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思路开拓17法
写作文时怎样展开思路

写作文时怎样展开思路写作文时怎样展开思路写作文时展开思路呢?下面店铺整理了作文写作指导,作文的思路如何展开,希望能帮到您。
1、总分开路。
开头总提问题,然后话分两头剖析,结尾归纳论点,全文构成总分总的关系。
中间分说依据一分为二、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
2、纵深开路。
根据论点逐层论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体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考。
一般用于需要深层剖析事理的文章。
3、横向开路。
围绕论点向横的方向思索,把论述的广度逐步扩大,最后再收拢来。
一般用于议论文的事实列举。
要注意的是:一则必须紧扣论点展开,一则不能堆砌,展开的各面务必分属不同角度。
上举佳作《我们》即是这一思路。
4、纵横交错开路。
一般用于比较复杂的论述,主要体现在全文的间架上,在一个段落内极少见到。
5、对比开路。
其中一个方面是正面的,一个是反面的`。
往往是用反面的来突出正面的。
行文过程,一般是先正后反;但如果是用正面的来论证反面是错误的,行文过程又往往是先反后正。
6、类比开路。
通过讲故事、打比方或引用成语典故,对某些属性相同的事物进行比较,阐明问题,论证论点。
行文结构,一般总是先概述用来类比的故事、寓言、成语典故,再引申到要说明的道理上来,进行类比阐发。
最关键之点是借以类比的事物和所要说明的道理之间要有共同的属性,要类比得合乎逻辑,要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材料作文基本采用这种思路。
7、逆转开路。
先从一个方面论述问题,后面忽然来个逆转,否定前面的看法,论述另一种看法,思路发生了大转折。
一般常用于对某些错误认识的分析批判。
8、生发开路。
有些议论文,上文从正面立论,直接阐明了作者的主张或见解,下文针对某些人不同意作者主张的看法进行驳斥,从而间接论证作者的主张,我们把这种思路称之为生发开路,或叫“生发开,驳异论”。
这种辩证开路不但使正面立论更充分更周详,而且有妙笔生花之效果。
【写作文时怎样展开思路】。
作文写作思路拓展

作文写作思路拓展作文是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写作形式,也是考试中常常出现的题型。
在写作过程中,思路拓展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思路,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关于作文写作思路拓展的方法和技巧。
1. 利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过程可视化的工具,通过绘制分支和连接线,可以清晰地呈现出各个观点之间的关系。
在写作之前,可以先用思维导图来构建文章的框架和思路。
将要表达的主题放在中心,然后在分支上展开不同的子主题和观点,最后再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拓展。
2. 多方面思考:在思路拓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尽量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可以从时间、空间、原因、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并逐渐深入到每个方面的细节。
例如,如果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包括环境问题的原因、对人类的影响、应该采取的解决措施等等。
3. 善于联想和比喻:联想和比喻是思路拓展的常用方法。
通过联想和比喻,我们可以将一个观点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拓宽思路。
比如,如果要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我们可以通过比喻来描述友谊的特点,比如“友谊如同一朵鲜花,在生活中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4. 引用相关资料:在写作过程中,引用相关的资料和事例可以帮助我们拓展思路,并且能够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可以引用书籍、文章、报纸杂志等来源,或者使用真实的故事和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但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内容需要与文章的主题密切相关,并且要注明引用的来源。
5. 学习他人的作品:阅读其他人的作品是扩展思路的一种有效方法。
可以阅读一些优秀的作文,了解他们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通过学习他人的作品,我们可以获得启发,并且能够吸收一些好的写作元素,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6. 多加练习:思路拓展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和积累的过程。
只有通过不断地写作,才能提高自己思维的灵活性和拓展能力。
可以多参加写作活动,积累写作经验,并且可以将自己的作文给他人阅读,接受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
初中写作思路拓展技巧总结

初中写作思路拓展技巧总结写作是初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但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感到思路不清晰,难以拓展观点。
下面我将总结一些初中写作思路拓展的技巧,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提出问题反问:写作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并加以反问的方式来拓展思路。
