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有关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题专题练习(有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专练-滑轮及斜面的机械效率

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专练-滑轮及斜面的机械效率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专题专练——滑轮及斜面的机械效率一、多选题1.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测力计下端挂一个滑轮组,已知每个滑轮均重20N,滑轮组下端挂有一个物体B,滑轮组绳的末端通过定滑轮沿水平方向与物体A相连,物体A在绳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在物体B下加挂重为15N的物体C后,用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使其沿水平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上升的速度为3cm/s。

滑轮与轴的摩擦、绳的质量等次要因素都忽略不计,g取10N/k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的大小为80N B.物体A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40N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7.65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为60%2.如图所示,水平固定的测力计左端挂一个滑轮组,滑轮组左端挂有质量为30kg的物体B,滑轮组绳的末端通过定滑轮沿竖直方向与物体A相连,A的质量为5kg,物体B在绳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用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B可使其沿水平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A上升的速度大小为6cm/s。

若不计绳及滑轮的摩擦,绳、滑轮与弹簧测力计的重力不计,g 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B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50NB.F做功的功率为18WC.F的大小为300N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0N3.如图所示,固定的斜面长为l,高为h,沿斜面向上用拉力F把一个重为G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匀速上升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B.物体匀速上升时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减小C.斜面的机械效率为GℎFlD.拉力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Fh4.如图所示,重为800N的物体在100N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做的功为400J B.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80NC.额外功为360J D.拉力做功的功率为60W5.在劳动实践中,小孙在水平地面与车厢间用木板搭一斜面,并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将重G=600N 的货物匀速地从斜面底端推到顶端的车厢,如图所示。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一章简单机械第二节滑轮斜面及机械效率复习真题面对面含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一章简单机械第二节滑轮斜面及机械效率复习真题面对面含答案

