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张海迪和她的妹妹1》
张海迪和她妹妹的语文教学设计

张海迪和她妹妹的语文教学设计张海迪和她妹妹的语文教学设计1、张海迪和她的妹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段落;初步明白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教学难点:字音较难的生字教学过程:一、审题引入1、读题。
说说读题后你有什么问题?2、简介张海迪的事迹。
二、预习课文。
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思考课后题。
三、检查预习1、读准生字:述、冠、萎、摩、纯、芬、偎2、提出不懂的词语(不假思索、讲述)3、课后题1:课文通过哪两件事,来说明张海迪时时关心着妹妹海燕的确健康成长?4、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四、教学第一段1、指名朗读第一段,想想主要写了什么?2、本段的中心句有什么作用这一句的两个部分分别可以概括课文的哪些段落3、前半句为什么用上“顽强”这个词语(联系上文有关词句回答)4、感情朗读。
五、课堂练习作业本(1)第1、2、3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单元提示,初步学会用一句或几句话简要、明白地说出段落大意。
2、理解几个重点句子的含义。
懂得热心帮助残疾人,要做一个心灵美的好人,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概括段落大意教学过程:一、学习单元提示1、阅读单元提示2、什么叫做“段落大意”怎样概括段落大意(联系全文、理解主要内容、概括大意)二、学习第二段1、默读,划分层次。
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了哪几层意思?2、把三层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3、根据“准确、简洁”的要求概括大意,评议哪个同学说得既简洁又准确。
(要与课文中心相联系)4、用“.”点出表示张海迪姐妹俩神态变化的词语。
[板:活灵活现笑容吹跑不假思索严厉责问惊呆]从这些词语推测当时姐妹俩各自的心情与想法。
5、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学第三段1、默读,分层,说说各层的意思。
[板:刚要摘花制止深情地说音乐勉励]2、概括段落大意。
(根据课文中心进行取舍)3、讨论课后题3,三种说法哪一种最好为什么4、课后题4。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活动三

路德维希· 凡· 贝多芬出生 在德国波恩,祖籍佛兰德。自 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 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 开始登台演出。十七岁那年, 波恩宫廷资助他去维也纳,也 就是在这时与莫扎特有了短暂 接触。贝多芬一生坎坷, 没 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开始耳 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 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 没有使他 沉默和隐退,在一 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 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 平等”的政治信念, 通过言 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 喊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 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 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 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并 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 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 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 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 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 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 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 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 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 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 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 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 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 品超过100万字。
四年级语文教案:张海迪和她的妹妹1

四年级语文教案:张海迪和她的妹妹1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讲述、枯萎、抚摩、芬芳、偎依等同语的意思,会用不仅......还......、勉励写句子。
2、初步学会用一句或几句话简要、明白地说出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懂得要热心帮助残疾人,做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初步学会用一句或几句话简明他说段意。
理解海迪教育妹妹的有关语句。
体会海迪对妹妹健廉成长的关心。
三、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子,理解部分词语,会用不仅......还.........造句。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给课文分段。
3.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它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1.启发谈话,揭题。
(1)板书:张海迪(教学迪字,简介张海迪事迹。
)(2)补全课题,读题,说说本文将主要介绍什么。
2.自学课文。
(1)听录音,划出文中生字新词,给自然段编上序号。
(2)自学生字新词。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义,《作业本》第1题。
(3)读通课文,质疑问难。
3.检查反馈。
(1)连词认读生字。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不假思索、怒不可遏等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读各自然段。
学生评价是否达到读通标准。
(4)提出疑问。
4、指导分段,学习第一段。
(1)课文着重写了张海迪和妹妹之间发生的哪几件事?分别在哪些自然段里?(2)课文第1自然段写什么?出示姐姐不仅......,还......句,哪些语句写海迪顽强哦学习、生活?时时关心着妹妹海燕的健康成长与下文有什么联系(3)独立分段。
用?将课文分成三段。
(指导分段时,也可让学生默读全文,找出文中一个与全文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句子:不仅......还......,从句子入手理清结构。
)5.巩固练习。
(1)《作业本》2、3题。
(2)用不仅......还......说写句子。
(3)朗读课文。
张海迪的故事(精选11篇)

张海迪的故事(精选11篇)张海迪的故事 1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
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
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
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
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
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
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
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
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张海迪说:“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
特殊教育人教版培智班级语文教案:《张海迪》第四课时

