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霜降手抄报_关于二十四节气霜降的古诗

合集下载

赞美霜降的诗句古诗(精选40首)

赞美霜降的诗句古诗(精选40首)

赞美霜降的诗句古诗(精选40首)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

它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天气逐渐转凉,白天的温度下降,霜开始降临。

在这一天,人们纷纷穿上厚重的衣物,迎接寒意逐渐增加的日子。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笔下,霜降常常被描绘成阴冷、清澈的景象,引发出许多优美的诗句。

下面是精选的40首赞美霜降的古诗,让我们一起欣赏吧。

1. 寒露已过初秋尽,霜降来临白气新。

2. 霜降时节空气凝,秋意渐浓世界静。

3.霜降至,天地寒透骨。

4. 枯草连天白霜盖,寒冷随风留不住。

5. 霜降至今百花残,芳心似断柳枝端。

6. 催花王,霜降到谁家?7. 秋风一到白露润,霜降来临雁南飞。

8. 树叶一片片,人间已霜降。

9. 红叶落,霜降添千年。

10. 晨钟已过,霜降不远。

11. 霜降寒日若云翳,景色宛如画中来。

12. 霜降时挥毫,写尽金秋的英豪。

13. 霜降时节天地凝,寒冷渗透到骨髓。

14. 百木凋零霜降后,秋日如画映心头。

15. 雪花飘,霜降寒意浓。

16.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霜降更残红。

17. 霜降时分世界变,寒意袭人心忧寒。

18. 天空湛蓝云翳敛,霜降时节秋景寒。

19. 桂花飘香秋霜降,万木凋零爽如霄。

20. 霜降透骨寒已临,蓝天如洗秋意浓。

21. 小寒未到大寒时,霜降时分风雨起。

22. 霜降里,将衣房外看橙黄。

23. 霜降到,枯草白露湿。

24. 秋长啼哭霜降早,寒冷缭绕人间晚。

25. 霜降时节冰冷远,世界黯淡秋雨添。

26. 松柏参差俯秋水,霜降凉意浸人心。

27. 霜降时节山水寒,江南秋雨满楼阑。

28. 霜降时节雁南飞,秋天的音符在哀。

29. 格桑花开霜降晨,秋声如许兴寒存。

30. 天空湛蓝秋阳里,霜降时节映松林。

31. 霜降时节凉气至,世界渐入寒冬时。

32. 霜降时节空气寒,寒风越吹心中凉。

33. 霜降刚过北风急,秋凉入骨凫雁鸣。

34. 霜降时节白露降,凉风吹起秋叶黄。

35. 霜降到,凤凰池中鹭鸶飞。

36. 霜降过,秋日里凉风起。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的古诗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的古诗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的古诗霜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

它标志着秋季的结束,冬季的开始。

在古代,霜降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人们会以各种方式庆祝和纪念这一日子。

很多古人将霜降视为一个寓意丰收和团圆的节日,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他们对这一时刻的喜悦和感慨。

下面,我将介绍几首古代关于霜降的诗歌,让我们一起领略古人对这个节气的独特情感。

1.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名篇,虽然没有明确提及霜降,但其中的景色描写与霜降的季节氛围相得益彰。

王之涣通过描绘壮丽的山河景色,表达了他追求进取的心情。

这也与霜降所代表的农田丰收和人们向前迈进的意义相契合。

2. 王之涣《登鹳雀楼其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楼倒屋头坏,连岩门户稀。

户稀似采薇,花红蛱蝶稀。

这是王之涣的另一首《登鹳雀楼》。

其中描绘了楼倒屋坏的景象,暗示了岁月更迭,人事易变。

这也是人们在霜降时刻面对严寒和不安的心情。

诗中的“花红蛱蝶稀”揭示了冬季来临之后,春天的美好已经远去。

这首诗既反映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寄托了人们追求稳定和安定的心愿。

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中描述了古原上的草木岁月更迭和自然循环的景象,暗喻了生命的无常。

在霜降之际,白居易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以及珍惜逝去的岁月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流露出的别离之情激发了读者对于身处时光长河中的思考和反思。

