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业《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专业《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专业《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编者: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教研室

课程负责人:

审核人: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定位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一门汽车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学生掌握汽车基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的入门课程,以培养学生熟悉汽车各总成结构、工作原理、拆装、检测与调整为主要目的,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与汽车相关的工作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

1.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几门与汽车专业紧密相关的课程之一,也是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第一阶段,是学生掌握汽车基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的入门课程,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十分重要。

2.担负着职业能力和岗位素质培养的重任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

该课程承担着从事汽车维修、销售等汽车后市场行业所必需的基本职业素质培养的任务,如培养安全生产的意识、工具和设备安全与正确使用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训练对汽车底盘各总成与部件拆装、检查、修理、调整、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技能。所以《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担负着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能力和岗位素质培养的重任。

3.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与汽车相关的工作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在掌握《汽车构造》的基本知识和进行必要的基本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才能为后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创造条件与打下基础。后续课程有《汽车运用基础》、《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汽车底盘与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等专业课程。

三、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离合器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和拆装调整方法;

(2)掌握变速器的结构、组成、传递路线和拆装调整方法;

(3)掌握液力机械变速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拆装检测方法;

(4)掌握万向传动装置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和拆装调整方法;

(5)掌握驱动桥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拆装调整方法;

(6)掌握汽车行驶系的组成、工作情况和拆装调整方法;

(7)掌握转向系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拆装调整方法;

(8)掌握汽车制动系的类型组成、结构、各部件的工作情况和拆装调整方法。

2.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1)培养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经济成本意识;

(5)培养文献信息检索能力。

(6)培养良好的安全环保意识。

(7)培养工作建构能力;

(8)养成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和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

(9)具有继续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潜力

3.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参加汽车维修中级工技能取证,获取相关证书。

四、课程设计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主要以过程性知识为主,在教学中,重点应该放在过程性知识的学习。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就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新型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思路如下:

1.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教学内容和过程融入其中,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中,学生是主要的行为者,学生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完成从信息的收集和工作计划的制定到工作任务的实施以及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

一体化教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汽车底盘的结构、原理、拆装、检修、故障诊断一体化;二是汽车底盘构造的理论、实践教学穿插进行。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按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融入到典型工作任务之中——汽车底盘大修。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具体教学方式如下:

①确认工作任务

模拟某型轿车车主要求及故障检测诊断结果,在老师和实训技师指导下,学生对院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实训车辆底盘进行大修。

②计划

由5-8名学生组成一个维修项目组,在老师和实训技师指导下,制定汽车底盘各系统全面检测与维修计划。安排100工时,维修材料成本控制在2000元。

③实施

学生分组,确定组长;老师、实训技师(客户、技术顾问)与学生(项目经理、技工)签汽车底盘大修检修合同。学生进行汽车底盘、检测设备认识学习;选择工具、仪器和设备。制定安全规则。制定检修工作方案。交流讨论,对汽车底盘进行结构分析,熟悉各系统的组成、作用和工作特性。老师总结。完善汽车底盘的检修工作方案与步骤。进行汽车底盘的检修。老师现场指导讲评。学生写检修报告。教师点评总结,按考核评分表,检查评分。

④检查、评价与结果记录

过程检验,将实际情况与过程性目标进行对比,必要时进行返工。将车辆移交顾客,顾客检查验收,用户结账,为顾客签订保修和技术咨询服务等。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综合发展过程。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将工作过程知识作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纽带,以典型任务为载体进行工作过程知识学习,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在课程设计上解构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建构符合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五、先修课程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一门重要的汽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要顺利掌握该课程的基本内容,必须有足够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作为基础。主要的先修专业基础课程有《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和《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等课程。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汽车常用零件的画法、零件图与装配图的读识;尺寸公差与配合、形状与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汽车常用的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牌号与性能,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静力学与材料力学基础;汽车常用机构的组成、特点与工作原理;汽车常用零件的结构、特点与选用;液压传动的基本元件、基本回路与典型汽车液压系统。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要求:

(1)了解正投影的基本原理,掌握三视图,图示方法和国家制图标准,能够识读基本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2)熟悉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相关知识。

(3)了解基础的力学知识,能够分析汽车上典型构件的受力状况。

(4)掌握各种构件的构造、传动原理和传动特点。

(5)熟悉液压传动件的结构原理和汽车上的典型液压回路。

(6)了解汽车上常用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7)了解长度尺寸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8)了解形状与位置误差、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9)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参数的测定。

六、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我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主干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内容包括汽车底盘的构造、原理、维修及常见故障诊断。

针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岗位的实际情况,本课程教学内容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轿车为主,分析汽车各总成、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认识掌握汽车结构的一般规律,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的拆、装、调、测的技能与方法

以上汽车底盘构造的课程内容包含了汽车底盘的各系统和各总成,是了解汽车底盘基本构造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同时兼顾到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情况,介绍现代汽车的一些新结构,如自动变速器和制动防抱死系统等。课程内容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特点,考虑从事汽车维修职业的需要,以企业真实生产活动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确定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内容有很强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和适用性。

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和实现途径方式是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融入到典型工作任务之中——汽车底盘大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方案。

