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钴生产工艺及其产品介绍

合集下载

镀银氧化钴

镀银氧化钴

镀银氧化钴镀银氧化钴是一种常见的涂层材料,它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并且具有优秀的防腐蚀、高温抗氧化等性能。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镀银氧化钴的相关知识。

一、镀银氧化钴的制备方法1、化学法制备: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将银和氧化钴的沉淀沉淀到基材表面。

具体方法是将一定浓度的银离子和氧化钴的水溶液混合后,加入还原剂将其还原即可。

优点是反应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但是除去杂质较为困难。

2、电化学法制备: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将银和氧化钴的沉积沉积到基材表面。

首先在电解池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银盐和氧化钴盐,接下来施加一定的电压(通常在1-10V之间),然后在阳极表面上沉积出银和氧化钴的层。

优点是成分控制精准,但是设备成本较高。

1、防腐蚀性:银可以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银膜,从而防止基材表面被氧化,从而增强了材料的抗腐蚀性。

2、高温抗氧化性:氧化钴本身就是一种抗氧化性很强的材料,同时镀银氧化钴中的银层可以有效地引导电子流,从而保护基材表面不被氧化,增强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3、导电性:镀银氧化钴可以增加材料的导电性,从而提高电器元件的效率和性能。

三、应用领域1、电器元件:镀银氧化钴具有优异的导电性、抗腐蚀性和高温抗氧化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器元件制造中,如微电子、铝电解电容器、磁头等。

2、汽车制造:镀银氧化钴可以增加材料的防腐蚀性,因此在汽车制造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制动器、发动机零件等。

3、航空制造:镀银氧化钴还可以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的制造,如涡轮叶片、喷气推进等。

由于其高温抗氧化性能优异,因此在航空领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总之,镀银氧化钴是一种优异的涂层材料,其具有的防腐蚀、高温抗氧化等性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等领域中,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氧化钴生产工艺及其产品介绍

氧化钴生产工艺及其产品介绍

氧化钴生产工艺及其产品介绍氧化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主要用于制备钴盐、金属钴和其它钴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电镀、光电、冶金等行业。

下面将介绍氧化钴的生产工艺以及一些常见的产品。

氧化钴的生产工艺一般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方式。

湿法生产工艺:湿法生产主要是利用硝酸钴或醋酸钴为原料,经过溶解、氧化、过滤、结晶等步骤得到氧化钴产品。

具体的生产流程如下:1.原料准备:收集硝酸钴或醋酸钴等含钴化合物,确保其纯度和质量。

2.溶解:将钴盐溶解在水中,得到钴盐溶液。

3.氧化:通过加氧剂如过氧化氢或氧气使溶液中的钴离子氧化成氢氧化钴。

4.除杂:进行反应前后的高温杂质去除,使反应后的溶液得到的氢氧化钴纯度更高。

5.结晶:将氢氧化钴溶液进行结晶,可以通过冷却结晶或浓缩晶体等方法。

6.过滤:将结晶得到的氢氧化钴进行过滤,得到湿氧化钴。

7.干燥:将湿氧化钴在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得到氧化钴成品。

干法生产工艺:干法生产主要是利用氢氧化钴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得到氧化钴。

具体的生产流程如下:1.原料准备:准备氢氧化钴、氧气和助剂等原料。

2.反应:将氢氧化钴和氧气进行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使氢氧化钴被氧化成氧化钴。

3.过滤:将反应后得到的氧化钴进行过滤,去除杂质。

4.干燥:将过滤得到的氧化钴在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得到氧化钴成品。

氧化钴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1.溶剂型氧化钴:溶剂型氧化钴是一种纯度较高的氧化钴产品,适用于涂料、油墨、橡胶等领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分散性。

2.水系型氧化钴:水系型氧化钴是一种以水为溶剂的氧化钴产品,适用于电镀、电池、冶金等行业,具有良好的电镀性能和催化活性。

3.导电型氧化钴:导电型氧化钴是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氧化钴产品,主要用于电子元件、电池等领域。

4.高纯度氧化钴:高纯度氧化钴是一种纯度较高的氧化钴产品,适用于冶金、粉末冶金等领域,用作合金添加剂。

以上是氧化钴的生产工艺及产品介绍,不同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种类,对应的应用范围也有所不同。