4. 苏轼《画竹石图》半崖闻猿愁,一壑带云愁。

柱杖徒依据,笔砚意难留。

抱书怀空意,对酒惜流柔。

临岐梦断魂,未老莫先休。

霜降之际,这是苏轼的《画竹石图》。

诗中通过描绘孤寂的山谷和纷飞的云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焦虑。

与季节交替的变化相呼应,诗中表达的忧愁与冷寂情绪更加突出。

关于描写霜降的20个古诗

关于描写霜降的20个古诗

关于描写霜降的20个古诗霜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农历十月左右,也就是公历的10月中下旬。

在这个时刻,秋天已经深入人心,天气渐渐变得寒冷,霜降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古代文人墨客对这个节气有着浓厚的兴趣,并用各种诗词来描绘霜降的景色和氛围。

下面将介绍20首关于描写霜降的古诗,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精美的作品。

第一首,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并没有明确描写霜降,但作者通过描述黄河入海、欲穷千里目的壮丽景色,把握了秋天的气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第二首,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十六员外》: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期似永别。

这首诗以北山白云为背景,表达了隐居者胸怀自然的乐趣,向读者展示了秋天以及霜降带来的宁静与悠远。

第三首,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其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这首诗以壮丽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渔舟晚归和雁阵飞过的场景,通过声音与景象的交融,传达出秋天带来的寒意与悲壮。

第四首,唐代杜牧的《新嫁娘词》: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这首词以五言绝句的形式,以描写新娘第一次入厨做饭的景象,表达了文人对新婚生活的祝福,展现了丰收后的欢愉氛围。

第五首,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其四》:衡阳雁断胡天月,往事犹思千里外。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诗以霜降时节的衡阳为背景,描绘了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悲壮场景,展示了战争和痛苦背后的人生百态。

第六首,唐代杜甫的《白马篇》:白马调秋山,秋山即白云。

黄中有白石,石上多青苔。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山的景色,以及山上的白石和青苔,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之美。

第七首,唐代孟浩然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天竺姊妹,凌寒共慰心。

月冷随人到,林寒不待猜。

这首诗以月亮和林木的寒冷为背景,描述了作者和姊妹们凌寒共慰的场景,传达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深刻意境。

关于二十四节气之霜降的诗词

关于二十四节气之霜降的诗词

关于二十四节气之霜降的诗词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时节,意味着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昼夜温差变化大。

在这个充满诗意的节气里,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词,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诗篇,感受霜降的韵味。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这是白居易笔下的霜降。

诗句描绘了霜降时节,水回流到山谷,风将树叶吹落,归于山林的景象,尽显秋末的萧索与宁静。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刘长卿在霜降之夜泊舟淮河,清冷的水流在霜的映衬下更显清澈。

他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霜降之夜淮河宁静而凄清的画面,让人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寂。

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则为霜降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在他的眼中,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鲜艳,展现出了秋天独特的美。

这种与众不同的视角,让人们对霜降时节的景色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

苏轼在《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中写道:“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霜降之后,水位下降,露出了远处的江心洲。

苏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这一自然变化,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的这句诗,通过鸡鸣、茅店、冷月、人迹、板桥、寒霜这些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清晨旅途中的清冷与孤寂,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霜的寒意和旅途的艰辛。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刘禹锡描绘了霜降之后,山水明净,树叶由浅黄变为深红的美景。

色彩的变化,展现出了秋天的斑斓与丰富。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

”张衡的这句诗,以“大火流”“草虫鸣”“繁霜降”“草木零”这些景象,写出了霜降带来的草木凋零的景象,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变化的感慨。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的这首诗,通过对秋风、草木、露水和霜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抒发了他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在这些诗词中,我们看到了诗人对霜降时节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他们用或优美、或凄凉、或豪迈的笔触,描绘出了霜降的独特魅力。

关于霜降的古诗大全

关于霜降的古诗大全

关于霜降的古诗大全霜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一般出现在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预示着秋天将进一步深入,寒冷的冬季将逐渐来临。

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季节变化的感悟和思考。

以下是一些关于霜降的古诗佳作。

《白露篇》白露时节览长空,皓月千里隐微风。

寒芒早落瑞雪满,准提红枫染地红。

秋蟹纷销江上宴,霜烟渐起戍楼空。

孤松古寺晚钟闻,清辉犹照梦中行。

这首诗以白露时节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作者运用了瑞雪添寒芒的描写手法,将秋天的冷意和陆地的红枫相互映衬,给人一种惬意而凄美的感受。