比如,在讨论环保问题时,可以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然后给出一系列理由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样可以使文章的论述更明确,观点更具说服力。
2.举例说明: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可以更具体地阐述观点。
比如,在讨论友谊的重要性时,可以列举一些真实的例子,如朋友在困难时伸出援手、朋友在快乐时分享喜悦等,从而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3.分析对比:通过分析对比可以拓展思路,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比如,在讨论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时,可以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并从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如生活条件、交通便利等,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
4.扩展思维:在写作中,可以通过扩展思维的方式来拓展观点。
比如,在讨论一个观点时,可以从「由此可以联想到什么」或「这个问题在另一个层面上还可以怎样思考」等角度进行思考和延伸,从而增加文章的思想深度。
5.引用名人名言:在写作中适当地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增加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可以选择一位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名人,引用其言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但要注意引用合适,并且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解析。
6.增加逻辑推理:在写作中,逻辑推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提出论点、列出原因和举例进行逻辑推理,从而拓展思路。
例如,在讨论科技对社会影响时,可以先提出科技的积极影响,然后列出多个具体原因进行论证,最后举出一些真实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7.深入研究:在写作之前,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和深入研究来增加对话题的理解和思考。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获取更多信息和观点。
这样可以使自己对话题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展开写作。
总之,在写作过程中,如果感到思路不够拓展,可以通过提问、举例、分析对比、扩展思维、引用名言、逻辑推理和深入研究等方式拓展思路。
写作思路拓展技巧

写作思路拓展技巧写作是一项需要创造力和灵感的工作,但有时候我们会陷入思路瓶颈,难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想法。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拓展写作思路,我将分享一些有效的技巧。
1. 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法是一种图形化的思考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组织和展现关键思想。
通过在纸上绘制分支和子分支,我们可以将不同的想法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清晰的思维脉络。
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之前没有考虑到的观点或者关联,从而拓展写作思路。
2. 阅读拓展阅读是拓展思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可以选择与写作主题相关的书籍、文章或者新闻报道,通过阅读他人的观点和见解,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借鉴他人的观点。
同时,多样化的阅读也会丰富我们的词汇和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写作的质量。
3. 切换视角切换视角是一种有趣的思维拓展方法。
例如,如果你正在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你可以尝试以企鹅的视角来描述气候变化对它们的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顺利跳出常规思维模式,找到新的见解和描述方式。
4. 借鉴其他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有时候,我们可以从其他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中获得启迪。
例如,如果你要写一篇关于领导力的文章,你可以参考运动领域中的教练或者队长的经验,借鉴他们的管理方法和领导技巧。
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将不同领域的思维融合在一起,产生新的观点和创意。
5. 反面思考有时候,对于一个问题,我们总是习惯于从正面角度思考,这会限制我们的思维。
尝试一下从反面思考问题,考虑问题的不同层面和可能的负面影响。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一些被忽略的方面,为我们的写作增加深度和立体感。
6. 思考写作目的和受众在拓展写作思路时,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写作的目的和受众。
如果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要传达的信息以及目标读者的需求和兴趣,我们就能更好地把握思路。
