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沙门氏菌病

合集下载

禽病学:禽沙门氏菌病

禽病学:禽沙门氏菌病

2020/12/3
16
成年鸡鸡白痢的检查可通过血检来确诊:通过全血 平板凝集试验进行诊断和检疫。有的还用卵黄液进 行琼脂扩散试验 。 细菌的分离鉴定是常用的方法。取肝、脾或有病变 的心肌,成年鸡还可采取输卵管和作为病料,用麦 康凯鉴别培养基分离培养。
2020/12/3
17
鉴别诊断
鸡白痢的症状和病变不是该病所特有的。其他沙门 氏菌感染可产生肝、脾和肠道病变,常都不能与鸡 白痢的病变相区别。曲霉菌或其他霉菌可引起相似 的肺脏病变。
2020/12/3
11
成年鸡 成鸡白痢多呈慢性经过或隐性感染。一般不 见明显的临床症状,当鸡群感染比较大时,可明显影 响产蛋量,产蛋高峰不高,维持时间亦短,死淘率增 高。有的鸡表现鸡冠萎缩,病鸡有时下痢。有的鸡寡 产或根本不产蛋。有的感染鸡因卵黄囊炎引起腹膜炎, 腹膜增生而呈“垂腹”现象。有时成年鸡也可呈急性 发病。
2020/12/3
21
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消除不良因素对鸡群的影响, 可以大大缩短病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利用死菌或活菌菌苗控制本病的发生,效果较差, 故防制本病发生的原则在于杜绝病原的传入,消除 群内的带菌者与慢性患者。同时还必须执行严格的 卫生、消毒和隔离制度,其综合防制措施如下:
2020/12/3
2020/12/3
7
临床症状
雏鸡 潜伏期4~5d,雏鸡多在孵出后几天才出现 明显症状。7~10d后病雏逐渐增多,在第二、 三周达高峰。 最急性无症状迅速死亡。
2020/12/3
8
稍缓者表现精神萎顿,两翼下垂,缩头颈,闭眼 昏睡,不愿走动,拥挤在一起。食欲减少,腹泻, 排稀薄如浆糊状粪便,有的因粪便干结封住肛门 周围,常由于肛门周围炎症引起疼痛,发出尖锐 的叫声,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 有的病雏出现眼盲,或肢关节呈跛行症状。

鸡沙门氏菌病

鸡沙门氏菌病
化,个别病雏鸡可 见到脑部的轻度血,水肿(或积水),仔 细检查仅可在胃的肌层中出现灰白色区。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可作出初步诊 断,确诊需进行病毒的分离和血清学试验。
六、防制 ①本病尚无药物治疗,主要是做好预防工作,不到发 病鸡场引进种蛋或种鸡,平时做好消毒及环境卫生工作。 ②进行免疫接种,弱毒苗可饮水、滴鼻或点眼,在 8~10周龄及产前4周进行接种;灭活油乳剂苗在开产前 一个月肌肉注射,也可在10~12周龄接种弱毒苗,在开 产前一个月再接种灭活苗,均具有很好的防制效果。
3 .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 本病垂直传播、水平传播率不高,疫苗(尤 其是禽痘疫苗和马立克氏疫苗)污染是该病目 前流行的重要途径。一般感染低日龄鸡,特别 是新孵出的雏鸡,感染后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 或免疫耐受,饲料转化率低,成年后生产性能 低下,疫病不断,死淘率偏高。而高日龄鸡免 疫机能完善,感染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一过性病 毒血症。本病只有一个血清型,主要感染鸡和 火鸡,也可感染珍珠鸡、鸭、鹅和日本鹌鹑等。
2. 鸡白血病 目前没有疫苗可供使用,也没有有效药物 控制发病。目前采用净化鸡群的方式,一 旦发现该病的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消 毒,通过检测及时淘汰污染鸡,建立净化 鸡群以减小本病带来的损失,使用无白血 病病毒污染的疫苗也是预防此病发生的重 要措施。
3 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 此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疫苗污染,约占所 有阳性群的75%。因此预防REV危害需要注 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雏鸡舍在进鸡前要 进行彻底消毒,防止雏鸡过早暴露于被病 毒污染的环境中,引起雏鸡的早期感染, 进而发病;二是疫苗制作实现SPF鸡胚化, 制造活疫苗的鸡胚必须来源于SPF鸡胚,以 防疫苗污染。
2. 鸡白血病 病鸡出现鸡冠发育不良、皱缩苍白、病鸡消瘦、下 痢、腹部膨大。A、B、C、D亚型白血病,多在蛋用 型鸡诱发B淋巴细胞肿瘤,通常在肝、脾和法氏囊 最容易发生肿瘤,其他常会发生肿瘤的脏器还有肾、 肺、性腺、心、骨髓等,与马立克氏病的弥散型肿 瘤肉眼很难区分,患病脏器呈现不均匀的肿大。J亚 群白血病则容易在肉用型鸡诱发骨髓样细胞瘤、细 胞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肝及脾脏,多表现为弥漫性 的细小的肿瘤结节,导致肝、脾极度肿大。但在心、 肾等脏器也可引起结节性肿瘤。有时还可在肋骨和 胸骨的内表面或颅骨外表面形成肿瘤结节。

