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幽默的几种方法

合集下载

培养幽默口才的技巧和方法

培养幽默口才的技巧和方法

培养幽默口才的技巧和方法在人际交往和职场发展中,拥有幽默口才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幽默的口才不仅可以增加人际吸引力,还有助于缓解尴尬局面和紧张氛围。

那么,如何培养幽默口才呢?本文将介绍一些技巧和方法。

1. 倾听和观察要培养幽默口才,首先要倾听和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人群。

观察生活中的有趣情境,倾听别人的笑话和幽默故事,以及观察周围人们的反应和表情。

通过积累观察和倾听的经验,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幽默的本质和喜好。

2. 学习幽默的基本结构和技巧幽默有其独特的结构和技巧,学习这些基本要素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运用幽默口才。

例如,幽默经常采用夸张、对比、反转和意外等手法。

通过学习这些技巧,你可以更好地塑造自己的幽默风格。

3. 提高观察力和洞察力幽默口才需要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要培养这些能力,你可以多读书、多看电影和戏剧,以及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拓宽你的视野,提高你对生活的感知。

同时,还可以练习观察他人的反应和表情,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情绪。

4. 锻炼幽默感幽默感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思考来培养。

一种方法是多思考有趣的问题和情境,通过思考和联想来培养你的幽默思维。

另外,你还可以尝试参加幽默训练班或表演课程,通过练习和表演来提高自己的幽默能力。

5. 理解观众和适当时机幽默口才需要根据不同的观众和场合来进行调整。

了解观众的背景、文化和喜好,并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幽默表达。

此外,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点,确保你的幽默能够被接受和欣赏。

6. 练习和表达要提高幽默口才,最重要的是不断地练习和实践。

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机会,例如与朋友聚会、参加公开演讲或表演活动等。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表达,你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幽默口才,找到适合自己的幽默风格。

总结起来,培养幽默口才需要倾听和观察,学习基本结构和技巧,提高观察力和洞察力,锻炼幽默感,理解观众和适当时机,以及不断地练习和表达。

希望这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你有效地培养幽默口才,让你在人际交往和职场中更加成功。

培养幽默感让生活更有趣

培养幽默感让生活更有趣

培养幽默感让生活更有趣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

而培养幽默感,能够让我们更加轻松地面对这些困难,让生活更加有趣。

幽默感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心态,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幽默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满乐趣。

一、学会观察生活中的趣事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令人发笑的场景和趣事,而要培养幽默感,就需要学会观察和欣赏这些趣事。

当你遇到一些搞笑的情况时,不要害羞或者尴尬,而是要学会从中找到乐趣。

例如,看到一只狗模仿人类走路的样子,不妨笑一笑,这样能够释放我们内心的压力,让我们更加开心。

二、与幽默的人为伍与幽默的人为伍,可以有效地培养我们的幽默感。

幽默的人往往能够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和行为破解尴尬和紧张的气氛,让周围的人感到欢笑。

当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时,不妨多向他们学习,学会使用幽默的方式看待问题,这样能够激发我们自己的幽默潜力。

三、拥抱自嘲自嘲是一种健康的幽默方式,在适当的时候自嘲一下可以让我们和他人产生一种轻松的互动。

当我们犯了一个错误或者出了一些小差错时,不必过分自责,而是可以适当地自嘲一下,甚至与他人分享,这样能够减轻我们的压力,也能够让他人感到开心。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嘲是一种机智和幽默,而不是贬低自己或他人,需要注意分寸。

四、关注幽默的创作幽默感并不是一种天生的品质,它可以通过学习和观察来逐渐培养。

我们可以关注一些幽默的创作,如喜剧电影、段子、笑话等等。

通过欣赏这些幽默的作品,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人的幽默方式和逻辑思维,然后灵活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当我们能够灵活地运用幽默,就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

五、乐观积极的心态最后,要培养幽默感,需要保持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

乐观的人往往能够看到问题的积极和有趣的一面,即使面临一些困难,也能够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和应对。

因此,我们要学会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要沉溺于烦恼和苦闷中,而是要努力用幽默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总之,培养幽默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满乐趣。

培养幽默感成为一个风趣有趣的人

培养幽默感成为一个风趣有趣的人

培养幽默感成为一个风趣有趣的人培养幽默感,成为一个风趣有趣的人幽默感是一种重要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使人更加风趣有趣。

