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软件实施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密码设备保密管理规定(3篇)

密码设备保密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密码设备的保密管理,确保国家密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单位)使用的密码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加密机、加密模块、加密卡、加密软件、密钥管理设备等。

第三条密码设备保密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严格保密;(二)分级分类,重点保护;(三)技术防护,制度保障;(四)责任明确,奖惩分明。

第四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密码设备保密管理制度,明确保密责任,加强保密教育,确保密码设备安全。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五条单位应当设立密码设备保密管理组织,负责本单位密码设备保密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六条密码设备保密管理组织的主要职责:(一)制定本单位密码设备保密管理制度;(二)组织开展密码设备保密教育培训;(三)监督、检查密码设备保密工作;(四)处理密码设备保密事件;(五)向上级单位报告密码设备保密工作情况。

第七条单位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密码设备保密管理工作,负责以下工作:(一)制定和实施密码设备保密方案;(二)组织开展密码设备保密检查;(三)对密码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四)处理密码设备保密事件;(五)向上级单位报告密码设备保密工作情况。

第三章密码设备分类与保护第八条密码设备按照涉密程度分为以下三个等级:(一)核心级:涉及国家秘密的核心密码设备;(二)重要级:涉及国家秘密的重要密码设备;(三)一般级: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密码设备。

第九条核心级密码设备的管理:(一)使用单位应当对核心级密码设备实行严格保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复制、传播、携带、展示;(二)核心级密码设备应当采取专用设施、专用场所进行存储和使用;(三)核心级密码设备的使用、维护和销毁,应当由专人负责,并严格执行审批程序。

第十条重要级密码设备的管理:(一)使用单位应当对重要级密码设备实行保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复制、传播、携带、展示;(二)重要级密码设备应当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防止信息泄露;(三)重要级密码设备的使用、维护和销毁,应当由专人负责,并严格执行审批程序。

执行密码管理规定的通知(3篇)

执行密码管理规定的通知(3篇)

第1篇各部门、各单位:为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现就严格执行密码管理规定发出如下通知:一、高度重视密码管理工作密码是保障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是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基石。

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密码管理的重要性,将密码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密码管理规定得到有效执行。

二、明确密码管理责任(一)单位负责人为密码管理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密码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二)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密码管理的具体实施,包括密码策略制定、密码产品采购、密码应用管理等。

(三)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密码管理工作负责,确保密码管理制度在本部门得到有效执行。

三、严格执行密码管理规定(一)密码策略管理1. 制定密码策略,明确密码的使用范围、密码强度要求、密码更换周期等。

2. 定期对密码策略进行审查和更新,确保密码策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3. 加强密码策略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体员工对密码策略的认识和遵守程度。

(二)密码产品管理1. 严格按照国家密码管理部门的规定,采购和使用密码产品。

2. 对密码产品进行安全检测和评估,确保密码产品的安全性。

3. 定期对密码产品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密码产品的有效性。

(三)密码应用管理1. 在网络系统中,采用密码技术进行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安全防护。

2. 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信息的安全。

3. 加强密码使用过程的监控,防止密码泄露和滥用。

(四)密码更换和销毁1. 定期更换密码,确保密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在密码更换时,做好密码销毁工作,防止密码泄露。

3. 对不再使用的密码进行销毁,确保密码不再被滥用。

四、加强密码安全培训(一)组织全体员工参加密码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密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二)培训内容应包括密码策略、密码产品使用、密码安全防护等。

保密软件管理制度内容

保密软件管理制度内容

保密软件管理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保密软件的管理,确保信息安全,本制度制定。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及其子公司所有工作人员在使用、管理、维护、更新保密软件时必须遵守。

第三条保密软件是指能够加密、保护、管理机密信息的特定软件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加密、网络安全、防火墙等功能的计算机软件。

第四条保密软件管理制度是本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第五条保密软件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软件安装、使用、管理、维护、更新等方面的规定,所有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

第二章保密软件的安装和使用第六条保密软件的安装必须经过公司网络安全部门或信息技术部门审批,并按照审批要求进行操作。

第七条保密软件的使用必须遵守软件的许可协议,不得私自传播、复制、修改或销售保密软件。

第八条保密软件的使用必须遵守公司保密政策和保密规定,严禁泄露公司机密信息。

第三章保密软件的管理第九条公司网络安全部门或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保密软件的管理工作,包括软件的采购、更新、升级等。

