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金属材料的最新研究现状
新一代钢铁材料的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新一代钢铁材料的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研究背景
新一代钢铁材料是指经过现代工艺改造的传统钢铁材料,它利用高科技的技术和技术,结合化学、物理、机械等多项技术,研发出具有良好强度、耐腐蚀、耐磨性、耐热性等特性的新一代钢铁材料。
新一代钢铁材料的发展对解决能源、环境和重型制造业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尝试从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探讨新一代钢铁材料的发展。
二、研究开发现状
新一代钢铁材料的研究开发已经较为成熟,可以说是处于发展初期阶段。
目前,新一代钢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其强度、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方面,即对其氧化物的添加,使其强度、耐磨性等特性更为稳定、耐用。
同时,也研究了钢铁材料的耐腐蚀、耐热、抗拉伸等性能,也可以应用于高速铁路和桥梁结构等领域。
这表明,新一代钢铁材料正在逐步完善和完善。
三、发展趋势
随着新材料的发展,新一代钢铁材料的发展趋势也日益明显。
首先,新一代钢铁材料将更加重视强度和耐久性,研究不断深入,将主要力于提高材料在低温下的韧性和热强度。
此外,新一代钢铁材料的设计性能也试图改进,提高其复杂性能,将对轻型结构设计、复杂结构制造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也有一些开发和研究,以提高精密制造领域的精度和耐用性,满足产品的实际应用要求。
四、结论
新一代钢铁材料发展现已趋稳定,将不断改善其强度、耐久性和设计性能,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要求。
展望未来,新一代钢铁材料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使其具有更为优异的性能,在各个领域都有着更大的应用前景。
2024年耐磨钢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耐磨钢市场需求分析引言耐磨钢是一种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的特种钢材,广泛应用于矿山、建筑、冶金、化工等领域。
本文将对耐磨钢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以了解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现状分析市场规模目前,耐磨钢市场规模巨大,年产值达到数十亿美元。
随着工业发展和建设项目不断增加,耐磨钢市场需求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应用领域耐磨钢主要应用于矿山设备、建筑机械、冶金设备、化工设备等领域。
其中,矿山设备是耐磨钢的主要应用领域,占据了市场需求的较大份额。
建筑机械和冶金设备也对耐磨钢有较大需求。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耐磨钢市场竞争激烈。
国内外众多钢铁企业都已进入该市场,竞争对手众多,规模差异较大。
一些知名品牌通过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赢得市场份额,而小型企业则主要依靠价格竞争。
市场需求分析市场机遇1.工业发展带来的需求增长: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工业领域对耐磨钢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2.建设项目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项目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等对耐磨钢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市场挑战1.技术难题:耐磨钢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特种钢材,生产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需要持续的研发和创新。
2.市场价格波动:耐磨钢市场价格受到原材料价格和市场竞争的影响,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对企业经营带来一定挑战。
市场发展趋势技术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耐磨钢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满足更高端市场需求。
环保要求伴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耐磨钢的环保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未来市场需求将更加倾向于环保、低碳的产品。
市场细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耐磨钢市场将进一步细分。
不同行业对耐磨钢具有不同需求特点,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细分,制定个性化的市场策略。
结论耐磨钢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企业应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品质,并根据市场需求细分制定个性化的市场策略,以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同时,应关注环保要求,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耐磨材料

耐磨材料简介耐磨材料发展趋势耐磨材料是一大类具有特殊电、磁、光、声、热、力、化学以及生物功能的新型材料,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同时也对改造某些传统产业,如农业、化工、建材等起着重要作用。
耐磨材料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正在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高技术产业群,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耐磨材料按使用性能分,可分为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传感器材料、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能源材料和机敏(智能)材料。
由于我们已把电子信息材料单独作为一类新材料领域,所以这里所指的新型耐磨材料是除电子信息材料以外的主要耐磨材料。
