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音乐的戏剧--歌剧》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音乐的戏剧歌剧课件》教学课件设计

谢谢
如果你不爱我,我偏爱你
Si je t' aime, prend garde à toi! •
如果我爱上你,你可要当心 !
思考
• 1 根据欣赏的歌剧片段,描述下卡门的性 格特点?
2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叹调,那么请大家思 考 咏叹调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幕:帕斯蒂亚酒店— — 吉卜赛之歌
斗牛士之歌
想一想
• 看那迷人目光 • 那充满爱情
• 在等着你 • 爱情在等着你
歌剧
• 歌剧:是一种将音乐、戏剧、文学(诗
歌)、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
综合
艺
术
。
。
• 起源: 16 世纪的意大利
• 组成:序曲、咏叹调、朗诵(宣叙)调 、重唱、合唱、间奏曲、舞蹈等组成。
课堂巩固
• 1《卡门序曲》中的 A 主题出现了几次 , 出现 了几个音乐主题?
• L'amour, l'amour, l' amour, l'amour!
爱情 ! 爱情 ! 爱情 ! 爱情
!
• L'Amour est enfant de Bohême,
爱情是吉普赛人的孩子
• Il n' a jamais, jamais connu de loi,
无法无天
•
Si tu ne m' aime pas, je t'aime, •
• 题材不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歌剧多以农民反抗为题材,注重现实性 • 西方歌剧多以爱情为题材,侧重抒情性
• 演唱方法:
• 中国歌剧在借鉴西方唱法的同时,融入了地方民歌特色 • 西方歌剧以美声唱法为主
高中音乐《中国歌剧》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歌剧教案同学们好,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
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
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户贫苦农家父女身上发生的故事,大家看完要告诉我,你知道它属于我国的哪部艺术作品?大家知道这个故事选自哪部艺术作品?很好,大家说的很对,是来自于我国的第一部歌剧《白毛女》中的选段《扎红头绳》。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歌剧吗?歌剧的发展史是怎样的?歌剧音乐有什么特点?今天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与老师一起走进----中国歌剧,感受歌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那什么是歌剧呢根据刚才我们欣赏的《扎红头绳》,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什么是歌剧?找一位同学回答一下。
有唱歌,表情表演,服装,背景等等……很好,这位同学总结的不错,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歌剧,是以歌唱为主,歌剧,以歌唱为主,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我们知道了歌剧的定义,如果老师给同学们四个艺术作品,大家能不能判断哪个是歌剧?老师给大家播放四个视频,大家选一下哪个是歌剧?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第二个是话剧,没有歌唱,只有说话台词第三个是歌曲,只唱不演第四个是舞剧,以舞蹈为主。
第一个是歌剧,以唱为主,以唱的形式演绎故事的发展,其实后面三种艺术形式在歌剧中都有所体现。
其实在我们国家中,很早就有了歌剧,大家知道最早的歌剧是什么吗?对很好,我们国家的戏曲就是我们最传统的歌剧,我们现在所说的歌剧它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继承了我么国家戏曲的创作经验,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歌剧也叫中国新歌剧,我们再来一起了解一下中国新歌剧的发展历程。
它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1.探索阶段1919—1944,是在54 新文化运动为起点,这时期,我国的歌剧还没有成型,还处于探索阶段,这时候我国歌剧创作主要以儿童歌舞剧为主,如黎锦晖的《麻雀与小孩》2.奠基阶段1944-1955是我国歌剧的奠基阶段,这时期诞生了我国的第一部歌剧《白毛女》,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歌剧创作已经成熟,并为我国歌剧创作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阶段。
高中音乐人音版《音乐与戏剧表演》第一单元《江姐》(选曲)歌剧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音乐与戏剧表演》第一单元《江姐》(选曲)歌剧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感受并了解歌剧《江姐》剧情、经典唱段
2·能体会并吟唱《红梅赞》
3·使用实践、体验、对比、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在经典歌剧的鉴赏学习中感悟、体会其意境;并能结合所学开展情景性表演活动。
2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择的是人音版音乐与戏剧表演中的第三单元——中国歌剧形成与繁荣部分:歌剧《江姐》的主题歌欣赏。
2·学情分析:
对于歌剧学生已经初步欣赏过部分唱段,本课通过对《江姐》中著名唱段的欣赏和演唱,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歌剧的了解,体会歌剧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与表达内心情感的。
