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正义感的人》教学设计
做有正义感的人教案

第三课时做有正义感的人教学目标:1、树立社会正义感,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2、培养按正义基本要求来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3、了解正义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正义基本要求教学步骤:一、导入:材料《傅雷家书选》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仍会了解的。
……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
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对付,他也不会用手段对付你,倒反看重你的。
——翻译家傅雷给儿子的一封信老师引入: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质。
那么,正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这就上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二、讲解:有正义感是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品质。
做一下人正义感的人,要懂得正义的基本要求。
(一)讨论:1、有正义感的人也是正直的人,有正义感,为人正直,这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
做正义感的人首先要为人正直。
你对为人正直有什么想法?明确:崇尚正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根本。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也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牢记:正义感是人的良知的表现。
一切善良的人们都具有正义感。
只有那些人性扭曲、败坏的人才缺少良知因而也就丧失正义感。
2、讲一讲正义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示例:在一所大医院的手术室里,一位年轻的护士第一次担任责任护士。
“大夫,你已经取出了十一块纱布,”她对外科大夫说,“我们用的是十二块。
”“我已经都取出来了,”医生断言道,“我们现在就开始缝合伤口。
”“不行。
”护士抗议说,“我们用了十二块。
”“由我负责好了!”外科大夫严厉地说,“缝合。
”“你不能这样做!”护士激烈地喊道,“你要为病人想想!”大夫微微一笑,举起他的手让护士看了看这第十二块纱布:“你是合格的护士。
”他说道。
学生点评:正义意味着有坚持自己的信念。
能公开反对你确认是错误的东西,在关键时刻,一个有正义感的敢于义无反顾。
第八课维护正义遵守规则第三课时做有正义感的人(上)(九年级思品教案陕教版)

第八课维护正义遵守规则第三课时做有正义感的人(上)(九年级思品教案陕教版)第八课维护正义遵守规则第三课时做有正义感的人教学目标:树立社会正义感,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培养按正义基本要求来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了解正义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正义基本要求教学步骤:一、导入:材料《傅雷家书选》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仍会了解的。
……我一生做事,总是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
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对付,他也不会用手段对付你,倒反看重你的。
——翻译家傅雷给儿子的一封信老师引入:这段话是傅雷丰富生活经验的结晶。
它告诉我们做一个正直的人的一定之夫就是真诚。
无论大事小事,无论对待何人,都应该完全真诚。
这不是为了讨好,不是为了取得谅解,也不是为了把问题搞清楚,而仅仅是为了就应该这样做人。
即使在不便直说的特殊场合下,也不要编造哪怕是小小的谎言,不必担心遭人误解。
一个真诚的人最终是会使人折服的。
一个人可以没有某种能力,但不能没有正正直直的骨气,不能没有浩然正气。
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质。
那么,正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这就上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由此进入ord版下载:第八课维护正义遵守规则第三课时做有正义感的人二、讲解:有正义感是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品质。
做一下人正义感的人,要懂得正义的基本要求。
讨论:有正义感的人也是正直的人,有正义感,为人正直,这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
做正义感的人首先要为人正直。
你对为人正直有什么想法?明确:崇尚正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根本。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也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牢记:正义感是人的良知的表现。
一切善良的人们都具有正义感。
只有那些人性扭曲、败坏的人才缺少良知因而也就丧失正义感。
讲一讲正义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示例:在一所大医院的手术室里,一位年轻的护士次担任责任护士。
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做有正义感的人》教学设计
杜泽初中李东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理解什么是正义感,正义感对个人、社会的重要性;树立自觉维护正义的意识,提高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及见义巧为的践行能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活动的参与,在活动中探讨、思考、感悟,增强学生分析、判断、辨别能力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参与中升华道德境界,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以及做个正直人的强烈愿望;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来自觉维护正义、伸张正义,尝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树立正义感,提高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和见义巧为的践行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自觉维护正义,做一个见义巧为,智勇双全的有正义感的人。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最美妈妈吴菊萍
2、看图理解什么是正义感的人?教师总结
3、列举学校生活中有正义感的行为,
4、当非正义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如何维护?
5、当非正义行为发生在别人身上时,如何帮助?
6、以犹太人纪念碑铭文为例,说明不帮助别人,也会影响到自己
7、以马丁路德。
金理想为例,告诉我们不管别人怎么对待自己,自己都要表现出正义的一面。
8、老师赠言
四、板书设计
做有正义感的人
1、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
2、正义要求我们尊重规则
3、正义要求我们尊重自由
4、正义要求承担责任。
《做有正义感的人》教学设计

