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成分分析法解析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讲解—句子的成分结构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讲解—句子的成分结构分析

分析下列句子中动宾间的关系
我们在学校吃食堂。
我们爬了千山,玩了水洞。
处所宾语
晚饭后没事, 我俩压了会儿马路。
述语和宾语1 你吃小碗,我吃大碗。
工具宾语
屋里太冷了, 赶紧到外面晒晒太阳吧!
三、定语
(一)定语的构成材料和意义类别
定语是名词性偏正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附加成分 。实词和短语大都可以做定语。
限制性定语里有一种是表同一性的。
为谁服务的问题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如果把其中“的”换成“这个”,偏正短语就转化为同位短语。
(二)定语和助词“的”
请先看下面的例子
(三)多层定语 (多重定语/复杂定语)
宾语是动词分类的主要依据。
根据带宾语的情况可把动词分成及物动词 和不及物动词。这是就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
主语和谓语4 的分类。能带受事宾语的动词叫及物动词,
不能带受事宾语的动词叫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按照所带宾语的性质来分类:
1.只能带名词性宾语的动词叫名宾动词,这 类动词数量比较多,其特点是动作性比较强, 如:“读,写,洗,打,搓,揉,踢,编, 敲 砍 摇 打扫 修理 收割 采购 修建”等等。 由这类动词构成的动宾结构容易识别。
小赵 是 (大连)人。 受动作的关系。
“土豆烧牛肉。”的主语和宾语类型是什么?
当事宾语的意义类型比较复杂,细分起来,其关系是 多种多样的。
(1)表处所:回南方、坐火车(回到……、在……上车) (2)表时间:熬夜、过中秋节(在……里熬夜、在……时 过) (3)表工具:编柳条、喝小杯(用……编) (4)表方式:存活期、寄航空(用……的方式) (5)表原因:避雨、缩水(因……而躲避) (6)表目的:交涉过财产问题(为……而交涉) (7)表类别:他当班长,我是学生(他是班长) (8)表存在:那里有鱼(鱼在那里) (9)其他:上年纪、出风头

语义成分分析法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语义成分分析法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语义成分分析法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英语词汇学习,在英语词汇学习中有许多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其中,语义成分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记忆英语词汇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语义成分分析是一种通过分解复杂的词汇来记忆词汇的方法,它具有分析复杂词汇的有效功能。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每个词汇的不同成分进行分解,并学习该词的语义,以便有效地将其记住。

语义成分分析法是将一个复杂的词汇分解成语义构成,这些构成具有一定的语义和结构特征,通过分析这些语义构成,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这个词汇,从而加深记忆。

语义成分分析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帮助学习者记忆词汇,让学习者更容易理解词汇的意思。

词汇的构成元素可以分解成语义构成,学习者可以更清楚地明白词汇的意义,并加深记忆。

语义成分分析法可以帮助学习者形成系统性的英语单词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学习能力。

此外,语义成分分析法还具有拓展性,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言。

学习者可以通过分析和探索词汇的语义构成来了解词汇的相关意义,从而学习更多的英语词汇,同时可以学习更广泛的英语表达方式。

有效地记忆和掌握英语词汇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语。

总之,语义成分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

该方法既可以帮助学习者有效记忆词汇,又可以拓展学习者的英语表达能力,是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

由于语义成分分析法的优势,它已经成为英语词汇学习的重要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

随着社会的进步,语义成分分析法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应该加强对语义成分分析法的研究和应用,以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

总而言之,通过有效利用语义成分分析法,学习者可以更快地掌握英语词汇,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

语义成分分析及其在翻译中的作用

语义成分分析及其在翻译中的作用

语义成分分析及其在翻译中的作用语义成分分析是语义学中用来解释词义的一种重要方法。

对词进行成分分析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词语的内涵与外延,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双语词的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旨在找到最合适的对应词, 减少翻译过程中的信息流失,并尝试将这一方法运用到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去。