通过培养幽默感,我们可以在人际关系中更加得心应手,同时也能为自己的心理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幽默感的重要性,以及提供一些方法来培养幽默感,帮助读者成为一个风趣有趣的人。

一、幽默感的重要性幽默感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幽默能够缓解紧张气氛。

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社交场合,存在一定的压力和紧张感。

通过幽默的表达,可以缓解压力,为人际交流打开一扇窗。

其次,幽默能够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使自己更加受欢迎。

有幽默感的人往往能够在群体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家喜欢聊天和交流的对象。

此外,幽默感也能够增强人们的乐观心态,改变消极情绪。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运用幽默的态度和视角来看待问题,能够更加积极和从容地应对。

二、培养幽默感的方法1. 观察生活中的趣事和笑点:生活中充满了各种趣事和笑点,我们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去捕捉这些。

比如,一些滑稽的场景、诙谐的对话以及意外的事件都是培养幽默感的素材。

当我们能够从这些细节中发现乐趣,就能更好地拥有幽默感。

2. 学习幽默表达技巧:幽默表达是一门艺术,需要经过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可以通过阅读幽默故事、观看喜剧电影和演出,了解幽默的表达形式和技巧。

例如,采用夸张、反转和讽刺等手法,能够让笑话更加有趣。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参加幽默表演课程或与搞笑达人交流,提升自己的幽默表达能力。

3. 接受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幽默的表达需要勇气和自信。

但是,过度自信和自我封闭会阻碍幽默感的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接受自己的不足和错误。

能够以一个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的过失,不断尝试新的幽默方式,并从中学习和成长。

4. 培养积极的心态:幽默感与心态息息相关。

如果我们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那么我们更容易发现幽默的一面。

培养乐观的心态,学会从困境中寻找解决的可能性,就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幽默,增加自己的魅力。

增加幽默感的方法

增加幽默感的方法

增加幽默感的方法
增加幽默感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学习观察和倾听:留意周围的人和事件,发现其中的趣味和笑点。

观察人们的行为和表情,留意他们的幽默举动和言谈,从中学习和吸取幽默元素。

2. 阅读幽默书籍和笑话:通过阅读幽默书籍和笑话,可以提升对幽默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多读一些幽默作品,了解不同类型的幽默,培养自己的幽默感。

3. 观看喜剧节目和电影:喜剧节目和电影是培养幽默感的好材料,通过观看这些节目和电影,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幽默技巧和表演方式,激发自己的幽默潜能。

4. 练习自嘲和自省:学会以幽默的方式看待自己的不足和失误,能够减轻压力并增加幽默感。

适当地自嘲和自省,可以让自己更加坦然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同时也能给他人带来笑声。

5. 与幽默感强的人交往:和具有幽默感的人交往,可以感染他们的幽默气质,并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幽默技巧和表达方式。

与他们一起分享笑料和笑点,共同开心和放松。

6. 培养轻松愉快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以轻松愉快的方式看待问题,能够增加幽默感。

学会放松
自己,享受生活中的小乐趣,培养幽默感。

7. 培养幽默的思维方式:在思考问题和解决困难时,尝试以幽默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寻找其中的搞笑点,并用幽默的方式来表达。

通过培养幽默的思维方式,可以提升自己的幽默感。

增加幽默感需要积极的学习和实践。

多观察和倾听,多阅读幽默书籍和笑话,与幽默感强的人交往,培养轻松愉快的心态,以及培养幽默的思维方式,都能够帮助提升幽默感。

幽默高手口才训练方法

幽默高手口才训练方法

幽默高手口才训练方法1、暗示法无论在哪里都应该去想象自己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口才,想象自己有一天会在公共场合演讲幽默笑话,自己会成为一个幽默天才,每天都应该大笑10次,乐观面对生活,放松情绪。

2、形态训练法要培养好微笑的习惯,可以在面对众人的目光下,自信地微笑,要锻炼自己的亲和力,应该自己可以在镜子前学习微笑,展示自己的形态和手势等!3、话题信息法所谓的话题信息就是在我们看到的电视、报纸、看书、交谈中将看到的幽默事件或者是笑话记录下来,每天记下一两句,在记忆的时候,还要思考那些概念,等你有了一个深思过程,谈起笑话来就更能得心应手了。

