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的课程模式(课堂PPT)
合集下载
陈鹤琴的课程模式PPT演示课件

课程的内容有五个方面组成,即健康活 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 语文活动等五项,它犹如人的五个手指 头、是活的、可以伸缩的、但却是整体 的、有连通的、互相的联系的。
5
五指活动的理论基础
(一)、“活教育”的目的论
①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② 现代中国人必备的五个条件 1、要有强健的身体 2、要有建设的能力 3、要有创造能力 4、要有合作的态度 5、要有服务精神
• 3、儿童的社会环境,即儿童现在生活与未来生活相关的 社会知识,如家庭、社区等。
20
(三)行为课程的组织
• 1、整体的。幼稚园的课程与中小学的课程有所不同,它 不应是分科的,而应是整体的,“一种具体的整个活动”。
• 2、偏重于儿童个体的发育。“幼稚生时期, • 原不能忽略社会的需求,但须极力注意儿童现在的需要和
13
课程的编制与实施
圆周法:各班的课题相同而要求由浅入 深。
直进法:各班课题和要求均不相同。 混合法:课题和要求有相同或不同。
14
课程实施方面强调
1. 采用游戏式教学方法。 2. 采用小团体的教学法。 3. 通过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引起儿
童的学习动机。
15
对五指活动的课程评价
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是陈鹤琴先生创建五指活动的基本原则。 以“一切课程是儿童自己的”、“一切 课程是当时当地儿童自发的活动”的观 点作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从而开创了 中国化、科学化的学前课程改革运动。
能力。 • 3、注意儿童的直接经验。虽然这种经验的不如传授的经
验整齐、经济,但儿童处于直觉行动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 阶段,通过直接学习价值更大。
21
(四)行为课程的实施
• 行为课程要旨﹕以为行为为中心,强调“做”即行动的价 值,提倡“教学做”合一。
5
五指活动的理论基础
(一)、“活教育”的目的论
①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② 现代中国人必备的五个条件 1、要有强健的身体 2、要有建设的能力 3、要有创造能力 4、要有合作的态度 5、要有服务精神
• 3、儿童的社会环境,即儿童现在生活与未来生活相关的 社会知识,如家庭、社区等。
20
(三)行为课程的组织
• 1、整体的。幼稚园的课程与中小学的课程有所不同,它 不应是分科的,而应是整体的,“一种具体的整个活动”。
• 2、偏重于儿童个体的发育。“幼稚生时期, • 原不能忽略社会的需求,但须极力注意儿童现在的需要和
13
课程的编制与实施
圆周法:各班的课题相同而要求由浅入 深。
直进法:各班课题和要求均不相同。 混合法:课题和要求有相同或不同。
14
课程实施方面强调
1. 采用游戏式教学方法。 2. 采用小团体的教学法。 3. 通过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引起儿
童的学习动机。
15
对五指活动的课程评价
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是陈鹤琴先生创建五指活动的基本原则。 以“一切课程是儿童自己的”、“一切 课程是当时当地儿童自发的活动”的观 点作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从而开创了 中国化、科学化的学前课程改革运动。
能力。 • 3、注意儿童的直接经验。虽然这种经验的不如传授的经
验整齐、经济,但儿童处于直觉行动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 阶段,通过直接学习价值更大。
21
(四)行为课程的实施
• 行为课程要旨﹕以为行为为中心,强调“做”即行动的价 值,提倡“教学做”合一。
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PPT课件

儿童不是缩小了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 备,它有其特殊的价值。
第15页/共41页
(二) 儿童心理特点与教育
一、好动心 儿童生来好动,不像成人有自制力。因为儿 童的感觉与动作很是连通的,他只是想到 或是接受了什么外来刺激,就立刻要去做,总 之,儿童还没有养成自制力,他的行为完全为 冲突和感觉所支配。好动就成为儿童突出的特 点。 陈鹤琴强调儿童好动的心理特点,认为应该尊
1943年春,实验幼师由省立改为国立,在他的努 力下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幼稚师范教育体 系,包括专科部、师范部、小学部、幼稚园、婴
儿园等五部分。
1945年8月,抗战胜利。 9月,回沪,担任市教育局督导处主任督学,负
责接管外国人办的中小学30多所。 任新创办的市立幼稚师范学校校长、国立幼师专
科学校校长等职。继续以“培养优良师资,实验 和推行 ‘活教育’”为办学宗旨。
1949年10月1日,应邀出席开国大典。
1982年12月30日,陈鹤琴先生在南京逝世,享年 91岁。
第4页/共41页
1920年12月26日,长子一鸣出生。 作为实验和研究儿童心理的对象, 对其身心发展进行了长达808天的连 续观察和文字、摄影纪录。 这是现代中国学者最早运用观察实 验追踪纪录的方法,以中国儿童为 对象,有目的有系统地对儿童身心 发展规律进行个案研究的开端。 研究成果,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
第25页/共41页