作者在文章最后还简要提到成分分析法自身的局限。

标签:语义成分分析;意义;翻译翻译的过程是主体对客体实施控制的过程。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做到译词准确,减少信息流失,使译文传达出原文的各种信息,这是翻译控制分析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结合笔者的翻译练习说明语义成分分析在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1. 语义学中的语义成分分析语义学者受音位学中的区别性特征(distinctive feature)理论启发,提出了义素(sememe),也可以称作语义特征(semantic feature)或语义成分(semantic component)这一概念。

语义学中,把词义的每个义项,即词典中词语按意义列举的项目,称为一个义位,它是词的语义的基本存在形式, 是和单个词义相联系的一级语义单位。

而义素是用来进行义位描述的术语,是构成义位的最小意义单位, 即义位的区别性特征。

正如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我们将词义分成若干个“atom”,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词语的内涵与外延,例如英语中,Man = (+human) + (+adult) + (+male)Woman = (+human) + (+adult) + (-male)Monkey = (+animal) + (+similar to humans in appearance) + (+with a tail) + (+tree climbing)(注:结构式中的()表示义素。

+表示具有这一特征,可以不标识出来;-表示不具有这一特征。

下同。

)许多同义词经过成分分析后,其内在的区别得以充分展示,从而有助于人们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例如以下一组汉语同义词:生日=(出生的日子)+(人活着)+(-尊重庄重色彩)寿辰=(出生的日子)+(人活着)+(尊重庄重色彩)诞辰=(出生的日子)+(-人活着)+(尊重庄重色彩)总之,这种将词义进一步分解成一组语义成分的方法,就叫语义成分分析(semantic componential analysis),简称CA。

语义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语义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语义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应用重庆大学外语学院余渭深提要: 本文着重介绍Katz等人的语义成分分析方法的理论与实践。

探讨了语义成分分析法在词汇理解、动词意义结构和句法语义接口等语法分析、语义合成模式、概念结构等研究领域的应用。

以期向读者介绍以语义成分分析为核心的语义学理论系统。

关键词:成分分析,词汇,语法,意义合成模式,概念结构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roduce some new semantic theories and practices based on semantic component analysis put forward by Katz and other contemporary linguists. The paper makes a detailed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mponent analysis in the word meanings; grammatical analysis of the verb structures and the interface of syntax and semantics; semantic conflation; conceptual structure. The discussion provides readers with some insights on the system of new semantic theories.Key words: component analysis, words, grammar, conflation, conceptual structure引言语义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分相学科研究属于对语言本体的研究。

语义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主要的时期,形成了几种主要的语义研究模式,如解释语义学、生成语义学、逻辑数理语义学、格语法、齐夫语法等。

语义成分分析研究

语义成分分析研究

语义成分分析研究作者:刘丽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4年第10期【摘要】对句子进行正确的语义分析,一直是从事自然语言理解研究的学者们追求的主要目标。

文着重介绍语义成分分析方法的理论与实践。

向读者介绍以语义成分分析为核心的语义理论系统。

【关键词】成分分析语义词汇语义框架分析语义成分分析法最早应用于词汇成分分析。

这一方法的广泛使用增加了语义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衡量性。

语义成分分析之所以受到语义学家的重视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如上例的man与 woman的区别性特征只在[male,female]之间对立;成分分析方法为提示词汇语义关系提供了最为简便的方法;2.它的运用不仅局限于词汇的语义关系的分析,而且能用于词汇层面的语言单位的语义分析;3.为概念结构的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一、语义的涵义语义是个涵义较为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指词语的意义,也可以指话语的内容。

语言语言作为人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运用放言交谈、实际就是用语言交流语义,说话人要告诉听话人听话要从说话人那里知道的,说到底并不是话语的读音和语法结构,而是说话的意思,即语音、语法只起负载语义、传递语义的作用。

