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_认识阳明学来探险你的人生单元答案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清晰认识呢?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清晰认识呢?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王阳明是中国文化中的儒家大师,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全能的思想家。
与王阳明的辉煌成就相比,王阳明对中华文化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开创了心学。
心学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人心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王阳明的心学也成为中华民族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产物。
他的心学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影响深远。
王阳明思想的实质是心学,他的思想实际上来源于儒家的亚圣孟子思想,根据孟子的说法,每个人都有良知良能,而这种良知良能就像我们的四肢一样,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继宋程朱理学之后,王阳明在陆九渊“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学说的影响下,王阳明历经千难万险,开创了他的心学理论。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心即理;第二,知行合一;第三,致良知。
这构成了王阳明心学的三大支柱,但核心是致良知思想。
王阳明心学不同于其他儒家思想,强调心的作用。
按照王阳明的说法,一切都不在我们的心外,而在我们的心内,一切取决于人的知识。
心即理,王阳明认为正义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所以,要想学东西,不要骑驴找驴,也不要去别处找。
你只需要在自己的心里寻找。
因为,理在于一个人的内心。
知行合一,知行问题一直是哲学家思考的问题。
它不仅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换句话说,知行合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态度。
王阳明知行合一,大致意思是说,无论人的知和行,都发自内心的本源道德,都是心的本体,知行是同一个的东西,不能割裂开来,不存在谁先来的问题。
也就是说,有良知的话,一定要按照这个去做,不做就不算知。
当然所谓良知,就是人类内心深处的好善念。
致良知,以良知为核心的王阳明心学继承了孟子的思想,认为良知是每个人自己的,是我们的本性。
所以,致良知就是把人的良心延伸到一切。
一个人首先意识到自己的良心,才能吧良知推展出去,才能达到通天晓地的境界。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和独特价值在于它强调心的作用和人生的自由。
关于阳明心学的感悟

关于阳明心学的感悟1. 哎呀,说起阳明心学,那可真是一个让人脑袋瓜子嗡嗡的话题啊!咱们老祖宗王阳明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那套心学理论可是让无数人拍案叫绝,也让不少人挠头苦恼。
2. 王阳明说"心即理",这话乍一听,我还以为他在说绕口令呢!后来我琢磨了半天,才恍然大悟。
原来啊,他是说咱们的心里头就有道理,不用到处去找。
这不就跟我妈说的"靠自己"有异曲同工之妙吗?3. 再说"知行合一",这四个字可是让我摸不着头脑。
我还想着,知道和做到不是两回事吗?结果王阳明老先生给我上了一课。
他说啊,知道和做到是一回事,你要是真知道了,就一定会去做。
这不就跟我爸说的"光说不练假把式"一个意思吗?4. 王阳明还说"致良知",这话听着怪吓人的。
我还以为是要去哪里请个"良知"回来呢!后来才明白,他是说咱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小天使,就是良知。
咱们得好好听这个小天使的话,做个好人。
这不就跟我奶奶说的"做人要有良心"一个道理吗?5. 阳明心学里还有个"四句教",听着跟说绕口令似的。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我一开始听得云里雾里,后来才明白,这不就是说咱们的心本来是纯洁的,但会有好坏的想法,要分辨好坏,然后做好事不做坏事吗?这不就跟我们老师说的"存好心,做好事"一个意思吗?6. 王阳明还说"万物一体",我听了直想笑。
我还以为他是想把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捏成一个大面团呢!后来才明白,他是说咱们人和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连的,要学会关心他人,爱护自然。
