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原因与治疗

合集下载

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经验总结

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经验总结

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经验总结病因1、后备、初产母猪子宫内膜炎后备母猪发情时子宫颈和阴道口开张、初产母猪分娩过程和产后初期易发生外源性感染;后备、初产母猪还可能发生亚临床细小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或链球菌等造成的内源性感染。

2、经产母猪子宫内膜炎母猪在分娩、难产、产褥期的抵抗力下降,加之分娩时环境不洁、助产时发生产道损伤或未达到无菌操作、胎衣不下、产后恶露等,从而促发母猪子宫内膜炎;人工授精器具消毒不彻底、输精未达到无菌操作规范,也能引发母猪子宫内膜炎。

症状急性症状极易发现,慢性病例往往容易疏忽。

1、急性子宫肉膜炎母猪食欲下降,体温升高,频频排尿,弓背,努责,从阴门中排出灰白色含有絮状物的分泌物和脓性分泌物,躺卧时排出较多。

2、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母猪一般无全身症状,体温有时略有升高,食欲及泌乳量下降,发情周期不正常,有时发情虽正常但屡配不孕,冲洗子宫时回流液略浑浊,似淘米水或清鼻液样。

3、慢性卡他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母猪有轻度的全身反应,逐渐消瘦,发情周期不正常,从阴门流出灰色或黄褐色稀薄脓液,尾根、阴门、腓节上常粘有阴道排出物并形成干痂。

4、慢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阴门常排出脓性分泌物,躺卧时较多,阴门周围及尾根上粘附有脓性分泌物,干后形成薄痂。

冲洗子宫时,回流液浑浊,像稀面糊状,有时是黄色脓液。

治疗1、全身治疗当患猪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时,先进行全身治疗,可肌注头孢拉定1克+地塞米松10毫升,链霉素100万国际单位,安乃近20毫升,分点注射,全身症状好转时再冲洗子宫、给药。

2、冲洗子宫当阴户排出炎性物较浓稠、含絮状物,产后有恶露时,可用0.2%百菌消溶液500-1000毫升,用灌肠器或一次性输粗器反复冲洗,清除滞留在子宫内的炎性物。

3、宫内投药(1)先冲洗后投药按3.2冲洗,同时肌注缩宫素50国际单位,2-3小时后,用0.9%生理盐水90毫升,加碳酸氢钠10毫升、稀释林可霉素和新霉素各2克投入子宫,连续给药3天,隔天再冲洗1次。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指母猪子宫内膜发生炎症,是母猪生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种。

该疾病会对母猪的生殖能力和繁殖成绩产生重大影响,严重影响养殖业的效益。

以下将介绍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

一、病因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细菌感染: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其中最常见的细菌有产气荚膜梭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

这些细菌可以通过交配和分娩过程中的受伤口进入子宫,引起炎症。

2.卫生条件不良:不干净的饲料和水源、脏乱的养殖环境会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容易引发子宫内膜炎。

3.饲养环境不适宜:如养殖密度过高、空气湿度过大等,会导致母猪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患子宫内膜炎。

4.营养不良:营养不均衡或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使母猪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细菌。

二、临床表现1.发情不畅:子宫内膜炎患猪的发情期会延长,而且频率低,雌猪不容易受精。

2.妊娠率下降:患有子宫内膜炎的母猪容易造成受精卵在子宫内受阻,导致妊娠率显著下降,甚至导致流产。

3.子宫发炎:患猪子宫内膜呈现红、肿、糜烂,有时会有脓血性分泌物。

4.产子问题:子宫内膜炎会导致母猪的子宫壁变薄,容易导致难产或者多次分娩。

三、防治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母猪子宫内膜炎,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改善饲养环境: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对饲料和水源进行清理和消毒,保持养殖环境的整洁。

2.科学饲养管理: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保持空气湿度适宜,避免过度损伤母猪子宫。

3.合理饲料供应: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确保母猪体内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增强其免疫力。

4.定期兽医检查:定期请兽医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病猪,避免疾病蔓延。

5.针对病情使用药物:一旦发现母猪患有子宫内膜炎,应及时使用抗生素和消炎药物进行治疗,减少炎症对母猪生殖能力的影响。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猪病,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临床表现包括发情不畅、妊娠率下降、子宫发炎以及产子问题等。

