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训练

合集下载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上《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答案版)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上《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答案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A.照相机的镜头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投影仪的镜头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放大镜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平面镜 ,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答案】B【解析】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确 ,选B .2.显微镜的物镜上标有 "40×〞;目镜上标有 "5×〞 .用这组透镜来观察物体 ,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答案】C【解析】显微镜的放大的倍数是物镜的倍数乘以目镜的倍数 .这里的倍数为40×5 =200倍 ,选C .3.有一架显微镜 ,配有四种物镜:a. "20×〞、b. "40×〞、c. "50×〞、d. "80×〞;目镜配有e. "5×〞 .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 ,要使观察到的细胞个数最|多 ,需要的组合是〔〕【答案】C【解析】要使观察到的细胞个数最|多 ,每个细胞的体积在视野中要最|小 ,所以需要放大的倍数最|低 .备选答案中 ,ae组合是倍数最|低的 ,所以C正确 ,选C .4.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望远镜中 ,物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A【解析】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 ,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与照相机的镜头作用一样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A正确 ,选A .5.第|一个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科学家是〔〕【答案】D【解析】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1609 年 ,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 ,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他还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和月球上的环形山 .6. 要看清人的血液细胞 ,需要的仪器是〔〕A.望远镜 B.显微镜 C.照相机 D.放大镜【答案】B【解析】人的血液细胞很小 ,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 ,需要使用显微镜来观察 ,选B . 7.以下现象中,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的是〔〕A.欣赏站在浅水中的天鹅的倒影B.看幻灯片放映的图像C.从模型潜望镜中观察景物D.用显微镜观察植物茎的切片【答案】B【解析】A.欣赏站在浅水中的天鹅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A错.B.看幻灯片放映的图像,是凸透镜所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确.C.从模型潜望镜中观察景物,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C错.D.用显微镜观察植物茎的切片,是看到的来自物镜的实像所成的正立的放大的虚像,D错.选B .8.用显微镜观察物体 ,载玻片距物镜的距离应在〔〕A.物镜的一倍焦距之内B.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物镜的二倍焦距之外D.物镜的焦点上【答案】B【解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 ,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所以物体距离物镜的距离要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选B .9.关于显微镜,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经目镜放大的实像B.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答案】C【解析】ACD.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成放大的虚像 ,A、D错,C正确 .B.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成放大的实像,B错.选C .10.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虚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实像B.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实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虚像C.目镜成的是实像,物镜成的是虚像D.目镜成的是虚像,物镜成的是实像【答案】D【解析】A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所以看到的都是放大的虚像,AB 错.CD.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放大的实像;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缩小的实像,所以C错,D正确,选D .11.以下光学知识的应用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这个应用是〔〕A.天文爱好者用望远镜观察天体B.演员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动作C.医生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患者视力D.摄影师用照相机拍摄照片【答案】B【解析】A.天文爱好者用望远镜观察天体,是透镜成像,光的折射;B.演员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动作,是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C.医生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患者视力,是透镜对光的折射;D.摄影师用照相机拍摄照片是透镜成像,光的折射;综合分析可知:B与其它不同,是平面镜成虚像,属于光的反射,其余都是透镜,属于光的折射,选B .12.显微镜的反光镜中,效果最|好的是〔〕A.凹透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面镜【答案】D【解析】显微镜的反光镜中 ,一面是平面镜 ,一面是凹面镜 ,由于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可以使光线更集中与需要观察的对象 ,效果最|好 ,选D .13.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 ,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透镜 .靠近眼睛的叫做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镜 . 【答案】凸 目 物【解析】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 ,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14.