第一节滑轮斜面及机械效率贵州4年真题面对面(2014~2017)命题点1滑轮组、斜面的特点及相关计算类型一滑轮组的特点及相关计算1. (2016毕节12题3分)简单机械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以下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指甲剪是省力杠杆B. 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C. 滑轮组既省力,又省距离,还省功D. 斜面的机械效率达不到100%2.(2014六盘水12题2分)如图所示,其中G=180 N,F=100 N,物体G在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2 m(不计绳重及摩擦),这一过程中,结果错误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4 mB.拉力F做功200 JC.动滑轮重为20 N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3. (2017六盘水9题2分)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重300 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以0.1 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0 N(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F及其功率的大小分别为()A. 20 N 2 WB. 20 N 6 WC. 60 N 2 WD. 30 N 6 W4. (2017黔东南10题2分)如图所示为我州某学校升旗的情景,旗杆顶装的滑轮是______滑轮,它的作用是_______.5.(2016黔西南13题3分)如图所示,物体A和B所受重力都为160 N,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F A为______N,F B为_____N.若与A相连的滑轮重40 N,不计绳重和摩擦,此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第5题图第6题图6.(2016安顺13题4分)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在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的情况下,甲所用的拉力______乙所用的拉力;甲滑轮组的效率_____乙滑轮组的效率(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2016六盘水16题4分)如图所示,小刚欲将一袋粮食从地面抬到楼顶,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小刚用动滑轮把重40 N的一袋粮食匀速提高10 m,他所用拉力为25 N,则整个过程中,小刚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J,总功是______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如果用该动滑轮把重100 N的一袋粮食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则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7题图第8题图8.(2015遵义30题4分)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动重为70 N的物体A,使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5 m,所用拉力F为20 N,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30 N,则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J,滑轮组的效率为___.9.(2014黔东南14题2分)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质量为20 kg的货物竖直匀速提高了2 m,他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J,已知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工人的拉力是_____N.(g=10 N/kg)第9题图第10题图10.(2014铜仁34题3分)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不计摩擦和绳子的重力.现用500 N的拉力F将重为1 800 N的物体在5 s内匀速提升了3 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____ m/s.动滑轮的质量为 ____kg,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g取10 N/kg).11.(2016遵义35题7分)搬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120 N的物体匀速提升3 m,所用的拉力为50 N,不计绳重及摩擦.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动滑轮的重;(3)若用该滑轮组同时拉4个这样的物体,拉力为多大.第11题图12.(2016黔南州22题8分)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M,已知被提升的物体M质量为76 kg,M的体积为3×10-3 m3.在M物体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将物体M 以0.5 m/s的速度匀速提升了10 m的高度.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力大小.求:(g=10 N/kg)(1)求物体M的重力?(2)求动滑轮下端挂钩上的绳子拉力?(3)求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第12题图13.(2016铜仁40题10分)如图所示,物体A是正方体金属块,边长是20 cm,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每个滑轮重20 N,金属块的密度ρ金=5×103kg/m3.物体A运动时受到地面的阻力是物体重的0.3倍,在2 s内被拖动5 m,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轮与轴之间的摩擦(g=10 N/kg).试求:(1)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2)拉力F做功的功率;(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第13题图14.(2015安顺17题6分)如图甲所示,是2008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最后一棒火炬手侯斌,靠自己双手的力量,攀爬到火炬台底部并最终点燃圣火的照片.该点火仪式充分体现了残疾人自强自立、拼搏向上的勇气和精神.已知他和轮椅总质量为80 kg,攀爬高度39 m,历时200 s.(g取10 N/kg)第14题图(1)如果不计机械装置的额外功,求他的平均功率多大?(2)小明同学看到火炬手攀爬很费劲,想用物理课上学过的滑轮组可以省力的方法,将火炬手拉上去.若小明同学站在地面上,用如图乙所示的哪个滑轮组拉起火炬手最合适,理由是什么?如果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求小明同学的拉力至少要多大?15. (2017黔南州21题8分)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被人们接受,引导广大市民走向全民健身行列.如图所示是某型号健身器的结构简化图,每个滑轮质量为2 kg.小刚质量为60 kg,他竖直向下拉手柄,将20 kg的配重匀速向上拉,2 s配重上升了1 m,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求:(1)手柄移动的速度;(2)小刚做功的功率;(3)若小刚站立时,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0 cm2,配重被匀速拉起时,他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第15题图16.(2017黔东南25题8分)如图甲是建造大桥时所用的起吊装置示意图,使用电动机和滑轮组(图中未画出)将实心长方体A从长江底竖直方向匀速吊起,图乙是钢缆绳对A的拉力F1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A完全离开水面后,电动机对绳的拉力F大小为1×104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已知A的重力为3×104 N,A上升的速度始终为0.1 m/s.