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教育学生的几种有效方法

合集下载

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所谓说服教育法就是教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形成正确观点入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语言说服主要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读书指导等;事实说服包括参观、访问、调查等。

在考试中,如果一个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讲道理摆事实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谆谆教诲,体现的就是说服教育法。

例如,语言说服:学生有早恋问题,老师循循善诱给学生讲道理,正确认识早恋问题。

事实说服:老师带领学生参观抗战博物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说服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都相互配合、综合运用。

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说服教育要有针对性。

这是提高说服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和条件。

针对性即从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及心理状态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说服教育。

为此要事先了解中学生情况,根据对象特点确定说理的具体内容、组织结构、时机、场合和方式。

2.说服教育要有感染性。

感染性是指能激发中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以达到师生双方心理相容,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

要使说服教育具有感染性,一要从爱护和关心中学生出发,抱着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设身处地地为中学生着想,循循善诱、推心置腹、坦诚相见,而不能以惩罚等手段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二要使说服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说服要注意给中学生以知识、理论和观点,使他们受到启迪、获得提高;同时选用的内容、表述的方式要生动有趣,使他们喜闻乐见,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是使说服真诚自然,不能言不由衷或装腔作势,矫揉造作只能引起中学生的怀疑和反感。

3.说服教育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

所谓科学性,即班主任所阐述的道理必须符合客观真理、符合实际,要对中学生讲实话。

所谓艺术性,即是说要灵活运用说理的方法和方式。

这就要求班主任做到:讲的道理符合客观实际,所举事例是真实的,而不是杜撰或歪曲的;注意营造相宜的环境和气氛,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加强语言修养,讲究言词和方式。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方法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方法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方法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方法有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修养指导法。

1.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法是班主任的基木教育方法。

班主任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 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说服教育有两种形式:一是由教师或其它人对学生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

可以由教师系统地对学生讲述符合社会规范和个体发展需要的德育内容,也可以由教师与学生个别谈话,通过讲述道理,对学生进行个别伦理谈话。

还可以请有关领导或其他人作各种专题性报告。

二是在教师组织下,由学生相互间展开讨论或辩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弄清某个观点或问题,提高思想认识。

如关于民主问题的辩论,关于早恋问题的讨论等。

要使说服教育有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说理要联系实际说理的题目应当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来定,选择学生生活中最关心最需解决的问题。

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亦容易接受。

(2)说理要有趣味性要注意语言生动,有幽默感,溶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以增强教育效果。

(3)说理要讲真话举例、数据要经过核实。

特别是联系木班、本校实际的举例更要注意真实性,不要任意夸大任何细节,以免引起学生反感。

(4 )说理要与导行结合说理时要指导学生在行动上如何体现出来,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5)说理要有耐心不能要求通过一次,二次的说服教育,思想认识问题就能全部解决了。

要允许思想认识有反复,说理教育也要反复进行。

(6 )说理要精心组织,要精心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说理前要进行调查研究,了解选题是否合适,是否符合学生思想实际。

教师讲解或谈话要预先备课,观点要求系统、正确、全面;事实要求清楚、适当,具有说服力。

2・情感陶冶法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内心体验。

它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

从五个角度开展说服教育

从五个角度开展说服教育
对 犯有 错 误 的学 生 ,要 多从 学生 的 角 度着 想 ,给学 生 一 点 尊 严 ,给 学 生 一个 面子 ,给一 个 改 过 自新 的机
如果把学生 比作产 品,那么教 育者每年都要 向社会输送许多 “ 产 品” 。这种 产 品不 同于物 质产 品 ,
学 生 到社 会 上 后 ,还 能够 认 得 曾 经 教 育 管 理培 养 过 他 们 的学 校 领 导 和
违犯的是制度 ,不是教育管理者本 人 。给学生讲清楚违犯了什么制度
强教育者对学生的爱心 ,真诚地 去 关心 、 帮助学生 , 像朋友一样去和学
纪律 ,该制度 的具体要求和意义是
什么 ,违犯 纪律 的后果是什么。这 样 ,学生便会理解你 ,不会把你看
生平等地交流。这样老师就不会 动
辄 责 骂学 生 , 动辄 侮 辱 学 生人 格 , 动 辄 简单 粗 暴 处 理 学 生 ,学 生 也会 把 老 师看 成 朋 友 , 重 和 理解 老 师 。 尊 管 理者与被管理 者能够生活在一块 , 也 是一 种 缘 分 。 年 之后 , 育者 就 多 教
管理者在遇到犯错误 学生时 ,
要 善 于 从 家 长 的 角 度 多 问 几 个 问

