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大纲模板-上海建桥学院(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课程教案教学设计模板-上海建桥学院外国语学院

教学设计思路 从汉语类似辞格入题
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
英、汉辞格翻译之异同,重点在异
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可添页)直译法:移就 呼告 递升 递降 反语 跳脱 排比 设问 反问 谲辞
整堂课
讲+练、对比练习
课外复习、预习要求及作业布置
专8考试翻译题
课后反思
附件三:课程教案(教学设计)模板
上 海 建 桥 学 院
《笔译(2)》课程教案
周次3第3次课 2 学时 教案撰写人吴远恒
课程单元名称
第六章 辞格与翻译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意译法:拟人 拟声 对偶 断取 脚韵 析数 同字 双关 顶真
教学设计思路 从汉语类似辞格入题
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
英、汉辞格翻译之异同, 重点在异
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可添页)意译法:拟人 拟声 对偶 断取 脚韵 析数 同字 双关 顶真
整堂课
讲+练、对比练习
课外复习、预习要求及作业布置
专8考试翻译题
课后反思
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可添页)直译法:明喻 暗喻 拟人 夸张 讳饰 转喻 省略 折绕
整堂课
讲+练、对比练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外复习、预习要求及作业布置
专8考试翻译题
课后反思
附件三:课程教案(教学设计)模板
上 海 建 桥 学 院
《笔译(2)》课程教案
周次 2 第2次课 2 学时 教案撰写人吴远恒
课程单元名称
第六章 辞格与翻译
附件三:课程教案(教学设计)模板
上海建桥学院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上海建桥学院《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本课程的性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是商贸学院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二)本课程的任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为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常用的多媒体技术。
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后续课程的开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平面处理软件photoshop、二维动画及多媒体制作软件Flash。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多媒体技术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通过大量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使学生具备解决一般多媒体制作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如何应用photoshop进行数字图像编辑,包括:图像色彩的处理、图层和滤镜的使用、蒙板/通道/路径的使用、动作的使用及Web图像和动画的制作等内容;掌握平面动画设计与制作的基础知识,能利用二维动画设计软件进行二维动画设计,掌握基本的设计思路和制作方法,掌握基本图形的操作技巧、元件创建和管理、基础动画的制作、交互式动画的概念,能制作简单的可交互多媒体产品。
三、课程内容(一)课程主要内容第一单元多媒体技术概述主要教学要求: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了解多媒体的主要研究内容、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发展趋势。
重点与难点: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第二单元数码照片的处理主要教学要求:掌握各种工具的操作办法和使用技巧,利用这些工具制作图形对象;掌握对图像对比度、亮度和饱和度的调整;熟悉各种工具的各种属性和选项、各种颜色调整的使用方法和相应技巧;了解用历史纪录控制错误、图像颜色调整高级技术。
重点与难点:用不同的方法弥补素材像素的不足;使用工具调整图像局部颜色以适合全局。
第三单元平面设计主要教学要求:掌握用图层样式添加特殊效果的方法;掌握通道调板、常用滤镜的使用方法;掌握添加水平文字、点文字、段落文字的方法;熟悉图层调板的使用方法和如何使用图层蒙版;理解“通道”概念。
上海建桥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上海建桥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模板(修改稿)数据库概论Database Overview一、基本信息(必填项)课程代码:【按教学计划填写】课程学分:4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相关系和专业使用教材:主教材书名:数据库系统原理作者:李建中,王珊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版本信息:2004 . 9 (第二版)辅助教材书名: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作者:Jeffrey D. Ullman和Jennifer Widom (岳丽华译)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版本信息:2003·8参考教材书名:Database system Concepts作者:Abraham Silberschatz ,Henry F. Korth和Sudarshan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本信息:2002·5先修课程:先修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代码:学分:4并修课程:无特别指定后续课程:无特别指定二、课程简介(必填项)数据库概论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系统地介绍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数据库设计基本方法,数据库程序设计和数据库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及其设计、实现技术,具有设计、实现数据库和数据库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