(不计钢缆强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绳重,不考虑风浪、水流等因素的影响,g取10 N/kg)求:第16题图(1)长方体A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2)长方体A的体积;(3)长方体A的密度;(4)长方体A完全离开水面后,在上升过程中F的功率.类型二斜面的相关计算17.(2017铜仁34题2分)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G=900 N的重物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4 m用时30 s,该过程中物体上升的竖直高度为2 m,此装置的机械效率η=75 %.该过程中,工人所用的拉力F=______N,拉力做功的功率P=___W.第17题图第18题图18.(2015六盘水27题7分)如图所示,现将重为5 N的物体A沿长1.2 m,高0.6 m的斜面匀速从底端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F的大小恒为3 N,所用时间是12 s,求:(1)物体A从底端到顶端的平均速度;(2)物体A从底端到顶端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3)求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保留一位小数).命题点2滑轮组绕线作图19.(2015黔东南16题2分)一位同学站在地面上,要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物提升到10 m高的楼上,请你帮他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且省力的绳子绕法.第19题图第20题图20.(2015铜仁36题3分)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命题点3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1.(2014安顺10题4分)某实验小组研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下表.若不计摩擦,比较1和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有关;比较1和3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有关.22.(2015黔南州18题8分)某班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们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动滑轮的个数、物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等因素有关.各小组第22题图(1)比较第1、2次实验数据得出: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物体,动滑轮的个数越多,______;比较第2、3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_______;比较第1、4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______;(2)在测拉力时,某同学觉得很难使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便于读数,就让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才读数.该同学的读数与实际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测得机械效率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_____有关;(3)有两个小组所用的动滑轮重量相同,提升的物体也相同,测的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可能是绳子与滑轮或滑轮与轴之间的_____不同,影响了测量结果.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给各种机械加润滑油,是为了______它的机械效率答案1. C2. B 【解析】由题图知,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可知s =2h =2×2 m=4 m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拉力F 做的功W =Fs =100 N×4 m=400 J ,故B 错误,符合题意;由F =1n(G +G 动)得,G 动=2F -G =2×100 N-180 N =20 N ,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 有W 总×100%=Gh Fs ×100%=180 N×2 m 400 J×100%=90%,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3. B 【解析】物体匀速运动,可知物体受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 拉=f =60 N ,从题图可知,此滑轮组有三股绳子承担对物体的拉力,不考虑绳的重力和绳的摩擦,所以绳子自由端的水平拉力为:F =13F拉=13×60 N=20 N ;水平拉力的功率:P =W t =Fst=Fv =Fnv 物=20 N×3×0.1 m/s=6 W .所以A 、C 、D 错误,B 正确.故选B.4. 定 改变力的方向5. 80 160 80% 【解析】第一个图中的滑轮是动滑轮,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所以F A =12×G =12×160 N=80 N ,第二个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所以F B =G =160 N .此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W 有W 总×100%=GhFs ×100%=Gh12×(G +G 动)×2 h×100%=GG +G 动×100%=160 N160 N +40 N=80%. 6. 大于 等于 【解析】由图知:甲由两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F 甲=12(G 物+G 动);乙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F 乙=13(G 物+G 动).所以甲所用的拉力大于乙所用的拉力.而甲乙两滑轮组的动滑轮和物体的重力相同,所以额外功与有用功大小相等.根据η=W 有W 有+W 额×100%,所以机械效率相等.7. 400 500 80% 变大 【解析】小明做的有用功W =Gh =40 N×10 m=400 J ;总功:W =Fs =25 N×20 m=500 J ;所以机械效率:η=W 有W 总×100%=400 J500 J×100%=80%;如果把重100 N 的一袋粮食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则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将变大,因为额外功没变,而有用功增大,所以机械效率变大.8. 200 75% 【解析】由题图可知滑轮组对摩擦力的拉力由2段绳子承担,即n =2,物体A 移动s 1=5 m ,则F 通过的距离为s =ns 1=2×5 m=10 m ,则拉力F 做的功为W =Fs =20 N×10 m=200 J ;此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为W 有=fs 1=30 N×5 m=150 J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 有W ×100%=150 J200 J×100%=75%. 9. 400 125 【解析】货物的重力G =mg =20 kg×10 N/kg=200 N ,有用功W 有=Gh =200 N×2 m=400 J .由于η=W 有W 总×100%=Gh F ×2h ×100%=G 2F ×100%,故工人的拉力F =G2η=200 N2×80%=125 N. 10. 