电池级氧化钴的研制

电池级氧化钴的研制

电池级氧化钴的研制刘 诚(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100038) 摘 要:研究从钴溶液中沉淀结晶碳酸钴再经焙烧生产电池级氧化钴的工艺过程。

碳酸钴合成温度50~60℃,时间3~4h ,钴溶液浓度015~110mol/L ,碳酸盐浓度80~150g/L ,烘干温度80~120℃。

煅烧温度350~450℃,时间120~180min 。

钴回收率>9815%,碳酸盐消耗210~215t/t ・氧化钴,去离子水~15t/t ・氧化钴,电~4000kW ・h/t ・氧化钴。

产品用于小型锂电池用及动力电池用钴酸锂合成,满足钴酸锂生产要求。

关键词:氧化钴;碳酸钴;钴酸锂;松装密度;粒度中图分类号:TM911;TF123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11(2002)04-0025-05收稿日期:2002-08-06作者简介:刘 诚(1971-),男,贵州黎平县人,工程师 电池级氧化钴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的生产,其性能对钴酸锂材料的性能,继而对电池的充放容量、使用寿命等有重要影响。

经过几年的开发与工业生产实践,钴酸锂逐渐国产化,已建立了~1000t/a 规模的钴酸锂生产线,但原料氧化钴还主要从国外进口。

用于电池的氧化钴除了严格的化学成分要求外,对物理指标,特别是粒度组成与分布和松装密度,有特别的要求。

一般要求氧化钴具有较均匀的粒度,典型为D 50=6μm 或D 50=10μm ;对松装密度的要求在017~112g/cm 3之间。

对于用于动力电源的大电池,出于安全性能的考虑,对粒度和松装密度要求更加严格。

经过对氧化钴性质的研究,提出了以二次钴资源,特别是废旧锂离子电池为钴原料,碳酸盐沉淀制备前驱体,氧化煅烧后制备氧化钴的合成工艺。

扩大试验样品送钴酸锂厂家生产,完全可满足小型锂电池和动力电源用钴酸锂生产的技术要求。

1 实验方法111 试验原料试验采用了两种钴原料:电钴酸溶解,液固分离后得到纯的钴溶液(I );废钴酸锂经酸溶、净化、萃取、反萃后得到纯钴溶液(II )。

高纯氧化钴(草酸钴)制备的试验研究

高纯氧化钴(草酸钴)制备的试验研究

高纯氧化钴(草酸钴)制备的试验研究
1 高纯氧化钴的介绍
高纯氧化钴(草酸钴)是一种紫红色的粉末状,具有优异的发热性能、电化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是一种优质的高纯金属氧化物。

高纯
氧化钴(草酸钴)几乎没有污染,其表面不会产生沉积物,所以非常适
合用于精密成型和有机物的熔炼。

2 制备高纯氧化钴的原理
高纯氧化钴(草酸钴)的制备是通过化学法制备的,制备过程会将
氧化钴用一定量的草酸和水进行溶解,在一定的反应温度下,使氧化
钴分解成氧化钴和氢氧化钴的溶液,其中氧化钴分子然后结合粉末形式,最后经过凝固、分离和烘干,得到就是高纯氧化钴(草酸钴)粉末。

3 制备高纯氧化钴的过程
(1)等比重分离:将草酸钴用溶剂进行溶解,得到溶解液,采用等
比重法,分离得到高纯氧化钴的溶液。

(2)凝胶出液:将凝胶出液,采用交换型出液法进行凝胶出液,获
得大量颗粒状的氧化钴晶体。

(3)烧结:将氧化钴晶体放入电弧炉中,通过加热,使氧化钴晶体
烧结而成高纯氧化钴粉末。

4 研究成果
研究发现,采用上述制备过程,将高纯氧化钴(草酸钴)粉末的粒度调整在200纳米以上,具有优异的发热性能、电化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是一种价格较为可负担的优质电子材料。

5 结束语
高纯氧化钴(草酸钴)的制备技术是一种可以制备细小粒度、优质电子材料的简便方法,采用此种方法制备的高纯氧化钴(草酸钴)具有很好的性能,在各个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