三、选课建议(必填项)数据库概论适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软件)本科专业二,三年级的学生,除了学过高等数学外,这些学生已掌握1-2门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结构,从而具备了学好该课程的抽象能力和基本必要的知识。
四、课程基本要求(必填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及其设计、实现技术,具有设计、实现数据库和进行数据库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
五、课程内容(必填项)1 数据库系统概论(4学时)教学内容:1数据管理技术发展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3数据库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4数据库系统及其三级模式体系结构5数据库管理系统重点:数据库系统特点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及其三级模式体系结构难点:数据库系统及其三级模式体系结构2 数据模型和ER数据模型(4~6学时)教学内容:1数据模型2 ER数据模型3 ER数据模型的应用重点:ER数据模型的应用难点:数据模型3 关系数据模型(12~14学时)教学内容:1关系数据模型的概念2 ER图到关系数据库模式的转换3 关系代数重点:ER图到关系数据库模式的转换关系代数难点: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概念关系代数4 物理数据组织(12学时)教学内容:1数据文件的类型2文件的索引结构重点:文件的索引结构B树和B+树难点:B树和B+树5 SQL(12~14学时)教学内容:1 SQL 中的DDL2 SQL 中的DML3视图重点:SQL 中的DDL和DML难点:SQL 中的DML6 关系数据库完整性(2学时)教学内容:关系数据库完整性重点:关系数据库完整性难点:断言7 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10~12学时)教学内容:1 函数依赖2 3NF3 BCNF4 多值依赖和4NF(可选)重点:BCNF难点:4NF六、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列出课程实验的名称、学时数及每个实验的内容简述。
教学大纲的模版

教学大纲的模版教学大纲的模板教学大纲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步骤提供了指导。
制定一份清晰、准确的教学大纲对于教学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份常用的教学大纲模板,以便教师们参考和使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填写课程的具体名称,如“高等数学”)2. 课程代码:(填写课程的代码,如“MA101”)3. 学时分配:(填写课程的总学时和每周学时)4. 学分分配:(填写课程的学分分配)5. 授课对象:(填写课程的适用对象)二、课程目标1. 教学目标:(列举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素养方面的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学生应掌握的具体知识内容)- 能力目标:(描述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技能)- 素养目标:(描述学生应培养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2. 学生要求:(描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具备的条件和要求)三、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概述:(介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主题、章节或单元的划分等)2. 教学大纲详细内容:(根据具体课程进行详细任务的描述,可以分为多个小节)小节1:(填写小节的名称)- 学习目标:(描述本小节学习的目标和重点)- 主要教学内容:(列举本小节的具体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描述本小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资源:(列举本小节所需的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小节2:(填写小节的名称)- 学习目标:(描述本小节学习的目标和重点)- 主要教学内容:(列举本小节的具体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描述本小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资源:(列举本小节所需的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描述学生综合评价的方式和方法)2. 评价标准:(设定学生评价的具体标准和要求)五、教学参考资料(列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六、其他事项(可以在这一部分列出其他与课程教学相关的事项,如补充说明、教学地点等)本模板仅为参考,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上海建桥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中级摄像】【此处填写课程英文名称】一、基本信息(必填项)课程代码:【2030393】课程学分:【3】面向专业:【新闻学】课程性质:【选修】开课院系:新闻传播学院使用教材:自编辅助教材授课老师自编参考教材授课老师自编先修课程:【】二、课程简介(必填项)中级摄像是新闻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是学好影视专业其他知识,从事影视创作的基础,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艺术性与技术性同时看重,所涉及的知识量大面宽。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画面语言、掌握电视摄像的技术和艺术方法,了解电视画面(手段)的表意特点,能够独立的摄制电视节目。