同时,孤松古寺晚钟的描写也显得神秘而安详,让人感到内心的宁静和安定。

《秋柳篇》夕阳西下秋江晴,柳叶黄时寒露轻。

丛丛如雾浮残景,一一入水暗波横。

风吹落叶归隐处,鸿雁南飞度天明。

世事匆匆又几秋,人生变幻似水流。

这首诗以秋江晴朗的景象为背景,以柳叶黄的时节为主题。

通过描绘柳叶如黄色的雾浮动于残照之中,作者给人一种温婉而沉静的感觉。

同时,风吹落叶和鸿雁南飞等描写也隐喻着人生的变幻无常,让人不禁思考生命中的转变和流逝。

《霜降篇》秋意渐深草木衰,霜降时节世界静。

稻禾未熟已先酷,果实未红已先凝。

蟋蟀寂寞庭前鸣,秋风吹落叶片轻。

岁月如流水如线,智者方能把握生。

这首诗以世界静谧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霜降时节的凄凉和宁静。

作者通过描写稻禾未熟和果实未红的情景,使人们深感秋天的凄酷和短暂。

另外,蟋蟀寂寞的鸣叫和秋风吹落叶片的描写也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最后,作者通过岁月如流水的比喻,提醒人们珍惜时光并明智地度过人生。

以上是几首关于霜降的古诗佳作,这些诗作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和对季节变化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霜降作为秋天的重要节点,带给人们的思考和感悟也是极其珍贵的。

通过阅读这些古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秋天的美丽和无常,让我们一起欣赏和沉浸其中吧。

关于霜降的古诗词十首

关于霜降的古诗词十首

关于霜降的古诗词十首
霜降,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代表着秋天已经深入,寒气逐渐加重,霜开始降临的时节。

下面是关于霜降的十首古诗词,欣赏这些经典之作,感受古人对霜降的深情。

一、杜甫《霜降后雨》
霜降破庙幽路长,寒霖今古悲江上。

云霄霏雨一川秋,江上寒烟暮山红。

这首诗描绘了霜降后秋雨的景象,写出了霜降时节的萧瑟和寂寥之感。

二、曹操《霜降日庐山水秋》
霜降日庐山水秋,相如死于成皋。

远有泰山襟袖绿,此时无数天地高。

这首诗以霜降日的庐山秋景为背景,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相如的敬仰之情。

三、柳中庸《霜降》
昨夜北风生已狂,湖畔庙乡昼渺茫。

往年花发难重见,秋至霜降更凄凉。

这首诗以霜降时节的北风和湖畔庙乡的寂寥为题材,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时光的感伤。

四、苏轼《东坡买樵夜归梦》
始识寒无似此时,霜降江渚自停机。

惊悟后红梅又好,夜深村舍雪满池。

这首诗描绘了霜降夜归的情景,将江渚、红梅和雪满池水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变化的感慨。

五、白居易《早霜》
霜降既过,霜初更生。

晚成衣裳,朝作冰盅。

天寒地冻,无暖凝翠。

早呈盐状,晚作日骨。

关于霜降的诗词

关于霜降的诗词

关于霜降的诗词霜降,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通常在公历10月23日或24日前后到来。

这一时节,寒气逐渐增加,地面开始出现霜冻现象。

人们在霜降这一节气里总结着秋天的美好,同时也迎接着寒冬的到来。

中国历史上,无论在文学、艺术还是日常生活中,霜降时节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和表现。