4、时刻练习法无论你在何时何地,只要一见到任何的东西,你都可以用进行随性的表达方法来将你所观察到的事物用一个幽默的方式说出来。

5、全思维练习法对于同一个主题,你可以站在不同角度,分别进行演讲,这样都是可以培养自己幽默口才的快速训练方法。

幽默口才训练语句1.多读书多看报把所见到的好文章或让自己心动的话语划出来,或者剪下来,或摘抄在卡片上。

2.积累警句、谚语3.积累谈话素材4.提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你只要有观察问题的敏锐眼光,有丰富的学识和经验,思考问题的周密思维有丰富的想像力,就能提高自己的口才。

给大家分享网上流行的幽默段子1.或许有一天,当你披上婚纱时,我已披上了袈裟;2.自信的女人不一定美丽,比如凤姐.有实力的女人不一定迷人,比如灭绝师太;3.借我城管三千,我可以毁灭地球;借我佳丽三千,我可以再造个地球。

想要拥有一口让人羡慕不已的幽默口才,那就多加努力了哦!3怎么训练幽默的口才1、树立自信,对生活怀着积极态度2、尝试开发锻炼右脑右脑的发达程度涉及到幽默的口才能否养成。

开发右脑的方法有很多,我常用的比如做白日梦、静坐冥想、多看艺术书籍、学习美术知识、多与别人畅所欲言的方法,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很有效的哦!3、遇到挫折,学会积极应对,培养乐观的思维人的一生不能说没有挫折,像感情失败、家庭变故、事业失利、朋友远离等挫折和打击,我想大家或多或少总能遇到一些。

培养幽默感的九招

培养幽默感的九招

培养幽默感的九招“必杀技”
1、常带微笑。

微笑和大笑是一对兄弟,面带微笑就是幽默感的一种。

2、常看喜剧。

可以把看喜剧作为奖励自己的笑声的礼物。

3、用幽默的眼光看自己生活中的“糗”事。

从中找到幽默,可以夸大或者戏剧化。

4、每天读漫画。

把这些东东放在冰箱上等家里醒目的地方,让自己处处能看到。

5、将家庭相片打乱顺序并写上滑稽的说明。

通过一些俏皮话向亲爱的人搞笑一下也无不可。

6、晚饭时,把一家人的气氛搞起来。

将一天的困窘的时刻用幽默化解掉。

7、将别人的冒犯当成笑料,用幽默代替敌意。

8、找一找幽默方面的朋友。

这样的朋友能够理解你的幽默,甚至教你如何幽默。

9、试着说会拿自己开涮。

如你是秃头,你却说“唉,谁叫我以前是治疗秃头的专家呢”
唐劲松编译自美国《读者文摘》。

如何培养自己的幽默感

如何培养自己的幽默感

如何培养自己的幽默感
培养幽默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涉及到观察、实践和自我表达。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建议,帮助你增强自己的幽默感:
1.观察生活:学会欣赏日常生活中的乐趣,即使是小事也可以是快乐的源泉。

尝试从日常生活中找寻幽默的一面,比如观察人们的奇怪行为或日常琐事中的荒谬之处。

2.看喜剧节目:观看喜剧电影、电视剧或现场表演可以让你接触到不同的幽默风格,同时也能了解什么样的幽默能够引起共鸣。

3.阅读笑话书或漫画:阅读笑话集或漫画,了解幽默的结构和时机,这对提高你的幽默感有很大帮助。

4.练习自嘲:适当时候能够自嘲的人往往显得更加自信和有趣。

不过要注意分寸,避免过度或伤害到自己或他人的感情。

5.学习机智回应:思考一些机智的回答和反应,可以在日常对话中加以应用。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练习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6.和幽默的人相处:和那些有幽默感的人相处,他们的态度和方式可以给你很多启发。

7.写日记:记录下你觉得有趣的事情或发生的趣事,回头来看也许你会从中发现更多乐趣。

8.玩文字游戏:双关语和文字游戏是锻炼语言幽默的好方法,可以尝试创造一些有趣的词句。

9.保持轻松:不要太过于严肃,给自己和别人都留点空间去享受乐趣。

10.接受失败:不是每次尝试都会成功,如果你的一个玩笑没得到预期的效果,不要太在意,轻松对待这些小挫折。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幽默感,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