( 3)、关于情绪的转变,陈鹤琴先生认为, 在乳儿期,儿童情绪的表现,如惧怕、愤怒与 情爱等情绪,大都由自身生理上的要求所激起, 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简单的关系。而幼儿期,由 于儿童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表现得空前繁复,儿 童情绪愈来愈多地来自社会环境刺激。儿童轻 信这种转变就是从自我到他人、从机械到繁复、 从个人到社会的转变,尤其是儿童社会性的发 展,对其情绪的转变,影响很大。
第15页/共41页
(二) 儿童心理特点与教育
一、好动心 儿童生来好动,不像成人有自制力。因为儿 童的感觉与动作很是连通的,他只是想到 或是接受了什么外来刺激,就立刻要去做,总 之,儿童还没有养成自制力,他的行为完全为 冲突和感觉所支配。好动就成为儿童突出的特 点。 陈鹤琴强调儿童好动的心理特点,认为应该尊
1943年春,实验幼师由省立改为国立,在他的努 力下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幼稚师范教育体 系,包括专科部、师范部、小学部、幼稚园、婴
儿园等五部分。
1945年8月,抗战胜利。 9月,回沪,担任市教育局督导处主任督学,负
责接管外国人办的中小学30多所。 任新创办的市立幼稚师范学校校长、国立幼师专
科学校校长等职。继续以“培养优良师资,实验 和推行 ‘活教育’”为办学宗旨。
1949年10月1日,应邀出席开国大典。
1982年12月30日,陈鹤琴先生在南京逝世,享年 91岁。
第4页/共41页
1920年12月26日,长子一鸣出生。 作为实验和研究儿童心理的对象, 对其身心发展进行了长达808天的连 续观察和文字、摄影纪录。 这是现代中国学者最早运用观察实 验追踪纪录的方法,以中国儿童为 对象,有目的有系统地对儿童身心 发展规律进行个案研究的开端。 研究成果,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
第25页/共41页
( 3)、关于情绪的转变,陈鹤琴先生认为, 在乳儿期,儿童情绪的表现,如惧怕、愤怒与 情爱等情绪,大都由自身生理上的要求所激起, 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简单的关系。而幼儿期,由 于儿童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表现得空前繁复,儿 童情绪愈来愈多地来自社会环境刺激。儿童轻 信这种转变就是从自我到他人、从机械到繁复、 从个人到社会的转变,尤其是儿童社会性的发 展,对其情绪的转变,影响很大。
陈鹤琴五指活动PPT课件

ERA
五指活动的含义
五指活动指的是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儿童教育课程中五个方面 的活动,包括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 、儿童艺术活动和儿童文学活动。
这五个方面的活动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全面促进 儿童的身心发展。
五指活动的背景
01
陈鹤琴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 家,长期从事儿童教育实践和研 究,提出了五指活动理论。
节日庆祝活动
利用各种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庆祝活动 ,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和习俗,培养 其民族自豪感。
公益活动
组织幼儿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养其 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科学活动
01
02
03
04
科学活动
旨在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和探 索精神,包括科学实验、观察
自然、科技制作等。
科学实验
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让幼 儿了解科学原理和自然现象, 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陈鹤琴五指活动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陈鹤琴五指活动的简介 • 五指活动的具体内容 • 五指活动的实施方式 • 五指活动的教育价值 • 五指活动的评价与反思
目录
CONTENTS
01
陈鹤琴五指活动的简介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调整阶段
根据评估结果,对五指活动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活动始终与婴 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保持一致。
04
五指活动的教育价值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身体发展
通过五指活动,儿童可以锻炼手 指的精细动作和协调能力,促进
五指活动的含义
五指活动指的是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儿童教育课程中五个方面 的活动,包括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 、儿童艺术活动和儿童文学活动。
这五个方面的活动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全面促进 儿童的身心发展。
五指活动的背景
01
陈鹤琴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 家,长期从事儿童教育实践和研 究,提出了五指活动理论。
节日庆祝活动