从 学 生 的角 度 去说 服
题: “ 如果我是学生的家长,希望 管理者怎么做 ? “ ” 你这样 做 ,符 合 家长对你 的期望 吗? ”从 家长 的
角度 去 关 心 帮助 学 生 ,让学 生 感 到
成 眼中钉、肉中刺 ,促使学生从 自
身找原因 ,承担责任 ,从而把 自己
的言 行 纳入 到 学 校 统一 的规 范 管 理
有血有 肉有情有感的人 ,他们来 自
不 同的家庭 ,有 着 不同 的成长 环

说服教育: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

说服教育: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

说服教育: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班级管理是每位老师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不仅可以帮助老师有效地传授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说服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通过说服教育,老师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自己的观点和规则,从而达到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

说服教育并不是强迫学生接受老师观点的教育方式,而是通过合理的解释和引导,让学生自觉地认同和接受老师的规则和决定。

下面将从说服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说服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说服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说服教育中,老师会通过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从而让学生自觉地接受并遵守规则。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自觉和自主,不仅在老师的监督下能够自觉守规,而且在离开学校后也能够自主管理自己。

2. 增强师生关系说服教育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沟通。

在说服教育过程中,老师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意见,给予学生足够的解释和理由。

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信任,让学生更愿意接受老师的指导和管理。

3. 促进班级秩序说服教育不仅仅是在解决问题时才能使用,它更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方法。

只有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老师才能通过积极引导和说服教育,让学生自觉地遵守规则,从而促进班级的秩序和稳定。

二、说服教育的实施方法1. 确定目标在实施说服教育之前,老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

要清楚知道自己要说服学生接受什么样的观点或规则,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教育。

2. 提供理性解释在说服教育中,老师要提供充分的理性解释。

要向学生详细解释自己的观点和规则的合理性,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要求并非单纯的武断,而是基于客观事实和理性考量。

3. 引导学生思考在说服教育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说服教育法的方式

说服教育法的方式

说服教育法的方式说服教育的具体方式:讲解、表扬和报告。

说服教育是指运用事实和科学论证以确立和改变某种思想认识的德育方法。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孟子等主张循循善诱,以德服人。

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主要靠科学真理使学生口服心服。

其方式大体可分三类:语言说服,如思想交流、讲解、报告、谈话、对话、讨论、阅读。

运用事实说服,如参观、访问、调查、学生亲身实践。

运用榜样说服,如革命前辈的崇高形象,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教师和父母的道德行为。

1、理论教育法也叫理论灌输法或理论学习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或受教育者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方法。

是通过基本原理、思想观念的传授、学习、宣传进行教育的方法。

2、比较教育法是将两种不同现象或事物的属性、特点进行比较鉴别,引出正确的结论,用以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

3、典型教育法也叫示范教育。

它是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

类型分为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

4、自我教育法是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主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以及自觉改正自己错误思想和行为的方法。

老师是否可以打学生1、我国法律对老师打学生的行为所持的态度是:老师打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允许的。

《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2、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巧用“说服教育”

巧用“说服教育”

