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不如求己2第一章第二章中成药整理资料

合集下载

求医不如求己

求医不如求己

求医不如求己1 V肺经走向:从胸走手,起始于中府穴,终止于少商穴。

(1)中府穴位于胸旁开六寸(四横指为三寸)这个穴位可以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喘。

再往下走(2)天府穴,腋横纹下三寸,古人有一比较简捷方法:把两手平举,在鼻尖上点一墨点,用鼻头去碰一下,此处就是天府。

天府穴:鼻气通于天,肺开窍于鼻,可治疗过敏性鼻炎。

再往下走⑶ 尺泽(金中的水穴),位于肘横纹外侧,是补肾穴位,可治疗高血压、哮喘。

(肾虚症状:头重脚轻)再往下走⑷ 孔最穴(此穴比较深)腕横纹上七寸。

孔最穴:主管所有毛孔,治鼻出血、痔疮的要穴,对感冒汉不出,有发汗的作用。

孔最穴是肺经的一个郑穴。

所谓郑穴就是治疗急性病,所以急性咳嗽,急性咽喉痛,揉孔最有效果。

再往下走(5)列缺穴,列缺穴两个合谷相对,虎口对上食指下的凹陷处就是列缺。

列缺穴: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落枕、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

(头项寻列缺)再往下(6)经渠:挠骨头侧着往外侧揉,顶着这骨头揉就是经渠。

经渠是治疗咳嗽的要穴。

再往下走(7)太渊是挨着经渠的穴,因其太深,用大指的关节往下咯它,就能咯到它,可以来回挫挫,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脉之会穴,可治疗静脉曲张、心血管病等(与脉有关的)。

再往下走(8)鱼际穴,鱼际穴(火穴):治疗咳嗽、喘促、心中烦热、小孩疳积(消化不好)症。

再往下走(9)少商穴,位于大拇指指甲根旁,治疗咽喉痛的要穴。

最佳效果是用三棱针点刺挤出一滴血来。

肺经预防及主治的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炎、流鼻血其他:经脉所过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痛2. 大肠经邙日明经:指气旺血也旺)一、有效防治皮肤病(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主治脸上痘疹,身上湿疹,可用刮痂法二、可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火气去掉,如手肿胀三、有很好的通便效果。

如排便不畅就敲打小臂这一段,边排便边敲打,效果更明显,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用大指内侧指节推按二三指间到商阳穴这一段大肠经,此时会感觉到肚子在运动,一定要使劲推,两手都要推大肠经走向:由手走头,起始于商阳穴,结束于迎香穴(1) 商阳穴:位于食指指甲根外侧(手心向下时靠身体侧),用指甲掐它,其有很多重要功能,调节便秘很有效。

求医不如求己-笔记

求医不如求己-笔记
其实取嚏法的功效还远不止这些。有些人有过敏症,如鼻敏感或花粉症之类,其实都是以往处理寒气不当,积压了过多的库存造成的,用取嚏法帮助排出寒气的同时,再因个人不同体质配些增强免疫力的中成小药:诸如补中益气丸或六味地黄丸等,完全可以去除病根。
另外,在中医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宣,就会影响大肠的传导,使得大肠缺乏向下推动的力量。取嚏法解可以协助肺气宣降,补充大肠向前的推动力,从而治疗便秘。更奇妙的是,中医的五脏是配以五行的,肺属金,肾属水,肺金能生肾水,难怪有些人用了这个方法后,竟不意间治好了早泄的问题。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早泄也算是一种敏感吧,而取嚏法整好调节了脑部的敏感神经,或者本身鼻子就与生殖系统有着一些内在的联系。这一点还需进一步的论证。
6、迎香穴
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
小结:手阳明大肠经预防及主治的疾病
呼吸道疾病:感冒、支气管炎、发烧、头痛
头面部疾病:面神经炎、面瘫、耳鸣、耳聋
其他:神经性皮炎、经络所过的关节活动障碍
三、足阳明胃经
如果饮酒至醉,腹中难受,头痛恶心,隔了一晚仍然不好,通常称为宿醉,治疗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用拇指揉按腿上的足三里穴了,按揉的同时如果患者感到腹中舒服,有肠蠕动的感觉,证明酒食已入小肠,同时揉下巨墟和足底小肠的反射区,通常十分钟就可明显缓解症状。若点揉足三里反而恶心加重,证明酒食仍停胃中, 此时则需要手指探喉催吐,因为食物和酒精造成对胃的伤害,胃粘膜有急性炎症发生,食物和酒精此时和毒素没有区别,最好能吐干净了,症状才可消失,吐的过程中可以饮用点加少许盐的水,可以帮助清洗胃粘膜,将更多变质的食品带出来。然后揉中脘穴和足三里,加揉足底胃反射区及太冲穴和中封穴,以增强肝的解酒毒功效。同时服用霍香正气丸。然后稍适休息。通常1小时内可解除症状。有些患者通过按摩,有可能泻肚,或发烧。均属正常反应。作为病后调养可加揉脾经的太白穴。