家禽养殖中的常见疾病防治

家禽养殖中的常见疾病防治

家禽养殖中的常见疾病防治家禽养殖作为农业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然而,在家禽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常常会遭遇各种常见疾病的困扰,这些疾病对家禽的生长发育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些常见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重点介绍家禽养殖中的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细菌性疾病1. 沙门氏菌病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食物和饮水传播。

发病家禽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体温上升等。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注意饲料和饮水的卫生质量,并加强疫苗接种。

2. 大肠杆菌感染大肠杆菌感染是家禽养殖中常见的疾病。

发病家禽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消毒饲养环境、合理饲养密度、提高饮水卫生质量以及加强饲料的防潮和质量管理。

二、病毒性疾病1. 禽流感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可对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

发病家禽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粪便异常等。

预防措施包括采取隔离措施、加强环境卫生、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等。

2. 新城疫新城疫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家禽养殖中广泛传播。

发病家禽表现为呼吸困难、神经异常、腹泻等。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消毒饲养环境、隔离患病家禽、严格控制病毒传播途径,同时进行疫苗接种。

三、寄生虫感染1. 蚤虱感染蚤虱是家禽养殖中广泛存在的寄生虫,会导致家禽体力下降、食欲减退等。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清洁饲养环境、及时更换和清洗禽舍垫料、使用有效的杀虫剂等。

2. 蛔虫感染家禽可能会感染蛔虫,导致肠道炎症、消化不良等。

预防措施包括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合理的饲养密度、定期进行驱虫等。

四、营养缺乏疾病1. 钙、磷缺乏症钙、磷是家禽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缺乏会导致骨骼畸形、生长迟缓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配制饲料、补充有机矿物质等。

2. 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缺乏会导致家禽免疫力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等。

如何诊断禽沙门氏菌病

如何诊断禽沙门氏菌病

如何诊断禽沙门氏菌病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种的一种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

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成为禽伤寒,有其他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疾病则统称为禽副伤寒。

一、如何诊断禽沙门氏菌病鸡只表现为尖叫、脱水、关节肿、鸡冠萎缩,有时呼吸困难拉白色稀便、水样便;解剖可见卵黄吸收不良、青铜肝、肝脏白色坏死点、盲肠栓子、尿酸盐沉积、白痢结节。

二、禽沙门氏菌病的症状1、鸡白痢精神萎顿,缩颈昏睡打堆拥挤。

脱水,排白色浆糊状粪便,致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有的因粪便干结封住肛门周围由于肛门周围炎症引起疼痛,故常发出尖锐的叫声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亡。

本病主要经卵传播,如种鸡场白痢净化不好,雏鸡在胚胎期即感染出壳雏多衰弱并成为传染源散播病原,以2~3周龄以内雏鸡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为最高。