氧化钴分析纯

氧化钴分析纯

氧化钴分析纯氧化钴分析纯一. 背景简介二. 来源三. 合成四. 性能要求五. 分析方法六. 结论一. 背景简介氧化钴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合金,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其导电系数低,导热系数高,冶金性质优良,和耐腐蚀能力,可以用作电器元件和热交换设备等。

因此,氧化钴分析纯成为电子行业非常重要的材料基础。

二. 来源氧化钴分析纯能够从金属原料中分离出来,并且还能从廉价的废旧物料中提取出来,如手机、电脑等电子用品中的 Au Sn 旧阵列件。

在真空法中,钴离子和其他金属离子经过加热,能够在真空状态中分离,产生氧化钴粉末。

三. 合成氧化钴分析纯能够通过电解法制得。

首先,将钴的氧化物与一定比例的晶体水合成胶体,然后用电源对其进行电沉积,使其在阳极上析出氧化钴沉淀,再将沉淀物用特定溶剂抽取,得到氧化钴粉末,最后将粉末进行烘烤、加热、烧结等,得到氧化钴分析纯材料。

四. 性能要求氧化钴分析纯的性能要求包括熔点、熔解指数、相对密度、曲线温度、导电性能、腐蚀性、水吸收性和耐压性能等。

熔点:氧化钴的熔点应在3400~4300℃。

熔融指数:氧化钴的熔融指数为0.45~0.48,其中,熔融指数低于0.45则认为材料属于低熔融钴,高于0.48则认为材料属于高熔融钴。

相对密度:氧化钴的相对密度约为8.9~9.0g/cm3,其中,小于8.9g/cm3属低密度材料,大于9.0g/cm3属高密度材料。

曲线温度:氧化钴的曲线温度应在200℃左右。

导电性能:氧化钴的导电性能良好,其导电系数低于其他金属,大约为20%~30%的铜的导电系数。

腐蚀性:氧化钴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且不易受空气环境影响,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耐水及温度保持性,基本可以保存良好的物理性能。

水吸收性:氧化钴能够吸收微量的水分,水吸收量应为100 ppm 以下。

耐压性能:氧化钴具有良好的耐压性能,可以在多种高压环境中使用,并能防止温泉过热和水浆流出 ,且耐压能达到大于20MPa。

氧化钴程序升温氧化

氧化钴程序升温氧化

氧化钴程序升温氧化让我们了解一下氧化钴的基本性质。

氧化钴(Co3O4)是由钴离子(Co2+)和氧离子(O2-)组成的化合物。

它具有黑色或深蓝色的外观,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在氧化钴的制备过程中,升温氧化是一个关键步骤。

这个过程通常分为两个阶段:预热阶段和氧化阶段。

首先是预热阶段,将氧化钴的原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以消除其中的水分和有机物等杂质。

预热的温度通常在200℃左右,持续一段时间,确保杂质完全挥发。

接下来是氧化阶段,也是升温氧化的关键步骤。

在预热完毕后,将温度进一步升高,使氧化钴发生氧化反应。

升温的过程需要控制得当,既要保证反应充分进行,又要避免产生副反应或过度热分解。

通常,升温速率和升温温度是需要严格控制的参数。

升温速率对氧化钴的产品质量影响较大。

过快的升温速率可能导致不均匀的氧化反应,产生不稳定的化合物,影响产品的性能。

而过慢的升温速率则会延长生产周期,增加生产成本。

因此,控制合适的升温速率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升温速率在几十摄氏度/小时到几百摄氏度/小时之间。

另一个需要控制的参数是升温温度。

升温温度决定了氧化反应的进行程度和产物的组成。

过低的升温温度可能导致氧化不完全,得到的产物含有较多的钴离子而非氧化钴。

而过高的升温温度则可能导致过度热分解,产生不稳定的化合物。

因此,选择适当的升温温度是关键之一。

除了升温速率和升温温度,氧化钴的升温氧化过程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例如,反应容器的选择、氧化剂的使用、气氛的控制等都会对氧化反应产生影响。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氧化钴产品,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

氧化钴的工业制备

氧化钴的工业制备

氧化钴的工业制备氧化钴的工业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物理法两种。

化学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氧化钴的方法之一。

一般来说,氧化钴可以通过钴盐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

具体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将钴盐(如硝酸钴)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搅拌,然后通过加热反应,生成氧化钴沉淀。