这不就跟现在说的"地球村"概念差不多吗?7. 阳明心学里还有个"事上磨练"的说法,听着像是要去工地搬砖似的。
王阳明心学的五大核心思想

王阳明心学的五大核心思想王阳明心学,又称为“阳明学”,是中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所创立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
阳明心学强调人的主观意识和自觉性,以及心性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实践与知行合一,被誉为中国近代哲学的“第二次启蒙”。
核心思想一: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知行合一”,也就是说,人们应该将知识与行为融为一体,不断实践和体验所学的知识,从而使知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能够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体现。
王阳明认为,只有知行合一,才能达到真正的智慧。
核心思想二:心即理在阳明心学中,心被视为人的本质,是一切智慧和道德的源泉。
王阳明提出了“心即理”的思想,认为人的心灵中已经包含了一切真理,只要发掘心中的真理,就能够理解自我、他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
核心思想三:格物致知王阳明主张通过感知外界物体来了解自己和世界的本质,这种方法被称为“格物致知”。
他认为,人的感觉和理性应该同时使用,通过感知外在世界的物体来了解自己的内在和本质,从而达到对世界的更深刻的认识。
核心思想四:致良知王阳明心学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致良知”。
良知是人天生的道德本能,只要人们能够真正地了解自己的良知,就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致良知的核心是要建立一个清醒、自觉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从而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
核心思想五:心外无物阳明心学认为,人的内心和外界是相互关联的,心和外在世界是不可分割的。
因此,王阳明提出了“心外无物”的思想,即内心的感觉和外界的物体是一体的,没有心就没有物。
这种思想强调了内心的自主性和主观性,强调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掌控。
总结阳明心学是一种注重实践和内心探索的哲学思想。
阳明心学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核心思想也对现代人们的生活和思考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启示和指导。
首先,知行合一的思想,强调实践和行动是知识的真正价值所在。
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陷入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状态,只关注知识本身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
王阳明心学给我的人生启示

王阳明心学给我的人生启示
王阳明心学是一种深刻的精神体验和哲学思想,给了我很多关于
人生的启示。
首先,王阳明心学强调人的内在自我认识和自我反省。
通过深度
思考和自我反省,可以发现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的本质和真实的自我。
这让我意识到,只有深入了解自己,才能真正认识自己,从而更好地
面对人生。
其次,王阳明心学提倡实践和行动。
只有将深刻的思想付诸实践,才能带来实际的变化和转化。
这使我认识到,不能仅仅停留在思考和
理论上,更要大胆地实践和尝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现。
最后,王阳明心学重视“善心善念”,即使是最普通的行为中,
也要有一颗纯净的善心。
这让我明白,只有在做一切事情时,都带着
一股真挚的善意和慈悲之心,才能带来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王阳明心学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哲学思想,它通过
对自我认识、实践和善心的强调,给了我很多关于人生的启示,让我
更深入地思考和认识自己,涵养纯净的善心和精神,更好地迎接未来
的挑战。
王阳明心学精髓及解释

王阳明心学精髓及解释王阳明(1472-1529),明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将领,被誉为“心学”创始人。
