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母猪子宫炎?

合集下载

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经验总结

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经验总结

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经验总结病因1、后备、初产母猪子宫内膜炎后备母猪发情时子宫颈和阴道口开张、初产母猪分娩过程和产后初期易发生外源性感染;后备、初产母猪还可能发生亚临床细小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或链球菌等造成的内源性感染。

2、经产母猪子宫内膜炎母猪在分娩、难产、产褥期的抵抗力下降,加之分娩时环境不洁、助产时发生产道损伤或未达到无菌操作、胎衣不下、产后恶露等,从而促发母猪子宫内膜炎;人工授精器具消毒不彻底、输精未达到无菌操作规范,也能引发母猪子宫内膜炎。

症状急性症状极易发现,慢性病例往往容易疏忽。

1、急性子宫肉膜炎母猪食欲下降,体温升高,频频排尿,弓背,努责,从阴门中排出灰白色含有絮状物的分泌物和脓性分泌物,躺卧时排出较多。

2、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母猪一般无全身症状,体温有时略有升高,食欲及泌乳量下降,发情周期不正常,有时发情虽正常但屡配不孕,冲洗子宫时回流液略浑浊,似淘米水或清鼻液样。

3、慢性卡他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母猪有轻度的全身反应,逐渐消瘦,发情周期不正常,从阴门流出灰色或黄褐色稀薄脓液,尾根、阴门、腓节上常粘有阴道排出物并形成干痂。

4、慢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阴门常排出脓性分泌物,躺卧时较多,阴门周围及尾根上粘附有脓性分泌物,干后形成薄痂。

冲洗子宫时,回流液浑浊,像稀面糊状,有时是黄色脓液。

治疗1、全身治疗当患猪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时,先进行全身治疗,可肌注头孢拉定1克+地塞米松10毫升,链霉素100万国际单位,安乃近20毫升,分点注射,全身症状好转时再冲洗子宫、给药。

2、冲洗子宫当阴户排出炎性物较浓稠、含絮状物,产后有恶露时,可用0.2%百菌消溶液500-1000毫升,用灌肠器或一次性输粗器反复冲洗,清除滞留在子宫内的炎性物。

3、宫内投药(1)先冲洗后投药按3.2冲洗,同时肌注缩宫素50国际单位,2-3小时后,用0.9%生理盐水90毫升,加碳酸氢钠10毫升、稀释林可霉素和新霉素各2克投入子宫,连续给药3天,隔天再冲洗1次。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原则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原则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原则 母猪产后子宫炎是一种较普遍发生的疾病,慢性或隐性子宫炎是影响母猪遗传性不孕的主要因素。在屡配不孕的母猪中,有50%由于患此病而被出局,该病在纯种遭遇母猪中的发生尤为突出。

1、母猪产后子宫炎的发病理由 母猪在产仔过程中阴道受到污染是产后子宫炎的主要原因,对于大多数母猪来说,在分娩过程中,子宫都不可逆转地受到污染,产后子宫或阴道都会出现孕期短暂的炎症过程,如果母猪仅在产妇10天内,阴道有浓性分泌物排空,而不影响断奶后配种,这种炎症生产在生产中可以被忽略,大多数杂交母猪产后子宫炎都属于组织培养这种类型,但有部分纯种母猪,阴道脓性分泌物在产后20天后仍然排出,往往导致配种率远降低。

2、哪些绵羊母猪更容易再次发生子宫内膜炎? 一、产程超过4.5小时的母猪 产程过长引起母猪体力消耗过大、剧烈的疼痛引起机体的各种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子宫和产道的出血、水肿和血肿等,产后恶露不净,产后便秘、产后子宫不能复原、宿疾感染和子宫内膜炎等。

二、产仔数13头以上的母猪 产仔数在13头以上往往产仔时间虽然比较长,体力消耗大,甚易感染发生子宫内膜炎,并且产仔数多的母猪往往是生产性能优良的母猪,因此更加需要保护好这样的母猪。

三、头胎母猪和原种母猪 头胎母猪和原种母猪对于猪场来说都是非常关键和非常重要的,头胎母猪大坑产仔数少,食欲比较旺盛,最容易出现明显胎儿过大,加上头胎母猪子宫颈狭窄,产道损伤,十分困难出现产后感染。更重要的是头胎母猪和原种母猪购买和培育的费用高,如果脂质宫内膜炎被淘汰,损失非常大,因此要对这两类母猪保持高度的关注。