耐磨材料是新材料领域的核心,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在全球新材料研究领域中,耐磨材料约占85 % 。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特种耐磨材料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是二十一世纪信息、生物、能源、环保、空间等高技术领域的关键材料,成为世界各国新材料领域研究发展的重点,也是世界各国高技术发展中战略竞争的热点。
鉴于耐磨材料的重要地位,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耐磨材料技术的研究。
1989年美国200多位科学家撰写了《90年代的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报告,建议政府支持的6类材料中有5类属于耐磨材料。
从1995年至2001年每两年更新一次的《美国国家关键技术》报告中,特种耐磨材料和制品技术占了很大的比例。
2001年日本文部省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发布的第七次技术预测研究报告中列出了影响未来的100项重要课题,一半以上的课题为新材料或依赖于新材料发展的课题,而其中绝大部分均为耐磨材料。
欧盟的第六框架计划和韩国的国家计划等在他们的最新科技发展计划中, 都把耐磨材料技术列为关键技术之一加以重点支持。
各国都非常强调耐磨材料对发展本国国民经济、保卫国家安全、增进人民健康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突出作用。
1、新型耐磨材料国外发展现状当前国际耐磨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正面临新的突破,诸如超导材料、微电子材料、光子材料、信息材料、能源转换及储能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及材料的分子、原子设计等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之中,发展耐磨材料技术正在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强化其经济及军事优势的重要手段。
金属材料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金属材料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引言:金属材料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础,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和电子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金属材料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金属材料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金属材料行业的现状分析1.1 市场需求的扩大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际市场对金属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新兴工业国家的快速崛起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对基础建设和工业制造的需求日益增长。
而金属材料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持续受益于市场的扩大。
1.2 技术创新的推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金属材料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将推动金属材料行业的升级和发展。
例如,先进的合金材料、高强度钢和高温合金等的出现,使得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1.3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社会关注的焦点,金属材料行业同样也不能忽视这一趋势。
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提高材料回收利用率等都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因此,在金属材料行业中,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将逐渐兴起,并推动这一行业走向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二、金属材料行业的未来趋势展望2.1 智能制造的兴起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的理念将逐渐渗透到金属材料行业中。
智能制造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更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和自动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金属材料行业将会通过智能制造的转型与升级,迎接未来的发展挑战。
2.2 绿色制造的持续推进绿色制造将成为金属材料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和能源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压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与此同时,金属材料行业还需要加强循环经济和废弃物处理,推动可再生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实现金属材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金属材料的多元化发展也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耐磨件发展现状

耐磨件发展现状
近年来,耐磨件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耐磨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推动了该行业的发展。
以下是对耐磨件发展现状的分析。
首先,耐磨件的种类和品种不断增多。
随着工程机械、矿山设备、冶金设备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耐磨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不同行业对耐磨件所需的材质、形状、强度等有不同的要求,为耐磨件厂商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其次,耐磨件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得到了不断改进。
