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伊斯科普课程体正式版

合集下载

海伊斯科普课程模式及方案

海伊斯科普课程模式及方案

2014-4-29
总结其教学方案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2
课程目标
海伊普课程的目标第二阶段中,课程设计者将 皮亚杰的研究结果看作是 课程目标的直接来源,课 程目标是依据日内瓦研究课 题 - 分类、排序、时间 关系和空间关系而制定的。每个 方面的具体目标都 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 象以及从动作水 平到言语水平的顺序提出的。 第三个发展阶段的目 标:其总目标依然是认知性的, 但是,与上一阶段 相比较,课程目标发生了三个方面 的变化: (1)那些被称为是"认知发展的关键经验"的 东西 基本保留,但增加了"主动学习"这一部分。 (2) 具体的目标领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3)考 虑了儿童 社会情感方面的目标。
小组活 动
具体的 活动类 型
团体活 动
-
五 、课程实施 为了创建一个主动学习的氛围,必须微 HIGH/SCOPE 课程的一日活动安排 细一个一贯的日常教室活动。(除非孩子们 由计划——实施——回顾事件以及几个 第二天的活动非常不同)实地参观没什么值 附加的成分组成。计划—实施——回顾 得惊奇的,特殊的访问或者突发的事情都是 事件是课程的中心。它让孩子们在有老 很平常的。一日活动的连续性给孩子必要的 师密切参加的整个过程中有机会表达自 控制权以发展一种责任意识以及让他们有机 己的意图 会感受独立。
第一次把儿童的主动学习与儿童发展作为课程的核心思想,开始面 向所有儿童,从原先强调对儿童学业技能的训练转向强调根据每一 第二个阶段 个儿童的发展水平去促进其发展,提出以认知发展为中心,同时注 重儿童的社会性与情感发展等方面 皮亚杰的儿童作为知识建构者的思想在课程中得到了体现,课程设计 者将儿童看成是主动学 习者,认定儿童能在其自己计划、进行和反 第三个阶段 应的活动 中获得较好的学习。

海伊斯科普课程方案

海伊斯科普课程方案

海伊斯科普课程方案导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变得愈发重要。

海伊斯科普课程方案旨在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全面、系统的学习途径,帮助他们掌握关键的职场技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海伊斯科普课程方案的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内容。

一、方案目标海伊斯科普课程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专业知识:通过学习海伊斯科普课程,学生将全面了解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课程将涵盖领域的核心概念、工具和技术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专业基础。

2. 发展职业技能:除了专业知识,海伊斯科普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学生将学习与团队合作、沟通能力、问题解决和决策等相关的技能,提高他们在职场中的表现和竞争力。

3. 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成功职业发展的重要素质之一。

海伊斯科普课程将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发现机会,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4. 提供实践经验:为了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海伊斯科普课程将提供实践项目和实习机会。

通过参与实践项目和实践经验,学生将更好地理解职场的实际情况,并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置海伊斯科普课程方案将包含以下核心课程:1. 专业知识课程:该部分课程将涵盖领域内的核心知识和概念。

学生将学习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包括但不限于专业课程、案例研究和实验室实践等。

2. 职业技能课程:此类课程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如团队合作、沟通能力、问题解决和决策等。

课程将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实践项目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3. 创新思维课程:强调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该课程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将学习创新工具和技术,如设计思维和创新方法等,以促进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 实践项目和实习:为了提供实践经验,海伊斯科普课程将组织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和实习活动。

学生将有机会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海伊斯科普课程公开课

海伊斯科普课程公开课
目标性评价
海伊斯科普课程采用目标性评价方式,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评价学生的 学习成果和教学质量,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提高教学质量。
04
海伊斯科普课程学习效果
海伊斯科普课程学习者的能力提升
要点一
Enhanced cognitive skills
The course helps learners develop their cognitive abilities such as reasoning, problem-solv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强调跨学科学习
海伊斯科普课程内容框架注重跨学科学习,将科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能够融会贯通不同学科的知识。
注重实践和探究
海伊斯科普课程内容框架强调实践和探究,通过开展科学实验和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科 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海伊斯科普课程主要内容
自然科学基础
综合性
海伊斯科普课程注重综合性,将各个领域的知 识和技能整合到一起,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
实践性
海伊斯科普课程强调实践性,注重通过实际操 作和体验来培养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身 体等多方面能力。
海伊斯科普课程目的
培养主动学习者
01
海伊斯科普课程旨在培养儿童成为主动学习者,使他们在学习
过程中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小组 讨论、分工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 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03
海伊斯科普课程教学方式
海伊斯科普课程教师资格
01
认同和理解课程理念
教师需对海伊斯科普课程理念有深入认同和理解,具备相应的专业知

