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管网管径简化计算方法的研究
供水管网管径选择技术研究

供水管网管径选择技术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对供水管网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人们对水的需求,供水管网建设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
在整个供水管网系统中,供水管网的管径大小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影响着供水管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水质的稳定性。
为了制定合理的管径大小,供水管网管径选择技术研究必不可少。
一、供水管网概述供水管网是供应城市或农村的生活用水和生产水的管道系统,其作用是将用水从供水厂输送至消费者。
它通常包括供水管道、调压阀、调节器、换热器、水塔、隧道、以及调节、检修设备等。
供水管网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其稳定运行对城市的发展十分重要。
二、供水管网管径大小的影响因素供水管网的管径大小直接影响着供水的流速和压力,进而影响着水质的稳定性。
管径的大小和供水管网的设计相互关联,对供水管网的正常运行非常关键,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1.供水管道的长度供水管道的长度是管径大小的一个影响因素。
较长的管道会导致水流阻力增加,从而影响水的流速和水压。
因此,在设计供水管网管径大小时,需要考虑管道长度。
2.供水的流量和速度供水的流量和速度也是影响管径大小的因素。
一般来说,供水管网应该根据流量来设计管径大小,其目的是确保正常供水并保持管道的水力平衡。
3.水质水质对供水管网管径大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水中含有的杂质和污物会导致管道阻塞或管道壁面的腐蚀,从而影响水质的稳定性。
因此,在制定管径大小时应考虑水质问题。
三、供水管网管径选择技术研究选择合理的管径大小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一般来说,供水管网管径大小应根据供水机组流量和压力来确定。
根据水流的速度和流量来确定管径大小,以保证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水质的稳定性。
1.传统的管径计算方法传统的管径设计方法是根据经验公式援引水利工程计算相关内容,包括落差、摩阻、压力丢失、水力梯度等指标,再使用计算机编制通达公式,进而确定管道的精确学科和径向。
集中供热二次管网节能技术措施研究

集中供热二次管网节能技术措施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供暖舒适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我国又实行节能减排政策,为此需要我们不断提高供热技术,以达到舒适与节能相互平衡,本文将从用户端的舒适节能方面进行分析关键词:集中供热精准供热节能分析1 供热采暖的介绍1.1集中供热采暖现状集中供热采暖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冬季采暖方式,它是由热源、热网和热用户三大部分组成。
热源提供热量,通过热网输送到热力站内,在热力站内对热量加以调节、转换,在通过管网将热量输送热用户,以满足用户需求。
供热管路通过热力站将一个或多个小区内建筑连接在一起,此供热管路成为二次管网。
二次管网根据换热站位置及换热站所带面积进行二次网管网设计,它需要考虑换热站与建筑物的高差、建筑物本身的高度,为了保证用户散热设备在安全压力下运行,需要对二次管网进行分环供热。
同时随着小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区域广、面积大、管线长、管线错综复杂成为我国集中供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就造成了热网运行调节复杂,二次管网水力失调严重,长期处于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状态,造成了极大的热量及电量的浪费。
1.2用户方的采暖现状目前用户方的采暖方式主要是地暖采暖和暖气采暖,在供热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用户采暖方式,作为供热设计的主要设计依据。
同时它也随着小区规模不断扩大,小区内管道的老化、腐蚀、生锈等原因造成严重的水力失调,使得部分用户室内温度无法达标,对用户造成困恼,无法达到即舒适又节能的效果,因此需要进行技术的改进。
2供热采暖技术的改进为了解决管网平衡、用户温度不达标等问题,同时做到节能,我们需要对供热方及用热方进行技术方面的改进,以达到舒适节能的效果。
2.1分布式供热方式面对区域广、面积大、管线长、管线错综复杂造成的热网运行调节复杂,水利失调严重这些日益突出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技术方面的改进。
分布式供热方式就考虑到了这些方面的问题。
分布式供热方式就是将大规模的区域分散,将一个换热站改为多个换热站就行供热,从区域及面积俩方面考虑,将整个区域分散成几个小的区域,在每个小的区域中心位置利用地下室、地下车库或空置建筑物作为一个换热站,在换热站内安装换热机组。
集中供热工程的热力管网设计问题分析研究

