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区水资源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城市化背景下徐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城市化背景下徐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提倡节水优先是水资源管理 的第一要策 。改进城市 和 工业 给水排水技术 , 改革工业用水工艺 , 完善产 品的单位用 水量 , 实行一水 多用 和循环利用 , 提高水 的重复利用率 。生 活用水 主要采用 以价制量 。城市新增用水量 的一半要靠 节 水实现。 每个城市在制定供水规划时 , 应对开发传统水资源 和非传统水资源进行技术经济 比较 ,以效益优先原则确 定
随着经济社会 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水资源 的 需求量越来 越大 , 供水保证率 的要求越来越高 , 水资源供需
矛盾 日益彰显。
徐州是全 国 4 0个严重缺水 的城 市之一 ,人均水资源 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 占有量 的 1%。水资源问题将 成为制 8 约徐州市城市化进程发展 的重要环节 ,本文通过研 究徐 州
平, 更低 于全 国 2 3 m 的水平 ; 62 全市 多年平均可供水 资源
类水质, 大部分河流基本丧失水体使用功能 。 自 2 0世纪 7 0 年代后期 以来 , 州市 岩溶水水位呈 持续下 降趋势 , 徐 并形成 降落漏斗 , 降落漏斗 范围迅速 扩展 , 且 地下水超采也造成地
地表水质恶化。随着粗 放型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 加快, 主要 污染 物排放 量不断增大 , 徐州市河道水质 达到 Ⅲ 类水质标准 的不足 5 % , 区内所有河道属 于 I 0 市 v类 到劣 v
1 水 资源概 况
徐州市处于沂沭泗流域下 游 ,境 内有大小河流 5 7条 ,
其 中一级支流以上河流 2 9条,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142 亿 m , .5 1 ,人均水资源量 17 m , 2 5 低于全省 1 1m 的水 58。
市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存 在的问题 ,提 出实现城市化背景 下徐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如何应对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十大策略

如何应对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十大策略

如何应对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十大策略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就是水资源短缺。

水是生命之源,保障城市的水资源供应是一项重大任务。

本文将探讨十大策略来应对城市水资源短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应对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关键策略。

城市应该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水资源节约技术,例如,安装高效节水器具、建设水资源回收系统等。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重视程度,倡导绿色、节约的生活方式。

2. 加大水资源调配力度城市之间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困境,而其他地区则有丰富的水资源。

因此,加大水资源调配力度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策略。

政府应该建立跨地区的水资源调配机制,制定合理的水资源调配计划,确保水资源合理分配,满足城市用水需求。

3. 加强水资源保护与治理水资源保护与治理是保障城市水资源供应的基础。

城市应该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建立完善的水源保护区制度,严厉打击水资源污染行为。

同时,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加强水体污染治理,提升水质水量。

4. 推动水资源多元化利用水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是应对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城市应该积极推广水资源多元化利用技术,包括海水淡化处理、雨水收集利用、污水回用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增加城市的水资源供应。

5. 加大水资源的开发与储备加大水资源的开发与储备是保障城市水资源供应的重要手段。

城市应该加大对水资源的开发力度,建设水库、塘坝等水利工程,增加水资源储备量。

同时,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规划,确保储备水资源能够及时供应。

6. 推动水价改革水价改革可以引导合理的水资源使用,激励用户节约用水。

城市应该制定差别化的水价政策,鼓励节约用水的行为,同时对过度浪费水资源的行为实行适当的罚款制度。

这样可以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

7. 建立灵活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建立灵活的水资源管理机制是应对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策略。

徐州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分析

徐州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分析

徐州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分析作者:刘婷周虹宏田娟来源:《北方环境》2011年第09期摘要:近年来徐州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状况较差,污染程度有加剧的趋势,因此急需加强水源地的研究和保护。

本文根据徐州市不同年份的实测水质监测数据,应用加权平均法与内梅罗指数法分析了地表水、地下水的水环境质量状况,提出了解决水资源危机以及饮用水源地的安全保护研究措施,结论对于徐州市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地;加权平均法;内梅罗指数法中图分类号: X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370(2011)09-0205-03Evaluation on Water Quality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Xuzhou, Jiangsu ProvenceTing Liu, Zhou Honghong , Juan Tian(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City and Environment College,Jiangsu221116)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environmental issues of water in Xuzhou have been increasingly outstanding, water quality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are poor and the trend of pollution levels have exacerbated, so it is urgent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sources. Based 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in different years in Xuzhou city,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methods of Weighted average and Nemerow index ,the status quo of the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water is analyzed and assessed , protection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solve the water crisis and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 . In short, as for protecting drinking water sources ,the conclusion play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Xuzhou City .Key words: drinking water sources;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nemerow index method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市区面积约963 km2, 2005年区划后市区总人口达162 万人。