海伊斯科普课程方案

海伊斯科普课程方案

海伊斯科普课程方案【海伊斯科普课程方案】引言:海伊斯科普课程方案是为了满足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和个人发展需求而设计的一套课程体系。

该方案旨在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团队协作等核心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第一部分:海伊斯科普课程方案概述海伊斯科普课程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科整合能力为主线。

这一方案充分借鉴了国内外教育先进经验,将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多个领域中自如应用所学知识。

第二部分:课程设置及内容1. 核心课程:- 批判性思维:通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分析能力。

- 创造力发展: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思考和创造。

- 团队协作:通过小组项目和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在团队中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 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

2. 学科课程:- 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 数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 科学: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 社会: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现象和文化差异,拓宽视野。

- 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发展艺术才能。

第三部分:课程特色和实施方式1. 跨学科融合:- 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 通过跨学科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 实践导向:- 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学科知识。

- 学校将与企业、社区等合作,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学以致用。

3. 个性发展:- 理解和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促进其在特长领域的专业发展。

-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在学术和兴趣方面追求卓越。

结论:海伊斯科普课程方案通过一系列科学和灵活的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

这一方案将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海伊斯科普课程

海伊斯科普课程

(二)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基本内容
• 学习方式 • 语言、读写和交流领域 • 社会性——情感领域 • 身体发展和身心健康领域 • 艺术和科学领域
(三)海伊斯科普课程方法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实施是由“计划-做-回忆” 三个环节以及其他一些活动组成的。“计划-做回忆”这三个环节是课程实施的最重要部分, 通过这些环节,儿童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所参 与活动的打算,也能使教师密切地参与到整个 活动过程之中。
二.基本理念
提倡真实评价,进行全面的、情境性的、持续的评估
三.评价的内容
包括儿童评估、项目质量评估,持续系统的观察儿童,坚持为儿童做轶事记录 评价者用轶事记录为儿童的行为打分
评价海伊斯科普课程
• 优点
1. 课程目标的制定立足于儿童 认知发展所必需的“关键经 验”,而这些关键经验反映 的是“人类基本智力过程和 内容”
计划——做——回忆
计划时间
教师给予儿童 表达自己想法 和打算的机会, 通过让儿童做 他们自己决定 做的事,使儿 童体验独立工 作的感受以及 与成人和同伴 一起工作的快 乐。简单来说, 就是教师和幼 儿一起决定每 天的活动可以 做些什么。
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 在日常活动中 时间最长,我 想海伊斯科普 所说的“工作 时间”在中国 指的就是教学 活动,在这一 过程中,教师 的身份应该是 观察者、指导 者、参与者与
学习环境创设
一.主动学习环境的五个要素 二.学习环境的创设 1、室内 2.户外
师幼互动
• 基本要素 • 1.教师和儿童分享控制 • 2.把注意力放在儿童的优点上 • 3.和儿童建立真实关系 • 4.支持儿童的游戏 • 5.运用鼓励而不是赞扬 • 6.采用问题解决法解决冲突
海伊斯科普课程中教师的作用

海伊斯科普课程

海伊斯科普课程

世界。海伊斯科普课程注重提供丰富的感知刺激和运动机会。
02
前操作阶段
2-7岁左右,儿童进入前操作阶段,开始用符号思考,进行基本的想象
和游戏活动。海伊斯科普课程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促进儿童的想象力。
03
具阶段,开始进行逻辑思考和解决问题。
海伊斯科普课程通过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活动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
社会技能发展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了 合作与交流,提高了沟通 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评估
教学策略改进
教师运用海伊斯科普课程中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提升了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课程开发能力
教师通过参与海伊斯科普课程,增强了课程开发、 整合和创新能力。
专业素养提升
教师对科学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入,专业素养得到 全面提升。
提高家长科学素养
通过参与海伊斯科普课程,家长可 以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更好地引 导和陪伴孩子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05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效果评 估
学生发展评估
认知能力提升
通过海伊斯科普课程,学 生的科学知识、探究技能 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显著 提高。
情感态度转变
课程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 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了他 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 精神。
探究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但不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或结论,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合作为核心的教学 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 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 力。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教 师会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和平台,鼓 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 经验。
多元智能理论
语言智能

