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可行性研究报告(仅供参照)

合集下载

经济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可行性研究报告

经济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可行性研究报告

经济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可行性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论某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设立的省级开发区,前身为某省三江口边境经济特区,是我市继郴州经济开发区(原郴州市城前岭经济技术开发区)后设立的第二个省级开发区,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核准更名为“某经济开发区”(湘发改函[2006]60号)。

开发区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素有“有色金属之乡”和某“南大门”美誉的某县,位于湘粤赣三省的郴州、韶关、赣州“红三角”经济圈的中心。

区内多丘陵和山地,地面标高介于625.6—631m,原地貌单属缓坡地、菜地或旱田。

三江口工业园位于某与广东省交接部的狭长地带,四周地势起伏很大,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继续向周边扩展范围已不现实。

三江口工业园仅剩20公顷土地可供使用,园区招商载体不足、发展空间狭窄,与当前沿海产业转移势头形成强烈对比。

然而,随着园区的快速发展,现有的区域规模显然已不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

受某经开区的委托,某国富凯咨询有限公司拟将就其扩区调规进行可行性研究。

本次可行性研究经历了可行性评估方案选择、制定具体调研评价计划、开展现场实地研究与评估、系统分析评价现场审核资料等多种环节,与某开发区主管领导及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充分沟通,并深入项目所在区域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出具本次可行性研究成果。

在评估方法上,则根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总体上采用了全面复核和实质性审核相结合的方法,实施了包括可行性评估、对比分析评价、查阅规划编制记录与政策文件等必要的评估程序。

针对不同的规划内容与数据,结合不同的评估对象,采用了检查、对比、查询及计算、分析性复核等评估手段,以达到本次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价的目的。

1.1项目简介某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设立的省级开发区,前身为某省三江口边境经济特区,是我市继郴州经济开发区(原郴州市城前岭经济技术开发区)后设立的第二个省级开发区,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核准更名为“某经济开发区”(湘发改函[2006]60号)。

汝城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分析报告

汝城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分析报告

汝城县资源型都市可持续进展研究报告一、汝城县资源型都市可持续进展的基础和条件评价(-)资源型都市差不多情况1、自然条件(1)地理状况汝城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湘、粤、赣三省交界处。

北通资兴市、桂东县,南连广东省仁化县、乐昌县,东接江西省崇义县, 西邻宜章县。

史称“内为衡邙日)宝(庆)门户,外扼赣粤咽喉”。

地理座标为东经113°16' 17" —113° 59' 21",北纬25° 19’ 05" —25°52’ 27"之间。

南北长63公里,东西宽72公里, 总面积2400. 52平方公里。

辖12个乡、3个民族乡、8个镇,总人口38. 247 万。

汝城县地处南岭山脉中段与罗霄山脉南端之交接部,四周群山环抱,境内山峦叠嶂,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中部凹陷形成一山间长条形盆地。

境内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1500m,最高点五指峰1723. 6m,最低点三江口,海拔160m。

有大小河流696条,五大要紧河流为浙水、泯江、滁水、赣江上犹水、北江城口水,分不源于湘江水系、赣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地下水资源丰富,要紧有热水镇高温地下热水和罗泉大汤中温地下温泉。

土壤要紧有红壤、山地黄棕壤、水稻土、山地划甸土、紫色土、旱土等。

属中亚热带温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水充沛,阳光充足。

年均气温16. 6°C,降水1546mm,无霜期273天。

(2)地质状况汝城县地层分布不全,自无古界至新生界除寒武纪上组、奧陶系、志留系及三迭系外,其余均有分布。

要紧有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碳系、二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地层。

地质构造复杂,要紧经加里东、新华夏系、燕山期等构造运动。

境内岩浆分布面积较大,约为540平方公里,要紧是印支期侵入体和燕山期侵入体。

所见岩体呈岩基、岩珠、岩枝、岩脉产出。

2、气候条件汝城县地处南岭山脉北麓,境内地形起伏,高山深谷彼此相间,组成300 米以下、300—500 米、500—800 米、800—1000 米和1200米以上五级夷平面。

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_企业报告(业主版)

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_企业报告(业主版)

0.2
目成交公告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023-06-07
二、采购效率
2.1 节支率分析
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近 1 年项目月度节支率在 0%~1.2%之间浮动。从地区来看,节支率 表现出较强的行业差异性,环保咨询、广告业、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等节支率相对较高。 近 1 年(2022-09~2023-08):
¥119.12
同比增长:555.9%
平均金额(万元)
¥10.83
同比增长:19.3%
平均节支率
1.2%
同比增长:100.0%
*平均节支率是指,项目节支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节支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1.2 需求趋势
近 3 月(2023-06~2023-08):
近 1 年(2022-09~2023-08):
目标单位: 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报告时间:
2023-08-18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供应 商、代理机构、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招标采购行为分析,为目标单位招标采购管理、采购效率 监测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帮助目标单位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中介机构等快速了解目 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竞争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单位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0.1
目成交公告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022-12-02 2022-12-02

