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存储类型

常见存储类型
常见存储类型

常见存储类型

对于企业存储设备而言,根据其实现方式主要划分为DAS、SAN和NAS三种,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提供了不同解决方案。(区别见图2)

图1三种存储技术比较

DAS

DAS(Direct Attach Storage):是直接连接于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每一台主机服务器有独立的储存设备,每台主机服务器的储存设备无法互通,需要跨主机存取资料时,必须经过相对复杂的设定,若主机服务器分属不同的操作系统,要存取彼此的资料,更是复杂,有些系统甚至不能存取。通常用在单一网络环境下且数据交换量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环境下,可以说是一种应用较为早的技术实现。

SAN

SAN(Storage Area Network):是一种用高速(光纤)网络联接专业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此系统会位于主机群的后端,它使用高速I/O 联结方式, 如SCSI, ESCON 及 Fibre- Channels。一般而言,SAN应用在对网络速度要求高、对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对数据共享的性能要求高的应用环境中,特点

是代价高,性能好。例如电信、银行的大数据量关键应用。

NAS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是一套网络储存设备,通常是直接连在网络上并提供资料存取服务,一套 NAS 储存设备就如同一个提供数据文件服务的系统,特点是性价比高。例如教育、政府、企业等数据存储应用。

三种技术比较

以下,通过表格的方式对于三种存储技术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

表格 1 三种技术的比较

录像存储

录像存储是指将监控图像录制下来,并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存储设备中,并可在以后随时被读出回放。

存储的实现有多种模式,包括DAS(直连存储)、SAN(存储区域网)和NAS(网络存储)等。DAS就是普通计算机系统最常用的存储方式,即将存储介质(硬盘)直接挂接在CPU的直接访问总线上,优点是访问效率高,缺点是占用系统总线资源、挂接数量有限,一般适用于低端PC系统。SAN是将存储和传统的计算机系统分开,系统对存储的访问通过专用的存储网络来访问,对存储的管理可交付与存储网络来管理,优点是高效的存储管理、存储升级容易,而缺点则是系统较大,成本过高,适用于高端设备。NAS则充分利用系统原有的网络接口,对存储的访问是通过通用网络接口,访问通过高层接口实现,同时设备可专注与存储的管理,优点是系统简单、兼容现有系统、扩容方便,缺点则是效率相对比较低。

典型的传统数字硬盘录像机设备一般都采用DAS方式,即自身包含若干硬盘,录像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后直接存储在本地硬盘中,回放也从本地硬盘中读出。网络功能只是个附加的功能,主要面向远程终端实时监控本地图像和回放本地录像。在系统比较大时,这种方式必然是分布式存储的,给系统管理带来了麻烦。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发展将使网络成为中心,而规模的增大使得分布式存储的缺点更加显著。采用NAS作为录像的存储设备,解决了传统数字硬盘录像机所限制的这些问题,作为下一代数字录像系统,其优势表现在:

优良的设备环境:由于硬盘的不稳定性,需要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来延

长硬盘的寿命和减少存储的不可用时间。NAS作为专业的存储设备,针

对多硬盘环境作了优化设计,让硬盘工作的更稳定、更可靠。

专业的存储管理:有效的存储管理在数据量上升时更加显得重要,数据

的安全性与冗余性将更受关注。NAS通过专业软件对大容量存储进行管

理,增加安全机制及冗余管理,使得存放的数据更便捷、更放心。

轻松的容量扩张:对容量的需求日益增加的今日,更加看重存储容量的

可扩张性。NAS的容量扩张基本上是Plug&Play的模式,方便用户升级。

另外,NAS还可实现系统升级与存储升级的分离,更适合一个逐渐发展

的系统。

本系统采用NAS作为录像的存储设备,但从网络可靠性方面考虑,采用二级存储机制,即录像时直接录制在DVR中,在其中保存一定时间,定期再将DVR 中的录像转存至NAS中。采用二级存储机制,虽然比直接网络存储复杂,但可以将网络的不可靠因素对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以确保录像数据的完整性。

常见存储技术

RAID技术

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中文为廉价冗余磁盘阵列。在1987年由美国柏克莱大学提出RAID理论,作为高性能的存储系统,巳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成为一种工业标准。RAID的级别从RAID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巳经发展了多个级别,有明确标准级别分别是JBOD、0、1、2、3、4、5等,其他还有6、7、10、30、50等。RAID为使用者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执行效率,并提供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各厂商对RAID级别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目前对RAID级别的定义可以获得业界广泛认同的只有5种,JBOD、RAID 0、RAID 1、RAID 0+1和RAID 5。

(廉价冗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 简称RAID)

1、功能:对磁盘高速存取(提速): RAID将普通硬盘组成一个磁盘阵列,在主机写入数据,RAID控制器把主机要写入的数据分解为多个数据块,然后并行写入磁盘阵列;主机读取数据时,RAID控制器并行读取分散在磁盘阵列中各个硬盘上的数据,把它们重新组合后提供给主机。由于采用并行读写操作,从而提高了存储系统的存取系统的存取速度。

2、分类:RAID可分为级别0到级别6,通常称为:RAID0,RAID1,RAID2,RAID3,RAID4,RAID5,RAID6。)

JBOD的含意是控制器将机器上每颗硬盘都当作单独的硬盘处理,因此每颗硬盘都被当作单颗独立的逻辑碟使用。此外,JBOD并不提供资料备余的功能。

(RAID0:RAID0并不是真正的RAID结构,没有数据冗余,RAID0连续地分割数据并并行地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RAID0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并没有提供数据可靠性,如果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整个数据。因此RAID0不可应用于需要数据高可用性的关键应用。

RAID0是具有提速和扩容的目的

在RAID0模式中,数据被分割为一定数量的数据块(Chunk)交叉写在多个硬

盘上,一般的来说在RAID0系统中数据被分割的数量同RAID阵列所使用的硬盘的数量是有关的,比如RAID0中采用了3块硬盘,那么数据将会被分为三份依次的写入三个硬盘,通俗的说这种模式其实就是利用RAID技术让系统认为三块硬盘组成一个容量更大的硬盘,因为这个过程没有数据校验所以这种RAID模式是读写速度最快的一种。

