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歌

合集下载

广西民歌

广西民歌
葫芦望见吊颈死,冬瓜气得一身灰。
(呵呵,难怪我以前叫别人老冬瓜人家不肯理睬我。)
板栗好吃壳有刺,柚子好吃皮包瓤,
哪比金桔恁好果,连皮连子都吃光。
--------------------------------------------------------------------------------
马不抬头吃嫩草,妹不抬头想哥逗。
2。初会歌
属一般礼貌性质的歌,表示互相谦让,并互相试探。
女:初学唱, 嫩雀出窝初学飞,
飞到树枝望树尾,树尾摇摇不敢飞。
男:放心唱, 妹是黄莺哥画眉,
我俩都是同林鸟,何不开声唱一对。
女:不敢唱, 笼里金鸡不敢啼,
哥在高楼妹在下,哪敢同哥比高低?
宁在生前共日死,不愿将来分后先。
哥哥把钱分两边,半边给妹留半边,
铜钱半边紧握手,死后为凭和妹连。
——巴马情歌
2。
昨夜一夜梦得忙,睡在神台讲是床,
抱起菩萨亲个嘴,因为风流鬼遭殃。
——《歌海漫记》
3。
能和你连情,心开象牡丹。
能和你成家,甜如甘蔗糖。
4。
外婆:雨来背带是雨伞,风来背带当面墙,
竹壳包笋长得快,葛藤靠树牵得长。
主家:背带绣线花又绿,根根丝线汗泡出,
甥仔变成水獭仔,捉得鱼送外婆吃。
外婆:《背带歌》尾是木叶,吹得外婆嘴巴开,
明天世界由他坐,由他开辟新歌台。
--------------------------------------------------------------------------------
妹娘养妹孤独女,哥你不必问根由。

保持广西本土民歌演唱风格的声乐教学研究

保持广西本土民歌演唱风格的声乐教学研究

保持广西本土民歌演唱风格的声乐教学研究引言广西是一个民族众多、文化丰富的地区,拥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其中民歌是广西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广西本土民歌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民族风情和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由于现代音乐文化的冲击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广西本土民歌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尤其是在声乐表演上的保持本土民歌的演唱风格。

本文旨在通过声乐教学研究,探讨如何保持广西本土民歌的演唱风格,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广西本土民歌的声乐特点广西本土民歌以其朴实、自然、深情的情感表达而闻名于世,其声乐表演具有明显的特点。

1. 语言特色:广西本土民歌多用壮侗语言演唱,这些语言韵律优美,音调多变,表达力丰富。

2. 声音特点:广西本土民歌的声音通常以高亢明亮的头声为主,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3. 音乐风格:广西本土民歌音乐风格多变,有情歌、山歌、童谣等多种类型,表现形式丰富。

4. 情感表达:广西本土民歌以表达人们的真挚情感和生活体验为主要内容,情感饱满、深沉。

二、声乐教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声乐教学是保持广西本土民歌演唱风格的关键,通过声乐教学研究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广西本土民歌的演唱技艺和风格。

1. 音准训练:广西本土民歌的演唱需要有较高的音准要求,学生在声乐教学中需要进行声部的训练,培养音高感和唱准能力。

2. 发声训练:广西本土民歌的声音需要清晰明亮、具有穿透力,声乐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发声技巧和声音的顶点控制。

3. 情感表达:广西本土民歌的演唱强调感情的真挚和深沉,在声乐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内涵,通过情感化的演唱方式真实地表达出来。

4. 语言特色:广西本土民歌多用壮侗语言演唱,声乐教学不仅要注重发音准确,还需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歌曲的语言特色,以更好地传达歌曲的情感。

三、声乐教学研究的方法与策略四、案例分析与实践五、结语保持广西本土民歌的演唱风格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声乐教学研究中,通过选材策略、语言学习、情感引导和演唱技巧的训练,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广西本土民歌的演唱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广西的本土音乐文化。