利用各种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庆祝活动 ,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和习俗,培养 其民族自豪感。
公益活动
组织幼儿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养其 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科学活动
01
02
03
04
科学活动
旨在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和探 索精神,包括科学实验、观察
自然、科技制作等。
科学实验
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让幼 儿了解科学原理和自然现象, 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陈鹤琴五指活动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陈鹤琴五指活动的简介 • 五指活动的具体内容 • 五指活动的实施方式 • 五指活动的教育价值 • 五指活动的评价与反思
目录
CONTENTS
01
陈鹤琴五指活动的简介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调整阶段
根据评估结果,对五指活动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活动始终与婴 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保持一致。
04
五指活动的教育价值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身体发展
通过五指活动,儿童可以锻炼手 指的精细动作和协调能力,促进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课堂PPT)

.
10
(五)训育原则
• 他提出的训育原则有:(1)从小到大。(2)从人治 到法治。(3)从法治到心理。(4)从对立到一体。 (5)从不觉到自觉。(6)从被动到自动。(7)从自我 到互助。(8)从知到行。(9)从形式到精神。(10) 从分家到合一。(11)从隔阂到联络。(12)从消极 到积极。(13)从“空口说到”到“以身作则”。
• 他认为做一个人、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现代中 国人是要有条件的。“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方 便受教育者具备这些条件。
• 第一、要具备健全的身体。 • 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 • 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 • 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 • 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
.
4
“活教育”的目的论
• 抗战期间,陈鹤琴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 代中国人”的教育目的,体现了他热爱祖国的精 神。抗战胜利之后,他提出“做人,做中国人, 做世界人”,体现了他具有“世界的眼光”。他 提出“做世界人”,要“爱国家、爱人类、爱真 理”,教育学生爱劳苦大众的大多数人,恨人类 的共同的敌人,不要把自己的享乐建筑在大多数 劳苦大众的血泪之上。他的“活教育”目的体现 了爱国主义的精神,也反映了他具有“世界眼光” 的胸襟,在当时是属于进步教育思潮之列的。
• 陈鹤琴还详细阐释了“活教育”的原则, 他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 让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 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 当教儿童怎样学”,“鼓励儿童去发现他 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 制裁”,“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 等等。这是我国现代儿童教育中有价值的 思想。
• 以上13 条训育原则,揭示了道德的认知、情感和 行为表现的内外统一和相互促进,充满了辩证法思 想, 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PPT

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
陈鹤琴生平简介
陈鹤琴——中国幼儿教育之父
陈鹤琴(1892年3月5日-1982年12月30 日),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 琴是中国现代儿童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研 究的开创者,曾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 任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教育学 会名誉会长、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 事长和江苏省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 1966年文革中受到迫害。1979年得以平反。 1982年12月30日在江苏省南京市病逝。
课程如何评价
1.从品行方面 2.从习惯方面
3.从技能方面 4.从措施方面
对五指活动课程的评价
优点:
1.符合中国国情,适合 幼儿身心发展。
