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工第二篇第1章习题

合集下载

生物初二上册每一章练习题

生物初二上册每一章练习题

生物初二上册每一章练习题第一章细胞和细胞组织1. 什么是细胞?描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

它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部分,包含各种细胞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负责细胞的生命活动。

2. 描述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相似,但有一些明显的差异。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大型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

另外,植物细胞的形状通常呈多面体,而动物细胞则呈现出各种形状。

3. 解释细胞是如何进行物质运输的。

细胞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运输。

物质可以通过主动转运、被动转运和胞吞三种方式进出细胞。

主动转运需要能量,细胞通过运输蛋白将物质从低浓度区域转移到高浓度区域。

被动转运不需要能量,物质通过扩散或渗透从高浓度区域转移到低浓度区域。

胞吞是细胞将物质包围并摄入细胞的过程。

第二章遗传与进化1. 解释基因是什么。

基因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单位,由 DNA 分子组成。

基因决定了生物的特征和功能,包括外貌、生理特点等。

2. 什么是DNA?DNA,全称为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

它是由核苷酸组成的长链,在遗传信息的编码和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解释变异和突变的概念。

变异是指同一物种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来源于基因的重新组合或基因突变。

突变是指基因发生的突发性变化,可以导致基因信息的改变。

突变可以是有益的、无害的或有害的,对进化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章细胞的分裂和生长1. 什么是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有丝分裂是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包括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两个阶段。

减数分裂是指有丝分裂中的第一阶段,用于生殖细胞的形成。

有丝分裂是指有丝分裂中的第二阶段,将细胞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

无丝分裂是一种细胞分裂方式,不涉及染色体的有序分布和分离,常见于原核生物和某些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过程。

2. 描述细胞的生长过程。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前习题含解析选择性1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前习题含解析选择性1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1)概念:人体内的全部________的液体。

(2)组成及比例:①血浆是________直接生活的环境。

②________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内环境(1)概念:由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

(2)组成及关系(3)作用之一:是________生活的直接环境。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主要成分(1)血浆(2)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的异同点:成分和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

2.本质是一种类似于海水的________.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________。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渗透压的因素溶质微粒数目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高低越多________越高越少越小________(3)决定血浆渗透压的物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

2.酸碱度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细胞作为一个________系统,可以直接与________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________,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________,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________的参与。

机体的各个部分正常运行和协调一致,共同保证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物质交换的顺利进行。

3.细胞和________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________,也参与了________的形成和维持。

1.将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连接起来.①组织细胞a.组织液、血浆②毛细血管壁细胞b.组织液、淋巴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c.淋巴、血浆④血细胞d.组织液⑤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e.血浆2.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内环境为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二章习题集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二章习题集

必修一复习题(第一、二章)基础回顾第一章走近细胞1.病毒(具有或不具有)细胞结构,其结构由和核酸两部分构成。

有些病毒的核酸是DNA,而另一些则是RNA。

是否存在既有DNA又有RNA的病毒?2. 显微镜注意事项:必须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用高倍物镜。

换用高倍物镜后,只能用准焦螺旋来调焦。

3. 原核细胞没有和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分子位于核区域。

4. 植物、、等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等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生物。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

2.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种,其中大量元素主要有等,微量元素主要有等。

3.占人体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占人体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

4.细胞中最多的无机化合物是,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5.检测还原糖所使用的试剂是,该试剂使用时,应先,(是\否) 水浴加热,该试剂与还原糖作用形成色沉淀。

6.检测脂肪所用的试剂是,该试剂与脂肪作用被染成色。

7.检测蛋白质所用的试剂是,该试剂与蛋白质作用,产生色,使用应。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其结构通式是,分子结构的特点是至少都含基和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上。

氨基酸的种类由决定。

有8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这些氨基酸叫做氨基酸,另外12种氨基酸是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叫做非必需氨基酸。

2. 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这种结合方式叫做。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

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它通常呈结构,叫做。

肽链能盘曲、折叠,形成有一定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肽键的写法。

3.肽键数==。

4.在细胞内,每种氨基酸的数目不同,形成肽链时,不同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多肽链的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是的。

生管新教材选择题及答案

生管新教材选择题及答案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与作业过程是一个(B )的过程。

A.投入—产出—转换B.投入—转换—产出C.产出—转换—投入D.转换—投入—产出2.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 C )是核心,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他部分都是围绕该过程进行的。

A.生产技术准备过程B.生产服务过程C.基本生产过程D.辅助生产过程3.( A )的特点是产品稳定,品种少,产量大,每个工作地固定执行一道工序或少数几道工序,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