七、教学内容

汽车专业英语大纲

汽车专业英语大纲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标准 学时/学分: 32/2 课程类型:理论课程(A类) 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课程所属系部:汽车工程系 批准日期:2014年5月 一、制定依据与课程定位 (一)制定依据 本课程标准是依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需要制定。 (二)课程定位 《汽车专业英语》这门课程是汽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汽车专业常用的英语词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汽车专业领域具有的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以便学生更好的直接从外文资料中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 二、课程教学目标 《汽车专业英语》是三年制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的专业选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一方面可以巩固已掌握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另一方面扩大专业词汇量,提高学生对汽车专业英文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初步具备专业英语翻译能力和初步具备能够直接从外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专业英语中的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2、掌握专业英语中常用的语法和句型结构; 3、可以阅读有一定词汇量的专业英语文献。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力求向学生提供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要专业英语知识,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运用汽车专业英语的能力。

1、阐述“专业阅读”,内容力求反应汽车专业方面的最新知识,文章能展示 当今汽车专业方面的最新技术,同时书中附带一些真实的现场照片。 2、阐述“专业术语”,帮助学生了解汽车各零部件的功能及应用,是学生进 入企业后应用较多的内容。 3、阐述“试试您的动手能力”,以汽车故障诊断为主,列举大量贴近企业工 作实际的实例。 4、阐述“交际会话”,选用贴近实际,贴近企业,贴近岗位的常用专业英语 会话。 (三)素质目标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认识《汽车专业英语》学习的基本方法, 1、具备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通过自学获取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 2、通过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自主学习,体验科技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 抽象思维和辨证逻辑思维。 3、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质疑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4、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与评定事物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英文语言表达能 力以及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5、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设计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设计 (一)学时分配

《汽车维护》专业课程标准

附件1 武汉市交通学校 专业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维护》 课程代码082041 课程类型专业平台课 课程总学时/学分128/4.5 适用汽车服务技术专业群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课程负责人: 汽车专业教学部汽车运用与维修教研室制定 2019年10月

《汽车维护》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82041 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化课 总学时/学分:128/4.5 适用专业群:汽车服务技术 适用专业方向:汽车运用与维修 1.课程概述 《汽车维护》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平台课程,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掌握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基本知识,具备独立完成汽车维护工作,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的能力,能胜任汽车维修企业的机修工、快速保养等一线工作岗位。 1.1课程性质 《汽车维护》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平台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学的理实一体化课程。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训练,使学生对车辆的保养和维护有较全面的认识,为学生在学习后续维修类课程提供了基本的维修操作技能。其功能是对接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汽车机电维修工作岗位,通过对汽车维护保养中的清洁、检查、紧固、润滑、调整和补给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为后续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1.2课程定位 本课程对接的工作岗位是汽车快速维修、快速保养、维修接待等重要的工作岗位,通过学习应具备常用维护设备(仪器)使用、汽车常用工作介质维护、汽车常见项目维护的能力。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训练和提高学生能使用各种维修工具和选择合适的专业工具独立进行车辆的保养技能,使从而懂得汽车基本构造;能够在工作中具备与客户的交流与协商能力,能够向客户咨询车况,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能够遵循车辆维护工作安全规范,制定维护工作计划,正

汽车专业英语读译教程翻译UNIT 7 TEXT A

第7单元排放控制系统 课文A 排放控制系统概述 为了减小不完全燃烧和蒸发气体对大气的污染,并保持良好的运行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所有的汽车上都采用了多种排放控制系统。这些系统包括强制式曲轴箱通风(PCV)系统、蒸发排放控制(EV AP)系统、废气再循环(EGR)系统、空气喷射(AIR)系统和三元催化转化器(TWC)系统。 1.PCV系统 PCV系统的作用是收集曲轴箱产生的蒸汽和气缸窜气,并将这些气体引入到进气系统,以便在燃烧期间将其烧掉。这些蒸汽稀释了混合气,因此必须对它们进行精心的控制和计量,以便不影响发动机的性能。这就是PCV阀的任务。怠速时,空气燃油混合气非常关键,只允许一点点蒸汽进入到进气系统。高速时,混合气得浓度就不那么重要了,并且发动机气缸压力也升高,因而允许有更多的蒸汽进入进气系统。当PCV阀或PCV系统赌塞时,蒸汽就会倒流回到空气滤清器,甚至更糟的是,过大的压力会破坏密封件,导致发动机润滑油的泄漏。如果使用了不正确的PCV阀,或者PCV系统存在漏气现象,发动机将会怠速不稳,甚至出现将发动机润滑油从发动机内吸出来的现象。 2.EGR系统 废气再循环(EGR)系统能降低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EGR系统使用数量可控的废气来稀释空气-燃油混合气。由于废气不会燃烧,所以EGR将降低燃烧温度。在燃烧温度降低的情况下,空气中只有极少的氮与氧结合,而形成氮氧化合物(NO X)。大部分氮只是随废气而排出气缸。为了获得良好的运行性能,最好让EGR阀的开度(以及废气流量)与节气门开度呈正比例。为了改善运行性能,在发动机低温起动、怠速以及节气门全开时,要停止EGR。由于在不同的发动机上NO X控制要求不同,因此就有使用各种控制装置来提供这些功能的若干不同的EGR系统。 1)EGR阀 大多数这样的系统都采用了真空操纵的EGR阀,来调节进入进气歧管的废气流量(图7-1和图7-2)。进气歧管下面的交叉排气通道将废气通道EGR阀(有些直列式发动机通过一根外部气管将废气通到EGR阀)。EGR阀一般安装化油器下面的一根板上,或者直接安装在进气歧管上。 EGR阀是一个真空操纵的流量控制阀。借助膜片处的控制真空打开EGR阀,就能让废气流过该阀而进入进气歧管。在这里,废气与空气-燃油混合气混合,稀释了混合气,尽管仍能完全燃烧,但燃烧室温度却降低了。 为了确保EGR系统该工作的时候能工作,采用了许多不同的控制装置。理想的情况是,当发动机达到工作温度时,以及发动机在除了怠速和大节气门开度之外的工况下工作时,EGR系统应该正常工作。在今天的汽车上所能见到的各种EGR控制装置有:温控真空开关(TVS)、喉管真空放大器(VV A)、背压传感器、EGR真空调节器(EVR)、压力反馈EGR (PFE)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EPT)。 EGR阀有各种设计。正背压EGR阀在膜片的中央部位有一个通气阀。一个小弹簧保持该通气阀开启,废气的通道从锥形阀通过阀杆到达放气阀。当发动机运转时,废气压力加给放气阀。发动机在低速时,废气压力不足以打开放气阀,发保持关闭。 随着发动机转速和车速的增加,废气压力也会增加。达到预定的节气门开度时,废气压力将EGR阀通气孔关闭。当控制真空加给膜片时,膜片和阀就被向上提升,因而阀开启。如果在发动机不运转的情况下,来自外部真空源的真空就被加到正背压EGR阀上,由于真