了解写作目的和受众意味着我们可以结合他们的背景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角度和论据。
总之,写作思路的拓展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尝试新的思维方法。
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法、阅读拓展、切换视角、借鉴其他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反面思考以及思考写作目的和受众,我们可以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发现新的切入点和观点,提高写作的创造力和质量。
作文瞬间打开思路写作文思路的方法

作文瞬间打开思路写作文思路的方法一、探因索果,巧开思路如果我们面对作文题一时不知从何下笔,这时我们可采用“探思索果”的方法来帮助打开思路。
如很多同学面对“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这个作文题时,只在“钥匙”上思考徘徊,写来写去还是“钥匙”,既没有深入地思考联想,也没有适当展开。
这样不仅无法下笔成文,更写不出深刻的作文来。
这时我们就可以运用“探因索果”的方法来开拓我们的思路,我们可以这样想:1.为什么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自己又为什么需要这把钥匙?2.我以前没有这把钥匙时是怎样的?3.有了这把钥匙之后,给我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4.有钥匙之后,我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变化?如此这般地从前往后追索,一张思维的大网很快就展开来了,有关“钥匙”的人或事就鲜明了,获得“钥匙”的过程就具体了,“钥匙”的作用也就明显了。
这时我们只要抓住一两个“亮点”进行认真写作,就可能把文章写得尽全尽美了。
二、以小见大,伸展思路看到一个作文题,如果这个文题的范围很大,无从下笔,这时我们可以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来反映这个文题。
俗话“一滴水中看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以“珍惜”为话题的作文,这个文题是很大的,我们就可以从小处来入手:从时间考虑,过去什么事、什么人让你产生过珍惜的心情;从空间考虑,在学校、在家里,甚至在路上,某次活动让你产生过珍惜的心情;从因果考虑,珍惜的心情是怎么取得的;从对象考虑,自己、同学、家人、不相识的人是怎样让你产生过珍惜的心情的等。
这样,从一个角度来思考、来立意、来选材,选择自己熟悉的、感触最深的来写,来反映自己的“珍惜”,这样既能顺利地拓展思路,又能扣紧题目来写。
这种构思的方法特别适用于话题作文,因为话题作文只要求写相关的内容就可以。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决定了一个话题可以有多种思路和多种表达。
所以思路开阔对于写话题作文非常重要。
审题后回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从生活实际中寻找与话题相关的素材;考虑与话题相关的各种观念和说法,自己对此进行思考判断,形成观点。
打开作文思路的15种方法

打开作文思路的15种方法许多小朋友打不开作文的思路,想不出写什么,这就要学习打开作文思路的方法。
(1)原型启发法:原型启发法就是以课文、范文、优秀习作做原型,通过启发想出自己作文的思路。
例如:学了《古井》、《落花生》一类的借物喻人的课文,想一想自己熟悉的事物中,有哪些可以借物喻人。
可能会想到青松,它不畏严寒,不畏酷暑,能在恶劣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可以比喻为坚强的革命者,也可能会想到树根,它盘绕地下,为参天大树吸收营养,也可以喻为默默无闻的英雄们等。
(2)追思回忆法:追思回忆法就是在作文时,回忆自己经历的,与题目有关的人和事,同时回忆一下自己读过的有关的文章和书,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印象深刻的典型的人和事,写入作文。
(3)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就是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维,从而显露出新的思维,塑造出新的形象。
例如写牵牛花,一般人赞美它勇于攀登奋力向上,逆向思维可以讽刺它攀高枝向上爬,是不能自立的软骨头。
(4)多角度练习法:多角度练习法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思维、立论的方法。
例如,学习《东郭先生和狼》一课以后写读后感,可以从东郭先生、农民、狼,三个角度去写。
从东郭先生的角度看,可以体会出1、不能当东郭先生;2、假如老农不来,东郭先生就会……3、经过这次教训之后,东郭先生会……从狼的角度看1、求东郭先生救自己是求生的需要;2、要吃东郭先生也是求生的需要;3、被老农打死是智慧不如人。
从老农的角度看,1、应该打死狼;2、应该教育东郭先生,接受教训;3、假如老农也像东郭先生那样糊涂,就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写出来表现不同思想内容的读后感。
(5)讨论交流法:讨论交流法就是看了作文题目以后,不知道写什么好,可以找几个要好的朋友一块讨论讨论,各抒己见,从中受到启发,交流后自选材构思、布局谋篇。
(6)时空开拓法:时空开拓法就是根据题目的特点,想想自己或熟人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做了些什么事,在这些事中有没有适合做题目的,或者想想什么事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情况,看有没有适合题目的。
作文中的写作思路拓展

作文中的写作思路拓展作文是我们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它需要思路清晰、观点明确、层次分明,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然而,有时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感到思路有限,无法做到内容充实、观点独到。
