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制定规矩的六条准则

合集下载

给孩子立规矩

给孩子立规矩

基本要求:
1. 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2.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3. 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4. 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5. 不可以打扰别人。

6. 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绝对杜绝:
1.得不到就动手
2.顺手牵羊
3.见了玩具或好吃的零食就走不动
4.该睡不睡
5.用谎言掩盖事实。

父母准则
1.不以身作则,说话不算数;
2.家庭不和睦,经常吵闹;
3.不讲道理,专制粗暴;
4.婆婆妈妈,整天唠叨;
5.懒散,不求上进;
6.爱吹牛,爱自夸;
7.做事不讲原则,经常用收买的方式对待孩子;
8.两面性严重,讨好上级,冷落家人;
9.穿着不得体,不分场合胡乱讲话。

孩子十大规章制度

孩子十大规章制度

孩子十大规章制度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能够教育出一批懂礼貌、懂规矩的好孩子。

因此,我们制定了十大规
章制度,以便孩子们能够遵守,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这十大规章制度分别是:
第一、尊重老师和长辈。

这是最基本的规矩,孩子们在学校要孝敬老师,家里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第二、遵守纪律。

无论在哪里,都要遵守纪律,尊重规章制度,不违法乱纪。

第三、诚实守信。

说话要做到算数,做事要守信用,不说谎、不欺骗。

第四、文明礼貌。

言行要文明礼貌,尊重他人,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和感情。

第五、团结友爱。

要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与人为善,乐于帮助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六、自律自爱。

要学会自主自律,自爱,不轻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不良影响。

第七、努力学习。

要热爱学习,勤奋努力,虚心学习,不骄傲自满,争取培养自己的综合
素质。

第八、热爱劳动。

要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培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第九、保护环境。

要爱护环境,珍惜资源,不乱扔垃圾,不破坏公共设施。

第十、乐观向上。

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勇敢面对挑战,积极进取,永不放弃。

这十大规章制度,是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遵守的行为准则,通过遵守这些规章制度,可以
帮助他们培养出良好的品行和人格,助他们成为未来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希望每一个孩子
都能够牢记这十大规章制度,努力成长。

儿童家庭规矩

儿童家庭规矩

儿童家庭规矩
1. 尊重他人:教育孩子要尊重长辈、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以及在外面对待他人的基本礼貌。

2. 遵守时间表: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包括起床、吃饭、做作业和睡觉的时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自行整理:要求孩子自己整理房间、收拾玩具和衣物,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4. 健康饮食: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限制垃圾食品和过多的糖分摄入,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5. 安全第一:教育孩子有关家庭安全的知识,如防火、防电、防滑等,确保他们在家里的安全。

6. 诚实守信:强调诚实的重要性,教育孩子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说谎,不欺骗他人。

7. 电子设备使用限制:设定合理的电子设备使用时间限制,如电视、电脑和手机,以保护孩子的视力和注意力。

8. 家务分工: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倒垃圾等,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9. 礼貌用语:教育孩子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培养良好的沟通习惯。

10. 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积极提问等。

这些家庭规矩旨在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每个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孩子6岁前必须立的规矩

孩子6岁前必须立的规矩

孩子6岁前必须立的规矩
1. 尊重他人。

孩子需要学会尊重父母、教师、同学等周围的人,不要打、骂、抢、吵等不礼貌的行为。

2. 管理自己的情绪。

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无缘无故发脾气或大喊大叫。

3. 礼貌待人。

教育孩子说“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也要尊重别人的感受和意见。

4. 坚持个人卫生。

让孩子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晨起刷牙洗脸等。

5. 家务参与。

教育孩子帮忙做家务,如整理房间、收拾自己的东西等。

6. 定时安排学习。

每天给孩子规定一定的学习时间,可以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育孩子健康饮食、坚持适量运动、良好的睡眠等生活习惯,让孩子健康成长。

8. 爱护动物和环境。

教育孩子爱护动物和环境,不乱扔垃圾,保护自然环境。

9. 安全第一。

教育孩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确保自己的安全,如过马路、不随意接近陌生人等。

10. 做一个诚实的人。

教育孩子诚实守信,不撒谎、不抄袭、不欺骗他人。

小朋友立规矩内容

小朋友立规矩内容

小朋友立规矩内容
给小朋友立规矩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过程,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规矩内容:
1. 尊重:尊重自己、家人、朋友和老师,不使用粗鲁或侮辱性的语言。