徐州市小沿河水源地水质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徐州市小沿河水源地水质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当前 的水费价格难 以承担 临沂市水
率, 积极 开发新 水源 , 将 利工程 的运行成本 , 应该要 以供水成本为 地下 水开采 量控制 在规 基础 , 对工农业 的用水价格进行合理的调
堆乱埋 ,防止其 中的有害物质渗入到 划开采量范围内。在对开采井进行布 整 ,建立充分体现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 , 含水层 。对水井周 围的环境一定要进 设时 , 要根据当地地下水 的类 型来定。 以节水 和合 理配置水资源 、提高用水效 行严 密地保护 ,防止污水渗入其 中影 在河流两岸的孔 隙水分布 区域 ,一般 率 、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的水价 响生活用水 。 此外 , 对地 下水 的开采要 要将开采井 布设在地 下水 流的上 游 , 机制以便水的商品价值得到体现。 进行严格地控制 ,防止过量开采地下 或者是将其 布设在河流 的沿岸 。而如 水而影 响地下水资源 的储量 ,破坏地 果 是 在碳 酸盐 岩 分 布 区 ,要 将 其 布设 下水 资源 的再生 。 3 . 发展 节水灌溉 发展节水灌溉要根据当地的农业 产业结构进行相应调整 。一方面要坚 在断裂破碎带 中。
持 发挥节水灌 溉工程 的示范作 用 , 另 发及违规 开采现象 ,防止相关部 门应 管理 , 优化水资源配置 , 达到合理利用地

方面又 要坚持经济 实用 的原则 , 要 设立水质监测 网络 ,对地下水水位及 下水资源的 目的。如此 , 临沂市地下水资
充分利用 高新技术与农业节水灌溉技 水质等进行监测 。 加强水质监测工作 , 源才能被重 点保 护和合理应用 ,以保证
5 0 %
75 % 95 %
6 78 9 3
6 7 89 3 6 7 89 3
1 7 2 34 4

徐州市水资源管理及水污染防治对策

徐州市水资源管理及水污染防治对策
维普资讯
工作 交流
C IA WA E E O R E HN T R R S U C S
徐州市水资源管理及水污染防治对策
刘 . 。Leabharlann 振 阳 民( 苏 省徐 州市 水利 局 ) 江 摘 要 : 据 徐 州 市 目前 水 资 源 及 水 污 染 状 况 , 析 了水 污 染 治 理 存 在 的 自 然 条 件 脆 弱 、 理 体 制 不 顺 、 金 缺 根 分 管 资
乏等 三个 主要 原 因 , 出水资 源管理 及 水污 染 防治对 策主要 是 强化 水 资源 管理 , 极推 进 水务 一体 化进 程 . 提 积 开发 利用 中水 , 实现 污水 资源化 , 建设 节水 防 污型社 会 等。
关 键 词 : 理 : 污 染 : 环 境 治 水 水
Co n e m e s r n wa e e o c s m a a e e t a d wa e o l to r v nt n i u tr a u e o t r r s ur e n gm n n t r p lu i n p e e i n Xu h u Ci / u Mi o z o t / n. y Li Zu Z e y n h n a g Ab t a t Ac o d n t t e r s n o d t n f w tr e o r e a d wa e p lu i n n h Xu h u sr c: c r i g o h p e e t c n ii o a e r s u c s n t r o l t i t e o o z o Ci , t r e t y he r a o s r l v n o o l t n u h s d ma e p o e n t r l c n iin ,i efce t ma a e n y t m a d f n s e s n e e a t t p l i s c a a g - r n a u a o d t s n f i n n g me t s se u o o i n u d s o t g r x mi e .Ke a u e f wa e e o r e n g me t a d o l t n c n r l a e p i t d o t h ra e a e e a n d y me s r s o t r r s u c s ma a e n n p l i o t r o n e u ,wh c u o o ih i b u sr n t e i g s a o t te g h n n wa e r s u c s tr e o r e ma a e n , a c lr t g n g me t c e e a i wa e a f is n e r to p o e s u i z t n f n tr far i t g ai n r c s , t ia i o l o r c c e t r o l t d wa e r a me t a d b i i g wa e - a i g s c e y e y ld wa e ,p lu e t r te t n n u l n t r s v n o i t . d Ke r s c n r l y wo d : o t ;wa e o l t n;wa e n i n n o tr p l i u o t r e v r me t o