2.4 20 90% 【解析】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nh =4×3 m=12 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 = s t =12 m 5 s =2.4 m/s ;在不计摩擦和绳子的重力时,F =G 物+G 动n ,G动=nF-G 物=4×500 N-1 800 N =200 N ,动滑轮的质量m 动=G 动 g =200 N10 N/kg=20 kg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W 有用 W 总×100%=Gh Fs ×100%=1 800 N×3 m500 N×4×3 m×100%=90%.11. 解:(1)由题图可以看出物体由3段绳子承担,则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 =nh =3×3 m=9 m ,工人做的有用功为:W 有=Gh =120 N×3 m=360 J ,总功为W 总=Fs =50 N×9 m =450 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 有W 总×100%=360 J450 J×100%=80%(3分) (2)物体和动滑轮由3段绳子承担,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由F =G 物+G 动n,即50 N =120 N +G 动3,可得G 动=30 N(2分) (3)4个相同的物体总重力为4G =4×120 N=480 N ,由(2)知G 动=30 N ,则此时F =G 物+G 动n=480 N +30 N 3=170 N(2分)12. 解:(1)物体的重力为G =mg =76 kg×10 N/kg=760 N(2分) (2)因为物体完全浸没,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F 浮=ρgV 排=ρgV =1.0×103 kg/m 3×10 N/kg×3×10-3 m 3=30 N(1分)挂钩上的绳子拉力:F 绳=G -F 浮=760 N -30 N =730 N(2分) (3)拉力F 作用的时间为:t =s v =10 m0.5 m/s=20 s ,由图乙可知,拉力做功为8 000 J ,所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W 有W 总×100%=Gh W 总×100%=730 N×10 m 8 000 N×100%=91.25%(3分) 13. 解:(1)V =(20 cm)3=8 000 cm 3=8×10-3m 3m =ρV =5×103 kg/m 3×8×10-3 m 3=40 kg(1分) G =mg =40 kg×10 N/kg=400 N(1分) S =(20 cm)2=400 cm 2=4×10-2 m 2 p =F S =400 N 4×10-2 m2=1×104Pa(1分) (2)f =0.3G =0.3×400 N=120 N(1分)F 1=G 动+f n =20 N +120 N 2=70 N(1分)s =ns A =2×5 m=10 mW 总=F 1s =70×10 m=700 J(1分) P =W t =700 J 2 s=350 W(1分) (3)W 有=F 2s A =120 N×5 m=600 J(2分) η=W 有W 总×100%=600 J 700 J×100%≈85.7%(1分) 14. 解:(1)P =W t =Gh t =mgh t =80 kg×10 N/kg×39 m200 s=156 W(2分)(2)D 滑轮组,拉力方向向下且更省力(1分) η=W 有W 总×100%=Gh Fs ×100%=Gh 4Fh ×100%=G4F×100% 故F =G4η=80 kg×10 N/kg4×80%=250 N(3分) 15. 解:(1)配重物体移动的速度v =s t =1 m2 s=0.5 m/s ,动滑轮上面有两段绳子,所以手柄移动的速度 v 动=12v =0.5×0.5 m/s=0.25 m/s(2分)(2)动滑轮的重力G 动=m 动g =2 kg×10 N/kg=20 N 配重的重力G 物=m 物g =20 kg×10 N/kg=200 N拉力通过定滑轮作用在动滑轮轴上,所以手柄的拉力F =G 动+2G 物=420 N(1分) 拉力的功率P =Fv 动=420 N×0.25 m/s=105 W(2分)(3)小刚的重力G =mg =60 kg×10 N/kg=600 N ,当他站立匀速拉动配重时,他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支持力,因为F 支+F 拉=G ,所以F 支=G -F 拉=600 N -420 N =180 N(1分)所以他对地面的压力F =F 支=180 N ,他对地面的压强p =F S =180 N500×10-4m 2=3 600 Pa(2分)16. 解:(1)根据图像乙可知,长方体A 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F 浮=G -F 1=3×104 N -1×104 N =2×104 N(1分)(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当物体浸没时:V 物=V 排=F 浮ρ水g =2×104N 1.0×103 kg/m 3×10 N/kg =2 m 3(2分) (3)长方体A 的质量为m =G g =3×104 N 10 N/kg=3×103 kg(1分) 长方体A 的密度为ρA =m V 物=3×103 kg 2 m 3=1.5×103 kg/m 3(1分) (4)长方体A 离开水面后,根据η=W 有W 总×100%=Gh Fs ×100%=G Fn×100%可得:滑轮图中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 =G ηF =3×104N 75%×1×104 N=4(1分) 所以绳端移动的速度v F =nv A =4×0.1 m/s=0.4 m/s(1分) F 的功率为P F =Fv F =1×104 N×0.4 m/s=4×103 W(1分)17. 300 80 【解析】工人所做的有用功为:W 有=Gh =900 N×2 m=1 800 J ;拉力F 移动的距离s =2×4 m=8 m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W 有W 总×100%=Gh Fs ×100%,得F =Gh ηs =1 800 J 75%×8 m =300 N ;拉力的功率P =W t =Fs t =300 N×8 m 30 s=80 W. 18. 解:(1)物体由底端到顶端的速度为:v =s t =1.2 m 12 s=0.1 m/s(2分) (2)物体从底端到顶端拉力的功率为:P =Fv =3 N×0.1 m/s=0.3 W(2分)(3)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W 有W 总×100%=Gh Fs ×100%=5 N×0.6 m 3 N×1.2 m×100%≈83.3%(3分) 19. 如答图所示(2分)第19题答图20. 如答图所示(3分)第20题答图21. (每空2分,共4分)动滑轮的个数(或动滑轮的总重) 提升的物重22. (每空1分,共8分)(1)机械效率越低机械效率越高无关(2)偏小偏高运动状态(其他答案合理即给分) (3)摩擦提高【解析】(1)比较第1、2次实验数据得出: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物体,动滑轮个数越多,其机械效率越低;比较第2、3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它的机械效率越高;比较第1、4次实验数据可知,两次实验的效率相同,因此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无关;(2)要正确测量拉力,所以弹簧测力计需要做匀速运动,而当弹簧测力计静止读数时,便不会存在摩擦力对拉力的影响,所以所测拉力偏小,机械效率偏高;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3)两个小组所用的动滑轮重量相同,提升的物体也相同,测得的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可能是绳子与滑轮或滑轮轴之间的摩擦不同,影响了测量结果;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给各种机械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提高机械效率.。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有关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题专题练习(有答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有关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题专题练习(有答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有关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题专题练习(有答案)1.已知斜面倾角为30°,斜面高为2m.小兵同学用绳子沿斜面将重为40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