3教学内容
赏析、学唱、理解、感受歌剧《江姐》著名唱段
4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歌剧《江姐》的意境
2·能吟唱主题歌《红梅赞》
3·体会、感受歌剧《江姐》的独特魅力。
音乐的戏剧歌剧教案

音乐的戏剧歌剧教案教案标题:探索音乐的戏剧歌剧教学目标:1. 了解戏剧和歌剧的概念,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应用。
2. 探索不同类型的戏剧歌剧作品,并分析它们的音乐特点。
3. 培养学生对音乐戏剧歌剧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经典的戏剧歌剧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戏剧的兴趣。
2. 概念解释:介绍戏剧和歌剧的定义,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3. 音乐分析:选择一部经典的戏剧歌剧作品,分析其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4. 合作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戏剧歌剧作品,并进行表演。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或者编写自己的剧本。
5. 表演评价:观看每个小组的表演,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以提高他们的表演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6. 总结: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学生对音乐戏剧歌剧的认识和体验。
教学步骤:引入:1. 播放一段经典的戏剧歌剧音乐,如《魔笛》的序曲或《茶花女》的咏叹调。
2. 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思考音乐中的戏剧元素,并激发他们对音乐戏剧的兴趣。
概念解释:1. 解释戏剧的定义,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戏剧作品。
2. 解释歌剧的定义,并介绍歌剧作品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音乐分析:1. 选择一部经典的戏剧歌剧作品,如《波希米亚人》或《卡门》。
2. 分析其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的变化、节奏的运用和和声的构建。
3. 听取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并进行讨论。
合作表演: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戏剧歌剧作品,并进行表演。
2.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或者编写自己的剧本。
3. 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展示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表演评价:1. 观看每个小组的表演,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2. 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以提高他们的表演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总结:1.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总结自己对音乐戏剧歌剧的认识和体验。
高中音乐选修:音乐鉴赏二音乐的戏剧——歌剧-省赛一等奖

《音乐的戏剧——歌剧》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意图1、指导思想本课重点是学习音乐的戏剧——歌剧。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感受、体验歌剧是一种集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舞台美术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歌剧起源于16世纪末期佛罗伦萨,可以说从那时期起才开始真正有了现代歌剧艺术。
由于时代久远,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学习歌剧音乐的构成要素:声乐与器乐,引导同学们回忆初中阶段所学过的独唱、重唱、合唱等演唱形式,进而走进和了解歌剧世界中的声乐形式,如: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等。
在学习西洋歌剧相关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来了解中国歌剧的经典作品以及它的发展历史。
从歌剧音乐的声乐部分到器乐部分、从外国歌剧的欣赏到中国歌剧的欣赏,引导同学们逐步了解到歌剧是西方音乐发展的优秀产物,不去主动体会和了解会感到深奥难懂,通过欣赏感受,不仅能够逐步培养欣赏歌剧音乐的兴趣、掌握一定的歌剧鉴赏能力,更能够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审美情趣。
2、教学内容选择歌剧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洋歌剧与中国歌剧都有不少优秀的代表作品。
依据教材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欣赏西洋歌剧《卡门》选段《斗牛士之歌》及中国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段《放下三棒鼓,拿起红缨枪》。