他的“心学”思想强调“知行合一”,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等重要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及其解释。
一、“心即理”王阳明的“心即理”思想是他心学理论的最高境界。
他认为,人的心灵本质上是清明自知的,所以人的心就是理。
他说:“心即理,理即心,两者本是一体。
”他认为,人的心灵是与宇宙万物相通的,心灵的运动就是宇宙的运动,所以人可以通过心灵来认识宇宙。
“心即理”的核心思想是要把握住人的心灵本质,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真正的智慧。
这种智慧不是通过外在的知识和经验获得的,而是通过内在的自觉和体验获得的。
这种智慧是一种超越常识和经验的智慧,是一种直接认识事物本质的智慧。
二、“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又一核心概念。
他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道德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良知。
良知是人的内在本性,是清明自知的本质表现。
他说:“良知即心之本体,心之本体即良知。
”王阳明认为,人只有在不断发掘和培养自己的良知,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境界。
他说:“人心有恶,人能自知之;人心有善,人亦能自知之。
”他认为,良知是人的内在道德标准,只有通过不断发掘和培养良知,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境界。
三、“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他认为,知识和行动是不可分割的,只有知行合一才能达到真正的智慧和道德境界。
他说:“知行相通,无有间隔。
”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才能真正领悟其内涵。
他说:“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自行之者。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四、“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王阳明心学的又一重要概念。
他认为,通过观察事物,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达到真正的知识。
他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王阳明认为,人的心灵可以通过观察事物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达到真正的智慧。
阳明心学第十六课分享与问答

阳明心学第十六课分享与问答
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有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
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其中心学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
阳明心学——取之不尽的宝藏
大约在五百年前,王阳明在龙场悟道,阳明心学横空出世,自此之后,追随者无数。
明朝扳倒奸臣严嵩,肃清朝纲的阁老徐阶;架空皇权,开启改革,为大明续命半个世纪的张居正;明末清初被誉为中国启蒙之父的黄宗羲,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传人。
清末改革,救亡图存,林则徐、曾国藩、梁启超、陈独秀、严复、胡适,这些在风口浪尖上的改革者也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信徒。
到了近代,蒋介石更是痴迷阳明心学,不仅自己研读,还让自己的儿子研读,更是把台湾的草山命名为“阳明山”。
而毛泽东自青年开始,就视王阳明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一生践行,获益匪浅。
人生感言王阳明心学

自古以来,中国哲学的璀璨星空中有许多闪耀的星辰,王阳明心学便是其中一颗。
王阳明,字伯安,号阳明,明代著名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其心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人生的道路上,王阳明心学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此,我想以一篇人生感言,表达我对王阳明心学的感悟。
