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为散文“建系”,提升阅读教学效益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 散文阅读技巧 课件 (共45张PPT)

• 在阅读散文时如何找文眼呢?虽然文眼 在文章中的位置不固定,但也有规律可 寻。清人刘熙载说:“眼乃神光所 聚……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 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 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这就为我 们说明了找文眼的规律: 注意篇首、篇中、篇末。
• 在篇首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过“这 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个文眼,引起全文对荷塘 月色的描绘,末尾写道:“热闹是他们的,我什 么也没有。”这是对开头“不宁静”的照应。文 眼在篇中的,如张洁的《捡麦穗》中“一个丢失 的梦”,承上启下,由姑娘们的嫁个好男人梦想 的丢失过渡到我和灶糖老汉如梦般的往事的回忆, 表达出对没有任何希求和企望的爱的追求的主题。 在篇末的,如余光中的《沙田山居》篇末的诗与 前文山海相连的景物描写相呼应,揭示出思乡的 主题。因此,找文眼既应注意文章开头和结尾, 更应注意那些能统领全文的“警策”之语。
咏物散文的阅读
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 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托物言志,所 托之物大都被赋予象征意义,阅读时要把握象征 这种表现手法。有的作品,其象征意义是直接点 明的;有的作品,其象征意义含而不露。对后者 须尽可能多了解一些写作背景,如作者的生平、 思想倾向、写作时间 等,但必须注意,联系背 景不等于对号入座,不能把象征意义理解得太具 体、太狭窄。咏物类散文蕴义含蓄,因而对文中 的一字一句都要认真揣摩体会,尽可能理解其深 层含义。
散文阅读方法指导
散文知识点汇总表
~形 选材—广泛自由 散~
表现方法—不拘一格 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神
线索— 人—事物—感情 明确 (主题) 集中 景物—时间—地点开拓Βιβλιοθήκη 深化语言 (凝练优美)
方法— 寓情于事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北京初三语文复习散文的阅读复习课课件(共38张PPT)

如此“春光明媚”呢?后来经过了解,才知 表现了事物什么特点(或者人物什么思想情感)。
我母亲在世的时候,每年夏至这一天都要到天坛墙根儿挖这种马齿苋。 2019年北京市中考《天上梯田听古歌》
道......兰州人付出了数十年的艰难辛苦,并取得 但兰州人并不满足,他们.
对提取的语句进行概括、整合,完成答题。
黄河吗?…… 结合文章的中心,深入挖掘语句含义。
将近200万平方米绿地;......16000多株行道树
整齐排列;11个公园,14组雕塑群......但兰州人
并不满足,他们......正继续全力奋战,美化了再
美化,......更上一层楼地提升兰州城市品位。
3.提取、概括、整合,完成答题。
时间
所见
所感
足窗前时 的壮丽场景 文章大多使用短句,句式简洁,如同聊天,亲切自然、朗朗上口。
文章首先描写了一幅美好和谐的农耕图,然后分三个层次写了 ,
,
,最后写古歌和梯田永驻哈尼人的心田。
特别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闹饥荒的年月,粮食不够吃,母亲常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去挖,回家洗洗剁碎了包菜团子吃。
与采风团游 ③ 令作家们十 ⑪我忽然醒悟:我最想留住的,还是那永远没有长大、永远没有变老的心啊!
人生的有益启示。
✓ 4.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怎样写的
北京市近五年中考叙事类文章考查统计
连续四年考散文
《天上梯田听古歌》(散文)
2019
《超级智能住宅》
《信天游》
(小说) 2015
2018
(散文)
目录
《沙枣》(散文) 2016
《与一株蒲公英
2017
的默契》(散文)
近四年北京中考散文阅读的考点 年份 散文题目 考查的题型
我母亲在世的时候,每年夏至这一天都要到天坛墙根儿挖这种马齿苋。 2019年北京市中考《天上梯田听古歌》
道......兰州人付出了数十年的艰难辛苦,并取得 但兰州人并不满足,他们.