海伊斯科普课程体正式版

海伊斯科普课程体正式版

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 (2-6 7岁)
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 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 思维有了质的飞跃其特点。
儿童无法区别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
物,常把人的意识动机,意向推广到
( 1) 泛 灵 论 :
无生命的事物上。
(2)自我中心主义:儿童缺乏观点采择能力,只能从自 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
经典案例
百老奥克斯学校
• • • • • • • • • • • • •
我把一个班级的一日活动(下午活动省略)的时间安排表抄录如下: 9:00一9:20来校 9:20一9:40户外活动 9:40一9:50集体活动 9:50一10“05小组活动 10:05一10:25洗手、吃点心 10:25一10二35计划 10:35一11:25工作 11:25一11:35回忆 11:35一11:45收拾 11:45一12:oo户外活动 12:00一12:30午餐 12:30一(略)
理论基础
•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组织还吸取了以色 列心理学家斯米兰斯基的一日生活的 组织原则:计划,工作和评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程组织原则

从具体到抽象
二 三
从简单到复杂 从此时此地到彼时彼地
3.课程组织原则
1)、从具体到抽象 让幼儿对真实、具体的物体进行操作、感知,当幼儿熟悉那些物体后,当这 些物体不在眼前时也可以重现出来,因为对事物的具体操作是幼儿语言表征、 非语言表征及逻辑思考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2)、从简单到复杂 儿童总是先进行简单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将动作复杂化。儿童的主 动学习是简单的行动不断组合、协调而变得复杂的过程。这些动作将逐渐内 化,从而构成头脑内部富有逻辑型的思考。 3)、从此时此地到彼时彼地 由于幼儿空间、时间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他们的学习应该从对周围事 物的认识开始,否则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理解,进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同时,对幼儿的教育应该从他们眼前的事物入手,然后视幼儿的发展 情况逐步引入不在其眼前,但又能为幼儿所理解、掌握的事物。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主要内容是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主要内容是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主要内容简介海伊斯科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主要涉及计算机科学和数据分析领域。

该课程旨在提供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能够理解和应用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主要内容海伊斯科普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科学基础这部分内容主要涵盖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学生将学习编程语言(比如Python)的基础知识,包括变量、循环、条件语句等。

他们还将了解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原理,如栈、队列、链表、排序算法等。

这些知识将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基础。

2.数据获取和预处理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正确获取和预处理数据是至关重要的。

这部分内容将涵盖数据获取的常见方法,如数据库查询、API调用等。

学生还将学习数据清洗和数据处理的技巧,如数据去重、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等。

3.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数据分析是海伊斯科普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的方法来分析数据,如描述统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

他们还将学习数据可视化的技巧,如使用Python的matplotlib库或R语言的ggplot2库绘制各种图表。

4.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是数据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

在海伊斯科普课程中,学生将学习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算法,如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

他们还将了解深度学习的原理和应用,如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

5.数据科学项目实战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应用所学知识,海伊斯科普课程还将安排一些数据科学项目实战。

学生将团队合作完成一些真实的数据分析项目,从数据收集到结果展示全过程。

这样的实践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海伊斯科普课程为想要从事数据科学或相关领域工作的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培训和指导。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数据获取和预处理技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方法、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理论,以及实际项目实战经验。