(完整版)汝城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书

(完整版)汝城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书

(完整版)汝城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书汝城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一、汝城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评价(一)资源型城市基本情况1、自然条件 (1)地理状况汝城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湘、粤、赣三省交界处。

北通资兴市、桂东县,南连广东省仁化县、乐昌县,东接江西省崇义县,西邻宜章县。

史称“内为衡(阳)宝(庆)门户,外扼赣粤咽喉”。

地理座标为东经113°16′17″―113°59′21″,北纬25°19′05″―25°52′27″之间。

南北长63公里,东西宽72公里,总面积2400.52平方公里。

辖12个乡、3个民族乡、8个镇,总人口38.247万。

汝城县地处南岭山脉中段与罗霄山脉南端之交接部,四周群山环抱,境内山峦叠嶂,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中部凹陷形成一山间长条形盆地。

境内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1500m,最高点五指峰1723.6m,最低点三江口,海拔160m。

有大小河流696条,五大主要河流为浙水、沤江、滁水、赣江上犹水、北江城口水,分别源于湘江水系、赣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地下水资源丰富,主要有热水镇高温地下热水和罗泉大汤中温地下温泉。

土壤主要有红壤、山地黄棕壤、水稻土、山地划甸土、紫色土、旱土等。

属中亚热带温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水充沛,阳光充足。

年均气温16.6?,降水1546mm,无霜期273天。

(2)地质状况汝城县地层分布不全,自无古界至新生界除寒武纪上组、奥陶系、志留系及三迭系外,其余均有分布。

主要有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碳系、二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地层。

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经加里东、新华夏系、燕山期等构造运动。

境内岩浆分布面积较大,约为540平方公里,主要是印支期侵入体和燕山期侵入体。

所见岩体呈岩基、岩珠、岩枝、岩脉产出。

2、气候条件汝城县地处南岭山脉北麓,境内地形起伏,高山深谷彼此相间,组成300米以下、300―500米、500―800米、800―1000米和1200米以上五级夷平面。

经济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可行性研究报告

经济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可行性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2010年10月第一章总论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设立的省级开发区,前身为湖南省三江口边境经济特区,是我市继郴州经济开发区(原郴州市城前岭经济技术开发区)后设立的第二个省级开发区,2006年4月,国家(湘发改函[2006]60号)。

发改委核准更名为“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素有“有色金属之乡”和湖南“南大门”美誉的汝城县,位于湘粤赣三省的郴州、韶关、赣州“红三角”经济圈的中心。

区内多丘陵和山地,地面标高介于625.6—631m,原地貌单属缓坡地、菜地或旱田。

三江口工业园位于湖南与广东省交接部的狭长地带,四周地势起伏很大,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继续向周边扩展范围已不现实。

三江口工业园仅剩20公顷土地可供使用,园区招商载体不足、发展空间狭窄,与当前沿海产业转移势头形成强烈对比。

然而,随着园区的快速发展,现有的区域规模显然已不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

受湖南汝城经开区的委托,湖南国富凯咨询有限公司拟将就其扩区调规进行可行性研究。

本次可行性研究经历了可行性评估方案选择、制定具体调研评价计划、开展现场实地研究与评估、系统分析评价现场审核资料等多种环节,与汝城开发区主管领导及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充分沟通,并深入项目所在区域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出具本次可行性研究成果。

在评估方法上,则根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总体上采用了全面复核和实质性审核相结合的方法,实施了包括可行性评估、对比分析评价、查阅规划编制记录与政策文件等必要的评估程序。

针对不同的规划内容与数据,结合不同的评估对象,采用了检查、对比、查询及计算、分析性复核等评估手段,以达到本次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价的目的。

1.1项目简介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设立的省级开发区,前身为湖南省三江口边境经济特区,是我市继郴州经济开发区(原郴州市城前岭经济技术开发区)后设立的第二个省级开发区,2006年4月,国家(湘发改函[2006]60号)。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嘉禾经济开发区等4个产业园区调区扩区方案的公示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嘉禾经济开发区等4个产业园区调区扩区方案的公示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嘉禾经济开发区等4个产业园区调区扩区方案的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2.25•【字号】•【施行日期】2019.0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规定正文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嘉禾经济开发区等4个产业园区调区扩区方案的公示根据郴州市、株洲市、常德市政府请求,按照《湖南省开发区调区扩区和退出管理办法》(湘政办发[2018]19号)相关程序和要求,我委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以上4个园区调区扩区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于2018年11月30日对调区扩区方案及附件资料进行了审查,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工信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均出具了书面支持意见。