传统的耐磨材料如高锰钢、高铬铸铁等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耐磨件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硬质合金、陶瓷材料等新材料的应用使耐磨件在抗磨损、耐腐蚀等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再次,耐磨件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耐磨件作为关键零部件,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建筑等各个行业。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和销售渠道的不断拓宽,耐磨件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此外,耐磨件的研发和创新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为了满足用户对耐磨件性能的不断提高的需求,各耐磨件厂商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出新工艺,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耐磨件的节能环保特性也成为研发创新的重要方向。
总之,耐磨件作为工程机械等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零部件,其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各个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耐磨件的需
求量将继续增加。
耐磨件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金属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研究

金属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研究第一章绪论
金属材料作为现代工业最为广泛应用的材料之一,其减摩耐磨性能的研究对于产品质量和寿命的提升至关重要。
减摩耐磨性能是材料工程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将对金属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进行深入探讨。
第二章减摩的概念
减摩是指物体相对运动时,通过一定的材料处理和结构设计,减少或消除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的摩擦力和磨损的现象。
减摩技术主要是通过铺涂、喷涂、表面处理等方式来实现,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章耐磨材料的选择
金属材料的选择对其减摩耐磨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高硬度、高抗磨损能力和耐腐蚀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减摩耐磨性能,如陶瓷、金刚石复合材料等。
此外,铜基、铝基、镍基合金等在摩擦磨损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第四章减摩耐磨技术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减摩耐磨技术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其中,电弧喷涂、等离子喷涂、高速火焰喷涂、沉淀硬化以及表面纳米
处理等技术,在提高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此外,利用生物化学反应、液体动力学、热力学等方法来研究和探讨减摩耐磨性能的机理,也对相关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第五章减摩耐磨材料的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评价材料减摩耐磨性能的重要手段。
本章将通过实验来研究不同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的诸多因素。
第六章结论
通过对金属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减摩耐磨性能,而这些性能的变化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来进行调整和优化。
因此,我们应该在选择材料的同时,也注意通过工艺技术的完善和优化,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
镍板材的耐磨性能及其表面改性技术研究

镍板材的耐磨性能及其表面改性技术研究镍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在许多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一些需要耐磨性能的应用中,如制造机械零件、汽车部件和航空航天工业等,对镍材料的磨损性能要求较高。
因此,研究镍板材的耐磨性能以及表面改性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镍板材的耐磨性能是指在摩擦和磨损过程中,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保持较低的磨损速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镍的耐磨性能主要取决于其晶体结构、组织状态和表面特性等因素。
首先,镍的晶体结构对其耐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镍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结构,在外力作用下易于发生滑移和碎裂,导致磨损。
因此,提高镍板材的晶体结构稳定性,减少晶体缺陷,能够有效提升其耐磨性能。
例如,通过添加适量的合金元素,可以改变镍的晶体结构,增加其晶界的稳定性,提高其耐磨性能。
其次,镍板材的组织状态也对其耐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细小而均匀的晶粒可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从而提高其抗磨损的能力。
因此,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如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等,能够使镍板材的组织得到精细化和强化,提高其耐磨性能。
此外,镍板材的表面特性对其耐磨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常用的改善镍板材表面耐磨性能的方法主要包括表面涂层和表面改性技术。
表面涂层是将耐磨性能较好的材料涂覆在镍板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以提高其耐磨性能。
常用的表面涂层材料包括镀铬、渗碳、喷涂陶瓷等。
这些涂层能够在材料表面形成硬度较高且抗磨损能力较强的保护层,起到降低磨损速率和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
表面改性技术则是通过改变镍板材表面的化学成分、组织状态和表面形貌等,来提高其耐磨性能。
