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塑喷漆检验标准
钣金、喷塑(漆)检验标准

钣金类件喷塑(漆)质量检验标准发行版本:NO发行日期:2016.10.1实施日期:2016.10.1归口管理部门:质管部·编制:审核:批准:钣金喷塑检验标准目的为保证我公司产品中钣金件喷塑产品质量,减少图纸对通用要求的描述,规范验收过程中的检验操作,特制定本通用检验标准。
范围本标准适用我公司各类产品的钣金件检验验收,本标准侧重范围,规定了钣金件在质量形成过程中各个工序的检验要求和标准,主要从外观、尺寸控制、技术要求等作出具体检验要求。
其中标准参照国家有关标准与钣金行业标准制定而成。
二、尺寸判定钣金加工尺寸验收标准3. 折弯角度一般公差6. 周边毛刺≥10%t时需打磨处理(t为板厚)±0.5mm±1.0mm±1.0mm±2.0mm 9. V型折弯加工尺寸一般公差10. U型折弯加工尺寸一般公差>500mm±1.0mm±0.5mm±2.0mm±1.0mm11. 折弯R角尺寸确定⑴. 除非设计规定要求,钣金内圆弧角一般随模具角大小。
⑵. 除非设计、图纸另有要求,钣金外圆弧角一般按料厚度大小自然形成。
钣金件整机出厂通用检验标准目的为保证我公司钣金件产品质量,减少图纸对通用要求的描述,完善整机出厂钣金质量控制、检验验收工作,特制定本通用检验标准。
范围本标准适用我公司各类产品的钣金结构件整机出厂通用检验,它是对那些在图纸以及技术要求等文件上未能详尽标列的或没有必要特别指出的基本性及常规性的技术要求进行的归纳和补充说明。
本标准应与技术文件上所标识的技术要求一起并列参照执行,其中标准参照国家有关标准与钣金行业标准制定而成。
检验、验收场地可在装配现场或产品出厂发货地,其结果应一致,且作为最终结果。
一、外形表面检验要求二、外形尺寸检验要求1. 装配总要求⑴.待装配的部件均应为合格件。
⑵.装配应保证实物与图纸一致。
所有的材料、零部件、标准件的更改代替都必须经设计批准。
喷漆、喷塑检验规程

执行标准:低涂QC检验后对产品做好相应标识,并做好检验记录。
喷漆、喷塑检验规程
文件编号 页次
序号 版本 发行日期
修改内容
编制
审核
1
A/0 2021/8/30
初版发行
2.0 2023/3/7
换版
一、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1、本规程规定电木件喷涂检验内容及验收标准。 2、本规程适用于电木件喷塑的检验。
二、检验条件: 1、检验场所为照度500±50Lux白色光源(光源和产品距离500-1000mm)。 2、产品和检验员眼睛距离为300mm,从产品前方以45°和90°角度进行目视检查。
√
√
√
√
6
尺寸
关键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尺寸如有变更以最新图 纸要求为准。
S-2
通止规/ 卡尺
√
7 实装 产品与各部件配合间隙断差符合客户及设计要求。
S-2 电钻
√
√
百格测试:用百格刀划涂层1*1mm横竖100格,用3M胶带粘
百格刀
S-2
常 揭5次,涂层无明显脱落。
3M胶带
规
8
测 硬度测试:2H铅笔笔端削平,外露3-5mm,在400#砂纸上磨
试
平,装在硬度推车上,与涂层成45°角,按约0.5mm/s的速 度向笔芯反方向水平移动3mm划5道,不能有2道或2道以上
S-2
2H铅笔 橡皮擦
见底。
√
√
√
喷漆、喷塑检验规程
文件编号 页次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抽样 检验要求 方案 及方法 CR
干烧测试:产品装成整机通电连续烧2H后,检查产品有无 N-2 非 烧焦、熔胶、起泡、发黄等不良。
喷塑喷漆检验标准

喷塑喷漆检验标准1、目的规范检验操作,发现、控制不良品,防止批不良品输入下道工序。
同时给检验工作提供引导及接收标准。
2、范围适用于进料、外协制品回厂、成品的检验接收及顾客退货的挑选检验。
3、定义喷塑、喷漆件检验过程的参照标准。
4、职责4.1 质量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和标识,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4.2 采购部负责进料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5、工作程序外观(目测)5.1 喷涂种类(如:塑粉或漆)、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客户、我司、供应商三方确认的色板是否一致。
5.2 一般情况下,产品喷涂表面外观在使用时要求100%进行检验,检验方式依据本标准。