四、人工助产后的镰形 被掏过的母猪产道易易水肿,有时第2次或第3次掏猪时,手根本伸不进去,相信掏过猪的朋友一定深有体会,而且即使手洗干净后也极易将细菌带入子宫内引起感染,因此被掏过的母猪一定要或进行防治。

五、产后外阴水肿、产黑胎的母猪 此类母猪很可能已感染子宫内膜炎,如不及时治疗,影响发情配种,甚至直接被淘汰,浪费成本更多,因此应及时治疗。

母猪子宫炎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母猪子宫炎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母猪子宫炎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摘要】母猪子宫炎是母猪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发病因素主要包括产后感染、营养不良和环境脏乱等。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食欲减退和生产力下降等症状。

针对母猪子宫炎,可以采取注射抗生素、清洁手术和营养调理等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可以选择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为预防母猪子宫炎,应注意保持环境清洁、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定期检查母猪健康状况。

母猪子宫炎的及时预防和治疗对于保障母猪生殖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在疾病发病机制和新型治疗方法上进行深入探讨。

母猪子宫炎是养殖业中不可忽视的疾病,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提高对其的认识和防治水平。

【关键词】母猪、子宫炎、发病因素、临床表现、防治措施、药物治疗、预防措施、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疾病概述母猪子宫炎是母猪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

该病在母猪繁殖过程中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引发不孕。

母猪子宫炎的发病率较高,一旦发病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母猪子宫炎的发病过程复杂,主要是由于母猪繁殖系统受到外界环境、营养、生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降低了抵抗力,从而使细菌易于侵入子宫引起感染。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排便不畅等症状。

对于母猪子宫炎的防治措施,及时清洁环境、合理饲养管理、加强营养供给是关键。

药物治疗方面,应根据病情选择抗生素、消炎药等进行治疗。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体检、加强免疫力、合理饲养。

母猪子宫炎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研究母猪子宫炎的发病机制、防治方法十分重要。

未来的研究应该着重探讨提高母猪免疫力、开发新型药物治疗等方面。

母猪子宫炎的防治工作亟需完善,我们希望通过不懈努力,最终控制和预防这一疾病的蔓延,保障养猪业的稳定发展。

2. 正文2.1 发病因素母猪子宫炎的发病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感染病原体:母猪子宫炎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细菌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成因及治疗方法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成因及治疗方法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成因及治疗方法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指由于病原菌进入母猪内,粘附在子宫粘膜破损处,引起母猪子宫已引起粘膜表层或深层出现黏液化或者化脓性炎症。

患有子宫内膜炎的母猪会在阴道或外阴处发现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模式的国际化,母猪子宫内膜炎发生的几率增大,给养猪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母猪内膜炎发生在母猪生产的各个阶段,其中在母猪分娩后的几天但仅内感染此病的几率较大。

根据临床可将发病原因大致分为两类:原发性卵巢内膜炎和继发性子宫内膜炎。

其中,原发性卵巢内膜炎,多数是由于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而继发性尿道子宫内膜炎因素较多,可能是由于当前的养殖模式或者饲养管理水平差等不良因素所引发豢养的。

1.原发性病因1.1细菌感染母猪患子宫内膜炎主要是由于病原菌进入生殖道内,破坏生殖道内其余部分的微生物平衡,引发炎症。

研究发现引起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细菌主要有大肠杆菌、假单胞菌、沙门氏菌等革兰氏等以及链球菌葡萄球菌阴性菌革兰氏噬菌体。

1.2真菌感染研究表明镰形部分病原真菌也可引起母猪酿成子宫内膜炎,比如放线菌、毛霉菌等。

徐慧中在分析子宫内膜炎发生原因在于时,发现由于阉割人员患有菌元羽引起的手癣,在阉割的62头小母猪中,有28头发生不同不同程度的膀胱内膜炎。

部分霉菌毒素也引起子宫内膜炎,如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

Osweiler发现含有1-5mg/kg的玉米引来赤霉烯酮的日粮可引起初情期前的后背母猪外阴阴道炎,出现外阴和阴蒂肿胀和水肿水肿,偶尔会导致直肠脱垂。

1.3病毒感染细菌存在母猪体内,进而可引起母猪产生子宫内膜炎。

如感染猪伪脊髓灰质炎病毒(PRV)、圆环病毒染(PCV)、猪瘟(CSFV)、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细小病毒(PPV)等繁殖类病毒。