常用的表面改性技术包括化学沉积、电化学沉积、激光熔化等。
这些技术能够改善镍板材表面的硬度、抗蚀性和耐磨性能,从而提升其耐磨性能。
总之,镍板材的耐磨性能及其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改变镍的晶体结构、组织状态和表面特性,能够有效提高镍板材的耐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铝合金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铝合金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铝合金材料是一种高强度、轻质、耐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铝合金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可观。
一、铝合金材料现状目前,铝合金材料的应用已经覆盖了几乎所有的领域,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建筑等工业领域中,铝合金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行业中,铝合金材料是构建飞机、航天器和卫星的主要材料之一,其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地运用。
在汽车工业领域,铝合金材料的应用主要是减轻汽车重量,从而降低燃油消耗和减少废气排放。
在电子领域,铝合金材料的应用主要是制造高精度的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
在建筑领域中,由于铝合金材料具有轻质、坚固、耐腐蚀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幕墙、铝门窗等领域。
二、铝合金材料的发展趋势未来,铝合金材料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趋势:1.功能性铝合金材料的研究和开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铝合金材料除了强度、耐腐蚀等基本性能外,功能性也逐渐受到关注,包括磁性、电学性、热传导性等。
例如,将铝合金材料与磁性材料复合,可以研发出高性能的电机;将铝合金材料作为热管材料,可以有效地改善热量传递性能等。
2.高强度铝合金材料的研究和应用随着材料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强度铝合金材料正在研制开发中,例如钛铝合金、镁铝合金、铬铝合金等,这些新型材料都具有高强度、轻质等特点,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高速列车等需要高强度和高刚度的领域。
3.铝合金材料与其他材料的复合应用铝合金材料与其他材料的复合应用已经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点。
例如,将铝合金材料与纤维材料、陶瓷材料等进行复合,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质,同时还可以增强铝合金材料的抗磨损性和抗冲击性能,使其更加适用于多种领域。
4.绿色环保的铝合金材料的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环保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铝合金材料的绿色环保性也成为研究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磨金属材料的最新研究现状关键词:耐磨材料;锰钢;抗磨白口铸铁;技术进展摘要:耐磨金属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 而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由于金属磨损而引起的能源和金属材料消耗增加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惊人。
近年来,对金属磨损和耐磨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人们的广泛重视。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耐磨金属材料领域研究开发的现状及取得的一系列新进展。
0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机械设备的运转速度越来越高,受摩擦的零件被磨损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其使用寿命越来越成为影响现代设备(特别是高速运转的自动生产线)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尽管材料磨损很少引起金属工件灾难性的危害,但其所造成的能源和材料消耗是十分惊人的。
据统计,世界工业化发达的国家约30%的能源是以不同形式消耗在磨损上的。
如在美国,每年由于摩擦磨损和腐蚀造成的损失约1000亿美元,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4%。
而我国仅在冶金、矿山、电力、煤炭和农机部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由于工件磨损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400亿元人民币[1]。
因此,研究和发展耐磨材料,以减少金属磨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国外耐磨金属材料的发展国外耐磨材料的生产和应用经过了多年研究与发展的高峰期,现已趋于稳定,并有自己的系列产品和国家标准、企业标准。
经历了从高锰钢、普通白口铸铁、镍硬铸铁到高铬铸铁的几个阶段,目前已发展为耐磨钢和耐磨铸铁两大类。
耐磨钢除了传统的奥氏体锰钢及改性高锰钢、中锰钢以外,根据其含量的不同可分为中碳、中高碳、高碳合金耐磨钢;根据合金元素的含量又可分为低合金、中合金及高合金耐磨钢;根据组织的不同还可分为奥氏体、贝氏体、马氏体耐磨钢。
而耐磨铸铁主要包括低合金白口铸铁和高合金白口铸铁两大类。
二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低铬白口铸铁和高铬白口铸铁,而且这两种材料目前在耐磨铸铁中占有主导地位。
马氏体或贝氏体、马氏体组织的球墨铸铁在制作小截面耐磨件方面也占有一席之地,中铬铸铁则应用较少。
从整体上看,合金白口铸铁的耐磨性优于耐磨铸钢,但后者韧性好,在诸如衬板、耐磨管道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2]。
2 我国耐磨金属材料的发展据统计,国内每年消耗金属耐磨材料约达300万吨以上,应用摩擦磨损理论防止和减轻摩擦磨损,每年可节约150亿美元。
近年来,针对设备磨损的具体工况和资源情况,研制出多种新型耐磨材料。
主要有改性高锰钢、中锰钢、超高锰钢系列,高、中、低碳耐磨合金钢系列,铬系抗磨白口铸铁系列,锰系、硼系抗磨白口铸铁及马氏体、贝氏体抗磨球墨铸铁,不同方法生产的双金属复合耐磨材料,表面技术处理的耐磨材料等。
同时,在耐磨材料生产工艺设备上先后从日本、德国、比利时等国引进数条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