集中供热工程的热力管网设计问题分析研究摘要:本文从热力管网设计的合理化、热力管网固定支架与旋转补偿器的设计、严格管网施工质量关等四大方面研究了热力管网的设计相关问题,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常常使用到了各种结构设计,而集中供热工程的热力管网设计是其中较为重要的设置,本文在此谈了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热力管网;设计;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这也给城市热能的消耗带来了增加。
为了能够达到人们生活的日常需要,以及热水管网的负荷正逐渐变大,这就对热水管网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使得热水管网正常运行的有效调节面临着新的研究问题。
一、热力管网设计的科学化分析1、管网的划定及布置情况。
①在选择管网及确定其布置情况时要在技术上实现突破,使其达到相应的施工要求。
在管线布置过程中最好使其穿过地势平坦、土质好的地面,保证在水位较低的地区进行;②综合经济因素,在购买热管网主干线时尽量以最少的数量完成施工;③联系附近的施工环境,在施工时要保存良好的环境现状,避免破坏环境的美观效果;④积极配合市政设施工作,对管线进行准确合理的布置,这样才能有利于施工的安装和维修工作。
2、选择合理的敷设方式。
供热管道的敷设情况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确保热网在运行时的安全可靠,还能减少建设工程的资金消耗,增加管网的使用寿命,方便工程的施工,给各项管理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社会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直埋技术的发展与使用,实际情况表明了直埋技术在保温方面能起到明显的效果,其优势在于占地面积小、环境影响少,使用寿命长,资金消耗低等。
3、热网主干线的布置。
当集中供热热源点逐渐减少时,供热半径则逐渐加大,供热管网的建设需要投入很多的资金,通常要占到供热工程总投资的一半以上。
需要保持热网主干线与热负荷密集区较为接近,这样可将管线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给建筑施工带来严重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供热管网的主管线是平均比压降最小的环路,其给热水供热管网,以及用户系统的阻力损失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主要是将热源传到最远的热用户的环路中来当成供热管网的主干线。
农村饮水安全集中式供水工程管网优化方法与应用分析

农村饮水安全集中式供水工程管网优化方法与应用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农村饮水安全集中式供水工程管网优化的方法。
首先介绍了管网规划与设计、管网材料选择与管径计算、管网布局与结构优化以及管网运行管理与维护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然后以某农村地区为例,探讨了管网优化的实践经验。
最后,分析了当前管网优化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管网优化规划设计管径计算布局结构优化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农村供水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尤其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健康,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目前,集中式供水工程已经成为农村供水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优化其管网的设计和管理对于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规模根据工程类型与供水范围、供水人口等确定,供水规模一般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村镇企业用水量、集体或专业户饲养畜禽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消防用水量、水厂自用量、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用水量等,按最高日用水量进行计算。
确定供水规模时,综合考虑现状用水量、用水条件、供水方式、经济条件、用水习惯、发展潜力及其设计年限内的发展变化、水源条件、制水成本、当地用水定额标准和类似工程的供水情况。
与此同时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探讨了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管网优化的方法和技术。
主要包括管网规划、材料选择和管径计算、布局与结构优化、运行管理和维护等方面。
其中,一些新型技术已经应用于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中,如智能水表、远程监控系统、GIS技术等,大大提高了供水的质量和效率。
1.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管网优化方法1.1 管网规划与设计管网规划和设计是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在规划阶段,需要充分考虑供水需求、水源情况、地形地貌和交通等因素。
首先需要确定供水区域和水源地的位置和范围,进而根据地形地貌和交通情况,确定供水管道的走向和覆盖范围。
热力管网管径面积计算公式