本课程是在静态图片摄影基础上注重研究电视摄影造型万式在新闻节目中的运用以及纪实性节目摄影的理念、方式、技巧问题。
电视新闻摄影是体现电视新闻画面表现因素的重要前提保证,它所形成的画面表现方式是电视新闻传递信息的最具电视优势的组成部分。
三、选课建议(必填项)该课程适合修学过电视摄像的大二、大三学生。
四、课程与培养学生能力的关联性(必填项)(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国内外摄像活动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不仅讲授与广告专业相关的知识,而且可涉及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等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
对国内外典型的广告案例(如可口可乐、耐克、联想、李宁等企业)及优秀影视片断进行搜集和分析,课堂教学与行业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学有所依、学为何用。
(4)本课程强调实践环节。
在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观摩优秀广告作品和影视作品同时,从中领会到电视摄像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并能够按要求分组拍摄规定的电视画面,最终完成一部电视短片。
(5)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熟悉:即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并能归纳总结。
掌握: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于实际五、课程学习目标(必填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电视摄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把多种学科的内容、技术和电视摄像艺术相结合。
职校教师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 适用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3. 学分:____________________4. 学时:____________________5.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6. 开课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 课程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教学内容:(1)第一章: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章: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章:____________________……(n)第n章:____________________2. 教学安排:(1)第一周: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周: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周:____________________……(n)第n周:____________________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针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3. 实践操作法:安排实验、实训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5. 在线教学: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程教学,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1.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2)期中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3)期末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2. 评分标准:(1)平时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2)期中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3)期末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六、教学资源与参考书目1. 教学资源:(1)教材:____________________(2)网络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3)教学视频:____________________2. 参考书目:(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____________________2. 第二周:____________________3. 第三周:____________________……(n)第n周:____________________八、课程总结与反思1. 课程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2.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1)教学过程中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2)教学过程中的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3)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请注意,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课程情况进行调整。
高职教学大纲模板-上海建桥学院

《护理个案分析》教学大纲建桥学院护理系建桥护理护理系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护理个案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护理个案分析》是一门应用型临床护理课程,通过选择性分析临床各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运用评判性思维,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护理过程的实际问题。
