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河南省郑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2019年河南郑州中原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2019年河南郑州中原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一、单选题1.正面上手发球击球时,以全掌击球的()A.后部分B.后上部分C.后中下部D.后中上部2.2004年2月4日,国际足联确认了()是足球的发源地。
A.英国B.巴西C.阿根廷D.中国3.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组成。
A.气管B.上呼吸道C.肺D.下呼吸道4.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两大部分组成。
A.口腔B.食管C.小肠D.消化腺5.前滚翻动作要点是支撑、蹬伸、低头、提臀、()A.蹬腿B.团身C.翻滚D.推手6.血液是由()和血细胞组成的液体组织,存在于心血管系统中。
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7.马步正确的做法是两脚平行开立,屈膝中蹲,大腿接近水平,身体重心在()A.两脚之间B.两脚前方C.两脚后方D.身体右侧8.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球小、速度快、旋转性强、()A.变化小B.落点不清C.变化多D.场地小9.体育教师在制定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时,最根本要体现的是()A.教育性B.普及性C.现实性D.科学性10.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独特的“好奇心”和超常的“()”能力。
A.学习B.动手C.模仿D.练习1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安全教育始于()的运动技能领域。
A.水平一B.水平二C.水平三D.水平四12.时尚健美操的种类有()A.搏击操、拉丁有氧操、啦啦队操B.搏击操、摩登有氧操、单车有氧操C.拉丁有氧操、单车有氧操、啦啦队操D.搏击操、拉丁有氧操、单车有氧操13.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是生物学因素、个性心理因素和()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文化因素D.社会学因素14.在田径教学中,学生学习动作技能要经历一个由不会到会,由泛化到分化,再到()的发展过程。
A.基本掌握B.熟练掌握C.巩固提高D.熟练运用15.下列不属于骨杠杆类别的是()A.费力杠杆B.平衡杠杆C.省力杠杆D.速度杠杆16.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加大负荷量度的基本形式为()A.直线式、阶梯式、波浪式和跳跃式B.直线式、斜线式、阶梯式和跳跃式C.斜线式、直线式、波浪式和跳跃式D.斜线式、阶梯式、波浪式和跳跃式17.在跳跃技术中,助跑的任务是获得必要的(),为起跳创造有利条件。
2019年河南郑州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9年河南郑州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选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出台的第一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文件是()A.《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B.《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C.《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议改革的意见》D.《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1.C【解析】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议改革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份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的政策文件。
2.在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召开的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A.完善人格B.立德树人C.培育人才D.造福人民2.B【解析】在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召开的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3.“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主张教育最高目的的是()A.杜威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卢梭3.B【解析】题干所述为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4.教师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发展优势和特长,避开短处,依据的是()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4.D【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1)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暂时落后或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都会达到与一般正常学生一样的发展水平;(2)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
5.人之性恶,需教之,否则必危害他人,反映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的()A.个人本位论B.文化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无目的论5.C【解析】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
教育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最高宗旨。
题干所述反映的是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6.王老师下班后,仍惦记情绪不好的小明,积极与家长电话联系,反映教师的()A.广延性B.创造性C.长期性D.主体性6.A【解析】教师劳动的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老师招聘试卷AB卷

郑州市中原区2019年招聘初中数学教师试卷(A 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一、唯一性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 若化简|1-x |-1682+-x x 的结果为2x -5,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为任意实数 B 、1≤x ≤4 C 、x ≥1 D 、x ≤42. 己知一组数据x 1,x 2,x 3,x 4,x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31,那么另一组数据3x 1-2,3x 2-2,3x 3-2,3x 4-2,3x 5-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A 、2,31 B 、2,1 C 、4,32D 、4,33.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如果AE=4,EF=3,AF=5,那么正方形ABCD 的面积等于( ) A 、16225 B 、15256 C 、17256 D 、162894. 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D 是 A B 上的三等分点,如果⊙O 的半径为1,P 是线段AB 上的任意一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3π B 、6π C 、2π D 、32π5. 如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那么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A 、8个 B 、9个 C 、10个 D 、11个6. 一杯可乐售价1·8元,商家为了促销,顾客每买一杯可获一张奖券,每三张奖券可兑换一杯可乐,则每张奖券相当于( )A 、0·6元B 、0·5元C 、0·45元D 、0·3元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7. 使分式12125222----χχχχ的值为零的χ的值为__________。