每日出现不明原因死亡,死亡持续至28天以后停止。

解剖:卵黄吸收不良,脐带炎,肾有尿酸盐沉积,心脏、肺脏、肠道有白色白痢结节盲肠有奶酪样栓子。

2、禽副伤寒表现嗜眠呆立、垂头闭眼、两翅下垂、羽毛松乱、显著厌食、饮水增加、水样下痢、肛门粘有粪便,怕冷而靠近热源处或相互拥挤。

病程约1-4天。

雏鸭感染本病常见颤抖、喘息及眼睑肿胀等症状,常猝然倒地而死故有“猝倒病”之称。

本病主要危害1月龄内的幼禽,可造成雏鸡、雏鸭和雏鹅的大批死亡,致死率10%~20%成禽则为慢性或隐性感染。

解剖:卵黄吸收不良,肠腔干酪样物质堵塞,肝脏白色坏死点肝脏黄染或淤血。

3、禽伤寒潜伏期一般为4-5天。

本病常发生于中鸡、成年鸡和火鸡。

在年龄较大的鸡和成年鸡,急性经过者突然停食、精神萎顿、排黄绿色稀粪、羽毛松乱、冠和肉髯苍白而皱缩。

体温上升1 -3 ℃,病鸡可迅速死亡,但通常在5-10 天死亡。

病死率在雏鸡与成年鸡都有差异,一般为10-50% 或更高些。

雏鸡和雏鸭发病时,其症状与鸡白痢相似。

三、如何预防沙门氏菌病1、用药期间场地、笼舍每日消毒。

鸡沙门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鸡沙门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鸡沙门氏菌病是养鸡场的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沙门氏杆菌属中的一种或几种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鸡病的总称。

鸡场常见的沙门氏菌病主要包括:鸡白痢(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鸡伤寒(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以及鸡副伤寒(由一种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引起)等。

其中,鸡白痢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危害也最大。

鸡沙门氏菌病给鸡群健康带来危害的同时,也会对鸡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危及人类健康[1]。

本文就鸡沙门氏菌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论述。

1病原学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呈卵圆形或杆状,一般无荚膜,不形成芽孢,单个或成对排列。

除了鸡白痢沙门氏菌以及鸡伤寒沙门氏菌以外,其他血清型的沙门氏菌都具有周身鞭毛,能运动。

沙门氏菌能够在粪便中存活1~2个月,水中2~3周,冰冻的土壤中可达数月,温暖潮湿的地方4~5周,干燥的地方可长达8~20周。

另外,沙门氏菌虽然对干燥的抵抗力较强,但对热的抵抗力较弱,60℃下15min 或80℃10min 即被杀灭。

同时,沙门氏菌对化学性消毒剂的抵抗力也较差,正常消毒剂量即可将其杀灭。

鸡白痢沙门氏菌属于肠道菌群科沙门氏菌属,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没有芽孢,菌体的两端钝圆,无周身鞭毛,不能运动。

该血清型沙门氏菌可良好的生长在营养肉汤和琼脂平板培养基上。

鸡白痢沙门氏菌在普通的琼脂或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长出圆形、光滑、无色透明呈露珠样的小菌落。

鸡伤寒沙门氏菌同属于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形态上较鸡白痢沙门氏菌粗短,两端颜色略深,没有周身鞭毛,不能运动。