摘 要: 说康教育作为班主任常用的教育手段, 必须做到“ 言之有理”“ 、言之有法” 。具体来说, 可以将其划分为六种说
服 方法 : 是 转 移 对象 法 ; 是静 心 聆 听法 ; 是雪 中送 炭法 ; 一 二 三 四是 同 龄话 题 法 ; 是 幽默 趣 味法 。总之 ,说 服教 育 ” 五 “ 只有 结 合不 同 的 情况 , 时 巧 用 才 能起 到 预期 的 效果 。 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之 有 理 ” 即是 要 “ ” 情 理 上 。 古 人 云 , 非 草 言 , 说 在 人
自内心 的 忏悔 啊 !显 然 教育 的效 果 更 为 明显 。其 实学 生 在 老师 自我 批 评 的 同 时 , 在 暗 自反 省 思 考 : 的是 老 师错 也 真 了吗 ?此 时 学 生 心里 会难 过 , 产生 负 疚 感 , 对 不 住 老 会 产生 师 的 心 理 , 恨 之 情 油然 而 生 , 情绪 稳 定 后 , 渐 地就 会 悔 待 渐 自己认 错 , 而真 实地 达 到 了感 化学 生 的 目的 。 进
教 ”“ 因地 而 教 ” 。不 用 “ 锤 ” 重 的学 生 , 师 可 以 以理 导之 , 教
不 仅 于事 无 补 , 且 只 会使 学生 不满 和 反 感 , 来 负效 应 。 而 带 所 以我 们 不妨 试 着 先 让学 生 放 开 胆量 说 出 自己 的想 法 、 委
屈 、 由 … … 老 师 在 此 时 只 扮 演 忠实 听 众 的 角 色 , 心 聆 理 耐
听 , 打 岔 , 学 生 尽 情 地说 。实 际上 学 生 在 说 的过 程 中 , 不 让
情 绪 已经 得 到 释 放 , 理 已经 逐 渐 平衡 , 度 也 开 始 缓 和 。 心 态 而 细 心 的老 师 却 在 聆 听 学 生 的 诉 说 和 抱 怨 时 已 经 发 现 问 题 的 根源 , 经开 始 寻 思破 解 学 生 心 理 疙瘩 的方 法 。学 生 已 心 平 气 和 时 , 师 心 中 亦有 解 决 之 法 , 话 的 时 机 也 恰 到 老 谈 好 处 。此 时 对 症 下药 , 一语 击 破 , 生 也乐 意 接受 , 又 何 学 这

如何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课件)家长会课件

如何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课件)家长会课件
这是因为教师对学生晓之以理,学生行动起来就能更自觉、更主动、更积极。 摆事实、讲道理可以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提高自觉性。 如果不讲道理,只是强制要求,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对年龄较大的 孩子。 • 人的行为往往与道德认识有直接关系,凡是道德认识清楚、正确的,往往
他们的行为也会文明、正确,而错误的道德认识则会使人产生错误的行为。 • 服教育是我们用得最多的一种教育,同时也是我们犯错误最多的一种教育,
• 如果家长的讽刺、挖苦被孩子接受了,那危害更大,因为这是对他们自尊 心的伤害,这种“内伤”很难医治,表面上看他们对讽刺、挖苦无动于衷, 可他们有苦往肚子里咽,心理负担很重。他们觉得连父母都看不起自己, 在任何人面前都抬不起头来。如果孩子整天闷闷不乐,烦恼不安,就会心 理阻滞,降低孩子的免疫功能,甚至形成心理疾病。
• 我们可以批评孩子,但不要有损孩子的自尊心。 • 两个要求:不要使用语言的刀子;不要向人格开炮。
9
2.切忌唠唠叨叨
• 有的家长教育孩子随意性太强,张嘴就来,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句话,唠 唠叨叨,没完没了。孩子们对这种教育非常反感。我曾问一位家长:“你 为什么总跟孩子唠叨啊?”家长满有理地说:“我不跟他唠叨成吗?我跟 他说这么多遍他都记不住,我说一遍他能记住吗?”这个家长认为对孩子 多说点儿,孩子就记住了,其实事实正好相反。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载有 新信息的语言第一次讲出时,对大脑的刺激最大,产生的印象也最深。但 同一内容如果反复重复的次数太多,就会使大脑皮层产生某种抑制,自动 关闭接受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再继续唠叨,所说的话只能变成无关痛痒 的废话,成为一种“精神噪音”。
测试时让教师偷偷在教室内扔些碎纸片,安排一名班干部下午早点到学校, 实际观察每个学生进教室的态度。复测与初测对比发现,单纯说教小组的 学生,主动捡起碎纸的人数提高25%;单纯训练小组,主动捡起碎纸的人 数提高31%;而说服教育与训练相结合小组,主动捡起碎纸的人数提高

说服-最好的教育

说服-最好的教育

说服——最好的教育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渗透到课堂上下、学校内外等学生的各项活动之中,分布在思想纪律、生活学习等学生成长的环节之上。

在工作中,当学生做错事时,你会怎么对待呢?是批评学生?还是将学生责打一顿?这些方法我都不赞成。

因为那样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起不到教育效果。

我主张“说服教育”学生,也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方法,但前提是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我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幽默含蓄法。

即用幽默的语言让犯错误的学生在大家善意的笑声中警醒,自觉改正错误。

如:一天中午自习课上,我去班内巡视,发现有的学生扯着嗓子吼歌,有的学生在练拳脚功夫,好不热闹。

我心里那个气呀,就不说了。

但我仍然笑着说:“怪不得我在楼上感觉摇摇晃晃的,还以为地震了呢?赶紧下来看你们,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热闹。