这将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评价
海伊斯科普课程不要求设置和使 用特殊的材料。
海伊斯科普课程依据儿童发展理论和 早期儿童教育实践,是一个一直能高 质量服务于儿童的有系统性的教育方 案。
海伊斯科普课程被人们作为是“适宜儿 童发展的教育实践”的一个例子,为早 期儿童教育作出了理想的方向。
海伊斯科普课程能使教育者自身得 到很好的教育和提升
经典案例
百老奥克斯学校
• • • • • • • • • • • • •
我把一个班级的一日活动(下午活动省略)的时间安排表抄录如下: 9:00一9:20来校 9:20一9:40户外活动 9:40一9:50集体活动 9:50一10“05小组活动 10:05一10:25洗手、吃点心 10:25一10二35计划 10:35一11:25工作 11:25一11:35回忆 11:35一11:45收拾 11:45一12:oo户外活动 12:00一12:30午餐 12:30一(略)
海伊斯科普课程落实在一日的安排中,根据三 大原则让10类58条关键经验反复出现在不同的活 动中,以促进儿童能力的主动发展。
课程实施步骤
理论基础
• 海伊斯科普课程是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 论为基础,吸取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 究成果,建立起的一种颇具特色的幼儿认 知发展课程,其主导思想就是让幼儿在主 动的活动中学习并获得发展。20世纪90年 代以来,出现在我国幼儿园的区域活动, 就是在海伊斯科普的影响下设立起来的。
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 (2-6 7岁)
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 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 思维有了质的飞跃其特点。
儿童无法区别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
物,常把人的意识动机,意向推广到
( 1) 泛 灵 论 :
无生命的事物上。
(2)自我中心主义:儿童缺乏观点采择能力,只能从自 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
(3)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儿童思维受眼前的知
觉而意识不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思维的不可逆性 分两种 反演可逆性,认识到改变了的形状或方位还可以改变回 形 状或原位。 互反可逆性,即两个运算互为逆运算,幼儿尚缺乏对这 种事物之间变化关系的可逆运算能力。 ( 5 )缺乏守恒:是指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所掌握的概 念 并不因某些非本质特征的改变而改变。前 运算阶段的儿童认识不到在事物的表面特 征发生某些改变时,其本质特征并不发生 某些改变。不能守恒是前运算阶段儿童的 重要特征。
理论基础
•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组织还吸取了以色 列心理学家斯米兰斯基的一日生活的 组织原则:计划,工作和评价
课程组织原则