进料、外协回厂或过程验收则采用抽检,抽检操作方式依据《抽检规范》。
特殊产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检验。
5.3 外观缺陷:有缩孔、针孔、杂质点、漏底、涂层厚度明显不均、流泪、预处理不良有锈、表面有污斑、不光滑、不平整、桔皮、花斑、凹坑等。
5.4 外观和颜色检验的环境:5.4.1 色板采用客户样件或经客户认可的签样。
5.4.2 应在标准光源对色灯箱CAC-600箱内(无设备条件时则要求在天然散射光线或光照度不低于2×40w光源环境下),以目视方法进行。
光照度通常在D65(特殊情况下用F/A,其次高标准要求时用CWF/TL84),背景颜色为中灰色。
5.4.3 检查距离:被测品与眼睛的距离为500mm,检验时在±15°范围内旋转。
5.5表面粗糙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值。
涂膜附着力(划格实验)5.6 涂膜附着力检验(基体金属为铁、钢、铝及铝合金):5.6.1 采用划格—胶带粘贴法测定漆膜附着力,每批次以一件或两件检验则可。
不合格时可用加严检验。
5.6.2 检验方法:使用锋利刃口的刀片(刃口宽要求0.05mm,刃口达到0.1mm时必须重新磨刃口),沿能确保得到直线切口的导向器,刃口在相对涂面35-45度角,均速划线。
划线位置距产品边缘最近距离不应小于2mm,切口要保证切到基体,在涂膜上,切出每个方向是6至11条切口的格子图形,切口以1mm间隔隔开,长度约20mm。
产品表面喷塑、喷涂喷漆检验标准及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表面喷塑、喷涂喷漆检验标准及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一、表面喷塑检验标准1、检验条件照明光线要求在天然散射光线或光的照度不应低于2×40w光源环境下。
检查距离被测品与眼睛的距离为500mm,a面检验时在±15°范围内旋转。
2、表面等级的分类、区域划分表面等级根据产品可视区域以及使用要求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表面等级:“a”、“b”、“c”、“d”。
区域划分“a”: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一般指终端产品的正面。
“b”: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的表面,一般指终端产品的测面、后面。
“c”: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的表面,一般指终端产品的底面。
“d”: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的次要面,一般是指终端产品内部面。
3、代码对照表名称:数目、长度、直径、深度、宽度、面积、距离代号:n、l、d、h、w、s、d单位:个说明:下文所提到的不良缺陷数目均指单面上的不良缺陷数目。
4、验收要求验收总则喷涂件表面应清洁、无污。
喷涂层均匀、完整,同批产品的光泽、纹理一致,颜色符合图号要求,且与双方封样色样比较无明显差异。
外观要求面外观检验要求:序号不良项目验收要求1点缺陷(含颗粒)当d≤(或s≤且不连续时(ds≥5mm),不视为缺陷。
当(或s≤二、喷涂喷漆检验标准1、目的发现、控制不合格品,采取相应措施处置,以防不合格品误用。
2、范围适用于进料、外协制品回厂、成品及顾客退货各过程中产生及发现的不合格品。
3、定义(无)4、职责品质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标识及隔离,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制造部参与不合格品的处理。
供应部负责进料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管理者代表负责不合格品处理的批准。
5、工作程序:1.喷涂种类、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客户、我司、供应商三方确认的色板是否一致。
2.一般情况下,产品喷涂表面外观检查100%进行检验,检验方式依据本标准,特殊产品根据产品规格的具体要求检验。
3.外观检验项目是否有缺陷:如缩孔、针孔、杂质点、漏底、涂层厚度明显不均、流泪、预处理不良有锈、表面有污斑、不光滑、不平整、轻微桔皮、凹坑等。
检验标准(喷塑、喷漆、电镀、发黑)