原来是这么多的武林高手在比武呀,歌唱家在给他们助威吗?”话一说完,学生们便在笑声中低下了头。

接连几天,自习课都是安安静静的。

2、反话教育法。

即正话反说,来达到正面教育学生的目的。

记得有一次,我看见我们一个学生的课桌上放着一个罐头瓶,瓶内插着几枝含苞未放的桃花花骨朵,桃枝上竖着贴着一张长字条:“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觉得挺可笑,就盯着看。

也许是其他同学注意到了我的神情,有个学生问我:“老师,好看吗?”我可不能纵容学生折桃枝啊,便拉长声音说:“好看,好看极了!你们课下也多折几枝,把咱们教室变成花园吧。

”不用说,你也知道后来什么样子了吧。

学生早已明白了我说的是反话,全都笑了,谁还去折桃花枝啊。

3、旁敲侧击法。

对于面子思想严重,自尊心强或错误不是很严重的学生宜采用此方法。

就是先构筑一个与学生所犯错误类似的例子,分析例子中人物的错误何在,然后警示全体学生若有类似错误应如何处理等,使学生自己醒悟,自觉改正。

以上方法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紧密相连的。

教师在做学生工作时,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细致、耐心地说服教育学生,使学生心悦诚服,下定决心痛改前非,达到真正的教育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服教育学生的几种有效方法
一个名副其实的班主任,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扎实的语言基础、良好的思想品质,而且还必须掌握灵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

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积累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循循善诱法
这种方法是班主任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在教育学生时,教师的态度要和蔼,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逐步引导他们提高认识、分清是非、克服缺点。

当学生听不进你的话或思想上一时转不过弯时,切不可急躁,要相信只要把工作做到家就是顽石也会变成金子。

总而言之,不仅要让思想工作如和风细雨般慢慢滋润学生的心田,还要让思想工作如涓涓细流般渐渐地冲毁学生心头的“抵触堤坝”。

二、激将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条件下使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激将法运用的是心理代偿能力。

其实,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自尊心,但是自尊心有时会受到自我压抑,特别是有些学生,由于经常违犯错误或其他各种原因而感到自卑,当你用其他教育方法不能使他振作时,如果你故意贬低他、刺激他,反而可能会使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自我压抑中解脱出来。

这就是说,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运用激将法对于调动学生潜在的积极性是十分有利的。

如:我班有一名学生,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时,虽然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是由于缺乏经验而产生怯场心理,任凭别人怎么劝他就是不肯上场,情急间我狠狠到训斥了他一顿,没想到这一激居然把他“逼”上了台,而且还获得了第一名。

三、欲擒故纵法
我们在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时,由于这些学生对训斥和指责已经司空见惯,因此对待批评帮助、说服教育往往怀有抵触情绪,此时这些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准备“破罐子破摔”。

这样,我们就要针对他们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的心理特点,尽量采取多表扬少批评、不揭短少刺激的方法。

首先要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他们的长处,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

实践证明,意想不到的表扬和肯定,往往会使他们的情绪为之一振,在惊喜之间马上对你产生好感,从而可以缩短相互间的距离,这时他们会觉得你说的话也十分顺耳。

在这种情况下,你再指出他们的错误与不足,同时为他们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那么他们就会欣然接受,从而实现你的谈话目的。

如:我在帮助一个不爱学习、顽皮好动的学生时,先是表扬了他爱劳动、爱锻炼的优点,而且为了发挥他的长处还让他担任了班上的体育委员。

由于他在组织体育活动以及为争得集体荣誉时深切感受到同学间团结友爱的温暖,因此更加勤奋努力地为班级做贡献,同时还逐步认识到了知识贫乏的害处。

最后,在大家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成了一个发奋苦读的好学生。

四、以退为进法
这种方法与上一种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班主任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应掌握进退的尺度。

当前进受阻时,可以先暂时退让一下,而退让之间便显示了你对学生的尊重,因此也就可以赢得学生对你的好感。

但是,往往有些教师认识不到这一点,认为自己的话就是对的,学生就必须听自己的话。

其实,这样想客观上就是无视学生的存在,特别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在学生难以接受你的观点时,不妨可以先故意同意他们的意见,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感到你是“通情达理”的。

在此基础上,你可以再用具体的事例或充分的证据来证明你的意见更有道理,促使他们转而同意你的意见。

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善于研究思想工作的有效方法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说服教育学生的能力,为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得更好而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