而这里所说的词语的意义和话语的意义,并不是要讨论的“语义”的涵义,我们这里要讨论的“语义”是指词语进入句子以后,词语与词语之间的词汇意义之外的一种关系意义,是词语在语句结构中体现出来的意义。

如“老李打了小王”“老李被小王打了”这两句中的“老李”,在前一句中是发出“打”这个动作行为的主体,我作“施事”;而在后一句中,则是“打”这个动作行为的承受对象,我们称作“受事”。

这里施事、受事的意义不是“老李”这个词语本身所具有的,而是在进入这两个句子后才具有的。

再如“我这把刀切菜”这样一个句子,“我”是发出动词“切”这个动作行为的主体,“菜”则是“切”这一动作行为的承受对象,而“这把刀”则是“切”这个动作行为的凭借工具,这些意义都是词语进入句子后才具有的,这就是我们说的语义。

语义成分分析法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语义成分分析法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语义成分分析法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作者:刘佳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年第02期【摘要】对英语学习者而言,词汇的学习直接影响其语言能力的提高,而词汇的掌握是建立在准确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的。

运用语义成分分析法理论可以帮助学习者正确理解词汇的内涵及词汇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增进学习者对词汇的记忆及使用效果,帮助他们进一步扩大词汇量,提高学习者对词汇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语义成分分析语义特征语义场词语搭配一、引言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词汇的掌握尤为重要。

尤其是在学习者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之后,他们往往通过大量阅读,自然而然地扩大词汇量;或者是死记硬背,单纯的追求扩大词汇量。

无疑这两种方法都各有其弊端,它不但不能帮助学习者灵活运用所学词汇,久而久之还易令学习者产生厌倦心理。

语义学中的成分分析方法可以为科学地记忆词汇以及正确地应用所学词汇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语义成分分析理论语义学家认为,词义不是最小的语义单位,而是由比它更小的意义单位组成的(John I, 2000 )。

这些更小的语义单位叫做语义成分,也称义素。

因此语义成分分析法也叫义素分析法,它从义素的角度分析词义,借助于结构语言学的对比性原则,将一组义位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共性义素和互有差别的义素,这样既可以看到同组义位之间的联系,也可以看到他们之间的差别。

三、语义成分分析法在词汇理解中的应用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词的词义用传统的方法是很难解释清楚的,比如,hippopotamus, polar bear, uranium等等,但如果我们从从语义成分分析法的角度出发,把一个未知语义分解成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义素时,这个词的意义就变的相对简单,从而学生也可以比较准确地理解该词的意思了,首先来看hippopotamus这个词,在理解记忆该词时,如果我们单从课本或者词典的翻译将其译为“河马”,可以牢固记住这个词的人恐怕不会很多,但如果我们用语义成分分析法把这个词分析为[+ANIMAL,+MAMMAL, +PLANT-EATING,+HEAVY,+THICK-SKINNED,+SHOPT-LEGGED, +AFRICA],这样的话或许我们对这个词的印象就会比较深刻了,根据分解后的词义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头在非洲草原上笨头笨脑地撞来撞去的肥胖动物形象便栩栩如生地浮现出来了。

现代语言学自考题-19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现代语言学自考题-19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现代语言学自考题-19(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PART ONEⅠ.There are four choices following each statement. Mark the choice that can **plete the statement.1.Semantics can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______.• A. naming• B. meaning• C. communication• D. context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B[解析] 语义学可定义为对语言意义的研究。

2."There is no direct link between a linguistic form and what it refers to (i.e. between language and the real world)". This is the ______ view concerning the study of meaning.• A. naming theory• B. conceptualist• C. contextualist• D. behaviourist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B[解析] 意念论认为语言形式与其所指事物之间(即语言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是在对意义的解释过程中以人脑中的概念为中介而联系起来的。

