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调研(二)语文试卷讲述

合集下载

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调研考试试卷

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调研考试试卷

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调研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1. (6分)(2017·广元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新批评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

它认为文学的本体即作品,作品本身是文学活动的本源与目的。

具体而言,一首诗即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和任何其他的事物一样,它就是自己,以其本身的存在而存在。

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客观的、自足的、独立的艺术品的存在。

这种主张把诗首先当作诗而不是别的什么来考虑,使批评者得以将注意力聚焦于文本,其重要意义在于它将语言还原为文学的主体,颠覆了偏于文本外缘研究的传统批评形态,使文学研究回到它的形式本原。

在作品本体论的基础之上,新批评认为,作者的感情或意图不能等同于诗的意义。

他们批评那种在诗或文艺作品与作者的个人经验或意图之间划等号的观点,斥其为“意图缪见”。

根据新批评的观点,以作者的心理动机作为批评依据,结果必然导致传记式批评与相对主义。

新批评称,任何一首诗都是一个公共文本,批评者可以使用公共话语的标准和规则对其予以解读,而无需诗人个人经验、兴趣爱好及性格等因素作为条件。

在新批评之前,文学批评界占统治地位的是传记的和历史的方法,这种方法研究文本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状况,研究者努力在这些因素和作品之间建立联系,确定相互间的影响关系,从而印证文本的意义。

虽然新批评并不绝对否认作品产生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对于研究作品可能会产生有益的作用,但是,他们坚决认为,作者个人的生活和历史,如作者的意图一样,与作品的意义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

一首诗并非诗人的个性与情感的告白,相反,诗人致力于用语言表现人类普遍的情感。

新批评理论强调的是,意义栖居于文本之内,而不是之外。

将作者、作者的生活以及当时的社会历史因素从文学的本体分离出去之后,新批评进一步地将读者也予以剥离。

他们认为读者对作品的情感式的反应也不能成为有说服力的解读,对于这种错误,他们也有一个名称,叫做“感受缪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含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含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作者:————————————————————————————————日期:2常州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说到底,世上风景闲流水,端的还是要人慢下来。

中国这如诗的城市中,最是江城得了个中,且将它地挥洒出来。

这便是江城街头巷尾、湖畔公园里数不胜数的茶馆、茶铺,一个人在清晨里不慌不忙地起来,到茶馆里,一坐就是一天,那叫一个悠闲!A.趣味痛痛快快遛B.滋味淋漓尽致踱C.意味兴致勃勃逛D.韵味尽情尽兴晃1.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趣味”,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强调客观对象;“滋味”,味道,比喻某种感受,强调主观体验;“意味”,含蓄的意思,情调、情趣、趣味;“韵味”,含蓄的意味或情趣风味。

根据语境,侧重于主观体验,故应选“滋味”。

“痛痛快快”,舒畅,尽兴,爽快;“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兴致勃勃”,形容兴头很足;“尽情尽兴”,情感、兴趣得到尽量满足。

由“挥洒”可知,语境强调的是尽兴、舒畅、透彻,故应选“淋漓尽致”。

“遛”,慢慢走,散步;“踱”慢步行走;“逛”散步,闲游;“晃”侧重摇动摆动。

可以说,四个词都有慢步走的意思,根据语境,该语段文学意味浓厚,意境优美,再联系后面的“悠闲”,故应选“踱”。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 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 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 工作之余,大家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10月调研高三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10月调研高三语文试卷【含答案】

常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调研高三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2023.1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部分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糖史上的蔗浆时代》,讨论唐代以及唐以前的时期,蔗糖的主要形式是“蔗浆”,但是,当时我误以为进入宋代以后,固体的砂糖便成为主流。

直到读到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里的一则材料,我才意识到,以为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这是一个普遍流传的误会。

这里有必要提及《糖霜谱》。

宋人王灼的《糖霜谱》是一部严谨惊人的科学史著作,由之后人知道,在北宋时代,固体的糖已经出现了。

但是,很多人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而望文生义,对这一著作有很多误解,包括以为“糖霜”指的是我们今天生活中看到的砂糖,即细粒状的糖粉。