XX电机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文件
检验标准
(表面处理)
版本/次:A/01
持有人:
分发号:
状态:
2018年7月01日发布2018年7月01日起实施发布:福安市大金龙电机有限公司版权归属:福安市大金龙电机有限公司
喷塑喷漆检验标准Q/YD02-2018 版次01
页次:4of5 生效日期2018/07/01
6.1.5 喷涂层均匀、完整,同批产品的光泽、纹理一致,颜色符合图号要求,且与双方封样色样比
较无明显差异。
6.1.6 点缺陷(含颗粒):
当d≤0.5mm(或s≤0.2mm2)且不连续时(ds≥5mm),不视为缺陷。
6.2 涂膜附着力:
6.2.1 划格结果附着力接收标准等级≤ISO等级:1级。
6.2.2 对比图片:
划格结果附着力按照以下的标准等级:
ISO等级:0
ASTM等级:5B
切口的边缘完全光滑,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
ISO等级:1
ASTM等级:4B
在切口的相交处有小片剥落,划格区内实际破损不超过5%
ISO等级:2
ASTM等级:3B
切口的边缘和/或相交处有被剥落,其面积大于5%,但不到15%
ISO等级:3
ASTM等级:2B
沿切口边缘有部分剥落或整大片剥落,及/或者部分格子被整片剥落。
被剥落的面积超过15%,但不到35%。
喷塑检验标准

色差
要求色差厶a<〔、△b<〔、△E<1.5。
色差仪
厚度
粉末:外观涂层检测50~80u m冲击、弯曲试 验80~i00u m
喷塑件:环氧聚酯粉末用测厚仪测试正面在60~90u m不包括边沿,压枪点及校边;纯聚 酯粉末要求在50~90u m
冲击试验 器
耀力
用划格器(间距1mr)i划格标准GB9286对划 格部位用透明胶带标准连续撕拉二次,达到0级(100%附着)。
划格器 透明胶带
耐盐 雾性
将待测喷塑试件按规定制板,放在35°、5%的NaCI盐雾中500h,达到一级水平标准。GB/T 1025-1997;GB/T 2423.3-1993
盐雾试验 箱
仅喷塑件1块试片/次/月
耐紫 外线
喷塑件在UVB-313紫外灯,8h光照/4h冷凝循 环试验,光照温度60C,冷凝温度50C,时 间为24h,要求样板色差△E<5.5,失光率W60%涂层无粉化。
老化试验 箱
备注:粉末需要进行:
1.型式试验
a.连续生产一个月以上;
b.工艺材料变动或连续停产半年后恢复生产;
测厚仪
光泽 度
用光泽度计(60°)测光泽度,要求入厂检验 粉末、喷塑件均不小于92.5%标准。
光泽度计
硬度
用小车硬度计测量,要求铅笔硬度不小于2H。
小车硬度 计
弯曲
将试板固定在弯曲仪上,快速弯曲180(2~3
秒),涂层无裂纹。
锥形绕曲 测试仪
耐冲 击性
正面冲击,用冲击试验器进行50kg*cm的冲击, 试验后无裂纹。
喷涂检验标准及规范

喷涂检验标准及规范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喷涂检验标准1目的为增强检验员对产品喷漆、喷塑外观品质标准撑握,提高检验员对产品外的检验效率和判定准确性,预防不良品流入工序及因各种标准不清晰不良品流入客户处,特制定此外观检查通用标准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喷漆、喷塑的产品零件外观产品检验3、定义喷漆不均匀︰表面喷漆厚度不一致有感刮伤︰表面被其它对象刮到而产生的粗糙线性割痕或痕迹,且用手指触摸可以感觉出来的刮痕.无感刮伤︰表面被其它对象刮到而产生的痕迹(未露底材),用手指触摸无感觉,但目视明显之刮痕气泡︰因喷涂不良使产品表面出现泡状的凸起.脱漆︰表面油漆脱落的现象.毛边︰喷涂不良而产生的毛边现象.指纹︰拿取产品时未带手套,导致指纹残留.赃污,斑点,异物︰一般为加工过程中不明外来物质附着表面.沙眼︰因喷涂不良使产品表面有针孔状细小凹槽.龟裂︰因产品表面不平或是喷漆不均而造成表面像龟壳一样的裂纹.流漆︰因喷漆过厚油漆堆积下流麻面︰产品由于喷漆不均匀而造成的表面发麻的现象脱层(翘皮)︰喷涂附着力不佳而有整块脱落的现象色差︰对象颜色与承认样品之差异或与色卡不一致3外观标准等级面划分标准:一级面: 外观面,产品组装后可经常看到的外观面;二级面: 次要外观面, 指功能面或产品组装后不经常看到的外观面;三级面: 非外观面, 指产品组装后看不到的外观面;检验条件①被检测面与视线在45°~60°范围旋转.②照明条件︰40W日光灯,距灯高1M~,灯光流量为500~1200Lux,用眼睛与受检面成45°~60°左右.③视力要求:检验人员的视力 (含矫正视力)必须在以上.④目视距离: 人眼距离被视物体的距离为30cm.⑤检测时间︰一级面每一视面5—7秒,二级面每一视面3—5秒.检验标准按光源标准要求区分产品的等级面,所有等级面涂膜应:无基材露底、剥离、无划痕、起泡、起皱、针孔,积粉等不良现象。