2.其思想、观点和方法 对我国现阶段幼教的课 程的改革和编制仍有积 极的指导意义。
缺点:
1.在实践层面上仍然比较 注重教材,对幼儿反应的 注意程度仍然不足。
2.五指活动课程有时仍被 误解而分科进行。
3.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创造性学习方面不足。
对我们的启示
1.我们要有“做中教,做中学”的生活教育观。 2.我们的课程内容应取之于幼儿的生活,以幼儿的自然和社会为 中心。(即课程向幼儿靠拢) 3.我们要尊重幼儿,课程根据幼儿自己的、自发的本能进行设计。 4.将五指活动整合为一体进行教学,而不要进行分科教学。 5.使幼儿全面发展。
五指活动课程内容
健康活动
包括饮食、睡眠、早操、 游戏、户外活动、散步 等
社会活动
包括朝夕会、周会、纪 念日集会、每天谈话及 动
包括音乐、图画、 手工等
科学活动
包括栽培植物、饲 养动物、研究自然、 认识环境等
五指活动课程的实施形式 1.采用游戏式教学法,以自动代替被动,使儿童在游 戏中、活动中学习事半功倍。
陈鹤琴生平简介
陈鹤琴——中国幼儿教育之父
陈鹤琴(1892年3月5日-1982年12月30 日),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 琴是中国现代儿童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研 究的开创者,曾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 任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教育学 会名誉会长、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 事长和江苏省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 1966年文革中受到迫害。1979年得以平反。 1982年12月30日在江苏省南京市病逝。
课程如何评价
1.从品行方面 2.从习惯方面
3.从技能方面 4.从措施方面
对五指活动课程的评价
优点:
1.符合中国国情,适合 幼儿身心发展。
2.其思想、观点和方法 对我国现阶段幼教的课 程的改革和编制仍有积 极的指导意义。
缺点:
1.在实践层面上仍然比较 注重教材,对幼儿反应的 注意程度仍然不足。
2.五指活动课程有时仍被 误解而分科进行。
3.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创造性学习方面不足。
对我们的启示
1.我们要有“做中教,做中学”的生活教育观。 2.我们的课程内容应取之于幼儿的生活,以幼儿的自然和社会为 中心。(即课程向幼儿靠拢) 3.我们要尊重幼儿,课程根据幼儿自己的、自发的本能进行设计。 4.将五指活动整合为一体进行教学,而不要进行分科教学。 5.使幼儿全面发展。
五指活动课程内容
健康活动
包括饮食、睡眠、早操、 游戏、户外活动、散步 等
社会活动
包括朝夕会、周会、纪 念日集会、每天谈话及 动
包括音乐、图画、 手工等
科学活动
包括栽培植物、饲 养动物、研究自然、 认识环境等
五指活动课程的实施形式 1.采用游戏式教学法,以自动代替被动,使儿童在游 戏中、活动中学习事半功倍。
陈鹤琴的五指活动 PPT

(三)课程的组织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课程可由五方面的活 动组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应该单独 组织。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教育内容 也必定要互相连接成整体,不能四分五 裂。“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 系.
陈鹤琴 先生当时称这种课程内容组织的 方法为“整个教学法”,后来改称为 “单元教学法”。
(四)课程的实施
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一、五指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
(一)新的儿童 (二)活教育的理论 1.活教育的目的论 2.活教育的课程论 3.活教育的方法论 4.活教育的教学原则
二、幼儿园的五指活动课程
(一)课程目标
陈鹤琴认为,课程是为目的服务的,而确定目 的,首先要确立儿童是主体的思想。教育者应 先了解儿童,才能明确应对他们的进步程度抱 有何种期望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应遵照标准:
▪ 第一, 凡儿童能够学的东西,就有可能作为幼 稚园的教材,但有时在“能学”的标准之下,还 要有点限制,比如,有些东西小孩子虽然能学, 不过学习会妨碍他身心的发育,那就不必勉强他 学习。
▪ ▪ 第二, 凡教材须以儿童的经验为依据。 ▪ ▪ 第三,凡能使儿童适应社会的就可取为教材。
五指活动课程存在一些局限性
❖ 首先,理论层面上虽努力避免课程中的知识中心倾 向,力求课程向幼儿靠拢,但在实践层面上仍然比 较注重教材,而对幼儿反应的注意程度仍显不足。
❖ 其次,尽管陈鹤琴先生一再强调五指活动课程中五 指不是五个学科,应整合成一个整体进行施教,但 在推行时,有时仍被误解而分科进行。
❖ 再次,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方面有些 不足。
陈鹤琴的五指活动
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五指活动课程
《陈鹤琴教育思想》PPT课件

❖ 1921年《智力测验法》(与廖世承合著)
❖ 1923年创办南京市鼓楼幼儿园,作为儿童心理和儿童教育学 的实验园地。
❖ 1925年,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开拓 性和奠基性的著作)和《家庭教育》。
❖ 此外还主编过多种儿童教育刊物,如《幼稚教育》、《儿童 教育》、《小学教师》、《活教育》等和一些儿童读物。
.