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 ,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角的大小十分重要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选填 "大〞、 "小〞〕 ,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 ,再加上目镜的〔选填 "放大〞、 "缩小〞〕作用 ,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 【答案】视 小 放大 视15. 如下列图是简易天文望远镜内部结构 .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____的实像 ,落在目镜_____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_______像 .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 ,没有现成的透镜 ,可以选用适宜的_________〔选填 "近视〞或 "远视〞〕镜片来代替 .【答案】倒立 缩小 一倍焦距之内 放大虚 远视【解析】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架照相机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而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所以这个实像必须要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之内 .目镜所成的像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与放大镜类似 .要制作望远镜需要凸透镜 ,所以假设果没有现成的透镜 ,可以选用适宜的老花镜〔凸透镜〕镜片来代替 .第二套 欧姆定律1.某同学在探究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下列图的图像 ,以下结论与图像相符的是( )A.电阻一定时 ,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电阻一定时 ,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C.电压一定时 ,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D.电压一定时 ,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2.如下列图 ,1R 与2R 并联在电源电压为3 V 的电路中.只闭合开关1S 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 ;同时闭合开关1S 和2S ,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 ,那么( ) A.1R 的阻值为6 ΩB.2R 的阻值为15 ΩC.通过1R 的电流是0.5 AD.通过2R 的电流是0.3 A3.如图是用 "伏安法〞测电阻时的两种接法 ,如果被测电阻的阻值较小 ,那么( ) A.甲方法的结果偏大 B.乙方法的结果偏大 C.两种方法的结果都偏大D.两种方法的结果都偏小4.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12R R 、 ,它们的I -U 图线如下列图.如果12R R 、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 ,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 ' ,那么关于R 、R '的I -U 图线所在的区域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R 在Ⅰ区域 ,R '在Ⅲ区域B.R 在Ⅱ区域 ,R '在Ⅰ区域C.R 在Ⅲ区域 ,R '在Ⅰ区域D.R 在Ⅰ区域 ,R '在Ⅱ区域5.如下列图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 4.5V U =且保持不变 ,定值电阻15R =Ω ,滑动变阻器2R 的最|大阻值为20 Ω ,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 ,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为保护电表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是( ) A.0~10 ΩB.0~20 ΩC.5~20 ΩD.2.5~10 Ω6.如下列图电路中 ,R 表示电阻箱 ,那么该电路( ) A.只能探究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B.只能探究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C.既能探究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又能探究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D.既不能探究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也不能探究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7.如下列图 ,AB 和BC 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 ,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 ,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关系是( ) A.AB BC U U >AB BC I I = B.AB BC U U <AB BC I I = C.AB BC U U >AB BC I I < D.AB BC U U =AB BC I I <8.两定值电阻12R R 、 ,12R R >.在如下列图电路中 ,总电阻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甲>乙>丁D.丁>甲>乙>丙9.如下列图 ,电源电压恒定 ,先闭合开关1S 和2S ,然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 ,在此过程中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灯泡L 变亮B.通过1R 的电流变小C.电流表1A 的示数变大D.电流表2A 的示数变大10.某导体两端电压为6 V 时 ,通过它的电流为0.4 A ;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 V 时 ,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__A ;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0 V 时 ,它的电阻为________Ω.11.如图为某种灯泡的电流I 与电压U 的关系图像.假设有6只这种灯泡串联接在电压为6 V 的电源上 ,通过灯泡的电流为______A ;假设把一只这种灯泡与一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 6 V 的电源上 ,总电流为1.5 A ,那么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12.如下列图 ,110R =Ω ,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是0.2 A ,电压表的示数是4 V.那么电阻1R 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 ,2R 电阻为______Ω ,电源电压为______V.13.如图1所示 ,小红想测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电阻10 Ω左右〕 ,电源电压为12 V 恒定不变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3.8 V.〔1〕小红连接的电路中有一处不符合实验要求 ,而且只需改动一根导线的连接 ,就可以顺利进行实验.请你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打 "×〞 ,并用笔画出正确的接线.〔2〕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 ,开关应处于______〔填 "断开〞或 "闭合〞〕状态 ,闭合开关前滑片移到最|_______〔填 "左〞或 "右〞〕端.〔3〕小红正确连接电路后 ,闭合开关 ,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 ,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 ,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 ,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4〕排除故障后 ,闭合开关 ,移动滑片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 ,发现电压表指针偏转较小 ,根据测量时电压表示数超过所用量程一半可以减小误差的原那么 ,小红在不增减器材的情况下 ,重新设计电路 ,顺利完成实验 ,请在图2方框内画出她重新设计的电路图.