为了更好地展现和描述关于霜降的诗词,我们可以借鉴古代诗词的格式来书写。

以下是一些关于霜降的诗词的例子:1.《霜降》霜降将至,秋风一凉。

菊花开放,秋意渐浓。

稻谷金黄,丰收已逢。

寒冷的季节,我们伴你相随。

2.《初霜》秋风飒飒,霜降初露。

田野草木,洁白无暇。

一片金黄,一片寂寥。

霜降的寒意,已悄然而至。

3.《霜降之夜》冷月高悬,寒风瑟瑟。

霜降之夜,大地如银。

人们围炉,温暖依然。

思念家人,心中暖暖。

通过以上示例诗词,我们可以看出,诗词的格式可以灵活运用,表达对霜降节气的感受和思考。

在诗词中,我们可以描绘出霜降带来的秋意、金黄、寒冷等元素,同时也可以表达对家人、温暖的思念。

除了诗词外,霜降也可以成为其他文体作品的主题。

比如,我们可以写一篇关于霜降的散文,描写大自然在霜降时的变化,或者描述人们在霜降中的生活方式。

我们还可以写一篇关于霜降的小说,讲述一个关于友情、家庭或者爱情的故事,借助霜降描绘出主人公内心的变化和成长。

总而言之,关于霜降的诗词有着丰富的表达方式和形式,可以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格式,展现出霜降节气的特点和意义。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霜降都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情感的主题,它将永远激发人们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

让我们共同期待着霜降的到来,感受秋冬交替所带来的变化和美好。

关于霜降的古诗大全

关于霜降的古诗大全

关于霜降的古诗大全
霜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

以下是一些关于霜降的古诗:
1. 【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二 - 张耒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霜降关山雁
自西。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秋天的美景,通过观察霜降时节的自然现象——
飞翔的落霞和孤鹜,并提到了成群的候鸟飞越关山,表达了秋天的美
丽与变迁。

2. 【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
女星。

杜甫的这首诗以描绘秋夜的场景为主题,从银烛的光芒、轻罗的娇薄、夜空的凉爽以及牛郎织女星的出现,展示了秋天的浪漫和凉爽。

3. 【唐】大雪 - 白居易
共有霜降大雪降,山雀枝头啭晓阳。

梅琰琰、竹姿如昼晓般康庄,
细雨中、柳丝金缕随风长。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雪后的景象,如沐晨光的山雀和含苞待放的梅花、婀娜多姿的竹林和细雨中摇曳的柳树,表达了冬季的寒冷和生机。

以上只是几首关于霜降的古诗,它们通过描述自然景色和环境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受与体验。

这些诗歌富有意境和情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万象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霜降手抄报_关于二十四
节气霜降的古诗
《露》
【唐】徐寅
鹤鸣先警雁来天,
洗竹沾花处处鲜。

散彩几当蝉饮际,
凝光宜对蚌胎前。

朝垂苑草烟犹重,
夜滴宫槐月正圆。

怵惕与霜同降日,
频繁思荐独凄然。

《重九日宴江阴》
【唐】杜审言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读《汉书》》
【唐】白居易
禾黍与稂莠,雨来同日滋。

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

草木既区别,荣枯那等夷。

茫茫天地意,无乃太无私。

小人与君子,用置各有宜。

奈何西汉末,忠邪并信之。

不然尽信忠,早绝邪臣窥。

不然尽信邪,早使忠臣知。

优游两不断,盛业日已衰。

痛矣萧京辈,终令陷祸机。

每读元成纪,愤愤令人悲。

寄言为国者,不得学天时。

寄言为臣者,可以鉴于斯。

《谕友》
【唐】白居易
昨夜霜一降,杀君庭中槐。

干叶不待黄,索索飞下来。

怜君感节物,晨起步前阶。

临风踏叶立,半日颜色低。

西望长安城,歌钟十二街。

何人不欢乐,君独心悠哉。

白日头上走,朱颜镜中颓。

平生青云心,销化成死灰。

我今赠一言,胜饮酒千杯。

其言虽甚鄙,可破悒悒怀。

朱门有勋贤,陋巷有颜回。

穷通各问命,不系才不才。

推此自豁豁,不必待安排。

《大水》
【唐】白居易
浔阳郊郭间,大水岁一至。

闾阎半飘荡,城堞多倾坠。

苍茫生海色,渺漫连空翠。

风卷白波翻,日煎红浪沸。

工商彻屋去,牛马登山避。

况当率税时,颇害农桑事。

独有佣舟子,鼓枻生意气。

不知万人灾,自觅锥刀利。

吾无奈尔何,尔非久得志。

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平地。

《杜陵叟》
【唐】白居易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泊舟盱眙》
【唐】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唐】李白
月化五白龙,翻飞凌九天。