第十条公司网络安全部门或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对保密软件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一条公司网络安全部门或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对保密软件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软件使用符合规定。

第四章保密软件的维护和更新第十二条保密软件的维护工作由公司网络安全部门或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包括对软件进行修复、升级、维护等操作。

第十三条保密软件的更新工作由公司网络安全部门或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及时对软件进行更新,确保软件功能得到最新的升级。

第五章保密软件的退出和销毁第十四条保密软件在不再使用时,必须按照公司规定进行退出操作,包括卸载软件、销毁数据等。

第十五条保密软件的销毁必须由网络安全部门或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确保软件数据无法恢复。

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对违反本制度的工作人员,公司有权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扣发奖金、停止资格等。

第十七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对以前的操作规程不适用。

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规定等制度

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规定等制度

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规定等制度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然而,对于涉及国家秘密、商业机密或个人隐私等重要信息的处理,计算机的使用必须遵循严格的保密管理规定。

为了确保信息安全,保障国家利益和个人权益,制定并执行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规定等制度至关重要。

一、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规定(一)涉密计算机的定义与认定涉密计算机是指用于处理、存储、传输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

其认定应依据国家相关保密标准和规定,由专门的保密管理部门进行。

(二)物理安全保障涉密计算机应放置在专门的保密场所,具备防火、防水、防盗、防电磁泄漏等物理防护措施。

场所应限制人员进出,并安装监控设备和报警系统。

(三)设备采购与管理采购涉密计算机设备应选择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产品,并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测和审批程序。

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报废应进行详细记录,确保可追溯性。

(四)操作系统与软件管理涉密计算机应安装经过安全认证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并及时进行更新和补丁修复。

禁止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特别是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国外软件。

(五)用户权限管理为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明确其可访问和操作的信息范围。

用户应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

(六)信息存储与传输涉密信息应存储在加密的存储介质中,传输应采用加密通道,确保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

(七)病毒防护与安全审计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定期进行病毒查杀和安全扫描。

同时,建立安全审计机制,对计算机的操作行为进行记录和审查。

(八)维修与报废处理涉密计算机的维修应由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并在维修过程中采取保密措施。

报废时,应确保存储介质中的信息被彻底清除,无法恢复。

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规定(一)信息分类与标识对在非涉密计算机上处理的信息进行分类,明确哪些是敏感信息,哪些是普通信息,并进行相应的标识。

(二)个人隐私保护尊重用户的个人隐私,不得未经授权收集、存储、使用或披露个人敏感信息。

网络安全和信息保密管理规定

网络安全和信息保密管理规定

网络安全和信息保密管理规定一、总则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安全风险,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问题日益严峻。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保护公司及个人的信息资产,特制定本网络安全和信息保密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员工、合作伙伴以及与公司业务相关的第三方。

三、网络安全管理(一)设备管理1、公司所有网络设备,包括电脑、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运行稳定、安全。

2、员工不得私自拆卸、更换公司网络设备的硬件或软件,如有需求应向 IT 部门提出申请。

(二)访问控制1、公司内部网络应设置访问权限,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员工根据工作需要获取相应的访问权限。

2、员工不得擅自超越自己的权限访问公司网络资源。

(三)密码管理1、员工应设置强度较高的密码,并定期更换。

密码不得过于简单,如生日、电话号码等。

2、不得将密码告知他人,也不得在不安全的环境中记录密码。

(四)软件管理1、公司统一安装的软件应从正规渠道获取,并经过安全检测。

2、员工不得私自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以免带来安全隐患。

(五)网络使用规范1、员工不得在公司网络上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如下载非法文件、观看非法视频等。

2、不得利用公司网络传播有害信息、恶意攻击他人或网络。

四、信息保密管理(一)信息分类1、公司信息分为公开信息、内部信息和机密信息。

公开信息可以在公司外部自由传播;内部信息仅供公司内部员工知晓;机密信息则严格限制知晓范围。

2、各部门应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对所属信息进行准确分类。

(二)信息存储1、机密信息应存储在安全的设备中,并采取加密措施。

2、定期对存储信息的设备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三)信息传输1、在传输机密信息时,应采用加密的方式,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2、不得通过公共网络传输机密信息,如未加密的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