拉力大小为250N,绳重不计。

求:(1)小兵对木箱做的有用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3)斜面对物体施加的摩擦力。

【答案】 800J 80% 50N2.如图所示,斜面长s=8m,高h=3m。

用平行于斜面F=50N的拉力,将重力为G=100N 的物体,由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用时t=10s。

求:(1)有用功W有(2)拉力做功的功率P(3)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4)该斜面的机械效率η。

【答案】(1)300J(2)40W(3)12.5N(4)75%.3.如图所示,在“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中,斜面长S=1m,高h=0.2m,将10N重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克服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做了0.5J的功.求:(1)人手做的有用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答案】(1)2J;(2)80%4.重750N的小车在长5m高1m的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使小车以2m/s的速度向斜面顶运动,拉力的功率是500W.求:(1)拉力是多少?(2)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答案】(1)250N;(2)60%.5.如图所示,斜面长s=10m,高h=4m。

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100J的功。

求:(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3)推力F的大小。

【答案】(1)400J;(2)80%;(3)50N。

6.现有一重为3000N的包装箱,工人师傅想把它搬到1.2m高的车厢上,他们用木板在车厢与地面之间搭成一个长度约为4m的简易斜面,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站在地上用1200N的推力沿斜面把包装箱匀速推上车.求:(1)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包装箱在斜面上运动时所受摩擦力多大?【答案】(1)75% (2)300N7.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1.6m,用400N的拉力将重为1000N的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从底端拉到顶端.求:(1)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2)拉力对物体做的功;(3)斜面的机械效率.【答案】(1)物体克服重力做的有用功为1600J;(2)拉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2000J;(3)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8.如图所示,为方便残疾人上下台阶,一些公共场所设计了残疾人专用通道(如图所示),其实质是斜面.小明将重750N的人和轮椅沿8m长的斜面推上1m高的平台,沿斜面所用的推力为125N,所用时间为10s.试求:(1)该斜面的机械效率.(2)推力的功率.(3)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将轮椅匀速推上斜面时所需的推力为F,轮椅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f,试推导:f=(1-η)F.【答案】(1)75%;(2)100W;(3)详见解析9.建筑工人要向楼上运送货物,为了省力,他在一个斜面上安装了一个滑轮组,做成如图1的装置,已知斜面长为6m,高为3m,且固定在在水平面上。

中考机械效率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机械效率练习题(含答案)

1、用如下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起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

(1)当物重为150N时,绳端所用的拉力是60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当所吊重物为300N时,10s内重物被匀速提高2m时,绳端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2:如图所示。

斜面长1m,高0.2m.;将10N重的物体A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需要用平行于斜面的力2.5N,那么:(1)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重物上升过程中克服摩擦做了多少额外功?(3)为了提高该斜面的机械效率,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建议:A、以较快的速度将重物匀速拉到斜面顶端B、以较慢的速度将重物匀速拉到斜面顶端C、改用光滑的、板长和高度均不变的斜面其中建议____________(填番号)可以达到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所示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至顶端。

已知斜面的长是5m,高是2m,拉力F=50N,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4、如图所示,将体积为2.0×10-3m3的木块,沿斜面匀速上拉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松木沿斜面移动1m,上升的高度为30cm。

求:(1)松木块的重力。

(2)斜面的机械效率。

(g=10N/kg,ρ木=0.5×103kg/m3)5.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一物体匀速提高2m,已知拉力大小恒为60N,方向总保持竖直向上,动滑轮的质量为3kg,绳重和摩擦均不计。