RAID0并没有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实际上,如果RAID0当中的一块硬盘坏了,所有数据都会损坏,并且没有办法恢复。这使得RAID0的安全性能非常差,所以很多用户出于安全考虑没有使用RAID0模式。虽然如此,RAID0毕竟是所有RAID 方式当中速度最快的一种模式,如果RAID0模式当中有两块硬盘的话,那么RAID0的存储读取数据的速度会是单个硬盘双倍。,如果使用6块硬盘的话,那么理论速率就是单个硬盘的6倍。如果在RAID0模式当中使用不同的硬盘会造成两方面的问题,首先,RAID0的有效硬盘容量会是最小的硬盘的容量乘上硬盘的个数,这是因为如果容量的最小的硬盘存满了之后,RAID0依然会将文件平均分配到各个硬盘当中,此时便不能完成存储任务了;其次,如果RAID0当中的硬盘速度不同,那么整体的速度会是速度最慢的硬盘的速度乘上硬盘的个数,这是因为RAID0模式是需要将上一部的存储任务完成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进程,这样,其它的速度快的硬盘会停下来等待速度慢的硬盘完成存储或者读取任务,使得整体性能有所下降。所以,在这里建议使用RAID0模式的用户最好选择容量和速度相同的硬盘,最好是同一品牌的同种产品。

因此RAID0在严格意义上说不是“冗余独立磁盘阵列”。RAID0模式一般用于需要快速处理数据但是对于数据的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场合。这种RAID模式的特点是简单,而且并不需要复杂和昂贵的控制器。采用RAID0模式至少需要2块硬盘,最终得到的存储容量也是这两块硬盘的和。

RAID0的随机读取性能:很好

RAID0的随机写入性能:很好

RAID0的持续读取性能:很好

RAID0的持续写入性能:很好

RAID0的优点:最快的读写性能,如果每块硬盘拥有独立的控制器性能将会更好。

RAID0的缺点:任何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所有的数据都会丢失,大部分的控制器都是通过软件实现的,所以效能并不好。)

RAID 0是无数据冗余的存储空间条带化,将数据以条纹化的方式存储在阵列之中,实现性能的增强,但没有数据冗余。具有低成本、极高读写性能、高存储空间利用率的RAID级别,适用于Video / Audio信号存储、临时文件的转储等对速度要求极其严格的特殊应用。但由于没有数据冗余,其安全性大大降低,构成阵列的任何一块硬盘损坏都将带来数据灾难性的损失。

RAID 1是两块硬盘数据完全镜像,数据条纹化的头一半是原始数据,后一半是数据镜像,但被写往RAID 1阵列中的第二个磁盘,RAID 1最少需要2个磁盘。,安全性好,技术简单,管理方便,读写性能均好,但其无法扩展(单块硬盘容量),数据空间浪费大。专门针对性能要求高的应用。

RAID 0+1综合了RAID 0和RAID 1的特点,独立磁盘配置成RAID 0,两套完整的RAID 0互相镜像。它的读写性能出色,安全性高,但构建阵列的成本投入大,数据空间利用率低,不能称之为经济高效的方案。

RAID 3使用一个“奇偶”磁盘来存储冗余信息。奇偶磁盘物理上与数据磁盘相隔离。

RAID 5使用一个“奇偶”磁盘来存储冗余信息。实际上,包括奇偶信息在内的所有数据都以条纹化的形式存储到阵列中的所有磁盘上(没有物理上隔离的奇偶磁盘)。当对一个阵列执行RAID 5保护时,阵列要减去一个磁盘驱动器的容量(用于存储奇偶数据)。最少要求3个磁盘。RAID 5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RAID 技术。各块独立硬盘进行条带化分割,相同的条带区进行奇偶校验(异或运算),校验数据平均分布在每块硬盘上。以n块硬盘构建的RAID 5阵列可以有n-1块硬盘的容量,存储空间利用率非常高(见图1)。任何一块硬盘上数据丢失,均可以通过校验数据推算出来。RAID 5具有数据安全、读写速度快,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应用非常广泛,但不足之处是1块硬盘出现故障以后,整个系统的性能大大降低。

图 2 RAID 5实现方式

从技术实现方式上说,RAID技术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两种方式实现,随着硬件系统能力不断提升,软件RAID实现方式越来越成为主流的选择。

标准的RAID写操作,如RAID5中所必需的校验计算,需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以校验盘中读取数据

2)以目标数据盘中读取数据

3)以旧校验数据,新数据及已存在数据,生成新的校验数据

4)将新校验数据写入校验盘

5)将新数据写入目标数据盘

当主机将一个待写入阵列RAID组中的数据发送到阵列时,阵列将该数据保存在缓存中并立即报告主机该数据的写入工作已完成。该数据写入到阵列硬盘的

工作由阵列控制完成,该数据可继续存放在Cache中直到Cache满,而且要为新数据腾出空间而必须刷新时或阵列需停机时,控制器会及时将该数据从Cache 写入阵列硬盘中。这种缓存回写技术使得主机不必等待RAID校验计算过程的完成,即可处理下一个读写任务,这样,主机的读写效率大为增加。当主机命令将一个数据写入硬盘,则阵列控制器将该数据写入缓存最上面的位置,只有新数据才会被控制器按Write-Back Cache的方式最后写入硬盘。