〔5〕小灯泡正常发光时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 ,那么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A ,此时灯丝的电阻约为_________Ω〔结果保存整数〕.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纵轴表示电流 ,横轴表示电阻 ,题图为反比例函数图像 ,即在电压一定时 ,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应选C. 2.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 ,当只闭合1S 时 ,只有1R 连入电路 ,电流表测其电流 ,根据UI R=可知 ,1R的阻值为13V 100.3AU R I ===Ω ,故A 错误;同时闭合开关1S 和2S 时 ,1R 与2R 并联 ,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 ,123V U U U === ,所以通过1R 的电流不变 ,为10.3A I = ,故C 错误;通过2R 的电流为210.5A 0.3A 0.2A I I I '=-=-= ,故D 错误;223V 150.2AU R I ===Ω ,故B 正确. 3.答案:B解析:由题图甲可知 ,电流表采用外接法 ,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使所测电流偏大 ,所测电压为真实值 ,由UR I=可知 ,测量结果偏小;由题图乙可知 ,电流表采用内接法 ,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所测电压偏大 ,所测电流为真实值 ,由UR I=可知 ,测量结果偏大;综上可知 ,B 正确.应选B. 4.答案:C解析:根据串联电路中的电阻特点可知 ,总电阻R 比每个分电阻都要大 ,根据并联电路中的电阻特点可知 ,总电阻R '比每个分电阻都要小 ,所以在12R R 、、R 、R '中 ,R 最|大 ,R '最|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当它们两端加相同的电压时 ,通过R 的电流最|小 ,故R 的I -U 图线在Ⅲ区域;通过R '的电流最|大 ,故R '的I -U 图线在Ⅰ区域.应选C. 5.答案:D解析:由电路图可知 ,滑动变阻器2R 与电阻1R 串联 ,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电流表示数为10.6A I =时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 ,此时电阻1R 两端的电压为1110.6A 53V U I R ==⨯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局部电压之和 ,所以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21 4.5V 3V 1.5V U U U =-=-=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所以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为2min 1 1.5V2.50.6AU R I ===Ω;当电压表示数最|大为2max 3V U =时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此时1R 两端的电压为12max 4.5V 3V 1.5V U U U '=-=-= ,电路中的电流为121 1.5V0.3A 5U I R '===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电阻为2max max 23V100.3AU R I ===Ω ,故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为2.5~10 Ω.应选D.6.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电路可知 ,电阻箱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电流表测电路电流 ,电压表测电阻箱两端电压 ,因此该电路可以控制电阻箱R 的阻值不变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箱两端的电压来改变电阻箱中的电流 ,图示电路可用于探究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R 为电阻箱 ,阻值可变 ,即图示电路可通过改变电阻箱电阻的大小 ,同时通过滑动变阻器控制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不变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7.答案:A解析: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所以AB BC I I =;观察题图可知AB 段的横截面积比BC 段小 ,导体的电阻大 ,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式U IR =可知 ,AB 段的电压比BC 段的电压高 ,即AB BC U U >.8.答案:C解析:因为两电阻并联时阻值最|小 ,串联时阻值最|大 ,且12R R > ,所以电路的总电阻由大到小的顺序是12 R R R R >>>串并 ,即:丙>甲>乙>丁. 9.答案:C解析:闭合开关1S 和2S ,滑动变阻器1R 和灯泡L 并联 ,2R 被短路 ,电流表1A 测干路电流 ,电流表2A 测通过L 的电流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 ,1R 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通过1R 的电流变大 ,B 错误;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之间互不影响 ,因此L 所在支路的电流不变 ,灯泡L 的亮度不变 ,A 、D 错误;干路电流等于两支路电流之和 ,因此会变大 ,C 正确. 10.答案:;15解析:电阻一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所以 ,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 V 时 ,通过它的电流为3V0.4A 0.2A 6V⨯=.导体的电阻不随电压变化 ,该导体的电阻6V150.4AU R I ===Ω. 11.答案:;6解析:6只相同的灯泡串联接在电压为6 V 的电源上 ,由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 ,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是1 V ,由题图可知 ,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 A ;由题图可知 ,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 V 时 ,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5 A ,那么通过电阻的电流 1.5A 0.5A 1A I =-=.电阻的阻值6V 61AU R I ===Ω. 12.答案:2;20;6解析:由电路图可知 ,两电阻串联 ,电压表测电阻2R 两端的电压.解题时 ,为了方便区分各个量 ,可以把题中的条件标在电路中.电阻110R =Ω ,电路中的电流0.2A I = ,利用公式U IR =可求出1R ,两端的电压为110.2A 102V U IR ==⨯Ω=.又电阻2R 两端的电压24V,0.2A U I == ,那么电阻2R 的阻值224V200.2AU R I ===Ω ,电源电压122V 4V 6V U U U =+=+=.13.答案:〔1〕如图甲所示. 〔2〕断开;左 〔3〕小灯泡断路 〔4〕如图乙所示. 〔5〕;9解析:〔1〕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应并联在小灯泡的两端 ,由题图可知 ,电压表连接错误.〔2〕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 ,为保护电路平安 ,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移到最|左端.〔3〕正确连接电路 ,闭合开关 ,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 ,小灯泡始终不亮 ,电流表无示数 ,说明电路存在断路 ,电压表有示数 ,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相连 ,故可能是与电压表并联的小灯泡断路.