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经验总结

合集下载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母猪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防治措施也有一定的难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一、病因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因素:如饲养环境不洁净、气候变化、饲料质量不良等,都会成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潜在因素。

2. 病原体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的感染是导致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其中以细菌感染最为常见。

3. 饲养管理不当:如饲养密度过高、饲养条件不佳、营养不平衡等都会导致母猪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的风险。

二、临床表现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通常可以表现为以下症状:1. 生殖功能障碍:母猪患有子宫内膜炎后,可能导致生殖功能障碍,表现为发情周期紊乱、性欲减弱,甚至不发情等。

2. 流产现象:母猪在怀孕期间突然发生流产的现象,可能是子宫内膜炎的表现之一。

3. 分娩困难:由于子宫内膜炎导致子宫收缩不良,可能会使母猪在分娩时出现困难,甚至生产后子宫内膜炎引起的子宫内脓肿等疾病。

4. 产后疾病:产后母猪可能会因为子宫内膜炎而引起子宫发炎、产后感染等疾病。

三、防治措施对于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环境管理:保持饲养环境的洁净卫生,保持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是预防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2.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的饲料配比、良好的饮水条件、定期消毒等都是预防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重要措施。

3. 疫病防治:对病原体感染进行预防,及时接种疫苗,对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进行有效的防治。

4. 药物治疗:一旦母猪出现了子宫内膜炎的症状,需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消炎药等,以期早日康复。

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合理的预防措施是避免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最有效途径。

定期的体检和疾病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才能有效地防止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对于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母猪的健康饲养提供参考。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子宫内膜炎通常是子宫粘膜的粘液性炎症,是母猪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的疾病。

该症一般是由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营养性等多种因素所致。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细菌性子宫内膜炎,如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细菌感染,以两种以上细菌感染为多见。

在规模化养猪场由于子宫内膜炎造成的经济损失正在增加,防治母猪子宫内膜炎应引起种猪场的高度重视。

临床症状子宫内膜炎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

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或流产后。

病猪食欲下降或废绝,体温升高,拱背,频频排尿,时常努责,从阴道内排出带味臭不洁的褐色粘液或脓性分泌物,躺卧时流出会增多。

慢性子宫内膜炎多由急性子宫内膜炎治疗不及时而转化而来。

病猪可能周期性从阴道内排出少量混浊的粘液,有的常从阴门排出灰色或黄褐色或脓性分泌物,卧下时较多,阴门周围皮肤及尾根上粘附有脓性分泌物,干后形成薄痂。

冲洗子宫时,回流液浑浊,像稀面糊状,有时是黄色脓液。

母猪多发情不正常,即使能定期发情,也屡配不孕。

预防措施1.给母猪创造一个安宁、平静的生活环境,以防外伤。

2.母猪临产前3天~5天要开始减料,分娩的当天禁喂,断奶前3天要减料,断奶的当天不喂料。

另外,仔猪断奶前要控制哺乳次数,使乳腺活动慢慢降低。

母猪在分娩后36小时~48小时内,肌肉注射前列腺素(PGF2a)10毫克,以排除子宫内容物。

3.产仔舍和母猪体表要进行严格的消毒。

4.保持猪舍干净、干燥,对即将分娩的母猪,要搞好接产消毒,用1‰高锰酸钾溶液把母猪阴部、臀部及乳房擦洗干净。

5.发生难产时,应小心操作,避免损伤产道,同时注射抗菌药物。

6.母猪产后服用益母草等中草药,以增强子宫收缩能力。

7.母猪子宫炎预防胜于治疗,母猪产仔时用以下消炎方案:第一种,吊瓶法:分娩过程中,产出前几头小猪后,耳缘静脉注射。

第1瓶:5%葡萄糖水500毫升+恒维康20毫升+维生素C、复合维B各10毫升;第2瓶:0.9%氯化钠生理盐水500毫升+4克~5克阿莫西林+清开灵20毫升;第3瓶:甲硝唑注射液200毫升(厌氧菌感染严重的猪场);第4瓶:5%的葡萄糖250毫升+2支~3支缩宫素(缓慢滴注)。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综合防治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综合防治
子 宫 内膜 炎疾病 。
使 细菌 感染 而 成 子宫 内膜 炎 。④ 胎衣 、碎片 、恶露 或 死胎 未排 净 发 生腐烂 而 引起 子 宫 内膜 炎 。⑤ 治疗
不 彻底 。 当子 宫颈 封 口后 ,误 诊 为痊 愈 ,到 断奶 发
情 又 出现 子 宫 内膜 炎症 状 。⑥ 人 工授 精器 械 ,消毒 母猪子宫








