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总有效成分的提取
丹参提取制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丹参提取制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提高对丹参中有效成分丹参酮的提取纯化技术的认识。
3. 了解薄层扫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丹参酮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是中药材中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丹参酮类化合物。
本实验采用溶剂提取法从丹参药材中提取丹参酮,并通过薄层扫描法和HPLC法对丹参酮A进行含量测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丹参药材、甲醇、石油醚、氯仿、正己烷、硅胶薄层板、HPLC色谱柱、紫外检测器等。
2. 实验仪器:分析天平、超声波清洗器、旋转蒸发仪、薄层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四、实验方法1. 丹参酮提取(1)称取干燥的丹参药材粉末5.0g,置于50mL具塞锥形瓶中。
(2)加入20mL甲醇,超声提取30分钟。
(3)过滤,收集滤液,旋转蒸发浓缩至近干。
(4)用适量石油醚溶解残渣,转移至分液漏斗中。
(5)依次用氯仿、正己烷萃取,合并萃取液。
(6)旋转蒸发浓缩至近干,用适量甲醇溶解残渣,转移至1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
2. 薄层扫描法测定丹参酮A含量(1)制备硅胶薄层板,用氯仿-甲醇(8:2)为展开剂。
(2)取适量丹参酮A对照品溶液和提取样品溶液,点样于薄层板上。
(3)展开,取出晾干。
(4)用紫外灯(254nm)照射,观察斑点。
(5)用薄层扫描仪测定斑点面积,计算丹参酮A含量。
3. HPLC法测定丹参酮A含量(1)色谱条件: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
(2)样品制备:取适量丹参酮A对照品溶液和提取样品溶液,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进样。
(3)测定:记录峰面积,计算丹参酮A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丹参酮提取通过实验,成功从丹参药材中提取出丹参酮。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丹参酮A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2.15%。
丹参的提取纯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丹参药材的提取和纯化方法。
2. 掌握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纯化技术。
3. 提高对丹参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植物,其根茎入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清心除烦等功效。
丹参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丹参酮、丹酚酸等。
本实验采用乙醇提取法提取丹参中的有效成分,利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初步分离,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纯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丹参药材(干燥)、乙醇、正己烷、硅胶、薄层板、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2. 仪器:电子天平、回流提取器、旋转蒸发仪、薄层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四、实验方法1. 丹参提取(1)称取干燥丹参药材10g,置于回流提取器中;(2)加入50mL 95%乙醇,回流提取1h;(3)冷却,过滤,收集滤液;(4)将滤液旋转蒸发至近干,用正己烷溶解,备用。
2. 薄层色谱分离(1)制备薄层板:将硅胶均匀涂布在玻璃板上,晾干;(2)点样:将提取液点于薄层板上,晾干;(3)展开:将薄层板置于展开缸中,加入正己烷,展开至溶剂前沿;(4)显色:将薄层板取出,晾干,喷以10%FeCl3乙醇溶液,显色。
3. 高效液相色谱纯化(1)制备样品:将薄层色谱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溶解于甲醇中,制成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2)色谱条件:色谱柱:C18柱;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80: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3)进样:将样品溶液进样,记录色谱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薄层色谱分离结果通过薄层色谱分离,观察到丹参药材中存在多个斑点,说明丹参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
2. 高效液相色谱纯化结果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成功分离出丹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如丹参酮IIA、丹参酮IIB等。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采用乙醇提取法成功提取了丹参中的有效成分;2. 通过薄层色谱法对丹参中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3. 高效液相色谱法进一步纯化了丹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丹参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提取

丹参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提取(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关键词】丹参;隐丹参酮;丹参酮H A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四川、安徽、江苏及河南等省。
春秋两季采挖,除去茎叶泥沙,须根晒干。
其根茎短粗,顶端有残留茎基,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有须状细根,长10-20 cm,直径0.3-1 cm,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脱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本部灰黄色或紫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
丹参有效成分主要有脂溶性非醌色素类化合物,如丹参酮H A、丹参酮HB、隐丹参酮及其异构体。
水溶性酚酸类成分如原儿茶醛、丹参素。
其中,隐丹参酮是抗菌的有效成分。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试剂丹参粉末,乙醇,苯,氧化铝,丙酮。
1.2实验方法取丹参粉末,用乙醇热煮,煮沸15-20 min,用苯洗脱过滤,洗脱液经氧铝(皿级)层析,再用苯洗脱,样品呈紫色样段,橙红色样段,暗红色样段,取橙红色样段经过苯洗脱,再用丙酮洗脱,呈板状结晶,为丹参酸甲脂,呈橙红色结晶,为隐丹参酮。
将暗红色样段,氧化铝棒置容器中,经苯洗脱,再用丙酮洗脱,呈暗红色结晶,为丹参酮H A。
隐丹参酮与丹参酮H A为脂溶性成分,样品的甲醇提取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溶于氯仿期滤,滤液加水振摇静止,取氯仿层浓缩至干,加氯仿显色。
原儿茶醛、丹参素为水溶性成分,用荧光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置白瓷板上,于紫外灯(365 mm)下检视,呈灰色荧光,即原儿茶醛。