民族性的旋律 时代性的特色——广西特色民歌《三月三,九月九》钢琴伴奏风格探究

民族性的旋律 时代性的特色——广西特色民歌《三月三,九月九》钢琴伴奏风格探究
三 月 三九 月 九 歌 儿挽 着 彩 云走 塞 洛塞 塞 洛塞 洛 塞 三 月 唱播 种 九 月 唱丰 收 牧 歌 满 山飘 渔 歌 浪 中游 为 什 么家 乡 这样 美
通 过 以上 图示 我 们 可 以看 出 , 此 曲为一 个 二段 体 式 结 构 , 虽 不长大 , 却短小精悍 。引子分为两部分 , 第一部分为钢琴演奏的 引子 , 第 二局 采 用 了钢 伴加 伴 唱 的形 式 。 增加 曲子 的多 样 性 以 及
烘 托 全 曲欢 快 的音 乐 基调 。伴 唱 中 的歌 词 主要 采用 广 西 少 数 民 族 语 言 中衬 词 的形 式 , 以 凸显 广 砥 的 民族 特 色 。第 一 段 为 多 句 式乐段 , 构成 了不规 则 的起 承 转 合 式 句 法结 构 关 系 , a句 为 第 一 乐段的“ 起” 句, a ’ 句为“ 承” 句, 基 本 上 延续 第 一 句 的 音 乐走 向 , 与第 一句 构 成 呼应 式 对答 关 系 , c与 c ’ 句共 同构 成 “ 转” 句, 在 这 句中, 旋 律形 态 与前 面 的起 承 句构 成 一定 的对 比 , 起句与承句 中
◎艺 术研 究 ◎
民族 性 的旋 律 时代 性 的特 色
— —
广 西特色 民歌《 三月三, 九月九》 钢琴伴奏风格探究
罗 天 羽
( 西 华 师 范大 学 音 乐 学 院 ,  ̄ I l J i 』 南充 6 3 7 0 0 0 )
摘 要: 《 三 月三, 九 月九》 这 首歌 曲 中包含 了众多的 因素 值 得 我们 研 究挖 掘 , 笔 者拟 从 该 作 品 的 结 构 、 旋律 形 态 、 和 声 布 局、 伴 奏 织体 几 个 方 面对 这部 作 品 予 以细致 深 入 的 分析 , 以求 达 到 对 该部 作 品 的 写作 、 编 配风 格 深层 次剖 析 , 将 这部 作 品 中的 特 色予 以借 鉴 并 对 中 国传统 民族 音 乐元 素如 何 运 用 于创作 中进 行

广西民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研究

广西民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研究

广西民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广西民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问题。

通过对广西民歌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可能遇到的困境。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介绍了广西民歌传承的实践案例。

结论部分指出了广西民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广西民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为广西音乐文化的传统保护和传承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广西民歌、小学音乐教育、传承、研究、特点、应用、困境、对策、建议、实践案例、重要性、发展方向、结论、引言、正文1. 引言1.1 研究背景广西是中国的多民族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歌资源。

广西民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传承历史,深受人们喜爱。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广西民歌的传承却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有必要进行对广西民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广西民歌融入到教学中,促进其传承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广西民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广西民歌是广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人民的精神财富,对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对广西民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研究,可以更好地挖掘和传承广西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广西民歌是小学音乐教育中优秀的教学资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价值。

通过广西民歌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广西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

广西民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研究还有助于促进全民教育的实施和推动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广西民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和困境,可以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广西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广西民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研究。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1. 引言1.1 引言广西壮族民歌作为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承载着壮族人民对生活、情感和文化的表达和传承。

在当代社会,随着文化交流的加深和音乐技术的创新,广西壮族民歌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展现出不同于传统的新表现形式和创新发展路径。

本文将从传统艺术特色、现代表现形式、创新发展路径、当代文化中的价值以及国际影响等方面对广西壮族民歌进行探讨,旨在探寻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传统民歌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2. 正文2.1 广西壮族民歌的传统艺术特色广西壮族民歌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广西壮族民歌的歌词多为叙事性,内容丰富,涵盖了生活、爱情、战争等各个方面。