从具体到抽象
二 三
从简单到复杂 从此时此地到彼时彼地
3.课程组织原则
1)、从具体到抽象 让幼儿对真实、具体的物体进行操作、感知,当幼儿熟悉那些物体后,当这 些物体不在眼前时也可以重现出来,因为对事物的具体操作是幼儿语言表征、 非语言表征及逻辑思考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2)、从简单到复杂 儿童总是先进行简单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将动作复杂化。儿童的主 动学习是简单的行动不断组合、协调而变得复杂的过程。这些动作将逐渐内 化,从而构成头脑内部富有逻辑型的思考。 3)、从此时此地到彼时彼地 由于幼儿空间、时间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他们的学习应该从对周围事 物的认识开始,否则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理解,进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同时,对幼儿的教育应该从他们眼前的事物入手,然后视幼儿的发展 情况逐步引入不在其眼前,但又能为幼儿所理解、掌握的事物。
• • • •
5.理解时间和空间的关键经验
空间关系装拆物体重新安排一组或一个物体在空 间的位置 并观察由此而产生的空间位置的变化从 不同的空间角度观察事物和场景 如: 体验和描述物体的相对空间位置体验和描述物 体和人的运动方向 体验和描述事物之间和地点之间的相对距离体 验和表征自己的身体 学习确定教室、幼儿园以及周围环境中各种物 体的位置 理解绘画和图片中所表征的空间关系 识别和描述各种形状 制定计划和完成计划 观察季节的变化
• 1965年,开始实施,政府投入资金。由受 过培训的教师对家庭条件不允许的儿童提 供免费的学前教育。
• 自创始至今五十多年里,资助2200 多万名儿童提供了服务,很大的程 度上减少了留级和接受特殊教育的 儿童数量,广泛受到好评!
1.课程目标
海伊斯科普课程教育目标着重点: 社会取向、结果取向 教育改革的进程:原始目的是帮助非裔儿 童在公立学校获得成功。其后发展为帮助 所有儿童在学校教育中获得成功。
海伊斯科普课程体系
背景
• 该体系来源于美国,于1962年由美国儿童 心理学家,高瞻方案奠基人:戴维· 韦卡创 立的海伊斯科普教育机构所研制。 • 是美国联邦政府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早期 儿童发展项目,被誉为美国学前教育的 “国家实验室”,对幼儿教育产生了十分 重要的影响。
• 这个时期的美国,种族歧视现象十分严重, 所以研究此课程,就是为了追求教育的公 平。
3.经验和表征的关键经验
通过听、摸、尝、闻来认识物体模仿动作把图片、 照片以及模型与真实的场景与事物联系起来玩角 色游戏和装扮游戏用泥、积木等材料造型用不同 的笔绘画。
4.发展逻辑推理的关键经验
分类探究和描述事物的特征注意并描述事物的异 同,进行分类和匹配用不同的方式使用和描述物 体描述事物所不具有的特征或不归属的类别同时 注意到事物的一个以上的特征 如: 区别“部分”和“整体” 排序 比较 数概念
• 具体目标:
• 1979年以前主要以如何发展幼儿的认 知与智力为主。 • 1979年开始把幼儿的主动学习和强调 知识建构作为课程的核心思想。以认 知发展为中心,并注重儿童社会性与 情感的全面发展。
2.课程内容
•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者们认定,主 动学习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他们 根据这一信念和皮亚杰论述的有关前 运算阶段儿童最为重要的认知特征, 确定了49条关键经验,关键性经验指 孩子们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品性。
郑烨琳:背景材料收集 李德裕:背景材料收集PPT制作 叶航吉:监制PPT案例分析制作演讲 龚虹雯:体系内容PPT制作 赵梦雪:理论基础PPT制作 王竹雅:体系内容PPT制作做PPT的美工 闫如玉:特色PPT制作 张丹:特色PPT制作
各领域具体的关键经验 1.主动学习方面的关键经验 让幼儿运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探索通过直接经验 来探索关系制作、转换和组合物体根据自己的意 愿选择材料和进行活动获得使用工具和设备的技 能使用大肌肉进行活动,让幼儿自己做事情,解 决日常问题。 2.语言运用的关键经验 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有意义的经验描述物体、事件 和事物之间的关系语言表达情感由教师把幼儿自 己的口头语言记录下来并读给他听从语言中获得 乐趣:念儿歌、编故事、倾听诗歌朗诵和故事讲 述。
• 做 计 划 的 时 间
三、开放式课程使得幼儿可根据自己的 兴趣,自由选择活动内容与场所。
例如:舞蹈室、娱乐区、图书角…
四、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协助 者、引导者,也•
在活动室里,孩子们各自在忙碌着,有的在画,有的在拼字,有 的在玩私土,还有的在搭积木;教师们一也各自在忙碌着,有的在 准备材料,有的在与儿童谈话,有的在贴在墙上的纸上写字,还有 的在协调处理儿童间的矛盾。我们注意到墙上张贴的各种大小 不一的纸条,上面写了不少的词句,仔细地看,可以看到学校一日 活动的安排,我看到墙上贴着一张教师和孩子共同商定的计划书, 上面写着:“布赖恩:我要与富莱克琳老师一起玩私土“艾米莉:我 想搭积木”“埃曼达做手工”“卡麦沦玩小汽车”……从中可以 看出孩子在活动中所要做的事情,有的是孩子自发生成的,有的是 教师规定的,还有的是儿童与教师共同商定的。在墙的另一边,我 还看到一张以“回忆”为题头的纸条,上面写着:“布兰登:我在一 张绿纸上画了画”“克里斯特:我用私土做了胡萝卜和大 饼”……这些文字虽然都是教师写的,但是这些话都出自儿童的 口.在另一个班级,我看到孩子们将自己的名字与活动的图示之间 用线条连接起来,孩子用这种更为简便的办法表达他们的计划和 回忆。
特色
一、设立丰富而有序的学习活动区, 如积木区、美工区、木工区、娃娃 家区、安静区、音乐节奏活动区、 玩沙区、户外区等等。
二、环环相扣且各环节可自然 旋转的一日一生活安排
• 回 忆 时 间
• 集 体 活 动 时 间
• 户 外 活 动 时 间
• 小 组 活 动 设 计
• 整 理 打 扫 时 间
• 操 作 活 动 时 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