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第四章 微生物的生理
(完整版)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用肉眼无法看到,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微生物”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概念,而是一切细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原核微生物原核生物:①细胞核发育不完善,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仅有核质,没有定形的细胞核,称为拟核或拟核。
②没有特异的细胞器。
③不进行有丝分裂。
二、选择题1.微生物分类中基本的分类单位是(D )。
A、科B、属C、目D、种2.各种微生物具有一些共同点,下列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 C )A.分布广,种类多 B.适应强,易变异C.体积小,表面积小 D.生长速,繁殖旺5.所有微生物的共同特征是( C )。
A、单细胞B、没有真正的细胞核C、个体微小D、细胞结构简单6.在分类系统中,细菌和蓝细菌皆属于( A )。
A、原核生物B、真核生物C、多细胞D、单细胞三、填空题1. 微生物的命名采用双名法,即由一个___属名____和一个___种名____构成;书写排列上,____属___名在前,___种___名在后。
四、简答题1. 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们各自包括哪些主要类群?原核生物:①细胞核发育不完善,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仅有核质,没有定形的细胞核,称为拟核或拟核。
②没有特异的细胞器。
③不进行有丝分裂。
真核生物:①细胞核发育完善,有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核内有核仁和染色质。
②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和叶绿体等。
③能进行有丝分裂。
原核微生物:细菌、古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微生物:藻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五、论述题3. 结合微生物的特点,分析微生物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微生物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作用:保持生态平衡污染物的降解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污染水体、土壤的生物修复2、研究内容包括: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环境工程中的微生物原理饮用水卫生细菌学自然环境物质循环与转化水体和土壤的自净作用污染水体治理、污染土壤的修复等环境工程净化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就是充分利用有益微生物资源为人类造福。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答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答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答案介绍1.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答:根据它们的客观生物学特性(如个体形态和大小、染色反应、菌落特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反应、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等)。
)和它们的遗传关系,各种微生物从大到小排列成一个系统,并按边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
物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植物”不是分类单位。
2.微生物是如何命名的?举个例子。
答:微生物的命名是基于生物学中的二项式方法,即用两个拉丁字符来命名一种微生物。
这个物种的名字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特定的名字组成。
类属名和物种名用斜体表示,类属名在前面,使用拉丁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
这个特定的名字在拉丁语形容词之后,用拉丁语形容词来表达。
第一个字母是小写的。
例如,大肠杆菌的名称是大肠杆菌。
3.写出大肠杆菌和桔杆菌的拉丁全名。
答:大肠杆菌的名字是大肠杆菌,桔杆菌的名字是枯草杆菌。
微生物的特征是什么?答:(1)个体很小微生物非常小,从几纳米到几微米不等,只能通过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
病毒小于0.2微米,只能通过光学显微镜可见范围之外的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2)分布广泛,类型多样环境的多样性,如极端高温、高盐度和极端酸碱度,导致了微生物的大量和多样性。
(3)快速繁殖大多数微生物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一个世代可以在十分钟到二十分钟内繁殖。
在物种竞争中获得优势是生存竞争的保证。
(4)易变大多数微生物是结构简单的单细胞。
整个细胞与环境直接接触,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遗传物质DNA的变化和变异。
或者变异成优秀的菌株或者降解菌株。
第一章是超级微生物——病毒的非细胞结构1.病毒是什么样的微生物?它的特点是什么?答: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特别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体内。
它们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是尺寸小于0.2微米的微小微生物。
特点:尺寸小于0.2微米,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
你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合成蛋白质——核糖体。
你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需的酶系统。
微生物学第四章真核细胞型微生物PPT课件

与其他生物的互作关系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可以与植物、动物和昆虫等生物形成共生关系,如地衣、根瘤和菌根 等。此外,真核细胞型微生物也可以成为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如某些原生动物和线虫
等。
在生物技术和其他领域的应用
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在生物技术领域具 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利用酵母菌生 产酒精、面包和啤酒等食品,利用藻 类生产生物柴油和蛋白质等。
加强医疗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医疗 保健专业人员的意识和技能,有助于及时 诊断和治疗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感染。
07
结论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未来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基因组结 构和功能,探索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进化机制。
细胞壁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细胞壁由多糖、 蛋白质和脂质等组成,具有维持细胞 形态、保护细胞和抗压力等作用。
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
