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期协培训-棕榈油基础知识
棕榈油高温下劣变基础知识

自由基反应理论
•
自动氧化是一个自催化过程,是一个游离基链反应,其公
认反应机理分为三个阶段(R代表CH3(CH2)n-,即烃基):
• 一.引发(initiation):产生游离基R•或RO2 •
RH+X
R + XH(Ri)
二. 链传播(propagation):
R + O2 k0
RO2
RO2 + RH k1 ROOH+R
醇,双键则继续氧化产生羟基醛、酮基 醛等多基团小分子。酮类化合物和酯类 化合物多在产生的小分子烯酸中继续氧 化。
空气氧化的一般过程
• 空气氧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氢过氧化物
的产生与其分解、聚合存在着一个平衡。而棕 榈油发生劣变时首先多是不饱和油脂发生变化, 因为当油脂分子受到氢过氧化物的攻击产生自 由基后,其中的不饱和双键的受攻击的几率远 远大于饱和双键。
(1)和(4)式+O2
RCH2OO.+R’CH2OO ·………………..
RCH2OH和R’CH2OH(醇)
RCHO和R’CHO(醛)
棕榈油氧化水解过程示范2
RCHO 氧化 RCOOH (酸)
R’CHO
R’COOH(酸)
通过上述反应过程,产生了烃、醛、酮、 酸类化合物,如果氢过氧化物基两端还 存在双键,则可能产生烯烃、烯醛、烯
•
•
COOH
O·
由于-OOH 的影响,A键和B键减弱,断裂成游离基
(1) R-CH2 ·
(2) R-CH2-CH ·-O. (3) ·CH-CH2-R’
(4) ·O- ·CH-CH2-R’
(2)和(3)式发生重排,形成RCH2CHOH和R’CH2CHO(醛);
棕榈油知识简介

一、特征指标(4)
• 比重
与油脂组成有关,由此可定性的了解油脂的品质/纯度及掺杂。
• 棕榈油比重(x℃)范围 液体棕榈油: 0.896~0.898(40℃) 半固体棕榈油: 0.881~0.885(50℃) 固体棕榈油:0.889~0.895(60℃)
19
一、特征指标(5)
• 皂化价 与脂肪酸分子量有关,可用以推断油脂脂肪酸C链平
20—25%
种植密度 136—160颗/公顷 每粒果中的果核 5—8%
7
棕榈油的类别
代码 SOL ROL PMF POF CPO RPO STB
RPS HST
palm super olein refined palm olein palm mid fraction palm oil F crude palm oil refined palm oil stearin blend refined palm
氧化稳定性指数(110℃OSI)
样品
诱导时间
棕榈油24度
22
棕榈油33度
23
棕榈油44度
25
大豆油
7.8
菜籽油
9.3
花生油
13.8
2、常温下呈半固体状态
3、有自动分提特性,应注意储存、运输、装卸过程中的温度及加热升温速率的控制。
26
四 、棕榈油产品的特性(2)----典型FAC
脂肪酸 棕榈油 标准液体棕 特殊液体棕 固体棕榈 平均 榈油平均 榈油平均 油平均
3、煎炸油 棕榈油使用最广泛的是用做煎炸油,
由于它具有较好的气味,较好的抗氧 化性,不易与酸质聚合,有营养的脂 肪酸组成(50%不饱和脂肪酸,无反 式酸)。
30
五、棕榈油产品的用途(4)
棕榈油知识简介

现在是14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六
14
Ⅱ、棕榈油产品的品质
1. 特征指标
2. 质量指标 3. 卫生指标
现在是15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六
15
一、特征指标(1)
• 碘值 表示油脂或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各种油脂有一定的碘值
范围。
• 棕榈油碘价范围
液体棕榈油:≥56(超级棕榈油≥60) 半固体棕榈油:50~55 固体棕榈油:≤48
现在是9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六
二、棕榈油加工流程(1)
油脂的制取
鲜果串
灭酶
脱粒
蒸煮
压榨 毛棕榈油(33℃ PO)
现在是10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六
10
二、棕榈油加工流程(2)
油脂的精炼(化学/物理)
棕榈毛油
脱胶
碱炼
干燥
脱色
脱臭
现在是11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六
11
棕榈油精炼
C14:0 1.1
1.0
1.1
1.3
C16:0 44.0
39.8
31.5
54.0
C18:0 4.5
4.4
3.2
4.7
C18:1 39.2
42.5
49.2
32.3
C18:2 10.1
11.2
13.7
7.0
C18:3 0.4
0.4
0.3
0.1
碘价 53
58.0
66.4
39.9
熔点℃ 36
21.6
12.0
棕榈油知识简介演示文稿
现在是1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六
棕榈油知识简介
棕榈油知识培训ppt课件