调区扩区方案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的要求,已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社会风险稳定性评价等相关工作,符合《湖南省开发区调区扩区和退出管理办法》文件要求,建设方案可行。

按照规定,现将4个园区调区扩区方案及可行性研究报告予以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限为3个工作日(2019年2月28日—3月4日)。

公众如有意见和建议可通过传真、信函、来访等方式向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处反映,并具体列举异议理由和相关证明材料。

单位意见请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人和手机号码,个人意见请注明真实姓名、身份证复印件和手机号码等信息。

联系电话:0731—89991526传真:0731—89990804电子邮箱:****************通讯地址: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西路8号省发改委地区处(邮编410004)附件:1、嘉禾经济开发区等4个园区调区扩区方案2、嘉禾经济开发区等4个园区调区扩区可行性研究报告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2月25日。

汝城县如何编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汝城县如何编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汝城县xx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下载可编辑(仅供参考)汝城县xx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汝城县,隶属于湖南省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与广东、江西两省接壤,有“毗连三省,水注三江(湘江、珠江、赣江)”之美称。

汝城森林覆盖率73.69%,保有原始次生林13万亩,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

境内的热水温泉是华南地区“流量最大、水温最高、水质最好、面积最广”的天然热泉,建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福泉山庄;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南岭植物王国”。

全县土地面积2400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人口40万,其中少数民族乡镇3个,少数民族人口6.2万,占郴州市少数民族人口的75%。

汝城自东晋穆帝升平二年(公元358年)置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汝城香火龙”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理学家周敦颐在此著就《爱莲说》等名篇。

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光辉足迹,汝城养育了朱良才、李涛两位开国上将及宋裕和等革命家,被省政府认定为革命老游击区和第一批井冈山老区县。

2018年12月13日,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2019年3月1日,经过实地检查和第三方实地评估汝城县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同意脱贫摘帽。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汝城县名列其中。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9826.6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647.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82%;流动资金2179.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18%。

达产年营业收入17914.00万元,总成本费用14315.94万元,税金及附加180.52万元,利润总额3598.06万元,利税总额4274.86万元,税后净利润2698.5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576.3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6.62%,投资利税率43.50%,投资回报率27.46%,全部投资回收期5.14年,提供就业职位257个。

调整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

调整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

调整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甲方:XXX研究院乙方:XXX公司为进一步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项目组织、实施和管理水平,加强项目执行阶段的组织协调,特批准XXX公司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进行调整可行性研究。

一、项目基本情况1. 项目名称:XXX项目2. 项目批复单位:XXX研究院3. 项目负责人:XXX4. 项目经费:XXX万元5. 项目实施单位:XXX公司6. 项目执行周期:XX年二、项目调整可行性研究意义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计划的变动。

通过进行调整可行性研究,可以帮助项目组织者更好地把握项目的发展方向,及时调整项目实施计划,确保项目有效、高效地进行。

三、项目调整可行性研究内容1. 项目目标与任务的重新确立:根据项目执行中的实际情况,重新明确项目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内容。

2. 项目实施方案的调整: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重新优化,确定更加合理的实施路径和步骤。

3. 项目执行人员的配备与调整:根据项目实施需要,调整项目执行人员的配备和责任分工。

4. 项目预算与资金调整:根据项目调整后的实施方案,对项目预算和资金需求进行重新核算和调整。

5. 其他需要调整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其他方面的调整。

四、项目调整可行性研究实施步骤1. 阶段一:项目调整可行性分析(1)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当前项目面临的问题和困难;(2)梳理项目实施情况,找出需要调整的关键环节;(3)制定项目调整可行性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2. 阶段二:项目调整可行性研究论证(1)对项目调整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明确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开展相关数据分析和调研工作,为项目调整提供科学依据;(3)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调整方案进行论证和评估。

3. 阶段三:项目调整可行性研究审批(1)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向项目批复单位申请项目调整的审批;(2)组织专家评审,就项目调整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讨论;(3)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适当修改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可行性研究报告
(征求意见稿)
2010年10月
第一章总论
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设立的省级开发区,前身为湖南省三江口边境经济特区,是我市继郴州经济开发区(原郴州市城前岭经济技术开发区)后设立的第二个省级开发区,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核准更名为“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湘发改函[2006]60号)。

开发区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素有“有色金属之乡”和湖南“南大门”美誉的汝城县,位于湘粤赣三省的郴州、韶关、赣州“红三角”经济圈的中心。