徐州市城市水文现状与发展

徐州市城市水文现状与发展
依据 。
年代初期开始发展和实践城市水文1 作 ,9 1 , 二 19 年 徐州水文局在 中国水 利报 发表 了“ 城市呼唤水文 , 水文需要 进城” 的文章 , 反应 强烈。在徐 州市政府 的大力支持下 , 徐州水文局与徐州市建委 、 水 利局通力协作 , 以为徐州市 防汛调 度 、 市供排水 、 城 水环境 保 护 等提供快捷有 效的水文信息 服务为宗 旨, 率先 建 了江 苏省
3 流 水 系 。徐 州 境 内 黄河 故 道 称 废 黄 河 , 黄 河 本 身 单 独 . 河 废

() 1 为徐州 市 防洪排涝 提供 了科学依 据 。如今 , 市建设 城 迅 速发展 , 口密度不 断增加 。 人 城市“ 热岛效应 ” 越发 明显 , 常 异 天气 明显增加 。城市水文站 网要相应提高监 测雨量 的能力 , 及
时准确地掌握城 市降雨量 的时空分布 , 为政府相关部 门提供水
文信息 。如 18 年 7 2 日, 92 月 1 徐州市市区 2 降水量 2 85m 4h 4 . m, 当时 由于没有城 市水 文站 网 , 法给 出水文 预报 , 区大部分 无 市
被 淹 , 失 严 重 。 19 年 7 1 损 97 月 7日 , 州 市 发 生 了 百 年 一 遇 的 徐 大 暴 雨 ,4h降 水 量 3 4 i, 量 超 过 2 0mm的 范 围 达 1 2 2 7 . mt 雨 5 t 0 5
江苏 省水 文水资 源勘 测局 徐 州分 局 史桂 菊 李德 俊
城 市 水 文是 为城 市 建 设 、 展 和 改 善 城 市居 民 生 活 环 境 质 发 量 提 供 水 文 科 学 依 据 的综 合 性 边 缘 学 科 , 随着 我 国城 市 化 进 程
郑长 陵 陈卫 东

江苏徐州市水保规划报告

江苏徐州市水保规划报告

江苏徐州市水保规划报告一、引言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资源,但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为了保障徐州市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水保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将对徐州市的水保规划进行分析和展望。

二、目前情况分析1.消耗大、浪费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规模和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水资源消耗量也在逐年增加,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同时,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也较为严重,包括供水管网老化、水漏损等问题。

2.污染严重:工业和农业活动的发展导致了水环境的严重污染,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水质下降,给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3.进一步组织水资源:徐州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湖泊、河流等,但这些水资源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管理,导致资源利用不够有效。

同时,城乡间水资源的分配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

三、水保规划目标1.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改善供水管网、加大节水宣传和技术改造,降低水资源消耗,提高利用效率。

2.深化水环境治理:加大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减少污染源。

建立健全水环境监测和治理体系,提高水质。

3.统筹城乡供水:合理规划城乡供水体系,保障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用水需求。

四、水保规划重点措施1.改善供水管网:加大供水管网的改造和扩建力度,减少管网老化和漏损,提高供水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率。

2.加大节水宣传和技术改造:通过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和企业的节水意识。

同时,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和设备,降低水资源消耗。

3.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加大水体污染治理力度,建立健全水环境监测和治理体系。

推动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4.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机制,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城乡居民的用水需求。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减少水资源浪费。

五、总结徐州市水保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大供水管网改造和节水宣传,加强水环境治理,合理规划城乡供水体系,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质,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徐州市水资源状况与节水分析