热力管网管径面积计算公式热力管网是指用于供热、供冷、供水、排水等用途的管道系统,它在城市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和建设热力管网时,管径的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管径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管网的输送能力和运行效率。
因此,正确地计算管径面积是设计热力管网的关键之一。
管径面积计算公式是设计热力管网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计算管径面积,可以确定管道的截面积,从而确定管道的流体输送能力。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通常会采用标准的管径面积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热力管网管径面积计算公式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管径面积的定义。
管径面积是指管道横截面的面积,通常用平方米或平方厘米来表示。
在热力管网设计中,管径面积的计算通常是基于管道的内径来进行的。
管道的内径是指管道内部的空间直径,通常用毫米或英寸来表示。
管径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管道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
对于圆形管道,其管径面积计算公式为:A = π r^2。
其中,A表示管径面积,π表示圆周率,r表示管道的内径。
这个公式非常简单,只需要知道管道的内径就可以计算出管径面积。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可以根据这个公式来确定管道的截面积,从而确定管道的流体输送能力。
除了圆形管道外,热力管网中还常常会遇到矩形、椭圆形等不规则形状的管道。
对于这些不规则形状的管道,其管径面积计算公式会更加复杂。
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管道形状和尺寸来确定相应的计算公式。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或者专业的工程手册来进行计算。
在热力管网设计中,正确地计算管径面积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确定了管道的截面积,才能准确地确定管道的流体输送能力,从而保证管网的正常运行。
因此,在进行管径面积的计算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计算公式和标准来进行,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对管径面积的影响。
例如,管道的材质、管道的长度、流体的性质等都会对管径面积的计算产生影响。
供热管网各参数计算常用公式

供热管网各参数计算常用公式供热管网各参数常用计算公式1比摩阻R(P/m)——集中供热手册P 196R = 6、25×10-2×52d G ρλ 其中:λ——管道摩擦系数(查动力管道手册P345页)λ= 1/(1、14+2×log Kd )2 G ——介质质量流量(t/h) 或:R=d 22λρν=6、88×10-3×25.525.02dK G ρ ρ——流体介质密度(kg/m 3) d ——管道内径(m)K ——管内壁当量绝对粗糙度(m) 2、管道压力降△P(MPa)△P = 1、15R(L+∑Lg)×10-6其中:L ——管道长度(m)∑Lg ——管道附件当量长度(m)3、管道单位长度热损q(W/m)q = 其中:T 0 ——介质温度(℃) λ1 ——内层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 、℃)λ2 ——外层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 、℃)D 0 ——管道外径(m)D 1 ——内保温层外径(m)D 2 ——外保温层外径(m)α——外表面散热系数[α=1、163×(10+6?)]——环境平均风速。
预算时可取α=11、63Ln ——自然对数底4、末端温度T ed(℃)T ed = T 0 - GC L L q g 310)(-?+ 其中:T 0 ——始端温度(℃)L ——管道长度(m)Lg ——管道附件当量长度(m)G ——介质质量流量(t/h)C ——介质定容比热(kj / kg 、℃)5、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T s(℃)2122011012121)16(D D D Ln D D Ln T αλλπ++-T s = T a + απ2D q 其中:Ta ——环境温度(南方可取T a =16℃) 6、管道冷凝水量(仅适用于饱与蒸汽)G C (t/h)G C = γ3106.3-?qL 其中:γ——介质汽化潜热(kj / kg)7、保温材料使用温度下的导热系数λt (W/m 、℃)λt =λo +2)(B A T T K + 其中:λo ——保温材料常态导热系数 T A ——保温层内侧温度(℃)T B ——保温层外侧温度(℃) K ——保温材料热变系数超细玻璃棉K=0、00017 硅酸铝纤维K=0、00028、管道直径选择d(mm)按质量流量计算:d = 594、5ωρG按体积流量计算:d = 18、8ωνG按允许单位比摩阻计算:d = 0、0364×52R G ?νλ其中:G ——介质质量流量(t/h)G v ——介质体积流量(m 3/h) ω ——介质流速(m/s)ρ ——介质密度(kg/m 3)ΔR ——允许单位比摩阻(Pa/m)9、管道流速ω(m/s)ω= πρ29.0d G 其中:G ——介质质量流量(t/h) ρ ——介质密度(kg/m3)d ——管道内径(m)10、安全阀公称通径(喉部直径)选择DN(mm)A = φ133.49010P G 则DN =πA ?20 其中:A ——安全阀进气口计算面积(cm 2)G ——介质质量流量(t/h)P ——安全阀排放压力(MPa)φ——过热蒸汽校正系数,取0、8—0、88DN ——安全阀通径计算值(mm)。
几种集中供热管网水力计算方法的比较