求:(1)物体的重力;(2)该滑轮组在此过程中的机械效率(保留1位小数)。

6.(2012广安)如图8所示,将质量为100Kg的木箱,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从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斜面长5m、高1.6m,在此过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

则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J,拉力所做的额外功为 J。

(g=10N/Kg)7.(2012潍坊)小星用右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质量为30Kg的物体A匀速提升了0.5m.已知绳子自由端所用的拉力F为200N.则在这个过程中拉力做了_______J 的功,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g=10N/kg)8.(2012重庆)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00N的物体,人对绳的拉力为125N,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斜面机械效率功率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斜面机械效率功率专题(word版含答案)

1.34)g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斜面机械效率、功率专题(2019乐山,在斜面上将一个重600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400N,拉动的距离s=4.5m,提升高度h=1.8m,所用时间t=30s。

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W,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

2.(.2019达州,17)救援车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车载电机对钢绳施加的拉力F大小为2.5×103N时,小车A恰能匀速缓慢地沿斜面上升。

已知小车A的质量为1t,斜面高为2m,斜面长为5m(不计车长、钢绳重、动滑轮重、钢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和滑轮与轴间的摩擦,=10Nkg)在小车A由水平路面被拖上救援车的过程中,钢绳所做的有用功为J,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小车A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N.3.(2019威海,19)如图是一款健身拉力器原理图,斜面的倾角为30°,重500N的物块与固定在斜面底端的弹簧相连,小明通过定滑轮拉着物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2m的过程中(此过程弹簧始终处于被拉伸状态),小明对绳的拉力所做的功为1000J,克服弹簧拉力做功300J,则克服物块重力做的功为J,物块与斜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N.(忽略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4.(2019兰州,21)如图所示,斜面长2m、高1m,把一个质量为24kg的物体沿斜面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需要克服重力做功J。

若斜面是光滑的,则沿斜面向上的拉力N。

在“核桃钳、红酒开瓶器和家中升降晾衣架上的滑轮”三种工具中属于斜面的是。

(g=10N/kg)5.(2019广州,9)如图所示,把重为G的物体甲从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至B点,过程绳的拉力对甲做的功为W;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把重也为G的物体乙沿面从C点匀速拉至B AB等高的D点,在此过程中的拉力对乙做的功为W,斜面的机械效率为CDA.WABWCDB.WCDWABB.C.GHW-WCD ABD.GHW+WCD AB6.(2019江西,14)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F、F、F、F的大小关系是1234A.F<F=F<F2341B.F<F<F<F2413C.F=F<F<F4213D.F<F<F<F42317.(2019呼和浩特,10)人类从刀耕火种,经过几次工业革命,走向了科技大发展的今天。

进阶中考2020——实验专练(斜面机械效率)物理精选练习题

进阶中考2020——实验专练(斜面机械效率)物理精选练习题

实验专练(斜面机械效率)物理精选练习1.物理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了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

下表是他们在同一斜面上沿斜面拉动木块匀速向上运动时得到的数据和根据数据计算出的机械效率,请你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和回答下列问题。

所用的时间为5s,求木块移动的速度及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2)计算第3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3)比较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和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是____。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提出了“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的猜想:下表是该小组根据此猜想进行实验所记录的数据:(1)请将表格中空格处的数据填写完整;(2)由以上表格小明得出“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的结论,要得到此结论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还可推知:高度相同的斜面,越长越____(填“省力”或“费力”);斜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有________(只写出一条即可)。

3.如图所示是某一学习小组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及实验数据记录表:(1)沿斜面拉动木块时,为使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应尽量使木块做_____运动.(2)比较表中“物块重”和“________”两栏对应的数据,可知斜面是一种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的简单机械.(3)本实验研究了______对斜面机械效率的影响,其影响规律是____________.4.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明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聪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如图所示是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其中一位同学在其它条件一定时的实验数据。

斜面的 倾斜程度 物块重/N 斜面 高/m 沿斜面 拉力/N 斜面长/m 机械 效率较缓 10 0.1 5.0 1 20% 较陡 10 0.3 6.7 1 45% 最陡 10 0.5 8.4 1 60% sh的猜想,结论是: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____,机械效率越高。