3、学情分析对于欣赏歌剧音乐,学生的心里难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歌剧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艺术,太古典也太深奥。
由于学生平时接触歌剧的机会也不多,所以在欣赏歌剧前首先要介绍歌剧的起源与诞生、经典代表歌剧的简介、代表人物介绍、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并欣赏感受歌剧音乐,慢慢步入歌剧音乐的殿堂。
本课内容在教学上较之纯音乐部分,容易实施一些。
如果采用比较完备的音像资料,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互活动是关键。
本课教参建议的教学内容次序以及教学过程活动设计,可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4、资源开发与应用歌剧起源于西方,是西方音乐发展的产物,由于日常接触较少,要引导学生在一、两节课中就理解并掌握欣赏歌剧的能力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仅仅利用目前课本所提供的音频资源是不够的,为此还需要去开发和运用相关的音频和视频教学资源。
高中音乐《音乐的戏剧——歌剧》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音乐的戏剧——歌剧》优质教案、教学设计《音乐的戏剧——歌剧》教学设计一、课题:音乐的戏剧——歌剧二、版本: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第二部分“音乐的戏剧——歌剧”三、授课年级:高一年级四、教学设计意图1、指导思想在学习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第二部分“ 音乐的戏剧——歌剧”内容时,我们需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参与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通过器乐曲和声乐曲让学生感受体验歌剧音乐的深刻内涵和韵味,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2、教学内容选择本课除欣赏教材所提供的《斗牛士之歌》作品外,还补充欣赏了管弦乐曲《卡门序曲》、咏叹调《爱情是一只自由的小鸟》,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歌剧音乐的魅力。
3、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平时接触歌剧音乐较少,但只要教师正确引导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采用自学、互学、导学、评价等手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促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做到乐于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并成为学习和课堂的主人。
五、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音乐,感受《卡门序曲》中的三个音乐主题和它们的情绪对比。
2、欣赏《斗牛士之歌》《爱情像只自由的小鸟》,并能根据音乐作品对人物性格进行剖析。
3、通过《卡门》这部歌剧感受歌剧的艺术价值和地位。
六、教学重难点1、正确认识《卡门序曲》每个主题的发展变化并记忆音乐作品片断。
2、学唱《斗牛士之歌》副歌部分,感受来自异国风情的曲调。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电钢琴,课时安排一课时,以鉴赏为主。
八、教学过程播放视频《茶馆、天鹅湖、白毛女》片段(一)、设问与回答方式导入1、这段视频的三部分内容分别属于什么艺术形式?2、三种艺术形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二)、引出课题:音乐的戏剧——歌剧1、由教师简略介绍歌剧的概念以及组成部分2、歌剧《卡门》的剧情介绍及人物关系(三)、讲授新课:1、听赏《卡门序曲》曲式结构:ABACA——回旋曲式分析每一个音乐主题与它们的情绪对比2、欣赏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分析音乐特点,概括人物性格3、欣赏《斗牛士之歌》感受歌曲的情绪和人物性格特征,学唱其副歌部分4、介绍作者比才(四)、总结提升:歌剧音乐的分类(五)课堂小结:介绍世界经典歌剧列表。
高中音乐《音乐的戏剧》word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音乐的戏剧》word教学设计音乐的戏剧――歌剧所用教材模块]湘艺版高中音乐课程教材《音乐鉴赏》第五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学生课前对歌剧的网络研究,使学生对歌剧有初步的了解。
2、展示部分优秀及劣质歌剧网页给学生鉴别,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鉴别能力。
3、在介绍中西方歌剧的异同时,选择播放世界著名歌剧,展示了歌剧的魅力,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歌剧的了解。
二、活动目标分组讨论、创作歌剧,主动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能力。
三、情感目标介绍中国歌剧《白毛女》,让学生懂得“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哲理;引导学生欣赏《XXX》,体味中国歌剧的魅力,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1、欣赏中西方歌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其风格及特点的不同。
2、欣赏中西方歌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欣赏水平,并让学生了解歌剧的基本特点。