区内多丘陵和山地,地面标高介于625.6—631m,原地貌单属缓坡地、菜地或旱田。

三江口工业园位于湖南与广东省交接部的狭长地带,四周地势起伏很大,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继续向周边扩展范围已不现实。

三江口工业园仅剩20公顷土地可供使用,园区招商载体不足、发展空间狭窄,与当前沿海产业转移势头形成强烈对比。

然而,随着园区的快速发展,现有的区域规模显然已不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

受湖南汝城经开区的委托,湖南国富凯咨询有限公司拟将就其扩区调规进行可行性研究。

本次可行性研究经历了可行性评估方案选择、制定具体调研评价计划、开展现场实地研究与评估、系统分析评价现场审核资料等多种环节,与汝城开发区主管领导及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充分沟通,并深入项目所在区域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出具本次可行性研究成果。

在评估方法上,则根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总体上采用了全面复核和实质性审核相结合的方法,实施了包括可行性评估、对比分析评价、查阅规划编制记录与政策文件等必要的评估程序。

针对不同的规划内容与数据,结合不同的评估对象,采用了检查、对比、查
询及计算、分析性复核等评估手段,以达到本次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价的目的。

1.1项目简介
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设立的省级开发区,前身为湖南省三江口边境经济特区,是我市继郴州经济开发区(原郴州市城前岭经济技术开发区)后设立的第二个省级开发区,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核准更名为“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湘发改函[2006]60号)。

开发区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素有“有色金属之乡”和湖南“南大门”美誉的汝城县,位于湘粤赣三省的郴州、韶关、赣州“红三角”经济圈的中心。

区内多丘陵和山地,地面标高介于625.6—631m,原地貌单属缓坡地、菜地或旱田。

2010年上半年,园区实现GDP25424万元,工业总产值72641万元,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57113万元,工业增加值32187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55万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198万元,实现利税1718万元,园区从业人员4091人,成为县域经济重要增长极。

开发区现辖三江口和三星两个工业园,规划扩展土桥工业园,规划面积15.4平方公里,其中三星工业园为主项目区。

入园企业59家(三江口工业园45家,三星工业园14家),形成以华盛钢铁、斌志木业为主的建材产业,福海矿业、雷氏矿业为主的矿产精深加工产业,三鑫电化、淮川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

主项目区三星工业园规划面积10.7平方公里,距厦蓉、湘深高速互通口仅200米,布局为一类(科技型产业)工业区、二类(建材、化工产业)工业区、三类(精深加工产业)工业区和生态区、生活商业区。

科学定位园区产业,三江口工业园为竹木加工产业,三星工业园为矿产精深加工、精细化工、食品药品加工等产业,土桥工业园为制衣、电子等出口加工贸易。

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先后启动实施了标准厂房、工业大道、自来水厂、污
水处理厂、城镇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区内建成和在建标准厂房近30000㎡。

但是,伴随之园区的快速发展,工业用地已明显不足,制约了经济的长远发展。

经核准(《国土资源部公告》2006年第19号)的法定管辖面积为615公顷(三江口工业园区),从土地利用程度来看,汝城开发区土地供应率和土地建成率分值分别高达97.93%和100.00%,从用地结构状况来看,工业用地率为61.19%,投资强度及容积率都达到或超过中部地区省级工业园标准,评价指标实现度为100.00%。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根据原有规划,已无地可用;
本次项目主要就汝城经开区扩区调规进行可行性研究。

(1)三江口工业园区(已核准的615公顷)。

对用地情况、企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论证。

(2)三星工业园。

将已经开发的XX公顷纳入到经开区的管辖范围及其后续发展分析。

(3)三星工业园(园中园)。

已经并入湖南汝城经开区,但有等于国家及省发改委审批(面积:XXX平方公里)区域进行可行性分析。

1.2编制单位与过程
编制单位:湖南省国富凯咨询有限公司
本报告编制前,项目组与湖南汝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充分沟通,并在管委会的积极支持、配合下,对开发区进行实地调查。

同时,项目组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较全面地掌握了项目信息,在此基础上组织项目团队进行论证、分析评价,前后用时近三个月,于2010年10月完成本报告的编制工作。

1.3编制依据、原则及研究范围
1.3.1编制依据
1)各级政府有关政策法律文件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计委2002年颁发);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联合颁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10月28日建设部第7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相关规范
国家及省、市国土管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相关法规与管理条例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9号)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湘发[2009]4号)
国家现行有关行业规范、规程、标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若干意见>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二○○六年五月十九日);
《中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2008年修订) ;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1月17日在湖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