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硝化除磷技术概述

合集下载

间歇曝气连续流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脱氮

间歇曝气连续流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脱氮

间歇曝气连续流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脱氮间歇曝气连续流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脱氮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中,氮和磷的排放成为了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氮和磷的超标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开发高效的氮磷去除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间歇曝气连续流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

该工艺通过利用生物脱氮除磷的特性,实现了高效的氮磷去除效果。

一、技术原理和工艺流程间歇曝气连续流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脱氮技术是一种基于生物学原理的污水处理技术。

技术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即硝化和反硝化过程。

硝化是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成硝酸盐氮的过程,该过程由一种特殊的细菌——硝化菌完成。

反硝化是将污水中的硝酸盐氮还原成氮气的过程,该过程由另一种细菌——反硝化菌完成。

硝化和反硝化过程都要求适宜的氧气浓度和温度条件。

当污水进入间歇曝气连续流反应器时,首先通过添加氧气,提供适宜的氧气浓度,以促进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活性。

然后,硝化菌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而反硝化菌则将硝酸盐氮还原成氮气。

同时,污水中的磷也会被生物体吸附,并通过微生物的释放实现磷的去除。

二、技术特点间歇曝气连续流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效氮磷去除:该工艺通过充分利用生物脱氮除磷的机制,实现了高效的氮磷去除效果,将氮磷的排放浓度降低到较低水平,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2. 操作简便:该工艺采用连续流反应器,操作稳定,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系统。

只需控制合适的进水和曝气条件,即可实现稳定的氮磷去除效果。

3. 能耗低:该工艺通过合理的氧气供应,减少了能耗,并在反硝化过程中生成氮气,进一步降低了处理成本。

4. 对水质适应性强:该工艺对水质的适应性较强,能够适用于不同原水水质的处理,提高了技术的适用范围。

三、应用前景和意义间歇曝气连续流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实践意义:1. 环境保护:该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减少氮磷的排放,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反硝化除磷技术分析及展望

反硝化除磷技术分析及展望
应增 大 。
3 4 溶 解 氧 .
池进 入缺 氧 池完成 反 硝化 除磷 。
2 2 2 DEPHANOX 工 艺 _ . . . l¨ 2
D P E HANO 工艺 是在 A。 工 艺 的基 础 上 改 进 X N 而成 , 工艺 流程 如 图 3所 示 。 其
在反 硝 化除磷 工 艺 中 , 制 释磷 的厌 氧 条 件极 为 控 重要 。只有保 证绝 对厌 氧 , 聚磷 菌才 能 将溶 解性 c D O 转化 为 P HB储存 在体 内从 而充 分 释磷 L 2 。厌 氧段 的
D P E HAN ) - )探 讨 了反 硝 化 除磷 工 艺 的 影 响 因素 , 其 与 传 统 除磷 技 术 进 行 了 比较 , 对 其 发 展 进 行 了展 望 。 (x X 艺 , 将 并
关键词 : 反硝 化 除磷 技 术 ; 展 ; 望 ; 发 展 污泥 回流
中 图分 类 号 : 0 . X731
硝化 吸磷反 应 , 而不 是 将 其 作 为 限制 除磷 的 因素 。 由 此发 展 出反硝 化除磷 技术 , 用厌 氧 、 氧交 替 的环境 利 缺 来代 替传 统 的厌氧 、 氧环境 , 好 驯化 培养 出一 种 以硝酸
根作 为最 终 电子受体 的反硝化 聚磷 菌 ( B 作 为优 势 DP ) 菌群 , 过 D B的代谢 作用 , 通 P 一碳 两用 的 同时 , 成过 完 量 吸磷 和反硝 化过 程 , 而 达 到 脱 氮 除磷 的 目的[ 。 从 8 ] 作者 在此 介绍 了反 硝 化 除磷 技 术 的 研 究进 展 , 对 其 并
表 明 , 源类 型对 厌 氧释磷 作用 有重 要 的影 响 , 中投 碳 其
加 醋酸 钠 的效果 最 好 。随 着碳 源浓 度 的不 断增 大 , 厌 氧 阶段 释磷 量和磷 的释放 速率都 有所 增加 。