猪子宫内膜炎发生原因、临床症状与

猪子宫内膜炎发生原因、临床症状与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42 ·2021.230 引言子宫内膜炎是母猪群体中发生流行率极高的一种疾病,主要是指子宫黏膜表层出现黏液化或者化脓性炎症病变。

通常是由大肠杆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孢状杆菌等能感觉感染引起,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情时间紊乱,发情症状异常,部分母猪尽管能够正常发情,但是不能正常受孕。

即使繁殖母猪能正常的受孕,也会表现为经常性的流产,对生猪养殖产业构成的威胁极大,既容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当前在很多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中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20%~50%,疾病在养殖场中快速传蔓延会延长繁殖母猪的繁殖周期,有时会导致大量高产繁殖,母猪淘汰,病情加重时会因为严重的败血症使得猪群死亡。

临床上造成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诊断和防治难度相对较大,会严重威胁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需做好猪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和预防工作。

1 发病原因1.1 病原微生物感染病原微生物感染是造成子宫内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常见病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等。

这些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中自身繁殖会产生大量的毒素,同时也会造成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病变和化脓病变,最终造成母猪的子宫功能受损,不能正常发情,正常受胎。

1.2 环境卫生生猪养殖管理尤其是集约化规模化生猪养殖管理工作开展中,养殖场环境卫生的好坏,会对子宫内膜炎的防控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养殖场地清理不及时,消毒不彻底,使圈舍的空气质量迅速恶化滋生大量病原微生物,给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提供条件[1]。

如果母猪发生不明原因的流产,不能及时处理流产的病死猪和胎衣,致使环境中的微生物大量滋生,引发母猪外延性的感染。

作者简介:许东胜(1981-),男,广西田林人,本科,助理兽医师,从事动物医学及动物疫病防预工作。

猪子宫内膜炎发生原因、临床症状与防治许东胜(广西百色市田林县高龙乡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百色 533300)摘要:子宫内膜炎是造成繁殖母猪繁殖障碍的一种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引起该种疾病的原因十分复杂,包括病理性因素,养殖管理因素。

母猪子宫内膜炎诊断要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母猪子宫内膜炎诊断要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呈 二


: !

皇 QQ 适: 二
抗菌药物 , 如长效土霉素、 恩诺沙星、 产后康 、 鱼腥草注 射液 、 林可霉素、 阿莫西林等其 中一种进行预防 , 每天 J
1 , 2 次。 次 连用 ~3 密切注意母猪产后子宫 、 外阴、 乳房 I 及食 欲、 体温 、 、 精神 排泄等情况 , 现异常及时处理 。 l 发
助产时 ,助产人员手及工具应保持 全过程卫生 。 ③做好产后护理工作。 产后 用 01 . %高锰酸 钾溶液 消毒外
阴、 乳房 , 擦洗 干 净 。待 胎 衣 排 出 并
亡或流产 。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病猪
的子宫 内贮 满脓 汁 ,当子 宫 颈 口不
开张时, 则脓 汁 不 能排 出 , 积 于子 蓄

3 药物治疗 。①对于急性子宫 内膜炎,应先清除 f .
卧地少动为主要特征 , 发病率在 5 %左右 。该病发病时间主
要 集 中在 1 0月至 次年 1 , 1 月 以 2月最 为严 重 。 发病 猪多 为 待 配或 初配 的后 备公 猪 和母 猪 , 水泥 、 用 方砖铺 设 地 面的现
冲洗后务必将残存的药液吸出,最后向子宫内注入金 l 霉素 1 溶于 2 ~ 0 克( 0 4 毫升注射用水 ) 2 万 ~ 0 或 0 4万 l
单位青霉素 ; 也可用复方林可霉 素注射液 4支 (0毫 : 1
代化猪舍发病率也较高。 1 发病原因 . 秋后至初冬天气由暖转凉 , 为了适应环
维普资讯
圈 塑