本文将介绍一些写作思路拓展的方法,帮助大家在作文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作潜能。
一、查阅资料要拓展写作思路,首先需要对所写的主题有足够的了解和理解。
因此,在动笔之前,我们可以进行一番资料查询。
通过阅读相关的材料、书籍、文章,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到该主题的背景、历史、现状等信息,进而在写作中提供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内容。
二、观察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
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留意身边的变化,从中发掘出值得探讨和分析的话题。
可以观察社会现象、人际关系、自然景观等,将自己的观察和感悟转化为文笔中的描述和观点,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三、借鉴引用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观点和论点,引用一些相关的名人名言或经典句子。
通过借鉴和引用,我们可以丰富作文的内容,增加思考的深度。
当然,在引用时一定要注明出处,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并保持思考的独立性。
四、扩大视野要拓展写作思路,还需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可以通过多读书、多看电影、多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丰富自己的见闻和经验。
广泛的知识积累可以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形成独特的观点和思路。
五、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将思路整理清晰、有条理地呈现出来。
可以将主题放在中心,然后围绕主题展开各个子话题,再进一步拓展出相关的观点和论据。
通过思维导图的使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使作文更加连贯和有条理。
六、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一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尝试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思考其他人或群体的观点、利益和需求,从而在作文中表达出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观点。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思考问题的多样性,提高作文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拓展写作思维的方法

拓展写作思维的方法写作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职场还是日常生活中,都需要用到写作。
然而,许多人在写作时常常感到困惑,难以启动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拓展写作思维的方法,帮助读者提高写作能力。
一、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常用于激发创造力的方法,对于写作同样有效。
这种方法要求将思维完全放松,让思绪自由流淌,将各种想法记录下来。
可以通过画思维导图、写下关键词、记录随想等方式将这些想法整理出来。
然后再逐一分析,筛选出最合适的观点进行写作。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写作的广度和深度。
二、阅读和研究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拓宽知识面,积累素材。
同时,通过研究和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论文、报告等,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可以试着模仿、借鉴这些优秀作品的结构、句式和思路,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另外,对于特定主题或领域的写作,还可以深入研究相关的书籍、文章和研究成果,以增加自己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三、观察和体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和体验是拓展写作思维的重要途径。
细致观察周围的事物、人物、情感和环境,对于构建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都有帮助。
可以尝试多样化的体验,例如参加各类活动、旅行、尝试新的事物等,这些经历可以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四、练习和反馈写作是需要不断练习的,只有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可以每天写一些短文、日记、读书笔记等,进行写作的训练。
同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并接受他们的反馈和建议,有助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此外,也可以参加写作培训班、交流活动等,与他人共同学习和进步。
总结:拓展写作思维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阅读和研究、观察和体验、练习和反馈等。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提高写作能力,表达思想观点更加准确、清晰。