这些歌词大多是口传心授,承载着壮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通过歌唱方式传承至今。

广西壮族民歌的音乐节奏多样,旋律优美动听,节奏鲜明,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壮族民歌常常以二重唱或者多重唱的方式呈现,歌手之间配合默契,旋律优美动人。

广西壮族民歌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既有单独演唱的形式,也有合唱、对唱等形式,这些形式让民歌更加生动有趣。

广西壮族民歌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展现了壮族人民的情感、智慧和生活态度,被视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2.2 广西壮族民歌的现代表现形式广西壮族民歌在现代表现形式中注重舞台表演。

传统的民歌演唱形式逐渐向舞台表演发展,通过舞蹈、服饰和道具等元素的加入,使民歌表演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

广西壮族民歌在现代表现形式中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

现代音乐的节奏感和编曲方式赋予了广西壮族民歌新的音乐魅力,使其更具有时代感和市场竞争力。

结合现代录音技术和音乐制作手段,广西壮族民歌在音乐作品的录制和传播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在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环境下,广西壮族民歌还积极融入跨界合作和文化创新。

与其他地域的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跨界融合的作品,丰富了广西壮族民歌的表现形式,拓展了其文化影响力。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广西壮族民歌是广西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在壮族社会的生活中,民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欢乐之声,更是传承文化、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广西壮族民歌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融合了新的元素,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风貌。

通过对广西壮族民歌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壮族文化的传统和现代价值,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广西壮族民歌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千百年前,它源于壮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情感。

壮族人民生活在美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这里的山水和民风民俗都深深地熏陶着他们的心灵。

在这种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广西壮族民歌自然而然地产生并传承至今。

广西壮族民歌多以歌唱形式传承,歌词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了壮族人民对生活、对爱情、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

在现代社会,广西壮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只有深入挖掘其传统特色,发展其艺术潜力,才能使广西壮族民歌在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对广西壮族民歌的研究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2000字】1.2 研究意义广西壮族民歌作为中国民间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对广西壮族民歌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广西壮族民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对于了解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历程和多样文化的交流互融至关重要。

研究广西壮族民歌可以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间音乐艺术,并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广西壮族民歌的研究也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自信。

深入研究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和创新发展,对于推动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案例与分析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案例与分析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案例与分析《赶圩归来啊哩哩》是一首来自广西民歌的歌曲,十分贴近生活,且拥有简单易上手的旋律,因此适合用于小学生音乐教育的教学。

本文就以该歌曲为例,讲解了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听辨出歌曲的节奏和旋律;2. 学生能够唱出歌曲的歌词并保持节奏;3. 学生能够通过口哨、敲打、拍手等方式演奏歌曲的节奏;4. 学生能够了解广西民歌的音乐特点。

二、教学步骤1. 打拍子使用口哨或拍手的方式,老师先示范一段简单的节奏,让学生跟随练习,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造节奏。

2. 引入歌曲向学生介绍《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它的来源和意义。

通过播放录音或现场演唱,让学生听一遍歌曲并感受节奏和旋律。

3. 学唱歌曲教师逐句教唱歌词,使用手拍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

同时,可以让学生分组练习唱歌和打节奏。

4. 学习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特点和音乐结构,比如说它有哪些乐器声响、歌曲有哪些旋律和节奏部分等。

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逐渐掌握歌曲的结构和特点,并感受广西民歌的独特风味。

5. 拓展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编写歌曲舞蹈和制作乐器等活动来加深他们对《赶圩归来啊哩哩》的理解和认识。

6. 结束尾声时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学习成果。

三、教学亮点本教学方案突出了以下教学亮点:1. 着眼学生兴趣:歌曲富有民族特色,曲调欢快,因此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助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3. 打破课堂限制:允许学生在教室之外的场所或课后时间内自由演奏和创作,增加学习音乐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 推广地方文化:通过教授广西民歌和介绍地方文化,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并增强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

四、教学效果本教学方案使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引人入胜的歌曲,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到愉悦和舒适。