求医不如求已库2(山药社区经验集)

求医不如求已库2(山药社区经验集)

编号案例1中风急救2筑宾穴-人体排毒要穴3神门-治失眠4神奇的风池穴-消汗/落枕/祛寒5天枢穴6大陵穴-治失眠,消化不良,急性胃痛,足跟痛7照海穴——告别咽痛和失眠的强肾降火妙穴8大敦穴有通便之效9两个非常灵验的消痘穴10通便捷径——手三里11迎香通便12掐隐白治好大脚指灰指甲13治疗胃胀的奇穴14治疗长期打嗝的特效穴位15命门穴-改变“先天之本”的要穴16快速止鼻血简易法17脾经大都穴-补钙要穴18灸必关元----灸法的首选要穴19治偏桃腺火20专治关节炎的奇效秘方21单方治疗糖尿病神奇疗效见分明为了父母,你需要知道患了中风,脑部的微血管,会慢慢的破裂,遇到这种情形,千万别慌,患者无论在在筑宾穴的主要功效是清热利湿、化痰安神、理气止痛。

筑宾穴在内裸上5寸,是补肾不可或缺的穴位。

女儿很少有睡不着觉的时候。

昨天晚上9:40女儿就钻进了被窝。

可10:10分的时候她跑进了我的房间说风池可以说到落枕,大部分人都会深有感触。

脖子不能转动的痛苦,扭头带来的疼痛,尽在不言中呀。

大肠的功能失常(外邪+内邪)就会引起腹泻,六腑之病取其合,因此取大肠募穴天枢来治能取到非常好大陵穴治疗失眠效果最佳,还可以治吃完饭消化不良.因为大陵穴是心包经的原穴,穴性属土,所以有健脾照海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称“漏阴”,属足少阴肾经,是八脉要穴之一,通阴跷脉:“大敦穴有通便之效,三间便秘可通。

”于是蹲在便池上就用双手大拇指和食指掐大敦穴,不到一个是太冲,一个是曲池。

曲池。

曲池是大肠经上的,是一个排毒大穴,其中机理也不详细叙述(此处近两日大便不正常。

主要是早上起来没有想大便的意思,前两天坐到马桶上还勉强能排一些,但明显“其实他还有一个另类用法就是“通便”,呵“迎香”大家知道常用来治疗鼻炎或者嗅觉之类的问题的,前年我的大脚指得了灰甲,后来吃花粉好了。

去年又长出来了,又吃花粉好了,可今年又长出来了,真以前曾阅读一本医学类书籍,上边有关于人体的第二掌骨的学说,因为家人身体一直不错所以一直没太用取嚏法可治疗打嗝,梁丘和伏兔也可治疗打嗝命门是通往先天之本-肾的门户,是人体补肾大穴。