喷塑产品检验标准

喷塑产品检验规范1、涂膜外观:a)需要做表面处理的产品,在喷塑、烤漆前要清洗干净,表面凸出要磨平,凹进要抹灰平整,表面着色均匀,符合色板要求,不可有色差、掉漆,无遗漏点及露底,无划伤、无颗粒、无气泡、无凹凸不平、无滑溜、无变形现象,要求光滑平整。
45°拼缝处无明显的缝隙和高低不平现象。
b)、色调检查:对照标准样板或色板,测量色差,要求:△E≤1.0;对照前次供货样板,测量色差,批次色差要求:△E≤0.62、性能要求:a)、附着力要求:在一定破坏力条件下表面不能被揭下来。
b)、抗磨损、抗溶剂要求:在经受一定力度和次数的摩擦后(非硬物摩擦),表面喷涂颜色应无明显变化,表面上的图案不能消失,而且无明显的划伤。
用酒精擦拭表面应无褪色、腐蚀或变质等缺陷,用稀释的天那水或低浓度的稀释剂轻轻擦拭时也不允许褪色、腐蚀或变质。
c)、柔韧性要求: 正向冲击测试后,油漆表面无裂纹、皱纹、脱落现象。
d)、硬度要求:用规定硬度的铅笔在一定力度下划过表面,产品喷漆表面不应有剥落痕迹。
3、塑粉厚度是0.1-0.2mm之间。
包装时要求表面塑粉或油漆完全干后用珍珠棉或气泡膜包装。
涂膜厚度需满足以下规定(双面):单位μm砂纹粉涂层应为 60~100μm项 目户外粉室内粉喷漆检测方法产品表面厚度50~10040~8020~70涂层测厚仪产品内侧厚度40~8040~6020~50涂层测厚仪4、喷塑百叶风口类产品叶片必须全部打直再喷塑,不能卡死或倾斜,喷塑后叶片需能活动6 包装防护与搬运标准a)、涂装后的成品应用软质气泡纸遮盖或缠绕包裹,以保证产品的表面清洁无尘。
必要时要求全部采用软质气泡膜包装。
b)、 堆放产品底部必须加软质材料衬垫,超重或超大产品要求由2-4人或叉车平稳移动。
c)、 同类产品要求堆放在一起,分开喷涂的产品要求是配套的同批次验收和码放。
d)、 搬运应使用手动叉车,集中搬运的零件或产品每次堆放的高度不高于1.5米,并要求每层产品之间加防滑纸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喷塑喷漆检验标准
1、目的
为便于统一公司内外标准,规范检验操作,减小判定误差,发现、控制不良品,
防止批不良品
输入下道工序。
本标准提供了表面喷涂的检验方法及规定了表面喷涂的接收标准。
2、范围
适用于在塑料和金属零件上喷涂处理后的零部件的进料、外协制品回厂、成品的
检验接收及
顾客退货的挑选检验。
电泳漆件检验也参照本标准。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本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 11186.2-1989 漆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颜色测量
GB 11186.3-1989 漆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色差计算
GB/T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13452.2-2008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 1768—2006漆膜耐磨性测定法
GB/T 1771—1991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 1865-2009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
GB/T 23989-2009 涂料耐溶剂擦拭性测定法
GB/T 6739-1996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GB/T 2828.1-2003/ISO 259-1:1999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
4、定义
污点:在产品表面上由于其它物质所产生的异色区域。
色差:和原来底色有不同之颜色。
毛屑:喷漆时留下的纤维物质。
颗粒:喷漆时由于油漆本身结团或其它直径较大的杂质附在零件表面,可能同色也能是异色的。
划痕:由于细小物体在喷涂表面擦划所引起的表面不良,其深度未达本体。
脱漆:没有附着力,漆皮脱落。
皱缩:表面出现皱纹或收缩变形。
隆起:漆面膨胀而在部分区域形成的隆起。
流挂:涂层局部变厚,因重力原因出现垂流状态。
橘皮:漆膜产生橘皮似的块状。
针孔:出现在漆膜上的密集小孔。
气泡:漆层表面出现不规则的起泡情况。
5.