《做有正义感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社会正义感,树立自觉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的意识,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2、能力:培养依据正义基本要求来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培养自觉维护正义,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的习惯。
3、知识:分清生活中的正义与非正义,了解正义的基本要求,懂得有正义感是做人应该具有的良好品质,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过程:事例导入:师讲故事:《正义之锁》有一位出名的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敬重。
更主要的是老锁匠为人正直。
每修一把锁,他都告诉别人他的姓名和地址,说:“如果你家发生了盗窃,只要是小偷用钥匙打开你家的门,你就来找我!”老锁匠老了。
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人们帮他物色徒弟,终于老锁匠找到了两个合适的年轻人,准备把自己的一身本领传给其中一个。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东西,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
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分别放在两个房间,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者。
结果大徒弟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足足用了半小时,大家都以为大徒弟赢了。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两眼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
”老锁匠又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
您只让我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
大徒弟不服。
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
我的传人应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但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
否则他心有私念,稍有贪心,开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永远不能打开的正义之锁。
”师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教师揭题:一个人可以没有某种能力,但不能没有正直的骨气,不能没有浩然正气。
做有正义感的人

《做有正义感的人》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第八课“维护正义遵守规则”中的第二框题:“做有正义感的人”。
一、对教材分析(一)本节课的地位与作用:社会需要正义,正义感是做人应该具有的品德,我们中学生也应该维护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本课是“做有正义感的人”是本课的重点部分,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八年级思想品德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一些法律知识,懂得了要自觉守法。
那么,我们遇到非正义之事时,应该怎样做,是必须明确的问题。
显然本课内容在全书中有重要地位。
学习本课,教育学生培养自觉遵守规则和程序的意识,勇于同非正义行为做斗争,培养正义感,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对于我们将要学习的第九课“做个护法小使者”也打下一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为了更好第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依据教学大纲、教参的要求,并针对九年级学生实际,从学生身边的正义和非正义之事入手,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社会正义感,自觉遵守规则和秩序,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能力:正义基本要求规范自己的能力,培养维护正义,遵守规则的习惯。
懂得正义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知识:了解正义的基本要求;知道正义感要求人们遵守规则和秩序。
(三)重点和难点的敲定: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依据教学大纲、教参及学生的实际,我把“正义的基本要求”作为本课的重点,把“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做有正义感的人”作为本课的难点,之所以把正义的基本要求确定为教学重点之一,是因为第一,这是本课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二,绝大多数学生对“正义”的认识是肤浅的,仅仅有一些感性认识。
第三,正确认识了正义,是培养正义感的前提。
之所以把做有正义感的人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因为知行统一,因为,许多学生在实践中也能明辨是非,明确正义和非正义,知道该怎么做,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由于各种因素,并未真正敢于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出现了严重的知行脱节,鉴于此,我认为通过本课最根本的是教育学生真正落实到“行”上。
jiaoan做有正义感的人