但是最重要的是坚持,只有持之以恒地进行写作训练,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
希望本文所提供的方法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提升他们的写作技巧,让他们在写作的路上越走越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思路开拓17法1.原型启发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常常有赖于“原型启发”。
凭借范文和优秀习作作原型,进行启发,不仅易于打开思路,还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例如教了《荔枝蜜》、《白杨礼赞》一类借物喻人的文章后,为了做到读写结合,可思考: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忆熟悉的事物中有哪些象蜜蜂、白杨树那样的东西,可用它的特点来比喻人的高尚品格的。
2.追思回忆法。
从信息论的观点看,作文要经历摄取信息——储存信息——提取信息——记录信息——整理信息——最后完篇的过程。
作文的关键是如何打开头脑的信息储存器,使之面对题目能有材料可写,有事可叙,有情可抒,从容下笔,挥洒成篇。
如《童年忆趣》、《家乡新事》这类题目,可尽量追思回忆,在脑子里放一放“电影”,既回忆与题目有关的人和事,又回忆读过了哪些与之有关的诗文及其写作方法;然后再选择一、二件印象最深、最切题意的典型事例来写。
这种方法还能打开思维阻塞。
作文课上,教师揭示命题后,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活动就会展开,就会在大脑记忆库里搜寻与命题有关的信息。
经过搜索回忆,有关信息会纷至沓来,随着思路的深入展开,由模糊而逐渐清晰。
但是,学生如果缺乏心理准备,临场情绪紧张、焦虑,那么其思维和记忆的功能就显得不灵了,思维就会受到抑制。
如果这种情绪得不到及时的调节和克服,就会影响作文的速度,甚至枉费心机,无以为文。
遇到这种情况,你要立刻改变思考角度,不要盯住命题想。
先丢开命题的束缚。
竭力回忆轻松、愉快的情景。
这种情景并非与作文毫无关系,只是不从主题范围去考虑,例如构思“假如我是济公……”,你可以暂且丢开“抑强扶弱、惩恶扬善”的有关主题,而去回忆看济公电视剧中轻松、愉快的情节。
如“大闹丞相府”里秦公子作恶而得大肚子病的丑态:“妙手移瘤”里钱老板贪财得大肉瘤的可笑样子,等等。
反正就是回忆自觉得有趣的情景,心理上便得到轻松。
它可以促使人精力集中,思维积极,思路活跃;当愉快情景浮现在脑海时,与主题有关的信息就会接二连三地从记忆库里跳出来。
当记忆闸门打开后,再按有关主题的要求收集信息,就会收到思路流畅的效果。
3.缘情联想法。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因生活中的感觉所唤起的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的思想飞跃。
如看到青松,可联想到革命者的高贵品质;看到蜜蜂忙碌地采蜜,可联想到千千万万普通投 摺 と恕⑴┟竦鹊取G〉钡卣箍 氩唤瞿芊岣晃恼履谌荩 褂兄 谑惴⒂琶赖那樗迹 丛焓 囊饩常 罨 恼轮魈猓 て鸲琳吒星榈墓裁 ?构思作文时,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审视命题后,脑海中很快回忆起一则与主题有关的信息材料,但再也想不出第二则第三则…… 因为它的映像太鲜明,太强烈,因此占据了整个记忆的大门,迫使学生的思路只按它去延伸。
但是文章如果单靠这一则信息材料,内容又显得实在单簿,这时,丢开命题要求,而对已获得的一则信息材料进行多角度的材料联系的方法。
可以联想与之有关的信息,如由“水库”可以联想到“水力发电站”,由“人的思想”联想到他的“品格”,由“汽车”联想到“飞机”,由“瑞雪”联想到“丰收”等。
可以联想这则信息的前因后果,例如“某人跳水救落水少年”这则信息,就可以联想到是什么动力促使他去救人,救人之后,在社会上有何反应?可以从信息的反面去联想,比如由“黑暗”而想到“光明”,由“腐败”而想到“廉政”等等。
诸如此类的联想为思维运行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可以使思路四通八达,其构思速度会大大加快,同时也能提高作文质量。
4.逆向思维法。
所谓逆向思维,即克服思维定势,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显露出新的思想,塑造新的形象。
例如写牵牛花,一般人多赞美它勇于攀登,奋发向上,为“四化”进军吹奏喇叭;逆向思维则讽刺它攀着绳索树枝上爬,是不能自立的软骨头。
再如写荷花,历来的文人都歌颂它“出污泥而不染”;逆向思维也可赞颂滋养荷花的厚实“污泥”。
5.多角度立论法。
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观察立论的方法,叫多角度立论法。
如学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后,指导学生写读后感,便可从南郭先生、齐宣王、齐湣王三个不同角度来启发学生立论。
从南郭先生的角度看,可以体会出:①不能当南郭先生;②不能让南郭先生再“充”下去了;③南郭先生溜走是自知之明的表现。
从齐宣王的角度着笔可以体会出:①齐宣王听吹竽给我们的启迪;②是谁使南郭先生得以混进宫廷乐队;③昏庸享乐的齐宣王;④劝君莫学齐宣王。
从齐湣王的角度下笔可以体会出;①南郭先生为什么要逃跑?②齐湣王高明在哪里?③从齐湣王听吹竽想到的。
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又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
6.讨论交流法。
为克服习作内容相互雷同的现象,能写富有新意和鲜明个性特色的文章来,命题后可展开讨论,谈各自选材、构思、布局谋篇的打算,以达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目的。
7.时空开拓法。
所谓时空开拓法,就是根据题目特点,想想人或事物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情况,可回顾过去,看看现在,展望将来。
例如写《荒山植树》,可想想这个地方原来是什么样子,树木长得怎么样,有无鸟兽出没,过往的人多不多;想想现在有哪些单位,有些什么人来这里参加植树,种些什么树,劳动的场面、热情、干劲怎样;想想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会不会绿树成荫,花果飘香,鸟兽在林中媳戏,人们在林中游玩。