这一点可以通过语义三角加以阐明:3.Bloomfield drew on ______ psychology when trying to define the meaning of linguistic forms.• A. contextual• B. conceptualist• C. behaviorist• D. naming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C[解析] 布龙菲尔德在试图定义词汇意义时采用了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

句子成分分析方法总结大全

句子成分分析方法总结大全

句子成分分析方法总结大全句子成分分析是语法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句子中各个成分的语法功能和关系,可以深入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义。

本文将对句子成分分析的常用方法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句子成分分析的定义和意义句子成分指的是句子中具有特定语法功能和语义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等。

句子成分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句子结构的组织方式和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意义和语法特点。

句子成分分析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对句子的深刻理解和准确识别,对于语言学习、文学理解、语言教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常用的句子成分分析方法1. 语义分析法:通过分析句子中各个成分的语义意义来确定其语法功能和关系。

这种方法注重从句子整体的意义出发,通过掌握词语的意义和上下文的语义关系来判断句子成分。

2. 语法分析法:通过句法规则和语法现象来判断句子成分的功能和关系。

这种方法注重掌握句法规则和语法结构,通过分析语法现象和句子结构来确定句子成分。

3. 上下文依存分析法:通过分析句子中成分之间的上下文关系来确定其语法功能和关系。

这种方法注重把握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依存关系,通过分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和连接关系来判断句子成分。

4. 句法树分析法:通过构建句子的句法树来分析句子的成分和关系。

句法树是一种以树状结构来呈现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的图表,通过观察句子树的分支和节点来判断句子成分的功能和关系。

5. 语料库分析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语料库中的语法现象和句子结构来进行句子成分分析。

这种方法注重从大数据角度出发,通过观察和统计语料库中的句子结构和成分特点来进行句子成分分析。

以上述方法为基础,还可以结合语法规则、句子类型、词法特点等进行句子成分分析,从多个角度综合考量,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三、句子成分分析的步骤和技巧进行句子成分分析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主干:通过确定句子中的谓语来确定句子的主干,然后根据主干来分析其他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义成分分析法解析
作者:王凌之崔艳嫣
来源:《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4年第04期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87-01
成分分析(componential analysis)是一种语义微观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欧美学者在对词或者语素作微观分析的时候旨在从语言符号的内容平面分析出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单位,即具有区别性特征的最小语义单位。

这种语义单位叫做“义子”或“语义成分”。

在语言学范畴的语义研究中最早提出成分分析的是叶尔姆斯列夫。

一、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成分分析的基础是语义对比,根据对比特征的组合描述词义。

特点之一是对词的所指进行逻辑分析,把单个词的所指分割成最小组成单位,从而对词义结构作微观描写的方法。

二是采用元语言表示语义成分,用语义成分公式解释词义,如:[HUMAN]、[ADULT]、[MALE]等。

元语言实际上不属于任何一种自然语言,但它可以用来描述任何一种自然语言。

三是二元对立是语义成分的基本特征之一。

通常情况下 , 语义成分表现为成对的意义相反的语义单位, 例如human nonhuman, male female,adult non?鄄adult, etc。

利用此类语义成分,词义可以表示为该词所包含的基本义素,例如:从英语单词rooster中可以抽出下列语义成分[CHICKEN, ADULT, MALE]。

语义成分在很多情况下都反映某种对立关系,对于如何进行表示也须界定。

词汇可分为“无标记的(unmarked)和有标记的(marked)”两种情况,在语义对立的两个词中无标记的那个词通常可以涵盖有标记的词,反之则不成立。

二、成分分析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
1.便于较精确而简便地描述词义和说明与语义关系。