对提取的语句进行概括、整合,完成答题。
黄河吗?…… 结合文章的中心,深入挖掘语句含义。
将近200万平方米绿地;......16000多株行道树
整齐排列;11个公园,14组雕塑群......但兰州人
并不满足,他们......正继续全力奋战,美化了再
美化,......更上一层楼地提升兰州城市品位。
3.提取、概括、整合,完成答题。
时间
所见
所感
足窗前时 的壮丽场景 文章大多使用短句,句式简洁,如同聊天,亲切自然、朗朗上口。
文章首先描写了一幅美好和谐的农耕图,然后分三个层次写了 ,
,
,最后写古歌和梯田永驻哈尼人的心田。
特别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闹饥荒的年月,粮食不够吃,母亲常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去挖,回家洗洗剁碎了包菜团子吃。
与采风团游 ③ 令作家们十 ⑪我忽然醒悟:我最想留住的,还是那永远没有长大、永远没有变老的心啊!
人生的有益启示。
✓ 4.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怎样写的
北京市近五年中考叙事类文章考查统计
连续四年考散文
《天上梯田听古歌》(散文)
2019
《超级智能住宅》
《信天游》
(小说) 2015
2018
(散文)
目录
《沙枣》(散文) 2016
《与一株蒲公英
2017
的默契》(散文)
近四年北京中考散文阅读的考点 年份 散文题目 考查的题型
初中语文中考散文阅读ppt课件PPT

答题方法指导 重点词
• A、词语在写人、叙事、绘景中鲜明、具体、生动传神和形象性的作用。 • B、词语在全篇中的地位,以及照应、过渡、伏笔、设悬、激发阅读兴趣、推动情节、总领下
文等方面的结构性作用。 • C、准确、恰当、修饰、限制、补充等作用。 • D、表达喜好、热爱、赞美、颂扬或厌恶、批评等感情色彩。
要深入细致地品味语言,寻找新鲜独特 的美点。
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练,极具张力,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 情”。 深入细致地品析语言,是欣赏散文 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重要考点。
1、探究语言的形式美
• 试想茫茫天地间风沙可以随时肆虐它,动物可以吞噬它,虫子可以随时咬蛀它,依米花在恶劣 的环境下是脆弱的,然而它还是挺住了。我想,它细小的茎脉里有火一样的信念在支撑着它: 开花,开花,热烈而又坦然地开花!
• 此题是对人物形象的考查。考生要练习文章和材料分别具体结合文意谈他们的作用。
把握形象 赏析技巧知识要点
• 表现技巧:1、修辞手法:八种。2、表达方式:五 种。其中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 合、乐景写哀景、托物言志;抒情包含直接抒情和 间接抒情。3、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联想、想象 等。4、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先抑后扬。
• 走到哪个山就唱哪个山的歌。
到了哪个地方就按哪个地方的习俗来做事, 喻指人要因地制宜,适应环境,调整行事方式。
散文阅读考查知识点
• 内容理解与概括 • 词语含义理解和表达效果 • 句子的理解和作用 • 修辞表达效果 • 文章结构的理解和作用 • 标点符号的作用 • 行文思路的梳理 • 表现手法的作用 • 文题的含义 • 体验探究
• (’10昆明)20题:请结合语境,从修辞的角度对 选文第②段划线句进行欣赏。
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课件 记叙类文本阅读(散文)(共42张PPT)

的对话描写中,
“我只要两角钱。”我细声但坚定地说。
可以看出母亲勤
“要做什么?”母亲被我这异乎寻常的口气触动,俭持家,严格约
束子女不乱花钱。
终于看了我一眼。
为下文的冲突做
“我要去买金啖。”金啖是三十年前乡下孩子 铺垫。
唯一能吃到的糖,浑圆的、坚硬的糖球上粘了一些
糖粒。一角钱两颗糖。
记叙类文本阅读 散文
记叙类文本阅读 散文
方法总结
文章讲解 试题讲解
记叙类文本阅读 散文
文章讲解 试题讲解
【答案】(3分)运用细节描写,抓住母亲额上汗珠在门口灯光的反 射下异常明亮的细节,表现了母亲的辛劳,突出其吃苦耐劳的特 点。(评分标准:写法判断正确,得1分;能概述出描写内容,得 1分;表达效果分析准确,得1分。共3分。)
那情景就立即回到我的脑海,重新显影。
遥响,这一幕, 画面感极强。
另一幕是,有时候家里没有了青菜,母亲会牵 “相拥的深情”母
着我的手,穿过屋前的一片芒花地,到番薯田里去 亲伤口的疼和心里 采番薯叶,有时候到溪畔野地去摘鸟莘菜或芋头的 的悔一起涌上来,
为自己把生活的劳
嫩茎。有一次母亲和我穿过芒花地的时候,我发现 累和心酸发泄在孩
[批注5] 芒花美,母亲更美。 照应标题。
映衬了母亲年轻时 的美丽。
比拟,把芒花比作 母亲头上的白发。
[批注6] 由芒花联想到母亲。 芒花与母亲,过去 与现在,自然交融。
记叙类文本阅读 散文
文章讲解 试题讲解
童年时候陪伴母亲看萤火虫飞入芒花的情 景,在时空无常的流变里已不再清晰,只有当 我望见母亲的白发时才想起这些,想起萤火虫 如何从芒花中霍然飞起,想起母亲脸上突然绽
她站起来,看到她腿上的伤势实在不轻,我跪下去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9)《散文阅读》PPT课件

5
6
(2010·江西) 黄蜂筑巢
到了霜降的时候,黄蜂陆续坠落阳台了。一只又一只,总是不断地出现,却又不会大 批地同时死亡,有时候扫地,扫帚前面就蠕动着一两只。
秋日的阳光温厚无力地照耀着,像摊开四肢时缓缓输送的血脉。秋的日子将尽,前面 似有一堵无力逾越的无形的墙,在秋风的驿马来往传送急件的时候,挡住了那些没有办好 移民文件的小生命。
(选自《深山书简》,有删节。作者梁容若,原籍河北行唐,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后移 居台湾。)
【答案】百鸟报春图 黄河开冻图 百花闹春图 时间
17