20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
❖ (一)家庭教育目的观——实现国家富强 近期目标:儿童的幸福与健康发展 远期目标:国家的富强
❖ (二)家庭教育内容观——健全的人格教育: 1.健康教育; 2.待人接物教育; 3.良好习惯的培养; 4.智力教育; 5.情绪教育;
❖ (三)家庭教育方法观 1.父母要研究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 2.创造完美的家庭教育环境; 3.坚持理性的父母之爱。
❖ (6)研究儿童
❖ (二)幼稚园教师的培养
❖
幼师培养主要靠幼稚师范学校进行,幼稚师范由
国家办理,招收16岁以上初中毕业生,身体健康,有
爱心,最好有男生加入,这点在当时是富有创见的。
❖ (三)幼稚园教师的进修
❖ 进修包括许多方面,有学问的,品性的,也有能力技 术和其他方面,形式包括正规的和非正规的学习和进 修。
❖ (一)儿童期是人生受教育的关键时期 1.儿童期是发展能力的时期 2.儿童期具有可塑性和可教性
.
5
儿童心理特点
(一)共同特点 1.好动 给儿童充分活动的机会; 2.好模仿 以身作则,教儿童辨别是非善恶; 3.好奇 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4.好游戏 寓教育于游戏中,在游戏中促发展; 5.喜欢成功 鼓励儿童做各种事情发展其能力; 6.喜欢合群 选择良伴,并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7.喜欢野外生活 多到野外增长知识、强健身体、愉快精神; 8.喜欢称赞 鼓励儿童上进,引导其养成良好习惯。
陈鹤琴教育思想ppt课件

Immense
Visual Appeal
Ready to Use
Immense visual appeal - Premad e PowerPoint Templates, Profess ional quality templates in a coupl
e of clicks away!
精选ppt课件2021
5
亲们,你懂我吗?
精选ppt课件2021
6
一、儿童心理特点
“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 与成人的心理不同样,儿童的时期 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亦具他的本 身价值,我们应当尊重儿童的人格, 爱护她的天真烂漫”。
精选ppt课件2021
7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有他独特的 生理、心理特点,只有把握其特点,把 握其生长发展的科学规律,才能把幼儿 养好、教好。”
精选ppt课件2021
33
THANKS
精选ppt课件2021
34
1940年10月陈鹤琴在江西泰和创办了我 国第一个公立幼稚师范学校,即“江西省 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学生一进学校就被要求到附小、幼稚园、 婴儿园同孩子交朋友,认定一个孩子作为 研究对象,通过与孩子相处,培养对儿童 和教育工作的深厚感情。
文本内容
精选ppt课件2021
文本内容
64
循环关系图表
精选ppt课件2021
65
THANKS无忧PPT整理发布
精选ppt课件2021
66
41
教育 原则
以身作则 民主化 一致性
精选ppt课件2021
42
“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 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 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 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现代中国人必备的五个条件 1、要有强健的身体 2、要有建设的能力
6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
强调“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1、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主要的教材, 以课本作参考资料,这是直接的活知识, 是直接的经验。
2、各科混合或互相关联。 3、不受时间的限制,没有分节的时间 表,时间为功课所支配。 4、内容丰富。 5、生气勃勃。
用环境、语言来诱导。 • 2、目的。教师企图希望儿童“’在这一行为中所获得的效果。
如知识、技能、习惯等。 • 3、活动。活动的要领、参加的人数、活动的时间地点及
每一小段的程序。 • 4、活动过程。教师应拟定活动的开始、展开、结束。 • 5、工具及材料。在各材料中选择与学习单元相关的材料
• 3、儿童的社会环境,即儿童现在生活与未来生活相关的 社会知识,如家庭、社区等。
20
(三)行为课程的组织