薄层色谱法:样品水提液,浓缩后,以80% 醇沉,用盐酸调值,pH 2,乙醚萃取,醚提取液挥去乙醚,用乙醇溶液,点于硅胶G (或H)—羧甲基纤维素钠薄层板上,先以苯一乙酸一乙甲酸(4 : 1)展开1 cm取出挥溶剂再以苯一乙酸乙酯一甲酸(80 : 50 8)展开,以三氯化铁一铁氰化钾(1 1)试剂显色。
丹参中主要成分的提取分离标准工艺简述

丹参最重要具有旳成分为脂溶性旳二萜类成分和水溶性酚酸类成分,因此在设计丹参提取分离时,重要考虑旳是这两类物质旳提取过程。
其中脂溶性成分以丹参酮ⅡA为重要有效成分,其含量也相对较高;而水溶性成分以丹参素、丹参酚酸类、原儿茶醛为重要成分,原儿茶醛虽为活性成分,但其在丹参中含量很低。
且水溶性成分对于热旳敏感性强,脂溶性成分有升华性,在长时间热解决过程中容易成分损失。
1、提取已知丹参中成分热不稳定,采用梯度渗漉法对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进行提取。
先以95%乙醇对丹参药材进行浸泡溶胀一段时间后,再用95%乙醇进行渗漉,采用正交法选用合适旳渗漉速率,注意低温操作。
滤去渗漉液A(重要为提取丹参酮等脂溶性成分),再用8倍量水对药渣进行渗漉,滤去渗漉液B,提取水溶性成分。
两份渗漉液均需要采用减压浓缩旳方式进行合适浓缩,温度不适宜过高,时间也不适宜过长。
2、分离对渗漉液A可以采用水沉法进行精制。
由于丹参酮ⅡA等二萜醌类成分具有共轭体系,刷型作用力强,也可以选用合适旳大孔树脂吸附进行分离,再使用95%旳乙醇进行解吸附。
对渗漉液B可以采用醇沉法,查资料可以加醇使药液含醇量达50%,能减少成分旳损失,起到最佳旳分离效果。
此外,由于水溶性酚酸成分中,丹酚酸具多种酚羟基、且分子量较大,可以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和聚酰胺树脂吸附旳措施进行分离;而丹参素与原儿茶醛分子量不不小于丹酚酸类成分,分子间作用力相对于丹酚酸类较小,因此与水旳亲和力更大,更适合于阴离子互换树脂进行分离。
若要对丹酚酸类成分过大孔树脂进行分离,可采用先用水洗脱,再用醇洗脱旳方式进行分离纯化。
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现行以便、有效提取丹参中有效成分旳措施,同样在条件旳选择上需要控制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此外可以加入合适旳夹带剂来提高提取效率。
如脂溶性成分可以加入高浓度旳乙醇来增长脂溶性成分旳溶解性,而水溶性成分也可以选用合适旳夹带剂,有文献提出可以选用10%醇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如吐温旳混合体系溶液进行提取。
丹参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题目丹参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完成人刘奕心班级 09升段中药班学制二年制专业中药学指导教师吴杰完成日期 2011年3月12号丹参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丹参有效成分的各种提取分离技术,其中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辅助萃取法、加压液体萃取法、高速逆流色谱法和真空液相层析法等,并分别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为丹参药理学活性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丹参; 有效成分; 提取分离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
其味苦、性微寒,归心、肝二经。
具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中药。
其现代药理作用主要包括舒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具有明显的钙拮抗剂作用;提高心室的顺应性,改善心脏的舒张功能,对缺血心肌和再灌注心脏具有保护作用;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增加微循环流速和流量,消除局部静脉血液瘀滞,改善组织细胞缺血、缺氧所致的代谢障碍;具有抗体外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抗内外凝血系统功能、减少血小板、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作用;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等[1]。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丹参作为能够预防和治疗人类面临的几大危险疾病的植物药之一,它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近年来,丹参的临床疗效备受关注,因此,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随着提取分离技术的发展,研究丹参有效成分的手段呈现出多样化,如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微波辅助萃取法(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加压液体萃取法(pressurized liquid extraction,PLE)、高速逆流色谱法(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和真空液相层析法(vacuum liquid chromatography,VLC)等。
丹参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丹参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丹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根、茎、叶和花均可入药,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丹参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有丹参酮、丹酚酸B、丹参酚等,具有活血化瘀、降血脂、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但目前市场上的丹参制剂大多数是以酒精浸提或水提工艺提取的,提取效率低,产品质量不均一,难以满足大量生产的需求。
因此,该研究旨在深入探究丹参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对丹参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包括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工艺参数的优化。
2. 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最佳工艺流程。
3. 对比水提工艺和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的优缺点,为丹参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1. 实验材料:选择市场上常见的丹参饮片为研究对象,丹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以丹参酮和丹酚酸B的含量作为指标。
2. 实验设计: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对比不同的提取工艺参数(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的影响,寻找最佳工艺流程。
3. 实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丹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同时对比水提工艺和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的优缺点。
四、研究意义1. 提高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丹参制剂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2. 探究不同提取工艺参数对丹参中有效成分的影响,为其他中药材的提取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3. 通过对比水提工艺和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的优缺点,为中药材的提取工艺选择提供参考。