这种愉悦感和积极性的提高,有益于学生在音乐教育中的持续学习和成长。

同时,本教学方案的内容紧密贴近生活和地方文化,让学生对广西民歌和地方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受,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都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200首经典民歌大联唱,一首比一首好听!(记得收藏哦~)

中国200首经典民歌大联唱,一首比一首好听!(记得收藏哦~)

中国200首经典民歌大联唱,一首比一首好听!(记得收藏哦~)14 龙船调(湖北民歌)俞淑琴周友金15 采茶谣(江西民歌)赵莉16 牧歌(内蒙古民歌)张彤17 贵州山歌(贵州民歌)赵莉屠洪刚18 无锡景(江苏民歌)李玲玉19 打着山歌过横排(江西民歌)周友金20 挂红灯(内蒙古民歌)俞淑琴21 秋收(陕西民歌)赵莉张彤22 大板城的姑娘(新疆民歌)屠洪刚23 溜溜歌(湖南民歌)李玲玉24 打连城(内蒙古民歌)俞淑琴屠洪刚25 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张彤26 忠实的心哪想念你(黑龙江民歌)屠洪刚27 杨柳青(江苏民歌)李玲玉28 妹妹的山丹花儿开(西北民歌)周友金29 石榴青(广西民歌)张彤李玲玉30 放风筝(河北民歌)俞淑琴31 六月茉莉(台湾民歌)李玲玉32 四季歌(青海民歌)李玲玉俞淑琴33 山对山来崖对崖(云南民歌)张彤赵莉34 茉莉花(江苏民歌)张彤35 五哥放羊(陕西民歌)李玲玉36 小黄鹂鸟(内蒙古民歌)屠洪刚37 跑马溜溜的山上(四川民歌)李玲玉张彤38 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民歌)周友金39 赶牲灵(陕西民歌)周友金俞淑琴40 娃哈哈(新疆民歌)赵莉41 紫竹调(江苏民歌)李玲玉42 布谷歌(江西民歌)廖莎叶毛43 想亲亲(山西民歌)陈士争杨曙光44 信天游(陕西民歌)陈士争杨曙光45 阿瓦日古里(新疆民歌)张彤46 灯碗碗开花(山西民歌)杨曙光47 采槟榔(湖南民歌)廖莎48 捡棉花(河北民歌)杨曙光49 阿拉木汗(新疆民歌)屠洪刚50 拔根芦柴花(江苏民歌)张德富51 采红菱(安徽民歌)廖莎叶毛52 乌苏里船歌(黑龙江民歌)张德富53 知道不知道(陕西民歌)王晓燕54 花轿到门前(河南民歌)杨曙光55 凤阳歌(安徽民歌)张彤李玲玉56 四季歌(江苏民歌)吴晓梅57 牛犁歌(台湾民歌)吴晓梅张彤58 大顶子山高又高(黑龙江民歌)陈士59 秋色最好是桔乡(浙江民歌)杨曙光60 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海民歌)张彤61 梁山伯与祝英台(浙江民歌调)廖莎叶毛62 唱大戏(山东民歌)杨曙光63 阿里山的姑娘(台湾民歌)屠洪刚64 起蓬号子(浙江民歌)陈士争65 九连环(江苏民歌)李玲玉66 小河淌水(云南民歌)张也67 丢丢铜(台湾民歌)屠洪刚68 交城山(山西民歌)吴晓梅69 柳州有个鲤鱼岩(广西民歌)张也70 浏阳河(湖南民歌)廖莎叶毛71 月亮,月亮(吉林民歌)吴晓梅72 