• 1、整体的。幼稚园的课程与中小学的课程有所不同,它 不应是分科的,而应是整体的,“一种具体的整个活动”。
• 2、偏重于儿童个体的发育。“幼稚生时期, • 原不能忽略社会的需求,但须极力注意儿童现在的需要和
16
幼稚园行为课程方案与模式
17
• 幼稚园行为课程是由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 • 张雪门(1891--1973)创编的。
• 针对当时幼稚园以教材为中心的状况,提倡幼稚园教育生活化、儿童 生活教育化。经过自己长期实践和理论研究,形成了幼稚园行为课程 方案。行为课程就是五六岁的孩子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如工作、游 戏、音乐﹑故事等。可见,生活与行为是行为课程的基本要素。其中, 行为课程以生活为基础,以实际行动为中心。
• 教材的经验的三种来源﹕
• 一是儿童本身个体发展上而得,二是和自然环境相接触而 得,三是从社会交际而得。
• 课程内容划分为﹕
、
• 1、儿童自身的诸般活动,儿童自身发展中所进行的一些 活动;
• 2、儿童的自然环境,即儿童周围生活中一切有关自然界 的事物与知识,如植物、动物、儿童对各种自然现象的活 动。
主张:“活教育”、“做中
学”。
4
五指活动课程
为什么叫“五指活动课程”
课程的内容有五个方面组成,即健康活 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 语文活动等五项,它犹如人的五个手指 头、是活的、可以伸缩的、但却是整体 的、有连通的、互相的联系的。
5
五指活动的理论基础
(一)、“活教育”的目的 论
①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能力。 • 3、注意儿童的直接经验。虽然这种经验的不如传授的经
验整齐、经济,但儿童处于直觉行动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 阶段,通过直接学习价值更大。
21
(四)行为课程的实施
• 行为课程要旨﹕以为行为为中心,强调“做”即行动的价 值,提倡“教学做”合一。
• 运用“设计教学法”并采用“单元教学” • 1、动机。课程实施首要诱导儿童自发动机,也需教师利
18
(一)行为课程的目标
• 满足儿童心身的需求,养成儿童“扩充经验的方法”与习惯,培养其 生活的能力与意识,从而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 1933年,张雪门把教育目标定为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确立以社会需 要为远景,以儿童个体发展需要为近景的幼稚教育任务。
19
(二)行为课程的内容
• 课程内容张雪门使用了“教材”,即“幼稚园时儿童习得 生活的经验"。
7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教学过程的四个步骤:实验观察、 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
8
(四)、“活教育”的教育原则综合概 括
活动性(做)原则
儿童主体性原则
教学法多样化原则
利用活教材原则
积极鼓励原则
9
五指活动的课程方案
1、课程目标:
•做人:要有合作的精神,同情心,服务的精神。 •身体:要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习惯,并有 相当的运动技能。 •智力:要有研究态度,充分的知识和表意的能 力。 •情绪:能欣赏自然和艺术美,养成欢乐喜地的 快乐精神,打消惧怕的情绪
第二节 学前课程的几种主要模式
1
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课程模式
伊文思曾解释说:当某种或者几种理论综 合成为一种指导思想,被作为制定某一具 体的教育计划或者方案的基础,并用于处 理它们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 个能发挥整体教育功能的协调总体,这就 被看做一种课程模式。
2
五个主要的课程模式与方案
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方案与模式
13
课程的编制与实施
圆周法:各班的课题相同而要求由浅入 深。 直进法:各班课题和要求均不相同。 混合法:课题和要求有相同或不同。
14
课程实施方面强调
1. 采用游戏式教学方法。 2. 采用小团体的教学法。 3. 通过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引起儿
童的学习动机。
15
对五指活动的课程评价
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是陈鹤琴先生创建五指活动的基本原则。 以“一切课程是儿童自己的”、“一切 课程是当时当地儿童自发的活动”的观 点作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从而开创了 中国化、科学化的学前课程改革运动。
