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智慧 康德的主要精神

合集下载

“理性”和“信仰”--康德的哲学精神

“理性”和“信仰”--康德的哲学精神

“理性”和“信仰”--康德的哲学精神◎石朝颖三点三十分,康德出门散步了!在十八世纪的德国科尼士堡(Konigsberg)的公民,每天大概在下午三点三十分的时候,都会很准时的看见德国大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生于1724—1804年)出门散步了!康德的生活习惯,就像日出、日落那样的有规律。

他每天准时起床、穿衣、喝咖啡、写稿、讲演、吃饭、散步……。

一位替康德写传记的人说:“康德的生活,是最规律不过的规则动词”。

康德在1781年出版《纯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这本哲学作品使他的声名远播。

到1793年止,在欧洲据说已有两百种刊物在讨论康德的哲学。

在1790年时,康德的哲学用语,已经可以在菜市场,或理发店内听到;当时在德国,这位大哲学家康德,可以说是一位风云人物。

康德认为“哲学的任务”可分为四大问题:(一)我们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是属于“知识论”的问题,在哲学的任务中,我们应该先知道“知识”的极限在哪里?(二)我们能做什么?这是个“道德的问题”,也是所谓“伦理学”的问题。

换句话说,在我们知道“知识”的极限在哪里以后,就必须提出实际的问题,也就是“实践”的问题。

这也是康德第二本作品《实践理性批判》要讨论的问题。

也可以说是“知”与“行”合一的问题。

(三)我们可以希望什么?这是属于“宗教”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宗教哲学”的问题。

因为“宗教”是一种信仰的问题。

所以我们可以希望自己能够相信“天”、“上帝”、“佛陀”、“道”等,但我们很难去“证明”给别人看。

(四)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所谓“人类学”的问题。

也可以说是一切哲学的基础问题。

因为,不管是“知识论”、“伦理学”、“宗教哲学”,都必须以“人”为中心。

没有“人”也就没有所谓的“道德问题”。

没有“人”当然也没有“知识论”的问题。

所以,研究“人”的问题,也就是“人类学”的工作。

总之,康德的哲学,是一种全新的开始,他问到“人”的问题,也以“人”人的整体做为中心,顾及各方面,连哲学史中不太注意的问题,他也提出来讨论。

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 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 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

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其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在后期从1781年开始的9年里,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领域广阔、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们包括《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三大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

哲学方面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

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

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

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大部分。

该书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

康德的哲学思想是怎样的

康德的哲学思想是怎样的

康德的哲学思想是怎样的康德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

那么康德的哲学思想是怎样的的?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康德哲学思想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哲学思想介绍康德是著名德意志哲学家,也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

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他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如果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是无法理解世界的。

康德的这个理论是结合了英国的经验主义和欧陆的理性主义的成果,对度过唯心主义与浪漫主义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康德哲学在框架上的分析命题是主语包含谓语的命题,综合命题是主词不好扩谓语的命题分析命题都是先验命题,综合命题大多都是后验命题,但是存在先验综合命题,这也就论证了数学的可能,康德认为这些事可以推演到形而上学的领域的,即在物自体和现象界是存在这样的调和性的概念的,所谓调和性的概念就是他所谓的纯粹理性将之类推在实践中就是实践理性,若是将它类推在审美中,就变为了批判力。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哲学体系,这三大批判分别是纯粹领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的问题是无解的。

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的是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而判断力批判主要回答的是我们可以抱有怎样的希望。

康德哲学贡献康德哲学贡献最大的就是他提出的三大批判,也就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本书中的体系,分别回答了哲学上不同方面的不同为题。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回答的主要问题是:这个世界上,有哪些懂事我们是能够知道,能够了解,并通过自身弄清楚他的原理。

关于这个问题,康德给出的解答是,我们所能了解的东西就是自然科学能够让我们认识的东西,当人哲学只能作为帮助我们学习知识,并使之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