A.大量生产B.成批生产C.单件小批生产D.组装生产4.(D )是组成生产过程的最小单元,是企业生产技术工作、生产管理和组织工作的基础。

A.车间B.流水线C.工位D.工序5.成组加工单元常常将设备布置成( B )型,以便于操作工人看管和输送距离的缩短。

A.L B.UC.I D.S6.( C )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

A.构思技能B.技术技能C.概念技能D.人际技能7.劳动服务型生产的产出是( A )。

A.服务B.资本C.物质D.资金8.生产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 C )是生产的前提条件。

A.财务管理B.市场营销C.技术开发D.组织人事9.生产过程的( B )应当体现在投入、生产和产出三个方面。

A.连续性B.节奏性C.比例性D.节拍性10.在( A )企业里,通常都是把整批的原材料投入加工后,整批地按加工顺序进行工序间移动。

A.化工B.采掘C.造船D.装配11.作为企业的班组长最应该重视的管理技能是( D )。

A.生产技能B.概念技能C.人际技能D.技术技能12.( C )是企业的基本生产单位,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的效益。

A.工序B.工位C.车间D.流水线13.管理职能中(B )是管理者的首位职能。

A.领导职能B.计划职能C.组织职能D.控制职能14.培训管理能力是对( A )生产部主管的技术技能要求。

A.生产部主管B.车间主任C.生产作业班组长D.员工15.( D )处理模式应在推行重要但不受欢迎的政策时使用。

高中生物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复习题

高中生物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复习题

高中生物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反*: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应答2.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3.反馈: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4.阈值:刚刚引起组织或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6.内环境:细胞外液,细胞生存的环境8.稳态:细胞外液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二、填空题1.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兴奋*、生殖、新陈代谢和适应*。

2.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称为兴奋*。

3.机体对刺激的反应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兴奋和抑制。

4.生理学习惯上将神经、肌肉和腺体称为可兴奋组织。

5.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维持细胞外液理化*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6.机体对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其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方式,其结构基础称为反*弧。

8.反*弧的基本成分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三、选择题(一)a型题(单选题)1.阈值指的是(e)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b.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c.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d.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e.刺激时间和强度一时间变化率固定,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2.关于兴奋*的描述,错误的是(d)a.兴奋*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为b.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腺体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c.阈值的大小和组织兴奋*的高低呈反变关系d.引起组织兴奋的阈值愈大其兴奋*愈高e.组织和细胞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称为兴奋3.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a.内环境的理化*质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b.揭示生命活动的一个最重要的规律c.内环境理化*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d.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e.机体一切调节活动最终的生物学意义在于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4.以下哪些是有关稳态的正确描述(d)a.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的状态,叫做稳态b.稳态是体内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动态平衡c.负反馈调节是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d.细胞外液的各种物理、化学*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e.正常机体中的一些正反馈机制也是参与维持整个机体稳态的组成部分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c)a.适应b.反应c.反*d.正反馈调节e.负反馈调节6.神经调节的特点是(e)a.调节幅度小b.反应速度慢c.作用广泛和持久d.调节的敏感*差e.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7.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e)a.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b.血液ph维持相对恒定c.体温维持相对恒定d.全身血压维持相对恒定e.当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8.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信息是指(b)a.控制部分发出的信息b.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c.外界干扰的情况d.调定点的改变情况e.中枢的紧张*9.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e)a.排尿反*b.排便反*c.血液凝固d.分娩过程e.减压反*10.下列关于负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b)a.是一个闭环系统b.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无关c.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质相反d.反馈信号能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e.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11.在维持机体稳态的自动调节过程中起基础作用的是(e)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正反馈凋节e.负反馈调节四、简答题1.什么是内环境的稳态?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有何生理意义?答:稳态指细胞外液理化*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意义: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机体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答:神经调节,反应快,精细而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作用缓慢,广泛,持续时间长;自身调节,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影响范围比较局限;行为调节,灵敏度低,时间长,需要反复训练;免疫调节,调控范围宽泛,发挥作用相对缓慢。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超级详细课件和例题易错题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超级详细课件和例题易错题