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标准.doc

汽车维修专业(中、高级工)一体化课程标准 专业名称:汽车维修 专业代码:0403-3、0403-4 学制年限:初中毕业生起点三年;中级工起点两年 一、培养目标 (一)中级工培养目标 面向汽车维修服务一线,培养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并能按照作业规范熟练完成汽车维护和常规维修等工作任务的技能人才。 (二)高级工培养目标 面向汽车维修服务一线,培养熟悉企业现场管理,能独立完成汽车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组织完成汽车各总成大修作业等工作任务的高技能人才。 二、综合职业能力 (一)中级工综合职业能力 1.能严格遵守企业工作制度,服从企业工作安排。 2.能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查阅汽车维修资料。 3.能根据汽车用户手册或维修手册,熟练进行汽车维护与常规维修作业。 4.能按照岗位工作要求,执行交接、验收等业务流程,并

能规范填写工作维修记录。 5.能与客户、领导、同事进行有效沟通。 (二)高级工综合职业能力 1.能严格按照企业管理制度进行现场管理。 2.能根据工作需求收集、归类、整理相关资料和信息。 3.能根据故障现象,应用恰当方法,分析故障成因,制定维修方案。 4.能根据维修方案,完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及总成大修、验收等作业。 5.能与相关部门进行工作协调,完成维修作业的组织、总结等工作。 6.能向客户提供技术咨询,并进行有效沟通。 三、就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 (一)中级工就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 在各类汽车维修与生产企业中从事汽车维修、装配、零配件管理与销售等工作,取得汽车修理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四级)。 (二)高级工就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 在各类汽车维修与生产企业中从事汽车检测、维修、装配、零配件管理与销售及汽车维修接待等工作,取得汽车修理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三级)。

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标准

《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汽车专业英语》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外商进入中国市场,大量的国外汽车信息及汽车资料以及与外商、客户的交流对于我们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来说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了解、精通、掌握汽车专业通用语言——汽车专业英语。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本课程针对汽车销售实践中可能遇到的英文资料的类型,如整车性能特点、各系统零部件名称、车主手册等选用有代表性的实例,用英汉对照讲解,并将相关口语交流揉合在实例中,以培养学生汽车专业英文资料的理解能力,并能够用英语进行实际的交流并销售汽车。 二.课程设计思路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和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进口汽车大量涌入。同时,国内汽车制造业零部件的本土化比例也在不断提升,汽车技术正在迅速地与国际接轨,这就要求汽车专业人员必须具备汽车专业英文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为此,编者编写了这本《汽车专业英语》。。 本书以实用和交际为目的,把汽车知识和英语技能结合起来,既可供汽车专业人士和管理营销人士阅读和学习,也可作为职业院校学习汽车英语时的教材。本书在选材方面力求涉及面广,既涉及汽车的

发展、文化、环保和安全等方面的科普知识,又涵盖了汽车发动机、底盘等汽车专业知识。把高职高专基础英语教学内容和汽车专业英语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将常用和实用的专业知识渗透到基础英语中。 每个单元由四个部分组成: (1)听说部分; (2)对话部分; (3)阅读部分(含三篇课文); (4)相关专业词汇和短语部分。 对话部分涉及汽车销售及售后领域,主要包括客户接待、汽车介绍、价格协商、支付方式、汽车维修等方面;本书阅读部分题材新颖,取材于最新报刊、杂志。 三.课程内容 章节内容建议课时Unit1 TheVehicleworld 4 Unit2 HistoryofAutomobiles 4 Unit3 FamousCars 4 Unit4 CelebritiesintheAutoWorld 4 Unit5 LogosofAutomobiles 4 Unit6 TheProductionofAutomobiles 4 Unit7 TheLifeoftheAutomobiles 4 Unit8 AutomotivePollutionControlandFuel-efficiency 4