3、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收集资本来研究音乐。
教学策略]1、通过听、辨、创来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分组讨论,创作歌剧,主动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
3、运用直观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优化了教学效果。
4、通过学生课前的网络研究,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预了该课,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导入音乐进入课堂,播入歌剧《白毛女》的录音片段,以歌剧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尽快进入音乐的情景中二、阶段性研究1、介绍西方歌剧提高:“在同学们的印象中歌剧是怎样的一门艺术呢?”观赏世界著名歌剧――威尔第的作品《阿依达》的第一段,观看歌剧《阿依达》后,请同学们谈谈歌剧艺术。
明确:歌剧是将音乐(包括声乐与器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以歌唱为主。
欣赏歌剧《阿依达》中的《凯旋进行曲》,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观看歌剧XXX,使学生对“什么是歌剧”有了感性的认识,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并由他们自己概括歌剧的概念。
然后,再由教师引出歌剧的概念。
这样,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5-2音乐的戏剧歌剧说课稿

5-2音乐的戏剧歌剧说课稿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音乐的戏剧——歌剧》遵化市平安城中学唐洪波音乐的戏剧——歌剧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说的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一年级音乐鉴赏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中,第一节的内容。
题目是“音乐的戏剧—歌剧”。
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设计、教学过程和课后评价反思几个方面来向大家详细的解说一下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一年级音乐鉴赏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中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音乐与其它文学体裁的融合、拓展和升华。
旨在让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音乐体裁的多样性。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二节,以感受、体验、鉴赏为主的欣赏课。
通过听赏中外歌剧的选场,使学生了解歌剧这一体裁的主要特征,体验歌剧唱段的深刻内涵和韵味,从而培养学生对歌剧艺术的兴趣,增加他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本单元教学内容有中国歌剧《洪湖赤卫队》和外国歌剧《卡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歌剧选场的故事情节,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是为了完成智育目标。
2、情感目标:能认真欣赏本课的歌剧选场,并随乐哼唱部分唱段。
这是为了实现德育目标。
3、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欣赏的基础上,能够参与戏剧表演,尝试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
这是为了完成美育目标。
以上是我制定的本课教学目标,重点知识目标的完成,难点情感目标的未成。
三、学生分析:高一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后,在鉴赏能力上应该有一定的提高。
在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上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歌剧是学习中新的事物,学生会比较感兴趣,本课所选用的曲目也很有代表性,有的学生甚至会唱其中的唱段,学生会比较喜欢本节内容,但在学习深度上要提出适合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要求。
针对以上目标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教学目标】1、通过导入,能概述歌剧的基本概念、特点及表现形式,增进欣赏歌剧的兴趣,在教师引导下归纳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
2、能认真聆听本节课歌剧西方歌剧《卡门》和中国歌剧《白毛女》的有关选段,体验歌剧的艺术形式,并能积极地参与演唱表演和听辨活动。
【教学重点】1、通过展示部分优秀歌剧给学生鉴别,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鉴别能力。
2、在介绍中西方歌剧的异同时,选择播放世界著名歌剧,展示了歌剧的魅力,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歌剧的了解。
【教学策略】1、通过听、辨、创来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分组讨论,创作歌剧,主动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