反硝化除磷技术概述

反硝化除磷技术概述

反硝化除磷技术概述土建学院季斌摘要:反硝化除磷技术是废水生物除磷的一个新方式,能够解决废水处理工艺运行中碳源不足、污泥产量大和好氧阶段曝气能耗大等问题,因而受到环境保护领域的关注。

文章对反硝化除磷的机理、影响因素、现有工艺及研究现状做出综述。

关键词:废水处理;反硝化除磷;DPBs ;缺氧吸磷Abstract: As a new way to achieve waste water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tech no logy can resolve problems such as orga nic deficie ncy, large product ion of sludge and big energy consumption. It gets much attention fro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oma in. The mecha ni sms, effect factors, processes and research status of den itrify ing phosphorus removal were reviewed and discussed in the paper.Key words :wastewater treatment; denitrifying dephosphatation ; DPBs ;anoxic phosphorus uptake 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因能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因而是现阶段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是利用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脱氮、聚磷菌PAOs (Phosphorusaccumulating organism)除磷达到去除目的。

由于释磷和反硝化菌反硝化都需要碳源,两种菌争夺进水中的碳源,当可用碳源量不足时,磷的去除效率将受到影响。

污水处理中的反硝化除磷技术研究

污水处理中的反硝化除磷技术研究

污水处理中的反硝化除磷技术研究污水处理一直是环保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对环境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其中,氮和磷的排放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污水处理中的反硝化除磷技术的研究,并总结其优点和挑战。

一、反硝化除磷技术的基本原理1. 反硝化:反硝化是指通过微生物作用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释放,从而达到减少氮排放的目的。

2. 除磷:除磷是通过化学或生物反应将废水中的磷酸盐转化为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并从污水中去除。

二、反硝化除磷技术的关键步骤1. 反硝化除磷生物滤池:该技术是将废水通过生物滤池,利用其中的好氧和厌氧微生物分别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反应,从而实现氮的去除和磷的沉淀。

2. 药剂法:该方法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金属盐类,将废水中的磷酸盐与药剂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去除磷。

三、反硝化除磷技术的优点1. 高效去除:反硝化除磷技术能够在一次处理中同时去除氮和磷,使废水经过处理后的氮浓度和磷浓度明显降低。

2. 节约能源:反硝化除磷技术利用微生物来进行反应,相比传统的化学法,能够节约能源。

3. 减少化学药剂使用:反硝化除磷技术在处理过程中不需要大量添加化学药剂,减少了药剂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

四、反硝化除磷技术面临的挑战1. 技术成熟度:目前反硝化除磷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应用经验和大规模示范工程。

2. 运维难度:由于该技术涉及到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反应,需要控制好反硝化和除磷的菌群的比例和生长条件,运维难度较高。

3. 经济成本:反硝化除磷技术的设备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可能难以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反硝化除磷技术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污水处理技术。

它能够高效去除氮和磷,节约能源,并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然而,这项技术还面临着技术成熟度、运维难度和经济成本等挑战。

未来的研究和发展应当进一步加强对该技术的实践应用,并解决其面临的挑战,以实现对污水处理的更好贡献。

反硝化除磷

反硝化除磷

反硝化除磷反硝化除磷是用厌氧/缺氧交替环境来代替传统的厌氧/好氧环境,驯化培养出一类以硝酸根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ing bacteria,简称DPB)为优势菌种,通过它们的代谢作用来同时完成过量吸磷和反硝化过程而达到脱氮除磷的双重目的。

应用反硝化除磷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时不仅可节省曝气量,而且还可减少剩余污泥量,即可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

1反硝化除磷理论在对除磷脱氮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活性污泥中的一部分聚磷菌能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在进行反硝化的同时完成过量吸磷。