汽车维护项目_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项目》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维护项目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1.课程性质 《汽车维护项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其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汽车总体结构,掌握日常维护与走合期作业内容,掌握汽车一级维护、二级维护作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典型汽车的一级维护作业和二级维护作业,为学生顶岗实习近距离上岗打好技能基础。 2.课程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理论知识紧密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求,同时,充分考虑中职学生职业发展,融入相关职业资格等级标准对知识、技能的要求。项目设计以满足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整个课程知识内容以够用为度。 3.课程目标 通过理实一体的项目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掌握汽车维护作业内容与操作流程。 职业能力目标: (1)能合理选择并熟练使用各种相关维修工具; (2)具有安全操作和环保意识; (3)能独立完成日常维护作业; (4)能独立完成走合期维护作业; (5)能独立完成典型车型一级维护作业;

(6)能独立完成典型车型二级维护作业; (7)熟悉典型车型一级维护项目相关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8)熟悉典型车型二级维护项目相关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4.课程内容和要求

5.实施建议 5.1教材编写 (1)以“4S店典型常见工作任务”为设计主线,将传统课程知识内容打散,以够用为度原则,引入必要的理论知识,强化技能训练。 (2)教材图文并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汽车知识有整体性的理解与认识。 (3)本课程标准为最低标准,教材内容应有相应扩展,将汽车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等纳入教材,以拓展学生视野,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5.2教学建议 (1)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本课程的教学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中进行。 (3)有条件的学校应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担任教学任务的辅导员,传授经验性知识与技能。 5.3教学评价 (1)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能力考

《汽车专业英语读译教程》---UNIT 1 TEXT A

第1单元汽车基础 课文A 汽车的基本组成 今天的一般汽车含有15000多个相互独立的零件,这些零件必须相互配合才能工作。这些零件可以被划分为四大类:发动机、车身、底盘和电气设备。 1.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内燃机是最常见的动力装置,它使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从而获得动力。发动机有两种类型:汽油机(也叫做点燃式发动机)和柴油机(也叫做压燃式发动机)。这两种发动机均被称为热机。燃料的燃烧产生了热量,这将导致气缸内的气体压力的升高,从而带动与变速器相连接的一根轴旋转。 所有的发动机都设有燃料供给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汽油机还设有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的作用是提供点燃气缸内的空气-燃油混合气必须的电火花。当点火开关接通时,电流从12V蓄电池流到点火线圈。点火线圈将电压提高,以便产生点燃燃料所必须的20000V的高电压。 汽车通过其电气系统提供它所需要的全部电流。例如,汽车电气系统要为点火系统、喇叭、车灯、加热器和起动机提供电流。电压的高低由充电系统来维持。 燃料系统贮存液体燃料,并将液体燃料输送给发动机。燃料贮存在燃油箱内,燃油箱通过燃油管与燃油泵相连。在燃油泵的作用下,将燃料从燃油箱吸上来,并通过燃油管,穿过滤清器,到达化油器(在这里,燃料与空气进行混合),或者进入燃油喷射系统。燃料在化油器内、进气歧管内或者就在各个气缸内与空气混合,从而形成了可燃混合气。 冷却系统将多余的热量从发动机上搬走。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温度约为2000℉(1094℃)。由于钢铁在大约2500℉(1354℃)时就会熔化,为了防止发动机损坏,必须将这些热量移走。散热器内充满冷却液,水泵将使这些冷却液反复通过发动机气缸体和气缸盖内的空心薄壁层。冷却液不停地流过发动机和散热器,从而将发动机的热量散发出去。也可以通过散热器风扇将热量散发掉,因为风扇能使空气从散热器叶片的狭小缝隙中穿过。冷却系统还能为乘客舱和车窗除霜器提供热量。 润滑系统对保持发动机平稳运转极为重要。该系统所用的润滑剂叫做机油。润滑系统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 1. 概述 《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维修方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使学生从现代汽车后市场出发,掌握汽车后市场服务的特点、策略和技巧。通过对汽车售后市场的运行,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参与和操作,使学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可让学生面向研究对象进行汽车使用性能检测与维修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课程的性质 《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维修方向)专业的方向课程,也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保险理赔方向)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该课程内容涉及了汽车构造基础知识篇、汽车检测与维修实务篇以及以及蕴含汽车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点,重点是整个汽车检测与维修知识领域,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很大的积累和帮助,为他们以后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理念 为了使学生对汽车检测与维修的知识点的全面了解,在本课程中设计了汽车构造基础知识、检测与维修实务(检测与维修礼仪、维修流程等)环节讲解,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本课程中同时为进一步学习专门化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开发思路 1、课程将保证学生掌握现代汽车市场检测与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相关概念、原则及方法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 2、教学内容要以实操为重点并兼顾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整体内容具有关联性、梯度性、系统性、完整性,为提高学生学好后继续专业课程大号基础。 3、对实践中直接应用的内容,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2.课程目标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的兴趣,学好这门课程。认真学习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基础知识(汽构部分和检测与维修部分)。让学生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培养企业的合格人才。 2.1知识目标 1、了解汽车市场中检测与维修观念、研究方法,熟悉顾客价值、汽车服务市场检测与维修等基本理论。