其实,王灼讲解得非常清楚:糖霜之称,是指这种产品经历结晶的过程,近似自然界中的结霜现象。

至于糖霜的形态,则是大大小小的不规则团块,所以宋人亦称之为“糖冰”或“冰糖”。

当时甘蔗种植在宋朝的境内非常普遍,质量也很好,然而掌握了糖霜技术的地方却不多,仅仅局限在福唐(位于福建)、四明(浙江)、番禺(广东)以及广汉、遂宁(二者皆在四川),可是前四个地方都产量小,质量也逊色,因此实际上只有遂宁一处为主力。

即使在遂宁,也只是集中在伞山周围,这里制糖霜的家庭作坊称为“糖霜户”,其中大致有三百家的出品为优等货,大户每年能动用三百多只缸制糖,而小户不过只有一两缸。

另外还有将近百家制糖作坊,但是只能生产中下等的产品。

附近虽然也有很多甘蔗田,那里的农户们却没有掌握做糖霜的技术,只能把甘蔗汁加工成糖水,作为原料卖给伞山前的制糖坊。

这些糖霜户所掌握的技术相当简单,无法完全控制生产过程,导致每年的产量不稳定。

从耕田到晒霜,历时长达一年半,最终可能一缸出几十斤乃至上百斤糖霜,也可能完全没有任何糖霜形成。

宣和初年,北宋朝廷要求遂宁每年进贡数千斤糖霜,结果当地将近半数产家破产,到王灼写《糖霜谱》时还没有恢复元气。

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调研(二)语文试卷.

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调研(二)语文试卷.

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调研(二)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学者认为,清明节成型于大唐盛世,是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而成的节日。

②有关领导谈及市政工程建设及城管理工作问题时着重指出,城市管理要标本兼治,,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③有的地方以山色取胜,有的地方以水色撩人,唯独在这里,水与山:水是岷江的水,山是青城的山,而我们就是这岷江水畔的山水人家。

A.融汇持之以恒相得益彰B.融汇锲而不舍相映成趣C.融合锲而不舍相得益彰D.融合持之以恒相映成趣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发改委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确保市场稳定供应。

B.曾帮助发现埃博拉病毒的科学家彼德·皮奥特表示,此次在西非暴发的埃博拉危机很可能要持续到2015年年底才能结束。

C.早在1979年,中方就提出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的设想,首次公开表明了中方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解决同周边邻国间领土争端的立场。

D.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大气中化学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增加了大气中的光化学氧化剂,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多。

3.将下面的五句诗删去一句,再将余下的排序组成七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绿阴冉冉遍天涯②青草池塘独听蛙③秋庭暮雨类轻埃④林莺啼到无声处⑤门外无人问落花A.③②④⑤ B. ①②⑤④ C. ⑤①④② D.⑤③②①阅读下文,回答4—5题。

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在香山途中,发现杏子口山沟南北两崖上的三座小小佛龛,几块青石板经历了七百多年风霜,石雕的南宋风神依稀可辨,说是“虽然很小,却顶着一种超然的庄严,镶在碧澄澄的天空里,给辛苦的行人一种神秘的快感和美感。

”建筑家有这样的领会,梁思成名之为“建筑意”。

“意”,不太容易言传,等于品味、癖好之微妙,总是孕含一点“趣”的神韵,属于纯主观的爱恶,玄虚不可方物,如声色之醉人,几乎不能理喻。

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语文答案

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语文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常州市高三期中教学情况调研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1.D(3分)2.B(3分)3.A(3分)4.指的是《阮玲玉》中三条叙事线不断在现实和虚拟之间转换,(1分)使所有叙述停留在知与不可知、信与不确信之间。

(2分)激发观众探求自己对人物及其经历的理解与判断。

(1分)5.比较《奥本海默》与《阮玲玉》的不同叙事策略(前者严丝合缝,灌输观众唯一权威解读,后者充满不确定性,鼓励观众怀疑和探究),突出诺兰在表现历史人物时的传统态度。

(3分)比较《奥本海默》与《奇幻核子战》对核爆危害的不同处理方式(前者对核辐射影像进行转述性展示,后者虚构核弹砸在纽约街头的画面),批评诺兰对历史灾难的回避态度。

(3分)(二)6.B(3分)(A项,两句话流露出的是鲁迅特有的悲观与自嘲;C项,由下文“有置身农贸市场的感觉”可知“衬托”错,应该是破坏了“庄严肃穆感”;D项,主要原因是我认为大陆新村的管理者没有真正尽到保护故居和宣传鲁迅精神的责任) 7.A(3分)(“轻快”不准确,作者的心情是崇敬与追怀)8.①营造萧瑟、清冷的氛围,衬托我对鲁迅先生的追思和哀悼,增强文章的感染力;②风声“海潮般的轰鸣”,象征鲁迅先生与黑暗斗争、启蒙大众、震撼人心的一生;③风吹走“我”献给鲁迅先生的玉兰叶,寓示鲁迅先生不务虚名的冷峻孤高;④隐喻鲁迅先生在不同时代声誉和评价的起落,暗示“我”的立场和态度。