一、知行合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王阳明心学强调“知行合一”,即知与行不可分割,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体现。
他认为,真正的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只有将知识付诸行动,才能证明其真理性。
在人生中,我们也应该秉持这一理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实践来检验自己的认识。
1.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迅速,学习成为了一种终身的过程。
然而,仅仅拥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正如王阳明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热爱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
2. 真理源于实践王阳明认为,真理并非抽象的存在,而是源于实践。
在人生的探索过程中,我们要敢于实践,勇于尝试,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真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成长。
二、致良知,找回内心的光明王阳明心学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明灯,那就是良知。
致良知,就是要找回这盏明灯,让它照亮我们的人生道路。
在人生的起伏跌宕中,我们要坚守良知,以真诚、善良、勇敢的心去面对一切。
1. 真诚待人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王阳明心学所倡导的重要品质。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真诚待人,不虚伪、不欺诈,以真诚之心去面对他人,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2. 善良为本善良是王阳明心学所强调的核心价值观。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要以善良为本,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用自己的善行去温暖这个世界。
3. 勇敢担当面对人生的困境和挑战,我们要勇敢担当,敢于承担责任。
王阳明心学告诉我们,勇敢面对困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
王 阳明心得体会

王阳明心得体会王阳明,这位被誉为“千古完人”的明代思想家,其心学思想影响深远,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启示。
在深入研究王阳明的思想和生平事迹后,我深受触动,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幼聪慧过人,却在仕途上历经坎坷。
然而,正是这些挫折和磨难,促使他不断思考人生的真谛,最终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心学体系。
心即理,这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之一。
它意味着真理并非存在于外界的事物中,而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我们常常习惯于向外寻求答案,却忽略了内心的声音。
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倾听内心的良知,便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面对道德抉择时,我们内心的直觉往往能够告诉我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受到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做出违背良知的选择。
因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内心的清明,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另一个重要理念。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这告诉我们,认识和行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很多时候,我们知道很多道理,却无法付诸实践。
比如,我们都知道锻炼身体有益健康,但却总是因为各种借口而拖延。
真正的“知”应该是能够指导行动的,只有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
