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目的:分析和了解环境污染的特点、状况和危害等问题,以及为针对环境污染提出一些防治建议

主要采用的调查方法:(1)网上调查(2)问卷调查(3)采访

小组成员:郑春祥(组长)、林道兴、黄尚铃、钟鹏松、李茂飞、唐闻龙、王建仰、王丽那、林小玲、王小团、许赛菊、钟露莹、李燕丽

指导老师:谢一辉

调研日期:2009年6月6日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和发展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甚至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关注与保护环境,才是人类目前的主要任务,也是人类能够继续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为了分析和了解环境污染的状况和危害等问题,我们小组对此展开了调查。

一、环境污染

人们一直以为地球上的陆、空气是无穷尽的,所以从不担心把千万吨废气送到天空去,又把数以亿吨计的垃圾倒进海洋。大家都认为世界这么大,这一点废物算什么?我们错了,其实地球虽大(半径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千米到海底11千米的范围内生活,而占了95%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间约3公里的范围内,人竟肆意地从三方面来弄污这有限的生活环境。

海洋污染: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它们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结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


陆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天千万吨的垃圾中,好些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铝等废物。它们成了城市卫生的第一号敌人。
空气污染:这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触了这些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疾病。我们若仍然漠视专家的警告,将来一定会落到无半寸净土可住的地步。



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 三大危机 :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二、环境污染的概念与种类

我们小组从网上了解到,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水污染: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

、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例如工厂所产生的工业废水直接往河流或湖泊中排放。



大气污染: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例如非法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事故。



噪声污染: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例如车辆乱鸣喇叭所引起的噪声污染现象。


放射性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例如核泄漏。



三、环境污染的各种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分: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弃物污染、能源污染。

四、环境污染的特点

环境污染是各种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环境污染还受社会评价的影响而具有社会性。它的特点可归纳为;

1、时间分布性

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因素的强度随时间而变化。例如,工厂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往往随时间而变化。由于河流的潮汛和丰水期、枯水期的交替,都会使污染物浓度随时间而变化。随着气象条件的改变会造成同一污染物在同一地点的污染浓度相差高达数十倍。

2、空间分布性

污染物和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随着水和空气的流动而被稀释扩散。不同污染物的稳定性和扩散速度与污染性质有关,因此,不同空间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是不同的。

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

有害物质引起毒害的量与其无害的自然本底值之间存在一界限(放射性和噪声的强度也有同样情况)。所以,污染因素对环境的危害有一阈值。对阈值的研究,是判断环境污染及污染强度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环境标准的科学依据。

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

环境是一个复杂体系,必须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效应。从传统毒理学观点来看,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对人或生物体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单独作用,即当机体中某些器官只是由于混合物中某一组分发生危害,没有因污染物的共同作用而加深危害的,称

为污染物的单独作用。

②相加作用,混合污染物各组分对机体的同一器官的毒害作用彼此相似,且偏向同一方向,当这种作用等于各污染物毒害作用的总和时,称为污染的相加作用。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硫酸气溶胶之间、氯和氯化氢之间,当它们在低浓度时,其联合毒害作用即为相加作用,而在高浓度时则不具备相加作用。

③相乘作用,当混合污染物各组分对机体的毒害作用超过个别毒害作用的总和时,称为相乘作用。如二氧化硫和颗粒物之间、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之间,就存在相乘作用。

④拮抗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污染物对机体的毒害作用彼此抵消一部分或大部分时,称为拮抗作用。

5、环境污染还会不同程度的改变某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五、环境污染的危害

我们小组认为,人类不断地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键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会降低生物生产量,加剧了环境破坏。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为了经济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忽略了环境问题,不断的向环境排放超标准,超种类和超浓度的污染物,导致了环境的严重恶化,已经引发了很多有关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环境污染事件。

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
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在这个狭窄的河谷里有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牲畜死亡。这是本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
夏季,美 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3、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
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城有许多大型炼铁厂、炼锌厂和硫酸厂。1948年10月26日清晨,大雾弥漫,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扩散不出去,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17人死亡。
4、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
自195

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祸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困难,烟雾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952年12月那一次,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
5、水俣病事件 1953 1956年
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当时,最先发病的是爱吃鱼的猫。中毒后的猫发疯痉挛,纷纷跳海自杀。没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的踪影都不见了。1956年,出现了与猫的症状相似的病人。因为开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地名命名。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6、骨痛病事件 1955 1972年
镉是人体不需要的元素。日本富山县的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废水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镉”。人长期饮用这样的河水,食用浇灌含镉河水生产的稻谷,就会得“骨痛病”。病人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
7、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
先是几十万只鸡吃了有毒饲料后死亡。人们没深究毒的来源,继而在北九州一带有13000多人受害。这些鸡和人都是吃了含有多氯联苯的米糠油而遭难的。病人开始眼皮发肿,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接着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这次事件曾使整个西日本陷入恐慌中。
8、印度博帕尔事件 1984年
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因管理混乱,操作不当,致使地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脂因压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5吨毒气形成一股浓密的烟雾,以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袭击了博帕尔市区。死亡近两万人,受害20多万人,5万人失明,孕妇流产或产下死婴,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数千头牲畜被毒死。
9、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1986年
4月26日,位于乌克兰基辅市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误,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 西欧各国及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测到了核电站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质。31人死亡,237人受到严重放射性伤害。而且在20年内,还将有3万人可能因此患上癌症。基辅市和基辅州的中小学生全被疏散到海滨,核电站周围的庄稼全被掩埋,少收2000万吨粮食,距电站7公里内的树木全部死亡,此后半个世纪内,10公里内不能耕作放牧,100公里内不能生产牛奶…… 这次核污染飘尘给邻国也带来严重灾难。这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污染。
10、剧毒物污染莱茵河