(4分,答出一点给2分。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9.“真正的郁积”是指鲁迅先生心中对中国人、中国社会的忧思与批判。

(3分)阐述举例:①虚伪冷酷的鲁四老爷、赵太爷等人物,体现了鲁迅对辛亥革命前后依旧顽固猖狂的封建势力的痛恨;②勤劳驯顺的祥林嫂和自欺欺人的阿Q,寄寓了鲁迅对底层民众充满奴性、愚昧麻木的“国民性”的忧思;③《祝福》中面对现实徘徊、逃避的“我”,表现了启蒙者在自我困境中的彷徨和苦闷。

(3分。

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调研(二)数学(理)试卷分析

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调研(二)数学(理)试卷分析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阶段调研(二)数 学 (理)试 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纸填空题的相应答题线上)1.函数y的定义域是 ▲ ;2.设i 是虚数单位,若复数z 满足)1()1(i i z -=+,则复数z3.“3=a ”是“直线032=++a y ax 和直线07)1(3=+-+y a x平行”的 ▲ 条件;(选“充分不必要” “必要不充分” “充要”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填空)4.若样本数据1x ,2x ,⋅⋅⋅,10x 的标准差为8,则数据121x -,221x -,⋅⋅⋅,1021x -的标准差为 ▲ ;5.阅读右面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i 的值为 ▲ ;6.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2,若124, , a a a 成等比数列,那么1a 等于 ▲ ;7.袋中有形状、大小都相同的4只球,其中1只白球,1只红球,2只黄球,从中一次随机摸出2只球,则这2只球中有黄球的概率为 ▲ ; 8.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圆心角为3π,面积为23π的扇形,则圆锥的体积是▲ ;9.已知sin 222cos(2)x x x θ=-()πθπ-<<,则θ= ▲ ;10.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一条渐近线过点( ,且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2y = 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_______ ▲_______; 11.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2,120BAD ∠=,点,E F 分别在边,BC DC 上,3,BC BE DC DF λ==,若1AE AF ⋅=,则λ的值为 ▲ ;12.如果函数()()()()21281002f x m x n x m n =-+-+≥≥,在区间122⎡⎤⎢⎥⎣⎦,上单调递减,则mn 的最大值为 ▲ ;13.已知函数⎪⎩⎪⎨⎧>≤+=1,ln 1,141)(x x x x x f ,则方程ax x f =)(恰有两个不同的实根时,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14.已知圆O :224x y +=,点M (1,0)圆内定点,过M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与圆O 交于AB 、CD ,则弦长AC 长的取值范围 ▲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 15.(本小题满分14分) 在ABC ∆中,3,6,4A AB AC π=== (1)求sin()4B π+的值;(2)若点D 在BC 边上,AD BD =,求AD 的长。

江苏省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有答案)

江苏省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有答案)

常州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质量调研语文2024年11月注意:本试卷共9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几十年来,神经科学家一直在记录动物的神经细胞活动,并以此来研究大脑的作用机制。

但有些人试图做得更多,他们尝试让人类完美地保存和重现记忆,或者在脑海中回放视频游戏。

将来有一天,人们甚至能仅凭思维来召唤汽车。

人机连接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进步的途径多种多样。

其中一些进步需要外部设备的改善,如一些设备能够显示佩戴者是否处于饥饿或者无聊的状态,另一些能将人们的意图转化为真实的语言,或者,可以利用神经脉冲打字。

今天,一些瘫痪者已经在验证这类技术了。

这种被称为“脑机接口”的技术能将意念转化为行动,仅凭大脑中的信号,瘫痪者就能在网上进行购物、与他人交流,甚至用假臂拿起杯子饮用杯中的饮料。

然而,这样的技术也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忧。

能清晰地看到大脑的活动,理解它,甚至修改它,这确实给很多人带来了福音,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但这种窃听神经信号的行为会不会超出医学应用的范畴,给社会带来烦恼呢?大脑技术的进展长期以来,研究人员和医生一直在寻求从人脑中直接提取信息的方法,而不是依靠说、写或者打字。