— —
节 点 J下 游 的管 段 数 目 ;
Q, ——一 节点 的出流流量 ,/ th;
—
节点 J上游的管段数 目。
节点累计法 同样需要预先 确定各管段 流向 , 从热源到热 用 并
, 的水压图 。如从 热源到热用户的路径经 过最不利 用户 , 水压 图的 户给予各管段 的分配流量 比例 。如果热 源 的 =1 则其 他节 点
要 求。这就需要 通过 图论知识 , 建立 合理 的热 网模 型 , 现对管 压头 , 实 用其数值和热用户 ( 或热力站 ) 的预 留资 用压头进 行各支线 网结构 的 自动 识别 , 而实 现对 集 中供 热 管 网水力 计算 的电算 管路 的水力计算 。7 根据定压 热源定压 点 的位 置、 从 ) 热用 户 的资用
几 种 集 中供 热 管 网水 力计 算 方法 的 比较
刘利 梅
摘
李
锐
要: 根据 集 中供热的特点 , 分别介绍 了枝状 管网和环状管 网的水力计 算方法 , 并对 目前几种较 常用 的集 中供 热水 力
计算方法进行 了比较, 从计算速度方 面对 管网进行 了简 化后, 改进 了初始流 量分 配方式的计算方法 , 以提 高计算效率。
多热源枝状管 网的水力计 算方法基本与单热 源相 同 , 但也有
所 不同。
q =
() 1
q——节 点 i 到节 点.的管段流量 ; 在多热源供热 系统 中 , 两个 热 源之 间存在一 个水 力汇 交点 ; 式 中 : q ——节点 J 到节点 k的管段流量 , h t ; / 最不利用户到每一热 源所经过的管段都应标记 为 主干线 , 热源 到 水力汇交点的管 线定 义 为主 干线 ; 多热 源供 热 系统应 为一 点 定 压、 多点补 水 , 定压点 一般 设在主热源 , 其他热源补水点 的压力 由 主热源定压点的压力 推算得 到 ; 水压 图的绘 制与单 一热 源不 同 , 应分别绘制从各个热源 到各个 热用 户 的水 压 图以及热 源到 热源 形状应为“ 两头 大、 中间小” 。
集中供热管网比摩阻的简易计算方法探讨

集中供热管网比摩阻的简易计算方法探讨1. 绪论介绍热力学基础,说明集中供热管网的重要性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概述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2. 集中供热管网的基础理论介绍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定律,阐述集中供热管网的基本原理和流动特性,深入分析管道中液体摩擦阻力的计算方法。
3. 集中供热管网的热力学计算方法基于热力学基本原理和流动特性,提出集中供热管网的热力学计算方法,探讨不同流量、管径和温度差等因素对管道流动的影响并给出计算公式。
4. 摩阻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分析不同摩阻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比较不同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提出合理的计算建议并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5. 结论和展望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展望。
同时,强调相关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第1章:绪论自从人类进入科技时代以来,能源问题就成为了一项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其中,供热问题一直是建筑和工业领域里面的重要议题。
在寒冷的冬季,安全可靠地为居民、企业提供热水和暖空气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供热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传统的供热方式往往存在着能源浪费、环境污染、成本增加等因素,限制了供热服务的推广和普及。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集中供热管网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集中供热管网是一种集中供热方式,其特点是通过管道将能源平稳地输送到不同的用户终端,实现能源的集中管理。
相较于分散式供热方式,集中供热管网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稳定等优点。
因此,在各地建设集中供热管网成为政府部门和企业集体关注的问题。
但是,在建设和运营集中供热管网过程中,管道的摩阻问题十分重要。
如何正确地计算集中供热管网的摩阻、确定管道直径、有效降低供热成本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2章:集中供热管网的基础理论2.1 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定律热力学是研究热能转化和能量守恒的学科。
在集中供热管网的研究中,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定律是必不可少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集中供热管网管径简化计算方法的研究
作者:刘朋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土木与制冷工程学院
刊名:
区域供热
英文刊名:DISTRICT HEATING
年,卷(期):2010(1)
被引用次数:1次
1.CJJ 34-200
2.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2002
2.贺平;孙刚供热工程 1993
3.井汇;张秀德;孙蒙地图形化供热管网水力计算软件的开发[期刊论文]-科技资讯 2007(19)
4.GB 50189-200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005
5.井汇基于图形化的供热管网水力计算方法的探讨 2006
1.李波小区供暖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期刊论文]-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2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qygr20100100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