在引进基础上结合国情,发展了消失模铸造工艺设备、金属型覆砂工艺设备、挤压造型工艺设备、离心铸造工艺设备等新技术新设备等新型工艺设备。
熔炼工艺上采用炉外精炼与连铸等新技术,使产品的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和性能都得到明显提高,同时,金属消耗也大幅度降低,一些厂家产品已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出口东南亚、日本、南非、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取得了良好的效益[3]。
耐磨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已趋于稳定,但对基础理论和应用的科学研究仍在继续,还有更多的新型耐磨金属材料需要去探求。
3 几种耐磨金属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3.1锰钢1.高锰钢高锰钢作为历史最悠久的一种耐磨材料,其成分(质量分数)范围为:w(C)=0.9%~1.4%,w(Mn)=l0%~15%,w(Si)= 0.3%~0.8%,w(S) ≤0.05%,w(P) ≤0.10%。
高锰钢使用状态的组织为奥氏体,它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加工硬化能力。
即在强烈的冲击载荷或挤压载荷下,受力表面被加工硬化,硬度可从原始的200HB左右提高到500HB以上,而心部仍保持着良好的韧性。
高锰钢的这种建筑在加工硬化基础上的优异的耐磨性能使它的使用受到限制,因此,要扩大高锰钢的应用范围,必须对其进行改进性研究,进一步提高其耐磨性[4-6]。
目前,在高锰钢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主要有:采用合金化的方法,添加Cr、Mo引起固溶强化,加入钛形成碳化钛,可引起弥散强化,并能细化结晶组织,最终达到强化基体,提高其耐磨性和屈服强度的目的。
实验表明,用这些方法加工出的用于冶金矿山的衬板,其使用寿命比高锰钢提高50%~70%。
工艺方面,采用铸后利用余热淬化的手段来替代传统上使用加热再进行水韧处理的方法,不但能简化工艺,节约能源,缩短生产周期,而且经济效益显著[7-10]。
在轧制工艺方面,徐文亮等[11]提出了用深度轧制的方法对高锰钢进行预变形表面硬化处理,并分析和研究了其组织演变及性能变化。
试验表明,经深度冷轧的高锰钢随着形变量的增加,其耐磨料磨损性能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深度冷轧的高锰钢表面形成的高密度位错及孪晶组织,晶粒明显细化,改善了铸造高锰钢产生的各项异性、气孔等缺陷,能有效阻止磨粒造成的磨损表面的脆性剥落,同时,高锰钢良好的心部韧性也将减少其磨损过程中的疲劳剥落。
该轧制方法对提高高锰钢使用效率及应用范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2.变质中锰耐磨钢在磨损冲击功较小的情况下,中锰钢的耐磨性优于高锰钢的耐磨性。
但在实际应用中,中锰钢在铸造和热处理的过程中易产生热裂,使铸件的成品率很低,且安全可靠性差。
近十几年来,在中锰耐磨钢研究方面,人们采用变质处理的方法,即向中锰钢中加入作为复合变质剂的Cr、Nb、Mg和稀土等元素,来改善显微组织与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主要是因为复合变质剂的加入能显著地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位错密度,如稀土可净化钢液,使钢中夹杂物数量减少;而Cr、Mg等能促进碳化物球化,增强稀土吸附及稀土夹杂物与碳化物的非均质晶核的作用,同时也能阻止夹杂物、碳化物进一步长大,使其组织明显细化,成分偏析减小,从而使变质中锰钢韧性得到明显改善,耐磨性能显著提高。
在对中锰钢变质处理的基础上,朱瑞富等研究发现[12-14],采用铸态水韧热处理工艺技术,即利用金属的铸造余热对奥氏体锰钢进行水韧处理,既有利于节约能源,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又可实现水爆清砂,改善劳动条件,减少环境污染。
现国内已有多家企业采用该项研究成果,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 超高锰钢近年来,人们已开始着手对具有稳定奥氏体组织的超高锰钢进行研究,主要是想在普通高锰钢标准成分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碳、锰含量来达到改善锰钢组织,提高耐磨性的目的。
研究人员通过对Fe-C-Mn合金奥氏体的价电子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在含C、Mn原子的一个奥氏体晶胞内,C-Mn之间的结合力大于C-Fe之间的结合力[15]。
这样,锰原子可通过对碳原子运动的拖曳提高碳的固溶度,而且利用锰不易和碳原子生成碳化物,来降低碳原子的扩散能力,抑制碳化物的析出。
因此,同时提高碳、锰含量,不但可以提高锰钢的加工硬化能力,而且可保持高韧性的奥氏体组织,使其在使用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当前,变质处理技术在开发新的超高锰钢钢种的试验中,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科研人员在对超高锰钢变质处理前后的组织进行研究发现[16-18],在未变质处理的组织中,晶粒较粗大,晶界共晶碳化物的网状特征非常明显;在变质处理的组织中,晶粒明显细化, 晶界碳化物的网状特征得到明显改善。
这些成果的研发为改善超高锰钢组织并提高其耐磨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3.2 抗磨白口铸铁近年来,国外在耐磨白口铸铁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
如美国,日本及欧洲各国20世纪初就开始采用镍硬铸铁,目前已发展到镍硬4#,铬含量由2%提高到9%,镍由4.5%提高到6.0%,共晶碳化物由M3C型变成M7C3型,力学性能显著提高,铸态厚截面即可获得马氏体组织,硬度在HRC62以上,并且具有一定韧性,主要应用于辊式磨的磨环和磨辊,可铸态使用,这对数吨重不便热处理的大铸件很有意义。
因镍价格高,我国研究人员已研制中铬铸铁等新型耐磨材料以取代它。
此外,国内科研人员研究出的高铬白口铸铁在国产设备上已投入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随着国内对铬系白口铸铁的研究不断深入,从合金化理论到生产工艺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获得了大量成果。
低铬、中铬、高铬、超高铬磨球、衬板、锤头,高铬渣浆泵过流件,以及高铬铸铁与钢双金属复合铸造衬板、磨辊、轧辊等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85年以来,我国铬系合金白口铸铁、镍铬合金白口铸铁已制定国家标准,耐磨白口铸铁技术已与国际接轨。
球墨铸铁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良好的耐磨性和抗冲击疲劳性能,在汽车、农机和建材等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世界球铁产量已达百万吨以上。
我国1982年制定了中锰抗磨球墨铸铁件标准(GB3180-82),近年来许多单位研制出马氏体基体、奥贝基体、马贝基体的磨球衬板,在建材和电力行业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我国自行研发的低合金白口铸铁,成本低,性能良好,在中、小冲击负荷下取得良好效果。