特殊教育人教版培智班级语文教案:《张海迪》第四课时教学课题:6、张海迪授课时数:共 4 课时,第 4 课时;课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PPT教学,讲解课文,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阅读课文,学生喜爱上阅读。
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与阅读。
教学难点:课文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准备:PPT。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生字:躺、等、识、翻、译、志。
(板书生字与生字的笔画顺序、生字所组的词语),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写,再在老师的带领下读、写。
2、复习课文第一段:张海迪小时候得了病。
她不能站立,只能躺在床上读书写字。
这对小海迪来说,是多么困难啊!3、师带读课文。
生跟读课文。
反复学习课文。
并且师逐字讲解课文的意思。
再让生叙述课文的意思。
二、新授1、(1)要求学生看课文第二段“十几年来,她就是这样学习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等知识,学习了一门又一门外语”。
在书本上把学习过的生字或者词语画出来。
(2)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认识的字,尝试自读课文(师引导)。
(3)师带读课文。
生跟读课文。
反复学习课文。
并且师逐字讲解课文的意思。
再让生叙述课文的意思。
2、(1)要求学生看课文第二段“张海迪在病床上还用学到的医学知识给人们看病,还翻译了16万字的英文小说,人们都夸她是有志气的好青年,是祖国的好儿女”。
在书本上把学习过的生字或者词语画出来。
(2)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认识的字,尝试自读课文(师引导)。
(3)师带读课文。
生跟读课文。
反复学习课文。
并且师逐字讲解课文的意思。
再让生叙述课文的意思。
三、总结请学生回答,本篇课文都说了什么?我们该学习张海迪的什么精神?四、安全教育我们四肢健全,所以更要珍惜生命,不能做危险的事情,学好老师教的安全知识,学会自己保护自己。
五、德育教育张海迪身患残疾,却依旧认真努力学习,你们身体健全,更应该努力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用学习武装自己,让自己的未来更美好!。
四年级语文张海迪和她的妹妹的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张海迪和她的妹妹的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四年级语文张海迪和她的妹妹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学习第二段,初步感知说段落大意的方法和要求。
2、理解有关语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
(二)教合过程1.复习检查。
(1)读拼音写词语(略)。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不假思索、怒不可遏、活灵活现)(3)朗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主要意思。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思考:①海燕告诉姐姐一件什么事?②姐姐听了表情有什么变化?她又是怎样教育妹妹的?划出海迪教育妹妹的语句。
(出示小黑板)(2)讨论学习。
结合理解“活灵活现”“满以为”、“摄住”、“不假思索”、“怒不可遏”等词语,理解“不是一家人,就不该热心帮助了吗?”(投影片。
通过句子比较,朗读体会张海迪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
(4)“海燕惊呆了。
”她会怎么想?(5)指导学习“学习提示”,明确学习目标和方法。
(6)根据刚才的三个思考题(小黑板),连起来说说第二段的内容。
再用“海燕,海迪。
”的句式简要说说。
3.作业。
(1)《作业本》4、5题。
(2)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第三段,初步学会说段落大意。
2.理解有关语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1.复习导人。
朗读第二段,说说段意。
说说概括段意的.方法。
2.学习第三段。
(1)默读思考:①海燕看到满院的鲜花想做件什么事,②海迪见了怎么做?是怎样教育海燕的?划出有关词句。
(小黑板)(2)讨论学习。
结合理解“酷爱”、“制止”、“抚摩”、“纯洁”、“悠扬奔放”、“勉励”、“偎依”等词语;理解“花是一种美的东西,人的心灵应该像花一样美丽、纯清”和“要做个好人,做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
(4)学说段意。
①根据思考题,将第三段内容连起来说说。
②投影出示课后练习3,选择并说说理由。
3.总结:(1)学了课文,你学懂学会了什么?(2)还有什么疑问?4.作业:(1)作业本上习题。
语文课本 张海迪