徐州市水资源状况与节水分析
(2)徐州市 水 资源 开 发利用 存在 问题 。① 地下 水位逐 年 下降,降落漏斗面积不断扩展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徐州市城市需水量也日益增加,造成集中开 采段 水位 不断下 降 ,导致徐 州市岩 溶水 水位 大幅度 下 降,并 已形成常年性降落漏斗,出现了吊泵、单井涌水量减少等 问 题 ;② 水 资源 污染 状 况 日趋严 重 ,徐 州市 地表 水 资源 的主 要 污染源来 自鲁南工业企业和本市企业排放的化工、造纸等工 业污 (废)水,年排水量达 3000多万吨,致使水源 的 C()DMⅡ、 NHrN和色度等水质指标均已超标,特别是 1998年,由于上游 工业废水外泄,严重污染了大运河水源 ,徐州市地面水厂被迫 停止供水,造成全市 40万居民吃水告急,25家工厂停产,每天
关键 词冰 资源 节水 分析 措施
1 徐州市水资源状况
(1)市 区地 表 水 资源 。徐 州市 属 暖温 带湿 润 、半 湿润 季 风 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 833.1 mm,全市 (含 6县)多年平均 水资源总量为 104.0亿 m ,其 中本地水资源 47.0亿 m ,过 境水资源 57.0亿 m ,人均 占有本地水资源量 557m 。徐州 市市区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 0.67亿 ,年平均天然水资源 量为 2.088亿 m ,其中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 0.2088亿 m 。
维普资讯
·6· 2006年第31期 中 国西部 科技
徐州市水资源状况与节水分析
丁维华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徐卅I 221008)
摘 要:本文通过对徐 州市水资源状况的分析 ,论述 了徐 州市 目前在城 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现状与存在的 问题 ,并在徐 州市 城市节水潜力分析的基础上,从节约用水和开发新水源等几个方面,提 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未来城市缺水问题的技术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市区水资源现状及对策
摘要介绍了徐州市区供水工程系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功能区水质等现状,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区域可供水资源不足、水环境尚未得到根本好转、再生水利用不足等问题,为徐州市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问题;对策;江苏徐州
徐州市区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共包括云龙区、泉山区、鼓楼区、铜山区、贾汪区5个市辖区,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

北部与山东省微山县、枣庄市为邻,南部与西南部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萧县,东部与邳州市、睢宁县交界,西北部与丰县、沛县毗邻。

市区东西长64.5 km,南北长61.5 km,总面积3 038 km2。

废黄河横贯市区,成为独立的长条形高滩地,是徐州境内地表水系的分水岭。

京杭大运河斜贯市区北部,始于蔺家坝,下至邳州市大王庙入中运河,全长71.7 km,具有灌溉、排涝、航运、行洪等综合功能[1]。

1 水资源现状
1.1 降水量
降水是当地水资源的主要来源,降水量的分布特性一般能反映地表水资源的分布特性。

降水量的分析统计采用3个站点连续57年的资料,1956—2012年多年平均降水量858.3 mm。

降水量地区分布上呈现东南大于西北的特点;年内分配集中,连续最大4个月的降水量为595 mm,占全年的69.3%,7月降水量最大,占全年的29.6%,12月降水量最小,仅占全年的1.67%;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雨量是最小年的2.3倍;丰枯变化频繁,丰枯水年经常连续发生。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为丰水期;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为枯水期,尤其是1991—2002年,出现连续枯水年份,2003—2009年为丰平期。

1.2 现状供水工程系统
市区内现有大中小型水库(湖泊)和蓄水塘坝达104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总兴利库容约1.21亿m3;此外,通过多年来的建设,共开挖疏浚干支河道21条,开挖疏浚大沟195条、中沟977条;建成大型水闸1座、中型水闸19座、小型涵闸92座、小沟级以上配套建筑物3万余座。

骨干沟河年度可复蓄2~3次,成为解决区域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市区主汛期的水量大,而河道防洪标准低、蓄水工程的调蓄能力小,从而导致主汛期的绝大部分水量不能利用。

非汛期来水量相对较小,可以通过增加河道防洪标准、兴建蓄水工程等方式来解决[2]。

1.3 现状及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情况
市区供水水源一是来自流域降水产生的径流量,二是上游来水,三是翻引外水。

