复原的人员有故宫博物院的唐兰、顾铁符,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张政烺、李学勤,中医研究院医史研究室马继兴和湖南省博物馆周世荣(图三)。

导引图在提取时,由于种种原因,已经残破不全,整理时是按照下列原则拼接复原的。

1.根据原帛画本身的浸水痕迹及折叠关系进行大体定位。

2.根据折叠的断裂线痕确定位置。

3.根据图形的反印痕核对位置。

4.根据帛书本身的上下边线、纹理、经纬密度及其排列、色泽深浅等关系,
又根据图形本身的部位线条、服装颜色、文字连接等关系进行接复。

5.对于个别残缺太多的图形,我们参照现存的古代其他导引图中近似的图形
尽可能予以复原。

根据上述原则,经过整理小组的同志反复考察、核对、拼复,又经过故宫博物院修复厂装裱,导引图得以基本上恢复了原貌(图四)。

本文刊印的是周世荣先生绘制的原图,启功先生题字——“马王堆汉墓出土导引图”共十字,由于题字中没有书写“复原”二字,所以正式出版时改为宋体《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导引图复原图》共十五字。

本文将原图发表,借此以表示对启功先生的怀念。

(责任编辑:吴莹) 马王堆气功-功法
马王堆气功有,,种功法。

主要的有镇静止痛、安神催眠的”催眠功”,增智生慧的”健身功”,补气健脑、健美体型的”健美减肥功”,以及”采气扶正功”、”去浊存清功”、”饮泉食枣功”、”茁壮成长功”、”降压功”、”提神
醒脑功”、”凝神定意功”、”霹雷功”、”舒心平喘功”、”舒经活络功”、”壮腰固肾功”、”运气吐纳功”、”简易导引功”、”调经止痛功”等。

马王堆气功的主要特点是简便易学,有导引词,并伴以古朴音乐,见效快,不易出偏差。

该功特别强调大脑序列的调节,注重意念导引,讲究意、气、形相结合,做到以意;领气,以形取意,以意象形,意自形生。

马王堆气功的”催眠功”,通过,,,,多场表演,当场收到催眠效果。

,,,,年僮俊杰在深圳举行的两次国际气功交流会上,”催眠功”显示了群体催眠效果,引起海内外气功界的关注。

”催眠功”有六步功法:练功前排尽二便,不打闹嬉戏,不吸烟饮酒,不喝浓茶,轻松愉快,心静如水。

第一步天衣无缝,第二步折阴还阳,第三步太极周天,第四步直透中宫,第五步醒酗灌顶,第六步元神归窍。

催眠功的歌诀是:”夜阑人静万念消,松恬圆远任风飘;意守泥丸封七窍,怕然自得飞九霄。

”催眠功既可用于自身催眠,又可为他人催眠,长期坚
持可祛病健身,镇静、止痛、抗衰老。

小红花的马王堆导引术–视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