求医不如求己2第三章中成药与穴位整理

求医不如求己2第三章中成药与穴位整理

以下关于穴位的描述基本上都摘自百度百科求医不如求己2第三章第1节1,病症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关键词)?颈椎病2,疾病的对治方法?按揉前胸的胸骨一段(从天突到鸠尾)或用拳头敲打自己的腰骶骨处(根据病因不同处理方法不同)3,中成药的出处?4,穴位的意义?天突穴位臵:体表定位: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天突穴位主治疾病:咳嗽,哮喘,胸中气逆,咯唾脓血,咽喉肿痛,舌下急,暴喑,瘿气,噎嗝,梅核气。

天突穴的主治疾病:打嗝、咳嗽、呕吐、神经性呕吐、咽喉炎、扁桃体炎、喉咙的疾病。

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鸠尾穴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除疲劳、治疗晕车晕船、可以缓解焦躁性格等。

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鸠尾穴〖主治疾病〗心痛,心悸,心烦,癫痫,惊狂,胸中满痛,咳嗽气喘,呕吐,呃逆,反胃,胃痛。

1,病症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关键词)?心脏不好或贫血,刮痧2,疾病的对治方法?同仁堂的“人参生脉饮”+揉左手心的劳宫穴3,中成药的出处?4,穴位的意义?人参生脉饮成分:人参、麦冬、五味子。

辅料为蔗糖、防腐剂(尼泊金乙酯)。

用途:益气,养阴生津。

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劳宫穴,最初称“五里”,后又名“掌中”,最后因“手任劳作,穴在掌心”而定名为劳宫穴。

劳宫穴有内外之分,属手厥阴心包经穴,为心包经之“荥穴”。

配五行属火,火为木子。

所以,取劳宫穴治疗可清心热,泻肝火。

故由肝阳上亢、化生风和上挠心所造成的中风,或心神志病症均可治疗。

劳宫穴治疗风火牙痛疗效甚捷。

劳宫穴有凋血润燥,安神和胃,通经祛湿,熄风凉血之功效。

劳宫穴主治疾病:心痛,心悸,癫狂、痫,口疮,口臭。

中风,善怒,发热无汗,两便带血,胸胁支满,黄疸。

劳宫穴五行属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用于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症。

求医不如求己2第三章第2节1,病症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关键词)?脖子酸痛,眼睛发胀2,疾病的对治方法?按风池穴(此方法摘自第三章第2节蓝蓝月儿的描述)3,中成药的出处?4,穴位的意义?风池穴别名:热府穴。

《中里巴人:求医不如求己(全二册)》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中里巴人:求医不如求己(全二册)》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所有方法,虽然简单,但也要花点儿功夫,坚持一段时间,才会效果明显。只有健康才能真正地自信,才是
求医不如求己 典藏版(上)
01
推荐序 如果不能 济世,就 先救自己
02
自序 只 有健康, 才能真正 地自信
03
第一章: 自己的生 命不要交 给别人做 主
04
第二章: 祛病法宝, 就在自己 身上
05
第三章: 挖掘先天 潜能,壮 大后天之 本
04
第十章: 心经,专 治心理疾 病
05
第十一章: 小肠经, 保护心脏, 义不容辞
06
第十二章: 心包经, “包”治 心脑血管 疾病
第十三章:三焦 经,主治内分泌
失调
第十四章:任督 二脉,生命小周

第十五章:只要 打通经络,生命 万事大吉
后记:寻找改变 命运的能量
01
1.切忌有 病乱投医
02
2.人体经 络是养生 治病的最 佳捷径
01
1.用手指 肚来梳头, 为身体打 好地基
02
2.快速美 颜,远离 黑眼圈、 眼袋、鱼 尾纹
03
3.用掌根 揉耳窍, 耳聪目明 又益肾
04
4.有节奏 敲手指, 让抑郁在 弹指一挥 间远离
05
5.转转关 节百病 消—— “海的女 儿”的养 生...
06
6.一招天 河水,拳 拳舐犊 情——小 儿发热 的...
以固若金汤
3.腰痛就去找膀 胱经治
4.让排毒通道畅 通无阻——膀胱 经大药房
1.调治一切 慢性病的关 键就是健脾
2.化掉任何 慢性病—脾 经大药房
2.强大气血的捷 径——打通胃