2.品味、赏析下面的句子。(5 分) (1)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扬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 从修辞运用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轻浮”写出了柳絮轻盈飘逸的情状;“滥造”突出了榆钱数量之多。 (2) 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动物的活动描写得丰富多彩而富有情趣。
6
(2010·江西) 黄蜂筑巢
到了霜降的时候,黄蜂陆续坠落阳台了。一只又一只,总是不断地出现,却又不会大 批地同时死亡,有时候扫地,扫帚前面就蠕动着一两只。
秋日的阳光温厚无力地照耀着,像摊开四肢时缓缓输送的血脉。秋的日子将尽,前面 似有一堵无力逾越的无形的墙,在秋风的驿马来往传送急件的时候,挡住了那些没有办好 移民文件的小生命。
(选自《深山书简》,有删节。作者梁容若,原籍河北行唐,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后移 居台湾。)
【答案】百鸟报春图 黄河开冻图 百花闹春图 时间
17
2.品味、赏析下面的句子。(5 分) (1)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扬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 从修辞运用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轻浮”写出了柳絮轻盈飘逸的情状;“滥造”突出了榆钱数量之多。 (2) 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动物的活动描写得丰富多彩而富有情趣。
中考散文阅读技巧精品课件(共77张PPT)

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 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 的内容、把握散文的主题也是散文的 考点之一。
优质课堂讲本-中考散文阅读技巧精品 课件( 共77张P PT)-优 秀讲课 稿PPT
优质课堂讲本-中考散文阅读技巧精品 课件( 共77张P PT)-优 秀讲课 稿PPT
优质课堂讲本-中考散文阅读技巧精品 课件( 共77张P PT)-优 秀讲课 稿PPT
提示: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 断。
解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 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词语前后语句的内 容、含义来推断。 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 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优质课堂讲本-中考散文阅读技巧精品 课件( 共77张P PT)-优 秀讲课 稿PPT
优质课堂讲本-中考散文阅读技巧精品 课件( 共77张P PT)-优 秀讲课 稿PPT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 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 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比如,线索是作者选择 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 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例如:《背影》以父亲的 背影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 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优质课堂讲本-中考散文阅读技巧精品 课件( 共77张P PT)-优 秀讲课 稿PPT
优质课堂讲本-中考散文阅读技巧精品 课件( 共77张P PT)-优 秀讲课 稿PPT
散文阅读应注重的 几个方面及考点
优质课堂讲本-中考散文阅读技巧精品 课件( 共77张P PT)-优 秀讲课 稿PPT
优质课堂讲本-中考散文阅读技巧精品 课件( 共77张P PT)-优 秀讲课 稿PPT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 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 的内容、把握散文的主题也是散文的 考点之一。
优质课堂讲本-中考散文阅读技巧精品 课件( 共77张P PT)-优 秀讲课 稿PPT
优质课堂讲本-中考散文阅读技巧精品 课件( 共77张P PT)-优 秀讲课 稿PPT
优质课堂讲本-中考散文阅读技巧精品 课件( 共77张P PT)-优 秀讲课 稿PPT
提示: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 断。
解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 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词语前后语句的内 容、含义来推断。 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 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优质课堂讲本-中考散文阅读技巧精品 课件( 共77张P PT)-优 秀讲课 稿PPT
优质课堂讲本-中考散文阅读技巧精品 课件( 共77张P PT)-优 秀讲课 稿PPT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 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 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比如,线索是作者选择 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 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例如:《背影》以父亲的 背影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 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优质课堂讲本-中考散文阅读技巧精品 课件( 共77张P PT)-优 秀讲课 稿PPT
