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统筹科技资源 设国际化大都市——访中共西安市委常委、副市长李秋实

署 ,是 实 现 区域 协 调 发 展 的 必 然 要 西 北 地 区需 要 一 个 国 际竞 争 力 强 、 牵 论 、应 用 研 究 和 专 利 转 化 成 效 显 著 , 求 ,是 实 现 科 学 发 展 、和谐 发 展 的应 引作 用 大 的核 心 大 都市 。 在全 国 区 域 形 成 了 在 国 内举 足 轻 重 、在 亚 洲 颇 有 之义 , 为西 部 大 开 发注 入 了 新 的 经 济 布 局 上 ,西 安 作 为 内 陆 开 放 城 具 影 响 的 教 育 科 技 综 合 实 力 。 也
李秋 实 :建 设 “ 以西 安为 中心 的 大 限 度 地 发 挥 区域 辐 射 作 用 , 带动 这 已成 为 西 安 经 济 新 的 增 长 极 。 未 来
统 筹科 技资源 改革 示 范基地 打 造 国 个 区域 的 发展 。 ,
际化 大 都市 .是 西安 未来 发 展 的主导 目标 。西 安计 划到 2 2 年 ,建成 国家 优 化 对 外开 放 格 局 创 新 区域 合 作 机 00
李 秋 实 :《 划 》的批 复 , 国 家 的 依 据 是 什 么? 规 是
术 ) 究 中心 , 些 尖 端 技 术在 国 内 研 一
处 于 领 先 地 位 。 多 种 学 科 的 基 础 理
深入推 进 西部 大开 发 的重要 战略部
李 秋 实 :从 区 域 发 展 格 局 来 看 ,
天 水 经 济 区发 展 规 划 》和 “ 西 对 西 安 既 是 一 个 明确 定 位 ,也 是 一 以
久. 我们 就 这 一 话 题 采 访 了西 安 市 副 安 为 中心 的统 筹 科 技 资源 改 革 示范 基 个 重 要 提 升 。西 安 是 世 界 著 名 的 历
陕西西安: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陕西西安:2017.21中国水利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特刊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陕西省西安市水务局局长贾生林西安,古称长安,有着3 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 年的建都史,是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 都之一。
城因水而兴,水因城而名。
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 《上林赋》中以“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谲,纡余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描写了汉代上 林苑的河系之美,从此这座古城就有了“八水绕长安”的美 誉。
历史上,西安水源充沛、水网密布,“长安八水”不仅奠 定了周秦伟业,也成就了汉唐盛世。
近代以来,受气候变 化、生态退化和人类活动多重因素影响,“长安八水”水量 衰减,污染加剧,堤岸破败,满目疮痍,“八水绕长安”的盛 景渐远。
2012年7月,西安市委、市政府站在加快生态文明建 设的战略高度,着眼“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拉开了生态恢复 “八水绕长安”工程的序幕。
2013年7月,为了从更大范围、更深层面、更高水平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西安市委、市政 府作出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决策,经积极申请,西安 市被水利部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试点期间,西安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陕讲话精 神,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坚持柔性治水,以落实最严格水 资源管理制度和实施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规划为抓手,以水兴城、以水靓城、以水名城,着力构建水管理、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四大体系,让水在西安流起来、动起来、美 起来,全力打造“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水韵长安”的生态型 国际化大都市。
一、主要做法1.保护“_山_水”打造山水之城一是实现秦岭水源全域保护。
开展秦岭北麓水源地保 护行动,通过实施天保工程、水土保持、生态移民等综合措 施,将秦岭北麓全流域纳入水源保护范围,推动了水源保护 关口前移,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排名全国大型城市前列。
二是率先为“一山一河”立法。
为保护中国的“父亲 山”和陕西的“母亲河”,率先为“一山一河”进行地方性立法,出台了《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全面落实 《陕西省渭河管理条例》,为依法保护两大生态区提供了重要保障。
关于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几点建议

大 差 距 。 立 良好 的 国 际 交 流 环 境 , 引 更 多 外 国 企 建 吸
业 来 西 安 经 营 , 引 更 多 外 籍 人 士 来 西 安 生 活 、 习 吸 学 已成 为 我 市 建 设 国 际 化 大 都 市 的 当 务 之 急 , 也 是 我 市 实 现 跨 越 式 发 展 的 机 遇 。 本 文 仅 就 西 安 如 何 发 挥 优 势 , 化 国 际交流环 境 提几 点 建议 。 优 第 一 , 设 国 际 水 准 的 市 政 设 施 。 是 按 国 际 化 建 一 的 标 准 , 在 我 市 所 有 道 路 上 设 置 有 西 安 特 色 的 中 英
名 称 来 历 、 点 及 周 边 景 点 、 志 性 建 筑 的 中 英 文 f- 特 标 t
化 大 都 市 三 大 类 指 标 中 反 映 国 际 开 放 交 流 程 度 的 指 标 要 求 , 国 际 化 大 都 市 要 有 一 半 以上 的 世 界 5 0强 0
企 业 设 立 分 支 机 构 , 外 国 金 融 机 构 数 量 达 到 l 0家 0