绣荷包(山西民歌)廖莎叶毛73 天女散花(安徽黄梅调)李玲玉74 月牙五更(东北民歌)张德富75 刘海砍樵(湖南花鼓戏调)廖莎叶毛76 绣灯笼(河北民歌)李玲玉77 上茶山(贵州民歌)吴晓梅78 森吉德玛(内蒙古民歌)李玲玉79 散花(河北民歌)杨曙光陈士争80 举杯(新疆民歌)张彤81 采茶灯(福建民歌)李玲玉82 壮乡风光美(广西民歌)杨曙光83 嘀格儿调(湖南民歌)张也84 牧羊山歌(甘肃民歌)阎维文85 茶叶青(福建民歌)李玲玉86 歌唱美丽的家乡(贵州民歌)廖莎87 送情郎(东北民歌)赵莉88 打秋千(东北民歌)杨曙光89 剪剪花(河北民歌)赵莉90 望郎(四川民歌)杨曙光91 想亲亲(内蒙民歌)屠洪刚张也92 绣荷包(四川民歌) 吴静93 走西口(陕西民歌) 程桂兰94 三笑(江苏民歌) 李玲玉95 打酸菜(山西民歌) 吴静96 燕子(新疆民歌) 阎维子97 马兰恋歌(台湾民歌) 李玲玉98 一对白鸽子(青海民歌) 吴静99 夏加错(西藏民歌) 程桂兰阎维文100 都达尔和玛利亚(新疆民歌) 屠洪刚101 山丹丹开花(陕西民歌) 杨曙光102 扁担歌(江苏民歌) 李玲玉103 歌唱宁夏用(宁夏民歌) 廖莎叶毛104 草原情歌(青海民歌) 阎维文杨曙光105 赶马调(云南民歌) 张也屠洪刚106 摘石榴(安徽民歌) 程桂兰屠洪刚107 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 阎维文108 五指山歌(海南民歌) 李玲玉109 云南出来小马街(云南民歌) 张也屠洪刚110 摘葡萄(四川民歌) 阎维文111 幸福歌(湖北民歌) 廖莎112 看秧歌(山西民歌) 张也113 话到嘴边(河南民歌) 杨曙光114 姑娘变了心(黎族民歌) 程桂兰115 什么花开双对双(浙江民歌) 叶毛廖莎116 对花(山东民歌) 杨曙光117 螃蟹歌(江西民歌) 屠洪刚118 摇篮曲(东北民歌) 程桂兰119 送四门(陕西民歌) 赵莉120 步步高(广东音乐) 廖莎叶毛121 闹元宵(山西民歌) 杨曙光122 杨柳青青(江苏民歌) 黄卓123 一网鱼来一网粮(广东民歌) 廖莎叶毛124 绣金匾(山西民歌) 张也125 青稞美酒(西藏民歌) 杨曙光126 阿细山歌(云南民歌) 叶毛廖莎127 杵歌(台湾民歌) 陆莉莉128 月儿弯弯照九洲(江苏民歌) 无鸣129 道拉基(吉林民歌) 无鸣黄卓130 下渔舟(广东民歌) 叶毛廖莎131 乡里妹子进城来(湖北民歌) 叶毛廖莎132 生产忙(东北民歌) 杨曙光133 十大姐(云南民歌)张也134 洞庭鱼米乡(湖南民歌)戴建明135 背着娃娃回娘家(河北民歌)廖莎136 一对斑鸠蹦出来(安微民歌)布珍137 黄杨扁担(四川民歌)无鸣138 山歌(西藏民歌)杨曙光139 船儿曲(青海民歌)李福山140 我的花儿(新疆民歌)杨曙光141 三三二六(甘肃民歌)戴建明142 走绛州(山西民歌)李福山143 四季棉花调(江苏民歌)杨曙光144 搭凉棚(江苏民歌)张也145 尕老汉(甘肃民歌)戴建明146 采茶(云南民歌)张也147 织手巾(甘肃民歌)张也148 小看戏(东北民歌)杨曙光149 三十里铺(陕西民歌)张也150 花伞舞曲(河南民歌)杨曙光151 茉莉花(河北民歌)黄卓152 一只鸟仔(台湾民歌)无鸣153 