本课程作为开阔学生学科视野,拓宽知识面的课程,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执业能力。
(二)课程任务通过《护理个案分析》的学习,帮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综合分析,准确的了解患者护理需求,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经济的护理方法。
通过《护理个案分析》的学习帮助学生学会护理案例报告的书写。
二、课程目标1.掌握护理个案分析的基本方法2.掌握护理个案报告书写3.知晓循证护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基本环节4.学会查找循证护理资料的基本方法5.理解如何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临床护理实践。
三、课程内容(一)课程主要内容第一单元概述【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护理个案分析的基本概念2.知晓个案分析的基本方法3.掌握个案分析的要求重点个案分析的要求难点个案分析的基本方法第二单元循证护理概述【学习目标】1.知晓循证护理的核心要素2.掌握循证护理的实施步骤3.掌握循证护理常用的英语缩写重点循证护理的核心要素、循证护理的实施步骤难点循证护理的实施步骤第三单元临床护理个案分析第一节压疮的预防和处理【教学目标】1.了解压疮定义和流行病学资料。
2.熟悉压疮危险评估的时机、工具。
3.掌握Braden量表内容和分值判断的临床意义。
4.熟悉内源性和外源性危险因素。
5.熟悉压疮发生的高危环境和高危人群。
6.掌握皮肤评估、移动能力评估、摩擦力和剪切力评估、失禁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7.了解营养评估的参数和临床意义。
8.掌握翻身频度和坐位减压方法及减压装置的使用。
9.掌握压疮预防流程。
重点压疮的预防难点压疮危险的评估第二节口腔护理【教学目标】1.熟悉口腔溃疡和炎症的高危环境和高危人群(化疗、老人)。
高职高专课程标准模板.docx

《》课程标准程 []程承担位 []制定 []制定日期 []核 []核日期 []批准 []批准日期 []一、适用象高中或同等学力者二、适用XXXXX三、程定位(1)程性本程是⋯⋯⋯的⋯⋯⋯(填写是基是核心;是必修是修等)程。
(2)程任主要⋯⋯⋯⋯等位开,主要任是:培养学生在⋯⋯⋯工作位的⋯⋯⋯⋯能力 ,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
例:通本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片机系的硬件路成,学会片机系的件方法,体会真、完整的片机开工作程(硬件路接、路、件程、程序下等)。
从而使学生能任小型智能化子品的与开位,就打下基。
(3)程接在程置上,前程有⋯⋯⋯程,后程有⋯⋯⋯程。
四、学目指学生通本程的学,所要达到的知和能力水平。
从宏上描述学生掌握哪些知、形成哪些技能、养成哪些素,特突出能力目。
学目的描述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价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文字表述分两段:第一段:体描述。
即通本程学,学生在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方面达到的期果。
第二段:具体明学生达到的学目,用具体、可的言明学生能达到的学果。
例:通本程学,理解片机用系的成,能根据控制系要求,合理地片机并其硬件、件(行);养成良好的沟通能力与作精神,具有安全文明的工作、良好的道德、的量意和新精神。
1.好地理解 AT89S52片机的性能并了解片机系的用;2.能正确用元器件、路,完成片机系的安装与;3.熟掌握 AT89S52片机的程指令、程方法,能行用程序的与;4.熟使用常用器表,能片机系故障并修复;5.掌握片机用系的方法;6.具有敏的网信息意,善于整合源、于作;7.具有良好的道德与敬精神五、程建采取如下格式描述:本程以⋯⋯⋯目(任、位、品、活、案例⋯⋯⋯)体,与企合作(、取)×个典型的⋯⋯⋯作学情境;根据位(群)工作任要求,确定学目及学任内容;本程采取行向(目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模式,以学生主体,以⋯⋯⋯向教学及考核。
例:本课程以单片机应用系统真实应用项目为载体,与企业合作设计7个典型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作为学习情境;根据岗位(群)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建桥学院护理系《疾病学基础-病免》课程教学大纲2012 级护理专业试用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本课程的性质《疾病学基础一》课程为面向护理学专业开设的综合性医学基础课程。
(二)本课程的任务本课程帮助学生较全面的学习、掌握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两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免疫学涉及的所有基本概念与免疫系统最基本的构成;重点掌握病原生物(微生物、寄生虫)及病原生物学涉及的所有基本概念以及各类病原生物的共同致病特性与危害方式。
(说明该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一般课程还是主要课程;该课程是侧重理论还是重在技能培养,或者两者并重、相互结合。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疾病学基础(一)课程着重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的最基本概念以及这些概念的医学应用。
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免疫学涉及的所有基本概念;掌握免疫系统最基本的构成,包括主要的免疫分子(结构与生物学作用)、免疫细胞(类型与生物学功能);掌握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熟悉临床常见的免疫性疾病的病理机制;了解免疫学理论与免疫学技术的应用。
对于病原生物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病原生物(微生物、寄生虫)的基本概念;掌握病原生物学涉及的所有基本概念;掌握各类病原生物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形态、结构、遗传变异等);掌握各类病原生物的共同致病特性与危害方式;熟悉临床常见病原生物的致病性特点(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熟悉病原生物的一般检测与防治规律。