《汽车营销专业英语》课程标准

《汽车营销专业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汽车营销专业英语课程类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核心课、支撑课等) 课程代码:0724113授课对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全院、非英语专业) 学分:4 先修课:大学英语、汽车构造(上、下) 学时:54 后续课:无 制定人:贾泰华制定时间:2010年9月 二、课程性质 《汽车营销专业英语》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有越来越的的外商进入中国市场,大量的国外汽车信息及汽车资料以及与外商、客户的交流对于我们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来说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了解、精通、掌握汽车专业通用语言——汽车营销专业英语。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本课程针对汽车销售实践中可能遇到的英文资料的类型,如整车性能特点、各系统零部件名称、车主手册等选用有代表性的实例,用英汉对照讲解,并将相关口语交流揉合在实例中,以培养学生汽车专业英文资料的理解能力,并能够用英语进行实际的交流并销售汽车。 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总体目标:增加汽车专业词汇量,使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阅读、翻译一般性专业技术文件资料,了解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使学生能听、说英语,以汽车专业英语为工具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销售会话。 具体目标:能够识别约大量汽车专业英语词汇;能够阅读并熟练的翻译英语课文;能够用英语进行日常的销售会话。 (2)知识目标 掌握本专业的英语词汇及用法;了解汽车领域文章结构及体裁;掌握汽车的各部分构成及工作原理和功能的英语表达。 2、课程内容设计 (1)设计的整体思路:本课程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英语课程,对学生所学习的中文汽车结构加以概括、分类,以英文的形式表达出来,用英语介绍了汽车的主要系统构造和工作原理、汽车新结构和新技术方面的汽车电子燃油喷射系统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润滑

汽车专业英语读译教程翻译UNIT 2 TEXT A

第2单元发动机机械 课文A 发动机工作原理、主要部件及分类 汽车发动机基本上都是热机。汽车上所用的热机都是内燃机。 1.发动机工作原理 点燃式发动机是一种采用外部点火的内燃机。汽油机是一种点燃式发动机。 四冲程循环汽油机工作循环包含四个活塞冲程。这四个冲程有(图2-1): 发动机的第一个冲程被称为进气冲程。在活塞下行之后,进气门不只是打开,而且会随活塞的下行,开度还在进一步增大。这样,可使空气在整个活塞下行期间能将燃料吸出来。 记住,进气行程在活塞位于气缸顶部(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时开始,在活塞到达气缸的底部时结束。这个行程需要曲轴转半圈。 随着活塞继续运动,活塞在气缸中向上运动。如果两个气门都保持关闭,当活塞到达顶部时,含有燃油的混合气就会受到挤压,即压缩。这个过程被称为压缩行程。这个行程也需要曲轴转半圈。 压缩行程用来将燃油粉碎成较小的颗粒。这是混合气受到压缩时,突然出现涡流运动和受到搅动的结果。 当混合气突然受到急剧增长的压缩压力时,其温度就会上升。这种温度的增长使混合气更容易点火,爆发力更大。当活塞到达其压缩行程的顶点时,它就回到了将要受到爆发力而被向下推动的适当位置。 记住,压缩行程在活塞位于气缸底部(两个气门均关闭)时开始,在活塞到气缸的顶部时结束。这个行程需要曲轴再转半圈。 当活塞到达压缩行程顶部时,混合气被粉碎成许多微小颗粒,温度升高。当点火时,混合气就会爆炸,产生极大的爆发力。这个时刻就是混合气爆炸性燃烧的最佳时机。火花塞能在燃烧室内产生火花。靠点火系统火花塞才能产生火花。这个系统将在第6单元讨论。 设想一下,在燃油空气混合气中有一个灼热的火花的情形。混合气将会爆炸,并将推动活塞沿气缸下行。这将对曲轴产生一个快速而有力的推动作用。这就是作功行程。在作功行程期间,两个气门必须保持关闭,否则,燃料燃烧的压力就会通过气门口产生泄漏。记住,作功行程在活塞位于气缸顶部(两个气门都关闭)时开始,在活塞到达气缸的底部时结束。这个行程需要曲轴再转半圈。 当活塞到达作功行程的底部时,排气门开启,旋转的曲轴迫使活塞向上运动,将燃烧废气驱赶出去。这个行程叫做排气行程。 记住,排气行程在活塞位于气缸底部(排气门开启,进气门关闭)时开始,在活塞到达气缸的顶部时结束。这个行程又需要曲轴转半圈。 如果你数着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行程所经历的半圈的个数,你就会知道总共有4个半圈。也就是,曲轴正好转两圈。尽管曲轴转过两圈,但是只有半圈,即四分之一的时间,曲轴能够得到动力。 一旦活塞到达排气行程的顶部,它就会另一个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循环。这个循环反复进行。每个完整的循环都是由四个活塞行程所组成,因而得名四冲程循环。 2.发动机主要部件 1)气缸体 气缸体是安装发动机所有部件的一个刚性金属基础件。它内含气缸,支承曲轴和凸轮轴。在老式发动机上,气门座、气道、气门导管均在气缸体上直接制成。一些附件总成和离合器壳用螺栓固定在气缸体上。