3、运用直观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优化了教学效果。
4、通过学生课前的网络学习,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预习了该课,提高了教学质量。
【课程回顾】(课代表完成)一、音乐与诗的交融(一)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二)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八大乐章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齐唱、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男中音独唱)第四乐章《黄水谣》(齐唱)第五乐章《问边对口曲》(男声对唱)第六乐章《黄河怨》(女声独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配乐诗朗诵:(朗诵词)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要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合唱)【新课内容】:(一)课前小曲:二、音乐的戏剧—歌剧第一环节:赏乐1、听音乐《opera 2》带着问题和思考的意识去欣赏,其间老师一句话也不说,让学生欣赏完整个片断。
问:说感受、并记录重点知识阶段性学习介绍西方歌剧提高:“在同学们的印象中歌剧是怎样的一门艺术呢?” 欣赏世界著名歌剧――威尔第的作品《卡门》的第一段,观看歌剧《卡门》后,请同学们谈谈歌剧艺术。
明确:歌剧是将音乐(包括声乐与器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以歌唱为主。
欣赏歌剧《卡门》中的《斗牛士之歌》,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观看歌剧卡门,使学生对“什么是歌剧”有了感性的认识,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并由他们自己概括歌剧的概念。
然后,再由教师引出歌剧的概念。
这样,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感觉西方歌剧的魅力。
(二)歌剧选段:《卡门》并学会《斗牛士之歌》其间老师一句话也不说,让学生欣赏完整个片断。
第二环节:析乐1、听后说你的感受和想法?让学生尽情地发言,聊自己想说的问题和自己想到的,老师在旁表面上是做一个总结的作用,但是实质上是引导的暗线,来使学生慢慢地思考这些问题。
2、讨论《歌剧 2》与歌剧《卡门》的是否一样?学生 1:不一样学生 2:一个是流行音乐的 mv 形式,另一个是有剧情的学会 3:opera 讲的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演出来的,而不是像《卡门》有角色有音乐的刻画,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也好似不一样的。
在学生探讨回答问题的同时,学生就已经形成了回答问题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3、通过赏歌剧,小组讨论总结歌剧的概念?小组进行 pk,进行讨论,分小组讨论⑴歌剧《卡门》中的声乐演唱方法是什么?⑵请说说歌剧《卡门》的剧情。
⑶西洋歌剧的渊源是怎样的?⑷常见的歌剧体裁有哪些?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出来回答问题。
明确:西洋歌剧最早产生于意大利。
其后,法国、英国、德国等国相继出现自己的歌剧,从而歌剧广泛传播至欧洲各地。
歌剧是西洋音乐舞台上最重要的综合艺术形式。
按其性质特点及流传时、区有所不同,体裁分有:⑴正歌剧(严肃庄重,多取材于希腊神话或历史)。
⑵大歌剧(辉煌华丽,多取材于历史故事,不用说白)。
轻歌剧(小巧、富喜剧性、通俗风格)。
⑶乐剧(声乐、器乐并重,用音乐描写戏剧,强调声乐、器乐与剧情的有机结合)。
⑷喜歌剧⑸趣歌剧等类型。
通常情况下,歌剧全剧由独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道白、序曲、间奏曲、舞曲等因素构成。
由老师对西方歌剧进行介绍、归纳、使学生对其有了理性的认识。
1、知识拓宽欣赏一首由中国歌唱家演唱的西方歌剧《弄臣》中的《女人善变》。
感受、思考中国与西方歌唱家在演唱西洋歌剧风格上是否相同,让同学们列举世界著名的歌剧。
鼓励学生课前主动地参与网络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列举西方十大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弄臣》、《赛维利亚的理发师》、《茶花女》、《奥赛罗》、《卡门》、《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等。
一、介绍中国歌剧让同学位列举在课前网络学习中了解到的中国歌剧,鼓励学生课前主动地参与网络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列举中国著名歌剧:《兄妹开荒》、《白毛女》、《刘胡兰》、《北风吹》、《草原之歌》、《红珊瑚》、《白毛女》、《江姐》、《伤逝》等。
让同学们说说歌剧《白毛女》的剧情。
欣赏歌剧《白毛女》第一场的第一幕《北风吹》《扎红头绳》,感受中国歌剧的魅力所在,让学生知道中国的歌剧文化资源丰富。
知识探究:1、让学生走上讲台提出听后所想到的问题。
2、然后,由同学们来回答他们的问题。
分小组讨论:1、歌剧《白毛女》中的声乐演唱方法是什么?2、歌剧《白毛女》有何风格特点?3、中国新歌剧的渊源是什么?4 请说说中国新歌剧的发展与特点。
明确: 1、歌剧《白毛女》中的音乐旋律优美,形象鲜明突出,主题音乐根据河北民歌《小白菜》的音调加以变化发展而成。
整部歌剧是以西方歌剧结合中国民间音调创作而成的。
2、中国新歌剧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中国歌剧的前身是中国戏剧,西方人称我国的“京剧”为我国早期歌剧就说明了这一点,我国近现代出现的新的戏剧音乐形式被称作新歌剧。