a)连接磁盘阵列存储

●实现方式:使用服务器连接磁盘阵列,数据存储到阵列上有容错功能的

硬盘上。

优点:1)磁盘阵列特有的数据冗余功能,可以保护阵列中的硬盘在发生

故障不会导致服务器无法访问到数据,并可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不停

机)从其他硬盘恢复回数据。整个过程对用户透明。

2)除了硬盘的容错保护,阵列中的其他硬件设备也提供了完全的保护(电源、风,扇、阵列状态监控),为数据提供一个良好的存储

环境。

3)磁盘阵列提供高达160MB/s的数据传输速率,完全可以满足视频数据存储的要求。并且阵列有单独的专用I/O处理器处理视频数据

的存储,大大减轻了服务器CPU的负担。

4)磁盘阵列可以在线扩充存储空间(不需要重启服务器或阵列),并且还可以级连磁盘柜,扩展连接硬盘的数量,并提高更高的存储空间。

为以后的升级带来方便,保护用户投资。

●缺点:磁盘阵列投资稍高,但考虑到视频监控的特点,不失为一种很好

的选择。

b)使用NAS网络存储设备

实现方式:把专用的NAS网络存储设备连接到各数据处理点网络中,视

频监控数据通过网络存储的NAS设备上。

●优点:1)NAS设备有一定的容错功能,可以提供硬盘的数据冗余。

2)NAS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可以防止因为主机宕机而无法访问到数据。

缺点:1)由于直接通过网络存储数据,视频数据流较大,网络负担较重,可能导致网络繁忙而使视频监控有停顿。

c)使用SAN网络存储数据

实现方式:服务器和光纤存储设备连接光纤通讯设备,组成光纤存储网

络。数据通过光纤存储网络存入光纤存储设备。

优点:1)光纤磁盘阵列有全面的容错功能,从硬盘的数据冗余,到电源、风扇的硬件设备冗余,保证了数据的安全稳定。

2)光纤网络提供高达2GB/s的数据传输速率,光纤磁盘阵列有单独的处理器处理数据的存储。

3)提供高容量的存储空间,扩展方便。

●缺点:1)投资比较昂贵

技术特性

NAS

●基于Linux操作系统,安全稳定

●DOM技术,系统免受病毒侵扰

●大于1T的的存储容量,以及更高的性价比

●支持RAID0、1、5和JBOD,更有效保证数据安全

●支持专业备份软件,两级存储,避免网络异常造成的影响

●为监控特殊定制的功能,包括按路存储、图象文件管理等技术

●更先进的网络架构,平滑扩容,升级方便

●回放到桌面,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方便的回放、管理监控系统NAS指标

表格2两款NAS配置表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存储器种类

存储器类型 ①SRAM SSRAM RAM ②DRAM SDRAM ①MASK ROM ②OTP ROM ROM ③PROM ④EPROM ⑤EEPROM ⑥FLASH Memory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随机访问存储器 存储单元的内容可按需随意取出或存入,这种存储器在断电时将丢失其存储内容,故主要用于存储短时间使用的程序。它的特点就是是易挥发性(nonvolatile),即掉电失忆。 ROM: Read Only Memory 只读存储器 ROM 通常指固化存储器(一次写入,反复读取),它的特点与RAM 相反。 注意: ①我们通常可以这样认为,RAM是单片机(MCU)的数据存储器(这里的数据包括 内部数据存储器(用户RAM区,可位寻址区和工作组寄存器)和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或是电脑的内存和缓存,它们掉电后数据就消失了(非易失性存储器除外, 比如某些数字电位器就是非易失性的)。ROM是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有些单片 机可能还包括数据存储器,这里的数据指的是要保存下来的数据,即单片机掉电 后仍然存在的数据,比如采集到的最终信号数据等。而RAM这个数据存储器只是 在单片机运行时,起一个暂存数据的作用,比如对采集的数据做一些处理运算, 这样就产生中间量,而RAM这个数据存储器就是来暂时存取中间量的,最终的结 果要放到ROM的数据存储器中。(如下图所示) ② ROM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只能从中读取数据,不能快速的随时修改或重新写入数 据。它的优点是电路结构简单,而且在断电以后数据不会丢失。缺点是只适用于 存储那些固定数据的场合。RAM与ROM的根本区别是RAM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就可以随时向存储器里写入数据或从中读取数据。

存储器那点事(一)常见存储器分类

存储器那点事(一)常见存储器分类 前言 注:本文中所谈到的存储器主要是指磁盘阵列,通过SAN/NAS/iSCSI等接口与主机相连,虽然说SAN交换机、物理带库、磁带机和光盘塔也属于存储的范畴,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存储器,或者称作存储阵列,是当今业界一个比较Fashion的词,见过不少这个圈子里的公司为了提高档次,会主动往存储行业靠,经常自我标榜“哥所在的系统集成公司是高科技,不仅搬箱子,哥还做存储”,“哥公司自己生产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存储器”…(当然现在再这么说有点out了,现在流行自我标榜“哥公司现在做云计算高科技呢”)。 当然,这个圈子里面的人在和身边朋友自我介绍是做存储这个高科技行业时,也经常碰到另外一种情况,“哥们你们那边250G的盘多少钱一块啊,你们卖U盘么?”… 那么存储器究竟该如何定义呢?在我看来,二十多年前Sun公司提出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理念,对于整个IT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我们也完全可以说“存储也是计算机”。存储是什么呢,对,存储也是计算机。 2000年前的存储器,多是作为主机的附属品出现的,记得97年本人在做系统管理员时,看到厂商在调试几套HP 9000和SUN小型机,几个集成商的工程师将一个个磁盘塞进一个独立架子里面(后来才知道那叫磁盘柜),一边塞进去还一边说:“哥们千万注意啊,这玩意叫磁盘阵列,贼贵,一块磁盘顶一台夏利呢”。我们当时大吃一惊,高科技啊,一块小铁片竟然顶得上大街上一辆出租车(其实当时也不过是给个JBOD+软件RAID,现在想想,真叫暴利啊)… 而且当时安装磁盘阵列也是看起来很高深的一件事情,不同于主机UNIX操作系统要插入光盘,输入命令、不断回车,磁盘阵列的安装往往是在主机安装完后再导入一些软件,然后运行一个脚本,出去吃个饭、抽根烟….就完成了。这就是早期DAS 阶段的典型工作流程,存储器在当时仅仅是服务器的附属品。 2000年左右以后,国内的存储器市场慢慢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阶段,具有独立控制器的磁盘阵列产品越来越多(不再依赖于主机端的软件RAID技术);另外除了 IBM/HP/SUN/Compaq/SGI五大UNIX厂商有自己的存储器产品外,独立存储厂商在国内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EMC(第一次还以为是那个做显示器的厂商)、Brocade、Netapp、MCData、HDS等存储网络产品公司也慢慢地出现在招标书和投标现场,可以说,2000年以后,存储器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存储器和主机的采购可以分开、建立独立的存储网络等概念分别被以EMC和Brocade 为代表的存储公司发扬光大。存储与计算分离的概念颠覆了传统的DAS模式,在传统模式中,存储器被看作一个简单的外设依附于主机系统,而存储与计算分离以后,存储子系统从原来的计算系统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子系统(这是EMC早期一再强调的概念),存储和主机间通过高速网络互联,这样存储器从后台走向了前台,这样诞生了Brocade和Mcdata(后被Brocade收购)等SAN网络设备公司。同时随着网络共享应用的持续增长和网络文件共享协议的成熟(SUN发明的NFS协议和