1 母 猪发病 情 况
子 宫 内膜 炎 早 期 ,大 量炎 性细 胞 存在 于 内膜 的 致 密 带 和 上 皮表 面 。此 时 ,及 时 大 剂量 抗 菌 治疗 , 效果 良好 。随后 ,佚 性 渗 出液 进入 内膜 腺 腺腔 和 周 围 的 结 缔 组 织 ,各 种 感 染 原 随 之 侵 入 。炎 症 严 重 的 ,有 些 内膜 腺 被 堵 塞 ,腺 体膨 胀 。 炎症 消 退 后 ,
2 病 案 分 析
分 没有 拉 净 ,重 新又 缩 回子 宫而 带 入有 害细 菌 ;还 有 难产 过程 中 ,采 用 人 工接 产损 伤 产道 粘膜 等 ,致
母 猪 的子 宫 内膜 炎是 临床 常 见 的产 科病 症 。生 殖 道流 出灰 白色 浑 浊 带有 絮状 物 的分 泌物 或 脓性 分 泌 物 ,特 别是静 卧 时流 出较 多 。随机 采集 子 宫分 泌 物 1 ,再 加 入 醋 酸溶 液 5~6ml 结 果 显 示 ~2ml , 试 管 内产 生 浑浊 凝集 物 ,视 病 症 阳性 。取 黏液 进 行 实验 室涂 片 染色 镜检 发现 白细胞 增 多 ,尤 以中性 粒 细胞 为最 多 。剖检 可 见 , 内膜表 面 外观 粗 糙 ,常 变 成带 灰色 ,宫腔 内有 渗 出物 ,渗 出物 培 养有 菌 ,有 的渗 出物 内还 有残 留的胎 膜 组织 。综合 诊 断为 母猪

怎样防治母猪子宫内膜炎

怎样防治母猪子宫内膜炎

怎样防治母猪子宫内膜炎母猪子宫内膜炎是子宫粘膜层的炎症。

通常是粘液性或化脓性炎症,为母猪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的疾病。

子宫内膜炎发生后,易出现母猪发情不正常,或者发情正常,但不易受胎;或者受胎了,但也易发生流产。

据统计,有些规模化养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呈上升趋势,该病已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一、发病病因绝大多数病猪,是因从体外侵入病原体而引起感染发病的,如难产时由于助产的污染,胎衣不下时由于剥离的污染,不洁的人工授精,自然交配时由于公猪生殖器官或精液内有炎症性分泌物等均可发病。

二、临床症状急性的病猪多发生于流产和产后,全身症状明显,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体温升高,常作拱背、努责、排尿姿势。

有时随努责从阴道内排出带臭味、污秽不洁的红褐色粘液或脓性分泌物。

慢性病猪全身症状不明显,周期性从阴道内排出少量混浊粘液,母猪不发情或虽发情,但也屡配不孕或流产。

三、诊断要点母猪全身症状明显,从阴道内流出不同性质的分泌物,有臭味,可确诊为急性子宫内膜炎。

若病猪周期性从阴道内排出少量粘液,可确诊为慢性子宫内膜炎。

四、防治措施1.治疗方法第一,清洗子宫疗法。

急性期,首先用0.1%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子宫,然后再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子宫,最后再向子宫内导入80—160万单位青霉素或1克金霉素(金霉素1克,溶于20—40毫升注射用水中)。

对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病猪,可选用青霉素40—80万单位、链霉素1000万单位,混于高压灭菌的植物油20毫升中,向子宫内注入。

为有利于子宫腔内炎性分泌物排出,促进子宫蠕动,可选用垂体后叶素20—40单位,皮下注射。

第二,全身疗法。

可选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安痛定注射液10毫升×2、链霉素100万单位×2、青霉素160万单位×5,一次肌肉注射,1天2次,连用3天。

安痛定注射液10毫升×2、青霉素160万单位×6、地塞米松注射液5毫升×2,一次肌肉注射,1天2次,连用3天。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母猪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

子宫内膜炎导致母猪宫内膜受损,影响胚胎着床和发育,容易导致流产、难产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以提高广大养猪户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防治水平。

一、病因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 环境因素:母猪舍环境干净整洁、通风良好对于预防子宫内膜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猪舍环境脏乱差,空气不流通,易造成细菌繁殖,增加母猪患病的风险。

2. 饮水和饲料质量:母猪的饮水和饲料质量直接影响着母猪的健康状况,如果饮水和饲料受到污染,会引起母猪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细菌通过淋巴和血液循环进入子宫腔并引起子宫内膜炎。