无性繁殖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通常通过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分裂 时细胞核和细胞器进行复制,然后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新 的子细胞。
有性繁殖
某些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可以进行有性繁殖,通过配子结合 形成合子,再发育成新个体。有性繁殖有助于基因重组和 物种进化。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指细胞核具有核膜包裹的细胞 ,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不同,其细胞结构和功能更 加复杂。
本章将介绍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以及其在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等方面 的重要作用。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定义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指具有核 膜包裹的细胞核,细胞器复杂 ,以腐生或寄生方式生存的一 类微生物。
《环境微生物学》讲义大纲

《环境微生物学》讲义大纲第一章绪论前言1.微生物学的形成与进展●推测时期●观察时期●培养时期巴斯德、科赫等的奉献简介●生理学研究时期2.环境微生物学的形成与进展第一节、微生物的特点一、个体小、种类多、分布广、代谢类型多样二、繁殖快三、代谢强度大:四、数量多五、易变异第二节、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一、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二、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三、废水、废物的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与方法研究四、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微生物方法与原理研究第三节、学习环境微生物的意义21世纪环境微生物学展望重点:微生物、微生物的特点,环境微生物学的要紧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第二章、环境中微生物的要紧类群前言微生物的种类繁多,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性状等特征,要紧归纳如下: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要紧区别第一节、细菌细菌是一大群单细胞原核微生物,是微生物学的要紧研究对象,也是环境微生物学的讨论重点。
一、细菌的形状与大小1、细菌的个体形态(三种要紧形态)2、菌落的形态(colony)固体培养基(1)细菌在固体琼脂(1.5~2.0%)平板上的菌落特征(2)在半固体琼脂(0.3~0.5%)试管培养基中穿刺接种所形成的培养特征(3)在明胶试管培养基中穿刺接种所形成的培养特征二、细菌细胞的结构细菌细胞结构模式图1、细胞壁(1)功能:(2)结构:(3)细胞壁与革兰氏染色染色的历史进展与染色原理染色方法可分为简单染色法与复染色法之分。
步骤与原理。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2、细胞膜(1)细胞膜的结构(2)功能:3、细胞核:细菌的细胞核没有核膜与核仁,没有固定形态,结构简单。
细菌质粒(plasmid),降解质粒。
4、细胞质及其内含物(1)细胞质:(2)细胞质内含物:5、荚膜(1)类型:大荚膜、微荚膜、粘液层、粘接物、菌胶团(2)化学构成(3)功能及意义6、鞭毛:运动器细菌的趋光性、趋化性等7、芽孢:某些细菌在生长的一定阶段,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较强抗性的休眠体。
环境课件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

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物为碳源和氮源的微生 物。
化能自养型
化能异养型
以无机物氧化释放的化学能为能源,以二氧 化碳为碳源合成细胞物质的微生物。
以有机物氧化释放的化学能为能源,以有机 物为碳源合成细胞物质的微生物。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发酵
光合作用
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为 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 过程。
3
发酵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可以生产酒精、啤酒、 面包、酸奶等食品,以及抗生素、酶制剂、有机 酸等化工产品。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定义
01
呼吸作用是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分解有机物产生能量的
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呼吸类型
02
根据微生物对氧的需求不同,呼吸作用可分为好氧呼吸、微好
环境课件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
contents
目录
• 微生物生理概述 •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代谢 • 微生物的能量转换与利用 •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与调控 • 微生物的代谢调控与基因表达 • 微生物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01 微生物生理概述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光能自养型
光能异养型
以光为能源,以二氧化碳或碳酸盐为碳源, 以铵盐、硝酸盐或硫化氢为氮源或硫源,合 成细胞物质的微生物。
响其生长速率和代谢活动。
pH值
环境pH值的变化会影响微生物 细胞膜的通透性和酶的活性,
从而影响其生长。
氧气
好氧微生物需要氧气进行呼吸 作用,而厌氧微生物则在无氧
条件下生长。
营养物质
微生物生长需要碳源、氮源、 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缺乏或过
量都会影响其生长。
微生物生长的调控机制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一节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定义:环境微生物学是研究与环境领域(包括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有关的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
•其内容包括:微生物个体形态、群体形态;细胞结构功能、生理特性、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尤其是微生物与污染环境之间的关系);微生物对物质的转化分解作用(特别是应用微生物来处理各种污染物质,如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总的归纳起来有两大方面的任务:(1)防止或消除有害微生物(2)充分利用有益的微生物资源三、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水处理)中的应用1)在环境监测方面(水污染的监测)利用在环境中生存的生物的种类、数量、活性等特征,来判断环境状况的好坏。
这些生物称为指示生物。
生物监测的优缺点:生物监测的主要优越性:(a)长期性——汇集了生物在整个生活时期中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可以反映当地的环境变化;(b)综合性——能反映环境诸因子、多成分对生物有机体综合作用的结果;(c)直观性——直接把污染物与其毒性联系起来;(d)灵敏性——有时甚至具有比精密仪器更高的灵敏性,有助于提早发现环境污染。
生物监测的主要缺点:(a)定量化程度不够;(b)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在环境治理方面包括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其中特别在水处理方面,有着大量成功应用的例子。