需氧以及兼性厌氧。

可在肉汤培养基上生长,培养温度为37℃,能形成比较小的菌落。

鸡副伤寒沙门氏菌革兰氏染色为阴性,不产生芽孢,个别菌体上会形成短丝。

菌体周围有鞭毛,可自行运动。

该菌属于需氧及兼性厌氧菌,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0~42℃,不耐高温。

该菌可在琼脂或肉汤培养基上生长,在琼脂培养基上可长出边缘光滑、表面闪光、微隆起的1~2mm 的圆形菌落[2]。

禽沙门氏菌病

禽沙门氏菌病

六.净化:
1.种鸡场:
(10)种鸡净化: 在13、20、48周龄对种鸡检测鸡白 痢阳性,方法为平板凝集实验,如前 所述。对种鸡群应逐只检测,淘汰所 有阳性鸡。
六.净化:
2.孵化厂控制:
由于刚孵化的雏鸡肠道内没有细菌,因此 环境中的细菌会在肠道内繁殖,可以 阻止沙门氏菌等病菌的侵袭。但这个 过程需要几天时间。因此,在孵化后 的几小时到几天时间内,自然界中的 微生物不能阻止沙门氏菌的入侵。所 以,孵化厂中沙门氏菌的控制就直接 关系到鸡群的沙门氏菌感染情况。
六.净化:
1.种鸡场:
(8)带鸡消毒:对种鸡用一定浓度的百毒杀或卫康等进行 喷雾消毒,一般每周1~2次。雏鸡、青年鸡和成年鸡 均可使用。
(9)种蛋消毒:每天应集蛋3~4次,放入储藏室进行第 一次消毒,每立方米21克高锰酸钾,42毫升福尔马 林,熏蒸30分钟。种蛋进入孵化器前及19天落盘时 ,用每立方米14克高锰酸钾,28毫升福尔马林熏蒸 30分钟。
六.净化:
1.种鸡场:
(1)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鸡场布局合理 ,孵化、育雏和种饲养要分隔成独立的生 产区域。区域间隔要达到200~500米。 分场内的各舍和棚要间隔20米以上。
(2)饲料和饮水的质量一定要合格。饮水要 清洁,每升含大肠杆菌不超过3个,每毫升 含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定期对水池和 饮水管道进行消毒。饲料控制方法见下列 方法。
A. 将1滴抗原液(约0。05毫升)滴到干净平板玻璃上 。
B. 从鸡翅静脉处采血,每只鸡换一个针头。
C. 将鸡血滴到抗原上,用针头的后部将抗与血充分混合 ,并涂成直径2厘米的圆型轻轻摇晃。操作时应避免大 风和阳光直射。
D. 约2分钟后出现明显的颗粒状或块状凝集为阳性。不 出现凝集或呈现单一的细小颗粒,或仅在边缘有细絮状 物,判为阴性。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家禽传染病,其流行特点不仅严重影响了家禽养殖业的发展,也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有效防控鸡沙门氏菌病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 流行病学特点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典型的动物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粘膜等途径传播。

感染鸡一般表现为发热、厌食、腹泻、落巢等症状,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死亡。

感染的鸡在接触病原体后,还可成为病原体的携带者,增加了疾病的传播风险。

2. 季节性特点鸡沙门氏菌病在夏秋季节发病较为严重,这与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关。

在这样的环境下,病原菌更容易生长繁殖,使得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

夏秋季节是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的高发期,家禽养殖户在这一时段需要更加严密地监控鸡的健康状况。

3. 疫情区域特点鸡沙门氏菌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尤其在养殖密集区和条件较差的地区更容易发生疫情。

在一些饲料、水源污染严重的地区,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病率也较高。

疫情区域的特点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加强防控措施,预防鸡沙门氏菌病的扩散。

二、鸡沙门氏菌病的防控措施1. 加强养殖管理养殖户在日常鸡的管理过程中,应做好粪便清理、饲料消毒、环境消毒等工作,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

要定期对鸡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和检测,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或治疗,避免疾病的传播。

2. 用药预防在鸡的日常饲养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些预防鸡沙门氏菌病的药物,如抗生素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减少鸡感染疾病的风险。

但是在使用药物时,需严格按照药品说明和兽医的建议进行操作,避免药物滥用导致药物残留或者耐药菌株的产生。

3. 注重环境卫生鸡舍的环境卫生对鸡沙门氏菌病的防控至关重要。

养殖户在日常管理中要经常清理鸡舍,保持通风透气,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同时要注意饲料和饮水的卫生,避免鸡群因为食用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疾病。