PLC中存储器的数据类型与寻址方式

一、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储方式 1、数据格式及要求 A〉数据格式:即指数据的长度和表示方式。B〉要求:S7-200对数据的格式有一定的要求,指令与数据之间的格式一致才能正常工作。 2、用一位二进制数表示开关量 A〉一位二进制数:一位二进制数有0(OFF)和1(ON)两种不同的取值,分别对应于开关量(或数字量)的两种不同的状态。B〉位数据的数据类型:布尔(Bool)型。C〉位地址:由存储器标识符、字节地址和位号组成,如I3.4等。D〉其它CPU存储区的地址格式:由存储器标识符和起始字节号(一般取藕字节)组成,如V B 100、V W 100、V D 100等。 3、多位二进制数(8421码) A〉数及数制:数用于表示一个量的具体大小。根据计数方式的不同,有十进制(D)、二进制(B)、十六进制(H)和八进制等不同的计数方式。B〉二进制数的表示:在S7-200中用2#来表示二进制常数,例如“2# 10111010 ”。C〉二进制数的大小:将二进制数的各位(从右往左第n位)乘以对应的位权(×2n-1),并将结果累加求和可得其大小。例如:2# 10111010 = 1×27+0×26+1×25+1×24+1×23+0×22+1×21+0×20 = 186 4、十六进制数 A〉十六进制数的引入:将二进制数从右往左每4位用一个十六进制数表示,可以实现对多位二进制数的快速准确的读写。B〉不同进制数的表示方法:( 表3-2-1 不同进制数的表示方 法) C〉十六进制数的表示:在S7-200中用16#来表示十六进制常数,例如“2# 1010 1110 0111 0101 可转换为16# AEF7 ”。D〉十六进制数的大小:将十六进制数的各位(从右往左第n位)乘以对应的位权(×16n-1),并将结果累加求和可得其大小。例如:16# 2F = 2×161+15×160 = 47 5、数据长度:字节(Byte)、字(Word)、双字(DoubleWord) A〉字节(B):从0号位开始的连续8位二进制数称为一个字节。B〉字(W):相邻的两个字节组成一个字的长度。C〉双字(DW):相邻的四个字节组成一个双字的长度。D〉字、双字长数据的存储特点:高位存低字节、地位存于高字节。 6、负数(有符号数)的表示方法 A〉负数的表示:PLC一般用二进制的补码来表示有符号数,其最高位为符号位(0 ——正数、1 ——负数)。B〉绝对值相等的正负有符号数间的关系:正数的补码是它本身。C〉不同数据的取值范围:( 表3-2-2 数据的位数与取值范围) 7、BCD码

存储设备的三种类型

1常见存储类型 对于企业存储设备而言,根据其实现方式主要划分为DAS、SAN和NAS三种,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提供了不同解决方案。(区别见图2) 图1三种存储技术比较 1.1DAS DAS(DirectAttachSTorage):是直接连接于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每一台主机服务器有独立的储存设备,每台主机服务器的储存设备无法互通,需要跨主机存取资料时,必须经过相对复杂的设定,若主机服务器分属不同的操作系统,要存取彼此的资料,更是复杂,有些系统甚至不能存取。通常用在单一网络环境下且数据交换量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环境下,可以说是一种应用较为早的技术实现。 1.2SAN SAN(StorageAreaNetwork):是一种用高速(光纤)网络联接专业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此系统会位于主机群的后端,它使用高速I/O联结方式,如SCSI,ESCON及 Fibre-Channels。一般而言,SAN应用在对网络速度要求高、对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对数据共享的性能要求高的应用环境中,特点是代价高,性能好。例如电信、银行的大数据量关键应用。 1.3NAS NAS(NetworkAttachedStorage):是一套网络储存设备,通常是直接连在网络上并提供资料存取服务,一套NAS储存设备就如同一个提供数据文件服务的系统,特点是性价比高。例如教育、政府、企业等数据存储应用。 2三种技术比较 以下,通过表格的方式对于三种存储技术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 表格1三种技术的比较 录像存储 录像存储是指将监控图像录制下来,并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存储设备中,并可在以后随时被读出回放。 存储的实现有多种模式,包括DAS(直连存储)、SAN(存储区域网)和NAS(网络就是普通计算机系统最常用的存储方式,即将存储介质(硬盘)直接挂接DAS存储)等。. 在CPU的直接访问总线上,优点是访问效率高,缺点是占用系统总线资源、挂接数量有限,一般适用于低端PC系统。SAN是将存储和传统的计算机系统分开,系统对存储的访问通过专用的存储网络来访问,对存储的管理可交付与存储网络来管理,优点是高效的存储管理、存储升级容易,而缺点则是系统较大,成本过高,适用于高端设备。NAS则充分利用系统原有的网络接口,对存储的访问是通过通用网络接口,访问通过高层接口实现,同时设备可专注与存储的管理,优点是系统简单、兼容现有系统、扩容方便,缺点则是效率相对比较低。 典型的传统数字硬盘录像机设备一般都采用DAS方式,即自身包含若干硬盘,录像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后直接存储在本地硬盘中,回放也从本地硬盘中读出。网络功能只是个附加的功能,主要面向远程终端实时监控本地图像和回放本地录像。在系统比较大时,这种方式必然是分布式存储的,给系统管理带来了麻烦。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发展将使网络成为中心,而规模的增大使得分布式存储的缺点更加显着。采用NAS作为录像的存储设备,解决了传统数字硬盘录像机所限制的这些问题,作为下一代数字录像系统,其优势表现在: a优良的设备环境:由于硬盘的不稳定性,需要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来延长硬盘的寿命和减少存储的不可用时间。NAS作为专业的存储设备,针对多硬盘环境作了优化设计,让硬盘工作的更稳定、更可靠。

单片机数据存储类型和申明方法

一.51的存储器结构 笼统来说单片机片内存储器分为CODE区和data区,cpu从code区读取指令,对data区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前者在程序运行中为只读,一般为FLASH,用来放置程序代码和一些只读的数据(如字模表之类),后者可以随机读写,用来存放程序运行中的临时数据,如局部变量或全局变量,全局变量一直占用着RAM内存,而局部变量在使用完后会自动清除RAM空间。当然在片外,可以外扩FLASH和RAM(此时称为XRAM,因为寻址方式不一样),外扩的大小与单片机寻址能力有关。有的单片机将外扩RAM封装在片内,如AT89C51,所以有了所谓的片内XRAM。 二.变量的存储模式 变量是一种在程序执行过程中能不断变化的量。它有数据类型、存储类型、存储器模式和有效范围四种属性。C语言规定每个变量必须有一个标识符作为变量名,在使用一个变量前,必须先对变量进行定义,指出其数据类型和存储模式。以便编译系统为其分配存储单元。在C51中对变量进行定义的格式如下: [存储类型] 数据类型 [存储器类型] 变量名表,如auto char data i; 存储类型指明变量的存储区域,而变量的存储类型和变量在程序中说明的位置决定了它的作用范围。存储类型含义与C语言相同。存储类型有四种:auto型、extern型、static型、register型,缺省为auto型(看来我一直都是凹凸型啊)。其区别如下: auto:自动变量。存储在内存的堆栈区,属于临时性存储变量,并不长期占用内存,可以被多次覆盖。 register:寄存器变量。register与auto一样属于自动类别。区别在于register 的值保存在CPU的寄存器中。计算机中只有寄存器中的数据才能直接参与运算,而一般变量是放在内存中的,变量参加运算是,需要先把变量从内存中取到寄存器中,然后计算。所以一般把使用最频繁的变量定义成register变量。register变量只能在函数中定义,并只能是int和char型。 static:静态变量。声明静态变量的,也就是C语言中的私有成员.如果在一个函数中声明一个静态变量,静态变量的空间不在栈里面,而是存储在静态空间里,这个函数结束后,静态变量的值依旧存在,内存不会收会此变量占用的内存空间,而是等整个程序都结果后才收回静态变量空间。 extern:外部类型。extern用来声明外部变量,可以用于此程序外的程序中(可在两个C 文件间交叉使用),类型要一致。变量在数据运行时被分配了一定的内存空间,该空间在整个运行程序中,只要程序存在,自始自终都被该变量使用,即其值始终不变。 数据类型就不用多说了,bit,byte,char什么的。 存储器类型与单片机的寻址方式有关,影响程序的执行效率。下表是传统C51的存储器类型,不同单片机类型有所差别。