车水情歌(湖北民歌)廖莎叶毛154 一字对花(山东民歌)张也155 天上的彩云跑走马(青海民歌)戴建明156 尕妹是牡丹谁不爱(甘肃民歌)李福山157 八月桂花遍地开(江西民歌)张也158 打樱桃(陕西民歌)张也159 落雨大(广东民歌)布珍160 金杯(内蒙民歌)戴建明张也161 牧马之歌(新疆民歌) 关贵敏162 你送我一支玫瑰花(新疆民歌) 廖莎叶毛163 飘飘雪花如蝶飞(新疆民歌) 吕继宏164 桃花红杏花白(山西民歌) 张也165 鄂伦春小唱(内蒙古民歌) 吕继宏166 诺得尔江边(吉林民歌) 杨曙光167 嗄达梅林(内蒙古民歌) 赵莉戴建明168 蓝花花(陕西民歌) 张也169 我可爱的家乡(云南民歌) 廖莎叶毛170 天上有个红太阳(西藏民歌) 廖莎叶毛171 迎春谣(吉林民歌) 孙小云吕继宏172 耕农歌(台湾民歌) 赵莉173 小女婿(湖北民歌)张也174 太行山小唱(山西民歌)王岩张也175 铜钱歌(湖南民歌)叶毛廖莎176 十二月调(广西民歌)杨曙光177 苦相思(山西民歌)关贵敏廖莎178 雨不洒花花不红(云南民歌)张也179 春工谣(宁夏民歌)廖莎180 白麦子(新疆民歌)廖莎关贵敏181 新货郎(黑龙江民歌)王岩182 黑缎子坎肩(内蒙古民歌)杨曙光183 四季花开(湖南民歌)叶毛廖莎184 刮地风(甘肃民歌)叶毛廖莎185 尼姑思凡(湖南民歌)赵莉186 一根竹杆容易弯(湖南民歌)王岩187 卖菜(陕西民歌)戴建民188 采花调(青海民歌)孙小云189 瞧情郎(东北民歌)张也190 阿里郎(吉林民歌)赵莉191 希望(西藏民歌)叶毛廖莎192 放羊调(云南民歌)孙小云193 锡尼河(内蒙古民歌)杨曙光194 妈妈娘你好糊涂(辽宁民歌)张也195 小拜年(辽宁民歌)叶毛廖莎196 荡湖船(江苏民歌)杨蛊光197 跑旱船(陕西民歌)廖莎戴建民198 道情调(江苏民歌)关贵敏199 绣针纹(山东民歌)杨曙光200 十个字(河北民歌)戴建明廖莎来源:老连环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乡三月歌悠悠
壮乡三月歌悠悠,春暖花开山寨秀。壮 乡三月是歌节,歌海浪花牵思走。壮乡 山水多甜美,润入心田歌出喉。壮乡三 月歌悠悠,春在歌中添锦绣。壮乡三月 是歌节,春暖花开舞绣球。声声曲曲震 山川,踏歌迎来好年头。
盘歌
鞭炮声声报喜讯,抬着花轿来迎亲,山那边是你们的银,山这 边的我们的金,昨天是你们的女,天是我们的人,欢欢喜喜来 迎娶,去接香火万代明。迎亲的阿哥你听清,先对山歌再接人, 要对山歌你就对,阿哥今天定接人。什么尖尖,尖尖尖上天? 什么尖尖,尖尖水中生?什么尖尖,尖尖长街卖?什么尖尖, 尖尖在妹前呀在妹前?宝塔尖尖,尖尖尖上天,菱角尖尖,尖 尖水中伸,牛角尖尖, 尖尖长街卖,十指尖尖,尖尖在妹前在 妹前。什么弯弯,弯弯弯上天?什么弯弯,弯弯水中生?什么 弯弯,弯弯长街卖?什么弯弯,弯弯在妹前呀在妹前?彩虹弯 弯,弯弯弯上天,虾公弯弯,弯弯水中生,镰刀弯弯,弯弯长 街卖,梳子弯弯,弯弯弯弯在妹前呀在妹前。什么圆圆,圆圆 圆上天?什么圆圆,圆圆圆水中生?什么圆圆,圆圆圆长街卖? 什么圆圆,圆圆圆圆在妹前呀在妹前?十五圆圆,圆圆圆上天, 水鱼圆圆,圆圆圆水中生,磨盘圆圆,圆圆圆长街卖,镜子圆 圆,圆圆圆圆在妹前呀在妹前。