2. 诚实:始终保持真实,不撒谎或歪曲事实。

3. 勤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任务,不轻易放弃。

4. 有序:保持个人物品的整洁,不乱扔垃圾。

5. 节制:不过度饮食,不沉迷于电子产品。

6. 分享: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

7. 友善:对他人友好,不欺负或排挤他人。

8. 守时:按时完成任务,不迟到或早退。

9. 感恩:感谢他人的帮助和礼物,懂得回馈。

10. 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

以上这些规矩内容可以根据小朋友的年龄和理解能力进行适当调整。

在立规矩时,家长或老师应该耐心解释每条规矩的意义,并引导小朋友自觉遵守。

同时,也要注意适度奖惩,及时肯定和鼓励好的行为,对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纠正和引导。

孩子规矩表

孩子规矩表

孩子规矩表尊敬的家长:为了使您的孩子在家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为您提供了以下孩子规矩表。

请您在家庭教育中予以执行和监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日常生活规矩1. 按时起床、按时就寝,保证充足的睡眠。

2. 按时吃饭,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3.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

4. 保持室内整洁,每天打扫自己的房间。

5. 学会收拾自己的物品,用完的物品放回原处。

二、礼貌礼仪规矩1. 见到长辈、老师、客人主动问好,离开时道别。

2. 与人交谈时,要尊重对方,不插话、不打断。

3. 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4. 不打扰他人的工作和学习,如看电视、听音乐等要控制音量。

5. 学会借还物品,用完后及时归还,借用他人的物品要及时归还并表示感谢。

三、学习规矩1. 按时完成作业,不抄袭、不拖拉。

2. 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 学会自主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4. 保持课本、作业本、文具的整洁。

5. 遇到问题及时请教老师或家长,不隐瞒问题。

四、行为规矩1. 遵守交通规则,如过马路走斑马线、不乱穿马路等。

2. 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打闹。

3. 不随意丢弃垃圾,看到垃圾要主动捡起放入垃圾箱。

4. 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不随意翻看他人的物品。

5. 不参与危险活动,如玩火、玩水等。

五、情绪管理规矩1. 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如高兴、生气、伤心等。

2. 不因小事而发脾气,学会控制情绪。

3. 遇到问题要学会冷静思考,不轻易发火。

4. 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不轻易放弃。

5. 学会安慰和关心他人,传递正能量。

家长是孩子的一任老师,希望您能够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相信在您的关爱和教育下,您的孩子一定能够茁壮成长,成为有道德品质、有文化素养的人。

给孩子定下6个规矩

给孩子定下6个规矩

给孩子定下6个规矩
一、不经允许不要动别人的东西
孩子的好奇心比较强,遇到新鲜的东西总喜欢动一动、摸一摸,自家的也就算了,但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不经过允许不能动别人的东西,包括到别人家做客时、在公共场所时,以及别人暂存在自己家的东西。

二、见到长辈或老师要主动打招呼
见到熟人主动打招呼是基本的礼貌,有些孩子如果比较腼腆的话,就需要家长耐心地引导,帮孩子做好榜样。

提醒家长,千万别逼着孩子打招呼,或者当着孩子的面说“你这孩子真没礼貌”之类的话,免得让孩子反感。

三、认真倾听,不打断别人说话
别人说话时心不在焉、突然打断都是很没有礼貌的行为,这种坏习惯往往都是因为小时候家长没当回事。

想要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尊重别人,也被人尊重的人,就要教孩子学会认真倾听。

四、做错事要承担责任
每个孩子甚至每个成年人都会做错事情,真正需要得到家长重视的不是怎么让孩子不犯错,而是如何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不再犯同一个错。

让孩子自己承担错误,弥补过错、受到惩罚,他才能明白自己做的事情所产生的后果也要自己承担,才会懂得谨言慎行。

五、用过的东西放回原位
将用过的东西放回原位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就是这样的小细节,决定了孩子有没有秩序意识。

六、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
公共场合,尤其是比较安静的公共场合,喧哗吵闹的孩子往往很招人烦,而且会被人说没有家教。

从小给孩子立十个规矩

从小给孩子立十个规矩

从小给孩子立十个规矩
1.见人主动打招呼问好,这是礼貌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独立
3.有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是坚强
4.任何时候都不能撒谎,这是诚实
5.积极主动地帮助别人,这是热情
6.不能浪费食物,这是节俭
7.好东西要学会分享,这是大气
8.做事要持之以恒,这是习惯
9.做事错了要主动歉歉,要承担责任,这是担当
10.敢大胆的尝试,愿意接受挫折与失败,这是认知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基因对孩子性格等的影响小于父母后天的培养,用科学的方式帮助孩子成为一位优秀的人,这是每位父母的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孩子制定规矩的六条准则
每个家庭都有规则,它是所谓家庭文化的一部分,是无形中形成的。

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态度、教育理念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规则定的好,孩子也更容易成功。

以下是几条家长给孩子定规矩时需要遵守的准则,请家长对照一下自己做到了多少?
规则不要太严厉
在给孩子订规则时,如果爸爸妈妈能用他愿意接受的形式进行,也许能避免很多矛盾。