优质课堂讲本-中考散文阅读技巧精品 课件( 共77张P PT)-优 秀讲课 稿PPT
散文阅读应注重的 几个方面及考点
优质课堂讲本-中考散文阅读技巧精品 课件( 共77张P PT)-优 秀讲课 稿PPT
优质课堂讲本-中考散文阅读技巧精品 课件( 共77张P PT)-优 秀讲课 稿PPT
01 散文阅读文体知识-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件 (共41张PPT)

根据表达方式不同,散文一般可以分为: (2)抒情散文: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
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 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 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
基础知识全面梳理
“ ” 知识点二:散文的分类
3.导图识记,关键信息一目了然。
”
复习目标有的放矢
“ ” 思维导图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全面梳理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基础知识全面梳理
“ ” 知识点一:散文的概念与特点
1.散文的概念 散文是泛指那些侧重于直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注重于主观抒写
的,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 广义的散文:按照传统的说法,散文是与骈文、韵文相区别的散体文
根据表达方式不同,散文一般可以分为: (1)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
定的感受和情思。特点:通过某些生活片段,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 最突出的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如: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藤野先生》。
基础知识全面梳理
“ ” 知识点二:散文的分类
(1)散文较多的是写真人真事,当然允许对真实的材料进行综合、 提炼,对某些人物、事件、细节进行虚拟,不必完全受真人真事的限制, 而小说要求更多的艺术虚构和概括。
基础知识全面梳理
“ ” 知识点三:散文和小说的区别
表面看起来,短篇小说和记人写事的散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仔细 比较,仍然可以看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2)从选材看:文本内容基本关注亲情友情、人与社会、自然风景 等,引导学生对生存、生活、人文的关怀和思考;命题导向重视文本 细 读,关注细节,深挖主题。
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 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 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
基础知识全面梳理
“ ” 知识点二:散文的分类
3.导图识记,关键信息一目了然。
”
复习目标有的放矢
“ ” 思维导图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全面梳理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基础知识全面梳理
“ ” 知识点一:散文的概念与特点
1.散文的概念 散文是泛指那些侧重于直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注重于主观抒写
的,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 广义的散文:按照传统的说法,散文是与骈文、韵文相区别的散体文
根据表达方式不同,散文一般可以分为: (1)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
定的感受和情思。特点:通过某些生活片段,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 最突出的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如: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藤野先生》。
基础知识全面梳理
“ ” 知识点二:散文的分类
(1)散文较多的是写真人真事,当然允许对真实的材料进行综合、 提炼,对某些人物、事件、细节进行虚拟,不必完全受真人真事的限制, 而小说要求更多的艺术虚构和概括。
基础知识全面梳理
“ ” 知识点三:散文和小说的区别
表面看起来,短篇小说和记人写事的散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仔细 比较,仍然可以看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2)从选材看:文本内容基本关注亲情友情、人与社会、自然风景 等,引导学生对生存、生活、人文的关怀和思考;命题导向重视文本 细 读,关注细节,深挖主题。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 课件(共24张PPT)

例2:概述故事情节?(4分) 答:文物贩子看上老人的壶,多次登门高价购买,老人屡
次拒絶出售,最后在儿子抢夺时壶碎。——《老人与壶》 (2016聊城中考)
注意:套用公式即可,语言要凝练。