想过去现在要切合实际,想未来要新,要美。
8.重新思考命题。
有时审视命题后,脑中跳出多则与主题有关的材料,然而作文有字数限制,不能都写进文章里去。
丢掉哪则材料你都会感到可惜,想来想去,竟没有一则可丢,也不知该丢哪一则?似乎都与主题有关,可又理不出清晰的线索,脑子里乱纷纷,思路就是在这几则材料里兜来兜去,难以深入下去。
这时你要立刻让思路从材料束缚中跳出来,杀“回马枪”,重新审视命题。
前面说过,快速作文多是奉命而作,总有个基本的主题要求。
但初次审视命题时理性的思考是不深刻的,对主题只有一个肤浅的、初步的认识。
而当你回忆了若干材料后,在形象思维基础上再审视命题,则不仅仅是加深对命题的理解,而是对主题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经这一反复,你的理解记忆材料的水平必然提高,会集中考虑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而使其他材料“淡化”。
创造学家专门研究过这种思考方法,从认清命题目标出发,回忆与主题有关的形象,记下来(我们可用各种符号快速表示),可能在记的过程中,脑子里又浮现与主题有关形象、想法、再记,然后又回到命题目标考虑。
这样反复,会创造出新的思想。
反复愈多,效果愈好。
当然,快速作文受时间限制,难以多次反复,但在被多则材料困住的时候,让思路返回到命题出发点重新思考,就可改变思路受阻的窘境,摆脱羁绊,以退为进。
9.先考虑文章结尾。
“万事开头难”,构思文章也会碰到这种情况。
在理顺文章线索过程中,有时会被“开头”搁浅。
时间有限,不允许你花许多时间考虑“开头”。
既然想不出好的“开头”,就得改变按部就班的习惯思考法。
先让思路跳开“头”,一下子跃到文章的“尾巴”上去。
10.三角运思法。
“三角思维”法——从三个角度,或选用三个典型事例,或安排三个情节(对比),或设三个理论点,等等,有力表现或阐明一个中心思想。
此法很适用于学生学写各种体裁的“千字文”,很适合于写各种应试作文。
(1)横向集中型。
用互相联系、彼此平行的三个典型事例或道理,集中表现或阐明一个中心思想。
象《可爱的牧场》一题,先最好找出其可爱的三点,比方说,景色可爱,牧畜可爱,牧人可爱,再顺次描写。
如此,“可爱”的蕴意丰富了;而且全文内容和形式的各个方面才有可能互相配合而达到多样化中的协调统一。
若写《要有健康的心理》也可以从三个角度论述:(1)心理健康,才能充分发展;(2)心理健康,才能搞好团结;(3)心理健康,才能适应形势。
如是三个分论点在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两方面才能协调一致地成为服从和说明总论点的有机组成部分;全文才能在整体上形成多样化的和谐统一。
(2)纵向深入型。
用三个有机联系的事件、情节或道理等逐层加深地揭示一个主题。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三拳,一拳比一拳厉害,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鲁达除暴安良的义勇精神。
作文题《记一次辩论会》,也可组织会前、会上、会后三部分;而且“会上”还可仿《口技》分为三个层次,使之成为“三中有三”的结构美。
同样,写一篇《谈写字的要求》,可以从“对、好、快”三点来论述,说明文《机器人》又按其发展的三个阶段——自动木人、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来说明,使人一看便明其发展过程。
若写《如何阅读》,就能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法(写法)”三个步骤来说明。
(3)对比突出型。
即通过对比物的三次对比以突出主题。
如果写一篇《致富路上》的记叙文,要求是写两个经商者,一个因诚而胜,一个因奸而败,就能这样对比:(1)经营的货物不同,其一货真价实,其一推销假冒伪劣产品”(2)对顾客的态度不同,其一说到做到,其一口甜心苦;(3)对法的态度不同,其一依法纳税,其一违法漏税。
这样两人的美丑毕现,文章更能起到劝善惩恶的作用。
若要写篇《好学与厌学》的议论文,可以这样对比:(1)学习目的不同,一是学本领,一是混文凭;(2)学习态度不同,一认真,一马虎;(3)花的时间不同,一多,一少。
如是,两者孰优孰劣,不是一清二楚了吗?写议论文有点感情,就更出效果。
当然,客观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反映它的思维也不能强求一律。
什么事物或问题宜从三个角度思考,什么事物或问题宜从少于或多于三的角度思考,要做具体分析。
另外,从上文可以清楚地看出,“三角运思”法同“三段式”是根本不同的。
在写作中不能误把“三段式”当成“三角运思”法。
11.纵横交叉思考法。
比如我们要到某城去,垂直思考只出现一条笔直的大路,或者弯弯的小路,而纵横交叉思考展现的不只是一条路,还会出现与路有关的事物——车辆、行人、交通警、天气、时辰以及各种各样随时变幻的人和景,出现地域风光、时代色彩、风土人情乃至政治、经济、历史、民俗、文化交合起来的一系列人文景观,出现来自作者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一系列感知世界,出现人物的喜、怒、哀、乐、愁等一系列情感氛围。
唯如此,才能“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篇》)。
12.图景式思考法。
写记叙文常常出现干巴巴的叙述,仅仅交待事物发展的一个过程,因而缺乏感人的力量。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会将语言思考变为图景式思考。
只着眼于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不去再现本来活龙活现的生活图景,不去重新体验色彩斑烂的感知世界,只有“五觉”俱全地展现作者意象中的图景,文章才会产生炙手可热的活生生的令人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才能再现和升华丰富多彩的生活。
13.弃同求异思考法。
作文虽不同于创作,其衡量标准基本上是一样的。
好的文章应该是“独出机杼”,即所谓“言人之未言,发人之未发”,那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文章才是写作之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