《做有正义感的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正义感的的含义和基本要求,懂得有正义感是做人应该具有的良好品质,知道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2、能力目标:培养依据正义基本要求来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培养自觉维护正义,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1)树立社会正义感,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2)激发学生正义感,培养学生勇于维护正义,敢于与不正义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精神。
二、教学重点: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正义感,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四、教学理念1、坚持“一个理念”:育人为本,品德在先。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营造“一种氛围”:师生互动,学生学习愉快、轻松,课堂气氛和谐。
3、建立“一种关系”:互相学习,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
4、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学生动起来,学生练起来,课堂活起来的目标。
5、贴近学生生活,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设想及方法l.教法根据课改精神,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思考讨论法、理论联系实际法、自主学习法、人物点评法等学习方法逐步学习本框题,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正义的基本要求,学会怎样面对生活中的非正义行为。
2.学法一堂好的政治课,要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贴近学生的思想和感情,学法指导犹为重要。
另外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自主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挖掘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播放音乐《唱响正义之歌》,自然导入正义感这个课题。
(二)自学•课堂热身:让学生分别自学书上49—50页的情景一、情景二,分组讨论后回答相关问题。
(播放轻音乐)(三)讲解正义感的内涵。
课件出示:有关任长霞的图片和视频学生表演:任长霞在办公室擒获黑社会头目王松的场景。
教师提问:你觉得任长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件出示):一个人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是有正义感的表现。
做有正义感的人(上)

秀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三五式”导学案时间:年月日课型:新授执笔:南小龙序号:22课题:做有正义感的人(上)班级:小组:姓名:一、明确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正义的基本要求。
2、能力目标:培养按正义基本要求来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学法指导:学生通读教材内容并分组讨论分析事例,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确有正义感、为人正直,这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质。
学习过程:二、自主学习(自主完成)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1、是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品质。
做一个,要懂得正义的基本要求。
2、每个人都负有的义务,正义的首要要求是。
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甚至生命是最严重的不正义。
3、正义的第二个基本要求是不侵犯他人的、、等其他基本权利。
4、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他人的。
都是在自己的权利范围之内的,他人的权利是我们自由的边界。
三、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各小组选出中心发言人举手发言)1、阅读教材中关于“胡某的故事”,并思考:胡某的哪些行为违背了正义的要求?2、查一查,我国哪些法律有伤害他人身体或生命的规定?3、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的第二个◆情景一、二、三的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维护他人基本权利的言行有哪些?侵害他人的言行有哪些?侵犯了他人的主要权利有哪些?4、列举你亲身经历过或者知道的尊重和维护他人基本权利的事例,说明其影响。
四、课堂检测(要交流选择答案的原因)1、作为社会成员,我们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
因此()①要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②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③养成自觉遵守各项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④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 D 、①②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正义感是做人应该具有的唯一品质。
B、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要懂得正义的基本要求。
C、做人的基本权利是无法得到尊重和保障的D、只有权位高的人的基本权利受到保护3、是我们自由的边界()A、他人的权利B、自己的权利C、父母的权利D、老师的权利五、总结提升1、本课小结:请你尝试罗列本课基本知识框架,并作简要说明。
第二节 做个有正义感的人