11
课程内容遵照的三条标准
凡儿童能学的,都有可能作为教材,但 要考虑他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材须以儿童的经验为依据 凡能使儿童适应社会的就可取为教材
12
课程的组织
主张幼稚园的课程应打成一片,应以儿 童身心的发展,使五指活动在儿童生活 中有组织,有系统合理的编织在儿童的 生活中。
整个教学法: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整个 地有系统地教儿童学(单元教学法) 以“儿童的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 境)为组织中心。
10
2、课程内容
➢健康活动:包括静养、饮食、睡眠、早操、 游戏、户外活动、健康检查、散步等。 ➢社会活动:包括升降旗、朝夕会、周会、纪 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及社会常识等。 ➢科学活动:包括植物的培植、动物的饲养、 自然现象的观察、研讨、计数、当地自然环境 的认识等。 ➢艺术活动:包括音乐(唱歌、节奏、欣赏)、 图画、手工等。 ➢语文活动:包括故事、儿歌、谜语、图画书、 读法等。
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方案与模式
蒙台梭利课程模式及方案
海伊斯科普课程模式及方案
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与课程方案
3
陈鹤琴(1892--1982年), 浙江上虞县人,毕业于哥伦 比亚大学。
成就:“中国现代儿童教 育之父” 、“儿童教育的 圣人”。
代表作品《陈鹤琴全集》、 《家庭教育》、 《儿童心 理之研究》(1925年,中 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研究的 专著)
6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
强调“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1、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主要的教材, 以课本作参考资料,这是直接的活知识, 是直接的经验。
2、各科混合或互相关联。 3、不受时间的限制,没有分节的时间 表,时间为功课所支配。 4、内容丰富。 5、生气勃勃。
用环境、语言来诱导。 • 2、目的。教师企图希望儿童“’在这一行为中所获得的效果。
如知识、技能、习惯等。 • 3、活动。活动的要领、参加的人数、活动的时间地点及
每一小段的程序。 • 4、活动过程。教师应拟定活动的开始、展开、结束。 • 5、工具及材料。在各材料中选择与学习单元相关的材料
• 3、儿童的社会环境,即儿童现在生活与未来生活相关的 社会知识,如家庭、社区等。
20
(三)行为课程的组织
• 1、整体的。幼稚园的课程与中小学的课程有所不同,它 不应是分科的,而应是整体的,“一种具体的整个活动”。
• 2、偏重于儿童个体的发育。“幼稚生时期, • 原不能忽略社会的需求,但须极力注意儿童现在的需要和
16
幼稚园行为课程方案与模式
17
• 幼稚园行为课程是由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 • 张雪门(1891--1973)创编的。
• 针对当时幼稚园以教材为中心的状况,提倡幼稚园教育生活化、儿童 生活教育化。经过自己长期实践和理论研究,形成了幼稚园行为课程 方案。行为课程就是五六岁的孩子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如工作、游 戏、音乐﹑故事等。可见,生活与行为是行为课程的基本要素。其中, 行为课程以生活为基础,以实际行动为中心。
• 教材的经验的三种来源﹕
• 一是儿童本身个体发展上而得,二是和自然环境相接触而 得,三是从社会交际而得。
• 课程内容划分为﹕
、
• 1、儿童自身的诸般活动,儿童自身发展中所进行的一些 活动;
• 2、儿童的自然环境,即儿童周围生活中一切有关自然界 的事物与知识,如植物、动物、儿童对各种自然现象的活 动。
主张:“活教育”、“做中
学”。
4
五指活动课程
为什么叫“五指活动课程”
课程的内容有五个方面组成,即健康活 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 语文活动等五项,它犹如人的五个手指 头、是活的、可以伸缩的、但却是整体 的、有连通的、互相的联系的。
5
五指活动的理论基础
(一)、“活教育”的目的 论
①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能力。 • 3、注意儿童的直接经验。虽然这种经验的不如传授的经
验整齐、经济,但儿童处于直觉行动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 阶段,通过直接学习价值更大。
21
(四)行为课程的实施
• 行为课程要旨﹕以为行为为中心,强调“做”即行动的价 值,提倡“教学做”合一。