公司文件的分类

公司文件的分类 A、一级分类:按照各部门所产生的不同性质的文件分类,以部门的字母来代表 B、二级分类:按照文件类型划分:一级类目:公司所有资产证据类(用字母A表示)A1:合 同、协议 A2:公司章程、验资报告、账号、授权书 A、一级分类:按照各部门所产生的不同性质的文件分为十个部门,以各部门的字母来代表(见附件:公司编号表) B、二级分类: 按照文件类型划分: 一级类目:公司所有资产证据类(用字母A表示) A1:合同、协议 A2:公司章程、验资报告、账号、授权书、许可证、资产移交等 二级类目:公文类(用字母B表示) B1:令、决定、议案: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如:各级人民政府的下发的强制性行政措施、本公司董事会决议、股东会会议纪要等 B2:公告、通告、通报:适用于宣布或公布重要事项或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如:上级机构下发的法定事项、社会公告、表彰先进、批评错误、规章制度等 B3:请示、批复: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示指示、批准,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B4:报告、意见: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B5:通知、函:适用于批转下级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不相隶属的单位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问题,如:任免人员等 B6: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三级类目:普通文件类(用字母C表示),其他一般性文件 四级类目:非文本载体的文件(用字母D表示),如照片、软盘及其他声像资料等 按照文件受控类型主要分为受控文档与非受控文档,各类资产证据、秘密文件的原件原则上均属于受控文档,复印件原则上均属于非受控文档,在受控文件的编号前加K表示,不加均默认为非受控证件 C、三级分类:按照文件年度划分,以年月的数字代号表示,如0310代表2003年10月 D、四级分类:文件的原件Manuscript、复印件Copy分别以英文的第一个字母代表,如原件用M表示、复印件用C表示 E、五级分类:最后为文件的顺序号 例:OF-K.B1-0402-M001

数据存储的四种常见方式

https://www.360docs.net/doc/4d14260712.html, 数据存储的四种常见方式 数据存储,它的概念为数据在交流过程的情况下发生的临时数据以及加工的操作的进程里面要进行查找的讯息,一般的存储介质包含有磁盘以及磁带。数据存取的方法和数据文件组织紧紧的相连,它的最主要的就是创立记录逻辑和物理顺序的两者之间的互相对应的联系,进行存储地址的肯定,从而使得数据进行存取的速度得到提升。进行存储介质的方法因为使用的存储介质不一样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当磁带上面的数据只是按照次序来进行存取的时候;在磁盘上面就能够根据使用的需求使用顺序或者是直接存取的方法。 ●在线存储 (Online storage):有时也称为二级存储。这种存储方式的好处是读写非常 方便迅捷,缺点是相对较贵并且容易因为误操作或者防病毒软件的误删除而使数据受到损害。这种存储方式提供最好的数据获取便利性,大磁盘阵列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脱机存储 (Offline storage):脱机存储用于永久或长期保存数据,而又不需要介质当 前在线或连接到存储系统上。这种存储方式指的是每次在读写数据时,必须人为的将存储介质放入存储系统。脱机存储的介质通常可以方便携带或转运,如磁带和移动硬盘。 ●近线存储 (Near-line storage):也称为三级存储。自动磁带库是一个典型代表。比起 在线存储,近线存储提供的数据获取便利性相对差一些,但是价格要便宜些。近线存储由于读取速度较慢,主要用于归档较不常用的数据。 ●异站保护 (Off-site vault):这种存储方式保证即使站内数据丢失,其他站点仍有数 据副本。为了防止可能影响到整个站点的问题,许多人选择将重要的数据发送到其他站点来作为灾难恢复计划。异站保护可防止由自然灾害、人为错误或系统崩溃造成的数据丢失。

存储类型分类资料

常见存储类型 对于企业存储设备而言,根据其实现方式主要划分为DAS、SAN和NAS三种,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提供了不同解决方案。(区别见图2) 图1三种存储技术比较 DAS DAS(Direct Attach Storage):是直接连接于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每一台主机服务器有独立的储存设备,每台主机服务器的储存设备无法互通,需要跨主机存取资料时,必须经过相对复杂的设定,若主机服务器分属不同的操作系统,要存取彼此的资料,更是复杂,有些系统甚至不能存取。通常用在单一网络环境下且数据交换量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环境下,可以说是一种应用较为早的技术实现。 SAN SAN(Storage Area Network):是一种用高速(光纤)网络联接专业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此系统会位于主机群的后端,它使用高速I/O 联结方式, 如SCSI, ESCON 及 Fibre- Channels。一般而言,SAN应用在对网络速度要求高、对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对数据共享的性能要求高的应用环境中,特点是代价高,性能好。例如电信、银行的大数据量关键应用。

NAS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是一套网络储存设备,通常是直接连在网络上并提供资料存取服务,一套 NAS 储存设备就如同一个提供数据文件服务的系统,特点是性价比高。例如教育、政府、企业等数据存储应用。 三种技术比较 以下,通过表格的方式对于三种存储技术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