不断练习和尝试,你会发现自己的幽默感逐渐提升的。

幽默的培养方法

幽默的培养方法

一、错位反差出幽默:1、古今反差。

例:三国时东吴要周瑜当统帅,那时周瑜是个团员,老将不服,可打了胜仗。

现在要周瑜当团中央委员,大家就不赞成。

(毛泽东)2、大小反差。

例:我家的财政部长发了言。

3、身份反差。

本应用于某身份人身上的挪用描述另一人物,或美化,或丑化,令人捧腹。

例:此时不抄更待何时,我立即取出“工具”,开始“作案”,哈哈,真是“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经过漫长的一个小时痛苦思考及深刻反省之后,老师终于退回了“赃物”及“作案工具”。

(郭杭《作弊》原载《作文通讯》)4、感情色彩反差。

即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

例:艾奇逊是不拿薪水的好教员,他是如此诲人不倦地毫不隐讳地说出全篇的真理。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诲人不倦”本是褒义词,文中却指连篇累牍、喋喋不休不厌其烦地兜售反动说教的艾奇逊。

通过这一错位反差,人物的厚颜无耻更暴露无遗。

又比方说,在一对恩爱夫妻之间,有时妻子一句:“我恨死了你!”丈夫可千万别误会了太太的意思,她也许是在表达:“我爱死了你!”如果这时丈夫不识趣地暴跳如雷,那可大煞风景。

二、自我解嘲。

例1、林肯故事。

有一次,林肯和他的大儿子罗伯特乘马车上街,街口被过路的军队堵住了,林肯开门伸出头问一位老乡:“这是什么?”意思是哪个部队,老乡以为他不认识军队,答道:“联邦的军队呗,你真是他XX的大笨蛋。

”林肯说了声谢谢,关上车门,严肃地对儿子说:“有人在你面前说老实话,这是一种福气。

我的确是一个他XX的大笨蛋。

”我们真佩服林肯总统的大度与宽容。

例2、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姗蒂,是有名的泼妇,动不动就作河东狮子吼,而苏格拉底从不发火。

他说,娶老婆有如驭马,驭马没什么可学,取个悍妇泼妇,于自己修身养性倒是大有好处。

有一天,姗蒂在家里吵闹不休,苏格拉底忍无可忍,只好出门。

正走到门口,老婆从楼上倒下一盆污水,淋在苏的头上。

苏心平气和地说:“我早就晓得,雷霆过后必有甘霖。

”一个自我解嘲,把一腔怒火冲个烟消云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词句曲解法许多词语是多义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语一般只有一个确定的意思,如果故意将词义作歧解,从中就会形成意思的反差,幽默味就出来了。

一个句子,往往有多个逻辑重点,言者和听者分别理解的重点不同,同样会形成幽默的反差。

阿牛数学成绩不好,老师为培养他的数学细胞,举一个生活例子来作引导:“阿牛,如果你哥哥有5个苹果,你拿走了3个,”老师用手比划着,“结果会怎么样?” 阿牛脱口而出:“他肯定会揍我一顿!”老师说的“结果会怎样?”根据上文,意思非常明白:还剩下2个苹果。

而阿牛对“结果”的理解却是指拿走苹果这个行为所导致的后果,阿牛回答的可笑之处正是对“结果”一词的曲解。

英语老师:“把‘我哥哥去了学校’”改为将来时。

学生:“我哥哥的孩子去了学校。

”学生令人捧腹的回答就是巧妙地岐解了“将来时”, 将它把一种英语时态理解为具体的将来时间,由此引出“哥哥的孩子” ,与老师所要求的形成理解上的反差。

甲:“为什么公鸡早上要提起一直脚?” 乙:因为如果提起两只脚,它就会跌倒!乙的回答利用了语句的逻辑重点的挪移。

甲的问话是要求回答公鸡提脚这一现象,乙却巧妙地将逻辑重点由“提脚”现象转移为“一只脚”,二者之间的不协调就是歧解得结果。

2、反还法当对方的话语暗含挑畔性、进攻性,回答者巧妙运用自己所处的优势,或顺手抓住对方语言的弱点漏洞,反戈一击,以毒攻毒的语言张力能产生幽默效果。

父亲对儿子的学习很不满,责备道:“林肯像你这么大时已经是班里最好的学生了!” 儿子灵机一动,回道:“可是他像您这么大时已经是美国总统了。

”父亲的责备引用少年林肯与儿子作一比较,不料儿子顺势抓住林肯成年的成就进行精准反击,一笑之余我们不得不赞叹儿子的聪明。

一个老板让仆人去买酒,却不给钱,他的理由是:“用钱买酒,谁都能办到;如果不花钱买酒,才算有能耐!去吧。

”半个时辰后仆人回来把空瓶交给老板,向老板强调:“从有酒的瓶里喝到酒,谁都办得到;如果能从空瓶里喝到酒,才算能耐。

喝吧。

”老板之举,已是刁难,仆人不是笨伯,机智地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智慧争锋相对,以毒攻毒。