3. 疫苗接种不当:母猪在生产过程中免疫力下降,如果在此时未按规定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不当,容易引起母猪患病。

4. 生产管理不善:母猪在生产期间,由于接生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产后清洁不及时等生产管理方面的原因,很容易导致母猪子宫受到感染。

5. 其他原因:引起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原因还有许多,比如搔痒症、腹泻、营养失调、寄生虫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母猪子宫内膜炎。

在饲养管理中,需要全方位的综合考虑这些潜在的病因,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临床表现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症状:1. 生殖系统异常:母猪子宫内膜炎会导致生殖系统异常,表现为发情不准、周期不规律,甚至长期不发情;受孕后易流产,胎儿死胎多。

2. 分娩异常:患有子宫内膜炎的母猪容易发生产后感染,产程延长,难产现象增多。

3. 发热、食欲下降:母猪患有子宫内膜炎后,会出现发热、食欲下降的症状,造成生长发育受限制。

4. 其他表现:母猪患有子宫内膜炎还会表现出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毛色暗淡等非常规症状。

三、防治措施针对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我们可以制定以下防治措施:1. 环境卫生管理:做好母猪饲养场的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舍干净整洁,通风良好,避免细菌滋生。

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措施

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措施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措施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由于配种、人工授精及阴道检查消毒不严、难产、胎衣不下、子宫出脱及产道损伤后,由细菌(双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侵入引起的一种母猪生殖器官疾病,临床表现为阴户流脓、体温升高、不发情或发情不正常、屡配不孕等,最终因丧失生产能力而被淘汰。

该病是种猪场比较常见的一种产科病,务必进行有效地防治。

1、在母猪分娩前用1%高锰酸钾清洗阴户,在母猪分娩结束时注射3毫升催产素或1毫升律胎素,以保证子宫内残余物排尽。

2、分娩后注意观察,一旦发现有阴户流脓现象,应及时选择1%盐水、002%新洁尔灭或01%高锰酸钾溶液用子宫洗涤器冲洗子宫,每天1次,每次每头母猪200毫升,等到阴户排出的液体透明无脓时,再向子宫内一次性注入240万国际单位青霉素和100万国际单位链霉素。

3、对慢性子宫内膜,或病情较重者,单独或同时进行全身疗法。

可选用青霉素每次160万国际单位,配合链霉素每次100万国际单位进行注射,每天2次;亦可用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嘧啶钠,按00501克/千克体重肌注或静脉注射,每天2次;或金霉素、土霉素按40毫克/千克体重肌注,每天2次。

4、人工助产前,应将手及用具逐一用005%。

消毒威或01%新洁尔灭浸泡。

分娩结束后再向子宫内注入青霉素160万国际单位和链霉
素100万国际单位,防止在助产时产道受损感染。

5、对子宫内膜炎发病较轻的猪,在所有母猪分娩结束后注射160万国际单位青霉素进行预防处理。

养猪技术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经验总结

养猪技术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经验总结

养猪技术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经验总结母猪子宫内膜炎是养猪场的顽疾之一,在规模化猪场,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日益增加,而防治母猪子宫内膜炎成为各猪场兽医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

笔者所在猪场年出栏2万头种猪和8万头商品猪,现就数年来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谈谈体会。

病因1、后备、初产母猪子宫母猪子宫内膜炎是养猪场的顽疾之一,在规模化猪场,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日益增加,而防治母猪子宫内膜炎成为各猪场兽医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

笔者所在猪场年出栏2万头种猪和8万头商品猪,现就数年来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谈谈体会。

病因1、后备、初产母猪子宫内膜炎后备母猪发情时子宫颈和阴道口开张、初产母猪分娩过程和产后初期易发生外源性感染;后备、初产母猪还可能发生亚临床细小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或链球菌等造成的内源性感染。

2、经产母猪子宫内膜炎母猪在分娩、难产、产褥期的抵抗力下降,加之分娩时环境不洁、助产时发生产道损伤或未达到无菌操作、胎衣不下、产后恶露等,从而促发母猪子宫内膜炎;人工授精器具消毒不彻底、输精未达到无菌操作规范,也能引发母猪子宫内膜炎。

症状急性症状极易发现,慢性病例往往容易疏忽。

1、急性子宫肉膜炎母猪食欲下降,体温升高,频频排尿,弓背,努责,从阴门中排出灰白色含有絮状物的分泌物和脓性分泌物,躺卧时排出较多。

2、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母猪一般无全身症状,体温有时略有升高,食欲及泌乳量下降,发情周期不正常,有时发情虽正常但屡配不孕,冲洗子宫时回流液略浑浊,似淘米水或清鼻液样。