表格 1 三种技术的比较 录像存储 录像存储是指将监控图像录制下来,并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存储设备中,并可在以后随时被读出回放。 存储的实现有多种模式,包括DAS(直连存储)、SAN(存储区域网)和NAS(网络存储)等。DAS就是普通计算机系统最常用的存储方式,即将存储介质(硬盘)直接挂接在CPU的直接访问总线上,优点是访问效率高,缺点是占用系统总线资源、挂接数量有限,一般适用于低端PC系统。SAN是将存储和传统的计算机系统分开,系统对存储的访问通过专用的存储网络来访问,对存储的管理可交付与存储网络来管理,优点是高效的存储管理、存储升级容易,而缺点则是系统较大,成本过高,适用于高端设备。NAS则充分利用系统原有的网络接口,对存储的访问是通过通用网络接口,访问通过高层接口实现,同时设备可专注与存储的管理,优点是系统简单、兼容现有系统、扩容方便,缺点则是效率相对比较低。 典型的传统数字硬盘录像机设备一般都采用DAS方式,即自身包含若干硬盘,录像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后直接存储在本地硬盘中,回放也从本地硬盘中读出。网络功能只是个附加的功能,主要面向远程终端实时监控本地图像和回放本地录像。在系统比较大时,这种方式必然是分布式存储的,给系统管理带来了麻烦。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发展将使网络成为中心,而规模的增大使得分布式存储的缺点更加显著。采用NAS作为录像的存储设备,解决了传统数字硬盘录像机所限制的这些问题,作为下一代数字录像系统,其优势表现在: ●优良的设备环境:由于硬盘的不稳定性,需要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来延 长硬盘的寿命和减少存储的不可用时间。NAS作为专业的存储设备,针 对多硬盘环境作了优化设计,让硬盘工作的更稳定、更可靠。 ●专业的存储管理:有效的存储管理在数据量上升时更加显得重要,数据 的安全性与冗余性将更受关注。NAS通过专业软件对大容量存储进行管 理,增加安全机制及冗余管理,使得存放的数据更便捷、更放心。 ●轻松的容量扩张:对容量的需求日益增加的今日,更加看重存储容量的 可扩张性。NAS的容量扩张基本上是Plug&Play的模式,方便用户升级。

各种常见类型的存储

浅谈我们经常遇到的存储 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SAN、什么是NAS、什么是SCSI,下文进行了很好的分解。 目前磁盘存储市场上,存储分类(如下表一)根据服务器类型分为:封闭系统的存储和开放系统的存储,封闭系统主要指大型机,AS400等服务器,开放系统指基于包括Windows、UNIX、Linux等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开放系统的存储分为:内置存储和外挂存储;开放系统的外挂存储根据连接的方式分为: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简称DAS)和网络化存储(Fabric-Attached Storage,简称FAS);开放系统的网络化存储根据传输协议又分为:网络接入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简称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由于目前绝大部分用户采用的是开放系统,其外挂存储占有目前磁盘存储市场的70%以上,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开放系统的外挂存储进行论述说明。 今天的存储解决方案主要为:直连式存储(DAS)、存储区域网络(SAN)、网络接入存储(NAS)。如下:

开放系统的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简称DAS)已经有近四十年的使用历史,随着用户数据的不断增长,尤其是数百GB以上时,其在备份、恢复、扩展、灾备等方面的问题变得日益困扰系统管理员。 主要问题和不足为: 直连式存储依赖服务器主机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的IO读写和存储维护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要求占用服务器主机资源(包括CPU、系统IO等),数据流需要回流主机再到服务器连接着的磁带机(库),数据备份通常占用服务器主机资源20-30%,因此许多企业用户的日常数据备份常常在深夜或业务系统不繁忙时进行,以免影响正常业务系统的运行。直连式存储的数据量越大,备份和恢复的时间就越长,对服务器硬件的依赖性和影响就越大。 直连式存储与服务器主机之间的连接通道通常采用SCSI连接,带宽为10MB/s、20MB/s、40MB/s、80MB/s等,随着服务器CPU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存储硬盘空间越来越大,阵列的硬盘数量越来越多,SCSI通道将会成为IO瓶颈;服务器主机SCSI ID资源有限,能够建立的SCSI通道连接有限。 无论直连式存储还是服务器主机的扩展,从一台服务器扩展为多台服务器组成的群集(Cluster),或存储阵列容量的扩展,都会造成业务系统的停机,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公司类型划分

公司类型的分类 一、按照企业财产组织方式划分,有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 企业。 二、按照企业组织形式划分,有公司企业和非公司企业。公司企 业又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包括有独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又分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 三、按照企业所有制形式划分,有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 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及私营企业。 四、按照企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职能划分,有工业企业、商业 企业、建筑企业、金融企业等。 在公司企业登记过程中,企业类型是按照资本构成和责任形式即按组织形式划分的,在非公司企业登记过程中,企业类型是按经济性质划分的。 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2.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3.国有独资公司: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 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4.个人独资企业: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 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5.合伙企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法律在中国境内设 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6.个体工商户:生产资料属于私人所有,主要以个人劳动为基 础,劳动所得归个体劳动者自已支配的一种经济形式(个体工商户有个人经营、家庭经营与个人合伙经营三种组织形式,由于个体工商户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所以个体工商户不具备法人资格。); 7.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以各种方式 在中国境内投资,并依法律设立的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包括: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 8.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及补偿贸易的统 称; 9.私营企业: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用劳动 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10.全民所有制企业:指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由国家作为 代表行使所有权,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以营得为目的的企业; 11.集体所有制企业:指生产资料或财产归劳动群众集体所有, 劳动群众共同劳动,实行按劳分配为主、适当分红为辅、提取

常见的几种数据存储方法

https://www.360docs.net/doc/4d14260712.html, 常见的几种数据存储方法 在数据恢复中,小编经常强调“数据覆盖”的问题,也就是数据丢失后,如果往丢失磁盘存入了新数据,那么就可能造成数据覆盖,影响后续的数据恢复进程。因此,也有很多人有疑问:“怎么才能知道新存入的数据是不是刚好覆盖到了丢失数据上面呢?”这个问题其实和我们磁盘的数据存储方法有关了。 我们平时用来保存数据的存储介质不外乎这几种:硬盘、存储卡(内存卡)、U盘、光盘。常见的数据存储方法主要有下面四种: 1、顺序存储方法 把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存储在物理位置上相邻的存储单元里,结点间的逻辑关系由存储单元的邻接关系来体现。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顺序存储结构,通常借助程序语言的数组描述。该方法主要应用于线性的数据结构。非线性的数据结构也可通过某种线性化的方法实现顺序存储。 简单来说,如果你的数据存储介质的存储方法是顺序存储,比如顺序是从前往后,那么数据丢失后,新存入的数据也是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写入的。 2、链接存储方法 该方法不要求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在物理位置上亦相邻,结点间的逻辑关系由附加的指针字段表示。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链式存储结构,通常借助于程序语言的指针类型描述。 这种存储方法乍一看是没有顺序可言的,可以简单理解成数据呈点状存储在磁盘中。 3、索引存储方法 该方法通常在储存结点信息的同时,还建立附加的索引表。索引表由若干索引项组成。若每个结点在索引表中都有一个索引项,则该索引表称之为稠密索引。若一组结点在索引表中只对应一个索引项,则该索引表称为稀疏索引。索引项的一般形式是:(关键字、地址)。 关键字是能唯一标识一个结点的那些数据项。稠密索引中索引项的地址指示结点所在的存储位置;稀疏索引中索引项的地址指示一组结点的起始存储位置。 4、散列存储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结点的关键字直接计算出该结点的存储地址。 四种基本存储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起来对数据结构进行存储映像。同一逻辑结构采用不同的存储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存储结构。选择何种存储结构来表示相应的逻辑结构,视具体要求而定,主要考虑运算方便及算法的时空要求。