由于一、二水源不能满足区域工农业、电力、航运的用水需求,因此需要依靠翻引外来水源。

进入区域的调水线路:一经江都、淮安、淮阴、泗阳、刘老涧、皂河6级梯级翻水站翻引长江水入骆马湖;二经沙集翻水站翻洪泽湖水到邳州翻水站站下,再翻入骆马湖,还可经单集和大庙2级翻水站向房亭河流域供水。

1.4 南水北调沿线供水城市增供水量情况
在现有江水北调供水工程条件下,现状调出骆马湖10.7亿m3,调入下级湖2.75亿m3,可向区域供水7.95亿m3。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规划增调水量,调水出骆马湖31.48亿m3,入下级湖26.98亿m3,差4.5亿m3,扣除蒸发、入渗等损失,徐州市可新增用水3亿m3,其中市区可新增用水1.02亿m3。

1.5 现状用水情况及开发利用程度
2012年区域总用水量9.77亿m3,其中地下水1.91亿m3。

各类用水量中,生产用水8.58亿m3,生活用水0.94亿m3,生态用水0.25亿m3。

生产用水按照产业结构划分,第一产业用水7.01亿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6.56亿m3,主要以地表水为主;第二产业用水1.57亿m3,其中电力工业用水0.92亿m3,主要以地表水为主,一般工业用水0.65亿m3;第三产业用水0.23亿m3。

1.6 水功能区水质现状
徐州市区主要河流包括奎河、废黄河、不牢河、房亭河、运河。

2012年徐州市区内水功能区监测断面综合水质评价(年均值)结果表明,评价为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的断面分别为33.3%、33.3%、16.7%和16.7%。

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超标率分别为50.0%、33.3%。

2 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可供水资源不足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丰水时大量排泄废弃,干旱时又引水困难。

废黄河将市区分为以北的运河水系和以南的安河水系,废黄河成为独立水系。

运河水系供水工程较为健全,既有江水北调系统,又有南水北调系统,但安河水系均为河流的发源,水源不足时均需从运河水系引水。

地下水资源状况虽尚可,但近几年由于不合理开采,徐州城区已形成常年性地下水降落漏斗,近年来有较大回升。

2.2 水环境尚未得到根本好转
徐州市区集中了徐州市大部分工业企业,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均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水质也有较大提升,但乡镇工业废水未能达标排放,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大量过剩的养分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了水环境[3]。

水体污染问题仍是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中重要问题之一。

2.3 再生水利用不足
徐州市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很高,工农业用水主要依靠调水工程来保障。

在此前提下,优水优用、一水多用,提高水的循环利用是开源节流挖掘水资源潜力的有效措施。

目前,区域中水回用已经初具规模,徐州经济开发区中水回用工程对荆马河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作为水源进行集中深度处理,出水分别用于徐州金山桥热电有限公司、保利协鑫徐州再生能源公司及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需要的循环水补充水及绿化用水。

但总体上利用规模还有限,大量中水资源化利用的空间很大,有待进一步挖掘,特别是徐州市北区的发电厂应出台鼓励措施使用再生水[4]。

3 对策
3.1 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有效保护水环境
加大水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扩大废水处理能力,争取做到污水按标准达标排放;拓浚河道,增大河道调蓄能力,在提高防洪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引水速度,既增加了外来水源,又能改善水质状况;加强面源污染控制和管理,控制单位面积化肥、农药施用量,推广高效、低毒和快速分解的农药,有效保护水环境。

3.2 加强地表水厂的建设,减少地下水开采
目前,徐州市区供水现状地下水水源占有较大比重,徐州城区已形成常年性地下水降落漏斗,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应加强地表水厂的建设,实现徐州市区的区域性供水规划,减少对地下水水源的开采,地下水水源可以用做应急备用水源。

3.3 提高节水意识,加强再生水利用程度
通过多种宣传形式,深入开展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水资源缺乏的严重性、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开展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

逐步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并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去。

利用现有中水回用系统,扩大中水资源化利用程度,不局限于大的企业和电厂,应对大型生活小区进行中水回用系统的建设[5]。

4 参考文献
[1] 李明武,陈玲.徐州市区水环境问题及对策[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6(3):51-53.
[2] 黄广勇,查红.盐城市沂南区水资源与水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水资源研究,2006,27(3):15-16.
[3] 范传辉,陈颖.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3):280-281.
[4] 董克宝.农村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与措施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21-124.
[5] 杜长辉.淮北市水环境状况及治理对策[J].治淮,2009(12):17-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