第二节微生物概述一、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是指所有形体微小,用肉眼无法看到,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Too small to be seen with naked eyes二、微生物的特点(1)个体小;(2)分布广、种类繁多;(3)繁殖快;(4)易变异。
三、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具有原核细胞的生物称为原核微生物。
原核细胞:其细胞核发育不完善,仅有核质,没有定形的细胞核,无明显的核膜,没有特异的细胞器,不进行有丝分裂。
第四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周群英)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周群英第四版)目录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 (2)1、何谓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 (2)2、何谓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 (2)3、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 (2)6、写出大肠埃希氏杆菌和桔草芽孢杆菌的拉丁文全称。
(2)7、微生物有哪些特点? (2)第一章病毒 (2)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7)1、细菌有哪几种形态?各举一种细菌为代表。
(7)2、细菌有哪些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它们各有哪些生理功能? (7)3、荚膜、粘液层、菌胶团和衣鞘 (7)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12)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 (15)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20)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28)第七章微生物的生态 (35)第八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40)第九章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 (44)第十章有机固体废物与废弃的微生物处理及微生物群落 (48)第十一章有机固体废物与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 (54)1,何谓堆肥法,堆肥化和堆肥? (54)2,叙述好氧堆肥的机理。
参与堆肥发酵的微生物有哪些? (54)3,好氧堆肥的运行条件有哪些? (55)4,好氧堆肥法有几种工艺?简述各个工艺的过程。
(55)第十二章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60)1. 酶制剂剂型有几种? (60)2. 何谓固定化酶和固定化微生物? (60)3. 酶和酶菌体固定化方法有哪几种?各用什么载体? (60)4.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微生物有什么优点?存在什么问题? (60)5. 生物膜是固定化微生物吗?为什么? (60)6. 何谓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有哪几类? (60)7. 絮凝剂有几类?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水生物处理中起什么作用? (60)8. 叙述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原理? (60)9. 微生物制剂有哪些用途? (60)10. 有几种产氢微生物?它们是如何产氢的? (61)11. 请叙述微生物产氢电池的工作原理。
第04章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件

6.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有些物质可减弱、抑制、破坏酶活性,称为抑制剂。 有些物质可减弱、抑制、破坏酶活性,称为抑制剂。 重金属离子( )、CO CO、 如:重金属离子(Ag+、Hg2+)、CO、H2S等。 抑制剂作用机理: 抑制剂作用机理: a.竞争性抑制 a.竞争性抑制 b.非竞争性抑制 b.非竞争性抑制
k 3 [ 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S ] v= K m + [S ]
从米-门公式可知,酶促反应速度与[E]和[S]有关。 从米-门公式可知,酶促反应速度与[E]和[S]有关。实 [E] 有关 际上,也要受到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的影响。 际上,也要受到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的影响。 1.[E]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1.[E]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理论: 理论:当底物分子浓度足够时 酶促反应速度与[E]成正比, [E]成正比 ,酶促反应速度与[E]成正比, 即当[S]足够大时,[E]越大 [S]足够大时 越大, 即当[S]足够大时,[E]越大, 酶促反应速度越快。 酶促反应速度越快。 实际: [E]达到一定浓度时, 实际:当[E]达到一定浓度时, 达到一定浓度时 酶促反应速度就趋于平缓。 酶促反应速度就趋于平缓。
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
营养:微生物获得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营养 微生物获得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微生物获得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营养物质:能够满足机体生长、 营养物质 能够满足机体生长、繁殖和完成各种生理 能够满足机体生长 活动所需要的物质。 活动所需要的物质。 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存的物质基础, 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存的物质基础,而营养是微生物 维持和延续其生命形式的一种生理过程。 维持和延续其生命形式的一种生理过程。 微生物不断获得营养物质,将其变成细胞组分, 微生物不断获得营养物质,将其变成细胞组分,并将 废弃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废弃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营养类型之间的界限并非绝对的。
有些微生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生长时,其营养类型 也会发生改变。
如:紫硫细菌
无有机物:可同化CO2 ,为自养型微生物; 有有机物:利用有机物生长,为异养型微生物; 光照厌氧:可利用光能生长,为光能营养型微生物; 黑暗好氧:依靠有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生长,为化能营养型
微生物。
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可变性有利于提高微生物对环境 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
(三) 氮源
氮源:供给微生物氮元素来源的物质。
有机氮:氨基酸和蛋白质 无机氮: N2、 NH3、铵盐、硝酸盐等 实验室中有机氮源:蛋白胨 工业投加的细菌氮源:尿素、粪便
(四) 无机盐
微生物需要的无机盐
碳氮磷比-“营养平衡”
土壤中微生物混合群体要求碳氮比为25:1 污(废)水生物处理中好氧微生物群体(活性污泥)要
求为BOD5:N:P=100:5:1 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厌氧微生物群体要求BOD5:N:P
=100:6:1 为了保证污(废)水(有机固体废物)生物处理的效
果,要按碳氮磷比配给营养 。
磷酸烯醇式丙酮 酸-磷酸糖转移
酶系统
有一个复杂的运输系统来完成物质的运输;物质在运输 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
基团转位主要存在于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细菌中,主要 用于糖的运输。脂肪酸、核苷、碱基等也可通过这种方 式运输。
思考题
什么是营养?什么是营养物?营养物有那些生理 功能?