使用成分分析法,我们就能用数量不多的语义成分给许多词下定义,如ram(公羊) [+SHEEP][+MALE][+ADULT]等等。

也便于在对比中辨析异同,从而较精确地描述词义。

基于人类语言在“认知结构”方面的共性,从词汇中分解出带有普遍性的语义成分,这样做的优越性在于使得语义成分适用于分析任何自然语言。

例如:在英语中“man”可以分解为[HUMAN, ADULT, MALE],而在汉语中“男人”同样可以分解为[人,成年,男性]。

如果采用一套既定的符号元语言表示,英语中的“man”和汉语中的“男人”乃至其他任何语言中具有相同含义的词都可以表示成同一种形式。

这样不仅便于语言学家在进行研究时描写不同的语言对象,更能体现出人类在认知方面的外在相似性和内在一致性。

2.为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研究与语义相关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有用的工具。

首先语义成分分析法可用于确定一定的语法结构形式是否合理,亦即它在语义上的可接受性。

例如:A.小孩踢足球。

B.足球踢小孩。

两个句子的句法结构形式相同,都是名词+动词+名词,为什么A合理而B
不合理?原因就在于一个句子是否成立,不仅要看它在句法上是否合理,还要看它在语义上是否合理。

这说明一个语法结构形式中词与词的结合,除了受语法规则的支配外,往往还受语义上的限制。

而语义成分是一种用来说明具体语法结构中词与词之间结合的限制条件的很好的工具。

其次,语义成分可用于解释修辞现象和语言对译原理。

例如,修辞学中所说的拟人化手法,实际上就是在某一名词原有的语义成分之外,再加上(+人)这一语义成分。

不同语言之间的对译,也可以从语义成分角度加以说明。

两种语言的各个词汇单位之间必定存在某种对应关系,或者至少某些语义特点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尽管这些词汇单位肯定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只要小心谨慎,处理得当,总可以在不同语言的词汇单位的词义之间建立起来对应关系。

3.在语义代码化的研究中能起一定的作用。

由于在语义成分分析中十分重视语义关系的对立特性,大多语义成分是构成二项对立的。

如在亲属词语词义的对比分析中发现,祖父、祖母、父、母、儿子、女儿、侄儿、侄女、叔父、姨母等等,含有三对区别性语义成分,即(±男性)(±直系)(±长辈)。

这些二项对立,可以写成二进制代码,因而有助于语义形式化的研究。

三、成分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成分分析的作用局限性。

这种方法仅能对一部分词语的意义做出解释,对很多词则很难入手做出成分分析,如“人、马、牛、来、去、一、二”等等。

语义学家迄今所分析过的词语数量很少,基本上限于一些指称对象具有明显的物质性和结构化特征的词语。

因此很难普遍推广使用。

此外,也很难用成分分析法处理某些语义关系,如语义对立关系、上下义关系。

2.语义成分很难确定。

语义成分是通过对比的方法提取的,然而一组相关的词,往往可用几种分析方法,列成不同的比例式,从而得出不同的语义成分。

此外,在对比确定的语义成分,往往只是突出了一个区别特征,而类似的区别特征也许还有很多,那么,选定某一个区别特征,而没有选其他区别特征的理由是什么呢?
3.对语义成分的性质及其词义的关系存在很多疑问。

鲍林杰指出,语义特征仅属于事物的意义,属于事物在我们头脑中的反应,而不是属于事物的本身。

语词,可认为,语义成分并非物质性的东西,它是学者们的理论假设。

四、小结
总的来说,成分分析确实对语义学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在词义辨析等实际应用中也发挥了很多作用。

但它本身扔就存在着许多问题,不能接受学者们所提出的疑问,这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发展语义学中的理论。

参考文献:
[1]刘莉.解析语义成分分析法.《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一期(2008.3):85-88.
[2]徐志民.欧美语义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余渭深.语义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第2期(2004.6):32-38.
[4]张良林.试析语义成分分析法的意义.《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2010.6):128-131.
[5]刘川.成分分析与英语词汇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第2期(1991):1-6.
[6]魏小斌.语义成分分析法之瑕瑜辨析.《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2010.10):51-54.
[7]张晰.关于语义成分分析法.《现代外语》.第3期(1988):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