麴 龠 黪
余定棣 敖礼林 余定 达 廖述 弦 杨 俊
丞 l }
猗 宦 羼 巍 诊 断 蔗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症状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由细菌性、病毒性、营养性等多种因素所致,病毒性子宫内膜炎以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呼吸繁殖障碍病毒的感染为主。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

母猪子宫内膜炎病因
l、后备母猪子宫内膜炎。

由于后备母猪发情时子宫和阴道□开张而发生外源性感染。

后备母猪发生亚临床的细小病毒、猪瘟、乙型脑炎、伪狂犬病,或链球菌等所造成的内源性感染。

2、流产母猪子宫内膜炎。

母猪在分娩、难产、产褥期中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之母猪分娩时环境不洁,助产时发生损伤产道,或未进行无菌操作,胎衣不下,产后恶露,从而促成子宫内膜炎。

人工授精器具消毒不彻底,输精达不到无菌操作规范标准,也是引起子宫内膜炎的重要原因。

3、生产母猪子宫内膜炎。

炎热夏天,妊娠母猪易出现难产、死产、产程长,提早或推迟生产等不同程度的生产不正常,主要原因是除了疾病的原因,就是妊娠母猪重胎期(即妊娠后80一l00天)不吃料或少吃料,妊娠母猪从日粮中获得钙离子少,而钙离子是子宫收缩的原动力,故妊娠母猪在炎热的夏天出现不同程度的生产不正常现象,特别初产母猪更加明显。

这些也是引起子宫内膜炎的原因。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1。

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措施

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措施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措施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由于配种、人工授精及阴道检查消毒不严、难产、胎衣不下、子宫出脱及产道损伤后,由细菌(双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侵入引起的一种母猪生殖器官疾病,临床表现为阴户流脓、体温升高、不发情或发情不正常、屡配不孕等,最终因丧失生产能力而被淘汰。

该病是种猪场比较常见的一种产科病,务必进行有效地防治。

1、在母猪分娩前用1%高锰酸钾清洗阴户,在母猪分娩结束时注射3毫升催产素或1毫升律胎素,以保证子宫内残余物排尽。

2、分娩后注意观察,一旦发现有阴户流脓现象,应及时选择1%盐水、002%新洁尔灭或01%高锰酸钾溶液用子宫洗涤器冲洗子宫,每天1次,每次每头母猪200毫升,等到阴户排出的液体透明无脓时,再向子宫内一次性注入240万国际单位青霉素和100万国际单位链霉素。

3、对慢性子宫内膜,或病情较重者,单独或同时进行全身疗法。

可选用青霉素每次160万国际单位,配合链霉素每次100万国际单位进行注射,每天2次;亦可用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嘧啶钠,按00501克/千克体重肌注或静脉注射,每天2次;或金霉素、土霉素按40毫克/千克体重肌注,每天2次。

4、人工助产前,应将手及用具逐一用005%。

消毒威或01%新洁尔灭浸泡。

分娩结束后再向子宫内注入青霉素160万国际单位和链霉
素100万国际单位,防止在助产时产道受损感染。

5、对子宫内膜炎发病较轻的猪,在所有母猪分娩结束后注射160万国际单位青霉素进行预防处理。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子宫内膜炎通常是子宫粘膜的粘液性炎症,是母猪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的疾病。

该症一般是由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营养性等多种因素所致。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细菌性子宫内膜炎,如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细菌感染,以两种以上细菌感染为多见。