摘 要 :关 中一天水经济 区发展规划》 《 要求核心城市加快推进 西成一体化、 着力打造西安 国际化大都 市。 建设
国际化大都 市已成为西安 市的一项 战略任务 , 对于促进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立 良好 的国际交流环 境, 吸引更多外 国企 业来西安经 营, 吸引更 多外籍 人士来西安 生活、 习已成为我 市建设 国际化大都 市的 当务之 学 急, 也是我市实现 跨越 式发展 的机遇 。
关键词 : 西成一体 化; 国际化大都市 ; 国际交流 文章编 号 :7 — — 0 1- 0 — (0 0 0- 6 - 2 9 8 7 8 7 2 4 2 3 2 1 )6 0 9 0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媒体作为刍议

期嘲知; 02 l2 1年第0期 1 3 9
新 闻与传播研究
} 0 ~ 琶强鞲 a
三 、打造 良好 的传媒环境 ,提 高媒 程 !”媒体对西安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 部 门的研 究 、策划 是 比较 薄 弱 的 ;媒
介公信 力。这是传媒 凸显和巩 固其 重要 的历史文化层面的深刻挖掘 ,肯定是对人 体 操 作部 门为 研究 部 门提 供 科研 资 源 地位 ,发挥好作用的保障。
如何在大城市建设 中处理好这 一问题 ,
里 斯多德曾经说过 :人们 为了活着 而聚
务通 、技艺 精 、效 果 好 的 内容 ,也 需
说 到这里 ,还必须进一步认识到 :
胡 锦 涛 总 书记 在党 的十七 大 报 告 媒 体的文章也必须从 现在 就做 起了。亚 要在实践 中不断充实 。
靠管理部 门和制度的规约 ,也要有公众
从 供 求 两方 面 找原 因 ,也 需要 从 体 制
2 世 纪 国际化 大 都市 建设 ,早 已 上 找 原 因 ,更 需要 从 传媒 人 自身 知 识 1 领 域从 研 究 者对 于 学 与术 、理 论 与
的监督 和舆 论的制衡 。所有这些都是一 不 同于现已存在 的国际大都市 当年 的建 力 和认 知水 平 上找 原 因 ,还 需要 在 这
内 ,关于新 闻的定义林林 总总 ,而笔者 关 西部 发 展 的伟 大历 史 进 程 中 ,媒 介 建设的共同体 ,一起 去宣传 、报道 。
想强调 的是普利策 的提法 :时代是一艘 必将大 有作为 。
二、着力发挥党政领导权威话语 、
航行于波涛无常 的大海 上的航船 ,新 闻
一
、
基 于 地 处 西 安 本 土 的 新 闻 教 学 研 究 工 规 划 的 内容 和精 神 ,并 将 其 与 国家 现 催化剂 、粘合剂 、助长剂的作用 。西安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简介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都市区范围包括西安市除周至外的行政辖区,咸阳市的秦都、渭城、泾阳、三原“两区两县”。
总面积9036平方公里,现状总人口965万人。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省政府第21次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对该规划的实施意见。
作为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关键环节,本规划对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做出导引性、框架性、战略性安排。
规划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延续城市发展空间脉络,依托交通区位、科研教育等资源禀赋及以渭河、秦岭、“八水绕长安”为特色的生态格局,彰显十三朝古都的历史人文特色和现代大都市的城市景观风貌,科学构建国际化大都市空间结构。
规划以主城区和卫星城为都市区城镇体系基本格局;加快主城区北跨、东拓、西接、南融的步伐;以西安钟楼南北线为中轴,以渭河水脉贯穿东西,以秦岭和渭北为两大生态风光带,构建“一轴、一河、两带”的大都市空间结构。
以悠久璀璨的华夏文明为灵魂,以山川秀美的大秦岭为屏障,以“八水绕长安”的生态景致为胜景、以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为支撑,把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成为一座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的东方人文之都,一座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魅力和谐之都。
西安九个方面重点工作总结

西安九个方面重点工作总结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为了更好地推动城市的发展,西安市制定了九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西安九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西安将加快推进新城市中心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形象。
二、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西安将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改善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
三、加快推进现代产业发展。
西安将加快推进现代产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四、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西安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五、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
西安将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六、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西安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七、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西安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八、加快推进民生改善。