《汽车英语》课程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标准 《汽车服务与营销英语》 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汽车检测与维修、 汽车服务与营销 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2014年3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汽车专业英语》是汽车服务与营销、汽车电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外商进入中国市场,大量的国外汽车信息及汽车资料以及与外商、客户的交流对于我们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来说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了解、精通、掌握汽车专业通用语言——汽车营销专业英语。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本课程针对汽车销售实践中可能遇到的英文资料的类型,如整车性能特点、各系统零部件名称、车主手册等选用有代表性的实例,用英汉对照讲解,并将相关口语交流揉合在实例中,以培养学生汽车专业英文资料的理解能力,并能够用英语进行实际的交流并销售汽车。 三、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和汽车定损与评估专业的英语课程,对学生所学习的中文汽车结构加以概括、分类,以英文的形式表达出来,用英语介绍了汽车的主要系统构造和工作原理、汽车新结构和新技术方面的汽车电子燃油喷射系统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润滑系、冷却系统、安全气囊等。在课程中安排几个实践学习环节,巩固发动机、底盘主要零部件的英文名称并对其进行简单描述,学习在销售中的英语对话技巧,提高实际工作岗位中应用专业英语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增加汽车专业词汇量,使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阅读、翻译一般性专业技术文件资料,了解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使学生能听、说英语,以汽车专业英语为工具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销售会话。 (1)能力目标

汽车专业英语读译教程翻译UNIT 14 TEXT A

第14单元未来的动力装置与替代燃料 课文A 混合动力汽车与替代燃料 汽油汽车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并且一般来说燃油经济性较差。然而,电动汽车几乎不产生污染,但是充电一次它只能行驶50~100mile(80~161km),并且行驶速度非常慢,充电不方便。 汽油-电力混合动力汽车将这两套装置组合成一个系统,该系统一边是汽油动力装置,另一边是电驱动装置。 1.混合动力装置的结构 汽油-电力混合动力汽车装有下列部件: 汽油机——混合动力汽车的汽油机极像大多数汽车安装的汽油机,然而,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发动机更小,并使用先进的技术来降低排放和提高效率。 燃油箱——混合动力汽车上的燃油箱是汽油机的能量储存装置。汽油的能量密度比蓄电池要高得多。例如,存储1加仑(7磅)汽油所含能量就需要大约1000磅的蓄电池重量。 电动机——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动机非常复杂。先进的电子控制器件能使电动机即可用作一台电动机,又可用作一台发电机。例如,当需要时,它能从蓄电池汲取能力,使汽车加速。而用作发电机时,它能使汽车减速,并使能量返回到蓄电池。 发电机——发电机的结构与电动机类似,但却只能用来发电。发电机主要用于串联混合动力装置。 蓄电池——混合动力汽车中的蓄电池是电动机的能量储存装置。与燃油箱中的汽油(只能驱动汽油机)不同,混合动力汽车上的电动机能将能量存入蓄电池以及从蓄电池吸取能量。 变速器——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变速器的基本功能与普通汽车的变速器相同。有些混合动力汽车[像本田·因塞特(Insight)]采用了普通的变速器。另外的一些混合动力汽车(像丰田·普锐斯)采用了独特新颖的变速器,这种变速器将在后面讨论。 2.混合动力装置的分类 你可以将混合动力汽车上的两种动力源以不同的形式组合起来。一种方式叫做并联混合动力,它利用汽油箱将汽油提供给发动机,利用一组蓄电池将电力提供给电动机。发动机和电动机在同一个时间都能带动变速器转动,而变速器又带动车轮转动。 在一种典型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上(图14-1),汽油机与变速器相连。蓄电池和电动机也都单独地连接到变速器上。这样,在并联混合动力装置中,电动机和汽油机都能提供推进动力。 相比之下,在串联混合动力装置中(图14-2),汽油机带动发电机转动,而发电机或给蓄电池充电或带动电动机运转,电动机再驱动变速器。这样,汽油机决不直接驱动汽车。 3.伊顿混合动力采用液压装置 伊顿、联合包裹服务(UPS)和美国环保局的一家联合企业已经生产了两辆UPS送货车。这两辆汽车的效率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改进。这两辆货车采用液压混合动力技术,据说这种技术能使重型货车油耗降低高达70%。UPS货车中的混合动力系统用发动机驱动的液压泵替代变速器。液压泵将氮气压入高压蓄能器,从而存储了能量。蓄能器用铅封方法固定到与驱动桥相连的液压泵马达上。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李游 【课程名称】汽车维护与保养 【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 【总学时】120学时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技能模块中一门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的基本组成、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能完成汽车一级维护、二级维护、汽车美容、汽车整车拆装等作业内容;具备从事汽车维护、整车拆装等工作岗位的职业基本技能。 【岗位任务及课程目标】 1、岗位任务分析 根据汽车机电维修有关职业能力的要求,本门课程主要承担汽车拆装与维护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并达到获取“中级汽车维修证”考证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熟练从事汽车维修方面有关机电维修工作岗位工作。 2、职业知识目标 (1)掌握汽车维护保养的内容、方法、技术要求。 (2)熟悉汽车的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 (3)掌握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 3、职业技能目标 (1)能正确使用汽车维修设备、常用工具、专用工具、检测仪器、仪表。 (2)具备对汽车进行一级保养、二级保养的作业技能。 (3)掌握汽车整车拆装、调整操作技能。 4、职业素质目标 (1)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民的良好职业道德。

(2)强化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养成规范化操作的职业习惯。【课程逻辑结构图】 【课程内容和要求】

【教学评价】 1、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采用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过程考核由项目负责教 师在项目教学中进行,综合考核在课程结束后统一组织考核。考核配分如下: 2、过程考核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学生作业、平时测验、技能竞赛、出勤等,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汽车专业英语大纲