马来西亚棕榈油发展
棕榈油加工工艺
压榨 分提 精炼
杀菌
现代化压榨厂更多使用的是水平式灭菌器。这种灭菌器配有一对轨道,这样装有 旋转底架的槽车就能够通过轨道更方便的进出灭菌器。 棕榈果串在灭菌器里需要经受蒸汽加热处理。蒸汽压力为3Kg/cm2,温度140℃ 。 压榨厂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设计自己的杀菌次数、杀菌时间、杀菌形式。一般采 用三次高温循环杀菌。主要是因为棕榈果串结构过于致密,而且自从20世纪 80年代象鼻虫的引入也增加了杀菌的难度。一般循环杀菌时间为75-90分钟。 主要的杀菌目的有以下几点: ⅰ) 钝化脂肪酶活性。
蒸煮设备是一个立式圆筒罐,罐中装有一根带有许多搅拌
棒的中心轴。棕榈果被捣碎,同时加热能破坏含有油脂的 果肉细胞。
压榨
经过蒸煮之后的破碎棕榈果肉即可进入榨油阶段。从蒸煮破损的棕榈 果肉中榨取棕榈毛油多数采用的是用双螺旋压榨机进行压榨。在需要
的情况下,加入热水能够帮助油脂的流动。把棕榈毛油收集到棕榈毛
油罐中准备进行净化。纤维物质和滤饼送往沉降罐做进一步分离。 挤压在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在不破坏核仁的条件下最大程度的榨取果肉
中的油脂。过高的压力会增加棕榈毛油的得率但同时也增大了棕榈仁
的破损率,造成毛棕榈仁油进入毛棕榈油中,污染了棕榈毛油。所以 压榨工艺在努力提升毛棕榈油的率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果仁的破损率。 使用二次压榨工艺能够降低果仁的破损率,国内许多压榨厂已经采用 了这种方法。
果仁压榨
从分离器出来的果仁仍然热的,棕榈仁没有软化。在压榨 之前棕榈仁需要充分干燥再冷却以软化棕榈仁。这个过程 称之为“调质”。 在坚果破壳器内,坚果在一定的作用下破裂。壳和仁用水力旋
流器或泥浆浴进行分离。棕榈核仁在核筒风干机中进行干
棕榈油基本情况介绍

棕榈油基本情况介绍一、棕榈油基本情况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中榨取出来的,棕榈树原产西非,18世纪末传到马来西亚,逐渐在东南亚地区广泛种植。
目前,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的很多国家都种植棕榈树。
棕榈果经水煮、碾碎、榨取工艺后,得到毛棕榈油,毛棕榈油经过精炼,去除游离脂肪酸、天然色素、气味后,得到精炼棕榈油(RBD PO)及棕榈色拉油(RBD PKO)。
根据不同需求,通过分提,可以得到24度、33度、44度等不同熔点的棕榈油。
棕榈油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抗氧化性,在食品工业以及化学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棕榈果实中脂肪酶或脂肪酸过氧化氢酶的水解使得棕榈油的品质不够稳定,需要采取在储罐中充填氮气等方法来保证其质量。
(一)棕榈油的发展历史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它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
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
油棕的商业性生产可保持25年。
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棕榈树通常2-3年开始结果,8-15年进入旺产期,到18-20年后开始老化、产量降低,这个时候通常需要砍掉重植。
棕榈果生长在棕榈树的大果串上,每个果串大约有棕榈果2000多个。
棕榈油的原产地在西非。
1870年,棕榈树传入马来西亚,当时只是作为一种装饰植物。
直到1917年才进行第一次的商业种植。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马来西亚为了减少对橡胶和咖啡的贸易依赖,开始大规模提高棕榈油的产量。
现在经过改良后的棕榈产品已经广泛在热带地区的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种植。
其中棕榈油产量高度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二)棕榈油的生产工艺人们通过水煮、碾碎、榨取的过程,可以从棕榈果肉中获得毛棕榈油(CPO)和棕榈粕(PE);同时在碾碎的过程中,棕榈的果子(即棕榈仁)被分离出来,再经过碾碎和去掉外壳,剩下的果仁经过榨取得到毛棕榈仁油(CPKO)和棕榈仁粕(PKE)。
油棕果实中含两种不同的油脂,从果肉中获得棕榈油;从棕榈种子(仁)中得到棕榈仁油,这两种油中前者更为重要。
棕榈油基础知识(超详细专业、图表数据支撑)