西安将加大民生改善力度,提升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保障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九、加快推进对外开放。
西安将加快推进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扩大对外贸易,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
通过以上九个方面的重点工作,西安将不断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西安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带一路”视域下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现状与思路

“一带一路”视域下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现状与思路作者:王颂吉范蓉来源:《新西部》2020年第10期基于西安的区位交通优势、资源禀赋条件和发展基础,在“一带一路”视域下,西安的城市发展定位是建成面向亚欧大陆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
围绕这一思路,西安应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着力打造古都人文交流中心、先进制造业高地和金融商贸物流枢纽。
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西安传承历史地位、贯彻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中央对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给予强力支持,西安的城市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但西安距离充分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建成对世界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还有不小差距。
目前,西安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水平不仅落后于北京和上海,而且同周边的重庆、成都、武汉存在较大差距,甚至有被郑州超越的可能。
“一带一路”为西安扩大国际交流、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西安作为西北地区惟一的国家中心城市,应抓住机遇,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实现追赶超越,为顺利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国际化大都市又称国际城市、世界城市、全球城市,是指能够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一定影响的大城市。
国际化大都市往往是区域乃至全球重要的金融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人文交流中心。
学术界从20世纪中叶开始,对国际化大都市的理论基础及等级评价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
西安在古丝绸之路时代有着辉煌的城市历史记忆,作为汉唐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安(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东西方经贸文化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距离充分发挥西安的历史文化优势、建成对世界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还有不小差距。
近年来中央对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给予强力支持。
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支持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受权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把西安打造为“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1]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把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同时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
实施西安核心城市战略优势推进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的战略机遇。
点突破 、 分段实施” 的思路 , 形成建设 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实施
实 施 西 安 核 心 城 市 战 略 优 势
推 进 国 际 化 大 都 市 建 设
口 西安 市常务副市长 董 军
3编制相关配 市组团相结合的空间结构 , . 加快西咸一
套规划。全面启动 体化进程, 推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西安国际化大都 “ 十二五” 规划编制 按照省上即将颁布的《
发展规划。同时 , 加大同咸阳的对接力 省政府要求 , 把握重点 , 抓住关键 , 力 度 , 同推进 了渭河横桥 、 共 渭河治理 、 求在衔接规划 、 建设载体 、 完善功能 、 沣河治理等一批重点项 目。 转变方式上下功夫 、 求实效。 2 调研制定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方案。 . 1 . 按照建设国际 化大都市的要求, 做 去年 1 月以来,开展了建市以来规模最 好 规划衔接 , 大城 市骨 架。主要 思路 1 拉