• 运用“设计教学法”并采用“单元教学” • 1、动机。课程实施首要诱导儿童自发动机,也需教师利
18
(一)行为课程的目标
• 满足儿童心身的需求,养成儿童“扩充经验的方法”与习惯,培养其 生活的能力与意识,从而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 1933年,张雪门把教育目标定为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确立以社会需 要为远景,以儿童个体发展需要为近景的幼稚教育任务。
19
(二)行为课程的内容
• 课程内容张雪门使用了“教材”,即“幼稚园时儿童习得 生活的经验"。
7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教学过程的四个步骤:实验观察、 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
8
(四)、“活教育”的教育原则综合概 括
活动性(做)原则
儿童主体性原则
教学法多样化原则
利用活教材原则
积极鼓励原则
9
五指活动的课程方案
1、课程目标:
•做人:要有合作的精神,同情心,服务的精神。 •身体:要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习惯,并有 相当的运动技能。 •智力:要有研究态度,充分的知识和表意的能 力。 •情绪:能欣赏自然和艺术美,养成欢乐喜地的 快乐精神,打消惧怕的情绪
第二节 学前课程的几种主要模式
1
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课程模式
伊文思曾解释说:当某种或者几种理论综 合成为一种指导思想,被作为制定某一具 体的教育计划或者方案的基础,并用于处 理它们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 个能发挥整体教育功能的协调总体,这就 被看做一种课程模式。
2
五个主要的课程模式与方案
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方案与模式
13
课程的编制与实施
圆周法:各班的课题相同而要求由浅入 深。 直进法:各班课题和要求均不相同。 混合法:课题和要求有相同或不同。
14
课程实施方面强调
1. 采用游戏式教学方法。 2. 采用小团体的教学法。 3. 通过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引起儿
童的学习动机。
15
对五指活动的课程评价
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是陈鹤琴先生创建五指活动的基本原则。 以“一切课程是儿童自己的”、“一切 课程是当时当地儿童自发的活动”的观 点作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从而开创了 中国化、科学化的学前课程改革运动。
11
课程内容遵照的三条标准
凡儿童能学的,都有可能作为教材,但 要考虑他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材须以儿童的经验为依据 凡能使儿童适应社会的就可取为教材
12
课程的组织
主张幼稚园的课程应打成一片,应以儿 童身心的发展,使五指活动在儿童生活 中有组织,有系统合理的编织在儿童的 生活中。
整个教学法: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整个 地有系统地教儿童学(单元教学法) 以“儿童的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 境)为组织中心。
10
2、课程内容
➢健康活动:包括静养、饮食、睡眠、早操、 游戏、户外活动、健康检查、散步等。 ➢社会活动:包括升降旗、朝夕会、周会、纪 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及社会常识等。 ➢科学活动:包括植物的培植、动物的饲养、 自然现象的观察、研讨、计数、当地自然环境 的认识等。 ➢艺术活动:包括音乐(唱歌、节奏、欣赏)、 图画、手工等。 ➢语文活动:包括故事、儿歌、谜语、图画书、 读法等。
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方案与模式
蒙台梭利课程模式及方案
海伊斯科普课程模式及方案
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与课程方案
3
陈鹤琴(1892--1982年), 浙江上虞县人,毕业于哥伦 比亚大学。
成就:“中国现代儿童教 育之父” 、“儿童教育的 圣人”。
代表作品《陈鹤琴全集》、 《家庭教育》、 《儿童心 理之研究》(1925年,中 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研究的 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