1.胃经——多气 多血的勇士
3.天天培育我们 的后天之本— —胃经大药房

求医不如求己-再也不怕风烛残年(2)

求医不如求己-再也不怕风烛残年(2)

求医不如求己-再也不怕风烛残年(2)刺血可以加快打通经络的进程,但通常会加大心脏的负担,需及时培补才行。

最后,揉老人双脚的太冲至行间,为心脏及时补血,取五行中“木生火”之意。

此时补血的效果事半功倍,“只有倒出脏茶,才能倒入新茶”,“陈血不去,新血不生”。

到此,治疗宣告结束。

老人欣喜若狂,和我也不再生疏客套,对我说他还有前列腺炎、耳聋、痛风、腰椎间盘突出,想让我都给看看。

我那朋友惊讶地说:“老爸,您怎么一下冒出那么多病呀,是想要累死郑老师吧?”我很理解老人的心情,让他看见了一丝萤光,他便希望能看到月亮,谁不渴望光明呢?更何况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最怕眼前的黑暗,谁又知道那黑暗能有多久?我起身向老人告辞说:“伯父,别着急,病得慢慢治,您多住些日子,我把您的病都治好了,您再回去。

”老人很激动,眼圈也有些湿润。

送我回去的路上,我那朋友对我说:“今天是我这几年来最开心的一天,比赚几百万都开心。

”我说:“我想把今天的事情写到博客里去,你没意见吧?”他睁大眼睛,连连点头说:“好呀,好呀,一定要把我的心情也写进去。

”朋友的心情我无法非常准确地表达,我自己也是百感交集。

能帮助老人摆脱病痛,能帮朋友达成夙愿,能让一个家庭在瞬间便充满阳光和希望,真是件令人无比欣喜的事。

但想到网上那么多朋友的疑难困惑,那么多沉疴顽疾,那么多忧愁恐惧,我这蝇头之火,在这漫漫长夜,又能照亮几人?!求医录蚊子问:我母亲常抽筋,一抽起来就痛得要命,不能动,一般是手和脚抽。

抽的时候可以看到痛的地方的血管是凸起来的。

还有就是头痛。

她痛的时候,我父亲一般都帮她按摩,按抽筋和痛的地方,有时很有效,有时就作用不大。

有时会用电吹风(吹头发那种)用热风吹。

请教老师,这样做有用吗?有什么方法可以治呢?平时要注意什么呢?中里巴人答:抽筋、头痛,病多在肝、脾。

如口干想喝水,则可服加味逍遥丸、明目地黄丸,口不干则可选逍遥丸、柏子养心丸。

若买药方便可加八珍颗粒2袋和三七粉1瓶(同仁堂所产效佳)。

求医不如求己(女人篇)-第一章

求医不如求己(女人篇)-第一章

第一章调机体呵护身体循环系统身体本无病,庸人自扰之。

人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其精妙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只要不打乱其节奏,它便能自行维持身体的健康。

但问题就出在我们经常去破坏其中某一部分的运行规律。

【疏通经络百病消】“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

”由此可见,经络是人的生命存在的重要支柱,也是导致疾病的主要载体。

女儿就读的外国语学院里,有一位女性外籍教师和她交往很多。

这位年过五旬的英国女士刚刚来到中国不久,她像个孩子一样,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在得知我是一名中医之后,她饶有兴致地问了我很多医学方面的东西,经络就是其中之一。