〔4〕小灯泡正常发光时 ,发现电压表指针偏转较小 ,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12V 3.8V 8.2V -= ,大于15 V 的一半 ,因此可以把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 ,间接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5〕电流表量程为0~0.6 A ,分度值为0.02 A ,示数为0.42 A ,那么灯丝的电阻3.8V 90.42A U R I ==≈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训练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1、第一位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A、牛顿B、伽利略C、富兰克林D、开普勒2、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观测天体的是()A、光学望远镜B、放大镜C、X射线望远镜D、射电望远镜3、在生物实验课上,小明想详细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请你为他选择一种合适的观察仪器()A、平面镜B、放大镜C、望远镜D、显微镜4、显微镜和望远镜都装有一组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A、投影仪的镜头B、一个放大镜C、照相机镜头D、以上说法都不对5、上生物实验课时,小刚发现他所用的显微镜是目镜、物镜上分别标有5倍和10倍字样,则他所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A、5倍B、10倍C、15倍D、50倍6、使用望远镜时()A、物镜成实像,目镜成虚像B、由于没有光屏,物镜、目镜都成虚像C、物镜成虚像,目镜成虚像D、由于物距远大于焦距,物镜、目镜都成实像7、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要想将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上方8、远处的物体在望远镜中成的像为什么在其焦点附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物镜的焦距太大B、因为物镜的焦距太小C、物体离物镜太远D、物体离物镜太近9、小明取来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分别用一只手握住其中一个来模仿望远镜,它通过两个透镜看到前面远处木棉树的叶子,如图所示,调整两个透镜的距离,直到看的清楚为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靠近眼镜的透镜是物镜,靠近被观测物的是目镜B、用望远镜观察远处木棉树的叶子,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C、两透镜互换后再观察叶子,人看到的像都是放大的D、目镜能把物镜成的像放大10、关于望远镜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B、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C、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物体D、天文爱好者用的望远镜,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11、望远镜是用两组凸透镜组成的,下面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目镜、物镜直径相同B、目镜、物镜焦距相同C、通过目镜看到天体的像比实际的天体大D、物镜直径比目镜直径大,目的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12、如图所示是一种天文望远镜的光路图,分析图光路图可知它的物镜是()A、平面镜B、凹透镜C、凹面镜D、凸透镜13、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做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二、填空题(共5题;共14分)14、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________ 镜.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时,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____ 像(选填“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__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15、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________(“放大”、“缩小”)的________(“实”、“虚”)像,而目镜的作用相当是一个________镜.16、如图所示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此时被观察的叶片到物镜的距离u与焦距f的关系是f<u<2f,气孔经过物镜所成的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 像(填“实”或“虚”),最后,人眼通过目镜看到的是再次放大的________ (填“实”或“虚”)像.17、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________ 制成的,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反光镜可以选用________ (选填:“平面镜”、“凹面镜”).18、显微镜主要的构造是物镜和目镜,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观察微小物体时,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放大的实像,这个像刚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经过目镜的折射,可以得到一个正立、________、________像.三、实验题(共2题;共13分)19、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________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________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左图所示.(2)如图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________ (填“厚”或者”薄”),直至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___(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________ ,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________ (填“正立”或“倒立”),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________ (填“上”或“下”)移动.20、实际应用的望远镜种类较多,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望远镜的示意图,仔细观察示意图后回答问题.(1)在望远镜中安装的三个光学元件中,遵守光的反射规律的是________ ,遵守光的折射定律的是________(2)根据图示分别写出三种光学元件在望远镜所起到的作用.凹面镜:________凸透镜:________ .平面镜:________(3)你认为决定反射望远镜的观察效果的光学元件是________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21、实验探究:1609年,荷兰一家眼镜店老板的儿子在玩镜片时,小孩无意间一只手拿起一个近视片,另一只手拿起一个老花镜,把它们放在一前一后的位置,眼睛对着镜片向远处看.他突然惊叫到:“教堂的塔尖变近了.”根据这个办法,利佩尔席做成了第一架望远镜.今天我们在这里也来模仿一下他们的做法,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没有?再想一想如果我们用两个同焦距的凸透镜来做实验,又会如何?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考点】望远镜【解析】【解答】解:第一个把望远镜用于天文学研究的物理学家是伽利略。