1993年荷兰Delft大学的Kuba在试验中观察到:在厌氧/缺氧交替的运行条件下,易富集一类兼有反硝化作作为电子受体,且用和除磷作用的兼性厌氧微生物,该微生物能利用O2或NO-3其基于胞内PHB和糖原质的生物代谢作用与传统A/O法中的聚磷菌(PAO)相似。

针对此现象研究者们提出了两种假说来进行解释:①两类菌属学说,即生物除磷系统中的PAO可分为两类菌属,其中一类PAO只能以氧气作为电子受体,而另一类则既能以氧气又能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因此它们在吸磷的同时能进行反硝化;②一类菌属学说,即在生物除磷系统中只存在一类PAO,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反硝化能力,其能否表现出来的关键在于厌氧/缺氧这种交替环境是否得到了强化。

如果交替环境被强化的程度较深则系统中PAO的反硝化能力较强,反之则系统中PAO的反硝化能力弱,即PAO不能进行反硝化除磷。

也就是说,只有给PAO创造特定的厌氧/缺氧交替环境以诱导出其体内具有反硝化作用的酶,才能使其具有反硝化能力。

这两种假说都有各自的支持者,但大部分研究人员都赞同前者。

是否可作为生物除磷过程的电子受体,Vlekke(1987年)和就NO-3Takahiro(1992年)等分别利用厌氧—缺氧SBR(anaerobic/anoxicSBR,简称A2SBR)系统和固定生物膜反应器进行了试验研究。

AOA工艺内源反硝化强化深度脱氮除磷

AOA工艺内源反硝化强化深度脱氮除磷

AOA工艺内源反硝化强化深度脱氮除磷AOA工艺内源反硝化强化深度脱氮除磷摘要:过量的氮和磷污染对水体生态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高效的脱氮除磷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AOA工艺内源反硝化技术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一种脱氮除磷技术。

本文通过介绍AOA工艺的原理、优势和应用,探讨其在深度脱氮除磷方面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一、引言水体中的氮和磷污染是近几十年来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氮和磷是水体生物生长和发展所必需的元素,但过量的氮磷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甚至导致水体缺氧和死亡。

因此,高效的脱氮除磷技术对于改善水质,保护水体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二、AOA工艺的原理和优势AOA工艺(Anaerobic-Anoxic-Aerobic)是一种采用内源反硝化方式进行脱氮除磷的工艺。

其原理是通过在一个系统中引入缺氧和厌氧环境,利用内源反硝化菌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并通过缺氧环境中的异养微生物将磷酸盐转化为无机磷,从而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

AOA工艺相较于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脱氮除磷:AOA工艺通过内源反硝化和异养微生物的耦合作用,能够实现高效的脱氮和除磷效果,大大降低了水体中氮磷浓度。

2. 节约能源:传统的脱氮除磷技术往往需要外源供碳源,而AOA工艺通过内源反硝化可以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减少了外源能源的需求。

3. 减少污泥产生:传统的脱氮除磷技术常常伴随着大量的污泥产生,而AOA工艺由于使用了内源反硝化菌和异养微生物,大大降低了污泥产生量。

三、AOA工艺在深度脱氮除磷方面的应用前景和潜力AOA工艺作为一种新兴的脱氮除磷技术,目前已经被应用于许多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

它在深度脱氮除磷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1. 提高脱氮效果:AOA工艺可以通过调节操作条件和优化菌种结构,进一步提高脱氮效果,从而满足更加严格的脱氮要求。

2. 实现资源回收利用:AOA工艺不仅可以脱氮除磷,还可以回收废水中的有机物和磷酸盐,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对外部环境的依赖。

反硝化除磷工艺原理以及研究进展

反硝化除磷工艺原理以及研究进展

反硝化除磷工艺原理以及研究进展反硝化除磷将反硝化和除磷两个过程合二为一,一碳两用,达到了同步脱氮除磷的目的。

本文在简要介绍废水生物脱氮除磷研究领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生物脱氮除磷工艺难以达到N、P同时高效去除的原因,探讨了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发现以及证实过程,综合分析了几种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原理、特点以及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论文:反硝化除磷,原理,研究进展一.前言1.1 脱氮除磷现状近年来,随着各种工业的快速发展,低C/N、C/P比废水日益增多。