性,用纯合的红花与白花杂交,F1自交,
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
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
定剩余的每株F2植株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
相等。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
例为( ) B
A.1/4
B.1/6
C.1/8
D.1/16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P YYRR ×yyrr 或 yyRR ×YYrr
孟德尔假说的主要内容
假说成功解释原有的杂交实验
孟德尔 假说-演绎法
提出问题 杂交、自交F2出现3:1
提出假说
提出假说
演绎推理 设计测交实验,预测实验结果
做测交实验
结果与预期一致,证实假说 正确:得到分离定律
关键证明成对(Dd)的遗传因子分离,产生了两 种配子(D和d),且比例为1:1;
测交
实验结果:高茎 30株,矮茎34株,比例接近1:1
调查表
父母 单眼皮×单眼皮 单眼皮×双眼皮
双眼皮×双眼皮
子女 单眼皮
有的单眼皮,有的双 眼皮
有的单眼皮,有的双 眼皮
(1)根据组合____的结果能推断出显性性状的是____。
遗传系谱图
如下图是一个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
一对相对性状,双亲有一方是纯合子
在一个纯合黑身豚鼠种群中,一只雌鼠由 于核基因突变,出现了灰身性状,该雌鼠 与黑身雄鼠杂交,F1中雌雄个体均既有灰 身,也有黑身。请回答:
测交实验优点:从子代性状及比例推导出 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孟德尔 假说-演绎法
提出问题 杂交、自交F2出现3:1
提出假说 演绎推理 实验检验 得出结论
提出假说
设计测交实验,预测实验结果 做测交实验

生物必修二第1、2章习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二第1、2章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2011级高二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范围: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时间2012.10)一.选择题(全是单项选择,1—40每题1.5分,共60分。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2B 铅笔认真涂在答题卡上)1、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AC2AC3是(AC4AC.同种基因分离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5、一位饲养员让两只杂合黑豚鼠交配(黑对白为显性),一胎生下的小豚鼠将可能是()A.只有黑色B.只有白色C.有黑色也有白色D.上述3种情况都有可能6、要判断某一个体是不是纯合体,最好的方法是()A.让其与杂合体交配B.让其与纯合体交配C.让其与隐性类型交配D.让其与显性类型交配7、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纯合隐性亲本与杂合体亲本交配,其子代个体中与双亲基因型都不同的是()A.0%B.25%C.50%D.75%8、水稻某些品种茎杆的高矮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对一个纯合显性亲本与一个纯合隐性亲本杂交产生的F1进行测交,其后代中杂合体的机率是()A.0B.25%C.50%D.75%9、已知绵羊羊角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

现有1头有角母羊生了1头无角小羊,则这头小羊的性别和基因型分别为()A.♀,HhB.♂,hhC.♂,HhD.♀,hh10、豌豆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现有YY与yy杂交得F l,F1自交得F2。

F2植株所结种子(F3)子叶颜色的分离比是()A.黄子叶∶绿子叶为3︰1B.全部为黄子叶C.黄子叶∶绿子叶为3︰5D.黄子叶∶绿子叶为5︰311、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白化病(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儿子,那么第二胎还是白化病儿子的几率是()A.1/4 B.1/8 C.1/2 D.1/312、下图为舞蹈症(显性基因B控制)某家庭遗传系谱,若图中Ⅲ7和Ⅲ10婚配,他们生一个孩子出现该病的概率为()A.5/6B.3/4C.1/2D.100%13、一个配子的基因组成为AB,产生这种配子的生物体是()A.显性纯合子B.隐性纯合子C.杂合子D.不能判断14、某个体与基因型aabb的个体交配,共产生了四种表现型的后代,其比例为1∶1∶1∶1。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及第二章的第一、二节练习题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及第二章的第一、二节练习题

1.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

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①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③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的元素④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A .②③④B .③④C .②④D .①②④ 2.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 A.Fe 、 Mn 、 Zn 、 Mg B.Zn 、 Cu 、 Mg 、 Ca C.Zn 、 Cu 、 B 、 Mn D.Mg 、 Mn 、 Cu 、 Mo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尿试剂A 液与B 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4.下表是有活性的番茄细胞中的元素含量,如图是番茄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柱形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数量最多的元素也是aB.若图表示细胞鲜重,则甲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表中的bC.若表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 、b 、c 含量和番茄细胞中完全相同D.若图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则甲化合物应为蛋白质5.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下列问题:(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 ,该试剂还原糖发生作用形成 色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 的存在。

(2)一般选用苹果、梨等作为还原糖检测的生物材料,原因是① ,② 。

(3)鉴定花生子叶中存在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红色的染液是 ,用其染色时,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而不是蒸馏水洗去浮色,这是因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篇第一章原料预处理设备
一、判断
4.一般说来, 容器回转式混合器多为间歇式操作。