2、概括特点=方面1+方面2+方面3…… 例:作者围绕“素颜如雪”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 容?(4分) 答:栀子花开的素洁清香;张岱、季羡林文字的 素雅自然;林风眠、吴冠中画作的纯洁静美;钱 钟书等暮年爱情的素净如雪;唐诗宋词中意境的 清澄素洁。 说明:本题4分,答出其中四点,即 得满分。
例:第⑤段对风的描写有何作用?(2分)
(5)有风吹过,卷动他的发丝,像秋天的芦苇般 飘扬,一朵朵洁白的芦絮起伏。风动处,喧嚣 声跟着起伏,人声、车声和着风声飘荡。
答:环境描写。衬托老人的壶,安静(或为老 人的平静生活被打扰埋下伏笔)。说明:本题2 分。
——《老人与壶》(2016聊城中考)
散文中的表达技巧
①动词:准确传神 ②形容词:形象具体 ③成语:为文章增色 ④叠词: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更加生动形象 ⑤大词小用:突出渲染,强化读者印象
例:赏析下面语段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 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 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 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注意:记牢五字口诀,对号入座。结合上下文简 要分析,不能点到即可。
2、内容作用=写出了……表达了……
例1: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3分) 答:补充联想内容,为后文做铺垫。写出了对美好童年的回忆,赞美 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
——《秋天的黄昏》(2014济宁中考)
——《素颜如雪》(2015聊城中考)
次拒絶出售,最后在儿子抢夺时壶碎。——《老人与壶》 (2016聊城中考)
注意:套用公式即可,语言要凝练。
2、概括特点=方面1+方面2+方面3…… 例:作者围绕“素颜如雪”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 容?(4分) 答:栀子花开的素洁清香;张岱、季羡林文字的 素雅自然;林风眠、吴冠中画作的纯洁静美;钱 钟书等暮年爱情的素净如雪;唐诗宋词中意境的 清澄素洁。 说明:本题4分,答出其中四点,即 得满分。
例:第⑤段对风的描写有何作用?(2分)
(5)有风吹过,卷动他的发丝,像秋天的芦苇般 飘扬,一朵朵洁白的芦絮起伏。风动处,喧嚣 声跟着起伏,人声、车声和着风声飘荡。
答:环境描写。衬托老人的壶,安静(或为老 人的平静生活被打扰埋下伏笔)。说明:本题2 分。
——《老人与壶》(2016聊城中考)
散文中的表达技巧
①动词:准确传神 ②形容词:形象具体 ③成语:为文章增色 ④叠词: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更加生动形象 ⑤大词小用:突出渲染,强化读者印象
例:赏析下面语段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 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 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 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注意:记牢五字口诀,对号入座。结合上下文简 要分析,不能点到即可。
2、内容作用=写出了……表达了……
例1: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3分) 答:补充联想内容,为后文做铺垫。写出了对美好童年的回忆,赞美 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
——《秋天的黄昏》(2014济宁中考)
——《素颜如雪》(2015聊城中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我们要知晓清、静、悲凉之美,相较淡雅、 朦胧、婉约含蓄之美,与学生更加疏离,要抽象一些、 深刻一些,是目前学生的难点。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任公形象:
相关场景中的语言、神态、动作的个性化描写和细节 描写语句;
体察梁任公先生真性情和爱国情怀、赤子之心这是重 点,也是本文最精彩、最个性的地方;
依据一:
学习任务群5 文学阅读与写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 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 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关鉴赏能力 和表达交流能力。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 1.学习目标与内容 (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 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 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 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 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 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 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 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已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 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倾向。
初中散文考什么? 考试中的瓶颈在哪里?