而传统脱氮除磷工艺如A/A/O、SBR、氧化沟等均要求C/N大于6、C/P大于20,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功效[1]。

另外,这些工艺多数不能满足氮磷的同时高效去除,因为在这些工艺中存在着难以协调的竞争和矛盾[2~5]:1.微生物独立这些工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它们的基质类型、对环境条件(pH、DO、T等)要求不同,由此产生了微生物之间的矛盾和竞争。

2.污泥龄的矛盾在脱氮除磷工艺中,除磷是通过排出剩余污泥来实现的。

聚磷菌多为短世代微生物,泥龄越长,污泥含磷量越低,而硝化菌的世代周期则较长。

硝化过程需要的长泥龄和除磷需要的短泥龄之间存在矛盾。

3.对碳源有机物的竞争在脱氮除磷系统中,碳源主要用于反硝化、释磷和异养菌的正常代谢。

在缺氧段,反硝化菌先于聚磷菌利用有机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导致聚磷菌没有充足的碳源,从而导致释磷程度降低。

而对于硝化段来说,过多的碳源会使生长速率较高的异养菌迅速生长,争夺溶解氧,从而降低硝化速率。

4.硝酸盐的矛盾聚磷菌需要在严格的厌氧条件下才可以发挥作用进行释磷,在传统工艺中,污泥回流会将一部分硝酸盐带入厌氧区,从而导致厌氧区的非严格厌氧,严重影响聚磷菌的释磷效率。

5.溶解氧的矛盾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将厌氧、缺氧、好氧各处理过程同处一个活性污泥系统,而活性污泥絮体对气泡的吸附作用不可避免的将溶解氧带入缺氧段和厌氧段,从而影响了聚磷菌的释磷能力和反硝化菌的脱氮能力。

反硝化除磷工艺原理以及研究进展

反硝化除磷工艺原理以及研究进展

反硝化除磷工艺原理以及研究进展反硝化除磷工艺一直以来都是污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工艺的研究、改进和应用也在不断推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原理、发展历程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1. 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原理反硝化除磷工艺是一种利用硝化-反硝化的生物反应过程去除污水中氮、磷元素的工艺。

其原理是,通过污水里的有机物质,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被氨氧化成以NH4+为主要形态的氮化物,然后将NH4+通过硝化由细菌氧化成NO3-。

而在后续的反硝化过程中,反硝化细菌利用NO3-作为电子受体,将NO3- 还原成N2气体,同时磷元素被沉淀在活性污泥中。

2. 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发展历程反硝化除磷工艺的研究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当时相关研究人员在对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意外发现生物膜反应器在净化污水时可同时达到除磷和除氮的效果,同时出水中还具有较低的有机物含量。

然而,由于当时的反硝化除磷工艺并不完善,存在的问题较多,因此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逐渐发展出采用前置浸出法去除COD,此后通过反硝化除磷,再加上碳源补加进一步提高除磷效果的新工艺。

随着上述工艺不断完善,反硝化除磷工艺逐步成为了当今污水处理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成熟工艺方法。

3. 反硝化除磷工艺的研究进展自反硝化除磷工艺被提出以来,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其中包括:(1) 研究采用新型碳质填料增强反硝化除磷工艺的效果新型碳质填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均匀、生物可附着性好等特点,对于提高反硝化除磷工艺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研究中发现,采用新型碳质填料结合生物反应器培养啮齿动物阶段污泥,反应器内的Pb2+、Cu2+等重金属离子含量分别下降了50%、74%。