软件密码安全管理制度

软件密码安全管理制度

软件密码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软件密码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软件系统及信息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软件系统及相关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软件密码安全管理制度的宗旨是规范密码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密码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第四条公司各部门应根据本制度的要求,在其内部建立相应的软件密码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有效执行。

第五条公司的软件密码安全管理工作由信息技术部门统一负责,各部门配合执行并进行监督。

第六条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和追究相关责任。

第二章软件密码的设立和管理第七条为保障密码的安全性,应采取一定的复杂度和长度,推荐使用8位以上的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组合。

第八条在设立密码时,应避免使用容易被猜测的个人信息和常用密码,如生日、电话号码等。

第九条所有的软件密码均应进行定期更改,建议时间周期为3个月。

第十条各部门应建立相应的密码管理制度,规定密码的设立、更改、使用和注销等程序。

第十一条对于部门内的管理员账号和超级用户,应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并定期更改密码。

第十二条需要共享密码的情况下,除了必要的管理人员外,不得向非管理人员透露密码。

第十三条对于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软件,需规定服务商提供的初始密码必须第一时间修改为公司内部规定的密码。

第三章账号和密码的使用规范第十四条所有的员工必须使用自己的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不得分享账号和密码。

第十五条对于离职或调岗人员的账号和密码,应当及时注销或修改,并通知相关部门。

第十六条员工在使用公共设备或非法设备时,禁止保存账号密码或使用自动登录功能。

第十七条在登陆后,员工应及时退出账号,不得长时间保持登录状态。

第十八条对于临时授权他人使用账号的情况,需记录授权事由、操作时间、操作内容等,并由相关管理人员审批。

第十九条对于账号和密码的异常操作记录,应及时进行登记和处理,并进行安全审核。

第二十条对于员工忘记密码的情况,应遵循公司规定的密码找回流程,并进行验证后进行重置密码。

企业加密软件管理规定

企业加密软件管理规定

企业加密软件管理规定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加密软件管理规定1 目的和范围规范公司加密软件的使用,通过文件外发解密管理,防止公司商密电子文件非正常外泄,保障公司经营信息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下属各单位。

2 引用(相关)标准和文件《信息系统账号管理办法》(PD/WG06)《商业秘密管理办法》(PD/IP05)3 定义加密软件指集团使用的IPguard加密软件系统。

4 职责审核人员对已发起解密申请流程的文件和人员,审核解密申请的合理性、必要性。

对不清楚的或有疑问的,不得审核通过。

解密人员对已审核通过的解密申请流程,复核是否符合相应使用管理规定,符合后进行解密。

对有疑问的,应质疑解密申请流程的申请人、审核人,要求给予明确说明,清楚后才能解密。

质量管理部负责加密软件服务器端升级、日常维护。

负责各部门加密软件的安装、管理,以及加密软件策略设置、权限分配。

总经理合理配置内部审核人员、解密人员,保障解密流程顺畅、管理控制有效。

5 管理流程权限申请流程活动描述解密申请流程活动描述6 管理内容加密软件权限申请规定加密软件策略类别有截屏类、人力资源类、图片处理类、文档类、U盘禁用类、服务器类等,另外可根据使用、管理需要,增加加密策略类别。

申请权限按照权限申请流程在OA系统中发起流程(质-网络作业申请单),由各级领导审核通过。

质量管理部按照申请单批准的内容,开通相应权限。

质量管理部根据人员换岗或离职文件通知,或相应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主管的通知,及时关闭相应权限。

文件解密规定申请人发起解密流程时,需写清楚文档名称,保证文档名称能基本反映文档内容,并在发起解密流程界面的“描述”一栏,详细完整填写申请解密事由。

无申请理由或描述模糊的、不符的,审核人员不得审核通过。

对技术类相关文件,选择审核人员时,不得自己发起申请,自己审核。

审核人员只能审核本部门人员或管理范围内人员发出的解密流程申请,不得跨部门、跨范围审核。

数据加密安全管理制度

数据加密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单位数据加密安全管理,确保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破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内部所有涉及数据加密管理的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规范管理,责任到人;3. 技术保障,动态监控;4. 信息共享,协同配合。

第二章数据分类与分级第四条数据分类根据数据的重要性、敏感性、影响范围等因素,将数据分为以下类别:1. 保密级: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数据;2. 机密级:涉及重要业务数据、内部管理数据等;3. 普通级:涉及一般业务数据、公开信息等。