她很不明白中医诊治的时候,为什么患者明明是肝脏不舒服,却要用按摩脚心的方法来治疗,不明白按摩的行为怎么会作用到相差甚远的肝脏上。

看得出来我的讲述让这位女士听得云里雾里的,最后她问我:“你说的这些理论并没有看得见的东西作支撑,它们能应用到治疗当中吗?”我笑笑说:“经络的理论是看不见的,但是医疗效果却是可以看到的。

”其实不单是外国人搞不明白,很多中国人也对经络学说知之甚少,这一方面是因为在西医分半壁甚至多半壁江山的情况下,中医的知识并不能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头脑之中;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经络本身是用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和人体磁场一样,因为看不见,即便知道它确实存在,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但,经络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是的的确确存在的。

经络实际上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细小而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灵枢-经别》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

”.由此可见,经络是人的生命存在的重要支柱,也是导致疾病的主要载体。

而其之所以有这样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归结于经络的功能。

经络不但连通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保持相对的平衡与统一,更担负着为人体全身提供运输气血的责任,正是有这些气血的滋润和营养,人体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五脏六腑才能有足够的能量为人体的代谢而服务。

中里巴人教您养生系列:求医不如求己 极简养生法 活学活用黄帝

中里巴人教您养生系列:求医不如求己 极简养生法 活学活用黄帝

精彩摘录
这是《中里巴人教您养生系列:求医不如求己+极简养生法+活学活用黄帝内经(全4册)》的读书笔记模板, 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中里巴人教您养生系列:求医不如 求己+极简养生法+活学活用黄帝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身体