2继发性病因2.1母猪产程长母猪产程过长,导致子宫口开放时间较长,客观存在生殖道内存在的病原菌容易入侵进入子宫内,感染几率增加,容易诱发子宫内膜炎。

母猪子宫炎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母猪子宫炎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下转 27 页)
疾病防治
27
5.2 血清学诊断 可用免疫荧光法、间接血凝抑 制试验、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ELISA)和乳胶凝集试验等来诊断。其 中 gE-ELISA 方法应用广泛,可以区别野毒抗体和 基因缺失疫苗抗体。 5.3 分子生物学诊断 可用的方法有 PCR 法和核 酸探针法。 6 防治措施 6.1 消灭传染源 猪场内不准饲养狗、猫,加强灭 鼠、灭蝇工作。猪场要进行严格的定期消毒措施。最 好使用 2%的氢氧化钠(烧碱)溶液或酚类消毒剂。 6.2 疫苗预防 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伪狂犬病的惟 一有效措施。目前用于控制猪伪狂犬病的疫苗可分 为两大类,即常规疫苗与基因工程疫苗。常规疫苗 免疫的缺点之一是疫苗病毒刺激产生的抗体与自 然感染野毒产生的抗体无法区别,如在猪伪狂犬病 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不使用疫苗可能会有大批的 猪发病死亡。如使用疫苗,因其产生的抗体与自然 感染无法区别而难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 在需要净化猪伪狂犬病时其使用受到限制。基因工 程苗中最为优秀的是基因缺损疫苗。gE 基因缺损 疫苗不但对猪产生坚强的临床保护作用和改善生 产性状,而且能降低排毒量,减少病毒的扩散,净 化污染猪场,所以基因缺损疫苗是消除猪伪狂犬病 的最佳选择。与常规的疫苗相比,基因缺损疫苗使 用后,通过用特定的方法检测抗体,如美国 IDEXX 公司推出的三套完整的试剂盒,第一套用于完整病
黏液脓性子宫炎,仅侵害子宫黏膜,表现体温 略微升高,食欲不振,泌乳量降低,从阴道排出黏 液性或脓性渗出物,卧地时排出量增多,阴门周围 及尾根常粘附渗出物并干涸结痂。 3 预防
在改善饲养管理的同时,首先应做好产前产 后,产床猪体的消毒,保持产房和厩舍干净卫生。 配种、人工授精时,应注意器械、助产人员的手臂 和外生殖器的消毒,将母猪体表和环境中的病原体 数量降至最低的程度。其次在产后用长效抗生素做 保健性预防,以降低产后子宫炎的发生。

怎样的防治母猪产后子宫炎

怎样的防治母猪产后子宫炎

2023-11-07•产后子宫炎的危害•产后子宫炎的病因•产后子宫炎的症状•防治产后子宫炎的方法•防治产后子宫炎的注意事项目录01产后子宫炎的危害产后子宫炎会导致母猪发情期延长,配种成功率降低,甚至不孕不育,从而影响其生产性能。

母猪患子宫炎后,其繁殖周期延长,怀孕期间容易出现死胎或流产,也会降低其生产性能。

母猪生产性能下降母猪患子宫炎后,其奶水质量下降,猪仔容易腹泻、营养不良,甚至死亡,从而影响其存活率。

子宫炎可能导致母猪产后无奶或奶水不足,使猪仔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存活率。

猪仔存活率降低增加养殖成本由于母猪生产性能下降和猪仔存活率降低,养殖周期延长,导致养殖成本增加。

子宫炎会导致母猪繁殖障碍,需要更频繁的配种和产仔,也会增加养殖成本。

母猪患子宫炎后,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和护理,增加养殖成本。

02产后子宫炎的病因产道损伤是导致母猪产后子宫炎的主要病因之一。

在分娩过程中,产道可能因为难产、胎儿过大、胎位不正等原因而受到损伤,导致细菌或病毒侵入子宫内,从而引发炎症。

产道损伤会导致母猪出现疼痛、出血和感染,进而影响其生育能力和乳汁分泌。

母猪产道损伤产后护理不当也是导致母猪产后子宫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分娩后,母猪需要得到适当的护理,包括保持环境卫生、提供适宜的饲料和水源、定期进行消毒等。