2022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步练习

2022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步练习

2022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选择题小刚同学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5倍和10倍两种,物镜有10倍和40倍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A. 目镜5倍,物镜10倍B. 目镜10倍,物镜10倍C. 目镜5倍,物镜40倍D. 目镜10倍,物镜40倍【答案】D【解析】试题显微镜的物镜、目镜的数字代表放大倍数,物镜的数字和目镜的数字相乘代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比如:物镜是20X,目镜是10X,代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20×10=200,即放大200倍,显微镜的视野面积是一定的,被观察细胞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里的细胞数目越少.解: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即为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A、5×10=50;B、10×10=100;C、5×40=200;D、10×40=400.选择题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做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是A. 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D【解析】(1)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显微镜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D.选择题想要观测太阳,下列工具中可以使用的是①双筒望远镜②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③涂黑的玻璃④放大镜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答案】D【解析】太阳发出的光直接用眼镜看非常刺眼,为此想要观测太阳,可以使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或涂黑的玻璃,这样可以避免强光的反射光会刺伤眼镜。

故选:D.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几乎所有地区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悬夜空的迷人景象。

有很多天文爱好者使用望远镜欣赏美丽的月食景观,还有人用摄像头记录下整个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含答案知识点显微镜的构造与原理1.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得到放大的像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2.同学们做生物实验时,观察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往往就需要使用____,当把物体放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物体就会通过物镜成一个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填“实”或“虚”)像,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填“实”或“虚”)像,这样我们就能看清很小的物体了,这就是显微镜的原理知识点望远镜的构造与原理3.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A.幻灯机B.投影仪C.放大镜D.照相机4.天文爱好者可以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填“实”或“虚”)像,这个像位于目镜的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填“实”或“虚”)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知识点视角5.小明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逐渐靠近镜子时,由于像相对于他的眼睛所成的视角逐渐____,所以产生一种“像在变大”的错觉,其实所成的像的大小____,因为平面镜成____的像能力提升6.下列关于宇宙认识错误的是()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宇宙在不断地膨胀C.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D.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7.要想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较暗的星,可行的办法是()A.增大目镜的焦距B.增大物镜的焦距C.增大目镜的直径D.增大物镜的直径8.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的细胞组成时,李伟发现物体的像太小,看不清楚,这时他应该( )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9.如果在载物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那么怎样移动载物片可能通过显微镜看到如图乙所示的像()A.将载物片顺时针转动90°B.将载物片逆时针转动90°C.将载物片向左上角移动D.将载物片向右下角移动10.人眼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物体对于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如下图所示,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的大小由视角的大小决定,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就大,眼睛看到的物体就大.下列几种情况,眼睛感到最长的物体是( )A.站在20m远的1.6m高的人B.站在20m远的1.8m高的人C.站在15m远的1.8m高的人D.竖立在30m远的2.5m高的竹竿11.观测月球等天体时应选用____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时应选用____镜12.如图所示,在自制水滴显微镜的实验中:(1)应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____上,且始终保持凸透镜是水平的,眼睛离凸透镜不要太近(2)透过图中的小水滴应该能看到一个____,____的箭头,如果箭头离小水滴的距离为1.6cm,则小水滴的焦距最好在____cm范围内13.实际应用的天文望远镜的种类较多,如图所示的是一种反射式望远镜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在望远镜中安装的三个光学元件中,遵守光的反射规律的是________遵守光的折射定律的是________(2).根据图示分别写出三种光学元件在望远镜中所起到的作用凹面镜:____________平面镜:____________凸透镜:____________(3)你认为决定反射望远镜的观察效果的光学元件是________拓展提升14.如下图,∠1、∠2、∠3分别为小宇看一排相同规格的电线杆甲、乙、丙时的视角,丁是一棵树,比电线杆乙高,并与电线杆乙到小明眼睛的距离相等,量出各角大小如下表:请回答:(1)比较∠1、∠2、∠3可得出视角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关系是____________(2)比较∠2、∠4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答案1.C2.显微镜放大实放大虚3.D4.望远镜缩小实放大虚5.增大不变等大6.A7.D8.B9.B10.C11.望远显微12.直线倒立放大0.8-1.613.平面镜和凹透镜凸透镜聚光改变光路成像凹面镜14.物体远近物体大小相同时,物体离眼睛越近,视角越大物体离眼睛距离相同时,物体越大,视角越大。

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5显微镜和望远镜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应该用凹透镜进行矫正B.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能力就越强D.当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小于焦距时,能在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如图是天文爱好者们利用天文望远镜观赏超级月亮的情景,这是看到的最大满月。