① 无机营养微生物(自养型)
a. 光能自养细菌
光能自养型微生物体内含有光 合色素,可以利用光作为能源, 利用CO2作为碳源,以H2O和 H2S作为供氢体,合成菌体细胞 有机物。
包括:藻类、蓝细菌、红硫菌、 绿硫菌等
绿硫菌
光照
CO2 + 2H2S
[CH2O](糖) + H2O + 2S↓
菌绿素
注意各营养物质的浓度及配比; 控制理化条件,如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等; 利用价格低廉且容易得到的原料作为培养基的
营养成分,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可降低成本。 配培养基时,应避免产生沉淀,配制完毕后
及时灭菌。
培养基的配制
加水
①缓冲化合物
②有机、无机 营养物
③微量元素
④维生素及其他生长因子
四、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
影响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
营养物质本身的性质; 微生物所处环境; 微生物细胞的透过屏障。
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
单纯扩散 促进扩散 主动运输 基团转位
1. 单纯扩散
物质跨膜扩散的能力和速率 与该物质的性质有关,分子 量小、脂溶性、极性小的物 质易通过扩散进出细胞。
城市生活污水不存在营养不足的问题。但有的工 业废水缺某种营养,当营养量不足时,应供给或 补足。
洗涤剂废水:缺N,P过剩
炼油废水:缺N、P
但如果工业废水不缺营养,就切勿盲目补充!
过犹不及——“娇惯”:细菌往往先利用这类现成的容 易被吸收、利用的有机物质,而不再利用工业废水中 难以吸收、利用的有机物,从而导致细菌分解特殊有 机物的能力下降。这与细菌驯化正好相反(反驯化)。
a. “投毒法”——选择性的抑制剂
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没有营养 作用,对所需分离的微生物无害,但可以抑制或杀死其 他微生物。
常用物质为染料、胆汁酸盐、金属盐类、酸、碱和抗生 素。
如:分离古细菌,培养基中通常加入青霉素;培养基中加入数 滴10%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分离出放线菌;加入 胆汁酸盐,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菌,有利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 生长。
异养细菌,如一种大肠杆菌的培养基:葡萄糖-0.5g; K2HPO4-1g;MgSO4-0.2g;NaCl -5g ;NH4H2PO4- 0.4g;水-1000mL
培养基: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 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1. 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根据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供给适合的碳源、氮源、 无机盐或生长因子等;
学以致用——养细菌
三、微生物的培养基(culture medium)
例:
化 能 自 养 菌 氧 化 硫 杆 菌 的 培 养 基 : 粉 末 状 硫 - 10g ; KH2PO4-4g;MgSO4-0.5g;CaCl2 -0.5g;(NH4)2SO4 -0.4g;FeSO4-0.01g;水-1000mL
pH、盐度等环境条件。
嗜热菌
主要用于筛选极端环境微生物。如
嗜盐、嗜热、嗜冷、嗜酸、嗜碱等
的细菌,同时也被用于选择性培养
好氧或厌氧细菌。
③ 鉴别培养基
用于鉴别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特殊化学物质,与 某种微生物在培养基中生长后产生的代 谢产物发生特定化学反应,产生明显特 征变化。
Zn、B、Mo、Co、Ni等微量元素。
二、微生物的营养物及营养类型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五大类。
(一)水 溶剂及运输介质; 参与生化反应(如脱水、加水反应);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有效地控制细胞内温度的变化等。
(二) 碳源
1. 碳源:供给微生物碳元素来源的物质。 碳源作用:细胞的碳骨架、大多还是能源物质。 细菌细胞中的碳素含量占干物质质量的50%左右。
CO2 + 4 H
[CH2O] + H2O
② 有机营养细菌(异养菌)
有机(异养)—— 以有机物为碳源
根据能源的不同
光能异养:利用光能作为能源,以有机物为供氢体,还
原CO2合成有机物。
光能+色素
有机物 + CO2
菌体 [CH2O]
化能异养:以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的的细菌。
绝大多数的细菌都属于化能异养菌,是有机污水处理的主角。