近年来,结合我国资源情况,研究人员还开发研制了锰系白口铸铁,硼系白口铸铁。
锰系白口铸铁分中锰(5%~6%)和高锰(7%~11%)两类,硼系白口铸铁分高碳低硼和低碳高硼两类,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得到相应的力学性能【3】。
3.3 其它表面工程作为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近年来硕果累累,其产业化也是方兴未艾。
目前,我国在热喷涂涂层、EB-PVD 涂层、自蔓延高温合成涂层及扩散涂层等抗冲蚀磨损防护涂层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耐磨损作为表面工程材料(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特别是对于某些只有表面磨损的零件,表面工程更显出其重要意义。
这些技术的发展,将使耐磨钢的开发前景广阔。
激光表面处理技术以加热速率高、温度高、热影响区小、可局部加热、处理后材料冷速快而晶粒细小、可机械化自动化操作、无污染等优点,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将激光淬火、激光表面熔凝处理、激光表面合金化、激光熔覆等激光处理技术应用到耐磨钢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4 结束语1. 应重视已经标准化、系列化的耐磨材料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继续开展低成本耐磨材料、耐磨复合材料、抗磨蚀材料、耐热耐磨材料、耐磨表面工程技术、磨损机理与失效分析方面的研究,真正掌握和稳定实施已成熟的生产工艺并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
2.从冶金质量上狠下功夫,有效降低非金属夹杂物和气体含量,纯洁金属液,以提高铸件力学性能、耐磨性和使用性能;推广先进铸造工艺,改善铸件质量,生产优质耐磨金属材料;3.我国高锰钢、抗磨白口铸铁等都制定了国家标准,耐磨合金钢也将制定国家标准,制造厂应参照国家标准,制定严格企业标准指导生产,同时完善测温、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探伤等检测设备,建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参考文献[1] 谢敬佩等.耐磨铸钢及熔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 卢书媛,丁厚福.几种新型耐磨材料[J]. 国外金属热处理,2003,23(5):6-8[3] 李茂林. 我国金属耐磨材料的发展和应用[J].铸造,2002,51(9):525-529[4] 张增志. 耐磨高锰钢[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5] 梁高飞等. 抗磨钢的最新进展[J]. 特殊钢,2002,23(4):1-7[6] KopacJanez.Hardening phenomena of Mn-austenite steels in the cutting process[J].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1,109(1-2):96-104.[7] 仝健民.耐磨钢研究进展[J]. 水利电力机械.2003,25(2):29-33[8] 王军,孙铁.提高奥氏体耐磨钢耐磨性的几种方法[J]. 新疆钢铁, 2001,2:78-80[9] 朝志强等.奥氏体耐磨锰钢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钢铁研究学报,1998,10(5):59-64[10]I. El-Mahallawi, R. Abdel-karim, and A. Naguib. Evaluation of effect of chromiumon wear performance of high manganese steel[J]. Materials Science andTechnology .November 2001 Vol. 17 :1385-1390[11]徐文亮等. 深度轧制高锰钢的组织演变及性能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5,30(5):64-66[12] 朱瑞富等. 变质中锰耐磨钢与铸态水轫节能热处理[J].钢铁,1997,32(2):57-60[13] 张明等.变质中锰耐磨钢的性能与应用[J].机械工程材料,2004,28(1):38-40[14] 朱绍峰,程正勇.中锰铸态耐磨钢的冲击磨损性能[J].热加工工艺,2004,2:25-26[15] 吕宇鹏等. 超高锰耐磨钢的组织与性能研究[J].矿山机械,1998,(6):69-73[16] 陈鹭滨等. 耐磨锰钢的变质处理及其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4,(18):361-363[17] 吕宇鹏等. 变质超高锰耐磨钢的冲击磨料磨损行为研究[J].金属学报,1999,35(35):581-584[18] 吕宇鹏等. 变质处理对超高锰钢铸态和热处理组织的影响[J]. 钢铁,1998,33(12):48-51Recent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Wear ResistantMetal MaterialsQiu Chang-ming1, Zhang Gui-jie1,Wang Yan-feng2(1.College of Metallurgy and Energy ,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 063009, China;2.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 063009, China)Key word:wear resistant materials; manganese steel; wear-resistant white iron; technical progressAbstract: Wear resistant metal materials have been applied into many industrial field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odern industry, the loss of economy caused by metal wear including more and more consume of energy resources and metal material is astonishing .In recent years,more and more people begin to realize the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ing metal wear and wear-resistant materials.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a series of recent progress on wear resistant metal materials in home and abroad aresummarized in this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