系列
经络
能量
经典

内经
黄帝
巴人 揉
五脏
黄帝
经络
心脏
人体
穴位
身体

内容摘要
《求医不如求己》是一套读后马上想去做,做后就能对自己的身体充满自信,还可以帮助家人摆脱痛苦的健 康经典读本。上册家传养生功法,从易到难,下册专论经络养生之道,方法很多。经络养生,学习起来并不难。 因为经络穴位都在自己身上,您随时随地都可以自己学习,自己感觉,自己摸索,自己创新《中里巴人极简养生 法》潜心十余年,一方面从《道德经》《黄帝内经》中汲取能量,找到健康的源头活水;另一方面在自己的身上 反复实践,印证其中的精要和秘密,产生了许多灵感和实用的经验,主要讲我们要“随遇而安”,掌握防止衰老 的本领,让自己保持年轻的活力,从主宰自己的疾病,主宰自己的健康,进而主宰自己的衰老……《中里巴人教 你活学活用黄帝内经》是一本运用《黄帝内经》指导我们如何获得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养生书。
我信赖经络,就像信赖医术高明的医生 经络最实用、最好学,可深可浅 经络贯通上下行,所过之处治所病 八会穴 身体的能量可以“损有余而补不足” 心包经是身体的“保险丝” 胆大能妄为,孤胆是英雄 心有怨气病难消,三焦专调气之病 天泉穴,保命大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分:柴胡、当归、白芍、白术(麸炒)、茯苓、甘草、牡丹皮、栀子(姜炙)、薄荷。
用途:舒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
3:病象表现:肩膀酸痛、臀部及大腿外侧疼痛,
对症下药:平肝舒络丸;穴位:太冲
成分:主要成分为柴胡、青皮(醋炙)、佛手、香附(醋炙)、川芎、延胡索(醋炙)、羚羊角粉、木瓜、防风、羌活、桑寄生、牛膝等43味。
穴位:“中府”,调补中气的要穴。太渊穴,其补中气之力最强,按摩、艾灸都有显效。
食疗:山药薏米粥也是补益中气的佳品。
14:病象表现:肝火旺而引起的肺热咳嗽
穴位:按摩鱼际穴;按摩肝经的太冲至行间
15:病象表现:“肾不纳气”。
穴位:艾灸督脉的命门穴,腰部的肾俞穴,肚脐下的关元穴,肾经的太溪穴。
16:病象表现:胸中堵闷,喘不上气来,高血压症、哮喘症、遗尿症。
②参苓白术丸
成分:人参、白术(麸炒)、茯苓、山药、薏苡仁(炒)、莲子、白扁豆(炒)、砂仁、桔梗、甘草等组成,
用途:健脾、益气。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5:病象表现:春天发烧咳嗽
对症下药:天河水500次(用拇指从劳宫穴推至曲泽穴)。
6:病象表现:春天早上流鼻血
对症下药:左臂的心包经刮痧
7:病象表现:春天,眼胀头痛,眩晕耳鸣,
11:病象表现:排寒气、过敏症、虚寒症、气郁症、皮肤诸症
对症下药:取嚏法,取到打不出为止。
12:病象表现:升提肝肾之气,若肝肾本虚的人就不适宜了。
对症下药:补中益气丸;
成分:炙黄芪、党参、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炙甘草。
用途: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泻泄,症见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
25:病象表现:若总是心神不宁,气短乏力,大便难下
对症下药:柏子养心丸
成分:柏子仁、党参、炙黄芪、川芎、当归、茯苓、远志(制)、酸枣仁、五味子(蒸)、朱砂
用途:补气,养血,安神。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补心又养肝,安神又通便
26:病象表现: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
对症下药:①山药
用途:平肝疏络,活血祛风。用于肝气郁结,经络不疏引起的胸胁胀痛,肩背串痛,手足麻木,筋脉拘挛。
4:病象表现:春天腿抽筋、腹泻、经常困倦
对症下药:逍遥丸、参苓白术丸、大红枣、山药薏米粥
①逍遥丸
成分: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
用途: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求医不如求己2第一、二章中成药统计
1:病象表现:春天,口苦
对症下药:小柴胡颗粒
小柴胡颗粒
成分:柴胡、黄芩、党参、大枣、生姜、姜半夏、甘草。
用途:
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2:病象表现:偏头疼、乳房及两胁胀痛,
对症下药:加味逍遥丸
病因:肝火过旺,无从宣泄所致
对症下药:敲胆经、三焦经以通肝气,刮痧或按摩心包经
8:病象表现:不出汗、出汗后怕风
对症下药:玉屏风散颗粒
成分:防风1两(15克),黄芪2两(30克,蜜炙),白术2两(30克)
功效用途:表虚自汗,易感风邪;风雨寒湿伤形,皮肤枯槁。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穴位:此时可点揉肺经的尺泽穴
17:病象表现:虚火体质(需补阴)
对症下药:六味地黄丸
成分: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辅料:黄酒。
用途: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18:,两穴每天各灸15分钟,灸冬三月。
19:病象表现:腹部的“三浊”(浊气、浊水、宿便)
对症下药:推腹法
20:病象表现:上实下虚症,关节炎、高血压、糖尿足
对症下药:①跪膝法。②金鸡独立。
22:病象表现:脾虚,肚胀,水停、便下行不力
对症下药: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辅料为蜂蜜
用途:温中健脾。用于脘腹冷,肢冷便溏。
9:病象表现:肠胃型感冒:发热无汗,吐泻交加。
对症下药:藿香正气丸
成分:广藿香、紫苏叶、白芷、白术(炒)、陈皮、半夏(制)、厚朴(姜制)、大腹皮、桔梗、茯苓、甘草、生姜、大枣
用途: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10:病象表现:后背发凉,怕风,
对症下药:后背刮痧,热水泡脚,生姜红枣汤,或者胡椒白萝卜汤
用途:可补五脏,脾、肺、肾兼顾,益气养阴,又兼具涩敛之功。
②薏米
用途:健脾而清肺,利水而益胃,补中有清,祛湿浊见长。
③芡实
用途:健脾补肾,止泻止遗,收敛固脱
④山药薏米芡实
用途:健脾益胃,补肾益精祛湿利水,益寿延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