接着,将沉淀进行过滤、洗涤和干燥处理,最终得到氧化钴产品。

这种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可以大规模生产。

物理法是另一种制备氧化钴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热分解或高温氧化反应进行。

一种常用的物理法是氧化钴的高温氧化制备法。

具体制备过程如下:将钴粉或钴矿石放入高温反应炉中,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钴。

这种方法制备出的氧化钴颗粒较大,适用于一些特殊要求的应用领域。

无论是化学法还是物理法,制备氧化钴的过程中都需要控制反应条件和操作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例如,在化学法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物的配比等因素。

而在物理法中,需要控制反应炉的温度和氧气流量等参数。

通过合理调控这些因素,可以获得高纯度、均匀颗粒分布的氧化钴产品。

还有一些改进的制备方法被应用于氧化钴的生产。

例如,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氧化钴纳米颗粒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钴盐溶液加入到适量的溶剂中,形成胶体溶液,然后通过热分解或热处理,得到纳米颗粒状的氧化钴。

这种方法制备的氧化钴具有较小的颗粒大小和较大的比表面积,适用于某些特殊的应用场景。

氧化钴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多种制备方法可供选择。

化学法和物理法是主要的制备方法,通过合理控制反应条件和操作参数,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氧化钴产品。

此外,一些改进的制备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氧化钴的生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氧化钴的制备方法还会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创新,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材料基础。

钴的提取工艺

钴的提取工艺

钴的提取工艺
(1)从镍、铜硫的吹炼渣中提钴:含钴吹炼渣在鼓风炉或电炉中经还原硫化熔炼,获得钴合金或钴锍。

经磁选富集后加压酸浸,使钴进入溶液。

溶液经净化后加入草酸使钴生产草酸钴沉淀,草酸钴经煅烧即可产出精制氧化钴产品。

(2)从镍精炼净化渣中提钴:镍电解精炼过程中阳极液净化产出的钴渣是重要的提钴原料。

钴渣经还原硫酸浸出使钴呈硫酸钴进入溶液,溶液用黄钠铁矾法除铁,萃取法除铜,锌,锰等杂质和镍钴分离获得纯净的氯化钴溶液,籍此可生产氧化钴产品,或经电积获取金属钴产品。

(3)从含钴黄铁矿中提取钴:含钴黄铁矿经浮选可产出含钴0.3%~0。

5%的钴硫精矿。

钴硫精矿经硫酸化焙烧,使精矿中的钴,镍,铜等有价元素转变为可溶性的硫酸盐。

焙砂用水浸或酸浸使钴,镍,铜等转入溶液。

浸出液经净化除杂除去铁,铜,锌,锰等杂质,再经镍钴分离得到纯净的钴溶液,电积生产金属钴。

(4)从砷钴矿提取钴:砷钴矿经焙烧或熔炼使砷以As2O3挥发脱除,得到焙砂或钴锍经酸浸使钴进入溶液,溶液经除铁,砷和铜,锌,锰等杂质后进入镍钴分离。

净化后的钴溶液再根据市场需要生产金属钴或氧化钴产品。

(5)其他
钴大多伴生在其他矿物中而且成分复杂,因此钴的冶炼方法繁多,流程复杂。

钴的冶炼一般分成三个步骤:
一是把钴从矿石中转入溶液,或制成粗钴合金或钴锍,再转入溶液;
二是除杂净化;
三是提取金属。

钴的冶炼工艺大体上可分为4大类:高温熔炼富集后湿法提取钴,硫酸化焙烧后浸出提出钴,还原焙烧氨浸法和加压浸出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钴生产工艺及其产品介绍一、钴及其氧化物的性质1、钴的性质金属钴呈银白色,性硬,具有延展性,其硬度和延展性都比铁强,但磁性较差。

与钐、镍、铝等共熔可得良好的磁性钢。

钴的合金在高温下仍能保持其原有的强度和其他有价值的性质。

钴属于铁磁物质,它的居里点在所有金属或合金中最高,为1121℃。

另外,钴是能增加铁的磁性的唯一元素。

钴的化学性质与铁、镍相似,化合价有2和3;在常温下与水和空气都不起作用,但能迅速地为盐酸、硫酸和硝酸所侵蚀,还会缓慢地被氢氟酸、氨水和氢氧化钠所侵蚀;在加热时能于氧、硫、氯、溴发生剧烈反应;在300℃以上发生氧化作用,极细粉末状钴会自动燃烧。