本课程也将同时通过一定的实验教学,给予学生最基本的病原生物学感性知识,熟悉一定的操作技能。
本课程总学时为 48 学时。
其中课堂讲授 36 学时,实验教学 12 学时。
三、课程内容(一)课程主要内容绪论【目的要求】掌握健康与疾病的概念掌握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类型概念掌握疾病发生经过、转归的一般概念掌握疾病治疗、预防的一般概念【教学内容】健康与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的原因(生物性因素、非生物性因素)与机制(损伤、感染、代谢障碍)疾病的经过(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转轨期)与转归(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死亡)疾病的治疗(常规治疗、非常规治疗)与预防(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预防概念)【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课件教学第一章免疫学概述【目的要求】掌握免疫、免疫力、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的概念掌握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与主要功能了解免疫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内容】免疫现象、免疫与免疫力的概念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组成与作用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免疫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课件教学第二章免疫细胞激活物【目的要求】掌握免疫细胞激活物的概念掌握抗原的概念、基本属性掌握抗原特异性与免疫原性的形成基础熟悉抗原的主要分类方法及医学上的重要抗原物质了解有丝分裂原、超抗原、佐剂等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激活物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免疫细胞激活物的概念抗原的概念及基本属性(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抗原特异性的形成基础(抗原决定簇、表位的概念)免疫原性的形成基础(抗原的理化及生物学特性、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抗原与免疫系统的作用方式)交叉反应的概念及形成基础(共同抗原、共同抗原决定簇、相似抗原决定簇的概念)抗原的分类(根据抗原与其识别者间的亲缘关系分类及 TDAg 与 TIAg)医学上的重要抗原(病原生物、异种血清、红细胞血型抗原、MHC 抗原、肿瘤抗原、)有丝分裂原、超抗原、佐剂等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激活物的基本概念【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课件教学第三章免疫分子【目的要求】掌握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MHC 及MHC 分子的的基本概念掌握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掌握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及主要生物学功能熟悉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与特点掌握补体系统的经典激活途径,掌握补体系统各成分的主要生物学作用熟悉补体系统的替代激活途径及 MBL 激活途径掌握 HLA 复合体基因组成掌握 HLA 的分子结构与分布熟悉 MHC 分子的生物学意义【教学内容】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肽链组成、C 区、V 区、超变区、功能区、铰链区的概念、水解片段)免疫球蛋白的多聚体形式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主要生物学功能)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与特点补体系统的概念、命名原则及组成(固有成份、调节因子、补体受体)补体系统的经典激活途径(过程、主要参与成分、重要的转化酶、攻膜复合体)补体系统的替代激活途径(过程、主要参与成分、重要的转化酶、与经典激活途径的比较)补体系统的 MBL 激活途径(过程、主要参与成分、重要的转化酶、与经典激活途径的比较)补体系统各成分的主要生物学作用MHC、MHC 分子、HLA 复合体、HLA 的基本概念HLA 复合体的组成HLA I、II 类分子的结构与分布HLA 分子的生物学意义(抗原提呈、诱导 T 细胞分化发育)【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课件教学第四章免疫细胞【目的要求】掌握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细胞的概念熟悉 T、B 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掌握 T、B 淋巴细胞的主要膜分子、亚群与功能掌握 APC 的概念与组成熟悉 NK 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的来源、分化与生物学作用掌握 CD 分子、黏附分子、细胞因子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细胞的基本概念以及免疫细胞的组成T、B 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阴性选择、阳性选择过程)T、B 淋巴细胞的主要膜分子(TCR 复体、BCR 复体、共刺激分子、CD4、CD8、Fc 受体、补体受体、细胞因子受体、丝裂原结合蛋白)T、B 淋巴细胞的亚群与功能(Th、Th1、Th2、Tc、B1、B2 亚群)NK 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的来源、分化与生物学作用APC 的概念与组成白细胞分化抗原(CD 