初中物理:探究滑轮组(斜面)机械效率(答案)

初中物理:探究滑轮组(斜面)机械效率(答案)

探究滑轮组(斜面)机械效率中考题欣赏:(2011年29题)好动脑的同学们在甲装置木板右端又垫了一个木块,来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实验前他们分析:“由于斜面不是光滑的,沿斜面向上拉物体,必定要克服摩擦做额外功,斜面的机械效率一定受摩擦力的影响”。

于是他们做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斜面做运动。

实验表格如下:根据所给数据算出第 2 次实验中所做额外功为 J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斜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斜面越倾斜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越,机械效率越。

变式训练:1.在湛江港码头,小华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把货物推到车上,联想到上物理课时老师讲过的知识,小华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提出了以下的猜想: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小华同学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用同一块木板组成如图12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斜面倾角θ物块重量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长S/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斜面的机械效率①300 5.0 0.6 4.2 1.2 3.0 5.0②300 3.0 0.6 2.5 1.2 1.8 60%③450 3.0 0.8 2.8 1.2 2.4 3.4 71%(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________拉动木块;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2)根据表格中数据,第①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第②次实验中总功为______J.(3)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小华的猜想_________(填写字母);通过对比实验②、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4)此实验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5)除了小华的猜想以外,请你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还可能与______(写出一个)有关.2.如图所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物体重为5.4N。

【中考物理】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简单机械(提升篇)含解析

【中考物理】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简单机械(提升篇)含解析

【中考物理】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简单机械(提升篇)一、单选题(共7小题)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提升重物的重力为,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及G 绳重,则拉力为( )FA. B. C. D.G 8G 6G 5G 42.如图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使用时: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拉绳使匀速上升;(1)F A G 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拉绳使匀速上升;(2)F B 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F A <GF A >F B C. D.以上说法都不对F B =2G 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从水中打捞一块重为,体积为的1250N 25dm 3重物。

当重物和动滑轮都还在水中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500N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g 10N /kgA.重物露出水面前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B.重物露出水面前,动滑轮重力为500NC.重物露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D.重物露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6.7%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功一定快B.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的有用功一定多C.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5.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将杠杆缓慢F 地由位置经过拉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动力( )A B C FA.变大B.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6.如图所示,密度、粗细均匀的木棒,一端悬挂重为的小物块(体G 积忽略不计),棒的体积浮出水面,则棒所受重力的大小为( )1nA. B. C. D.nG (n +1)G (n−1)G (n +1)G n−17.小红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下列假设:①机械效率可能跟动滑轮重有关②机械效率可能跟被拉物体重有关③机械效率可能跟被拉物体上升的高度有关④机械效率可能跟承重绳子的段数有关然后小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验证,进行对比来验证小红提出的假设,则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A.①B.②C.③D.④二、填空题(共7小题)8.如图,甲、乙杠杆的质量和长度均相同.分别使用甲乙杠杆将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则在工作过程中甲、乙杠杆的机械效率相比A (选填“”、“”或“”).η甲η乙>=<9.某同学家新房装修时,在地面与窗台间放置一斜木板,将瓷砖沿木板从地面匀速拉上窗台.如图所示,已知窗台高,木板长,3m 5m 瓷砖重,沿斜面所用拉力,则此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为 ,500N 400N J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瓷砖与木板间的摩擦力为.O 10.如图所示,是某护城河上的一座吊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有关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题专题练习(有答案)1.已知斜面倾角为 30°,斜面高为 2m.小兵同学用绳子沿斜面将重为400N 的
木箱由
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

拉力大小为 250N,绳重不计。

求:
( 1)小兵对木箱做的有用功;
( 2)斜面的机械效率;
( 3)斜面对物体施加的摩擦力。

答案】 800J 80% 50N
2.如图所示,斜面长s=8m,高h=3m。

用平行于斜面F=50N的拉力,将重力为G=100N 的物体,由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用时t =10s。

求:
( 1)有用功W有
( 2)拉力做功的功率P
( 3)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 4)该斜面的机械效率η。