8. 如图,己知两点A (2,0),B (0,4),且∠1=∠2,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
9. 分式方程1-χχ+1-χK -1+χχ=0有增根χ=1,则K 的值为__________。
2019河南郑州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9河南郑州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的观点属于()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二因素论2.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差异性3.新生儿的心理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周岁以后发展速度相对变慢。
这表明了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A.连续性B.整体性C.不均衡性D.高速度4.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
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A.转移法B.自我说服法C.反思法D.冷却法5.以下对内部学习动机描述不正确的是()A.满足于学习活动之内B.学习是因对学习内容感兴趣C.是达到某种结果的手段D.由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引起6.“学到老,活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普及性B.长期性C.终身性D.公共性7.开放式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是()A.信息加工B.人本主义C.建构主义D.认知主义8.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
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合作法C.实践法D.行动研究法9.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10.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A.学生的智力水平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D.学生的学习方法11.当人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
这种心理状态是()A.忧愁感B.习得性无助感C.抑郁感D.焦虑感12.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是()A.比较B.抽象C.概括D.变式1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14.在解决困难问题时,专家型教师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与新手型教师相比()A.更长B.更短C.一样D.说不清15.下列不属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学习方式的是()A.自主学习B.探究学习C.合作学习D.接受学习16.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
2019年郑州市经开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四)

②他们没有航海设备,只有原始的舟筏,却在占据了地球三分之一面积的大洋中,找到了一个个孤
A.黄昏 B.夜半 C.黎明 D.午后
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云想衣裳花想容”是形容杨玉环美貌的诗句
B.“王允巧施连环记”与“羞花”讲的是貂蝉的故事
C.“闭月”所形容的沉鱼”讲的是王昭君的故事,“落雁”讲的是西施的故事
5.下列关于生活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 )
的青年人做出了这样的人生抉择。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叩问 雕刻 B.质问 铭刻 C.拷问 镌刻 D.追问 铭记
7.本土的东西要想传承,一定要拥有充分的文化自信,要善于理解并
多元的文化门类,从自己的世
界走到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去。毕竟,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是因为封闭和自锁而实现持久传扬的,不勇
南阳山香教育真题集
2019 年郑州市经开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四) 第一部分教育基础理论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 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0.5 分,共 15 分)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 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 ) A.扇贝效应 B.南风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巴纳姆效应 2.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 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 A.行动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3.下列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 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 4.一个学生过分害怕兔子,我们可以依次让他先看兔子的照片,与他谈论兔子,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兔 子,让他靠近笼中的兔子,最后让他摸兔子、抱起兔子,消除对兔子的惧怕反应。这样一种改变行为的方法 属于( ) A.代币奖励法 B.行为塑造法 C.系统脱敏法 D.肯定性训练 5.某一学生特别怕老师,说明他在班上最缺少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哪一种需要( ) A.求知需要 B.自尊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6.熟悉了杯子是喝水用的,却看不到杯子反过来可以作为烛台使用,这一现象属于( ) A.定势 B.功能固着 C.缺乏生活经验 D.粗心大意 7.在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的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的 能力是( ) A.同感 B.以病人为中心 C.移情 D.自我 8.某一班级约定上课前要静静地等待老师的到来,这一约定属于( )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人际关系 9.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 A.