3、慢性卡他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母猪有轻度的全身反应,逐渐消瘦,发情周期不正常,从阴门流出灰色或黄褐色稀薄脓液,尾根、阴门、腓节上常粘有阴道排出物并形成干痂。

4、慢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阴门常排出脓性分泌物,躺卧时较多,阴门周围及尾根上粘附有脓性分泌物,干后形成薄痂。

冲洗子宫时,回流液浑浊,像稀面糊状,有时是黄色脓液。

治疗1、全身治疗当患猪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时,先进行全身治疗,可肌注头孢拉定1克+地塞米松10毫升,链霉素100万国际单位,安乃近20毫升,分点注射,全身症状好转时再冲洗子宫、给药。

规模化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规模化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规模化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综合防治措施一、预防措施1.加强环境清洁:确保全过程有效的对母猪的环境清洁,注重母猪的脚环清洗,控制大小便的环境清洁。

2.加强免疫:应在猪场定期进行一种或多种形式的疫苗防护,以降低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

3.增加日粮配方组成:通过增加日粮配方里的钙、磷、维生素等成分,来提高母猪的免疫能力,有效的防治母猪的子宫内膜炎。

4.加强饲养管理:确立合理的进食量和饲料浓缩率,调整生产水平,使母猪充分能够获得营养;加强猪的繁殖管理,降低激素失调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母猪过度负荷,以保护母猪的生殖健康。

二、治疗措施1.药物治疗:利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固醇等药物来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但应注意副作用,药物治疗疗程不能太长,以免发生耐药性。

2.生物制品治疗:可以利用菌苗、细菌肽和免疫球蛋白等生物制品,通过活性免疫启动对病原体的有效免疫,以及促进子宫内膜的血液循环,减轻子宫内膜炎的症状及负担。

3.其他支持治疗:除采用药物治疗外,还可采取温水湿疗等支持治疗措施,以减轻症状,促进病症的缓解。

三、继发性预防1.定期检查:检查母猪的日常情况和发情期,及早发现病变,有利于早期发现及充分利用母猪的子宫和水肉质,提高存栏率。

2.全面教育:加强猪场职工的理论知识培训和技能技术培训,提升饲养管理水平,使得职工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危害,并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控制。

3.科学选猪:定期进行母猪品质筛查,从种猪基因上尽量避免母猪患子宫内膜炎的危害。

4.配合养护:特别在高发季节,应在猪场进行高质量的管理养护,特别要注意环境清洁、动物温度舒适以及抗氧化、预防通风等措施,减轻免疫系统负荷,将准确有效的解决病害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经验总结
病因
1、后备、初产母猪子宫内膜炎
后备母猪发情时子宫颈和阴道口开张、初产母猪分娩过程和产后初期易发生外源性感染;后备、初产母猪还可能发生亚临床细小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或链球菌等造成的内源性感染。

2、经产母猪子宫内膜炎
母猪在分娩、难产、产褥期的抵抗力下降,加之分娩时环境不洁、助产时发生产道损伤或未达到无菌操作、胎衣不下、产后恶露等,从而促发母猪子宫内膜炎;人工授精器具消毒不彻底、输精未达到无菌操作规范,也能引发母猪子宫内膜炎。

症状
急性症状极易发现,慢性病例往往容易疏忽。

1、急性子宫肉膜炎
母猪食欲下降,体温升高,频频排尿,弓背,努责,从阴门中排出灰白色含有絮状物的分泌物和脓性分泌物,躺卧时排出较多。

2、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
母猪一般无全身症状,体温有时略有升高,食欲及泌乳量下降,发情周期不正常,有时发情虽正常但屡配不孕,冲洗子宫时回流液略浑浊,似淘米水或清鼻液样。

3、慢性卡他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
母猪有轻度的全身反应,逐渐消瘦,发情周期不正常,从阴门流出灰色或黄褐色稀薄脓液,尾根、阴门、腓节上常粘有阴道排出物并形成干痂。

4、慢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
阴门常排出脓性分泌物,躺卧时较多,阴门周围及尾根上粘附有脓性分泌物,干后形成薄痂。

冲洗子宫时,回流液浑浊,像稀面糊状,有时是黄色脓液。

治疗
1、全身治疗
当患猪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时,先进行全身治疗,可肌注头孢拉定1克+地塞米松10毫升,链霉素100万国际单位,安乃近20毫升,分点注射,全身症状好转时再冲洗子宫、给药。