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

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望远镜是把远处的月亮在离我们眼睛很近的地方成像后再放大B.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月亮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C.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3.如图,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要把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什么方向移动()A. 右上方B. 左下方C. 左上方D. 右下方4.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两次放大了远处的物体B.通过望远镜的目镜看到的一定是虚像C.通过望远镜看到的一定是倒立的像D.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落在目镜的1倍焦距之外,2倍焦距之内5.关于显微镜和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看到的是物体的()A.都是实像B.都是虚像,且都是放大的C.前者为实像,后者为虚像D.前者为虚像,后者为实像6.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7.利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一定要放在物镜下()A.大于二倍焦距的地方B.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的地方C.小于一倍焦距的地方D.二倍焦距的地方8.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B.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C.所有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D.显微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一组凹面镜组合而成9.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B.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反光镜利用光的折射提高载玻片亮度10.对如图所示的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A. 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 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 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11.望远镜是用两组凸透镜组成的,下面关于凸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目镜、物镜直径相同B. 目镜、物镜焦距相同C. 通过目镜看到天体的像比实际的天体大D. 物镜直径比比目镜直径大,目的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12.以下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包含答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相当于()A.投影仪放大镜B.投影仪照相机C.照相机投影仪D.放大镜照相机2.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平面镜成像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应该用凹透镜进行矫正B.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能力就越强D.当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小于焦距时,能在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两次放大了远处的物体B.通过望远镜的目镜看到的一定是虚像C.通过望远镜看到的一定是倒立的像D.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落在目镜的1倍焦距之外,2倍焦距之内5.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天文望远镜能看见遥远的星体,是因为星体上的光线通过望远镜后所成的像比星体本身大得多B.显微镜可以将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两次放大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C.望远镜可以用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合而成D.显微镜可以用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面镜组合而成6.探寻微小世界的奥秘应选用______ 镜,展望遥远的宇宙空间应选用______ 镜。

7.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______ 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做______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______ 。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__ (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 (填“实像”或“虚像”),目镜的作用当于一个______ ,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由于像被拉近,靠近人眼,______ 较大,所以使我们看到远处物体的像大而清晰。

8.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由______ 组成。

物镜的作用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__ ,目镜的作用是用来把______ 。

◆综合题9.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如图1,显微镜镜筒两端的两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 (“凸”或“凹”)透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______ (“放大”或“缩小”)的______ (“实”或“虚”)像;目镜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______ 镜。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基础练习)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人离平面镜较近时,在镜中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适当远离平面镜后就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B.如果甲同学从平面镜中能看见乙同学的脚,根据光路可逆,乙同学从平面镜中也一定能看见甲同学的脚C.注水后的游泳池看起来池底变浅D.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标本,该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形成倒立放大的虚像【答案】C【解析】解:A、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为人身高的一半,如果平面镜的长度小于人的身高一半,适当远离不能看到全身像,故A错误;B、如果甲同学从平面镜中能看见乙同学的脚,根据光路可逆,甲同学眼睛反射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到乙同学的脚上,但乙同学从平面镜中不一定能看见甲同学的脚,故B错误;C、游泳池池底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会觉得池底变浅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正确;D、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标本,该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 错误。

故选:C。

2.下列有关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A【解析】解: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显微镜由物镜与目镜组成,其作用分别类似于( )A.照相机和放大镜B.投影机和放大镜C.照相机和投影机D.投影机和照相机【答案】B【解析】解: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和成像特点可知,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以内附近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含答案知识点显微镜1.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_______制成的。

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反光镜可以选用_______(选填“平面镜”或“凹面镜”),它的作用是使人看到的像的亮度_______(选填“减弱”或“增强”)。