这样的技术可以很好地帮助身体不能活动或不能说话的残障人士。

植入大脑的电极可以记录大脑运动区域的信号,使得一些人可以通过信号控制假体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

2019年1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将电极植入一名残疾人的大脑内。

这个名叫切米列夫斯基的人在一次冲浪事故后,便无法正常使用他的胳膊和腿了。

现在,利用来自大脑两侧的信号,切米列夫斯基能够自如地控制两条假臂。

通过大脑两侧植入的电极,他控制两条机械臂进食,其中一条操刀,另一条握叉。

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这是总书记《在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的一句古诗。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的原意是如果连一句话都不能付诸实践,纵然读万卷诗书也只是枉然。

此句旨在阐述知与行的关系,强调读书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只会死读书而不能有效运用的人,学问再多也是纸上谈兵。

显而易见,总书记引用这句话的目的,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过程,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从而使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知行范畴的讨论主要围绕知行的难易、先后、轻重、分合等问题展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知行观。

重行传统肇始于先秦时期,孔子就有“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等论述,提出君子应当言行一致、以行为本。

荀子对于重行讲得更为透彻,“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用层层递进的论证方式,将“行置于最高层次,使“行”成为检验“知”的标准。

从先秦到汉唐,中国哲学重行传统已经形成,但对知行关系的深入探究,则主要来自宋明理学家的阐发。

程颐首倡“知先行后”说,后朱熹修正这种观点,提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

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为重”,此为“知轻行重”说的核心观点。

至明中叶,“天下事势,如沉疴积瘘,所望以起死回生”,此背景下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力图达到“知”与“行”、“心”与“物”融为一体的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阶段调研(二)语文试卷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学者认为,清明节成型于大唐盛世,是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而成的节日。

②有关领导谈及市政工程建设及城管理工作问题时着重指出,城市管理要标本兼治,,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③有的地方以山色取胜,有的地方以水色撩人,唯独在这里,水与山:水是岷江的水,山是青城的山,而我们就是这岷江水畔的山水人家。

A.融汇持之以恒相得益彰B.融汇锲而不舍相映成趣C.融合锲而不舍相得益彰D.融合持之以恒相映成趣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发改委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确保市场稳定供应。

B.曾帮助发现埃博拉病毒的科学家彼德·皮奥特表示,此次在西非暴发的埃博拉危机很可能要持续到2015年年底才能结束。

C.早在1979年,中方就提出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的设想,首次公开表明了中方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解决同周边邻国间领土争端的立场。

D.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大气中化学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增加了大气中的光化学氧化剂,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多。

3.将下面的五句诗删去一句,再将余下的排序组成七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绿阴冉冉遍天涯②青草池塘独听蛙③秋庭暮雨类轻埃④林莺啼到无声处⑤门外无人问落花A.③②④⑤ B. ①②⑤④ C. ⑤①④② D.⑤③②①阅读下文,回答4—5题。

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在香山途中,发现杏子口山沟南北两崖上的三座小小佛龛,几块青石板经历了七百多年风霜,石雕的南宋风神依稀可辨,说是“虽然很小,却顶着一种超然的庄严,镶在碧澄澄的天空里,给辛苦的行人一种神秘的快感和美感。

”建筑家有这样的领会,梁思成名之为“建筑意”。

“意”,不太容易言传,等于品味、癖好之微妙,总是孕含一点“趣”的神韵,属于纯主观的爱恶,玄虚不可方物,如声色之醉人,几乎不能理喻。

袁宏道所谓“世人所难得者唯趣。

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惟会心者知之”。

这是对的。

但是,袁中郎笑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俗以为远,说这些都是趣之皮毛,未免犯了知识势利的弊病。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一心追求高级文化之神情旨趣,恐怕变得有身如桎,有心如棘,入理愈深,去趣愈远。

这一层,苏珊·桑达看得比较通透,她标举俗中求雅的享乐主义也是“高品味”,“有品味有修养的人从此得以开怀,不必日夜为杞忧所累。

”琴棋书画的最高境界讲究能收能放,与此同理。

品味跟精神境界当然分不开,可惜庸俗商业社会中把人的道德操守和文化修养都化成“交换价值”,视之如同“成品”,只认标签不认内涵,品味从此去“品”何止千里!懂得看破功利社会怪现象而发出会心微笑的人,才能洞识“现代品味”的真谛,才可以在交换价值市场上立足且自得其趣。