2、冲洗子宫
当阴户排出炎性物较浓稠、含絮状物,产后有恶露时,可用0.2%百菌消溶液500-1000毫升,用灌肠器或一次性输粗器反复冲洗,清除滞留在子宫内的炎性物。

3、宫内投药
(1)先冲洗后投药按3.2冲洗,同时肌注缩宫素50国际单位,2-3小时后,用0.9%生理盐水90毫升,加碳酸氢钠10毫升、稀释林可霉素和新霉素各2克投入子宫,连续给药3天,隔天再冲洗1次。

经此治疗仍不愈者应淘汰。

(2)直接宫内给药当阴户排出炎性物较清淡,发现较早时,可用0.9%生理盐水100毫升、稀释林可霉素和新霉素各2克及缩宫素40国际单位直接宫内给药,连续3天未见好转的,用0.2%的百菌消溶液1000毫升冲洗。

预防
针对病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防疫注射
根据当地疫情,做好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免疫接种,如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猪瘟、伪狂犬病等。

2、清洁消毒
空栏消毒,母猪进产房当天应冲洗消毒,产前母猪乳房、阴部及助产器具等严格消毒,保持产栏清洁卫生。

配种前母猪阴部及人工授精器具等要严格消毒。

3、母猪保健
妊娠母猪要补充一定量的青饲料,或在饲粮中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

母猪产后进行补液,以尽早恢复体力和食欲。

4、预防性用药
对流产、产死胎、木乃伊、经助产和产后胎衣不下的母猪,用0.9%生理盐水100毫升、稀释林可霉素和新霉素各2克及缩宫素40国际单位直接宫内投药或投放诸如宫康素等中成药。

5、及时淘汰老弱病残母猪
总结
1、病原菌感染是引起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但引起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很多。

刘忠华等从37例病猪的子宫阴道分泌物和22例淘汰母猪子宫及卵巢内容物中分离到大肠杆菌74株、链球菌27株、葡萄球菌9株、嗜水气单胞菌8株、克雷伯氏菌6株、变形杆菌6株及沙门氏菌4株,其中60株大肠杆菌能致死小白鼠;郑立栋等在21例患猪子宫分泌物中分离到35株细菌,其中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各11株,链球菌7株,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枸椽酸杆菌各1株,其他菌2株,与上述作者分离到的细菌种类相似,但检出率相差较大,这可能同地区、猪的品种、个体、环境卫生、饲养管理和免疫防治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有关。

黄淑坚等对最常见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做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青霉素高度敏感,对头孢青霉素、氧氟沙星中度敏感,其余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诺氟沙星、氟哌酸均不敏感,大肠杆菌对头孢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氟哌酸均为高度敏感,但对氨苄青霉素不敏感,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对药物的敏感性不一致。

笔者亦曾对炎性物进行分离培养,发现病原菌极为复杂,且不同菌落药物敏感性差异较大,在抗生素的选择上做了很多工作,效果却难尽如人意,所以防止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关键在于防止或尽量避免外源病原菌侵入子宫。

2、母猪子宫内膜炎与内源性感染也密切相关。

正常子宫内含有大量的有益菌群,同时也存在一些内源性病原菌,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病原菌能被正常菌群所拮抗,不能大量繁殖,不表现毒力,一旦受到应激或饲粮缺乏某些维生素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内源性病原菌大量生长繁殖,毒力增强,从而引起子宫内膜炎。

因此,减少应激,提供全价饲粮,并饲喂一些青饲料,对防止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极为重要。

3、产道损伤是造成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另一原因。

助产消毒不彻底和动作粗鲁造成的产道损伤,往往极难康复;不适时的配种、配种操作不规范等也会引起子宫内膜炎。

4、多数抗生素对病原菌只有抑制而无杀灭作用,药物敏感性不强,剂量或疗程不足,常会导致隐性或慢性子宫内膜炎,往往在断奶发情时才能被发现,此时再用抗生素治疗,一般难以治愈。

美国辉瑞公司生产的百菌消消毒药,对多种病毒和细菌有声速的杀灭作用,特别对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比抗生素疗效更佳,笔者跟踪治疗36例患子宫内膜炎的断奶母猪,2例因消瘦跛行而淘汰,治愈34例,发情配种情况良好。

具体方法:清洗外阴,百菌消与凉开水1:500子宫内投药,每头每次500-1000毫升,1天1次,连续2-4天。

切忌浓度
过大易烧伤子宫内膜。

对于产后子宫内膜炎的预防,建议选择敏感抗生素,因百菌消浓度过大对子宫内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林可霉素+新霉素对本场母猪子宫内膜炎有较好的预防、治疗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