这对老板是一剂辛辣的讽刺,我们在会心一笑中感到痛快。

有时候,以赞同对方的说法,进而作相关的推导和归缪,引申出的结果往往会让人忍俊不禁。

丈夫推门进来,气喘吁吁地说:“我跟着公共汽车跑回来,节省了五毛钱!” 妻子一听就来气了:“那么你为什么不跟出租汽车跑,那就能节约10块钱哪!”妻子的可笑在她作了一个推论:跟公共汽车跑回来节省五毛钱,那么跟出租车跑就能节约10块钱。

这种推论还可帮她深入:可能的话跟着火车飞机跑,更要节约成百上千元呢。

甲:我老婆每次怀孕都在读《三骑士》,所以生的都是三胞胎。

乙:我妻子也怀孕了。

坏了,她现在看的书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看《三骑士》就会产生三胞胎,照此推理,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就会生四十一胎!这种推论结果就是归谬式的好笑,乙真是幽默之极。

3、避重就轻法答非所问,回避问题的严重性,故意将人引入歧路,一问一答的效果风趣有味。

一顾客发现所喝的酒里漂着一根白头发,便招来侍者指着头发问:“这酒里怎么漂着根白头发?”侍者耸肩点头,微笑而语:“可见我们的酒是陈年老窖啊!”顾客的责问是针对酒的卫生质量方面的。

而侍者为了回避酒的卫生质量问题,抓住白头发“老”的特征以拟人的手法强调酒的“老”——“陈年老窖”,在侍者的意思中,酒老会长白头发,其本身就新奇可笑。

见者无不为这样风趣的回答颔首而笑。

房客指着屋顶问:“这房子经常漏雨吧!” 房东摇着头断然否定:“不,瞧你说的!只有在下雨时才漏。

”6/11页房东回答并不针对房子的破败程度,而是轻巧地回答是否“经常”漏雨,转移了话题。

一句“只有下雨时才漏”的废话含着几许幽默。

4、顺势陡转法有时双方对话的语势正自然、顺畅地发展着,但突然一个急转,对话的结果出来了,却是出人意料的防不胜防的结果,这种结果是对答话者的啼哭皆非的幽默。

一位老太太拿着一本破旧的作业本,让巴尔扎克看,让他猜猜这个孩子的前途如何,巴尔扎克看完本上缭草不堪的字迹,评价道:“这个孩子既懒惰,又任性,我想他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

”老太太非常严肃地说:“唉,这正是你小时候的作业本!”巴尔扎克的评价是他看完作业本的真实感受,孰料最终的评价对象却是自己,而评语和事实的截然相反正构成了反讽,除了尴尬的巴尔扎克,谁会不乐!一个富翁碰到正在思考问题的萧伯纳,便心怀恶意地问:“你在想什么?” 萧一见问者,便微笑道:“不用问,我正在想的东西一钱不值。

” 富翁来了兴趣,追问道:“那你究竟想的是什么东西?”“想的正是你。

”萧伯纳微笑着答道。

前面的对话如水流淌,自然顺畅,而自然中已被作了埋伏;“想的正是你,”既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前面的顺畅正是在蓄势,陡然一折,讽刺之用心显露。

对恶人的讽刺便是会心的幽默。

5、双关法7/11页使用双关语言是产生幽默的最常见的方法。

所谓双关,也就是你说出的话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这句话本身的含义;另一个是引申的含义,幽默就从这里产生出来。

也可说是言在此意在彼,让听者不只从字面上去理解,而能领会言外之意。

有一则寓言说,猴子死了去见阎王,要求下辈子做人。

阎王说,你既要做人,就得把全身的毛拔掉。

说完就叫小鬼来拔毛。

谁知只拔了一根毛,这猴子就哇哇叫痛。

阎王笑着说:“你一毛不拔,怎么做人?”这则寓言表面上是在讲猴子的事情,却很幽默地表达了“一毛不拔,不配做人”的道理,虽然讽刺性很强,却也委婉、含蓄。

利用字的谐音来制造双关的效果,会显得很有幽默感。

传说李鸿章有一个远房亲戚,胸无点墨却热衷科举,一心想借李鸿章的关系捞个一官半职。

他在考场上打开试卷,竟无法下笔。

眼看要交卷了,便“灵机一动”,在试卷上写下“我乃李鸿章中堂大人的亲妻(戚)”,指望能获主考官录取。

主考官批阅这份考卷时,发现他竟将“戚”错写成“妻”,不禁拈须微笑,提笔在卷上批道:“所以我不敢娶你。

”“娶”与“取”同音,主考官针对他的错字,来了个双关的“错批”,既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又极富情趣。