成都中考B卷进行大阅读考查,是一个非常有区分度 的阅读领域,自然成为学生最大的痛点。这个大阅读要么 是散文,要么是小说。
散文的考点主要有:信息的梳理、提炼与概括;语言 鉴赏(包括修辞或用词的独特性);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人物性格特点提炼;句子含义理解;关键句段的作用,写 作风格及写作手法的探究(常以课内外比较阅读题型呈 现);文章主旨及情感概括,这些是常见考点。
那时你就像一把梭子,从那些雨丝中穿过。
4. 文章第十一段,提及哪些读诗的方法?你更赞同哪一种? 请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题: 分析能力不足、
鉴赏套路过重;文本体悟不够,缺失对文本的真实 理解。
对文本的真实理解、深入分析应该成为高 中散文教学的起点和生长点,自然也是高中散 文阅读的着力点。
依据二:单元说明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 这些散文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人物,作者描摹他们的音 容笑貌,叙述他们的行为事迹,字里行间融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 这些文章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 阅读这些文章,要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 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 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现的情感倾向。要注意文章中哪些地方让你过目 不忘,想想这是为什么。这很可能就是作品的“亮点”,不妨加以圈点批 注,认真揣摩。
1.学情,是我们“建系”的出发点(纵坐标)。
初中散文(现代散文)的学习主要包括写 人叙事类散文,写景抒情类散文。
从教学着力点来看,主要是学习写人叙 事技巧,描写及抒情议论技巧,主旨的理解 探究。
教学上也有训练对文本的理解挖掘,在 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和分析,然后进行准确的 表达。
总结1: 初中散文教学艺术技巧先行、文本理解挖掘不足、主旨理解探究有后置
必修二 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 这些散文名篇,凭借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优美隽永的 语言,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做了生动细致的描绘,表达了 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这些作品带着荷 的清香、雨的气息、山的雄姿、水的光彩,像一幅幅清新优 美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引领我们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 姿多彩。 阅读这一类写景状物的散文,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 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 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对文中精彩的语句,不妨做一些 圈点批注,写下自己的心得;对那些优美的段落,要反复朗 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失分比较多的是,赏析手法时结合原文的分析,以及 语句含义的理解。
2019成都语文中考 ——钱歌川《巴山夜雨》
1. 关于雨有无诗意,作者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 要分析。(6分)
2. 本文题为“巴山夜雨”,但文章前四段并未直接描写巴 山夜雨。请说明这四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3. 第二段中画线的比喻句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3分)
另外,本文对学生来说还有一个陌生点、质疑点,那 就是《箜篌引》的引用意图,它能直抵先生的内心世界, 探究它可以成为本文深度教学的切入点,也就是本文的亮 点。
探讨文本特质——选点突破
如何突破同一单元的相同教授点?有哪些 不同的、巧妙的设计切入?以达到凸显文本的 特质,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的目标。
1.情感(情绪)的波澜起伏赏析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陶醉(于荷塘清新而美妙的景象),(暂时)忘却(了自己的)烦恼
小结:
写人记事散文: 对作者情感(思想)的理解、文学形象(人物)的赏
析、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读者的共鸣点(作品亮点)。
写景状物散文: 对作者情感(心灵)的理解、文学形象(景象)的赏
析,艺术构思、优美隽永语言的赏析、读者的审美熏陶(作品 深度)。
属 种
《故都的秋》:
故都秋的特点赏析、作者对故都的秋饱含的情感理解、 艺术构思和艺术技巧的独特性赏析。对学生进行初步的 审美素养培养。
为散文“建系”,提升阅读教学效益
成都树德中学
散文—— 怎一个“散”字了得?
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聚”?
当下的散文应该是指用自由的言语形式表达心 灵自由的现代散文,即作者(作家)个体心灵的自由 表达(当前的特点)。
——黄厚江
散文的教学价值在哪里? 如何认识和确立?
一.建系——确立纵、横坐标
教什么,学什么?即目标的确立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任公形象:
相关场景中的语言、神态、动作的个性化描写和细节 描写语句;
体察梁任公先生真性情和爱国情怀、赤子之心这是重 点,也是本文最精彩、最个性的地方;
依据一:
学习任务群5 文学阅读与写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 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 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关鉴赏能力 和表达交流能力。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 1.学习目标与内容 (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 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 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 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 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 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 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 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已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 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倾向。
初中散文考什么? 考试中的瓶颈在哪里?