合作学习 B.发现学习 C.情境学习 D.指导学习 10.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1.因材施教的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12.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必要而特殊的储存阶段是( ) A.理解 B.巩固 C.运用 D.检查 13.下列方法中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是( )(易错) A.读书、讨论 B.谈话、演示 C.实验、实习 D.练习、研究 14.守信、勤奋、自立、乐观、进取等是德育中的( )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品德教育 D.心理教育 15.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由感性上升至理性的中心阶段是( ) A.引起求知欲 B.感知教材 C.理解教材 D.巩固知识 16.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的核心部分是( ) A.培养什么人 B.规定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 C.培养的人为谁服务 D.具体的培养目标 17.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说明教学必须贯彻( )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8.《学记》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这说明教学应当遵循( )(常考)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9.将学习过程分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阶段的教育著作是( )
2019二七区招教真题

2019年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l.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个性自我2.2019年7月1日,香港回归22周年,( )当选为行政长官。
A.梁振英B.曾荫权C.普京D.奥巴马3.亚洲博鳌论坛的主题是( )A.推进共同发展B.变革世界中的亚洲;迈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C.共建和谐亚洲D.和平与发展4.俄罗斯总统是( )A.普京 B.萨马兰奇C.希拉里D.奥巴马5.人民币对( )直接交易,这是除与美国外的国家进行的交易。
A.日本B.英国C.法国 D.德国6.传统的金砖四国除了中国外,不包括( )A.巴西B.俄罗斯C.印度 D.南非7.没有获得过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 )A.谢家麟 B.吴良镛C.袁隆平 D.杨振宁8.2012年是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淡会上的讲话》的( )周年。
A.70 B.80C.90 D.100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的是教师的( )A.长期性 B.间接性C.连续性D.创造性10.我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由( )编写的。
A.房东岳B.廖世承C.潘菽D.夸美纽斯11.21世纪高技术的核心是( )A.信息技术B.生物技术C.新能源技术D.航天技术12.几种相关的、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统称( )A.才能B.智力C.创新力D.发展力13.教学直观不包括( )A.言语直观 B.模像直观C.实物直观 D.表情直观14.教师的仪表不包括( )A.举止B.表情C.着装 D.板书15.教师专业成长最快的途径是( )A.自我反思B.向优秀教师学习C.读书D.演讲16.接受学习的教学过程不包括( )A.呈现先行组织者B.提供学习任务和学习材料C.提供学习目的D.增强认知结构17.新生儿学“狗”这个符号的学习属于( )A.表征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上位学习18.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是在( )A.幼儿期B.乳儿期C.少年期 D.青年初期19.学生身心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是在( )A.少年期 B.乳儿期C.中年期 D.青年初期20.教师的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创造性B.生成性C.感官性D.建设性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2019河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卷附解析

2019河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卷附解析1.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C)A。
研究教育现象B。
沟通教育问题C。
揭示教育规律D。
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2.教师的法律地位是由什么确定的?(A)A。
政治地位B。
经济地位C。
文化地位D。
社会地位3.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知识的原理规律。
这种研究是什么?(B)A。
独立研究B。
发现研究C。
掌握研究D。
机械研究4.使学生能从营养学的角度懂得西红柿是蔬菜,又能从植物学的角度懂得西红柿是植物的果实。
它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什么?(D)A。
逐渐分化原则B。
循序渐进原则C。
启发性原则D。
整合协调原则5.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什么?(B)A。
自觉性B。
自主性C。
创造性D。
超越性6.下面对研究策略的解释,哪一个不属于研究策略的定义?(A)A。
研究策略是对一切研究活动的指导B。
研究策略是具体的研究方法与技能C。
研究策略是研究的调节与控制技能D。
研究策略是研究方法与研究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7.“愤”“悱”二字源自___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根据___的解释,“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就是什么?(C)A。
愤B。
启C。
悱D。
发8.下列哪一个不属于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C)A。
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研究的促进者B。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C。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非社区型封闭的教师D。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与建设者9.在整个课程编制中最为关键的准则是什么?(B)A。
课程内容B。
教学目标C。
课程标准D。
课程目标10.目标模式的代表人物和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是谁?(C)A。
___B。
___C。
___D。
___11.下列哪一个不属于现代教学的非基本组织形式?(D)A。
班级授课制B。
个别授课制C。
复式教学D。
现场教学12.下列哪一个属于现代教育评价理念?(A)A。
形成性评价B。
诊断性评价C。
总结性评价D。
2019年郑州市管城区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A.彰显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B.唤起教学活动的"目标''意识