在规模化养猪场由于子宫内膜炎造成的经济损失正在增加,防治母猪子宫内膜炎应引起种猪场的高度重视。

临床症状子宫内膜炎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

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或流产后。

病猪食欲下降或废绝,体温升高,拱背,频频排尿,时常努责,从阴道内排出带味臭不洁的褐色粘液或脓性分泌物,躺卧时流出会增多。

慢性子宫内膜炎多由急性子宫内膜炎治疗不及时而转化而来。

病猪可能周期性从阴道内排出少量混浊的粘液,有的常从阴门排出灰色或黄褐色或脓性分泌物,卧下时较多,阴门周围皮肤及尾根上粘附有脓性分泌物,干后形成薄痂。

冲洗子宫时,回流液浑浊,像稀面糊状,有时是黄色脓液。

母猪多发情不正常,即使能定期发情,也屡配不孕。

预防措施1.给母猪创造一个安宁、平静的生活环境,以防外伤。

2.母猪临产前3天~5天要开始减料,分娩的当天禁喂,断奶前3天要减料,断奶的当天不喂料。

另外,仔猪断奶前要控制哺乳次数,使乳腺活动慢慢降低。

母猪在分娩后36小时~48小时内,肌肉注射前列腺素(PGF2a)10毫克,以排除子宫内容物。

3.产仔舍和母猪体表要进行严格的消毒。

4.保持猪舍干净、干燥,对即将分娩的母猪,要搞好接产消毒,用1‰高锰酸钾溶液把母猪阴部、臀部及乳房擦洗干净。

5.发生难产时,应小心操作,避免损伤产道,同时注射抗菌药物。

6.母猪产后服用益母草等中草药,以增强子宫收缩能力。

7.母猪子宫炎预防胜于治疗,母猪产仔时用以下消炎方案:第一种,吊瓶法:分娩过程中,产出前几头小猪后,耳缘静脉注射。

第1瓶:5%葡萄糖水500毫升+恒维康20毫升+维生素C、复合维B各10毫升;第2瓶:0.9%氯化钠生理盐水500毫升+4克~5克阿莫西林+清开灵20毫升;第3瓶:甲硝唑注射液200毫升(厌氧菌感染严重的猪场);第4瓶:5%的葡萄糖250毫升+2支~3支缩宫素(缓慢滴注)。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母猪繁殖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引起的感染。

这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流产、早产、产后发热、子宫颈开放、宫内积液、尿道异常等。

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该疾病还可能引起母猪的死亡,影响猪群的生产效益。

下面,本文将介绍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一、病因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感染引起的。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伤口、瘤、对生殖系统进行操作或分娩时进入母猪的身体。

此外,不合适的饲养和管理措施,如过度喂养、不规范的饲养、污染的饮水和饲料等,也会增加母猪感染子宫内膜炎的风险。

二、临床表现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产后发热和恶露异常:产后2-3天后,母猪会出现高热、厌食、乏力和恶露异常等症状。

(二)流产和早产:母猪在妊娠期间或分娩后,可能会出现流产或早产的情况。

(三)子宫颈开放:子宫颈不紧闭,使得外界病原体有机会侵入宫腔,导致子宫内膜炎。

(四)宫内积液:母猪因为子宫内膜炎会出现宫内积液,影响胚胎的发育和母猪的配种。

(五)尿道异常:母猪子宫内膜炎还可能会引起尿道异常,如尿道堵塞或尿液改变等。

三、防治措施为了预防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饲养和管理:合理饲养,保证母猪的营养均衡和干净的水源、饲料。

(二)卫生环境控制:保持舒适、干燥的住宅环境和深度的圈舍,避免污染。

(三)定期检查:对母猪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四)预防流感病毒和细菌感染:注重卫生防疫,接种疫苗。

(五)注意进行无菌操作:进行分娩或人工授精等操作时,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六)使用抗生素治疗:当发现母猪患有子宫内膜炎时,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总之,母猪子宫内膜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生产效益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养殖场要定期对生猪进行检查和治疗,同时加强卫生防疫和饲养管理,预防母猪感染病菌,保证母猪和小猪的健康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原因与治疗
造成现代规模化养猪场母猪高淘汰率的疾病有两种:一是肢蹄疾病,二是母猪的子宫内膜炎。

肢蹄性疾病已引起了大家的足够认识,并可以从育种方向上加以解决。

但是母猪子宫内膜炎对猪场造成的经济损失正日益加大。

因母猪子宫有七层,造成肌肉给药的疗效不确切。

子宫内直接给药又受到母猪发情周期的影响。

加之造成子宫内膜炎的致病因素较多,有病毒性(如乙脑、猪瘟、伪狂犬、蓝耳病等)、细菌性(如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寄生虫性(如滴虫等),还有营养性及霉菌毒素引起的机体免疫下降等原因,所以实际生产中,对于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难度较大。