事件 1986年
11月1日,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30吨剧毒的硫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顺流而下150公里内,60多万条鱼被毒死,500公里以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靠近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啤酒厂停产。有毒物沉积在河底,将使莱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

可见,污染已经引起了很大的损害。

六、临高县的环境状况

为了更好地深入分析和了解环境污染的问题,我们小组特地对我县的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我们小组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采访的方法,对我县居民进行了广泛地调查和了解。





以下为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百分比):

1.认为我县环境污染的状况如何?

非常严重 占16% 比较严重 占51% 不太严重 占27% 没有问题 占2% 不知道 占4%

2.认为我县当前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

水污染 占44% 大气污染 占11% 植被污染 占4% 固体废弃物污染 占31% 其他

占12%

3.认为我县环境受到污染最严重的因素为:

大气污染 占3% 固体废弃物 占12% 水污染 占28% 生活垃圾污染 占53% 其他污染 占4%

4.认为我县环境受到垃圾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人为乱扔垃圾 74占% 工厂排放垃圾 占4% 没有环保人员定时清理垃圾 占6% 没有固体垃圾收集点 占11% 其他 占5%

5.认为造成我县文澜江的环境污染现象的原因有:

人们的环保意识差 占42% 政府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 占10% 人们的守法意识差 占16% 人口膨胀 占6% 消费速度增长 占5% 周边地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影响 占20% 经济发展速度过快 占1%





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看待与了解我县的环境问题,我们小组特地前往县国土环境资源局了解情况。

据有关资料和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我县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虽然各方面总体比较稳定,但日益显露的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受到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环保意识普遍不高和人为乱扔垃圾以及鸡鸭粪便未经有效处理,最为突出的还是生活垃圾污染。同时我县没有过多的工业企业,故排放的工业废水很少。我们小组进一步的了解到,对于今后该如何解决我县的环境污染问题时,工作人员提出主要是宣传方面的工作,多建立污水处理厂等。

综合上述调查结果和广泛地调查走访与观察,我们小组通过分析认为:我县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容乐观,各种污染现象日趋明显,污染较为突出的主要是生活污染和水污染,主要原因是人们的环保观念普遍不高

,尤其是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这种现象十分突出,有待改善;县城街道附近几乎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导致人为乱扔垃圾;政府对环境问题这方面还是重视的不够,不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周边地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影响等,我县的文澜江污染现象严重、,江水表面浮游各类垃圾,江面也变的混浊不清,主要是人为乱扔垃圾的结果,同时有些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

看来,我县的环境问题依然严峻,治理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七.环境污染的防治建议

每一个环境污染的实例,可以说都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一声警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了维护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建设,必须积极防治环境污染,如果不保护环境,人类将面临着灭亡。

为了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人们和其他生物拥有一个环保、健康、美丽的绿色家园,我们小组通过广泛和深入地分析讨论,对此提出了以下建议:

1.大力加强宣传教育,积极普及环保知识,努力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主要方面)。

2.大力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这有助于改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有助于绿化荒山,减少大气污染和土地沙漠化。

3.对城市的垃圾污染问题,应多修建和增设垃圾处理厂和垃圾回收站;对随处丢弃垃圾的地区,实行定点清除,同时实行乱丢垃圾罚款制度,加强城市环境治安建设。

4.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使环保工作得到法律的保障,能够合法、有序地进行。

5.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这有助于环境污染能够得到科学、有序地治理。同时还能使部分污染物变废为宝,得到有效地循环利用。

6.提倡建立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有助于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减少许多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浪费问题。

7.禁止乱排放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和农业杀虫剂与化肥等污染环境的污染物。

8.开发新能源。减少因使用具有污染的能源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与危害。

9.将保护环境列为基本国策,坚决贯彻此项方针。

10.广泛的开展各种环保活动,提高人们对保护环境的重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1.树立科学发展观,明确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构造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发展战略和体系。

12.大力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工作,及时并如实地反映和记录情况,并针对各种情况做出应变措施.

关注与保护环境是我们人类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一起努力,构建人与自然相协调、共同发

展、共同进步的自然体系!



八.社会实践后的体会与感受

通过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学到了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了解到目前的环境状况,并通过小组各成员的努力,提出了一些防治建议,提升了我们的能力和本领,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水平。虽然此次调查研究相当辛苦,但也收获颇丰,感到很快乐和有趣。同时通过此次活动,增强了我们彼此之间的友谊,促进了各方的团结协作能力,深刻明白到了团结就是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