C.呈现创造性的教学过程D.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得分
评卷人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51、52、54小题每小题7分,53小题8分,共29分)
51.特级教师霍老师回忆了他的一段亲身经历:在我的班上,有一个转来的小女孩,这个女孩和别的学生有些不同。我观察几次后发现,我在上课提问的时候,她总是举手但经常回答不上问题。我在下课的时候向她了解了情况,她说她怕如果不举手的话别的同学认为她学习很差,于是就每次都举手。我就和她约定在上课的时候,如果那个问题她能答出的话就举右手,答不出的话就举左手。霍老师以后就根据她举手的情况对她进行提问。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霍老师发现她的成绩变得好起来了。
C.促进了学生的个人社会化D.倡导学生自主管理
47.班集体的活动是班集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后力所在,就内容而言。有()
A.学习活动B.班会活动C.校内外实践活动D.思想讨论
48.有一次下雨天,教室的地板被踩湿了,很滑。教师上课时,滑了一下,险些摔倒在地。此时,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位老师站稳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同学们一听,顿时安静下来。上述案例主要体现为教师的()
A.皮格马利翁效应B.同化效应C.投射效应D.巴纳姆效应
14.一位同学阅读过小说《瓦尔登湖》后,记着小说的开头和结尾,中间部分情节遗忘较多。这是受()因素的干扰。
A.消退和干扰抑制B.倒摄和干扰抑制
C.前摄和消退抑制D.前摄和倒摄抑制
15.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在学习中要()
A.合理分配复习时间B.采取多样化方法
A.命题B.产生式C.概念D.图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河南省郑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的观点属于()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二因素论2.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差异性3.新生儿的心理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周岁以后发展速度相对变慢。
这表明了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A.连续性B.整体性C.不均衡性D.高速度4.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
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A.转移法B.自我说服法C.反思法D.冷却法5.以下对内部学习动机描述不正确的是()A.满足于学习活动之内B.学习是因对学习内容感兴趣C.是达到某种结果的手段D.由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引起6.“学到老,活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普及性B.长期性C.终身性D.公共性7.开放式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是()A.信息加工B.人本主义C.建构主义D.认知主义8.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
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合作法C.实践法D.行动研究法9.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10.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A.学生的智力水平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D.学生的学习方法11.当人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
这种心理状态是()A.忧愁感B.习得性无助感C.抑郁感D.焦虑感12.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是()A.比较B.抽象C.概括D.变式1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14.在解决困难问题时,专家型教师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与新手型教师相比()A.更长B.更短C.一样D.说不清15.下列不属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学习方式的是()A.自主学习B.探究学习C.合作学习D.接受学习16.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
这种现象属于()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广度D.注意的分散17.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以下属于中学生对惩罚的看法的是()A.犯了过错被成人惩罚是理所当然的B.所犯错误的内容与惩罚的性质可以无关C.最严厉的惩罚是最有效的D.有效的惩罚应该是报应性惩罚18.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课堂教学B.复式教学C.开放教学D.小组教学19.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贝尔D.桑代克20.在动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练习成绩出现忽高忽低或停顿的现象,称为()A.起伏现象B.高原现象C.过度学习D.中止现象21.某小学根据当地太极拳具有悠久历史的现实,在该校开设了太极拳课程。
该课程属于()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22.编制课程表时,尽量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A.随机安排B.分类安排C.集中安排D.交错安排23.教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应该采取的策略是()A.取法乎中B.取法乎下C.取法乎上D.无法即法2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教学B.公共关系C.行政D.安全25.“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形象地体现了()的内涵。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26.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那么这个孩子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是()A.前习俗水平B.后习俗水平C.准习俗水平D.习俗水平27.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16岁的孩子属于()阶段。
A.同一性对角色混乱B.自主性对羞怯感C.主动感对内疚感D.勤奋感对自卑感28.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是()A.教学手段B.教学方法C.课程D.管理体制29.按照归因理论,“努力”属于()因素。
A.内部—可控B.内部—不可控C.外部—可控D.外部—不可控30.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A.社会适应B.社会化人格C.精神面貌D.精神状态二、判断题31.自言自语是幼儿语言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32.教师在工作中履行了道德义务就失去了职业自由。
()33.效度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一致性。