5.锥形混合机是一种悬臂螺旋混合器。

6.双锥形混合机是一种容器固定型。

7.生物质原料采用筛分分级机械设备。

8.滚筒式分级机的进料端的筛孔最小。

9.利用空气做工作介质的气流式粉碎机可以产生抵消粉碎发热的效应。

10.球磨机由电动机通过固定在筒体上的大齿圈带动转动。

8. 气流磨属于非机械冲击式粉碎机。

9. 锤片式粉碎机的粉碎室中必须有齿板。

10. 在复式磨粉机中,每一对磨辊组成一个独立的工作单元。

11. 滚筒式精选机与滚筒式分级筛工作原理一致。

12. 胶体磨属于湿法粉碎设备。

二、填空
1. 球磨机是指借助于状态、具有的研磨介质所产生
的、、、等作用力使物料颗粒破碎的研磨粉碎机。

其粉碎效果受磨介的、、、、及原料的影响。

2. 滚筒式精选机主要是依据物料的进行分级。

11.粉体物料混合设备,从运动方式上分有和两类形式。

从操作方式上分
有式和式两种。

只有式混合设备才能实现连续操作。

12.筛在工作时能使物料与筛面有相对运动,从而提高了筛分效率。

13.气流粉碎机具以下特点:(1)能获得以下粒度的粉体;(2) 可自动分级,且产品
粒度分布;(3)适用于和的粉碎;(4)故产品不易受或其它的污染;(5)可以实现作业;(6)可在情况下操作;(7)结构紧凑,构造简单,没有
14.锤击式粉碎机利用高速旋转的或产生的作用力使物料,既适用
于物料,也可用于甚至的粉碎,所以常被称为。

三、选择题
1. 容器固定式粉体物料混合器采用结构作混合件。

A.螺旋
B.涡轮
C.锚式
D.框
2.容器回转式粉体物料混合器。

A.可以连续混合
B.只能间歇操作
C.混合均匀度易控制
D.可用真空进料
3. 锤击式粉碎机可从方向进料。

A. 切向
B. 轴向
C. 径向
D. A、B和C
15.气流式粉碎机能获最小粒度的粉体。

A.= 50μm
B. <50μm
C. =1μm
D. =20μm
5. 球磨机中物料的充填系数一般范围为。

A. 18%~38%
B. 28%~38%
C. 28%~40%
D.38%~48%
四、问答题
1. 简述振动筛的特点。

2.简述滚筒分级筛分级滚筒的驱动方式。

3. 什么是混合?混合过程存在哪三种机理?粉体物料混合方法常用的有哪两种?
4. 啤酒生产的麦芽汁制备设备的四器组合主要有哪些设备,简述其各自的作用及主要结构。

5. 罐式连续蒸煮糖化流程中蒸煮设备有哪些?各自有何不同的作用?
第二章培养基制备与灭菌设备
一、选择题
1、连消工艺流程中,物料中的杂菌主要在哪个设备中被灭活()
A 连消塔 B喷射加热器 C 维持管 D 喷淋冷却器
2 无论是种子罐或发酵罐,当培养基尚未进罐前对罐进行预先灭菌,称为空罐灭菌,对空罐灭菌的温度和时间的要求是()
A 高温瞬时(133℃,15s) B高温长时(127℃,45min)
C同实罐一样(115℃,8~15min) D间歇灭菌(100℃,30min,连灭三次)
3、在连续蒸煮糖化流程中,真空系统的作用是()
A 进一步加热杀菌; B冷却蒸煮醪; C维持整个系统真空度 D 除去蒸煮醪多余的水分
4. 培养基连续灭菌流程中选用管道维持器,应该使培养基在管道的流速达到____,
才能保证先进先出。

A.过渡流
B.层流
C.活塞流
D.湍流
二、判断:
1、高温瞬时灭菌对营养成分保存有利()
2、连消塔中蒸汽对培养基加热是直接加热。

()
3、蒸煮设备中后熟器不再通入加热蒸汽。

()
4. 目前啤酒厂的糊化锅中不用搅拌器而是靠锅内形成的密度梯度进行自然循环。

()
5.管式蒸煮设备对蒸煮罐的高径没有限制。

()
三、问答题
1、在培养基的灭菌过程中是否能做到绝对无菌?为什么?发酵生产中对培养基灭菌的无菌程度是多少?
2、分批灭菌为什么要“三路进气”,分别是那三路进气,实罐灭菌的进气和排气的原则是什么?
3、试画出连消塔加热灭菌流程图,并简述其结构特点及培养基连续灭菌的优点。

4. 画出三套管式蒸汽加热器的示意图,并注明各个部件名称。

四、计算题
1.一台连续灭菌设备,培养基流量 Q = 18 M3/h,发酵罐装料容积 60 M3,培养基的原始污染程度为 106个/ml,发酵工艺要求因培养基灭菌原因引起的倒罐率为0.1%,即 Ns= 10-3个/批,灭菌温度 T = 398 K,维持段采用无缝钢管公称直径 Dg = 150 mm 。

试求培养基连续灭菌过程中维持时间τ以及维持管的长度 L 约需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