2工业基础雄厚。 . 宝鸡是西部工业
宾狍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4 . 科技优势突出。 宝鸡是国家首批
技术创新示范城市和第一批城市信息 术 中心 4个 , 省级重点实验室 2 , 个 省级 陕 西宝 鸡市 市 长 戴征社
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 1 个 , 0 省级企业技 术 中心 2 0个 , 宝鸡高新区科技创新能
的目标 , 赋予 了西安新的历史重任 , 为 产业体系的决定》 。以产业集群升级创 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西安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西安的发展 , 新为 目标 , 加快产业基地( 园区) 建设 , 3 面启 动统筹 科技 资源 改革。 . 全 按 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面临前所未有 正在编制基地( 园区) 发展规划。 照“ 政府引导、 市场配置 、 先行先试 、 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国际化标准值应达到4500万人次以上。这些,西安都有较大的差距。
第一部分 解读
PART 三、关于“国际化”的解读 2、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途径
1
参考以上标准,现阶段,西安在综合经济实力、国际化职能、城 市发展水平、基础设施配置和对外开放度等方面都与国际化大都市的 标准有一定距离,西安尚未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因此, 西安要实现国际化道路必须另辟蹊径。根据西安的特点,其国际化具 有自身的特点:
在此背景下,通过编制西安大都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整合西安-咸阳 两市的城市空间,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实现城市综合实力的大提升。
第一部分 解读
PART
1
现状解读 相关规划解读 “国际化”的解读
2
西咸一体化解读 空间关系解读
3
近期建设情况
第一部分 解读
PART 一、现状解读
2
3
第一部分 解读
PART 六、近期建设状况
4、浐灞生态区 浐灞生态区成立于2004年9月,是西安市“十一五”规划的建设重点之 一。区域发展的三大特色——生态、文化、现代。 5、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1年3月,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
1
2
6、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2000年 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
1
在2000年,为了提升关中城市群地位,强化西安都市圈核心功能,推进都 市圈建设,确保关中率先发展,提出推进西咸一体化发展。
以西咸一体化带动的大西安建设,将是未来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中之重。 加快西咸一体化进程,有利于西安、咸阳两市自身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整个区 域的综合竞争力。两市一体化后,仅仅从规模上,GDP总量在设区的市排名上 升8位,现状城市规模达到600万人,规划达到国际化大都市的800万人标准。 在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西咸一体化发展区被定位 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龙头核心,其发展关系到我省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 大局,必须加速推进。
开发区, 2002年6月设立国家级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 2.8平方 公里。
3
第一部分 解读
PART 六、近期建设情况
咸阳
1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建设大型国际航空枢纽港,增强西安与国际 城市之间的通达性,加快完成第三航站楼及第二机场跑道工程。
预计 2020年旅客吞吐量将达4000万人次。
渭河北城区:东部石油化工组团与西部高新片区,渭河北岸城市 景观区。
2002年12月28日,在西安签订西咸经济一体化协议书,被专家认为是陕西经济发展史上
1
观念突破、体制创新的里程碑式重大事件; 2003年1月21日,西安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与咸阳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 就生态环境保护、构建西咸大交通体系等一系列合作政策等议题进行了座谈; 2003年3月10日,两市制订了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工作方案,正式联合成立了“西咸一 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1
和西南带状延伸,形成两心、两带的空间结构。
2
3
第一部分 解读
PART 三、关于“国际化”的解读
1、西安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差距
经济发展:国际大都市的人均GDP大致在10000—12000美元之间。2008年,西安
1
人均GDP为 3714美元,与重庆、成都、武汉、郑州等中西部城市相比也有一定差距。 国际化大都市大多是是区域乃至世界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2008年西 安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4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5%。金融市场规模在西北地区居 首位。但与居全国首位的北京市(16.1%)相比有较大差距。与西部的成都市(197.6 亿元)也有一定差距。因此,西安要发展为“区域性金融中心”任重而道远。