第五条数据分级根据数据的重要性、敏感性等因素,将数据分为以下级别:1. 高级:对单位业务、管理、技术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的数据;2. 中级:对单位业务、管理、技术等方面有一定影响的数据;3. 低级:对单位业务、管理、技术等方面影响较小或无影响的数据。

第三章数据加密管理第六条数据加密要求1. 保密级数据必须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2. 机密级数据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加密存储和传输;3. 普通级数据可不经加密存储和传输。

第七条加密技术1. 采用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认定的加密技术;2. 选用合适的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方案;3. 定期更新加密技术和算法。

第八条加密实施1. 建立数据加密体系,明确数据加密范围和责任;2. 对加密设备、软件和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3. 对加密密钥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密钥安全。

第四章数据安全监控第九条监控范围1. 数据加密设备、软件和系统的运行状态;2. 数据加密过程中的异常情况;3. 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事件。

第十条监控措施1. 建立数据安全监控平台,实时监控数据加密状态;2. 定期对数据加密设备、软件和系统进行安全评估;3. 对安全事件进行及时响应和处置。

第五章奖惩与责任第十一条奖励1. 对在数据加密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2. 对采用创新技术、方法提高数据加密安全水平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为规范公司加密软件的使用,保证公司核心数据安全,防止公司技术文件、商业秘密文件非正常外泄,制定本规定。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加密软件系统操作过程的控制管理。

3、责任人
公司各部门为制度执行主体,各部门负责人为本制度执行具体执行人,公司信息中心是本制度执行情况汇总及执行监管部门。

4、管理规定
4.1在公司内部局域网的分发部门内所有计算机都必须安装加密客户端(仪器数据采集专用电脑、部分工控电脑除外),任何人不得卸载、避装加密软件,特殊情况需由公司总经理批准。

4.1.1公司高管使用高管权限,中层领导使用中层领导权限,员工级使用员工岗位权限,并按各部门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其他特殊情况根据工作需要由总经理审批设定。

4.1.2公司信息中心负责加密软件服务器的安装、日常维护、升级;负责各部门加密软件的安装、管理以及加密软件管理策略、权限分配;加密系统帐号及权限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审批后由加密系统管理员设置。

离职时,予以注销。

4.2加密软件操作规范
4.2.1部门负责人作为加密软件的第一解密人员,对部门内需要发送外部的文件按解密审批流程对加密文件进行解密,对外发解密文件的合理性要进行审核,特别是公共电脑进行文件解密时,必须核对申请人员,不得擅自解密任何文件。

4.2.2解密管理人员要保管好自己的解密帐号和密码,如违规使用,第—次警告,第二次取消其解密权限。

4.2.3各部门解密人员在出差或不在计算机前较长时向,要进行授权,以免影响各部门正常解密工作。

4.2.4各部门解密人员只能对本部门人员或管理范围内人员发出的解密流程进行审核、解密,不得跨部门、跨范围审核。

4.2.5 各部门人员需要外发解密时,提交解密文件审批流程,需写明文档名称,详细完整写明外发解密理由。

4.2.6外派人员需要长时间离网操作时,需报信息中心进行处理。

4.2.7加密软件管理部门原则上不得进行文件解密操作。

4.3加密软件管理内容
4.3.1公司加密软件将对OFFICE类、WPS类、图片类等原有文档进行加密管理,对新建或进行修改的受控程序进行自动加密。

4.3.2为防止重要文件资料外泄,外发文件以执行文件转换。

4.3.3对于各部门经常要使用复制的网站或网页,由各部门提交公司办信息中心进行设置。

4.3.4对于各部门经常要使用的程序,由各部门提交信息中心增加到受控程序中进行设置。

4.3.5对于文档服务器进行上传解密,下载加密设置,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4.3.6加密软件邮件白名单的增加需要经各部门主管领导审批后由信息中心进行增加。

4.3.7通过加密软件对重要部门的打印及USB进行控制。

4.3.8信息中心作为管理监督部门将对加密客户端的打印操作及解密审批操作进行审査。

附件:加密软件解密审批流程
题 目 加密软件解密审批流程 编 号
版本号 00 颁发部门 总经办
生效日期
年 月 日
分发部门 总经办、生产部、质保部、质控部、研发部、信息中心 制 定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制定日期 2018-01-31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解密
部门人员对解密文件进行 下载外发
流程开始
流程结束
部门人员提出解密申请
部门人员解密审批
返回

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