【答案】(1)300J(2)40W(3)12.5N(4)75%.
3.如图所示,在“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中,斜面长 S=1m,高 h=0.2m,将10N 重
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克服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做了 0.5J 的
功.求:
1
( 1)人手做的有用功;
( 2)斜面的机械效率.
【答案】(1)2J;(2)80%
4.重 750N 的小车在长 5m高 1m的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使小车以
2m/s 的速度
向斜面顶运动,拉力的功率是500W.求:
( 1)拉力是多少?
( 2)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答案】(1)250N;(2)60%.
5.如图所示,斜面长s=10m,高h=4m。

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100N 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 匀速推到顶端B,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
100J 的功。

求:
(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推力F 的大小。

【答案】(1)400J;(2)80%;(3)50N。

6.现有一重为 3000N 的包装箱,工人师傅想把它搬到 1.2m 高的车厢上,他们用木板在车厢与地面之间搭成一个长度约为4m的简易斜面,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站在地上用
1200N 的推力沿斜面把包装箱匀速推上车.求:
(1)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
(2)包装箱在斜面上运动时所受摩擦力多大
【答案】(1)75 %(2)300N
7.如图所示,斜面长 5m、高 1.6m,用 400N 的拉力将重为 1000N的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从底端拉到顶端.求:
1)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
2)拉力对物体做的功;
3)斜面的机械效率.
答案】( 1)物体克服重力做的有用功为 1600J;
2)拉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 2000J ;
3)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80%.
8.如图所示,为方便残疾人上下台阶,一些公共场所设计了残疾人专用通道(如图所示),其实质是斜面.小明将重 750N的人和轮椅沿 8m长的斜面推上 1m 高的平台,沿斜面所用的推力为 125N,所用时间为 10s.试求:
1)该斜面的机械效率.
2)推力的功率.
3
( 3)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η,将轮椅匀速推上斜面时所需的推力为 F ,轮椅与斜面间
的摩擦力为 f ,试推导: f =( 1-η)F .
【答案】(1)75%;(2)100W ;(3)详见解析
9.建筑工人要向楼上运送货物,为了省力,他在一个斜面上安装了一个滑轮组,做成 如图 1 的装置,已知斜面长为 6m ,高为 3m ,且固定在在水平面上。

运送货物时,工人 用 200N 的力拉绳子, 将重为 500N 的货物在 20s 内沿斜面由底部拉到顶端, 求此过程中:
(1) 小兵对木箱做的有用功
(2) 斜面的机械效率 .
(3) 斜面对物体施加的摩擦力 .
【答案】 (1) 800J; (2)66.7%. (3)100N.
11 .炼油厂工人将油桶装到卡车上,需要用木板搭建一个斜面。

卡车车厢底部离地 1.2
m ,所用木板长 6 m ,工人沿着斜面用 700 N 的力将油桶推上车,用时 1 min
,若
1)工人拉力的功
率;
2)该装置的机械效( 3)若不用斜面直接用滑轮组将货物匀速拉起来,如图 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求拉力的大
小。

2,每个滑轮重为 20N ,不计绳 答案】(1)120W ;(2)62.5%;( 3)260N 。

10. 10.已知斜面倾角为 30°,斜面高为 2 m, 小兵同学用绳子沿斜面将重为 400 N 的 木箱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 . 拉力大小为 300 N ,绳重不计 . 求
:
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40%。

求:
1)工人推油桶所做的功是多少?
2)工人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油桶的质量是多少?(g=10 N/kg )答案】(1)4200J;(2)70W;(3)140kg。

12.如图所示,已知斜面倾角为 30°,斜面长为 2m.某人用绳子沿斜面将重为50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大小为300N,绳重不计.求:
1)人对木箱做的有用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答案】( 1)人对木箱做的有用功为 500J;
2)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83.3%;
3)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 50N.
13.如图所示,物重G为 2000N,斜面长 5m,高 3m,斜面和滑轮组装置的总机械效率为 80%,若将重物沿斜面以 0.2m/s 的速度拉上来,求:
5
1)所需拉力F 是多少?
2)机械的总功率是多少?答案】(1)500N ;(2)300W
14.工人想把重 1 000 N 的木箱A搬到高h = 5 m,长L = 10 m的斜面上,如图所示。

他站在斜面上,沿斜面向上用F = 625 N的拉力使木箱A以v = 0.2 m/s 的速度匀速从斜面底端拉到斜面顶端。

2)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木箱A 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答案】(1)125W;
(2)80%;( 3)125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