2、钴氧化物的性质钴的氧化物有三种:氧化亚钴(CoO)、四氧化三钴(Co304)和氧化钴(Co203)。

氧化亚钴是钴的一种低价氧化物,由于制法和纯度的不同而呈现灰绿色、褐色、粉红色、暗灰色。

氧化亚钴的理论含钴量为78.65%,含氧量为21.35%,熔点为1935℃密度5.7~6.79/cm3。

CoO晶体为面心立方,晶格常数a=4.24x10—10m。

灰绿色的CoO粉末在空气中易变成褐色,粉红色的CoO粉末在空气中较稳定,即使长时间放置也不会生成高价氧化物。

在高温下氧化亚钴中钴能够与氧离解,1000℃时离解压为3.36x10-12大气压。

加热条件下氧化亚钴易被H2、C或Co还原成单质钴。

氧化亚钴能溶于酸、碱中,不溶于水、醇和氨水。

用氧化亚钴与二氧化硅、氧化铝或氧化锌在高温下反应,能制成多种颜料。

氧化钴(Co203)是钴的高价氧化物,理论含钴量为71.06%,含氧量为28.94%,密度为6.079/cm3。

它是一种黑色无定形粉末,加热时会生成四氧化三钴(Co304)。

氧化钻是一种不稳定,也不可能呈游离状态的化合物。

通常所指的氧化钴实际上仍含有一定数量的四氧化三钴。

Co203只有呈水化状态时才稳定,而这种水化物在265℃下会脱水转变成中间氧化物四氧化三钴(Co304)。

氧化钴在125℃下可被H2还原成四氧化三钴(Co304),在200℃时被还原为CoO,在250℃时则被还原为金属钴。

氧化钴不溶于水,可溶于酸而生成相应的盐。

3、氧化钴生产工艺二、氧化钴产品的应用氧化钴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氧化物。

通常作为生产硬质合金、超耐热合金、绝缘材料和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以及化学工业中的催化剂和染料。

目前我国氧化钴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如下:1、油漆添加剂在制造各种油漆时加入氧化钴,生产的油漆性能有所提高,特别是在油漆中起着催干剂的作用,即在油漆使用中易于快速晾干,以提高应用速率。

这对油漆的快速施工大有益处。

2、搪瓷和陶瓷颜料搪瓷材料中加入氧化钻后,可耐腐蚀和提高耐磨度。

在各种建材和日用陶瓷中,用氧化钴制成蓝色的颜料或釉料涂于陶瓷制品,经焙烧后呈现了鲜艳的陶瓷品,更具有艺术性。

3、精炼石油催化剂钴制品在石油炼制中作为催化剂有着较长的历史,且在促进炼油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有的用金属钴与铝、铁等制成合金催化剂;而用氧化钴作为石油催化剂也是十分重要,对于加速石油炼制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近年来氧化钴催化剂的使用跃居重要地位。

4、电池行业八十年代以来,钴粉作为高能电池充放电的活化剂,大量地应用于充电电池领域。

九十年代初,日、德等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亚钴材料添加到电池原料中,使其成为电池行业研究与发展的高价值、高技术产品。

钴粉和氧化亚钴粉等钴的化合物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电池材料添加剂,能够改善Ni(OH)2的质子电导,降低氧化电位,提高析氧电位,对提高电极性能有显著效果。

在充电前期可以保证电极充分充电,使Ni(OH)2充分转化为NiOOH,同时遏制氧的析出,提高充电效率,增加电极比容量。

近年来,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钴氧化物作为制备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原料,也使其消费量不断增加。

我国的钴酸锂生产近几年快速发展,因而对Co304的需求也相应迅猛增加。

电池级Co34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的主要原料,也随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需求量增加而增加。

2002年全球钴的消耗总量为8800万磅,钻应用在电池行业中的份额迅速上升达到32%。

而随着小型分立的可移动电源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像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和笔记本电脑普及率的快速增长,为锂离子电池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机遇,对应地,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02的需求也大幅增长。