6、反语法说出来的话,所表达的意思与字面完全相反,就叫正话反说。

如字面上肯定,而意义上否定;或字面上否定,而意义上肯定。

这也是产生幽默感的有效方法之一。

8/11页有一则宣传戒烟的公益广告,上面完全没提到吸烟害处,相反地却列举了吸烟的四大好处:一省布料:因为吸烟易患肺痨,导致驼背,身体萎缩,所以做衣服就不用那么多布料;二可防贼:抽烟的人常患气管炎,通宵咳嗽不止,贼以为主人未睡,便不敢行窃;三可防蚊:浓烈的烟雾熏得蚊子受不了,只得远远地避开;四永保青春:不等年老便可去世。

这里说的吸烟的四大好处,实际上是吸烟的害处,却显得很幽默,让人们从笑声中悟出其真正要说明的道理,即吸烟危害健康。

秦朝的优旃是一个有名的幽默人物。

有一次,秦始皇要大肆扩建御园,多养珍禽异兽,以供自己围猎享乐。

这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但大臣们谁也不敢冒死阻止秦始皇。

这时能言善辩的优旃挺身而出,他对秦始皇说:“好,这个主意很好,多养珍禽异兽,敌人就不敢来了,即使敌人从东方来了,下令麋鹿用角把他们顶回去就足够了。

”秦始皇听了不禁破颜而笑,并破例收回了成命。

优旃之所以成功地劝服秦始皇,主要是使用了幽默的力量。

他的话表面上是赞同皇上的主意,而实际意思则是说如果按皇上的主意办事,国力就会空虚,敌人就会趁机进攻,而糜鹿是没有能力用角把他们顶回去的。

这样的正话反说,因为字面上赞同了秦始皇,优旃足以保全自己;而真正的含义,又促使秦始皇不得不在笑声中醒悟,从而达到了他的说服目的。

诗人歌德有一次在公园散步,在一条小道上不巧碰见曾经攻击过他的政客。

对方满怀敌意地说:“对于一个傻子,我是从来不让路9/11页的。

”歌德立即回答:“而我则相反。

”说完便马上让到路边去了。

这件事虽然反映了政客的傲慢无礼和歌德的豁达大度,但更重要的是歌德幽默的回答。

虽然只有五个字,却反映出了歌德反应的机敏和回敬的巧妙;还给狭路相逢的一对冤家免去了一场僵持不下的冲突,充分显示了歌德的宽宏大量和优雅风度。

幽默的精髓在于超乎常理。

俗话说:理儿不歪,笑话不来。

说成蛋是盐水煮的不是幽默,而说成是咸鸭子生的则是幽默。

比如一个记者在发回报社的关于一次煤矿事故的报道中这样开头:“上帝看到这副惨状,他落泪了。

”如果编辑就真实性与他探讨,便不会生出幽默,而说“不要去管什么矿井了,立刻采访上帝。

”就很幽默了,因为一般的思维方式是上帝并不存在,更不会落泪,而把记者的话看作真实,并要他去进行采访,则超越了一般的思维模式,因而达到了很好的幽默效果。

要使自己的思维超乎常理,其智慧就在于临机应变。

这一方面有赖于思维的敏捷度,而掌握恰当的幽默方式也必不可少。

在运用幽默语言时,还要注意场合和时机,如果在不恰当的时刻不恰当的地点说出来,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语言要求格调高雅,不可说些恶俗的话题,降低人的品位,秘书工作者需要多加磨练自己,创造“办公室幽默”,可以提高办公效率,增加心身健康。

参考文献:[1] 刘加复:《幽默社交应用大全》,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年6月第2版[2] 孙绍振:《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3] 武俊平:《魅力来自幽默—中外名人经典幽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4] 蔡践:《幽默的魅力》,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5] 钟明:《名人的幽默》,金盾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