成都中考B卷进行大阅读考查,是一个非常有区分度 的阅读领域,自然成为学生最大的痛点。这个大阅读要么 是散文,要么是小说。
散文的考点主要有:信息的梳理、提炼与概括;语言 鉴赏(包括修辞或用词的独特性);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人物性格特点提炼;句子含义理解;关键句段的作用,写 作风格及写作手法的探究(常以课内外比较阅读题型呈 现);文章主旨及情感概括,这些是常见考点。
那时你就像一把梭子,从那些雨丝中穿过。
4. 文章第十一段,提及哪些读诗的方法?你更赞同哪一种? 请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题: 分析能力不足、
鉴赏套路过重;文本体悟不够,缺失对文本的真实 理解。
对文本的真实理解、深入分析应该成为高 中散文教学的起点和生长点,自然也是高中散 文阅读的着力点。
依据二:单元说明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 这些散文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人物,作者描摹他们的音 容笑貌,叙述他们的行为事迹,字里行间融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 这些文章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 阅读这些文章,要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 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 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现的情感倾向。要注意文章中哪些地方让你过目 不忘,想想这是为什么。这很可能就是作品的“亮点”,不妨加以圈点批 注,认真揣摩。
1.学情,是我们“建系”的出发点(纵坐标)。
初中散文(现代散文)的学习主要包括写 人叙事类散文,写景抒情类散文。
从教学着力点来看,主要是学习写人叙 事技巧,描写及抒情议论技巧,主旨的理解 探究。
教学上也有训练对文本的理解挖掘,在 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和分析,然后进行准确的 表达。
总结1: 初中散文教学艺术技巧先行、文本理解挖掘不足、主旨理解探究有后置
必修二 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 这些散文名篇,凭借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优美隽永的 语言,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做了生动细致的描绘,表达了 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这些作品带着荷 的清香、雨的气息、山的雄姿、水的光彩,像一幅幅清新优 美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引领我们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 姿多彩。 阅读这一类写景状物的散文,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 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 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对文中精彩的语句,不妨做一些 圈点批注,写下自己的心得;对那些优美的段落,要反复朗 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失分比较多的是,赏析手法时结合原文的分析,以及 语句含义的理解。
2019成都语文中考 ——钱歌川《巴山夜雨》
1. 关于雨有无诗意,作者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 要分析。(6分)
2. 本文题为“巴山夜雨”,但文章前四段并未直接描写巴 山夜雨。请说明这四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3. 第二段中画线的比喻句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3分)
另外,本文对学生来说还有一个陌生点、质疑点,那 就是《箜篌引》的引用意图,它能直抵先生的内心世界, 探究它可以成为本文深度教学的切入点,也就是本文的亮 点。
探讨文本特质——选点突破
如何突破同一单元的相同教授点?有哪些 不同的、巧妙的设计切入?以达到凸显文本的 特质,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的目标。
1.情感(情绪)的波澜起伏赏析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陶醉(于荷塘清新而美妙的景象),(暂时)忘却(了自己的)烦恼
小结:
写人记事散文: 对作者情感(思想)的理解、文学形象(人物)的赏
析、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读者的共鸣点(作品亮点)。
写景状物散文: 对作者情感(心灵)的理解、文学形象(景象)的赏
析,艺术构思、优美隽永语言的赏析、读者的审美熏陶(作品 深度)。
属 种
《故都的秋》:
故都秋的特点赏析、作者对故都的秋饱含的情感理解、 艺术构思和艺术技巧的独特性赏析。对学生进行初步的 审美素养培养。
为散文“建系”,提升阅读教学效益
成都树德中学
散文—— 怎一个“散”字了得?
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聚”?
当下的散文应该是指用自由的言语形式表达心 灵自由的现代散文,即作者(作家)个体心灵的自由 表达(当前的特点)。
——黄厚江
散文的教学价值在哪里? 如何认识和确立?
一.建系——确立纵、横坐标
教什么,学什么?即目标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