预计到2015年钴的应用将达到2.3亿磅,其中56%将应用在锂电池行业。

5、其他产品原料如用氢在一定温度下还原氧化钴生产金属钴粉,用于制造硬质合金;用酸溶解氧化钴制成水溶液进行电解获得金属钴锭,作为高温高强度合金钢添加剂;将氧化钴制成酸性钴溶液,经不同的化学加工后可生产钴盐,如CoC2、CoS04、CoCo3和CoC24等。

因此,纯氧化钴作为中间原料,应用广泛。

此外,氧化钴在电气工业如荧光粉的添加剂及其他化工方面的使用也迅速地发展。

总的看来,氧化钴的应用领域将不断开拓扩大。

三、氧化钴发展前景1、国内氧化钴行业发展历程我国是一个缺钻的国家,大量的钻资源需要进口。

我国钻的生产原料可分为钴矿物和钴废料两大类,主要的钻矿物有镍红土矿、铜钴矿、含钴硫化铜矿、钴硫精矿、砷钴矿、大洋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

主要的钴废料有高温合金、废磁性材料、废硬质合金、废电子材料、废催化剂等。

我国钴矿床贫矿多、富矿少,而且缺少单独的钴矿床,大部分共生或伴生,目前主要从镍系统钴渣中提取钴,这部分钴约占总生产量的35%,从进口钴原料和废料中提取的钴约占总产量的65%。

80年代初期 ,我国开始用含钴合金废料生产钴镍产品的研究工作。

90 年代以来该生产技术发展更为迅速 ,目前已有近 10家工厂回收钴镍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国用含钴废料生产氧化钴的产量约占全国钴生产总量的 10 %左右(以金属钴计) ,约为 120~150 t (Co 计) 。

这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特别是我国钴精矿品位低 ,钴资源少 ,钴用量大 ,更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今后应该加大力度 ,继续加速发展 ,以满足国内对氧化钴的要求。

2、国内氧化钴供求格局如表l一1所示,2003年以前,我国钴的产量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

2003年以后,随着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在这个行业对钴的需求直线上升。

2006年我国各种钻的年产量已超过8200t,其中金川公司是最大的钴生产厂家,目前超过6000t/a,如表1-2所示。

表1-1近年来我国钴产量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产量/t 7148 8206 9307 10015 10874 11354表1-2近年来金川公司钴产量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产量/t 4507 6304 6032 6543 7019 8432 我国目前钴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国生产的钴产品包括各种钴盐、氧化物、电解钴等在国际国内市场所占的份额正日益扩大,尤其是以硬质合金行业的超细钴粉、电池行业的四氧化三钴、电解钴在国际市场更是供不应求,钴产品的生产加工进出口为国内镍钴生产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0年我国钴产品进出口情况见表1-3出口数量/t 出口创汇/万美元进口数量/t 进口用汇/万美元钴及其制品 4231 1976 18765 19876钴矿 3 2 203245 45894氧化钴 3651 6721 2654 2009碳酸钴 790 987 1034 975硝酸钴 89 78 6 9钴盐 6743 45 467 20373、氧化钴发展前景至2003年底,我国钴的消费量已突破8000吨,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是目前全球第三大消费大国。

而我国钴资源状况相对贫乏,每年需要大量进口才能满足国内经济的强劲增长。

据统计,尽管我国近年来钴消费量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但人均消费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5%,为美国人均水平的19%,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拥有极具发展潜力的钴产品消费市场。

目前国内钴的产量增长速度较快,主要与我国电子、电气、电池、军工、航天、航空业的发展有关。

在以后的10年中,我国钻消费量会逐渐增加,但增长速度会低于产量的增长速度。

随着电子、通讯等3C产品的急剧增加,2003年之后电池行业已经超过硬质合金,成为钴的第一大消费领域,其次为陶瓷行业、磁性材料、高温合金、催化剂等。

表1-420010年我国钴的消费结构消费领域用钴量/t 比例/%电池5000~6500 50硬质合金1600~2100 12.5陶瓷玻璃1500 12.5磁性材料1600 12.5高温合金、催化剂1200 10其他600~780 3总计10960~13760中国是一个钴资源紧缺,但需求广泛的大国,钴主要应用在硬质合金冶炼、锂电池制造、陶瓷色釉料生产等工业领域;国内市场对钴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长,2008年我国钴矿进口约25万/t,折合金属钴约1.5万/t,同比增长60以上,成了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大钴消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