(2) 研究通过温度的调节来影响反硝化除磷的效率研究发现,适当降低反硝化除磷工艺中反硝化反应的温度可以提高反应效率。

此外,在反应器中采用沼气将一些固体废弃物转化为高含量的磷酸盐,可增强反硝化除磷的效果,而不改变反应器的能源消耗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硝化除磷技术概述
土建学院
季斌
摘 要:反硝化除磷技术是废水生物除磷的一个新方式,能够解决废水处理工艺运行中碳源不足、污泥产量大和好氧阶段曝气能耗大等问题,因而受到环境保护领域的关注。

文章对反硝化除磷的机理、影响因素、现有工艺及研究现状做出综述。

关键词:废水处理;反硝化除磷;DPBs ;缺氧吸磷
Abstract :As a new way to achieve waste water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technology can resolve problems such as organic deficiency, large production of sludge and big energy consumption. It gets much attention fro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omain. The mechanisms, effect factors, processes and research status of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were reviewed and discuss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 :wastewater treatment ;denitrifying dephosphatation ;DPBs ;anoxic phosphorus uptake 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因能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因而是现阶段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是利用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脱氮、聚磷菌PAOs(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除磷达到去除目的。

由于释磷和反硝化菌反硝化都需要碳源,两种菌争夺进水中的碳源,当可用碳源量不足时,磷的去除效率将受到影响。

1993年荷兰Delft 大学Kuba 等发现集反硝化与除磷于一身的一类兼性厌氧微生物——反硝化聚磷菌DPBs(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bacteria), 它能利用2O 或X -
NO 作为电子受体在缺氧
环境下达到去除磷的作用。

反硝化除磷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接着介绍了反硝化除磷的影响因素和相关常见的工艺。

1. 反硝化除磷的机理
如下图,厌氧条件下,乙酸分子扩散进入DPBs 的细胞后,与ATP 水解反应耦合,活化成CH 3CH 2~C O A ,其中所需能量由多聚磷酸盐(Poly-P n )的水解提供;部分乙酰辅酶A 经TCA 循环代谢提供合成PHB(聚β-羟基丁酸盐,一种常见细菌内含物)所需的还原力,其余的乙酰辅酶A(约90%)被转化为PHB, 作为储备的营养物质。

缺氧条件下,DPBs 为了生长,利用储存的PHB 作为碳源和能源,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ATP , X -NO 作为电子受体被还原成2N ;由于A TP/ADP 增大,而外界污水中磷酸盐丰富, 多聚磷酸盐的合成受到促进,因而能够“过量吸磷”,在细胞内重新储存多聚磷酸盐。

后经过剩余污泥的排放而达到最终的除磷的目的,当然剩余污泥需进一步的处理。

图1 反硝化除磷机理示意图
2. 反硝化除磷的影响因素
2.1 COD 的影响
碳是微生物生长需要的量最大的营养元素。

厌氧释磷阶段随着碳源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 DPBs 释磷最大速率增大。

而在缺氧阶段,DPBs 摄磷速率随碳源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即缺氧阶段过多的碳源相反会妨碍DPBs 对X -
NO 的还原。

2.2 3-NO 的影响
厌氧段的3-NO 出现会抑制DPBs 释磷:产酸菌可利用3-NO 作为最终电子受体氧化有
机基质,这样产酸菌的厌氧发酵以及产生挥发性脂肪酸作用受到抑制;反硝化菌利用3-NO 进
行反硝化作用(消耗有机物),竞争性抑制DPBs 厌氧释磷。

试验证明,进水
3 1.5mg/L -⎡⎤NO -N <⎣⎦
时,3-NO 对DPBs 释磷量和释磷速率影响较小。

缺氧段3-NO 的浓度的增大有利于DPBs 的生长和除磷效果,但其浓度不宜过高。

控制
325mg/L 45mg/L -⎡⎤<NO -N <⎣⎦,TP 去除率可达70%。

2.3 2-
NO 的影响
2-NO 可作为DPBs 反硝化除磷的电子受体,在适当浓度甚至可促进缺氧吸磷,但2-NO 浓度
不宜过高,否则必将抑制缺氧吸磷。

2.4 pH 的影响
pH 值对厌氧释磷和缺氧吸磷均会产生影响:当厌氧段pH=8.0左右,缺氧段pH=7.0左右,除磷效果最好
另外,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固体平均停留时间SRT ,某些菌种(如GAOs )的存在,包括温度都会对DPBs 反硝化除磷造成影响。