如果产后护理不当,母猪容易出现感染和炎症,如不及时处理,还可能引发全身感染和死亡。

产后护理不当VS感染细菌或病毒母猪产后子宫炎也可能是由于感染细菌或病毒引起的。

常见的细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病毒则包括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等。

这些细菌和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侵入母猪体内,如通过污染的饲料和水源等。

感染细菌或病毒会导致母猪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母猪本身疾病或营养不良母猪本身疾病或营养不良也可能导致产后子宫炎的发生。

例如,慢性疾病、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等都可能使母猪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症状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由细菌性、病毒性、营养性等多种因素所致,病毒性子宫内膜炎以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呼吸繁殖障碍病毒的感染为主。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

母猪子宫内膜炎病因
l、后备母猪子宫内膜炎。

由于后备母猪发情时子宫和阴道□开张而发生外源性感染。

后备母猪发生亚临床的细小病毒、猪瘟、乙型脑炎、伪狂犬病,或链球菌等所造成的内源性感染。

2、流产母猪子宫内膜炎。

母猪在分娩、难产、产褥期中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之母猪分娩时环境不洁,助产时发生损伤产道,或未进行无菌操作,胎衣不下,产后恶露,从而促成子宫内膜炎。

人工授精器具消毒不彻底,输精达不到无菌操作规范标准,也是引起子宫内膜炎的重要原因。

3、生产母猪子宫内膜炎。

炎热夏天,妊娠母猪易出现难产、死产、产程长,提早或推迟生产等不同程度的生产不正常,主要原因是除了疾病的原因,就是妊娠母猪重胎期(即妊娠后80一l00天)不吃料或少吃料,妊娠母猪从日粮中获得钙离子少,而钙离子是子宫收缩的原动力,故妊娠母猪在炎热的夏天出现不同程度的生产不正常现象,特别初产母猪更加明显。

这些也是引起子宫内膜炎的原因。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1。

母猪子宫炎的预防和治疗

母猪子宫炎的预防和治疗

养殖与饲料2023年第10期母猪子宫炎的全称为母猪子宫内膜炎,具有较高发病率,且难以根治,多以子宫化脓或黏液性炎症为临床症状。繁殖母猪患病后可延长发情期、降低受孕率、增加死胎数,严重影响了母猪的繁殖性能,继而增加了母猪的淘汰率。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给养猪业的生产效益造成了严重影响。1病因分析1.1病原微生物感染繁殖母猪产后免疫力下降,子宫收缩力降低,此阶段极易感染病原微生物。根据国内不同地区养殖场母猪子宫内膜炎检测结果发现,细菌感染为主要诱发原因,并以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为主,其次为克雷伯氏菌和化脓棒状杆菌等。除细菌以外,养猪场内很多病毒性疾病均容易引起母猪子宫内膜炎,如猪细小病毒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同时母猪感染某些寄生虫也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在发情或配种阶段,母猪阴道口和子宫颈口扩张或公猪自带细菌和寄生虫,也容易使母猪造成外源性感染而发生子宫内膜炎。1.2饲喂管理不当母猪子宫内一般存在相对平衡的益菌群和致病菌,母猪产后体质较差,机体对致病菌的抵抗能力下降,此时应进行科学饲养管理,若饲喂管理不当,内源性致病菌可诱发母猪子宫内膜炎。母猪生产期用的饲料需进行科学的饲料配比,若饲料中维生素、脂肪、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缺失或配比失衡,或者饲喂发霉饲料均可导致母猪营养失衡且抵抗力下降,继而增加子宫内膜炎发病率。1.3母猪机体因素繁殖母猪的自身机体免疫功能和分泌激素也是诱发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原因之一。母猪分娩前后机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会发生明显变化,若体内激素波动致使激素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则会降低母猪子宫的免疫功能,增加细菌感染子宫的风险,继而增大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同时,研究表明血钙、血磷的含量以及磷酸激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变化都同子宫内膜炎严重程度相关。

收稿日期:2023-02-03作者简介:杨福存,女,1973年生,兽医师。

母猪子宫炎的预防和治疗杨福存1,王建发2,何萍3

1.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通海652700;2.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里山彝族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通海652705;3.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通海6527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