汽车专业英语大纲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标准 学时/学分: 32/2 课程类型:理论课程(A类) 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课程所属系部:汽车工程系 批准日期:2014年5月 一、制定依据与课程定位 (一)制定依据 本课程标准是依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需要制定。 (二)课程定位 《汽车专业英语》这门课程是汽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汽车专业常用的英语词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汽车专业领域具有的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以便学生更好的直接从外文资料中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 二、课程教学目标 《汽车专业英语》是三年制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的专业选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一方面可以巩固已掌握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另一方面扩大专业词汇量,提高学生对汽车专业英文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初步具备专业英语翻译能力和初步具备能够直接从外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专业英语中的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2、掌握专业英语中常用的语法和句型结构; 3、可以阅读有一定词汇量的专业英语文献。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力求向学生提供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要专业英语知识,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运用汽车专业英语的能力。

1、阐述“专业阅读”,内容力求反应汽车专业方面的最新知识,文章能展示当今汽车专业方面的最新技术,同时书中附带一些真实的现场照片。 2、阐述“专业术语”,帮助学生了解汽车各零部件的功能及应用,是学生进入企业后应用较多的内容。 3、阐述“试试您的动手能力”,以汽车故障诊断为主,列举大量贴近企业工作实际的实例。 4、阐述“交际会话”,选用贴近实际,贴近企业,贴近岗位的常用专业英语会话。 (三)素质目标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认识《汽车专业英语》学习的基本方法, 1、具备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通过自学获取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 2、通过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自主学习,体验科技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抽象思维和辨证逻辑思维。 3、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质疑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4、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与评定事物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英文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5、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设计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设计 (一)学时分配

《汽车专业英语读译教程》---UNIT 5 TEXT C

第5单元 课文C 涡轮增压器与机械增压器 增压器的作用是迫使更多空气燃油混合气进入发动机气缸。这些额外的空气和燃油使发动机具有更大的功率输出。涡轮增压器是一种由发动机废气驱动的增压器。机械增压器是由通过传动带或链条有发动机曲轴驱动的增压器。 1.涡轮增压器 有些发动机上装有涡轮增压器是为了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内燃机所产生的功率与气缸内被压缩的空气数量直接有关。由于混合气在进入到气缸之前就得到压缩,所以能使更多的空气和燃油分子填入燃烧室。 涡轮增压器依靠从气缸排出的高温废气的快速膨胀来推动涡轮叶片旋转。一台典型的涡轮增压器是由涡轮(或叫高温工作轮)、轴、压气机(也叫低温工作轮)、涡轮壳、压气机壳、中间壳及旋转组件所组成。一个废气旁通阀用控制进入涡轮壳的废气量的方法来控制涡轮增压器的输出。涡轮增压压力是涡轮增压器产生的实际压力增加量。大部分涡轮增压器用经过滤清的压力机油来润滑,这种有压力的机油通过油管被输送到增压器的润滑油入口。 通常,涡轮增压器安装在靠近排气歧管的位置上。为了将废气送给涡轮,在排气歧管与涡轮壳之间设有一根废气管。另有一根管将压气机壳的进气送给节气门体总成。 在涡轮增压器内,涡轮(高温工作轮)通过一根轴与压气机叶轮(低温工作轮)连接在一起。每个工作轮都安装在它自己的螺旋型蜗壳内。蜗壳用于控制和引导废气流和进气流。连接两个工作轮的轴用轴承支承。 压缩空气的过程一般在发动机的转速高于2000 r/min时才开始。废气流的冲击力通过喷嘴的引导而作用到涡轮侧。在高温废气冲击涡轮,引起涡轮旋转的同时,经过专门弯曲的涡轮叶片将高温废气引向涡轮壳的中心,从这里废气流出涡轮增压器。这种作用形成了一种叫做涡流的气流。一旦涡轮开始旋转,压气机叶轮(形状像一个倒转的涡轮)也开始旋转。这样,空气被吸入中心,此后由压气机叶轮叶片携带着一起旋转,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甩出。然后,空气离开压气机,并在压力作用下经过进气系统的剩余部分而进入气缸。 一般情况下,空气被吸入气缸靠的是大气与发动机真空之间的压力差。然而,涡轮增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220320课程类别:专业课 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所属系部:工程技术教研室 学时:78 编写执笔人: 于天秀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其是一门实践性理论性并重的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教学效果对专业的发展建设和学生的就业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课程是研究汽车在不解体的情况下故障诊断与性能技术的检测,是高等职业教育中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的实践课。 本课程主要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不解体汽车的条件下,掌握汽车性能的检测与故障诊断以及相关维修技术;同时对现代化汽车高级检测及维修设备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达到熟悉仪器仪表以及合理使用的目的。 其前导课程为《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机械制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等,后续课程为《二手车评估》 1.2课程设计思路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7个学习情境组成。在学习情境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 (1)学习情境的设计要符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思想的要求。学习情境是在职业院校实训场地对真实工作过程的教学化加工,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目标。