胡沙惊北海,电扫洛阳川。

虏箭雨宫阙,皇舆成播迁。

英王受庙略,秉钺清南边。

云旗卷海雪,金戟罗江烟。

聚散百万人,弛张在一贤。

霜台降群彦,水国奉戎旃。

绣服开宴语,天人借楼船。

如登黄金台,遥谒紫霞仙。

卷身编蓬下,冥机四十年。

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

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

愿与四座公,静谈金匮篇。

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

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唐】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

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

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

《在郡秋怀二首》
【唐】张九龄
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

寂寞游子思,寤叹何人知。

宦成名不立,志存岁已驰。

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

平生去外饰,直道如不羁。

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

物情自古然,身退毁亦随。

悠悠沧江渚,望望白云涯。

露下霜且降,泽中草离披。

兰艾若不分,安用馨香为。

庭芜生白露,岁候感遐心。

策蹇惭远途,巢枝思故林。

小人恐致寇,终日如临深。

鱼鸟好自逸,池笼安所钦。

挂冠东都门,采厥南山岑。

议道诚愧昔,览分还惬今。

怃然忧成老,空尔白头吟。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唐】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季秋已寒节令颇正喜而有赋》
【宋】陆游
霜降今年已薄霜,菊花开亦及重阳。

四时气正无愆伏,比屋年丰有盖藏。

风色萧萧生麦陇,车声碌碌满鱼塘。

老夫亦与人同乐,醉倒何妨卧道傍。

《次韵晋之五丈赏压沙寺梨花》
【宋】黄庭坚
沙头十日春,当日谁手种。

风飘香未改,雪压枝自重。

看花思食实,知味少人共。

霜降百工休,把酒约宽纵。

《山中感兴三首》
【宋】文天祥
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

骤雨东南来,消长不终日。

故人书问至,为言北风急。

山深人不知,塞马谁得失。

挑灯看古史,感泪纵横发。

幸生圣明时,渔樵以自适。

《和子瞻记梦二首》
【宋】苏辙
兄従南山来,梦我南山下。

探怀出诗卷,卷卷盈君把。

诗词古人似,弟则吾弟也。

相与千里隔,安得千里马。

携手上南山,不知今乃夜。

晨鸡隔墙唱,欹枕窗月亚。

百语记一词,秋菊悲蛩吒。

此语鲍谢流,平日我不暇。

我本无此诗,嗟此谁所借。

蟋蟀感秋气,夜吟抱菊根。

霜降菊丛折,守根安可存。

耿耿荒苗下,唧唧空自论。

不敢学蝴蝶,菊尽两翅翻。

虫冻不绝口,菊死不绝芬。

志士岂弃友,列女无两婚。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宋】仇远
威凤巢深林,神龙潜巨壑。

泥涂困蝼蚁,城市防弹{矢敫}。

小草不自贵,已铸出山错。

岂知甘苦淡,有味俱不恶。

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

荣枯识寒暑,是非悟今昨。

不见粘壁蜗,甘以退为乐。

二休行且三,可但耐辱莫。

《辛酉中秋前后舟行自英入韶晚与全真侄传杯》【宋】曾丰
山色秋分后,月华霜降前。

况方行水国,而复遇晴天。

万象入搔首,百怀归扣舷。

伤觞非至礼,聊尔胜徒然。

《采菊亭》
【宋】朱岂
霜降草花落,林柯亦纷披。

耿耿园中菊,煌煌发幽姿。

良夜积华露,花叶繁以滋。

风流贤史君,澹然与花期。

黎旦曳杖去,采掇欣忘疲。

佳色弥清兴,明艳侔晨煇。

雅尚已千载,神交此一时。

秉芬寄遐想,载咏閒居诗。

气清秋改容,景晏山益奇。

佳处要领略,忘言心自怡。

客来无可语,坐见花阴移。

夕英浮冻醴,痛饮须反卮。

《舟中杂纪其十》
【元】王冕
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

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壮,看山思欲飞。

操舟有吴女,双桨唱新归。

《送延庆讲师》
【明】止庵法师
萧然山下寺,讲席称清才。

路对湖中入,门依树里开。

老夫莼兴动,霜降橘书来。

珍重矶头石,留予一片苔。

《致郭老》
【现代】老舍
门头村里好为家,文艺源泉岂浪跨。

金玉红楼终是梦,镰锄碧野遍开花。

东流巨浪今潮北,霜降香山叶染霞。

瓜果齐歌丰产日,高天一弹吐光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