企业性质分类

企业性质分类 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2、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3、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4、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5、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6、个体工商户:是指生产资料属于私人所有,主要以个人劳动为基础,劳动所得归个体劳动者自已支配的一种经济形式。个体工商户有个人经营、家庭经营与个人合伙经营三种组织形式。由于个体工商户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所以个体工商户不具备法人资格。 7、外商投资企业:是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以各种方式在中国境内投资,并依法律设立的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分为: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 8、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用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9、另外还有以前登记的企业,现在已不能登记这种性质的企业: 全民所有制企业:指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由国家作为代表行使所有权,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以营得为目的的企业。 集体所有制企业:指生产资料或财产归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劳动群众共同劳动,实行按劳分配为主、适当分红为辅、提取一定公共各累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个体,合伙; 国有企业,民营,合资,外资独资 1、国有企业 2、三资企业(其中: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 3、集体企业 4、私营企业 企业性质分类 一、企业性质的分类 关于公司、企业的种类,我国《公司法》、《合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法律及有关法规有相关规定。企业法人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即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联营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及其他企业。公司种类又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又分为国有独资公司和非国有独资公司。从广义上讲,国有公司以出资情况来加以区分,可以分为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参股公司。

通信各类常用接头介绍

各类常用接头介绍 --广移分公司技术部 (射频篇) 一、馈线接头(连接器) 馈线与设备以及不同类型线缆之间一般采用可拆卸的射频连接器进行连接。连接器俗称接头。 常见的射频连接器有以下几种: 1、DIN型连接器 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1GHz,一般用于宏基站射频输出口。 2、N型连接器 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1GHz,用于中小功率的具有螺纹连接机构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这是室内分布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连接器,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以配合大部分的馈线使用。

3、BNC/TNC连接器 BNC连接器 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4GHz,是用于低功率的具有卡口连接机构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这种连接器可以快速连接和分离,具有连接可靠、抗振性好、连接和分离方便等特点,适合频繁连接和分离的场合,广泛 应用于无线电设备和测试仪表中连接同轴射频电缆。 TNC连接器 TNC连接器是BNC连接器的变形,采用螺纹连接机构,用于无线电设备和测试仪表中连接同轴电缆。 其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1GHz。

4、SMA连接器 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8GHz,是超小型的、适合半硬或者柔软射频同轴电缆的连接,具有尺寸小、性能优越、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较长应用于AP、设备modem中的小天线中以及主机内部连线。 但是超小型的接头在工程中容易被损坏,适合要求高性能的微波应用场合,如微波设备的内部连接。 5、反型连接器 通常是一对连接器:阳连接器采用内螺纹联接,阴连接器采用外螺纹联接,但有些连接器与之相反,即阳连接器采用外螺纹联接,阴连接器采用内螺纹联接,这些都统称为反型连接器。 例如某些WLAN的AP设备的外接天线接口就采用了反型SMA连接器。 二、转接头(转接器) 用于连接不同类型接头,常用的有双阴头(用于两根馈线的对接等)、直角转接头(用于施工中避免转弯造成馈线损坏)、7/16转接头(用于基放等设备中DIN接头和N型头的对接)。部分图解如下:

单片机存储器类型介绍

单片机存储器类型详解 分为两大类RAM和ROM,每一类下面又有很多子类: RAM:SRAM SSRAM DRAM SDRAM ROM:MASK ROM OTP ROM PROM EPROM EEPROM FLASH Memory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器 存储单元的内容可按需随意取出或存入,这种存储器在断电时将丢失其存储内容,故主要用于存储短时间使用的程序。它的特点就是是易挥发性(volatile),即掉电失忆。我们常说的电脑内存就是RAM的。 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 ROM 通常指固化存储器(一次写入,反复读取),它的特点与RAM相反。 RAM和ROM的分析对比: 1、我们通常可以这样认为,RAM是单片机的数据存储器,这里的数据包括内部数据存储器(用户RAM区,可位寻址区和工作组寄存器)和特殊功能寄存器SFR,或是电脑的内存和缓存,它们掉电后数据就消失了(非易失性存储器除外,比如某些数字电位器就是非易失性的)。 ROM是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有些单片机可能还包括数据存储器,这里的数据指的是要保存下来的数据,即单片机掉电后仍然存在的数据,比如采集到的最终信号数据等。而RAM 这个数据存储器只是在单片机运行时,起一个暂存数据的作用,比如对采集的数据做一些处理运算,这样就产生中间量,然后通过RAM暂时存取中间量,最终的结果要放到ROM的数据存储器中。如下图所示:

2、ROM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只能从中读取数据,不能快速的随时修改或重新写入数据。它的优点是电路结构简单,而且在断电以后数据不会丢失。缺点是只适用于存储那些固定数据的场合。 RAM与ROM的根本区别是RAM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就可以随时向存储器里写入数据或从中读取数据。 SRAM:Static 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 它是一种具有静止存取功能的内存,不需要刷新电路即能保存它内部存储的数据。不像DRAM内存那样需要刷新电路,每隔一段时间,固定要对DRAM刷新充电一次,否则内部的数据即会消失,因此SRAM具有较高的性能,但是SRAM也有它的缺点,即它的集成度较低,相同容量的DRAM内存可以设计为较小的体积,但是SRAM却需要很大的体积,所以在主板上SRAM存储器要占用一部分面积。 优点:速度快,不必配合内存刷新电路,可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缺点:集成度低,功耗较大,相同的容量体积较大,而且价格较高,少量用于关键性系统以提高效率。 DRAM:Dynamic RAM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 DRAM 只能将数据保持很短的时间。为了保持数据,DRAM使用电容存储,所以必须隔一段时间刷新(refresh)一次,如果存储单元没有被刷新,存储的信息就会丢失。 既然内存是用来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的数据和程序,那么它是怎么工作的呢? 我们平常所提到的计算机的内存指的是动态内存(即DRAM),动态内存中所谓的“动态”,