(2)学习情境的前后排序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以考虑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排列方法。 (3)《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学习情境的设计要考虑尽量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按照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的工作任务频率这一事实逻辑设计学习情境。教学内容按照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组织,即划分为“确定工作任务”、“计划”、“实施”和“检查评估与结果记录”几个阶段,注意培养学生完成综合性工作的能力。 2.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汽车各系统总成主要部件的类型、作用、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2)理解汽车各系统总成的基本工作原理,具有分析简单电路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基本掌握汽车各系统总成的故障诊断的程序和方法; (4)能识别汽车各系统总成主要部件,了解其在车上的布置及连接关系; (5)掌握检测汽车各系统总成主要部件的故障判断与检修的实际操作能力,具备使用万用表、诊断仪、示波器进行零部件故障分析与检修的能力; (6)对各种故障进行检测与诊断;对有关设备进行合理使用。具备使用万用表、诊断仪、示波器、专用检测维修设备等进行零部件故障分析与检修的能力; 2、分析能力:利用实践经验判断并分析汽车常见故障,了解设备性能,达到 分析问题的目的。 (1)具备与客户沟通协商的能力,能向客户咨询车况、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价车辆技术状况与故障。 (2)能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独立制定维修计划,按照正确规范进行选择正确的仪器和工具,保证汽车维修质量;

汽车服务工程课程标准

汽车专业英语》 、前言 (一)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系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英语课程,对学生所学习的中文汽车结构加以概括、分类,以英文的形式表达出来,用英语介绍了汽车的主要系统构造和工作原理、汽车结构和新技术方面的汽车电子燃油喷射系统、汽车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在课程中安排几个实践学习环节,巩固发动机、底盘主要零部件的英文名称对其进行简单描述。 (二)课程性质: 《汽车专业英语》是一门有效提高学生汽车专业英语的水平,使学生会用专来英语识别汽车的基本部件、维修工具,会用简单句子进行会话,基本上能够连贯发言表达思想,描述汽车常见故障。毕业后在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交际、交流的课程,是汽车工程系的必修课。 (三)课程目的: 1、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译、听、说、写能力,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水平,使他们能用汽车专业英语交流信息——用英语识别汽车的基本部件、维修工具,会用简单句子描述汽车常见故障。汽车专业英语教学应通过复习巩固以及进一步扩大英语词汇量,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2、培养学生的责任专、合作、自信等优良品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初步形成创新人格。重视汽修专业特长生

的挖掘与培养,引导学生开发自我潜能,使之发展成为企业需要的实用人才。 (四)课程任务本课程针对学生在未来职业中可能遇到的英文进行口头和书面交际的需要,结合学生认知规律,通过听、说、读、写与翻译多种技能的训练,掌握汽车企业人员所需要的专业英语。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基本专业单词的语音并能在业务会话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自然; 2、理解话语中词汇表达的不同功能、意图和态度等; 3、能有效地使用交际功能的表达形式展开业务交际活动。 (二)能力目标 1、灵活运用已经学过的常用功能项目,进一步学习并掌握新的功能项目的能力; 2、具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3、具有查找维修资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4、能借助工具书进行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资料的书面翻译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 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 计划学时:144学时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三年制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二)课程基本理念 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项目按工作任务来实施。 (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项目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

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能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认识电器检测与维修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汽车电气设备诊断技能和相关的理论知识。熟悉电气设备构造、原理及性能参数,会正确使用诊断仪器、维修手册和技术资料,熟悉汽车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现象等基础上,掌握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对诊断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三、内容标准 具体内容如下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任务教学法、演示法、启发引导法、行为导向教学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仿真软件开展教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社会能力的提升。 五、考核标准 本学科采取闭卷笔试考试方式和实训拆装考试方式,笔试占总分的70%,实训站总分30%。 六、实施建议 1.教学条件:软件:本课程教学任务书、本课程教学计划、本课程教材、本课程教案、多媒体资料、教学课件。 2.推荐教材:孔宪峰主编《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3.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形成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理论课程注重学生未来岗位的实际需

《汽车维修基础》课程标准

《汽车维修基础》核心课程标准

具和仪器仪表对汽车、摩托车及特种车辆的发动机、变速箱、前后桥、化油器、油泵、空调机、同步器、散热器、钢圈等机械传动系统,进行检查、调整、故障排除、更换与维修等。 三、课程目标 (一)职业关键能力 1.能够描述汽车维修通用工具、常用量具的种类和用途; 2.在维修当中,能够根据维修操作要求,正确选择维修工具的种类和规格,并能正确的使用和维护; 3.具备一定的钳工知识技能,能够制作一些简单的零件; (二)职业能力目标 1.正确描述汽车的概念、发展史和汽车的分类; 2.能够运用汽车的评价指标,准确的评价一部汽车的综合性能; 3.能够正确选择和添加汽车的常用运行材料; 4.能够正确选择检测设备针对不同的检测指标进行检测; 5.正确运用汽车维修使用的通用工具和常用工具,并具备一定钳工技能,能够制作简单的零件; 6.正确描述汽车维护的相关制度和各类维护的操作流程,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 7.针对汽车零件的损坏类型,正确选择修复方法; (三)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2.具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交流沟通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四、课程内容 (一)预备知识 经过先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以下能力: 1.掌握金属与合金、非金属材料在汽车中的应用; 2.掌握互换性、标准化、公差与配合、常用量具和检测方法的基本知识; 3.掌握零件和机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方法;掌握零件和机构失效形式的判定方法;

4.掌握通用机械零件和简单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特点及维护方面的知识; 5.熟悉常见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液压系统维护方面的知识; (二)核心内容 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来实施教学。该课程依据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性质和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