南路包括南部方言 区域内的右江以南 地区,其民歌传统 叫"西"(诗)、"加"、 "伦",常用羽、商 调式,多为羽调色 彩。如大新壮西 《夜了天》
北路包括北 部方言区域内的 红水河两岸及以 北区域,其民歌 传统叫"欢"或"比 ",多为徵调色彩, 常用徵调式和宫 调式。如都安壮 欢《劝哥你莫急》 便是一首微调色 彩民歌
《多谢了》 《山歌好比春江水》
壮族民歌大体分为山歌、小调、 多声部以及风俗歌,最流行的 是山歌。这些民歌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多彩,或反映历史故 事、传统风俗,或描写劳动生 活,歌唱爱情,还有的传授劳 动技术、天文地理知识等,旋 律悠扬流畅,亲切优美,大多 高亢明亮,刚健纯朴,也有的 既爽快明朗,又婉转缠绵。
壮族是个 勤劳、能歌善唱的 民族。自古以来, 壮族人民就在集体 的生产劳动和生活 过程中形成了"对 歌"的传统,壮族 地区素有"歌海"之 称。
刘三姐对歌台 刘三姐玩偶版
刘三姐电影版
以壮族神 话故事中的歌 仙刘三姐为代 表的壮族劳动 人民,是壮族 民歌的创造者 和传播者。
经过历代的不断传唱和发 展,如今,壮族民歌已十 分丰富和绚丽多彩,成为 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 颗璀璨的明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盘王歌——瑶族祭祀盘王时唱的歌。 彝族铜鼓歌——那坡县彝族祭铜鼓唱的歌。
唱香哩——流行于金秀瑶族自治县自称为“拉珈”的瑶族的文娱活动。
苗族山歌——分独唱和对唱两种。
彝族酒歌——那坡县彝族聚众饮酒唱的歌。 壮族山歌——流行最广的壮族民间咏唱歌式。
侗族大歌——侗族民间多声部混声合唱歌曲。
歌圩——壮族传统的联欢会歌唱活动。
侗族琵琶歌——侗族传说唱艺术。 侗族款词——侗族朗诵词或念词。
信歌——流传于自称为“勉”和“金门”的瑶族中 一种歌体。
甲子歌——瑶族情歌的一种,以天干地支和五行相间。 仫佬族山歌——仫佬族传统民歌。
嘹歌——壮歌的一种形式。
毛南族歌谣——毛南族民间传统歌体。 排歌——壮歌的一种形式,壮语称“欢排”。
壮族由于方言的差异,大致形成了南路、北路和中 路色彩区域(即南壮、北壮;中间区域部分称中路)。 因此,在民歌音调上也大致分为三个色彩区(当然 不是绝对的)。
如为合南区中 武主,北、路 鸣,互方右指 壮具相言江南 欢有渗兼沿北 《综透有岸问 当合,并地的 初性其蓄带桂 跟的民,。中 你特歌交这大 好点以流一明 》。商融带山
多谢了 采茶歌 山歌好比春江水 世上哪有树缠藤 花针引线线穿针 山顶有花山脚香
采茶姐妹上茶山 壮乡三月歌悠悠 甜甜山歌传传情 柳州姑娘爱梳头
采茶歌
三月鹧鸪满山游,四月江水到处流,采茶 姑娘茶山走,茶歌飞上白云头。草中野兔 窜过坡,树头画眉离了窝,江心鲤鱼跳出 水,要听姐妹采茶歌。采茶姐妹上茶山, 一层白云一层天,满山茶树亲手种,辛苦 换得茶满园。青山采茶抽茶芽,快趁时光 掐细茶。风吹茶树香千里,盖过园中茉莉 花。采茶姑娘时时忙,早起采茶晚插秧, 早起采茶顶露水,晚插秧苗伴月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