在这样精致的按钮时代里,没有这一点品味的人注定寂寞。

(改写自董桥《说品味》)4.依据文意,选出叙述正确的选项()A.梁思成所谓“建筑意”,是指建筑文物因历经岁月风霜而呈现的斑驳痕迹。

B.苏珊‧桑达提出“高品味”,意在讽刺现代人往往付出高价追求庸俗享乐。

C.掌握道德操守和文化修养之间的“交换价值”,才能在现代社会自得其趣。

D.能超越功利角度享受美感经验,方能在精緻的按钮时代里培养“现代品味”。

5.下列叙述,与文中论“趣”观点最相符的选项是()A.《世说新语》中“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的二句问答,双方皆欲以此明辨事理,因而“去趣愈远”。

B.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认为“月景尤不可言”,乃因月景之美“孕含一点‘趣’的神韵”,“惟会心者知之”。

C.郑愁予《错误》:“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擅写自然景物,是“夫趣,得之自然者深”的表现。

D.徐志摩《再别康桥》:“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浓烈的主观爱好,属于“趣之皮毛”。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与赵韫退大参书(1)【清】王弘撰昨承执事枉驾,以贵乡诸先生之命,属为.贺相国冯公寿文,且云本之相国意,又述相国尝称弘撰文为不戾.于古法。

此虽弘撰所.惶悚不敢当,而知己之谊,则有中心藏之而不忘者。

即当欣跃操觚,竭其所蓄,直写相国硕德伟抱、辅世长民之大略,以.求得相国之欢。

然而审之于己,度之于世,皆有所不可。

故敢敬陈其愚,唯执事详察焉。

弘撰以衰病之人,谬叨荐举,尝具词控诸本省抚军;转咨吏部,不允。

嗣又奉旨严催,不得已,强勉匍匐以来京师;复具词令小儿抱呈吏部,又不允。

借居昊天寺僧舍,僵卧一榻。

两月以来,未尝出寺门一步。

即大人先生有忘贵惠顾者,皆不能答拜,特令小儿持一刺,诣门称谢而已。

须白齿危,两目昏花,不能作楷书,意欲临期尚复陈情,冀幸于万一,蒙天子之矜怜,而.放还田里。

夫贺相国之寿,非细故也。

诸先生或在翰苑,或在台省,或在部司,皆闻望素著,人人属耳目焉。

公为屏障以为相国寿,则其文必传视都下,非可以私藏巾笥者也。

弘撰进而不能应天子之诏,乃退而作贺相国之寿文,无论学疏才短、不能揄扬相国之德,即朝廷宽厚之恩,亦未必以此为罪。

而揆.之于法,既有所不合,揣之于心,亦有所.不安。

甚至使不知者,以.弘相国之门,希图录用,欺世盗名,将必有指摘撰与相国素不识面,今一旦为此文,疑为夤缘..之及。

不但文不足为相国重,而且重为相国累,此弘撰之所以逡巡而不敢承也。

即执事代为弘撰筹之,亦岂有不如是者哉!不然,操天下文章之柄,为.天子教育人才,天下之士,望之如泰山北斗,伏谒门下者,咸思得邀相国之一盼为荣。

其间负名位而擅词华者,固繁有徒,而相国独属意于贱子,身非..木石,岂不有心识此义者?而.顾推委而不为,有此人情也乎?是用直布腹心,唯执事裁之谅之。

并乞上告相国:倘邀惠于相国,得归老华山,为击壤之民(2),以遂其畎亩作息之愿,午夜一灯,晓窗万字,其不能忘相国之德,将以传之纪载而形之歌咏者,必有在矣。

燕山易水,共闻斯语。

唯执事图之。

(王文濡编《续古文观止》)【注释】(1)大参:对参政官的尊称。

王弘撰:陕西人,明末诸生。

入清后,隐于华山。

康熙十八年被推荐应博学鸿儒科考试,召至京师,托病拒不应试,后放归乡里。

(2)击壤之民:太平盛世的百姓。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弘撰文为不戾.于古法戾:违背B.揆.之于法,既有所不合揆:揣度,衡量C.而相国独属意..于贱子属意:嘱咐,托请D.疑为夤缘..相国之门夤缘:攀附权贵,拉拢关系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此虽弘撰所.惶悚不敢当②揣之于心,亦有所.不安B.①以.求得相国之欢②以.弘撰与相国素不识面C.①属为.贺相国冯公寿文②为.天子教育人才D.①蒙天子之矜怜,而.放还田里②而.顾推委而不为,有此人情也乎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①弘撰以衰病之人,谬叨荐举,尝具词控诸本省抚军。