“五四”期间,中国音乐家们在接受西方音乐文化。
二、学生活动,拓展与探究1、学习演唱《白毛女》选曲片段,体会这首歌剧选曲的特色。
2、聆听歌剧《北风吹》的片段,再选听一段西洋歌剧选曲《晴朗的一天》,进行对比分析,谈谈中国民族歌剧与西洋歌剧在风格上有哪些不同?3、例举你知道的西洋歌剧和中国歌剧的名称。
第三环节:拓展与实践1、欣赏《白毛女》;带着讨论中国歌剧的特点的问题,观赏中国歌剧《白毛女》小组讨论中国歌剧的特点,每个学生基本都有发言机会。
学生发言。
2、并选择二其一进行演绎;3、A 让两名学生进行演绎《斗牛士之歌》的角色,让学生击掌并伴唱。
看一看谁演得好,大方自然。
B 让四名同学演绎《北风吹》的角色,分成两组,一个演喜儿一个演杨白劳,看看谁演出里自己的理解。
总结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我国的歌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又继承发扬了我国戏曲音乐创作的优良传统。
歌剧音乐的一般特点是:音乐是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剧中几乎集中了所有的演唱形式,如独唱、重唱、合唱等。
器乐除为歌唱伴奏外,通常还演奏序曲和间奏曲,歌剧音乐不仅有力地推动着戏剧情节的发展,而且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角色形象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因此,具有个性化角色化的特点。
在结合第一节内容,音乐的体裁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爱国意识,再联系时事政治,给学生们视觉、心理、潜意识以震撼,让他们更加知道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珍惜,把握,努力坚持奋进的现在才能战胜未来。
歌剧作品补充材料:一、《卡门》歌剧: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完成于 1874 年秋。
该剧在比才死后才获得成功。
故事梗概:烟厂女工卡门是一个漂亮而性格坚强的吉普赛姑娘。
她爱上了军曹霍塞,运用自己罕有的女性魅力使霍塞陷入情网。
霍塞不但因此舍弃了原来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埃拉,而且因放走了与人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后来甚至与上司祖尼加少校拔刀相见,不得不离开军队,加入卡门所在的走私贩行列。
但此时卡门却早已与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海誓山盟了。
于是导致霍塞与埃斯卡米里奥之间的决斗。
决斗中卡门又明显地袒护斗牛士,更使霍塞难以忍受。
随即盛大而热烈的斗牛场面开始了,正当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的胜利而欢呼时,霍塞找到了她。
倔强的卡门断然拒绝了他的爱情,最后终于死在霍塞的剑下。
前奏曲《卡门》的前奏曲堪称所有音乐作品中最家喻户晓的,也是最精彩的歌剧前奏曲之一。
它由对比强烈的两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气氛热烈欢快,是由两个主题构成的减缩再现复三部结构。
第二部分是通常所说的“命运”主题。
在弦乐令人颤栗不安的震音背景下,由大提琴、单簧管、大管和一支短号奏出,其中独特的增二度音程人留下深刻印象;哈巴涅拉第一幕中卡门出场时所唱的这首著名的《哈巴涅拉》向众人表达她独特的爱情观:“你不爱我,我也要爱你;我爱上你,你可要当心!” 主题旋律那洒脱的节奏和带有三连音的半音下行音调具有强烈的诱惑力,华丽飘逸,活泼而轻佻,生动地表现了卡门的魅力和奔放不羁的性格。
“哈巴涅拉”,最早起源于西班牙,十九世纪传入古巴,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这首《哈巴涅拉》是比才应卡门的扮演者、女中音歌唱家加莉玛丽的要求而写的,她认为卡门第一次出场时应有一首出色的歌,于是作曲家根据西班牙作曲家依拉蒂尔(1809-1865)的一首《哈巴涅拉》创作了此曲,并与女主角一起,先后修改了十三次才成为今天我们熟悉的这首《哈巴涅拉》,即我们熟悉的《爱情是一只难以驯服的小鸟》。
在塞维利亚城墙边《在塞维利亚城墙边》是卡门引诱唐霍塞将她放走所唱起的一首塞吉迪亚舞曲,音乐极具挑逗性。
旋律热情而又有几分野气,进一步刻画了卡门性格中的直率和泼辣。
斗牛士之歌第二幕中斗牛士埃斯卡米洛上场所唱起的这首著名的《斗牛士之歌》,绘声绘色地描述斗牛的场景。
这或许是“卡门”中最著名的唱段,著名歌剧评论家纽曼(E.-Newman)说这是一首绝妙的装腔作势的歌。
它充分展示了艾斯卡密尤自高自大的性格。
歌词描述了斗牛场上的紧张场面。
而副歌中对爱情的吟唱暗示着剧情的下一步发展。
花之歌男主人公唐霍塞的咏叹调《花之歌》可谓是一次发自肺腑的对爱情的表白。
唐霍塞从怀中取出卡门当初扔给他、而今已经枯萎的花,向卡门深情地表白自己在狱中对她的思念之情。
这首《花之歌》没有咏叹调常见的对称结构,而是源源不断,层层推进,将歌者内心丰富细腻的情感娓娓道来,优美真诚的旋律深深地打动人心。
二、《白毛女》[歌剧]1930 年代末就在晋察冀边区一带流传“白毛仙姑”的故事。
1944 年5 月,《晋察冀日报》记者李满天给周扬写信,讲述这一故事:在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山洞里,住着一个浑身长满白毛的仙姑。
仙姑法力无边,能惩恶扬善,扶正祛邪,主宰人间的一切祸福。
也有说法说白毛仙姑在山西。
后来还有人说四川的罗昌秀是现实中的“白毛女”。
罗是 1956 年才被民兵从深山野林里救出来,不可能是白毛女的原型。
还有一种说法说白毛女的故事出于贺敬之的故乡江苏邳州,这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周扬最早指定《白毛女》的编剧的作品不合意,周扬临时指派贺敬之进行编剧。
《白毛女》的想法在贺敬之加入之前就有了。
剧情介绍 /《白毛女》[歌剧]1935 年除夕,河北省某县杨各庄贫农杨白劳外出躲债,回家后因无法忍受地主黄世仁的逼迫喝盐卤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