用直接的而不要用会刺伤孩子的说法。

如不要说:“你的房间看上去真乱!”而是说“请你把玩具收拾好!”
用明确的而不要用含糊的说法。

如不要说:“穿得暖和点!”而是说“把帽子戴上!”如孩子玩得高兴不想吃饭,要明确向他指出:“吃饭时间到了,我们一起收拾玩具、洗洗手准备吃饭。

”你可以答应饭后再和他玩。

明确让他知道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用正面的而不要用负面的说法。

如不要说:“不要跑到街上去!”而是说“在院子里玩!”
要学会称赞他而不是责怪他。

如果他把玩具交到你手上,照你的话去做,就要称赞他,用亲吻拥抱表示鼓励,使他明白你喜欢他做什么,不喜欢他做什么。

订规则时态度要严肃些,但不要责怪打骂。

要多从正面鼓励,表扬他做对的事,不能引起他的反感。

如果孩子大哭大闹,可以冷处理,不去理他,也不要显得紧张,舍不得,你管你做事、吃饭。

等他哭过了安静下来,可以再和他交流。

订规矩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撒网
爸爸妈妈们在订规则之前,要好好商量一下,制定出计划。

一旦你定下了规则,就要坚持到底,必须让孩子做到,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你要知道,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主动权掌握在你的手里。

如果你规定孩子每天睡觉前一定要把他的玩具整理好,那么在实际生活中就必须这样要求他,等孩子养成这个习惯后,他就不会再故意耍赖或找借口不遵守了。

因此要给孩子订规则,最好想清楚了,一步到位,否则反反复复会给孩子添更大的麻烦。

不要无休止地和孩子“讨价还价”
有些妈妈说,我每次都向孩子解释得很清楚,为什么有些事情他不能做,而有些事他必须做,但孩子还是不肯放弃他的想法,最后常常陷入无休止的“讨价还价”中,有时为了一些小事就会缠磨很久,比如每天要不要刷两次牙。

向孩子解释原因、顾及孩子的想法肯定要比简单地命令孩子好,但好言相劝也不能没完没了,孩子会利用这样的场合进行长时间的讨价还价。

如果你首先表现出犹豫,孩子就会“乘胜追击”,最后往往使你定出的规则顺着孩子的心意转换。

而且并不是所有规则都可以让孩子一起参与并
讨价还价的。

比如,在外遵守交通规则就没有孩子反驳的余地。

此外,当时间很紧或你耐心不够时,就不要与孩子继续缠磨下去。

这时,你只要对孩子清楚地说一遍:“现在结束讨论,就这样做!”就行了,不要有丝毫的犹豫。

如果孩子发觉你是很严肃地说这件事的话,一般都会照你的话去做。

不要有太多的惩罚和物质奖励
许多爸爸妈妈会在制定规则时给孩子许下一些
奖励,或者处罚措施,比如:“如果你将东西整理好,我就给你吃个冰淇淋。

”或“你如果再不整理好东西,我就把你的玩具扔到垃圾筒里。


虽然从日常生活的经验中,我们已经发现有时一个奖励或一个惩罚比一千句话都管用。

但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方法一般只能在特殊情况下采用,否则孩子遵守规则动力,可能只是随之而来的奖励或惩罚,而非规则本身的意义。

所以在决定给孩子奖励或惩罚时,尽量与他要遵守的规则结合起来,让孩子把规则记在心上。

比如,你为孩子制定了“每天只能吃两颗巧克力”和“每天睡觉前都要把玩具整理好”的规则,如果孩子没有遵守,你可以对他说:“如果你不把玩具整理好,那么明天你一颗巧克力都不能吃。


有些规则你和孩子都要遵守
大部分规则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而是爸爸妈妈也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

比如,要让孩子规律进食,家长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不挑食,不浪费。

要让孩子懂礼貌,家长自己就要对所有的
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人——使
用文明用语。

家里人也要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互相配合方能取得成功。

而且,给孩子订规则,不要只是订规则,还要帮助孩子自己认识到为什么要守这些规则,否则孩子将来就又会像现在的一些大人那样,只要没人管就胡来,怕别人说的时候才守规则。

定规则容易,让孩子自己理解为什么要有规则难。

但是只有他真正理解了,才是长远的事,他才真的能够能够在一个自由的社会里做一个自由的人。

遵守规则要循序渐进
让孩子遵守规则是一件长时间的事,要让它自然形成常规,不可操之过急。

注意,规则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规矩多只会带给孩子压力,甚至遭到他的反抗。

如果循序渐进,从执行几条简单但关键的规则开始,孩子比较容易掌握并遵守,效果也更好。

使孩子守规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经常积极提醒,持之以恒,使之成为自然遵守的好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