4. 强化疫苗接种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提高鸡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农村禽散养户禽沙门氏菌病的防治

农村禽散养户禽沙门氏菌病的防治
3 个月 以上 , 附着绒毛上 的细菌可生存约 1年。粘附于卵壳上 的细菌经 5天 , 在孵化器经 3天即可死 亡。2  ̄储存 的鸡蛋黄 0C 内细菌繁殖很快 。
: 明显 , 或仅见 内脏器 官充血 。 病

1 传播 途 径 . 2
雏鸡和带菌鸡是本病 的主要传染源 。除能通过消化道 、 眼
第 4天用 “ 混感重症奇 方”, 热毒疫康 ” “ 混合 肌肉注射 。 干扰素 、 回阳生脉”( “ 中药成分主要是人 参、 灵芝 、 附子等 ) 维生素 c每千克体重 010 、 . . - 2毫 升, 分别肌肉注射 。 如有神经 、 腹泻 、 呕吐症 状时 , 1 第 天治 疗时 同 时用猪伪狂犬活苗 2 头份 紧急接种 ;对呼吸困难 的

的细长杆 菌 , 荚膜和芽孢 , 无 也无 鞭毛 , 能运动 ; 副伤寒沙 不 鸡
门氏菌是 有周 身鞭毛能运动 的革 兰氏染 色阴性菌 。对 环境抵
抗 力强 , 5 8c 在 ~ q 于木制饲糟上可生存 6 5日, 夏季在土壤 中可
生存 2—5日, 03 冬季可生存 1814日, 2—8 在鸡粪 悬浮液可生存
结膜及交配感染外 , 主要通过带菌卵而传播 , 的健 康母鸡产 有
的健 康蛋也会通过卵壳污染而感染 。感 染蛋在孵化 时成为死 胚、 病雏或 弱雏。病雏的粪便和其绒毛 中含有大 量病菌 , 污染
饲料 、 饮水孵 化器 、 器等 , 育雏 又可使其 他健康鸡 很快受 到传
染 死亡 , 耐过 的鸡长期 带菌 , 成年后 又产带 菌卵 , 如此周 而复 始, 代代相传 , 造成 严重危害 。
化及诊断 和预防治疗等方面进行 阐述 ,望 能给广大养殖户 提
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营养琼脂平板划线培养24小时后可见细小、光滑、半 透明的菌落,镜检为G-细长杆菌,多为单个存在。
• 血清学试验:常用于鸡白痢。鸡白痢做 平板凝集试验。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 菌具有相同的”O”抗原,所以,鸡白痢 标准抗原可用来对禽伤寒进行诊断。
• 鸡白痢防制的最根本的也是最经济而有效的方 法是进行白痢净化计划(美国的成功经验), 使用白痢、伤寒、副伤寒三联抗原进行全血平 板凝集试验检测抗体,可以一举三得的净化三 种鸡的沙门氏菌病。 • 培养无白痢鸡种鸡群: 母鸡上笼前约120天龄检测一次, 每隔20~30 天 再检,无阳性为止。 种蛋应该在鸡舍及时熏蒸消毒。
• 2. 易感动物:非常广泛,包括各种 年龄畜禽及人。但幼禽较易感。 鸡白痢:主要感染2-3周龄的雏鸡,发 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禽伤寒:主要感染成年鸡和青年鸡。 禽副伤寒:常在10日龄内严重有33%是带 菌的(垂直传播),此类带菌蛋进行孵 化时,可出现死胚和雏鸡出壳后发病死 亡。 • 雏鸡在孵化器中或出雏后感染时,则2~3 日龄开始发病,10日龄达高峰。
(四)剖检病变
• 鸡白痢:
• 1、雏鸡 (1)肝脏呈土黄色或有白色坏死点; (2)脾脏肿大,肺呈灰褐色肝样肺炎; (3)心外膜或其它浆膜有白色突起; (4)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
• 成年鸡:
(1)卵巢变形有肥厚的包膜,卵泡萎缩 变形,呈浓黄色、棕褐色、油状或干酪 样; (2)公鸡睾丸炎,输精管有膨大干酪样 物; (3)心包增厚,包液增多。