分子)的基本概念与简介黏附分子的基本概念与简介细胞因子的基本概念与简介【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课件教学第五章免疫应答【目的要求】掌握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掌握 T、B 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抗原的加工处理及提呈;“双信号”学说)熟悉免疫应答的类型(体液、细胞免疫;初次、再次应答;正向、负向应答)熟悉免疫应答的结局(免疫保护作用、免疫损伤作用、免疫耐受现象)【教学内容】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基本过程、特点)T 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抗原的加工处理及提呈、活化的“双信号”学说、效应 T 细胞的作用方式)B 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TD、TI 抗原的识别、TD、TI 抗原介导的活化过程、抗体的抗原清除机制)免疫应答的类型(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概念、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的特点与规律、正向应答与负向应答的概念)免疫应答的结局(免疫保护作用、免疫损伤作用、免疫耐受现象)免疫损伤的形成机制(超敏反应的类型与发生机制)【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课件教学第六章病原生物学概述【目的要求】掌握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掌握病毒的增殖过程(包括异常增殖现象)与培养方式掌握病毒感染的途径与临床感染类型掌握抗病毒免疫的组成与特点熟悉干扰素的定义、种类、抗病毒作用机理、生物学活性了解病毒性疾病的诊治原则【教学内容】病毒的基本概念(生物学特点、与人类关系)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病毒的形态、病毒的结构、病毒的化学组成)病毒的增殖过程(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病毒的异常增殖现象(缺陷病毒、顿挫感染、干扰现象)病毒的分类(生物学分类、临床分类)病毒感染的途径与方式(病毒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垂直传播的概念)病毒临床感染的类型(急性感染、持续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的概念)病毒的致病机制(直接损伤作用、间接损伤作用)抗病毒免疫的组成与特点(先天性抗病毒免疫的组成与作用、获得性抗病毒免疫的组成与作用)干扰素(定义、种类、生物学活性、抗病毒作用机理)病毒性疾病的诊治原则第七章医学病毒【目的要求】掌握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掌握病毒的增殖过程(包括异常增殖现象)与培养方式掌握病毒感染的途径与临床感染类型掌握抗病毒免疫的组成与特点熟悉干扰素的定义、种类、抗病毒作用机理、生物学活性了解病毒性疾病的诊治原则【教学内容】病毒的基本概念(生物学特点、与人类关系)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病毒的形态、病毒的结构、病毒的化学组成)病毒的增殖过程(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病毒的异常增殖现象(缺陷病毒、顿挫感染、干扰现象)病毒的分类(生物学分类、临床分类)病毒感染的途径与方式(病毒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垂直传播的概念)病毒临床感染的类型(急性感染、持续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的概念)病毒的致病机制(直接损伤作用、间接损伤作用)抗病毒免疫的组成与特点(先天性抗病毒免疫的组成与作用、获得性抗病毒免疫的组成与作用)干扰素(定义、种类、生物学活性、抗病毒作用机理)病毒性疾病的诊治原则第八章医学细菌【目的要求】掌握细菌的形态、结构、形态学检查方法熟悉细菌的代谢产物及意义掌握细菌的培养要求、生长方式与生长规律掌握细菌的遗传物质基础、变异方式、变异发生机制及医学意义掌握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感染及消毒灭菌的概念掌握细菌致病性的物质基础熟悉抗细菌免疫的组成与机制熟悉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了解细菌性疾病的诊治原则【教学内容】细菌的形态结构细菌的形态学检查方法及分类细菌的能量代谢方式、物质代谢(分解、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细菌的培养要求、生长方式与生长规律(生长方式、生长速度、人工培养下的生长曲线)细菌变异的现象与类型(表型变异与基因变异)细菌的遗传物质基础(基因组 DNA、质粒的类型与特点、转座子、噬菌体)噬菌体的结构、生物学作用与分类(温和噬菌体、毒性噬菌体、前噬菌体的概念)细菌遗传变异的方式与发生机制(突变、基因转移与重组)、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的概念细菌遗传变异的医学意义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感染的概念细菌致病性的物质基础(致病性、毒力、侵袭性的概念、外毒素、内毒素的概念与作用机制)细菌性感染的来源与传播途径细菌性感染的类型(隐性与显性感染;局部与全身感染;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抗细菌免疫的组成与机制(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的抗细菌机制)消毒灭菌的概念与方法(常用物理消毒灭菌法、常用化学消毒剂)细菌性疾病的诊断、防治原则【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课件教学第九章医学真菌【目的要求】掌握医学真菌的一般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特点,代谢、培养特性)了解医学真菌的感染(感染方式)与抗真菌免疫的主要作用机制了解医学真菌的诊治原则【教学内容】医学真菌的生物学形状(形态、结构特点,代谢、培养特性)医学真菌的致病性(感染与非感染方式)与免疫性医学真菌的微生物学检测与诊治原则【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课件教学第十章医学寄生虫【目的要求】掌握寄生、寄生虫的基本概念掌握医学寄生虫的一般生物学性状、致病性特点熟悉医学原虫的一般生物学性状与致病性熟悉医学蠕虫的一般生物学性状与致病性熟悉主要代表性医学节肢动物的生活习性、危害方式了解