2
2004年5月31日,两市在西安对《西咸实施经济一体化战略规划纲要》(草案)进行进 一步修订和完善; 2004年7月12日,西咸经济一体化两市领导联席会议在咸阳召开,会议通过了《西咸实 施经济一体化战略规划纲要》,并签署了联席会议《备忘录》,开启了两市经济一体化由 准备到实质性实施的新篇章。
2
目前世界公认的国际化大城市,城市人口规模一般在800万—1500万左右。 现状 西安市人口约500万人,咸阳市70万人,有着较大的差距。 国际化大都市具有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服务系统, 尤其是对外交通与信息 通讯具有国际一流水平。轨道交通客运比重约为60—80%。国际航空港年旅客吞吐量
从更大区域考虑城市的生态格局。
3
第二部分 构想
PART 一、一体化视角下的空间发展战略 拓展、整合、重构、提升
1
•拓展: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依托现有的西安城区、咸阳城区,重点向
北、东、西三个方向进行空间拓展。形成“一核一轴七片区”的城市空
间框架。 •整合:整合将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空间建设的主旋律,通过空间整合,
1
发生着转变,其交通功能、水源地功能、景观功能、环境优化功 能等日益加强。很多城市已经或开始借用跨江河发展的方法来打
破江河造成的两岸发展不均衡的局面。
2
作为渭河沿岸的第一大城市—西安,从古至今经历了多朝多代的 空间发展演变,继承了古代许多色彩纷呈的建城思想,最终形成
了如今的城市空间发展形态。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西安市的母亲 河,渭河的功能从作为水源、防御、运输通道,逐步转变,成为
西安、咸阳是两座直线距离仅为25公里的千年古都。一座是八水环绕的
灵秀之地西安,一座是山水俱阳的中国第一帝都咸阳。
1
2
西安市现 状人口约450 万人,建设用 地400平方公 里,咸阳市现 状人口约70万 人,建设用地 70平方公里。 随着城市 的快速发展, 两市城市建设 用地已经相接。
3
Google earth上的两市城市发展
2
突破行政区界,凝聚力量,打造统一的发展平台,成为承载城市跨越发
展的主体。
•重构:长期以来,西安咸阳两市的空间发展各自成为封闭的独立体系, 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将打破这种封闭,重新构建完整的空间体系。
3
•提升:提升国际化大都市的整体形象,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中 心,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
第二部分 构想
2
沣河新区:沣西经济技术开发组团、沣西文教科研组团、上林苑
居住休闲渡假组团、沣东高科技产业组团。 西咸共建区:沣河新区西咸共建区、泾渭产业密集区。
,从以下四个方面建设西安国际化 大都市: 整体考虑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布;
2
整合两市历史文化资源,凸显文化之都的深厚历史积淀; 整合旅游资源,为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支撑;
2
3
本次规划是城市在一体化视角下的空间发展。
第一部分 解读
PART 五、空间解读
西安、咸阳周边南为秦岭、西北为渭北台塬、东为骊山,中部渭河东西
流过,泾河、浐河、灞河、涝河南北向注入渭河。区域还分布众多的遗
1
址保护区。
2
3
第一部分 解读
PART 城河关系解读 大多数重要的城市都是依河而建。比较其他中外城市可以看出, 在沿着江河构建生产生活空间的那些城市中,原先江河之功能在
2
3
第二部分 构想
PART 2、重塑核心区域的功能和景观 一廊:渭河水脉——大都市景观长廊
1
通过着力塑造渭河两岸滨水空间。塑造现代化城市的景观形象。 由西至东串接涝渭湿地公园、咸阳湖生态水景公园、沣渭湿地公园、 CBD核心水景区、灞河入渭国家级湿地公园、泾渭湿地公园。
2
3
第二部分 构想
PART 3、重构城市功能 重构城市功能分 区,在现有两市现 有建设用地已经建 满,同时考虑对古 城风貌的保护,在 渭河两岸 新设金 融商务核心区 , 作为未来国际化金 融、商务、公司总 部所在地。该区位 于城市中心区位优 越,渭河从中间穿 过,有利于创造现 代化的城市形象。
2
际化大都市”是一个导向性、目标性的定位。
3
第一部分 解读
PART 二、相关规划解读
《西安市总体规划》:西安市南依秦岭,东靠骊山,西北为咸阳市,在西安视角
下,以老城区为核心,城市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沣河以东、渭河以南、灞河以西、
1
秦岭以北的区域。
2
3
第一部分 解读
PART 二、相关规划解读 《咸阳市总体规划》。咸阳市西北靠五陵塬,南依渭河,西南紧 邻西安市未央区,在咸阳市的视角下,市区的发展方向是向东北
PART 城市空间发展方向 北跨、东拓、西接、南融
北跨:以泾渭新城及空港新城带动 城市空间向北跨越渭河,在渭河北岸 形成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及多功能的 机场城市。
1
2
东拓:在东部建设国际港务区,成 为全国最大的国际性陆港、黄河中上 游地区最大的物流中心和商贸集散中 心。
西接:通过西咸共建沣渭新区和沣 镐人文生态区,实现两市对接。进一 步保护好周、秦、汉、唐遗址,完善 城市空间结构。 南融:控制城市向南拓展,加强生 态建设,使南部秦岭的生态格局融入 城市发展中。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空间的整合与发展
李 肇 娥
2009年10月16日
主要内容
PART
1
解 读
2
构 想
3
实 施
PART
二〇〇九年六月,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关中—天水经济区成为继成渝、北部湾之后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战略高地。规 划提出: 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2020年, 都市区人口发展到1000万人以上,主城区面积控制在800平方公里以内。把 西安市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 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