3.5中国三大油脂进口量走势对比
吨
800,000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3.6中国棕榈油月度进口量走势
2002-2010年 中 国 棕 榈 油 月 度 进 量
由图说明: 1、夏季是棕榈油进口旺季,每年6~9月份是进口高峰期。 2、进口量逐年增加。2006年因配额政策取消,进口量有突破性增长。
3.7棕榈油价格走势图
BMD棕油价格走势图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02/01/1990 23/08/1990 04/04/1991 07/11/1991 24/06/1992 05/02/1993 15/09/1993 26/04/1994 28/11/1994 13/07/1995 16/02/1996 27/09/1996 09/05/1997 11/12/1997 27/07/1998 10/03/1999 08/10/1999 23/05/2000 22/12/2000 09/08/2001 27/03/2002 28/10/2002 12/06/2003 19/01/2004 26/08/2004 07/04/2005 14/11/2005 26/06/2006 31/01/2007 07/09/2007 21/04/2008 25/11/2008 07/07/2009 12/02/2010 21/09/2010
常见棕榈油基本特性
• 棕榈原油(CPO)
•
熔点:33~39℃(常温下固体)
•
碘价:~52(饱和脂肪酸约50%)
• 棕榈液油(RBD24度)
油脂(豆油、棕榈油)期货讲义

第一部分、油脂期货简介
第一部分、油脂期货简介
第一部分、油脂期货简介
第一部分、油脂期货简介
第一部分、油脂期货简介
第一部分、油脂期货简介
• 交割制度比较
• 豆油期货交割费用 1.豆油交割手续费为1元/吨。 2.豆油仓储及损耗费(包括储存费、保管损耗)收取标准为0.9元/ 吨·天。 3.豆油的检验费用为3元/吨。 4.豆油的入出库费用:为了适应现货市场发展的需要,适应交割仓库 多样性的特点,大商 所对入出库和杂项作业收费实行市场化管理。 在规则中只写明各项费用的制订原则、公布时间和执行方法,具体费 用标准则由交易所核定后另行公布。 • 其他相关注意事项 1.个人客户不允许交割,交易所将对个人客户交割月份的持仓在进入 交割月份第一个交易日起进行强行平仓。 2.最后交易日闭市后,同一客户交易编码的交割月份双向持仓对应部 分对冲,不予办理交割。
TEXT
第一部分、油脂期货简介
菜籽油用途
菜籽含油率高,可达35%-45%,其主要用途就是榨油食用。 TEXT TEXT 菜油在机械、橡胶、化工、塑料、油漆、纺织、制皂和医药 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菜油除直接食用外,在工业上用途很广:可以制造人造奶油 等食品,在铸钢工业中作为润滑油。 另外,近几年兴起的生物柴油工程使菜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 比例逐年增加,成为石油柴油理想替代品。
油脂供需基本面
全球分品种植物油在产量中的比重
葵花籽油 8%
椰油 3%
棉籽油 橄榄油 4% 2% 棕榈油 30%
豆油 30%
菜籽油 15%
花生油 4%
棕仁油 4%
油脂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全球分品种植物油在出口中的比重
棉籽油 0% 豆油 21% 葵花籽油 椰油 4% 7% 橄榄油 1%
棕榈油知识简介

棕榈油知识简介,希望对这里的朋友有帮助从棕榈果(Oil Palm Fruit)的果肉和果仁榨出的原油经精炼、除臭和漂白后制成棕桐油产品是各种甘油脂的混合物。
作为油脂的一个种类,是比较完整的能量来源,它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较饱和脂肪酸高,棕榈油所含的亚油酸适中,它不象其它氧化油样有反式脂肪酸异构体。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500—700ppm)和维生素E(500~800ppm),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在食品、化工、医药、轻工、纺织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比如可造人造奶油、起酥油和代可可脂,还可以生产化妆品、肥皂等,棕榈产品一般分为棕榈软脂(Palm olein )、棕榈油(Palm oil)、棕榈硬脂(Palm stearin)和棕榈仁油(Palm kernel oil)等,其中进口最常见的、最多的是前三种。
1 棕榈油产品理化指标透析在进口合同中,棕榈油系列产品所列合同指标都有水分和杂质、熔点、色泽、游离脂肪酸、碘价、密度等多项理化指标。
1.1 熔点所谓熔点是指物质由固态转为液态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纯物质的熔点应该是一定的,而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它没有固定的熔点,仅有一定的温度范围。
棕桐油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酯,成分比较复杂,并且还具有多晶型及导热性能等特点,因而对测试熔点的要求十分严格。
通过测定棕榈油产品的熔点,可以判断所检油的质量成分,对掺假检验有很大的帮助。
通常熔点随着油脂中脂肪酸不饱和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精炼之后的一般情况下,棕榈软脂的熔点为24℃ max、棕榈油的熔点为33~39℃ 、棕榈硬脂的熔点为44℃ min,棕榈仁油的熔点为25~30℃ 。
如果我们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所检的产品其熔点不在范围内,则可以判断此种油脂混有其它油,一般情况下。
棕榈油产品的熔点越低,其价格就越高,因此在价格上,棕榈软脂>棕榈油>棕榈硬脂。
我们通过不同的温度试验,发现在不同的温度下各种油的固体成分有所不同,具体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