语文课本张海迪如果,姐姐是可以挑选的话,即使让我挑选一百次,我还是挑选我的姐姐--张海迪;如果,给谁当妹妹是可以自愿的话,即使问我一千遍,我还是愿意做张海迪的妹妹!这是海迪的妹妹--张海燕的心里话。
一唉,轮椅!可恨的轮椅,好象长在姐姐的身上!从海燕记事起,姐姐就没有站起来过。
走路!更是幻想了。
在海燕的眼里,姐姐是天下最不幸的人。
然而,姐姐似乎忘记了自己的不幸。
她爱唱歌,走到哪儿把歌声带到哪儿;她爱运动,坐在轮椅里和海燕打羽毛球;甚至,她也爱舞蹈,借助于语言和手势,她把舞蹈的天赋,注入一群群小朋友的身上;当小朋友们以优美的舞姿,旋转在台上的时候,姐姐陶醉在艺术美感里了。
她觉得自己也在跳舞。
姐姐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人。
莘县的田野是迷人的。
小溪、野花、飞鸟,海燕都喜欢。
可是那儿也有她最害怕的——蛇。
一次,她猛然看见一条青蛇,沙沙地从院子里穿过。
她吓得惨叫着逃回屋里。
姐姐问:“好妹妹,怎么啦?”“蛇!蛇!”海燕惊魂未定地回答着。
姐姐松了口气,安慰她说:“蛇有什么可怕的?勇敢些!从小怕这怕那,将来不会有出息的。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姐姐的好朋友——一群孩子,推着姐姐说说笑笑从野外回来了。
呀!姐姐手里提着一条蛇。
海燕见了直往后缩。
姐姐豪爽地说:“这是条死蛇!”接着,姐姐又讲起打蛇的经过来:“刚才,我们正在村外玩,老远就看见了这条蛇。
它想溜走,刘彪提议说:‘追上它!’我说:‘好!’他们推着我,飞快地追呀追呀,终于追上了,用轮椅的轮子压死了它。
瞧,这不还是人厉害吗?”这时的姐姐,在海燕眼里,简直是个勇敢无比的人了!她真钦佩呀!她感到,姐姐身上有一个谜,就象一块磁铁,吸引着她。
夜,静悄悄。
立在姐姐房门口的海燕,惊奇地望着姐姐。
姐姐右手捏着一根几乎看不见的长针,正对着桌上的镜子,扎自己的舌头呢。
也许是扎疼了,姐姐微微一颤,但又扎了起来。
想起来了,姐姐说过,她要掌握针灸的本领,为人民解除痛苦。
怪不得,姐姐的舌头有些肿呢。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8《千年梦圆在今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二单元8《千年梦圆在今朝》本单元主要内容为讲述了一位村医和一位少年的感人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医疗和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
2.能够通过故事理解医疗和健康的重要性,培养爱心和责任感。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与故事相关的阅读、写作和表达练习。
4.能够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相关词语和句子。
2.难点:理解医疗和健康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故事背景,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2.学习新词:教授生词“医疗”、“责任”等,让学生读音、理解词义并记忆。
3.阅读故事:带领学生阅读故事,并进行理解、讨论故事内容。
4.情感链接:引导学生思考医疗和健康的重要性,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1.复述故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增强记忆与语言表达能力。
2.学习生字:带领学生学习新生字,练习拼读、记忆和用法。
3.写作练习:让学生围绕“健康”的主题展开写作,鼓励用丰富的词汇和描述写出自己的观点。
4.课堂互动:通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
四、教学评估方式1.口头回答问题:课堂提问和讨论,检验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与故事相关的阅读、写作和表达练习。
3.角色扮演表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现能力。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1.教学过程中,要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医疗和健康的重要性。
2.在评价学生时,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并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提高。
3.在下一次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医疗和健康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的爱心和责任感,成为有担当的优秀公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教案《张海迪和她的妹妹1》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讲述、枯萎、抚摩、芬芳、偎依等同语的意思,会用不仅......还......、勉励写句子。
2、初步学会用一句或几句话简要、明白地说出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懂得要热心帮助残疾人,做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初步学会用一句或几句话简明他说段意。
理解海迪教育妹妹的有关语句。
体会海迪对妹妹健廉成长的关心。
三、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子,理解部分词语,会用不仅......还.........造句。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给课文分段。
3.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它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题。
(1)板书:张海迪(教学迪字,简介张海迪事迹。
)
(2)补全课题,读题,说说本文将主要介绍什么。
2.自学课文。
(1)听录音,划出文中生字新词,给自然段编上序号。
(2)自学生字新词。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义,《作业本》第1题。
(3)读通课文,质疑问难。
3.检查反馈。
(1)连词认读生字。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不假思索、怒不可遏等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读各自然段。
学生评价是否达到读通标准。
(4)提出疑问。
4、指导分段,学习第一段。
(1)课文着重写了张海迪和妹妹之间发生的哪几件事?分别在哪些自然段里?
(2)课文第1自然段写什么?出示姐姐不仅......,还......句,哪些语句写海迪顽强哦学习、生活?时时关心着妹妹海燕的健康成长与下文有什么联系
(3)独立分段。
用?将课文分成三段。
(指导分段时,也可让学生默读全文,找出文中一个与全文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句子:不仅......还......,从句子入手理清结构。
)
5.巩固练习。
(1)《作业本》2、3题。
(2)用不仅......还......说写句子。
(3)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