丹参的研究进展

丹参的研究进展关键词:丹参;有效成分;提取分离;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丹参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中草药之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丹参的有效成分、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和丹参的临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lavia miltiorrhiza BungeKey words:Slavia miltiorrhiza Bunge;Effective components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Research progress Abstract:Slavia miltiorrhiza Bung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t has many pharmacological effects.This paper reviewed the active component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the technology of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the effective ingredients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effect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1 前言丹参(Sla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位主要为其干燥的根茎,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中草药之一。
主要产于安徽、山西、河北、四川和江苏等地,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吴普本草》载:“茎华小,方如茬,有毛,根赤,三月五月采根,阴干。
”《本草图经》称:“二月生苗,高一尺许,茎干方棱,青色。
丹参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丹参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丹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有效成分主要包括丹参酮、丹酚酸B和丹酚酸A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血栓、心肌保护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因此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为了提高丹参的药效和药品质量,开展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包括传统的水煎提取、超音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
水煎提取是最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单易行。
然而,水煎提取时间长,繁琐,且溶剂用量大,易造成有效成分的破坏和损失。
超音波辅助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利用超声波和微波的物理效应,能够加速丹参有效成分的溶解和扩散,提高提取效率。
超临界流体萃取则是将CO2等作为溶剂,利用其溶解力和物理性质的变化,在超临界条件下进行提取,可避免传统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
丹参有效成分的分离方法主要包括液相色谱技术、薄层色谱技术、气相色谱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
液相色谱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逆向离子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等,其中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由于其高分离能力和灵敏度,成为丹参有效成分分离的主流方法。
薄层色谱技术虽然简单易行,但分离能力较低,通常用于快速初步分析和鉴别。
气相色谱技术适用于揭示丹参有效成分的挥发性组分,但无法处理不挥发的成分。
此外,还可利用超滤、纳滤、离心等膜分离技术对丹参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其中超滤技术适用于分离较大的有机酸类成分,纳滤技术适用于分离较小的多酚类成分。
目前,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新的提取分离方法,如超声辅助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微萃取和离子交换膜萃取等。
超声辅助超临界流体萃取将超临界流体和超声波相结合,能够提高提取效率和提取选择性。
固相微萃取是将固相材料与样品接触,利用纯净水等溶剂进行脱附,可避免有机溶剂的使用。
离子交换膜萃取则是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性吸附特性,对丹参有效成分进行选择性分离。
总之,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参总有效成分的提取
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
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
主产于安徽、河南、陕西等地。
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
根主含二萜醌类色素, 丹参酮(tanshinone)Ⅰ, ⅡA, ⅡB, 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 异丹参酮(isotanshinones)Ⅰ, Ⅱ, 异隐丹参酮(1socryptotanshinone), 丹参新酮(miltirone), 丹参酸甲酯(methyl tanshinonate), 羟基丹参酮ⅡA(hydroxytanshinone), 二氢丹参酮Ⅰ(dihydrotanshinone I), 丹参新醌甲、乙、丙, 次甲丹参醌(methylenetanshinquinone)和鼠尾草酚(salviol).另报道含铁锈醇(ferruginol)、Δl-丹参新酮(Δl-dehydromiltirone)、Δl-丹参酮ⅡA (Δl-dehydrotanshinone IIA)、丹参新醌丁(danshenxinkun D)和1, 2二氢丹参醌等.除二萜醌类化合物外, 尚含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β-谷甾醇和D(+)β-(3, 4一二羟基苯基)乳酸(即丹参素, 丹参酸甲), 以及缩羧酸化合物(salvianolic acids)A, E等。
取丹参除杂,以粉碎机粉碎过20目筛。
将丹参药粉装入提取罐中,加入体积比为20:1的95%的乙醇,进行蒸煮2h浸出。
将浸出液输入到减压浓缩罐中,回收乙醇后将水溶液浓缩到小体积,成为稠浸膏状。
加入浸膏量2倍的2%氢氧化钠水溶液,边加边搅拌、放置、沉淀完全后过滤。
沉淀用蒸馏水洗到中性。
在60℃以下烘干,粉碎成细粉,过60目筛即得成品。
此产品为生产“丹参舒心片”的原料药,每片含丹参提取物0.2g。
适用于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
用于脑血栓形成的后遗症亦有效。
此外还可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硬皮病、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神经性耳聋、白噻氏综合征及结节性红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