(4分)译文:②不但文不足为相国重,而且重为相国累,此弘撰之所以逡巡而不敢承也。

(3分)译文:③是用直布腹心,唯执事裁之谅之。

(3分)译文:9.请简述作者没有应赵韫退之请为冯相国撰写祝寿文章的原因。

(3分)答:三、古诗词鉴赏(9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释】海西头指扬州。

⑴首联中的“急”字因“引人遐思、情意深切”历来被人赞赏,请简要分析。

(2分)答:⑵颔联写景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

(4分)答:⑶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歌表达的情感内涵。

(3分)答: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以游无穷者,。

(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于嗟鸠兮,。

(4)蜂房水涡,。

(5),四弦一声如裂帛。

(6)。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7)知足者富,。

(8)巧言令色,。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藏在草间耿立乡村是藏在草里的。

是啊,没有草的乡村是什么乡村?不管我从外回来,是在什么时候,也不管时令节气,一踏到木镇的泥土,鼻翼里呼吸的味道就是草的味。

那种清芬令鼻翼发痒,你喷嚏的滑稽就是草香逗你的结果。

草是不用播种的,有时席地坐在满是草的田埂上,随手抓一根草,用它剔牙,或者就拿在手里,用眼睛瞄,看汁液一点点渗出。

那是草提炼的雨水的留存,还是他们自己的血液和灵魂?人的心血来潮对草不是好事,他们受到伤害,但农人和他们的关系一直复杂。

草们要做牛羊的饲料,草们要做房屋的顶盖。

但他们与农人亲昵,父亲常说:老百姓和草一个姓,叫草民。

如果说草的生长使乡村有了些诗意,草是修饰乡村和庄稼的,也许庄稼太实用,人们对庄稼多的是感恩,是庄稼养活了一个生命,又一个生命。

草也养活了一个又一个生命。

比如牛,比如羊,这又是低一个档次的,因这,草在乡村也是低眉顺眼,不声不张。

即使春天,那些草尖从土里探出脑壳,也是怯怯的,你凑近了,草尖就接近于乌有,草色只可遥看,距离产生美感。

但是一场雨后,你到了地里,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

草是那样的热烈,满地的青,是不是草尖和草籽都张开了小嘴,那些封闭了一冬的小生灵们,仿佛与节气与雨水有过契约击过掌,他们在雨水的搀扶下,都站立了。

木镇的草,应该登记成册,我想没有一个人能全部说出那写草的名字:醉草,兔子酸,益母草,节节草……在水沟旁有一种草,叫茅根,秋天时候,它的穗子白白的,如满头的霜;但它的根细长洁白,拔出一节塞到嘴里,那股细细的甜就爬到舌尖直跑进肚子里了。

父亲说醉草最好,羊要是吃了,就如农人抓起小酒壶仰脖喝透了壶里的东西,那羊也醉眼朦胧地踉跄地回家。

有时我就乱想,草是农人的兄弟吧,他们都来自泥土,终归于泥土,如《圣经》上说的,人间有许多的无名氏。

草也有,草的家族叫得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妖冶的,朴素的,秀美的,绮丽的。

有时它们像与泥土和农人有和约,庄稼占据多少地方,草占据多少地方,草总是先长出迎接庄稼,然后相伴着走一程。

实在闹矛盾了,农人就批评草们的霸道,开始用武器的批判代替批判的武器。

镰刀、铲子、手,但我说草们在这些工具下不是牺牲,而是另有任用,到了牛羊的胃里,在牛羊反刍的时候,牛羊感恩的就是给他们温饱与生命的草。

我曾思索过父亲对草的情感,也许深层就是对土地和庄稼的情感,父亲的肩上四季有一个杞柳编的粪箕子,那里总是一些草或者干柴,用来喂养生灵或烧火。

当他中风后恢复得不是十分理想,他步履蹒跚,手指不能灵活转动。

他最后还是没有把自己的一亩地交出去,他说,这地就是一个根,空闲的时候到地里走一走,听听庄稼的拔节,即使不干活,蹲在地头弯腰拽几把草,也比坐在床上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