()34.幼儿的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是一个此长彼消的过程。
()35.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依据是教育目的。
()36.追求整体性课程目标是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一种趋势。
()37.不能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分为水平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
()38.3~4岁的儿童容易学会世界各民族语言的发音,所以有人称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为“国际公民”。
()39.教师公正,教育必然公正。
()40.我国传统教学的严重弊病是重视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真题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霍尔的代表观点,霍尔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遗传决定论的掌握。
★★【错因分析】本题难度不大,错选多因记忆混淆。
2.B【解析】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理解。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D项,考生需准确区分阶段性与个别差异性规律的内涵,不要混淆。
3.C【解析】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的理解。
★★★【错因分析】本题难度不大,关键是考生要理解题干所表达的意思。
4.D【解析】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可以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孩子自己会慢慢地停止哭喊。
当孩子处于激动状态时,成人切忌激动起来。
例如,对孩子大声喊叫“你再哭!我打你!”或“你哭什么?不准哭,赶快闭上嘴!”之类的。
这样做会使孩子情绪更加激动,无异于火上加油。
【命题立意】考查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
★【错因分析】题目难度较小,考生要准确掌握各种控制情绪的方法。
5.C【解析】内部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学生因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
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活动本身就能使其得到满足,无需外力的作用,如报酬和奖赏,也能产生荣誉感。
【命题立意】考查内部学习动机的内涵。
★★【错因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依据内部学习动机的内涵可将A、B、D项排除。
考生要准确识记内部学习动机的概念。
6.C【解析】终身教育把教育看成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实现了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教育过程的统一。
“学到老,活到老”正是终身教育的典型表现。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现代教育特点的理解。
★★【错因分析】本题为常考题目,难度不大,考生需准确掌握。
7.B【解析】人本主义的基本教学模式有:(1)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2)开放课堂模式;(3)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开放式课堂模式的理解。
★★【错因分析】复习不到位。
8.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行动研究法的概念。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行动研究法的理解。
★★【错因分析】本题为常考题目,难度不大,考生需准确掌握。
9.C【解析】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班级管理模式的理解。
★★【错因分析】班级管理的四种模式中,平行管理是常考点,考生需准确区分四种模式的内涵,并有重点地掌握。
10.C【解析】A、B、D项均属于主观条件,只有C项是客观条件。
【命题立意】考查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
★★【错因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生要牢固识记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11.B【解析】习得性无力(助)感简称无力感,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力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命题立意】考查习得性无助感的概念。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12.D【解析】变式是指变换使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属性,使本质属性保持不变而非本质属性或有或无,以便突出本质属性。
【命题立意】考查变式的概念。
★★★【错因分析】变式的概念是常考点,本题难度不大,考生需要准确识记。
13.D【解析】教学的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正是巩固性教学原则的体现。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巩固性原则的理解。
★★【错因分析】教学原则的体现是常考点,结合《学记》或者古代教育家的名言出题是常见的出题方式,考生需准确识记,不要混淆。
14.B【解析】善于解决问题的专家与新手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具备有关问题的大量知识并善于实际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因此,专家型教师表征问题的时间相对比较短。
【命题立意】考查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表征问题的时间长短。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记忆不清楚。
15.D【解析】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识记。
★【错因分析】本题为常考题目,难度不大,考生需准确掌握三种学习方式的内涵,不要混淆。
16.D【解析】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注意的分散的理解。
★★【错因分析】如果考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就容易混淆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分散和注意的分配这几个概念。
17.D【解析】年长儿童认识到,犯错无须从外部施加强制性惩罚,因为过错行为本身就为社会或群体不容,会被同伴嫌弃。
犯过的内容与惩罚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效的惩罚应该是报应性惩罚。
【命题立意】考查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中关于中学生对惩罚的看法。
★【错因分析】复习不到位。
18.A【解析】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的识记。
★【错因分析】记忆混淆。
19.C【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提出者。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混淆了人物与知识点的对应关系。
20.B【解析】通常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