禽沙门氏菌病
一、概 述
•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不同血清型的 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不同类型传染 病的总称。
鸡白痢——鸡白痢沙门氏菌 禽伤寒——鸡伤寒沙门氏菌 禽副伤寒——除上述两种沙门氏菌外, 其它所有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
(一)病 原
• 1. 形态特征:革兰氏染色阴性的中等大 小杆菌。除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 都有周身鞭毛,能运动。
• 禽伤寒:
雏鸡、雏鸭的病变与鸡白痢相似。 成年鸡亚急性和慢性阶段,肝脏肿大,呈 青铜色或绿色。 (1)肝和心脏有灰白色坏死灶; (2)心包炎、腹膜炎,卵泡出血、变形; (3)盲肠有土黄色干酪样栓塞物
禽副伤寒
剖检病变
• (1)最急性死亡者,无可见典型病 变,病程较长者可见肝脏、脾脏充 血肿大,有针尖状和针尖大的灰白 色坏死点;
(三)临床症状
2、禽伤寒:雏鸡和雏鸭感染发 病时,其症状与鸡白痢相似。急 性发病的鸡突然停食、排黄绿色 稀粪。病死率为10%-50%或更 高。
(三)临床症状
• 3、禽副伤寒:雏鸡感染本病常表现 为下痢、泄殖腔粘有粪便,靠近热 源拥挤在一起;雏鸭感染本病常见 颤抖、喘息和眼睑水肿。 • 成年鸡一般为隐性带菌者,偶尔有 水泻症状。
(一)病 原
2. 培养特性和抵抗力:一般培养基 即能良好生长,常用的消毒药和消 毒方法均能达到消毒目的。
(二)流行病学
• 传染源:病禽、带菌者。通过粪、尿排菌,污 染饲料、水及其环境。 • 传播途径:多种传播途径,如消化道、呼吸道 和眼结膜。 但最主要的是经卵垂直传播(见 图)。
(二)流行病学
(三) 临床症状
1、鸡白痢:
(1)精神不振,食欲废绝,羽毛逆立,离 群,白色下痢呈粘稠状,粪便粘着于肛 门周围使排便不畅,所以患病小鸡会发 出凄厉的叫声; (2)呈败血症快速死亡(2周龄内); (3)关节炎,关节肿大,跛行;
成年鸡感染鸡白痢在临床上一般不表现 症状,但生殖器官受损:卵巢发生病变 产蛋率下降,孵化率降低;公鸡精液品 质下降(睾丸病变)。 也出现有关节肿胀和关节炎等。
• 治疗:
磺胺类药物(如磺胺二甲基嘧啶)、土 霉素、诺氟沙星(氟哌酸)、复方敌菌 净、痢特灵、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对本病 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中药处方: • (1)白头翁50g 黄柏、陈皮、大青叶、 白芍各20g 乌梅15g,黄连10g共研细末, 混匀备用。连续用药7d,前3d按每只每 天1.5g,后4d每天按1g,拌料饲喂。 • (2)马齿苋165g,地锦草160g,车前草 80g,加水3kg煎水喂服,可供500只雏鸡 1日饮用。
• (2)盲肠有干酪样内容物;
雏鸭副伤寒:肝脏表面有大量针尖大小的白色坏死点
雏鸭副伤寒:肝脏、脾、肠道表面有大量针尖大小的白色坏死点
雏鸭副伤寒:直肠、盲肠、回肠有干酪样物
雏鸭副伤寒:肠壁变薄,肠粘膜可见有大量白色坏死点
(五)诊断和防治
• 临诊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作出 初步诊断。以鸡白痢为例,如2-3周龄病雏发热怕冷, 拉灰白色桨样粪便,发病率、病死率较高。剖检时, 可见肝、心、肺等脏器组织有灰白色坏死小点,可做 出初步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