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原则与防制原则【教学内容】寄生虫生物学的基本内容与相关概念(共生现象、寄生现象、寄生虫、宿主)医学寄生虫的生物学性状(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医学节肢动物的一般形态特点)医学寄生虫的生活史(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医学节肢动物的生活史类型)医学寄生虫的感染与免疫(寄生虫的感染类型与流行特点、抗寄生虫免疫的特点)医学寄生虫的诊治原则【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课件教学第十一章常见致病病毒【目的要求】掌握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肝炎病毒、疱疹病毒、逆转录病毒的概念与种类掌握流感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分型、抗原变异)与致病性掌握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抗原类型)、致病性(传播方式及致病特点)与微生物学检测掌握单纯疱疹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掌握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掌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微生物学检测了解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肝炎病毒、疱疹病毒、逆转录病毒的诊治原则【教学内容】呼吸道病毒概述(主要种类、所致疾病)流感病毒的生物学性状(结构、分型、抗原性变异)、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测与诊治原则肠道病毒属概述(主要种类、生物学特点与传播方式)肝炎病毒概述(肝炎病毒的种类及主要特点)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基因组结构、抗原组成)、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测及诊治原则疱疹病毒概述(共同特点、种类、引起疾病)单纯疱疹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分型、培养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测及诊治原则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测及诊治原则逆转录病毒科概述(亚科、代表病毒、引起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基因组结构、编码蛋白、复制过程、培养特性)、致病性(传播途径、致病机制、引起疾病)、微生物学检测与诊治原则【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课件教学第十二章常见致病细菌【目的要求】掌握主要致病球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的生物学性状与致病性了解主要致病球菌的诊治原则掌握主要肠道致病菌(埃希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的生物学性状与致病性了解主要肠道致病菌的诊治原则掌握“四体一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熟悉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的致病性概貌了解“四体一菌” 的诊治原则【教学内容】致病性球菌的概念、类型(G+球菌、G-球菌)葡萄球菌属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要点链球菌属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要点肠道杆菌科细菌的共同生物学特性大肠埃希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要点沙门菌属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要点志贺菌属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要点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主要致病支原体的致病性衣原体的生物学性状、主要致病衣原体的致病性立克次体的生物学性状、主要致病立克次体的致病性螺旋体的生物学性状、主要致病螺旋体的致病性放线菌的生物学性状及致病性简介第十三章常见致病真菌【目的要求】熟悉皮肤癣真菌的主要类型与致病特点熟悉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微生物学检测了解皮肤癣真菌、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的诊治原则【教学内容】皮肤癣真菌的主要类型与致病特点白假丝酵母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微生物学检测新生隐球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微生物学检测【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课件教学第十四章常见致病寄生虫【目的要求】掌握疟原虫的生物学性状、生活史、致病性、实验室诊断与诊治原则掌握日本裂体吸虫的生物学性状、生活史、致病性、实验室诊断与诊治原则【教学内容】疟原虫的生物学性状(种类、形态)疟原虫的生活史(红细胞外期、红细胞内期、蚊体配子生殖、孢子生殖期)疟原虫的致病性与致病机理疟原虫感染的免疫(带虫免疫)疟原虫的实验室诊断与诊治原则日本裂体吸虫的生物学性状(毛蚴、尾蚴、成虫形态)日本裂体吸虫的生活史(中间宿主、终宿主)日本裂体吸虫的致病性(急性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日本裂体吸虫感染的免疫(伴随免疫与免疫逃避现象)日本裂体吸虫的实验室诊断与诊治原则(二)教学建议1.课堂教学:注重基础理论联系护理实践;运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2.难点处理: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合适的素材(图片、录像、相关资料等)诠释微免知识的临床运用3.重点处理:结合临床实践(消毒灭菌、传染病护理),强化微免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