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有正确的认识,更要有坚定的执行力,做到言行一致。
王阳明还强调了致良知的重要性。
良知是每个人内心天生具备的道德判断力和善良本性。
通过不断地修身养性,去除私欲和杂念,我们能够恢复良知的本来面目,达到至善的境界。
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很容易被功名利禄所迷惑,失去自我。
而致良知则提醒我们要回归内心的本真,不为外在的虚荣所动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王阳明的思想对于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学习方面,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工作中,我们要秉持良知,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项任务,不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或集体的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阳明心学-认识阳明学来探险你的人生单元答案第一章:到底谁是王阳明1 【单选题】(2分) 王陽明出生在餘姚自家的什麼樓?A. 祥風樓B. 夢神樓C. 瑞雲樓D. 吉雲樓2 【单选题】(2分) 誰殺害王綱卻釋放其兒子王彥達?A. 曹操B. 晁錯C. 曹賈D. 曹真3 【单选题】(2分) 王世傑曾被推薦到哪裡擔任貢生?A. 北京國子監B. 長安太學堂C. 洛陽國子監洛陽國子監D. 南京國子監4 【单选题】(2分) 王倫特別愛拿什麼植物做為期許?A. 蓮花B. 松木C. 竹子D. 梅支5 【单选题】(2分) 王華拆掉亭樓窗板乘板渡什麼江?A. 淡江B. 漢江C. 香江D. 湘江6 【单选题】(2分) 王華如何回應富翁「欲借人間種」的想法?A. 勉納世間情B. 恐驚天上神C. 不擾生活禪D. 難卻凡人欲7 【单选题】(2分) 陽明覺得如何體會到「當見山高月更闊」?A. 人眼大如天B. 人臉大如月C. 人心大如天D. 人腦大如月第二章:天下第一等事业1 【单选题】(2分) 陽明覺得到底什麼是「天下第一等的事」?A. 讀書娶得美眷B. 讀書榮登科舉C. 讀書可當大官D. 讀書學做聖賢2 【单选题】(2分) 陽明繼母趙氏的臥室裡出現什麼不祥生物?A. 烏鴉B. 貓頭鷹C. 狐狸D. 太歲3 【单选题】(2分) 陽明曾經夢見自己來到什麼廟宇?A. 威武將軍廟B. 車騎將軍廟C. 靖海將軍廟D. 伏波將軍廟4 【单选题】(2分) 陽明曾效法諸葛亮上書什麼策對?A. 保安策B. 平安策C. 治安策D. 心安策第三章:洞房花烛坐铁柱1 【单选题】(2分) 陽明對誰「赤手挽銀河」的膽識有著嚮往?A. 劉基B. 徐達C. 藍玉D. 于謙2 【单选题】(2分) 土木堡事變哪位皇帝親徵卻被俘?A. 明英宗B. 明景帝C. 明孝宗D. 明憲宗3 【单选题】(2分) 于謙曾寫哪首詩表達自己粉身碎骨心情?A. 石頭吟B. 水泥吟C. 骨灰吟D. 石灰吟4 【单选题】(2分) 奪門之變政客撞破哪裡讓明英宗再登基?A. 北宮B. 西宮C. 東宮D. 南宮5 【单选题】(2分) 明憲宗將哪位大自己二十五歲女人立妃?A. 白姑姑B. 錢姑姑C. 萬姑姑D. 安姑姑6 【单选题】(2分) 陽明新婚大喜日跟道士在哪間廟宇靜坐?A. 銅柱廟B. 萬福觀C. 長壽殿D. 鐵柱宮7 【单选题】(2分) 北極星對儒家思想來說象徵什麼?A. 愛情B. 親情C. 德性D. 個性8 【单选题】(2分) 陽明帶太太路經廣信拜訪哪位當世大儒?A. 朱熹B. 陳獻章C. 吳與弼D. 婁諒9 【单选题】(2分) 誰最終慚愧自己不聽婦人的言語亡其身?A. 朱元璋B. 朱奠培C. 朱覲鈞D. 朱宸濠第四章:阿仁成圣的愿望1 【单选题】(2分) 如何理解人在尋常時刻感受生命不尋常?A. 行為主義B. 冥契主義C. 保守主義D. 建構主義2 【单选题】(2分) 陽明在考場中潛意識底層冒出什麼幻象,說了甚麼話?A. 商羯羅B. 綠巨人C. 費爾蒙D. 黑使者3 【单选题】(2分) 榮格稱女人無意識中的男人形象是什麼?A. 阿摩尼B. 費爾蒙C. 阿尼瑪斯D. 阿尼瑪4 【单选题】(2分) 李東陽請王陽明寫什麼詩文來自勉落第?A. 狀元賦B. 探花賦C. 榜眼賦D. 進士賦5 【单选题】(2分) 賜二甲進士出身第七人等於殿試第幾名?A. 第七名B. 第八名C. 第九名D. 第十名6 【单选题】(2分) 陽明第一份工作派往什麼單位當見習生?A. 戶部B. 刑部C. 工部D. 礼部第五章:青春阿仁的蹄声1 【单选题】(2分) 陽明幫王越造完墳墓後獲贈什麼當禮物?A. 宝马B. 宝剑C. 宝玉D. 宝石2 【单选题】(2分) 哪則不是陽明罵獄吏在率獸食人的原因?A. 拿囚犯糧食來餵豬B. 拿豬糧食來餵囚犯C. 在提牢廳內設豬圈D. 在囚犯面前吃豬肉3 【单选题】(2分) 陽明遇到什麼案件導致司法已失去威信?A. 陳姓指揮官殺人事件B. 劉姓傳令兵虐民事件C. 張姓士官長自殺事件D. 李姓情報官冤獄事件4 【单选题】(2分) 百丈懷海禪師遇到什麼來請教因果問題?A. 狸貓精B. 白蛇精C. 野狐精D. 松樹精5 【单选题】(2分) 地藏洞異人跟陽明說誰是儒家的好秀才?A. 