6、表面喷涂的检测方法和接收标准
6.1 按照《GB/T 2828。
1-2003/ISO 259-1:1999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进行涂层检验,
确定合格质量水平AQL=1.5。
如发现有不允许的缺陷或不合格数大于接收要求则判定此批产品不合格。
6.2外观检验
6.2.1外观检验的方法:
件或经客户认可的签样。
6.2.2外观检测的条件:
6.2.2.1灯下(500~800lux )6.2.2.2如图所示:
6.2.2.3检视时间:以5×约30多不可超过60秒。
6.2.2.4检视距离:30 ~ 45cm
6.2.3外观检测的项目和接收标准:
6.2.3.1喷涂种类与图纸要求及客户、我司、供应商三方确认的色板一致。
6.2.3.2外观按照GB/T 1729-1979漆膜颜色及外观测定标准测定,符合以下要求。
6.2.3.2.1 A、B面(“a”: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一般指终端产品的正
面。
“b”: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的表面,一般指终端产品的侧面、后面):在表
面50cm2的面积内,0.3~0.8mm2的隆起不得多于3处,不允许出现1mm大的
隆起,不允许出现气泡、针孔、漏涂、涂层厚度明显不均、流挂、预处理不良
有锈、污点、不光滑、不平整、橘皮、花斑、皱缩等。
6.2.3.2.2 C面(“c”: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的表面,一般指终端产品的底面):在表
面50cm2的面积内,0.3~0.8mm2的隆起不得多于5处,不允许出现1mm大的
隆起,不允许出现气泡、针孔、漏涂、涂层厚度明显不均、流挂、预处理不良
有锈、污点、不光滑、不平整、橘皮、花斑、皱缩等。
6.2.3.2.3 D面(“d”: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的次要面,一般是指终端产品内部面):
在表面50cm2的面积内,0.3~0.8mm2的隆起不得多于7处,不允许出现1mm
大的隆起,允许出现的气泡在0.3~0.8mm2之内,数量不得超过3个,不允许
出现针孔、漏涂、流挂、预处理不良有锈。
6.2.3.2.4 对于微量杂质点及其它轻微缺陷通常在300mm处目视,肉眼不明显为通
过,特殊情况时视客户要求而定。
6.2.3.2.5当d≤0.5mm(或s≤0.2mm2)且不连续时(ds≥5mm),不视为缺陷
6.2.3.3纹理对照标准色板,与标准色板一致。
6.2.3.4 颜色色差按照GB 11186.2-1989 漆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颜色测量和
GB 11186.3-1989 漆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色差计算标准测定,与标准色
板比:△E ≤1.0;与上批比:
△E≤0.6。
6.3 涂层厚度检验
6.3.1 涂层厚度测厚仪检验,按照GB/T 13452.2-2008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标准测定,
符合底漆:10-25μm 中涂:15-25μm 面涂:15-25μm 喷塑:80--150μm的要求。
6.3.2 涂层厚度千分尺测量检验(仅做参考), 试样上用刀片刮掉涂层至基体金属,
用千分尺进行有涂层部分厚度和无涂层厚度测量,两者差值即为涂层厚度。
符合底漆:10-25μm 中涂:15-25μm 面涂:15-25μm 喷塑:80--150μm的要求。
6.4 涂膜附着力检验按照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标准测定,符合ISO
等级1级的要求。
6.5涂膜耐磨性测试按照GB/T 1768—2006漆膜耐磨性测定法标准测定,符合表面涂层未被磨穿的要求
6.6抗溶剂测试按照GB/T 23989-2009 涂料耐溶剂擦拭性测定法标准测定,符合涂层没有褪
色,无明显侵蚀的要求
6.7 盐雾测试检验按照GB/T 1771—1991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标准测定,符合
涂层无起泡、起皮、生锈、漏底的要求。
6.8 涂膜硬度测试按照GB/T 1771—1991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标准测定,符合
涂膜未破的要求。
6.9气候老化测试按照GB/T 1865-2009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标准测定,符合涂层外观无明显变化,附着力测试合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