若目镜和物镜上分别标有“5×”和“10×”的字样,则使用时能使被观察物体放大_______倍。

2.如图所示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此时被观察的叶片到物镜的距离u与焦距f的关系是_______,气孔经过物镜所成的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最后,人眼通过目镜看到的是再次放大的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知识点望远镜3.现代天文望远镜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星,把口径加大的目的是( )A.会聚更多的光B.成像更大C.增大视角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如图是一种天文爱好者用的望远镜,星球的像的倒立并不重要,看清楚才是问题的关键。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AB表示物体,A1B1表示物镜所成的像,A2B2表示目镜所成的像。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2B2相对AB是正立的B.A2B2比AB大C.A2B2相对A1B1是倒立的D.A2B2对眼睛所成的“视角”比AB成的“视角”大5.如图所示,小明用两只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个望远镜B.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C.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D.三种说法都是错误的知识点3)探求宇宙6.下列关于宇宙及星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B.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C.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D.以上说法都不对7.在从微小粒子到浩瀚宇宙的探索过程中,科学家发明的_______使人类能逐渐深入地看清组成物质的微小结构;科学家发明的_______使人们对宇宙间天体的运动规律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相当于()A.投影仪放大镜B.投影仪照相机C.照相机投影仪D.放大镜照相机2.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平面镜成像3.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时要用右眼注视目镜B.观察装片时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C.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视野不宜太亮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只与物镜有关,而与目镜无关4.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目镜和物镜,则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5.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时发现视野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璃片上还是位于显微镜的镜头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1)移动玻璃片,结果视野中的污点不移动;(2)移动转向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由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A.玻璃片上B.低倍物镜上C.高倍物镜上D.目镜上6.使人类能直接观察到原子的显微镜是()A.生物显微镜B.高倍光学显微镜C.普通电子显微镜D.透射电子显微镜7.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A镜是目镜B.B镜是物镜C.由于没有光屏,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是虚像D.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8.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蝉的翅膀,使用物镜甲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一所示,而改用物镜乙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二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乙可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较物镜甲少B.若使用相同的光圈,物镜甲比物镜乙视野暗C.若不改变目镜,则物镜甲比乙的镜头要短D.若想将图一中的X点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蝉翅样本向左下方移动9.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两次放大了远处的物体B.通过望远镜的目镜看到的一定是虚像C.通过望远镜看到的一定是倒立的像D.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落在目镜的1倍焦距之外,2倍焦距之内二、多选题10.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倒立,放大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虚像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C.利用紫外线的热效应可以鉴别物质真伪D.天文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12.下列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根据光路可逆,乙也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甲的眼睛B.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利用“超声波”出去体内结石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1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是完全相同的两种物理现象B.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幻景象C.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D.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折光效果越好14.下列工具中,不能成实像的是()A.眼睛B.看报用的放大镜C.望远镜D.显微镜三、实验探究题15.如图,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f=30cm)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白纸,细盐粉,头发丝,昆虫翅膀等:(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______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______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图甲所示.(2)如图甲中,透过这个小水滴,应该能成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不是这样,“箭头”间的距离,或者改变水滴的直径),这是通过小水滴所成的一个______ (选填“虚”或“实”)像.(3)如图甲中,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 ______ (选填“厚”或“薄”),直至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______ .(4)使凸透镜成为 ______ (物、目)镜,与小水滴的距离约等于凸透镜的焦距(30cm),通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 ______ 上,并且保持凸透镜是 ______ 的,且眼睛不要离太近,边观察、边微微调节凸透镜的位置,即可看到箭头被放大的 ______ (选填“虚”或“实”)像.如图乙所示,比图甲中通过小水滴观察到的箭头要 ______ (选填“大”或“小”)得多,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______ (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箭头顺时针转动,箭头的像将沿 ______ (选填“顺”或“逆”)时针转动;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 ______ (选填“上”或“下”)移动.(5)再用这个显微镜观察头发丝、细盐粉,昆虫翅膀花纹的像.(6)若用眼镜代替凸透镜,在家里完成上述实验,应该选用 ______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训练答案和解析【答案】1.A2.C3.C4.A5.D6.D7.D8.B 9.B 10.AD 11.AB 12.ACD 13.AC14.CD15.凸透;物;实;厚;6~12mm;目;直线;水平;虚;大;倒立;顺;上;远视【解析】1. 解: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显微镜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因此B、C、D错误,A正确.故选A.解答此题要明确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它们都是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还要熟知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的成像原理.2. 解: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靠近物体的凸透镜是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靠近眼睛的凸透镜是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所成的像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目镜与物镜都是通过光的折射成像的,因此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光的折射.故选C.显微镜有两组透镜,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虚像.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一道基础题,知道显微镜主要部件是凸透镜是正确解题的关键.3. 解:A、使用显微镜时,用右眼还是用左眼都可以,故A错误;B、低倍镜放大倍数小,找到物像后,移动需要更清楚观察部分到视野中央后,再换高倍镜!这样主要是为了观察方便,即找到需要观察的部位,并移动到视野中央,这些操作方便.如果在低倍镜下已经看的很清楚了,也就没有必要换高倍镜了,故B错误;C、口腔上皮细胞颜色很浅,视野太亮容易看不清,故C正确;D、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故D错误.故选C.联系生物课上所学的关于显微镜的使用知识和细胞的知识,来解答此题.这是跨学科的题,注意联系生物课上所学的关于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胞的相关知识.4. 解:(1)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显微镜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A.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它们都是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5. 