《实践理性批判》则是《纯粹理性批判》所阐述的哲学的结果及目的。

通常所说的“实践理性”,也就是认为实践主体存在的自我意识,对于其理性的“批判”,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所遵循的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以及所遵循的原则。

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 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 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

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其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在后期从1781年开始的9年里,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领域广阔、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们包括《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三大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

哲学方面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

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

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

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大部分。

该书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

康德的批判哲学和哲学的批判精神

康德的批判哲学和哲学的批判精神

康德的批判哲学和哲学的批判精神
阿尔贝特·康德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是现代哲学
思想的创始人。

他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主要思想是“批判哲学”和“哲学的批判精神”。

首先,康德提倡的批判哲学的核心是批判理性,它是一种概念化的知识体系,用来审视对立的观点和行为原则,以检验他们的公正性和正当性。

康德主张的批判哲学的目的是要摆脱唯物主义的客观真理,而提出了真理的相对性。

在康德的观点中,任何真理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类把它当成“真理”的观念。

他提出了“触觉证得”原则,认为逻辑上支持的证据才是真理。

还有,康德完全放弃了“原初推论”,认为真实不是由推论、劝告等思维方式得出的,而是来自实践的实践。

有时叫“实践主义”,它将实践当做唯一真正可靠的准则,认为实践经验才是
最有价值的。

另一方面,康德也提出了“哲学的批判精神”,这一概念被视为是对哲学的一种批判,即批判精神对某一看法、方法、理论要求严格客观,并以特定的原则进行评价。

他认为,真理必须
通过客观分析,用客观的判断来客观评价和检验,防止自身观念的错误把握,以免偏离客观事实。

因此,康德的思想强调,通过批判精神,一个人可以不偏不倚,恪守客观原则审视任何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们对自身和世界理解有深刻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做出公正、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综上所述,康德的批判哲学和哲学的批判精神对现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人类提供了“自我反思”的理念,我们应该在理解现实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地、客观地、公正地审视一切问题,以便真正理解世界。

康德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主要观点
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建立了一种以纯粹理性为基础的哲学体系,并以此回应了早期现代哲学的一系列问题。

他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1. 纯粹理性的存在:康德认为,人类具有一种超越经验的纯粹理性存在,它不受经验的限制,可以引导我们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2. 理性的限制:康德认为,尽管纯粹理性具有重要的认识能力,但它也受到自身的局限性和限制性的限制。

这意味着我们不能依靠纯粹理性来认识一些特定的事物或领域,例如神秘、道德和美学等领域。

3. 经验和悟性的结合:康德认为,理性和经验应该相互结合,才能达到真正的认识。

他强调了悟性和经验的重要性,认为它们可以互补,帮助我们发现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4. 伦理学的重要性:康德的伦理学是他哲学体系的一部分,他认为人类的目的是实现普遍的道德法则,这些法则不仅适用于个人,还适用于整个社会和人类的未来。

5. 自由意志的重要性:康德强调了自由意志的重要性,认为人类的行动应该是自由和自主的,而不是被外部力量所控制。

他还认为,自由意志是理性的表现,只有通过自由意志的行动,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道德和自我实现。

总之,康德的主要观点涉及到知识论、伦理学和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对现代哲学和人类思考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

康德的主要哲学观点

康德的主要哲学观点

康德的主要哲学观点
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他对伦理学、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下是康德的主要哲学观点:
1.两个世界的区分:康德提出了"两个世界"的区分,即"现象世界"和"物自体世界"。

现象世界是我们感知和经验的世界,受到我们主观认识的限制;而物自体世界是超越我们经验能力的事物本质所在。

2.纯粹理性批判: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试图解决哲学的根本问题,探讨我们对于认识和理性的界限。