3. 反硝化除磷工艺
3.1 A 2N 工艺(anaerobic-anoxic-denitrifying )
一种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污水经过厌氧段释磷之后在中沉池中泥水分离,进 水TN 及氨氮浓度即被稀释而有所下降,富含氨氮、磷的上清液经生物膜硝化池后几乎所有的氨氮都被转化为硝态氮,并降解一部分COD 和吸收少量的磷。

富含 DPBs 的污泥(称超越污泥)则跨越固定膜反应池与完全混合硝化液流人缺氧段,完成过量吸磷和反硝化反应。

最后二沉池泥水分离,上清液排放,污泥回流至厌氧池,剩余污泥排放。

工艺流程图如图6所示。

DPBs 没有流经好氧硝化段,其胞内储存的PHB 几乎全部被用于缺氧反硝化吸磷,通过“一碳两用”实现了系统的脱氮和除磷。

图2 A2N工艺流程图
3.2 DEPHANOX工艺
当进水碳氮比较高时,需要在A2N工艺的缺氧池后添加曝气池,这就形成了DEPHANOX 工艺
图3 DEPHANOX工艺流程图
3.3 UCT工艺
UCT的工艺流程有两个内循环,循环1将硝化液从好氧段回流至缺氧段,循环2将缺氧段内反硝化脱氮后的混合液循环至厌氧池。

回流污泥不是直接进入厌氧池,而是先进入缺氧池中。

这种做法强化了厌氧和缺氧的交替,为DPBs的生长提供了条件,促使其成为优势菌种,从而进行反硝化除磷。

图4 UCT工艺流程图
3.4 BCFs工艺
BCFs工艺是在UCT工艺的基础上研发的,与UCT工艺相比,增设了接触池和混合池,目的是为DPBs的富集创造环境条件。

增设的接触池可起到第二选择池的作用,所需的容积很小,但可较好地抑制丝状菌的繁殖。

用于快速吸附厌氧池出水中剩余的COD;缺氧池和好氧池之间加上混合池。

混合池内可形成低氧环境,可较容易地通过控制内循环流量达到保证完全的反硝化和内循环2中无(或极低)硝酸氮的目的。

BCFs工艺增设了在线分离、离线沉淀化学除磷单元,解决了泥龄过长,进水中COD/P 的比值过低等问题。

图5 BCFs工艺流程图
3.5 AOA-SBR法
在SBR中采用厌氧/好氧/缺氧(简称AOA)工艺。

充分利用了DPBs在缺氧且没有碳源的条件下能同时进行脱氮除磷的特性,使反硝化过程在没有碳源的缺氧段进行,不需要好氧池和缺氧池之间的循环,达到氮磷在单一的SBR中同时去除的目的。

此工艺不仅可以富集DPBs,而且使DPBs在除磷脱氮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3.6 颗粒污泥法
颗粒污泥脱氮除磷目前还处在研究阶段。

与普通污泥法相比,好氧颗粒污泥沉降性能较好,生物浓度高,污泥含水率低。

随着颗粒污泥的应用,存在于普通污泥中的(诸如污泥膨胀、处理构筑物占地面积大、澄清池二次释磷等)问题都可以被克服。

参考文献:
[1]夏静文,郭亚兵.反硝化除磷技术应用及效率分析[J]. science and tenology information,2008,14
[2]刘占会,张雁秋等. 反硝化除磷机理及电子受体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10)
[3]田西满,李亚峰. 反硝化除磷的影响因素及新工艺[J].辽宁化工,2008,37(11)
[4] 周栋,韩宝平. 废水反硝化除磷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3)
[5] 张杰,李小明. 反硝化除磷技术及其实现新途径[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8,38(3)
[6]李圭白,张杰.水质工程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顾夏声等.水处理生物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