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小污点,小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小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小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题干中:①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的污点不移动,②移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说明小污点一定在目镜.故选:D.此题考察的是显微镜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小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知道小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6. 解:组成物质的原子体积非常小,如果将原子看成一个个的小球,其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一般显微镜看不到,所以必须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故选D.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体积非常小,一般原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通常以10-10m做单位来量度.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原子体积大小的认识,是一道基础题.7. 解: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靠近眼睛的是目镜,靠近物体的是物镜,故AB错误;物镜的作用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本题考查了望远镜的特点,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8. 解:A、物镜乙放大倍数小,看到的细胞数目多.故A错误;B、如果光圈和反光镜相同,甲放大倍数更大,视野更暗,故B正确;C、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甲放大倍数大,镜头长.故C错误;D、显微镜下成的是倒像,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一中的X点在视野的右上,应将蝉翅样本向右上方移动,才能到视野中央.故D错误.故选: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窄,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细胞体积越大;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据图中的细胞可知:图一中细胞大,放大倍数较大;图二中细胞小,放大倍数较小.可见甲物镜放大倍数比乙物镜放大倍数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显微镜的使用及成像特点.9. 解:光学望远镜分为开普勒望远镜和伽利略望远镜,如图所示:开普勒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下面的解答主要以开普勒望远镜进行说明;A、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观察物体时,观察者感觉远处的物体被拉近了,并没有放大远处的物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通过上图可知,通过望远镜的目镜看到的一定是虚像,该选项说法正确;C、通过望远镜看到的不一定是倒立的像,如伽利略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正立的虚像,该选项说不正确;D、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落在目镜的1倍焦距之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1)开普勒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用来观看远处物体的;(2)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物体在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尽管最后的像是缩小的,但是由于视角的原因,看起来好像是放大的.10. 解:(1)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显微镜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AD.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它们都是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11. 解:A、“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彩云”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A正确.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落日”是由于大气分布不均匀,下部空气密度大,上部空气密度小,落日发出的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不断向下偏折,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所看到的落日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我们看到的“落日”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太阳的虚像,故B正确;C、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利用紫外线能鉴别钞票,故C错误;D、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镜头,让远处的物体成像在焦点附近,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AB.(1)(2)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复色光发生折射时,会出现色散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雨后天空中的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3)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4)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叫目镜,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紫外线的应用、光的色散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12. 解:A、因为反射时光路可逆,所以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甲的眼睛,故A正确;B、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D、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ACD.(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显微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对于投影仪,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减弱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的有关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13. 解:A、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B、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都是起放大镜的作用,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该选项说法正确;D、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折光效果越差,焦距越小,折光效果越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C.(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筷子在水杯中会变弯、海市蜃楼等.(3)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也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凸透镜越厚,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其折光能力越强.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显微镜和望远镜以及焦距和折光效果的关系,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14. 解:A、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制成的,但在不同焦距时可以成实像,故B错误;C、望远镜是利用两个凸透镜的组合制成的,物镜成的是实像,目镜成的是虚像,最后得到的是虚像,故C正确;D、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像制成的,物镜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最后得到的是虚像,故D正确.故选CD.(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制成的,然后根据凸透镜的特点进行判断;(3)望远镜是利用两块凸透镜的组合制成的;(4)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像制成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搞清每种情况下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学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15. 解:(1)小水滴接近圆形,所以其相当于一个焦距很小的凸透镜,是当作显微镜的物镜来使用的;(2)由于把小水滴作为物镜,故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3)由题意可知,小水滴此时相当于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说明箭头在小水滴的焦点之内,即小水滴的焦距过大,因此应该把水珠变得再厚些,使其焦距变小,直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满足:f<12mm<2f,即:凸透镜的焦距为:6mm <f<12mm;(4)由乙图可知,凸透镜在上面,应该是目镜;凸透镜放置的位置是水平的,此时,凸透镜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虽然二次放大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但旋转的方向是一致的;要使成的虚像更大一些,应增大物距,把凸透镜向上移动;(6)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所以要代替凸透镜,应用远视眼镜.故答案是:(1)凸透;物;(2)实;(3)厚;6~12mm;(4)目;直线;水平;虚;大;倒立;顺;上;(6)远视.根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解答此题: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凸透镜的放大作用,使微小的物体放大许多倍.该题以探究实验的形式考查了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了解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