他认为,人类认识的能力受到先天的概念和形式的限制,我们只能通过这些概念和形式来理解世界。

3.义务论伦理学:康德提出了基于义务的伦理学,强调道德行为应该基于理性原则而非感性的欲望。

他的道德理论以"行为的普遍化原则"为核心,即我们应该根据我们的行为是否能够成为普遍法则来判断其道德性。

4.经验与概念的关系:康德认为,我们的经验是通过感觉材料与我们内在的概念和判断相结合而构建的。

他强调了理性的作用,并主张我们的认识不仅依赖于感性经验,还需要理性的活动。

5.美学与审美判断:康德对审美领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审美判断力"的概念。

他认为,审美判断是主观的,但又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它是基于一种对客体的无目的欣赏和纯粹感性的经验。

这些是康德哲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他的思想对于后世哲学和其他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 1。

康德与西方古典人本哲学的精神救赎意识

康德与西方古典人本哲学的精神救赎意识

内容摘要:包括文德尔班、罗素在内的许多西方哲学家,都将西方古典哲学理解为某种远离日常生活、拒绝世俗功利的智慧。

但是,当心灵真正浸润于西方古典人本哲学之中时,我们却在令人赞叹的智慧背后领悟到一种对人类精神深沉而执着的救赎意识。

从古希腊的知识哲学、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到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可以说,精神救赎意识始终贯穿在西方古典人本哲学之中。

作为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创始的康德哲学,其救赎意识上承古代传统,下开当代哲学精神救赎之先河,意义十分重大。

一、知识、信仰与灵魂救赎苏格拉底开启了古希腊哲学以探寻自然到思索人本的重大转型。

在苏格拉底看来,确立人之为人而不是自然应是哲学的根本性问题。

人所以不同于自然是因为人有灵魂,而灵魂的基本规定性是理性。

这就决定了追求真理应成为人生的终极意义。

一个人只有用理性对待自己、对待世界,才能够正确地行动并在正确的行动中不断发现真理、不断生成理性、不断确立灵魂,从而卓立于自然之外。

古希腊思想大师柏拉图认为,灵魂作为人的本质是客观的,但又是潜在的。

人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能发现客观存在着的灵魂并将灵魂从潜在状态变成明确而现实的理念。

因此,柏拉图反复强调人类最大的善行就是认识理念、塑造灵魂,否则人将沉沦于动物之中。

亚里士多德继承并光大了前辈们的思想,更明确地指出,没有灵魂的人就不是真正的人,灵魂是人的本质界定。

而人要想获得灵魂就必须依靠知识,知识是人获得灵魂的唯一途径。

正是基于此,亚里士多德高度关注知识问题,最终完成了古希腊知识哲学的建造。

从上可见,古希腊知识哲学重视理性、关注认识的动因之一就在于试图通过设立灵魂,拯救人类于自然之中。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在当时特殊的宗教文化背景中更关心人类灵魂问题,虔信人类的苦难源于灵魂的失落,唯有拯救灵魂才能在苦难中救赎人类。

但是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不相信理性、认识、知识可以找回灵魂。

在基督教哲学看来,灵魂的失落正是人类滥用理性而导致“原罪”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德的主要精神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简单地说,在康德之前,价值理性是由什么提供?
A、国家意识形态
B、民族意识形态
C、科学
D、宗教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得分:12.5分
2
在康德看来,人要享受幸福的首要前提是?
A、拥有判断力
B、拥有实践力
C、拥有德行
D、拥有自由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得分:12.5分
3
康德用什么保证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的协调一致?
A、判断
B、实践
C、上帝存在
D、想象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得分:12.5分
4
康德的伦理学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A、神学对哲学的压制
B、哲学与生活的脱离
C、工具理性
D、价值理性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得分:12.5分
5
对康德而言,神学可以建立在()之上。

A、道德基础
B、自由基础
C、理论基础
D、知识基础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得分:12.5分
6
康德在神学上有不彻底性。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12.5分
7
康德始终思考的两样东西是自由与道德。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12.5分
8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需要实现一种平衡。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12.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