牛 肉 膏
① 液体培养基
培养基按配方配好后不加凝固剂,呈液体状态的培养基。 常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及实验室基础研究;废水也可看作
是一种广义的液体培养基。
② 半固体培养基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5%或更低浓度的凝固剂(常用琼 脂)。
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特征。
③ 固体培养基
向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左右的凝固剂(琼脂)。 天然的固体培养基——土豆块、培养真菌的麸皮、大米、
在一定条件下含有某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物 质的培养基,也称为普通培养基。
② 选择培养基
用于将某种或某类微生物从混杂 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的培养 基。
根据不同种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 需求或对某种化学物质的敏感性 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特 殊营养物质或化学物质,抑制不 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所 需微生物的生长。
10%Na0H、HCl 调整 pH
分装
冷
高压蒸
却
气灭菌
备
锅
用
2. 培养基的分类
分类依据
组成组分: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复合培 养基
物理状态:液体、半固体、固体培养基 用途: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加富(富集)培养基
① 合成培养基
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化学限定 培养基)。
大麦等。 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活菌计数、菌种保藏等。
琼脂特性
A.不能被绝大多数微生物利用、分解液化 -不作为额外碳源,干扰试验,保持固体 特性
B.高压灭菌结构不被破坏,且颜色透明不 妨碍观察;
C.多数微生物在琼脂培养基表面生长并形 成独立菌落-易于纯化分离
石花菜(红藻)
① 基础培养基
是物理过程,不需要消耗能 量。
扩散并不是微生物细胞吸收 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2. 促进扩散
被动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物质运输过程中不消耗能量。 运输速率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成正比,不能逆浓度运输。 通过促进扩散进行跨膜运输的物质需要借助与载体(carrier)的
作用才能进入细胞,而且每种载体只运输相应的物质,具有较 高的专一性。 载体只影响物质的运输速率,并不改变该物质在膜内外形成的 动态平衡状态;这种性质都类似于酶的作用特征,因此载体蛋 白也称为渗透酶。
3. 主动运输
物质从低浓度区域跨膜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方 式,需消耗能量,又称耗能转运。是广泛存在于 微生物中的一种主要的物质运输方式。
Na+,K+—ATP酶 (钠泵)
钠钾泵主动运输
主动转运的特点
载体蛋白 方向性 能量一般由ATP 提供
4.基团转位
磷酸烯醇式 丙酮酸 丙酮酸
阴离子盐:磷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碳酸盐、碳酸氢 盐。
阳离子盐:氨、钾、钠、钙、镁、铁的盐 P和S、Fe、Mg的需求量较大 同时还需要锌、锰、钴、铝、铜、硼、钒、镍等微量元
素。
无机盐的功能
构成酶的组分和维持酶的活性; 特殊细菌的能源:铁细菌、硫细菌分别以铁和硫为产能
物质。 维持一定的渗透压。
优点:稳定 缺点:成本较高 常用于微生物营养需求、代谢、生物量测定等对定量要
求较高的研究工作。
② 天然培养基
天然有机物配制而成的培养基(非化学限定培养基)。 优点:营养丰富、配制容易、成本低 缺点:质量不稳定、选择性差 除在实验室经常使用外,也适用于进行工业大规模的微
生物发酵生产。
③复合培养基
天然有机物和无机化合物配制而成的培养基(半合成培 养基)。
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 NaCl-5g;琼脂-15-25g;水-1000mL;pH 7.4~7.6 牛肉膏——瘦牛肉经过加热浓缩抽提的膏状物(主要 提供碳源、磷酸盐、维生素); 蛋白胨——动植物蛋白(大豆或动物骨粉等)经初步 酶解形成的短肽(主要提供氮源、维生素); NaCl——提供无机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