第二节做个有正义感的人第三节授课教师:赵清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正义的基本要求能力目标:培养按正义基本要求来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社会正义感,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教学重难点:正义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表演法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每位同学都收集1——2个反映正义的案例教学过程:故事导入:《正义之锁》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师: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正义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以信义为本,心中自然有浩然正气,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要求我们正心诚意、维护正义、襟怀坦荡;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格。
那么,正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引入本课课题:做有正义感的人(上)为讨论这个课题,教师设计三个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主题一:说一说——正义故事知多少师;崇尚正义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根本。
无论我们走到那里,也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牢记:正义感是人的良知的表现。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课前的准备,讲一讲正义的故事,并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思考回答:略师根据学生回答加以适当点评。
教师引导: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要懂得正义的基本要求。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找出正义的两个基本要求。
主题二:正义的首要要求是不伤害他人案情回放:即教材第一个情景内容。
师:胡某的哪些行为违背了正义的要求?学生回答:略师归纳:胡某因旷工被扣发奖金,多次纠缠洪某;并在争斗中将洪某打伤。
胡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甚至生命是最严重的不正义。
师结合学生实际加以点评。
过渡:每个人都具有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利,每个人的基本权利都应该得到同等的尊重与保障。
正义的第二个基本要求是什么?下面我们来学习这一内容。
主题三:正义的第二个基本要求是不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基本权利。
情景一:侵犯他人的财产权是不正义的行为小品表演:《在公共汽车上》教师提问:请运用所学有关法律知识评析扒手、老人、乘客、司机、被扒的中年人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有正义感的人》教学设计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
交斜镇初级中学
谢鹏
2014、12
做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正义的基本要求。
能力目标:培养按正义基本要求来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社会正义感,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重点:正义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通过生活中的正义和非正义的情感及行为,培养学生树立社会正义感,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方法:五环节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几例图片:“中国式过马路”、“旅游景点和文物乱刻乱画”、“偷井盖”、“随意踩踏草坪”,学生判断这是什么行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我们仅仅能够分辨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以实际行动做有正义感的人,从而导入课题。
二、第一环节:自主学习(5-10分钟)
1、学生阅读教材第83页至第84页内容,根据自己的感知,在教材中勾画标注你所学到的知识要点,理清教材的知识思路。
2、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书写在课本上,并标注出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学生开展自学,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三、第二环节:互动交流(5分钟)
1、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自主学习环节的两个任务进行交流对照,相互补充完善,达成共识。
2、小组长督促、指导、检查本组成员对学习中标注的疑难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力争通过合作分享在本组内解决疑难,小组长负责标注出本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留待解决。
学生互动交流,教师巡回观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必要时做个别指导。
四、第三环节:展示释疑(10分钟)
1、小组代表发言,谈谈自己学习到的本课知识点内容,理清教材知识思路。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总结板书知识思路或多媒体呈现,使学生准确理清教材知识思路。
做有正义感的人(基本要求):
首要要求:不伤害他人
第二个要求:不侵犯他人财产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其他权利。
指点迷津
个人自由都是在自己权利范围之内的,他人权利是我们自由的边界。
2、小组长提问发言
你们组学习中的共同疑难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组织不同小组学生讨论探究,力争最大
化使学生解决问题。
如学生确不能解决,教师引导分析,使学生准确理解掌握疑难。
教师根据自己巡回观察中发现的问题,结合教材重难点,进行适当补充解疑。
(1)查一查:我国有哪些法律有不伤害他人身体或生命的规定?
《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
(2) 列举你亲身经历或者知道的尊重和维护他人基本权利的事例,说明其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多媒体补充相关身边的生活事例。
第四环节:走进生活(10分钟)
请同学们想一想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例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关,你能列举出几例说明吗?
学生列举,教师引导并多媒体补充相关的生活事例,使学生理解。
案例分析:
多媒体展示上海复旦投毒案背景资料,学生观看后思考问题:
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探究后发言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明确,使学生实现学以致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请你简要评析林浩森的做法?
林浩森故意投毒的做法是非正义行为,违背正义的首要要求不伤害他人,林浩森投毒致舍友生命死亡是最严重的不正义。
2 该案件对我们有何启示?
⑴中学生要树立正义的基本品质,懂得正义的基本要求,不伤害他人。
⑵同学之间要和谐相处,相互宽容理解,正确处理小矛盾小纠纷,遇事理智冷静对待,切不可一时冲动,做出非正义行为。
第五环节:归纳总结(5分钟)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可以按照下面的形式来表述:
知识方面:本节课我学到了--------------
思想感悟:通过本节课学习,我认识到了或感悟到了-------------- 学生在课本上记写后发言总结,教师适时引导点评肯定,使学生实现学有所获。
最后,多媒体出示内容“老师寄语”:
学生齐读,从而增强学生做有正义感的人的情感。
有正义感的人,他们的行为感动着我们,也影响着社会。
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去践行正义,做有正义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