1造成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几个途径
1.1 后备、初产母猪的子宫内膜炎
1.1.1后备母猪从发情至初配前一般经过3次发情,发情时子宫颈口和阴道口张开,如果栏舍内潮湿肮脏,极易造成细菌的外源性感染。

1.1.2初产母猪配种时的动作不规范,消毒不严格,本交时由公猪的原因等造成的外源性感染。

1.1.3还可能由乙脑等病毒性、链球菌等细菌、滴虫等寄生虫性造成的内源性感染。

1.2经产母猪的子宫内膜炎
1.2.1 由病毒性、细菌性、营养性、霉菌毒素等因素造成的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在子宫内腐败产生大量细菌及内毒素,从而使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

1.2.2 母猪在分娩、难产、哺乳期的机体抵抗力下降(尤其是夏季的热应激),再加上产床卫生状况差、助产时消毒不严格、产道损伤、助产不彻底、胎衣不下等,从而促使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

1.2.3母猪在配种时动作粗鲁、操作不规范、人工授精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母猪阴道损伤等,也可引起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

2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1 急性子宫内膜炎
母猪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或废绝,鼻镜干燥、频尿、弓背、努责常并发MMA。

阴道中流出带有腥臭味的灰白色或红褐色的黏液或脓性分泌物。

2.2 慢性子宫内膜炎
母猪全身症状不明显,体温有时可能会略有升高,泌乳性能下降,慢性子宫内膜炎往往由于急性时治疗不及时转变而来,母猪躺卧时常排出浓性分泌物,阴门及尾根上常粘附黄色脓性分泌物。

有些母猪断奶后常常不排出分泌物,采食、体温、行动等都正常,在发情、配种时(尤其是人工授精)或配种后,排出大量黄色或灰白色较黏稠的脓液。

3治疗
3.1急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3.1.1当发生全身症状患猪体温升高时,可用阿莫西林、头孢拉定、配合链霉素、安乃近、地塞米松、VC、碳酸氢钠、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待症状好转时给予子宫清洗。

3.1.2子宫清洗:可选用5%聚维酮碘、3%双氧水或0.2%百菌消等500~1000毫升用灌肠器或一次性输精器反复冲洗,以清除滞留在子宫内的炎性分泌物,每天冲洗一次,连续3天。

3.1.3 子宫内投药:可选用青、链霉素、林可霉素、新霉素等药物溶解于90毫升的0.9%生理盐水+10毫升的碳酸氢钠及40国际单位的缩宫素混合液中,进行一次性子宫给药,每天一次,连用3~5天,不见好转者淘汰。

3.2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参照急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4 预防措施
4.1免疫措施:根据各场情况做好种公、母猪免疫,主要是乙脑、细小病毒病、猪瘟、伪狂犬、蓝耳病等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免疫。

4.2母猪保健:母猪分娩及配种前后各一周可选用上海诺华公司的支原净、金霉素、阿莫西林或美国辉瑞公司生产的利高44预混剂加上黄芪多糖粉剂或鱼腥草粉剂进行饲料加药,以预防子宫炎的发生。

4.3在母猪产出第2头仔猪时可用5%葡萄糖氯化钠1500毫升加适量抗生素,给予静脉滴注,在最后100毫升时加入40国际单位缩宫素。

4.4母猪产后8小时内可用长效土霉素等长效药物给予肌注。

4.5母猪饲料中应长期添加适量的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前产后给予一定量的青绿饲料,或在饲料中加适量的多种维生素,以使母猪尽早恢复食欲与体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4.6加强配种舍、分娩舍的消毒工作,保持舍内干燥、清洁、卫生,提高人员操作的规范性,以减少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4.7降低夏季热应激对母猪的伤害,控制母猪便秘的发生。

4.8夏季可选用氯前列烯醇,律胎素等药物进行母猪的同期分娩,并控制母猪的分娩时间段,尽量选择在下半夜或早上。

4.9可在母猪产前产后用消毒水对母猪的阴部、乳房进行每天消毒。

4.10对于已发生子宫内膜炎的患猪及早治疗,并及时淘汰老、弱、病、残的种公、母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