存储设备的三种类型

存储设备的三种类型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1常见存储类型 对于企业存储设备而言,根据其实现方式主要划分为DAS、SAN和NAS三种,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提供了不同解决方案。(区别见图2) 图1三种存储技术比较 1.1DAS DAS(DirectAttachSTorage):是直接连接于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每一台主机服务器有独立的储存设备,每台主机服务器的储存设备无法互通,需要跨主机存取资料时,必须经过相对复杂的设定,若主机服务器分属不同的操作系统,要存取彼此的资料,更是复杂,有些系统甚至不能存取。通常用在单一网络环境下且数据交换量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环境下,可以说是一种应用较为早的技术实现。 1.2SAN SAN(StorageAreaNetwork):是一种用高速(光纤)网络联接专业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此系统会位于主机群的后端,它使用高速I/O联结方式,如SCSI,ESCON及Fibre-Channels。一般而言,SAN应用在对网络速度要求高、对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对数据共享的性能要求高的应用环境中,特点是代价高,性能好。例如电信、银行的大数据量关键应用。 1.3NAS NAS(NetworkAttachedStorage):是一套网络储存设备,通常是直接连在网络上并提供资料存取服务,一套NAS储存设备就如同一个提供数据文件服务的系统,特点是性价比高。例如教育、政府、企业等数据存储应用。2三种技术比较 以下,通过表格的方式对于三种存储技术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 表格1三种技术的比较 录像存储 录像存储是指将监控图像录制下来,并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存储设备中,并可在以后随时被读出回放。

企业类型对照表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对照表 企业(机构)类型代码表(工商总局)1998 年《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1000内资公司 1100有限责任公司 1110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151国有独资公司 1120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投资) 1121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合资)330外资企业 1122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合资)310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1123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法人独资)330外资企业 1130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15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1140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15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1150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1151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173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1152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173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1190其他有限责任公司15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1200股份有限公司 1210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1211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外商投资企业投资)340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1212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174私营股份有限公司 1213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国有控股)160股份有限公司 1219其他有限公司(上市)160股份有限公司 1220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1221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外商投资企业投 340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资) 1222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 174私营股份有限公司或控股) 1223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国有控股)160股份有限公司1229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160股份有限公司2000内资分公司 2100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 2110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国有独资)151国有独资公司2120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投资) 2121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合 330外资企业资) 2122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外商投资企业与内 310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资合资) 2123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法人 330外资企业独资) 2130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15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存储的四种常见方式

数据存储的四种常见方式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数据存储的四种常见方式 数据存储,它的概念为数据在交流过程的情况下发生的临时数据以及加工的操作的进程里面要进行查找的讯息,一般的存储介质包含有磁盘以及磁带。数据存取的方法和数据文件组织紧紧的相连,它的最主要的就是创立记录逻辑和物理顺序的两者之间的互相对应的联系,进行存储地址的肯定,从而使得数据进行存取的速度得到提升。进行存储介质的方法因为使用的存储介质不一样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当磁带上面的数据只是按照次序来进行存取的时候;在磁盘上面就能够根据使用的需求使用顺序或者是直接存取的方法。 在线存储 (Online storage):有时也称为二级存储。这种存储方式的好处是读写非常方便迅捷,缺点是相对较贵并且容易因为误操作或者防病毒软件的误删除而使数据受到损害。这种存储方式提供最好的数据获取便利性,大磁盘阵列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脱机存储 (Offline storage):脱机存储用于永久或长期保存数据,而又不需要介质当前在线或连接到存储系统上。这种存储方式指的是每次在读写数据时,必须人为的将存储介质放入存储系统。脱机存储的介质通常可以方便携带或转运,如磁带和移动硬盘。 近线存储 (Near-line storage):也称为三级存储。自动磁带库是一个典型代表。比起在线存储,近线存储提供的数据获取便利性相对差一些,但是价格要便宜些。近线存储由于读取速度较慢,主要用于归档较不常用的数据。 异站保护 (Off-site vault):这种存储方式保证即使站内数据丢失,其他站点仍有数据副本。为了防止可能影响到整个站点的问题,许多人选择将重要的数据发送到其他站点来作为灾难恢复计划。异站保护可防止由自然灾害、人为错误或系统崩溃造成的数据丢失。

数据库数据类型的使用与区别

数据库数据类型的使用与区别 整型数据类型: 1、INT (INTEGER) INT (或INTEGER)数据类型存储从-2的31次方(-2 ,147 ,483 ,648)到2的31次方-1 (2 ,147 ,483,647)之间的所有正负整数。每个INT 类型的数据按4 个字节存储,其中1 位表示整数值的正负号,其它31 位表示整数值的长度和大小。 2、SMALLINT SMALLINT 数据类型存储从-2的15次方( -32, 768)到2的15次方-1( 32 ,767 )之间的所有正负整数。每个SMALLINT 类型的数据占用2 个字节的存储空间,其中1 位表示整数值的正负号,其它15 位表示整数值的长度和大小。 3、TINYINT TINYINT数据类型存储从0 到255 之间的所有正整数。每个TINYINT类型的数据占用1 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4、BIGINT BIGINT 数据类型存储从-2^63 (-9 ,223, 372, 036, 854, 775, 807)到2^63-1( 9, 223, 372, 036 ,854 ,775, 807)之间的所有正负整数。每个BIGINT 类型的数据占用8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浮点数据类型: 浮点数据类型用于存储十进制小数。浮点数值的数据在SQL Server 中采用上舍入(Round up 或称为只入不舍)方式进行存储。所谓上舍入是指,当(且仅当)要舍入的数是一个非零数时,对其保留数字部分的最低有效位上的数值加1 ,并进行必要的进位。若一个数是上舍入数,其绝对值不会减少。如:对3.14159265358979 分别进行 2 位和12位舍入,结果为 3.15 和3.141592653590。 1、REAL 数据类型 REAL数据类型可精确到第7 位小数,其范围为从-3.40E -38 到3.40E +38。每个REAL类型的数据占用4 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2、FLOAT FLOAT数据类型可精确到第15 位小数,其范围为从-1.79E -308 到1.79E +308。每个FLOAT 类型的数据占用8 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FLOAT数据类型可写为FLOAT[ n ]的形式。n 指定FLOAT 数据的精度。n 为1到15 之间的整数值。当n 取1 到7 时,实际上是定义了一个REAL 类型的数据,系统用4 个字节存储它;当n 取8 到15 时,系统认为其是FLOAT 类型,用8 个字节存储它。 3、DECIMAL DECIMAL数据类型可以提供小数所需要的实际存储空间,但也有一定的限制,您可以用2 到17 个字节来存储从-10的38次方-1 到10的38次方-1 之间的数值。可将其写为DECIMAL[ p [s] ]的形式,p 和s 确定了精确的比例和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