周程B. 程朱C. 陸王D. 周孔6 【单选题】(2分) 陽明覺得發生旱災地方官不應該做什麼?A. 漸減飲食B. 大赦囚犯C. 減輕稅收D. 祈雨祝禱7 【单选题】(2分) 後世認知陽明洞來自陽明在哪座山靜坐?A. 五老峰B. 九華山C. 四明山D. 八仙山第六章:不依仙佛做真儒1 【单选题】(2分) 陽明呼籲立志成聖招致眾人什麼評價?A. 規勸回頭遠離妄想B. 爭相走告拜師求道C. 標新立異博取美名D. 年紀尚輕不懂世故2 【单选题】(2分) 朱祐樘臨死前沒找哪位大臣叮嚀後事?A. 謝遷B. 王華C. 李東陽D. 劉健3 【单选题】(2分) 劉瑾制度化的索賄辦法稱作什麼名詞?A. 常例B. 常行C. 常賄D. 常賂第七章:当混王遇见圣王1 【单选题】(2分) 哪位司禮監掌印太監反對八虎卻被殺?A. 劉瑾B. 王越C. 王岳D. 張永2 【单选题】(2分) 蔣欽死前在草擬上疏時發生什麼事情?A. 燈下依稀傳來鬼哭聲B. 窗外依稀傳來爆竹聲C. 門外依稀傳來敲門聲D. 屋外依稀傳來笑鬧聲3 【单选题】(2分) 陽明因為上疏替誰申冤而被逮捕下獄?B. 劉健C. 謝遷D. 戴銑4 【单选题】(2分) 陽明與哪位憤青文壇領袖共列奸黨?A. 李東陽B. 李夢陽C. 何景明D. 徐禎卿5 【单选题】(2分) 「詔獄」是皇帝命誰直接控制的監獄?A. 錦衣衛B. 西廠C. 東廠D. 御林軍第八章:夜静海涛三万里1 【单选题】(2分) 誰是吳承恩創作孫悟空最早的原型?A. 諸葛亮B. 王心齋D. 王陽明2 【单选题】(2分) 陽明到哪裡擔任如同弼馬溫般的官員?A. 盂城驛B. 龍場驛C. 辰溪驛D. 鳳陽驛3 【单选题】(2分) 陽明在哪裡遇見當年鐵柱宮的道士?A. 伏波廟B. 湧泉寺C. 媽祖廟D. 靈隱寺4 【单选题】(2分) 陽明回哪裡探望擔任吏部尚書的父親?A. 餘姚B. 南京C. 北京D. 杭州5 【单选题】(2分) 哪位不是第一批向阳明请求拜师的人?A. 徐爱B. 蔡宗衮C. 朱节D. 李梦阳6 【单选题】(2分) “信仰并不需要任何证据,信仰本身就是未见事物的证据。
”这句话出自哪位哲学家?A. 胡塞尔B. 马塞尔C. 萨特D. 罗洛梅第九章:龙场大作弼马温∙第1部分∙总题数:6∙1 【单选题】(2分) 陽明與婁諒的兩位兒子在哪裡敘舊?A. 清水寺B. 石亭寺C. 孤山寺D. 寒山寺2 【单选题】(2分) 王陽明面對哭泣的老婦,感懷自己的身世,做了一首什麼詩?A. 去婦吟B. 悲女吟C. 虞美人D. 沅水驛3 【单选题】(2分) 按照朝廷規定,龍場驛本應設置驛丞幾人?A. 四人B. 五人C. 一人D. 二人4 【单选题】(2分) 太上老君被通稱為什麼?A. 元始天尊B. 道德天尊C. 九陽真人D. 靈寶天尊5 【单选题】(2分) 竺道生對佛法的主張是什麼?A. 一闡提皆具佛性B.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C. 直澈心源,頓悟成佛D. 起心外照,攝心內證6 【单选题】(2分) 福州湧泉寺在五代樑朝時被改為什麼名字?A. 國師館B. 佛靈寺C. 法海寺D. 西禪寺第十章:石棺大悟地狱前1 【单选题】(2分) 竺道生主張「一闡提」都有什麼性?A. 人性B. 獸性C. 神性D. 佛性2 【单选题】(2分) 陽明面對什麼說自己只有等待天命?A. 如棺材般的石頭B. 如幽靈般的樹木C. 如鏡子般的湖面D. 如夢魅般的火花3 【单选题】(2分) 陽明在哪裡祭祀客死異鄉的吏目呢?A. 蜈蚣坡B. 壁虎山C. 蜘蛛洞D. 蟑螂窩4 【单选题】(2分) 誰說人只要打不垮都將變得更堅強?A. 尼采B. 沙特C. 傅朗克D. 叔本華5 【单选题】(2分) 陽明大悟後寫什麼文章來自問自答?A. 龍場生答問B. 答毛憲副C. 瘞旅文D. 象祠記6 【单选题】(2分) 奥地利心理学家傅朗克创立了什么学说?A. 意义治疗学B. 完形治疗学C. 存在治疗学D. 格式治疗学7 【单选题】(2分) 阳明在贵州建立了什么书院?A. 龙场书院B. 贵阳书院C. 修文书院D. 龙岗书院第十一章:踏上东归的征程1 【单选题】(2分) 誰是陽明人生跌到谷底搭救的貴人?A. 席书B. 李东阳C. 谢迁D. 刘健2 【单选题】(2分) 席書請教陽明什麼關鍵的思想問題?A. 朱陆异同B. 佛道异同C. 老庄异同D. 孟荀异同3 【单选题】(2分) 陽明發現自性如同誰發現新大陸呢?A. 哥伦布B. 亚历山大C. 凯撒D. 哥白尼4 【单选题】(2分) 何者不是〈教條示龍場諸生〉的提醒?A. 知错B. 责善C. 勤学D. 立志5 【单选题】(2分) 陽明領悟什麼觀念才接著講知行合一?A. 生死有命B. 生生不息C. 知足常乐D. 吾性自足第十二章:江湖重开新一春1 【单选题】(2分) 陽明在青原書院書法自題什麼別號?A. 樂水山人B. 樂山居士C. 樂天居士D. 樂道山人2 【单选题】(2分) 陽明到廬陵發現當地有何最大特色?A. 善訟B. 善鬥C. 善賭D. 善射3 【单选题】(2分) 誰創設申明亭與旌善亭來查知民情?A. 明太祖B. 明成祖C. 明孝宗D. 明思宗4 【单选题】(2分) 哪位大學士成就後世知名的六尺巷?A. 张英.专业.专注.B. 王英C. 李英D. 赵英5 【单选题】(2分) 哪位太監與文臣合謀終讓劉瑾伏誅?A. 张永B. 高凤C. 罗祥D. 魏彬. word可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